从灭敌使命到救敌使命 — 雅各.德沙哲(Jacob Deshazer)


Jacob DeShazer

自911的事件以来, “恐怖主义”已不再是个陌生的名词. 全球也掀起“反恐怖主义”的热潮. 目前反恐的普遍方法是动用武力, 以恶报恶. 但这决不是治根之法, 冤冤相报何时了? 事实上, 那最厉害最有效, 能制伏恐怖分子的 “武器”, 不是核子弹, 而是“基督的福音”; 读完以下这位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空军轰炸队员雅各.德沙哲(Jacob DeShazer)的见证, 你就明白其中的道理…

“我是一名日本战俘长达40个月之久, 期间的34个月处于单独监禁… 我本是杜立德将军(General Jimmy Doolittle)所带领的空军轰炸队员. 1942年4月18日, 我驾驶战机前去轰炸日本时, 我的心对那国家的人充满仇恨. 由于战机燃料用尽, 我和其他机员不得不跳伞保命. 不辛的是, 我们降落在日本占领的中国土领, 被日本蝗军俘虏. 我对那俘虏我的敌人更是恨之入骨!

我和机上其他生还者被带到东京. 下到监狱, 我们被毒打, 任由饥饿. 我们也被隔开, 受尽单独监禁的折磨. 这可怕的虐待发生于东京、上海、南京和北平. 被俘3个月后, 我的三位伙伴, 霍尔玛(Dean Hallmark), 法罗(Fill Farrow)和史巴特(Harold Spatz)被日军枪毙. 被俘14个月后, 我另一位伙伴米德尔(Bob Meder, 一位刚强的基督徒)也被日军饿死. 我对日本人的憎恨使我近乎疯狂!

可是米德尔死后, 我开始思考人与人之间的仇恨. 我在想到底是什么事使日本人痛恨美国人, 使我痛恨日本人. 我的思潮转向基督信仰, 因我曾听过它把人与人之间的仇恨转变成弟兄之间的爱, 所以我心渴望查考基督徒的圣经, 看看可否从中找到秘密. 我恳求俘虏我的日军给我一本圣经. 最后, 1944年5月, 一名守卫把圣经带来给我,[1] 告诉我只能保有它3个星期.

我开始热切地阅读此书. 圣经一章接着一章地扣着我的心弦. 过了一个时候, 我来到先知书, 发现他们所写的似乎在强调一位将救人脱离罪恶的神圣救赎者, 他被天所差遣, 以人形的婴孩降生于世. 他们所写的深深地吸引着我, 以致我重复阅读它们多达6次. 较后, 我来到新约. 在那里, 我读到耶稣基督的降生, 真正应验了以赛亚、耶利米、弥迦和其他先知所预言的事. 我心何其喜乐, 因徒10:43确定这点, 说道: “众先知也为他作见证, 说, 凡信他的人, 必因他的名, 得蒙赦罪.” 当我仔细读完使徒行传, 我继续阅读保罗写给罗马基督徒的书信(罗马书).

1944年6月8日, 罗10:9所说的话清楚展现眼前: “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 心里信神叫他从死里复活, 就必得救.” 就在那个时刻, 神赐我恩典, 使我向他承认我的罪, 而他也赦免我一切的罪, 因耶稣的缘故而拯救我. 较后约壹1:9再次向我应许道: “我们若认自己的罪, 神是信实的, 是公义的, 必要赦免我们的罪, 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

虽然我的肉身因日军毒打和缺乏食物而痛苦万分, 但我的心却因着这新生的属命而无比喜乐. 突然间, 我发现神赐我新的属灵眼光, 使我看到那些毒打苦待我和我同伴的日本军官与守卫时, 我对它们的痛恨转变为怜爱. 我忽然有新的领悟, 这些日本人并不认识我的救主, 既然基督不在它们心里, 他们如此残忍也是自然的. 我读到圣经所说的, 虽然那些把耶稣钉在十架上的人(罗马兵), 在这之前鞭打他, 吐唾沫在他脸上, 可是当他被高挂在十架上, 痛苦万分之际, 他竟然为他们祷告说: “父啊, 赦免他们. 因为他们所作的, 他们不晓得”(路23:34). 而现在从心灵深处, 我祈求神赦免那些虐待我的人, 并下定决心要靠着基督的帮助, 全心尽力地以救恩的信息来协助日本人, 使他们也成为相信真神的基督徒. 由于主的爱控制我心, 哥林多前书便对我产生新的意义:

《德沙哲小传 :赦免你的仇敌》

“爱是恒久忍耐, 又有恩慈. 爱是不嫉妒. 爱是不自夸. 不张狂. 不作害羞的事. 不求自己的益处. 不轻易发怒. 不计算人的恶. 不喜欢不义. 只喜欢真理. 凡事包容. 凡事相信. 凡事盼望. 凡事忍耐. 爱是永不止息.”

哥林多前书 13:4-8

一年过去了. 在那一年, 回忆起我获准阅读圣经的那几个星期, 我的心就愈加甘甜. 当我被单独监禁于北平(Peiping)时, 我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 我的心脏感到疼痛. 我想起米德尔(Meder)未死于饥饿之前所说的话, 他告诉我他的心脏感到疼痛(难道我也要如此死去?). 我双膝跪下, 开始向神祷告. 那些守卫冲了进来, 开始处罚我, 可是我继续祷告. 最后, 他们放过我. 在那一刻, 神向我显明如何忍受苦难. [2]

德沙哲去到日本, 把福音传给日本人

最终, 自由临到了! 1945年8月20日, 美国伞兵降落监狱地面, 把我们从牢房里释放出来. 我们被送回美国, 在医院护理下我们逐渐康复. 较后, 我于基督徒学院受训完毕. 神清楚命令我: “去! 教导日本人靠耶稣基督宝血来得救的道路.” 现今, 我是一名在日本的宣道士(missionary, 或译作“宣教士”),[3] 只有一个目的 — 使人认识基督. 我把这见证送给各处的人, 诚心祈求能有一大群的人, 承认耶稣基督作他们个人的救主.” [4]

结语

德沙哲传福音给日本人

1942年4月18日, 当雅各.德沙哲第一次到日本时, 他从美军领了毁灭敌人的使命, 带了威力强大的炸弹去轰炸日本人; 但因着神的恩典, 1948年, 他再次回到日本时, 却从基督领了拯救敌人的使命; 但这次, 他带了远比核子弹更强大, 威力无可比拟的“武器” — “基督的福音”和“基督的爱” , 去拯救日本人. 他忠诚地执行这项救敌的使命, 在日本传扬福音, 领了许多人悔改归主.[5] 1959年, 德沙哲迁到日本的一个城市  —  名古屋(Nagoya), 一个他信主之前所轰炸的地方, 在那里设立了一个基督徒的教会.[6]

轰炸珍珠港的日本空军总指挥官渊田美津雄

他信主得救的故事, 以及他回日本传扬福音的事迹登在福音传单上. 结果, 这张传单感动了1941年12月7日率领日本空军偷袭美国珍珠港的总指挥官 — 渊田美津雄上校(Mitsuo Fuchida). 最后, 渊田美津于1950年4月14日信靠基督, 并于1952年成为一名传道人, 在日本和美国各地向人传讲耶稣基督的福音.[7] 下图显示当雅各.德沙哲和渊田美津雄这两位本是彼此仇恨对方的人, 见面时竟如同手足兄弟一般的亲切, 以往日本人与美国人之间的仇恨, 完全消失在基督的爱中. 这点证明要“真正反恐”, 要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仇恨, 最佳武器不是核子弹, 而是“基督的爱”; 换言之, 要真正保卫国家和世界的安全, 治根之法不是设立导弹防卫系统, 而是传扬“耶稣基督的福音”, 彰显“耶稣基督的爱”.

美国的德沙哲(右)与日本的渊田美津雄(左)于1950年在日本相会, 喜乐地分享主道. 因着主的爱, 本是水火不容的仇敌成为主里亲爱的弟兄.
德沙哲(右)和渊田美津雄(左)

编者注: 若合神旨意, 我们将在下一期的《家信》刊登渊田美津雄(Mitsuo Fuchida)悔改信主的动人故事 — “从珍珠港到各各他”, 敬请留意!


[1]               据说战俘营里不知从那里来了一本圣经, 在俘虏之间传来传去, 最终传到德沙哲手中; 参 甘雅各, 杰利纽康合著,  林怡俐, 王小玲合译, 《如果没有耶稣?》(台北: 橄榄基金会, 2001年), 第231页.

[2]               还有一次, 有位守卫砰然关上门时, 夹到德沙哲的光脚丫子, 接着还用有钉的靴子猛踢他的脚. 虽然他感到万分疼痛, 却一言不语, 心中想着耶稣基督的话 — “爱你的仇敌”. 结果, 守卫的态度也大大地改变了; 参 甘雅各, 杰利纽康合著,  林怡俐, 王小玲合译, 《如果没有耶稣?》, 第231页. 信了主后, 德沙哲被主耶稣的爱所感染, 常向日本守卫微笑问安, 甚至问候他们的家人, 虽然开始时日本守卫不理他, 但久而久之也受感动而善待德沙哲; 参 http://www.christianitytoday.com/cr/7r6/7r6034.html .

[3]               许多人把“missionary”一词译成 “宣士” 或“传士”; 但神真正的仆人并不是宣传某种“宗教“教, 而是宣传那太初就有了的“生命之道” —  主耶稣基督(参约1:1; 约一1:1); 因此译成“宣士”是更准确, 更合乎圣经的教导. 此外, 他们的工作不是“宣”或“传”, 而是“宣”或“传”[注: 道”一词可指“生命之道(Living Word, 即主耶稣)或“记载之道(Written Word, 即圣经)].

[4]               以上这见证是译自德沙哲所写的“I was a Prisoner of Japan”(by Jacob DeShazer, 1950), 参 http://www2.gasou.edu/facstaff/etmcmull/DESHAZER.htm .

[5]               年迈的德沙哲于1978年归回美国, 住在俄勒冈州(Salem, Oregon, 1997年), 并在当地的教会(Salem Free Methodist  Church)继续事奉主.

[6]               参 http://www.christianitytoday.com/cr/7r6/7r6034.html .

[7]               参 李顺长著, 《璀璨的新生》(台北: 校园书房出版社, 1988年), 第23-24页; http://www.vikingphoenix.com/public/rongstad/bio-obit/fuchida 1.htm .



作者:

Leave a Reply

Copyright © 2024 MalaccaGospelHall.org.my. All rights reserved. Developed by Passion In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