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无耶稣基督”(三)
编者注: 常听佛教徒说: “南无阿弥陀佛”, 此话意即“皈依或服从那无边无量智光福寿的圣人”.[1] 然而, 有许多本是“南无阿弥陀佛”的虔诚佛教徒, 最后却成为“南无耶稣基督”(皈依信靠耶稣基督)的敬虔基督徒. 本期我们将看一位早在6岁就皈依佛教的教徒, 如何因着信靠耶稣基督而获得“真正的自由”. 他的见证记载于《耶稣与佛祖: 见证篇》一书.
(A) 自幼学佛的困惑
丁家良自幼在佛教学校里念书, 在幼稚园、小学和中学时期, 认识了不少佛教的道理. 因着母亲也笃信佛教, 所以鼓励他在6岁皈依佛教. “小时候,” 丁家良写道, “我很用心听小乘佛学的道理, 如四圣谛、八正道、五戒、十善、无明、十二因缘的缘起论、六道轮回、因果循环等.[2] 虽然我的佛学成绩一向都很好, 中学时代更参加佛青团, 为佛寺和佛教团体作义工, 但认识愈深, 心理的挣扎愈大, 其中比较印象深刻的有因果报应与六道轮回, 还有佛学有很多戒律要人一生遵守, 但往往身不由己地做出很多错事来, 年少气盛的我自知不能像佛祖般, 每天长时间坐在菩提树下修炼, 因此心里的挣扎与不安随着年纪而不断增加.” 论到守戒吃素方面, 他如此表示: “另外也有一些戒条我不知道是否一定要遵守, 好像鼓励人吃素, 但看见不少同学因为长期吃素, 弄得脸色青白, 有些甚至患上腮腺炎, 所以我只是在特别的日子才会守这戒条.”
(B) 解开心中的困扰
80年代初, 丁家良开始在社会工作, 目睹很多不公平的事, 也发现人心险恶, 加上人的生老病死、人间种种不如意的事, 比较起佛陀当年看见的世界更加复杂和败坏. 在佛教方面, 他写道: “眼看原本清纯的小乘佛教被掺杂民间信仰的大乘佛教所污染, 佛学的道理已不能净化社会的各种败坏和腐化.”
有一次, 他面对感情失意, 人生陷入极度迷惘和困惑. 在失望之际, 有位小学同学向他传福音, 并与他一起祷告, 他接受耶稣基督为他个人的救主. “那一刻经历到内心的平安,” 他回忆时见证道, “在基督里, 我解开了14年来在佛教里的困扰, 我找到共鸣、出路和答案. 圣经清楚让我知道‘起初神创造天地’(创世记1:1). 佛家在这第一因的说法一直都是非常含糊. 耶稣说: ‘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约翰福音14:6). 保罗在罗马书里说: ‘故此我所愿意的善, 我反不做; 我所不愿意的恶, 我倒去做’(罗马书7:19)之后又说: ‘我真是苦啊, 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 感谢神, 靠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就能脱离了’(罗马书7:25). 多年来在心律(情欲)和戒律(良心)上的挣扎终于得着释放.” 他继续写道: “还有佛家常强调‘现世业’是因果报应的后果, 一直以来, 佛教内的‘因果论’令很多佛教徒都非常颤栗, 因为每做错一件事, 都会得着报应. 但圣经加拉太书6:8记载: ‘顺着情欲撒种的, 必从情欲收败坏; 顺着圣灵撒种的, 必从圣灵收永生.’ 现今顺服神的教导就必得着永生, 这让我更明白其中的真理, 不再被轮回的思想所困扰.”
(C) 得着心灵的释放
“自小被佛教熏陶的我,” 丁家良写道: “竟然能冲破重重戒律的捆绑, 得着罪得赦免的平安喜乐, 更明白因信称义的道理, 得着真正的自由, 是何等宝贵! ‘你们必晓得真理, 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约翰福音8:32).”
丁家良也见证说, 他很珍惜和感谢基督信仰所带给他的转变. “无论在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上都有很大的变化, 且比以前更积极进取.” 此外, 神的恩典也临到他的家人, 他见证说: “我的母亲在晚年的时候患了骨癌, 当时她仍笃信佛教, 我致电‘短宣中心’求助, 有一位念‘长青班’的老姐妹每天到医院探访她, 并为她祷告, 母亲因而信了耶稣.在母亲隔邻有另外一位婆婆, 正是我一位同学的母亲, 她也是患了骨癌, 在后期甚至需要注射吗啡针, 还有人替她念经(佛经), 但这并没有为她带来任何影响, 最后她痛苦非常地离世. 我的母亲不但不用注射吗啡针, 而且还能够安然去世, 因为她知道自己的去处, 并且已经得到神所赐的平安和永生的应许.” 这种“绝对的把握”是神借着他的话语(圣经)赐给所有基督徒的; 这种把握是佛教徒所没有的.[3]
为了更进一步认识基督信仰的真理, 丁家良用了6年时间修完神学夜校课程. 他写道: “其中我特别钻研基督教(基督信仰)与佛教的共鸣、差异, 并基督教(基督信仰)超越之处, 令我越发觉得基督教(基督信仰)成全了很多佛教律法里的漏洞和疑难. 今天我很乐意向人讲解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和基督教(基督信仰)在信仰、教义上的分别, 盼望更多佛教徒能晓得圣经的真理, 得着真正的自由.”[4]
******************************************
附录: “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的区别
(A) 大乘佛教
佛祖去世以后, 印度佛教教团即发生分裂, 后逐渐形成两大主流: 小乘佛教(Hinayana)和大乘佛教(Mahayana). “乘”指交通工具. 大乘佛教兴起后, 自诩该派能很快到达“涅盘”彼岸, 故称“大乘”, 同时把别的派别贬为“小乘”.
小乘佛教形成于公元前4世纪, 衰于公元后1世纪. 其教义与原始佛教相近.[5] 该派认为只有绝对遵循佛陀(释迦牟尼)之道者的少数幸运者才能够达到涅盘之境, 强调借严格自律与修养得救. 同时该派认为, 佛祖只是一位教师(正如释迦自己宣称的一样), 而且已进入涅盘, 不再为人. 现在, 小乘佛教在东南亚的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 、寮国等国仍居支配地位.
(B) 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于公元1世纪在印度兴起, 公元8-9世纪衰退, 到14世纪末叶, 随着回教军再次入侵印度, 佛教大受迫害而归于灭亡. 1857年英国消灭了回教莫尔帝国, 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 后于1950年独立, 此后佛教稍有发展. 大乘佛教除了在若干教义上与小乘佛教不同外, 它与小乘佛教一个重要的区别是, 把释迦牟尼奉为神, 奉为全人类的拯救之神. 至此, 佛祖被神化为有三身(法身、报身、印身), 三十二相(如“双手过膝相”)、八十随形好(如鼻高不现孔), 并被冠以十号(如“罗汉”、“如来”、“天人师”、“佛世尊”等). 由于宣扬释迦为拯救之神, 大乘佛教远比小乘佛教更获人心, 在中国、日本、朝鲜和越南等国都颇有影响力. 大乘佛教有六大宗派, 即: (1)禅宗; (2)天台宗; (3)华严宗; (4)法相宗(又称“唯识宗”); (5)净土宗; (6)密宗(又称“真言宗”).
(B.1) 禅、天、华、法四大宗派
禅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四大宗派的教义和修行的方法虽各有不同, 但都讲“心”和“空”, 故被划归为同一系统. 该系统的空观可以从大乘佛教的集大乘者龙树的名偈中揭示, “因缘所生法, 我说即是空, 亦名为假名, 亦名中道义”; “不生也不灭, 不常亦不断, 不一亦不异, 不来亦不去.” 意思是说万物皆由因缘所生, 并无本体, 都是空的. 万物的名字也只是一个代号而已, 因它们本无实体. 大乘的名言“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也道出同样的信念. “色”(Rupa)指“物体”或“能看见之物”, “空”即“物本无体”. 这句话就是说, 一切能见之物, 均无实体; 凡无实体之物, 即是能见之物. 这种空观不仅常人难以明了, 许多僧侣也无法说清楚. 据说, 一次清(朝)顺治皇帝问禅宗和尚 通 (玉林): “山河大地妄念而生, 妄念而息, 山河大地还有也无?” 通(上述禅宗和尚)只能含糊答道: “如人睡梦中之事, 是有是无”.[6]
(B.2) 净土宗
净土宗可称为大乘的第二系统. 此宗主要是说, 如果人相信阿弥陀佛, 并不断口念“南无阿弥陀佛”, 死后便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阿弥陀”(梵文Amitabha或Amitayus), 意为“无限光明”或“无限生命”, “南无”(梵文Namo)意为“皈依”. “南无阿弥陀佛”即“皈依阿弥陀佛”之意. 大乘(佛教)前几个宗派虽已把释迦牟尼奉为神明, 但同时又强调个人必须经过苦苦修行才能得救, 因此对净土宗的信仰大不以为然, 视之为异端. 禅宗六祖慧能曾辛辣地讽刺说: “东方人造罪, 念佛求生西方; 西方人造罪, 念佛求生何国? 凡愚不了自性, 不识心中净土, 愿东顾西”(六祖坛经). 然而, 净土宗易信易行, 不须刻苦修行, 只要开口念诵“南无阿弥陀佛”, 便能往生西方乐土, 老少咸宜, 何乐不为. 此宗(净土宗)虽未能在印度独树一帜, 但传到中国后却有了极大发展. “异端”渐成为“正统”.
(B.3) 密宗
大乘佛教第三系统是“密宗”(又称“真言宗”), 公元7世纪在印度兴起. 此宗乃吸收婆罗门教的咒术而成, 注意念诵“嘛呢叭弥”六字真言(此六字意为“祈求在莲华藏中的佛”). 人持此六字大明咒, 不仅能逢凶化吉, 死后还能往生极乐世界. 西藏和蒙古的喇嘛教即是印度密宗于8世纪初传入中国后形成的密宗. 后来, 其他宗派也常在经文中附加咒语, 如《般苦心经》末句的几句话, “Gate gate, Paragate, Parasamgate Bodhi Svaha!”(意为“度呀, 度呀, 度一切众生都到彼岸, 使一切众生急速成就无上悟道佛果!”), 但中国佛教则译为, “揭谛, 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成了玄妙的咒语.
(C) 总结
龚天民在《佛教纲要》中指出, 大乘佛教的第一系统中, 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三宗被称为正统佛教, 禅宗因不立文字, 教外别传而被认为是一种异数和反动. 但目前, 除禅宗尚名存实亡(因禅僧也念“阿弥陀佛”了), 其他“天华法”(即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三宗已几近绝传了. 再者, 由于中国佛教各宗派融会混合的结果, 已经很难找到纯宗派了. 大家都也变成热心念佛向阿弥陀佛投降, 沾上了净土宗的味道. 世界各地华人佛教徒间, 念佛势力最强大, 如称中国佛教现在主要只剩净土宗一宗, 也不为过. 连一向反对净土宗最烈的禅宗, 也都在禅净(即禅宗和净土宗)兼修了.”[7] 据统计, 现在全世界的佛教徒为3亿5千3百万人.[8] 佛教从最初的无神的自律、修行逐步发展、演化为对多神多灵的崇拜, 这点肯定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始料未及的![9]
[1] “南无阿弥陀佛”一语中的“南无”意即“皈依、信仰、服从、恭敬”; “阿弥陀”意谓 “没有边际的智光、没有限量的福寿”; “佛””则可指“觉悟的人、圣人、全人、神人”的意思. 马国栋著, 《耶稣与佛祖: 辩证篇》(香港: 香港基督徒短期宣教训练中心, 2001年二版), 第42页. 龚天民更详细指出, “南无”(Namas)意即“皈依”, “阿弥陀”的Amitabha意即“无限的光辉”, Amitayus意即无限的生命, “佛”(Buddha)即“觉悟者”之意. 故“南无阿弥陀佛”意即归依无限的光辉(生命)的觉者”. 据说“阿弥陀佛”未成佛以前是法藏比丘(和尚), 活在未有人类历史记载之前的时代, 不知几千万年之往昔. 据说他发愿和修行, 自己吃苦而种下功德, 成佛后, 将自己所作的善功赠送于人, 人若信他的功德变能“因信成佛”. 龚天民著, 《真理自明: 基督教与佛教的比较》(台北: 归主出版社, 1997年), 第164-165页.
[2] 佛教有“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之分, 请参本文附录.
[3] 一个逻辑的问题: 我要替我父亲还债, 可是我若不清楚他欠了多少的债, 我怎能肯定我一定还清了这笔债呢? 要还清债务, 我首先要做的是查清楚他总共欠了多少人的债? 欠了多少的数目? 在还“业债”方面亦是同样道理. 没有一位佛教徒明确知道自己在“今世”之前总共犯了多少错, 累积了多少“业债”, 所以在他离世时, 也无法绝对肯定自己在“今世”已经还清所有的“业债”, 可以进到六道轮回中所谓的“善道”. 换言之, 他只能“希望”或“自认为”来世会更好, 但实际上没有绝对的把握和证据.
[4] 上文改编自马国栋著, 《耶稣与佛祖: 见证篇》(香港: 香港基督徒短期宣教训练中心, 2001年二版), 第29-33页.
[5] “原始佛教”指释迦牟尼本人所讲的根本教训, 一直持续到他去世后的1百年为止. 按龚天民所著的《佛教纲要》, 原始佛教的教理主要包含下列几方面:
(1) 四圣缔: 圣缔即“真理”之意. 四圣缔是苦缔、集缔、道缔和灭缔.
(2) 六道轮回说: 释迦牟尼把婆罗门教的三道轮回扩充成六道轮回, 人要按其前世的作为, 分别在天道、阿修罗道、人间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这六道中轮回.
(3) 业力说: “业力”(梵文: Karma, 意为“行为”)分身业、口业、意业三种. 人根据其生前的业力的善恶而死后轮回, 重新投胎. “业力说”源于婆罗门教.
(4) 五蕴说: “蕴”(梵文: Shandhas)是“集合”之意, 认为人由物质(色蕴)和精神部分(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组成.
(5) 须弥山说: 释迦牟尼继承婆罗门教的信仰, 认为宇宙间有一座“须弥山”(梵文: Semura). 须弥山住有四大天主. 1千个须弥山世界成为一个“小千世界”, 1千个小千世界构成一个“中千世界”, 1千个中千世界则成为一个“大千世界”.
(6) 三法印: 这是释迦牟尼制定的鉴定佛教教理的法则. 一是“诸行无常”(一切现象都在变迁转化, 无常不定), 其二是“诸法无我”(“我”指“常一主宰”, 万事皆由因缘所生, 本无实体, 是空的), 第三是“涅盘静寂”(不再生、不再死的涅盘境界极其静寂). 佛教主张若与其三法印相违, 就是假冒之说, 反之亦然.[摘自里程著, 《游子吟 — 永恒在召唤》, 第72-74页]
[6] 吴恩溥等著, 《世界五大宗教》(香港: 圣文社, 1989年), 第163页.
[7] 同上引, 第169-170页.
[8] Robert Famighetti (editorial director), The World Almanac and Book of Facts (New Jersey, 1999), 第687页.
[9] 以上附录改编自里程著, 《游子吟 — 永恒在召唤》(美国: 使者协会[AFC], 2002年增订版), 第75-79页.
Related
作者: 瓦器
刊登于2005年9&10月份第60期《家信》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