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之路(上)


提摩太后书3:16-17说: “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 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 都是有益的. 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 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这两节经文阐明圣经对我们灵命成长的益处: (1)“教训”: 教训我们如何尽心尽力地爱神; (2)“督责”: 指出我们得罪神的之处; (3)“使人归正”: 认清自己的罪, 求神赐力量改过; (4)“教导人学义”: 学了教训, 受了督责, 决心改正, 踏上义路; (5)“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 作个心志和行动完全的人; (6)“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行神看为善的事; 行善之力是从认识神而来, 亦是从读经而来.

马有藻指出, 提后3:17的“预备”原文是 exartizô {G:1822}, 意即“装备、配备”(equipped for). 圣经将我们装备齐全, 成为行善的“工具”, 这样才能行出“神看为善”的事来(而非人眼中的善事). 首五个要点是个人性的  —  使自己蒙恩得益, 第六个要点是叫他人蒙恩得益, 而第六点的成功全在乎首五点的成就, 此乃“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因此, 每个属神的人务须先勤读圣经, 装备好自己为神使用, 行各样神所喜悦的事.

(A)     为何读经枯燥无味?

许多信徒不勤于读经、不喜欢读经, 并非不爱主或不爱召会(教会), 只是读起经来味同嚼蜡, 提不起兴趣来. 追根究底, 有两方面的原因:

(A.1)   外在因素

1)  属灵领袖的问题: 召会领袖没有积极鼓励信徒读经, 传道人对信徒的影响不大, 没有活出美好榜样让信徒遵循.

2)  主日讲道的忽略: 主日擘饼聚会(敬拜或记念主的聚会)时的讲道少用圣经, 离题万丈, 主题飘忽, 极少释经讲道, 久而久之, 信徒对圣经失去兴趣.

3)  主日教学的空洞: 主日学教师的准备不够充分, 教学死板, 少用圣经.

4)  娱乐节目的影响: 趣味节目多于查经, 聚会偏向娱乐性, 少有深度的查经聚会.

5)  同辈朋友的影响: 同辈间的读经生活散漫无序, 难产生良好的影响力.

6)  物质世界的影响: 属世娱乐剥削了信徒读经的时间, 习惯成性后, 变成读经生活的杀手, 就算要捧起圣经都难而又难, 哪有读经兴趣可言!

(A.2)   内在因素

1)  个人灵命的状况: 个人灵命决定读经生活的素质, 也是与外在因素连在一起, 成为一种恶性循环. 有人问19世纪著名的美国大布道家慕迪(Dwight L. Moody, 1837-1899), 为何读经那么沉闷? 慕迪一针见血地说道: “读经沉闷(dull)是因为人的灵性沉闷(dull).”

2)  错误观念的影响: 不少信徒以为深入一点的读经是属学术性研究的范围, 属于圣经学者、传道人或负责讲道的信徒才需要做的事. 不少信徒错误地认为自己既然没有受过这方面的训练, 就该少管少理, 把读经研经的责任全交传道或导师负责.

(B)     如何挑旺读经乐趣

马有藻表示, 读经是一个充满乐趣的“属灵游戏”. 既是游戏, 必须遵守“游戏规则”, 否则游戏玩不成, 乐趣也消失. 这个游戏规则有两大方面: 一是属灵的, 另一是个人的; 前者是先决的条件, 后者是心态的问题.

(B.1)   读经者的先决条件

1)  读者必须有重生的经历:  约3:3,5: “耶稣回答说: ‘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 人若不重生, 就不能见神的国 … 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 就不能进神的国.’” 林前2:14说: “然而属血气的人(即未重生得救的人)不领会神圣灵的事, 反倒以为愚拙, 并且不能知道, 因为这些事惟有属灵的人才能看透.” 对没有靠圣灵重生得救的人而言, 圣经最多只是文学佳作之一, 不是一本“活书”, 所以读经也是徒然.

2)  读者必须有圣灵的光照: 林前2:10-11说: “只有神借着圣灵向我们显明了, 因为圣灵参透万事, 就是神深奥的事也参透了. 除了在人里头的灵, 谁知道人的事; 像这样, 除了神的灵, 也没有人知道神的事.” 圣经是圣灵的作品(提后3:16), 圣灵参透万事, 所以读经者要先有圣灵的光照, “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 他要引导你们明白(原文作“进入”)一切的真理”(约16:13).

3)  读者必须有信心的投入: 林後4:3 说: “如果我们的福音蒙蔽, 就是蒙蔽在灭亡的人身上. 此等不信之人, 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 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着他们.” 整本圣经可说是本“福音书”, 福音对“不信之人”是封闭的. 人只有透过信心, 圣灵的光才能照到他的身上, 产生正面效果.

(B.2)   读经者的属灵心态

读经时间是欢乐融融或勉为其难,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经者的属灵心态. 所以个人本身的条件就决定信徒的读经生活是“欢乐无穷”或“苦不堪言”. 马有藻贴切指出, 欢乐的读经主要不是靠读经方法或个人恩赐, 而是属灵心态. 方法与恩赐皆属中立, 虽不难忽略, 但属灵心志却胜过一切.” 以下介绍读者必备的七大属灵心态:

1)  爱神及书 — “爱”: 诗1:2说: “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 昼夜思想, 这人便为有福.” 诗人能“昼夜思想”神的话, 是从“喜爱”开始, 这种对读经的喜爱, 是因爱神而产生出来的. 俗语说: “爱屋及乌”, 表示推爱及人的意思. 屋是有高价值之物, 乌(乌鸦)是微不足道的, 既然屋是爱的对象, 那么就该把对这“屋子”的爱推广到“乌鸦”的身上. 同理, 一个爱神的人应爱神的律法, 所以读经是一种爱神的表示. 读经不是勉强地读, 而是喜爱地读. “昼夜思想”表示“经常、恒久”之意.

2)  尊书为大 — “志”: 马利亚表白, “我心尊主为大”(路1:46), 这是信徒高贵的人生目标. 我们也可将之改为“尊书为大”. 在信徒的生活中, 读经是一切事奉与生活的基础, 此根基若动摇, 整个事奉生活就变成了无果效的活动. 明朝王守仁说: “志不立, 天下无可成之事, 虽百工技艺, 未有不本于志者.” 清朝曾国藩说: “士人第一要有志, 第二要有识, 第三要有恒.” 因此, 让我们立志尊书为大  —  勤读圣经, 遵行圣经, 高举圣经.

3)  恒久不辍 — “恒”: 徒17:11说: “这地方的人贤於帖撒罗尼迦的人, 甘心领受这道, 天天考查圣经, 要晓得这道是与不是.” 庇哩亚信徒“天天查考圣经”, 这种恒久的毅力, 令人钦佩. “天天”是恒久不辍之意. 读经在乎“恒”, 因为读经不是短程赛跑, 而是马拉松式的长跑, 是一生之久的“读经长跑赛程”. 俗语说: “罗马不是一日造成的.”不少信徒在夏令营会、奋兴会、读经会等心里火热, 立志读经, 回家后从创世记开始, 狼吞虎咽, 可惜后劲不继, 来到出埃及记便停下来, 也有些虽出了埃及,则“死”在旷野里, 在全因败在“恒”字上.

4)  争取之心 — “贤”: 徒17:11说: “这地方的人贤於帖撒罗尼迦的人 … ” 庇哩亚信徒“贤于”别人, 甘心领受真理(表示并不疑惑或反驳), 天天查考圣经(表示并不一暴十寒). “贤于”的希腊原文是个比较式形容词, 字意是“优胜些”, 即俗话“要好过”(英译more noble than), 是一种竞争或上进心理的表态. 健康的竞争或上进心态在正常发展下可助社会进步, 使人得益. 读经不妨有“要好过”别人的心态, 即对属灵知识存有追求心、进取心, 不甘落后于人. 这样的心态是良性的、对己有益的, 只是莫忘肢体间的和睦关系及彼此守望相助, 先装备自己去装备别人.

5)  殷勤竭力 — “勤”: 有人说: “天才是90分的努力, 加10分的天性(天分).” 举世闻名的小提琴家马思聪被称为天才, 他回答记者说: “这话从何说起, 我每日练琴14小时, 练了13年, 他们却说我是天才.” 保罗说: “殷勤, 不可懒惰; 要心里火热, 常常服事主”(罗12:11). 我们也要劝勉信徒“殷勤, 不可懒惰; 要心里火热, 常常读主的话.”读经需要殷勤的态度去持守, 没有所谓的“捷径”(short cut). 保罗说: “若有人不肯做工, 就不可吃饭”(帖后3:10) , 意即不劳苦就没饭吃; 在属灵上亦是如此, 不读经就没有灵粮供应, 灵命自然逐渐衰弱.

6)  规律自律 — “律”: 来5:14说: “惟独长大成人的, 才能吃乾粮, 他们的心窍, 习练得通达, 就能分辨好歹了.” “长大成人, 能吃乾粮, 分辨好歹”, 这是何等令人向往! 这地步的达成全在乎“习练通达”, 即是说全因有规律的“律己”而成. “规律”与“自律”是重要的读经心态. 律是一种约束的力量, 将人纳入正确的轨道上, 叫作“规律”; 律是一种立志的力量, 将人置于正确方向的轨道上, 叫作“自律”. 在读经方面, 信徒需要将亲近神的时间放在每日作息表中, 就如你吃饭、睡觉都有一定时间, 那读经为何不排在每日的作息表里呢? “律”字叫我们的读经成为“经常性”的活动(regularity).

7)  决心遵行 — “行”:  约7:17说: “人若立志遵着他的旨意行, 就必晓得这教训或是出於神, 或是我凭着自己说的.” 神的话能否带出果效, 就要看人对“话”的态度. 读神的话能否带出功效, 要看读经者的存心, 他若决心遵守, 便知道神的话绝不落空. 一个关键的问题: 信徒为何要读经呢? 读经不仅是求知识, 而是求走天路的指示与奔跑天路的力量. 文士以斯拉为我们立下美好榜样: “以斯拉定志考究遵行耶和华的律法, 又将律例典章教训以色列人”(拉7:10). 请注意, 以斯拉先是“定志”! 定志做什么事? 第一, 定志考究神的话; 接着, 定志本身遵行神的话; 然后才教导百姓神的话. “读经有益”乃因为人决心遵行经上的话.

(B.3)   总结

论到读经的态度, 马有藻总结道: “读经方法是重要, 但却比不上读经的态度, 如: 饥渴慕义、虚心受教、倚靠圣灵等更重要. 上文所列出的七大态度是不可或缺的, 这是一粒内藏七粒小丸的‘读经丸’, 或‘享乐读经丸’, 内含‘爱、志、恒、贤、勤、律、行’, 愿凡读经者均享用之.”[1]

(文接下期)


[1]               上文主要参考/改编自 马有藻著, 《读经乐  —  实用读经攻略》(台北: 天恩出版社, 2004年), 第2-14页.



作者:

Leave a Reply

Copyright © 2024 MalaccaGospelHall.org.my. All rights reserved. Developed by Passion In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