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眼圣诗作家:芬妮·克罗斯比 (Fanny Crosby, 1820-1915)


(A)       不幸眼瞎的女婴

Fanny Crosby

1820年3月24日, 芬妮·克罗斯比(Fanny Crosby, 1820-1915)生于美国纽约的一个小康之家. 这位19世纪著名的盲眼圣诗作家出生时, 本是双目健全, 但出世6个星期时, 她眼睛红肿发炎. 她家人联络他们的家庭医生,  但他不在家, 由另一人前来代替他治疗. 这位陌生人建议把热药膏敷在她的眼皮上, 结果红肿发炎消了, 但她过后竟然双目失明, 再也看不见了. 她眼睛瞎了的消息传开后, 那人立刻离开那城, 从此再也没有他的消息. 不幸的事还未结束. 1820年11月, 芬妮的父亲约翰·克罗斯比(John Crosby)病重离世, 未满1岁的芬妮从此失去父爱.

 

 

(B)       仁慈智慧的外婆

虽然失去地上的父爱, 但天上慈爱的父神却怜悯和顾念不幸的芬妮, 并为她预备了丰富奇妙的恩典. 当芬妮的外婆尤妮斯(Eunice Paddock)首次听到芬妮眼瞎的消息, 她说: “既是这样, 我要成为她的眼睛!” 外婆便成为芬妮生命中的重要部分, 花许多心思与时间向芬妮描述可爱的鸟儿、美丽的花草和赤红的夕阳. 芬妮这样忆述她的外婆: “我外婆对我的重要性超出我的言语笔墨所能形容. … 她把我抱在怀里摇晃, 告诉我日出和日落时太阳的美丽… 至于她所描述发光的月亮, 更使我无法忘怀… 她又把云彩的形状和颜色形容得如此逼真. 一天下午, 在雷电和暴风雨之后, 她带我到一座小山的坡顶, 向我描述那跨越克罗顿河(Croton River)上空的彩虹. 我记得她说: 哦, 芬妮, 这是多么美丽的彩虹, 虹有七种颜色, 我真希望你能看得见, 这是神向世人所立的怜悯之约的记号. 她用如此生动的语言, 描绘彩虹的颜色, 我听起来是这么逼真.”

 

神所预备给芬妮的外婆实在不凡. 她虽然只是纽约州边远蛮荒地区的农妇, 但靠着神所赐的智慧, 她在教导盲童方面却像那些有多项学位的专业人士一般的高明和成就. 她又在芬妮三、四岁时教导她关于植物的各种知识. 她在秋天时收集一堆堆的落叶, 问芬妮这是什么树的树叶, 让她透过触摸和记忆, 来认识各种树木的特征. 这早期的训练使芬妮掌握了详细描述事物的本领, 正是这种训练, 使她具有非凡的记忆力.

 

尤妮斯给孙女最宝贵的东西, 就是圣经. 芬妮见证道: “是外婆把圣经介绍给我, 也领我进入圣经的真理. 圣经中许多的故事, 从外婆的双唇发出, 进入我的心田, 并在那里深深生根. 当黄昏的阴影笼罩着大地时, 外婆拥抱我坐在那张老椅子上, 她告诉我慈爱的天父, 差遣祂的独生子耶稣基督降世, 成为全人类的救主和朋友. 接着她教我跪下来祷告; 我往往闭下失明的双眼, 把疲倦的头伏在外婆的膝盖上, 进入了沉沉的梦乡.”

 

芬妮的外婆把整个大自然视为神抒写的书本, 并把一切自然现象视为神权能的彰显.对芬妮来说, 每当她跟外婆爬山越岭或穿过田野在散步时, 她是在追寻神的踪迹, 因为外婆告诉她, 每棵树木, 每一花朵, 每只小鸟, 都是神安置在那里, 且是为着神的旨意和荣耀. 外婆还告诉她, 每只麻雀跌到地上, 都是神所知道的; 我们头上的每一根头发, 也是祂所数过的. 外婆向她注入一个信念, 即神是无所不知、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神, 神是患难中随时的帮助.

 

芬妮的外婆不仅勤读圣经, 同时也是一位恳切祈祷的信徒. 外婆教导小芬妮, 当她每次有所需要时, 都应该来到神面前, 仰望神的施恩和供应, 并要为每样临到的恩典和福分而感谢赞美神. 在面对失望与挫折时, 外婆常给予安慰和鼓励. 外婆常引述清教徒(Puritans)领袖马瑟(Cotton Mather)的格言: “不能医治的, 往往是可以忍受的.” 当芬妮到达90岁的高龄时, 她还不时引用当年外婆的这句老话, 来抚慰那些求她帮助的无法解除苦难之人.

 

 

(C)       努力撒种的导师

神预备给芬妮生命中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是霍利夫人(Mrs. Hawley). 芬妮9岁时, 她的母亲默丝·克罗斯比(Mercy Crosby)带着芬妮搬迁到康涅狄格州(Connecticut). 由于白天需要出外工作, 默丝就托霍利夫人照料小芬妮. 霍利夫人是一位加尔文派(Calvinist)的基督徒, 一个典型长老会的清教徒. 霍利夫人非常仁慈, 她教导芬妮诗词和圣经, 帮助她花很多时间背记两者. 由于霍利夫人决心要小芬妮背熟整部圣经, 所以教她每周背诵好几章圣经, 经常多达五章; 并要逐行经文反复背诵, 把圣经的教训浇灌在她的心田里.

 

神赐给芬妮超强的记忆力. 藉着霍利夫人的指导和帮助, 在她10岁时已经背诵了旧约圣经的前四部  —  创世记至民数记, 和新约圣经的四福音. 此外, 她还能背诵好几篇诗篇、整本路得记、整本箴言, 以及雅歌. 这些圣经经文犹如种子撒在她的心田, 日后发芽, 结出救恩的果效, 正如保罗对提摩太所说的: “并且知道你是从小明白圣经, 这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 有得救的智慧”(提后3:15).

 

 

(D)       祖母仁慈的疑问

芬妮到了12岁, 因为与外界隔绝, 当地又没有盲人学校向她施教, 她越来越感到失落. 就在这样失落的光景中, 12岁的芬妮到盖伊村(Gayville)去探访祖母. 祖母是一个慈祥的妇人, 自从儿子约翰·克罗斯比逝世后, 他们一对老夫妻就在祖屋里度过晚年. 小芬妮见到祖母后, 毫无保留地吐露心中的失落和沮丧. 年迈的祖母听了之后, 带领她把心声向天父倾诉.

 

有一天, 垂死的祖母用一种异样的语气问小芬妮说: “告诉我, 你会不会在天父的家里与我相会?” 小芬妮回答道: “靠神的恩典, 我会在天父的家里与你相会.” 然后她们低下头来, 一起祷告. 过了不久, 祖母就回到天家了. 祖母垂死时问她的话, 有好几年萦绕在芬妮的脑海中. 她祖母的意思是要她清楚自己是否已经得救. 事实上, 直到那时她还没有清楚得救.

 

 

(E)       盲眼女诗人诗集

Fanny Crosby

1834年11月, 纽约市成立了一间盲人学校. 芬妮的母亲喜出望外, 把15岁的芬妮送进这间盲人学校就读. 她在那里学习7年, 过后又回到那里教学11年. 她在那里作学生时, 就发挥了她的写作天分. 她并不熟练盲人用的凸点符号文字(Braille),[1] 而是倚赖她的现象记忆法(phenomenal memory), 并在脑里作诗写词. 她尝试写抒情诗, 并把写成的诗向《纽约先驱报》(New York Herald)投稿, 结果被该报录用登载. 由于该报注明那首抒情诗是一位盲眼的女诗人所创作, 所以引起该报读者的广泛注意和赞赏.

 

不久, 芬妮赢得了“盲眼女诗人”的雅号. 许多人称赞她表达意念的能力, 并在遣词用字上展现非凡的才华, 很多人慕名到纽约盲人学校拜访她, 连美国最有名的诗人布赖恩特(William Cullen Bryant, 1794-1878)也亲自来到盲人学校会见她. 布赖恩特赞她很有作诗的才华, 前途无可限量, 并鼓励她要继续写诗下去. 这些话对初出道写诗的芬妮是莫大的鼓励.

 

1844年4月, 芬妮出版她的第一本诗集《盲眼女诗人的诗集》(The Blind Girl and Other Poems), 共160页. 该诗集出版后, 销路不错. 这时芬妮继续向纽约各大报章投稿, 以致她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她跟着陆续出版了另三本诗集, 即1851年出版的《蒙德勒诗集》(Monterey and Other Poems)、1858年出版的《哥伦比亚之花的花冠》(A Wreath of Columbia’s Flowers)和1897年出版的《黄昏的铃声》(Bells at Evening), 都深获好评.

 

 

(F)       霍乱死亡的恐怖

1846年, 全球爆发可怕的霍乱症. 开始时只蔓延在俄罗斯境内, 过后传染到波斯和印度, 有两万人倒毙在波斯. 到了1849年的春天, 单是英国, 死于霍乱的人高达7万人. 大西洋对岸的美国也不能幸免.

 

1848年12月, 当一只轮船从欧洲抵达美国新奥尔良(New Orleans)时, 有一名乘客带着瘟疫的病菌登岸, 使该城的居民逐一染上霍乱症, 导致3千5百人死亡. 到了1849年5月, 流行的霍乱症蔓延到美国东部一带, 美国人陷入一片惶恐中. 当时纽约盲人学校的校长有意将学期提早结束, 然后疏散学生们到乡村一带, 因为传染病在城市蔓延的速度要快过在乡下. 可是部分学生在乡下无亲人, 无家可归. 芬妮自告奋勇地担任学校的义务护士, 并协助校医制造霍乱丸应付这种可怕的传染病.

 

到了1849年7月中旬, 纽约市区有500至700人死于霍乱; 7月底, 纽约盲人学校的隔壁大楼被征用为霍乱临时医院. 有10个盲人学生不治身亡. 废寝忘食的芬妮疲于奔波帮助患病者. 最后, 她身心疲累, 再也支持不住了. 8月间, 校长劝她到乡村去休养数月.

 

 

(G)      我的灵魂归何处?

这时的芬妮情绪开始低落, 心情逐渐忧郁. 她在此刻想到灵魂的归宿问题. 假如这次她因霍乱不幸身亡, 她的灵魂将往何处? 她的灵魂是否会上天堂朝见创造万有的主吗? 她的祖母临终的话一直浮现在她的脑海中, 她能否如所许的愿, 再天上与祖母相逢. 她至今仍未有重生的经历, 未有别人悔改得救后那种明显的改变经历. 她开始醒悟过来, 这些年来, 她作为盲眼女诗人的声誉令她陶醉不已, 成功冲昏了她的头脑, 没有认真考虑自己的永生问题.

 

Fanny Crosby

到了1850年秋天, 纽约市的卫理公会举办一系列几晚传福音的复兴聚会(revival meetings). 芬妮和她的朋友每晚都出席. 当传福音的讲道者呼召人到讲台前时(即所谓的“altar call”, 直译为“坛前呼召”), 不少人走到台前, 跪在冰冷的地上; 有者跪到长达两小时, 好让执事们为他们悔改信主而祷告. 连续两晚, 芬妮走到台前, 虽有人为她按手祷告, 她却找不到所寻求的平安和喜乐.

 

在1850年11月20日, 陷入绝望和忧虑的芬妮, 在传道人呼召时, 第三次走到讲台前. 那一次, 除了她, 没有其他人走到讲台. 这一次, 她内心焦急, 她深切地希望自己能在那晚, 心灵里面有一次根本的改变. 然而, 尽管长老们、执事们恳切地为她祷告, 似乎她未感到有何异样. 末了, 会众高唱瓦茨(Isaac Watts)所写的诗歌: “伤哉, 我主竟曾流血”(Alas and Did My Saviour Bleed).[2] 当他们唱到最后一段:“…今愿全献主手”. 这些词句进入了芬妮的心, 突然间, 芬妮似乎感到天上有光射入她的魂间, 她不禁喜悦至及地跳了起来, 喊道: “哈利路亚, 哈利路亚.” 她心中充满喜乐, 因她已把自己全献主手!

 

陈福中写道: “她蒙光照, 醒悟到(即领悟到一个重要事实): 她已往是一手抓住世界; 而另一手, 她却以为可以抓住主. 那一晚, 是芬妮一生的分水岭, 她决心把自己的余生奉献给神. 已往, 她追求的是世上的名声、金钱和一切属世的事物; 今后, 她把自己献上给主, 追求的是主自己、主的喜悦.”[3]

 

 

(H)       天堂美景的展现

芬妮凭信心的心眼看见十字架的光辉, 接受了十架上为世人流血舍命的主耶稣为她个人的救主和生命的主, 从此生命也充满光辉, 谱出数千首动人心弦的诗歌. 她愿意夸耀世人所认为耻辱的十字架, 直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刻! 诚然, 伟大的颂赞发自她内心深处, 流露在她所写的诗歌中: “十字架, 十字架, 长为我所荣夸, 直到欢聚在天家, 仍夸救主十架.”[4]

 

芬妮.克罗斯比在95岁的生涯中, 谱出了大约9千首的诗歌, 让当代所有的圣诗作者都瞠目以对. 这些极其优美感人、熔化人心的圣诗, 被翻译成200多种语文. 从这些圣诗中, 我们发现神关闭了她肉身的眼睛, 却开启了她属灵的眼睛, 使他看到许多属灵的真理和属天的福气, 正如她在所著的诗歌“有福之美证耶稣属我”(Blessed Assurance)第2节所言: “天堂之美景展现眼前”.

芬妮因着医生误诊而一生失明, 但对信主耶稣的她而言, 这非但不是人生最大的悲剧, 反而是她的福气. 她在其自传中这样说: “如果明天我可以看到世上的景色, 我也不会接受这样的治疗, 你曾经听过一个失明的人像我这样表示吗? 尽管我的失明是由于治疗上的失误造成的. 虽然这是医生粗心大意造成的错误, 但是神从不误事. 我深信这是祂的美意, 要我在生理上过着黑暗的日子, 以便能更专一地、单纯地歌唱赞美祂, 并激励别人也随着赞美祂. 若我不是失明的话, 我就会被其他美好的事物所吸引, 我就不可能写出数以千计的圣诗, 让世界各地的人参与歌诵.”[5]

 

芬妮因深明主在她身上的美好旨意, 就不因本身眼盲而自怜自弃. 曾有位牧师向她表示遗憾和惋惜, 说道: “神没给你视力的恩赐(gift of sight), 让你看得见, 真是可惜啊!” 不过她的答复令人惊讶, 她说: “如果我出生时可以选择, 我会祈求神让我眼瞎目盲… 因为当我到达天堂时, 我第一个见到的脸将是那位为我舍命的主!” 亲爱的弟兄姐妹, 你属灵的眼睛是否也像芬妮一般地被神开启, 看见天堂之美景展现眼前呢? 你的心是否也像芬妮一样, 渴望见到那位为你流血舍命的主耶稣呢? 若不是, 原因何在? 是否我们的肉眼只注视地上的事物, 而忽视天上更美的事物呢?


[1]               “Braille”是盲人用的点字法, 由法国盲童学校教师布莱叶(Louis Braille, 1809-1852 )专为盲人创制的盲字体系, 用凸点符号代替字母.

[2]               中文圣诗集《万民颂扬》第375首.

[3]               芬妮在38岁时, 与比她小11岁的盲眼音乐家阿尔斯丁(Alexander Van Alstyne)结婚, 并生了一个孩子, 但这孩子在婴儿时期就离世了.

[4]               中文圣诗集《万民颂扬》第442首.

[5]               上文参考 陈福中编译, 《芬妮.克罗斯比小传》(香港九龙: 基督徒出版社, 1999年), 第11-28, 31-42页; E. Michael Rusten & Sharon O. Rusten, The One Year Book of Christian History (Illinois: Tyndale House Publishers, 2003), 第650-651页.



作者:

Leave a Reply

Copyright © 2024 MalaccaGospelHall.org.my. All rights reserved. Developed by Passion In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