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20: (A) 阴间与地狱是什么? 它们之间有何不同? (B) 主耶稣在死与复活这段期间去了哪里(阴间或天堂)? 他在那里做什么?


(A)   阴间与地狱是什么? 它们之间有何不同?

(A.1)  阴间和地狱的定义

要了解阴间和地狱的定义, 我们必须查考在和合本中译作阴间或地狱的主要两个希腊文字. 在新约中, 这两个字是用来形容一切邪恶和不肯悔改的失丧者将受刑罚之处.

(a)   Hadês (音译作“黑底撕”)

Hadês {G:86}[1]在新约中出现10次, 9次译作“阴间”, 1次作“阴府”. 在字源上, hadês 意谓“看不见”, 用以表明死后灵魂居住的所在(肉眼所“看不见”之处). 新约希腊文的 hadês 一词与旧约希伯来文的she’ôwl {H:7585}几乎同义.[2] 两者原来的意义, 都同指一个在幽冥中(伯38:17)的黑暗所在(伯10:21,22). 人不论善恶, 都会往阴间去(诗89:48); 但在新约的恩典时代里, 信主的人(基督徒)死后, 灵魂却直接上天堂, 与主同在(林后5:8; 腓1:23), 所以没有下到阴间. 灵魂在阴间里仍有知觉 — 能够对话, 回想, 关心, 并感到痛苦(路16:24,25,28,31, 参结32:21). 由于 hadês she’ôwl两个字都与死亡有关(创37:35; 箴5:5; 7:27), 它们也可象征“坟墓”或“死亡”.[3]

在财主和拉撒路的故事中(路16:19-23), 我们留意到财主死后下到阴间(路16:23), 正如其他一切恶人一样(诗9:17; 伯24:19). 由于旧约指出义人死后也到阴间(例如雅各[创37:35; 42:38], 也参伯14:13-15), 诗89:48更表示所有人死后灵魂下到阴间, 所以亚伯拉罕也必在阴间. 路16:26表明在义人和恶人“之间有深渊限定”, 彼此不能通往, 因此我们可以安全及合理地总结: 阴间可分为两个部分(part), 范围(region), 或状况(condition), 即义人的部分(也称“乐园”[4])和恶人的部分 — 义人得安慰(路16;25), 恶人受痛苦(路16:24,25). 正如伦敦塔(Tower of London)有两部分 — 皇家宫殿(royal palace)和国家监狱(state prison), 虽都在同一个塔里, 但这两部分是有天渊之别.

有学者反对以这段经文作为“阴间有两部分”的根据, 认为这段经文只是比喻, 不是历史事实. 但这是所有比喻中, 唯一引用真实人名之处. 若只是一个假设, 圣灵倒可用“义人”一词取代亚伯拉罕, “讨饭的乞丐”一词取代拉撒路这两个专有名词. 此外, 如果这故事不是事实, 将来有一日, 当人见到亚伯拉罕, 问他是否有说过路16:25-26,29-31的话语时, 亚伯拉罕岂不是要坦白承认其实他并没说过那些话? 若亚伯拉罕根本没说过这些话, 主耶稣或圣经却告诉我们他如此说, 那么这岂不是撒谎吗? 既然我们相信主耶稣和圣经是绝不会撒谎的, 我们就必须相信路16:19-23这段比喻, 是取自真正发生过的历史事实, 所以26节所说在义人和恶人“之间有深渊限定”, 也必是事实.[5]

(b)   Geenna (音译作“革赫拿”)

Geenna {G:1067}是指恶人受永远刑罚的地方. Geenna (或英文称为 Gehenna)原是旧约希伯来文“欣嫩谷”或“欣嫩子谷”的音译(希伯来: Gay’-HinnômGay’-bên-Hinnôm). 这个位于耶路撒冷南面的山谷, 以前是祭偶像的中心. 有人曾在此处把自己的儿女烧死, 作为祭物献给假神摩洛(代下28:3; 33:6). 约西亚王为了克制拜偶像的恶习, 便以死人的骨头和耶路撒冷的废物污秽了这地方(王下23:10-14), 这山谷就变成垃圾场, 成为可憎之地. 由于谷中有火不停燃烧, 欣嫩子谷便代表地狱不灭之火, 焚烧失丧之人. 对于拜偶像的悖逆之人, 此处是神公义审判的象征(耶7:31-34; 32:35).[6]

地狱是不信神之人最终的归宿. 圣经用不同的比喻来表达这个地方:

“永火”(太25:41)、“永刑”(太25:46)、“火炉”(太13:42)、“(硫磺的)火湖”(启19:20; 20:10,14,15; 21:8)、“ 外边的黑暗”(太8:12; 22:13; 25:30)等等. 地狱本非为人类所预备, 乃是“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预备的永火”(太25:41). 恶人在地狱受苦是永远的(启14:10-11) — “永远沉沦, 离开主的面和他权能的荣光”(帖后1:9); 那里的不死的虫(可9:48), 不灭的火(太3:12; 可9:44,48). 圣经从没表示在地狱受苦的灵魂, 有机会从中获得释放, 所以天主教所教导的“炼狱”, 或其他“在地狱暂时受苦”的教义, 都是没有圣经根据的.

其实, 地狱的刑罚和痛苦并不局限在被虫咬, 被火烧等的物质范围之内, 因为事实上, 没有什么情况比永远与神隔离更痛苦, 永远被自己的良心、罪疚和羞耻撕裂内心更可怕. 地狱就是与神、与自己完全的冲突. 圣经对地狱的描写, 或许用了一些物质的象征(如虫, 火等)来形容它的痛苦, 但这些象征所能表达的, 却远不如实际情况的万分之一. 难怪主耶稣在世上时, 论地狱多于论天堂(主耶稣也是把地狱形容得最彻透的人), 唯恐有人低估了地狱的可怕而不求远离它.

还有另一个在和合本译作“地狱”的希腊文字, 即 tartaroô {G:5020}(音译作“塔塌辱殴”).这字在新约中只出现一次(彼后2:4). 这是古希腊文中, 形容永远刑罚之所. 彼后2:4告诉我们, 因犯罪而堕落的天使被扔在 tartaroô , “交在黑暗坑中, 等候审判”.犹大书6节进一步解释说: “又有不守本位, 离开自己住处的天使, 主用锁链把他们永远拘留在黑暗里, 等候大日的审判.” 所以这个地方是专门用来拘留犯罪堕落的天使,[7] 而非人类的灵魂.

 

(A.2)  阴间和地狱的不同

启20章告诉我们, 在末日白色大宝座的审判时, 阴间要交出其中的死人, 他们要按各人所行的受审判(启20:13), 过后阴间要被扔在火湖里, 这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启20:14). 可见阴间( hadês she’ôwl )有如一间拘留所, 是人在死后灵魂未受审判前被拘留之处. 这等拘留是暂时的, 且有分成义人(得安慰)和恶人(受痛苦)的部分.[8]

但地狱( Geenna , 或称“火湖”)则有如囚禁犯人的监狱, 是死后的灵魂在白色大宝座前受审判和定罪后被囚禁之处. 这等囚禁是永远的, 只有不信神的恶人在其中(旧约和新约的信徒都不会在内). 启示录告诉我们, 在白色大宝座的审判前, 已有三者先被扔在地狱或火湖里的. 首先是魔鬼的两个使者 — 敌基督(或称“政治的兽”, 启13:1-10)和假先知(或称“宗教的兽”启13:11-18), 在千禧年(天国时代)前被打入地狱或火湖里面(启19:20). 接着在千禧年(天国时代)后, 魔鬼也被扔在地狱或火湖里面, 这三者将在其中昼夜受苦, 直到永远(启20:7,10), 随后才论到创世以来至末日的一切不信神之人.

 

(B) 主耶稣在死与复活这段期间去了哪里(阴间或天堂)? 他在那里做什么?

(B.1)  主耶稣死与复活之间所去的地方

主耶稣在死与复活之间(三日三夜), 到底去了什么地方? 去那里做什么? 回答这类的问题, 我们必须谨慎, 不要用有限的物质眼光, 来局限不受时空所限的灵界; 也不要超越圣经所没启示的细节.

笔者不愿过度武断地解释以上两个问题的某些部分, 只按所得的亮光与读者分享. 首先, 笔者认为主耶稣是到了阴间, 因为经上记着说: “因你必不将我的灵魂撇在阴间”(徒2:27; 诗16:10); 彼得较后解释说: “就预先看明这事, 讲论基督复活说, 他的灵魂, 不撇在阴间”(徒2:31). 你不能把某人“撇”(指遗留或抛弃)在某处(例如美国), 除非你先把他带到那里. 照样, 除非基督先被神带到阴间, 否则他不能向神说: “你必不将我的灵魂撇在阴间.” “不撇在阴间”是基督死后到达阴间最强的证据. 此外, 主在复活后向马利亚说: “不要摸我(原文是“不要缠住我”). 因我还没有升上去见我的父”(约20:17). 这证明在复活之前, 主耶稣没有回到天上. 因此, 比较这两节经文, 我们可合理地总结 — 在死与复活之间, 主耶稣的灵魂是在阴间里.[9]

有些圣经学者反对这点, 认为主耶稣死与复活之间是在天堂. 他们引证主耶稣在断气前的话: “父啊, 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路23:46); “…便低下头, 将灵魂交付神了”(约19:30).[10] 不过, 主耶稣并不是求父神“接收”他的灵魂到天上去(参司提反所说的, 徒7:59), 而是将灵魂“交付神的手中”, 表明交托或托付在神大能的控制看管或保守中. 以基督作为儿子和仆人的身份, 交给神控制表明他全面地顺服; 而站在基督人性的角度, 当时是主极其需要神保守的时刻, 因为他要进入死亡和阴间里, 即撒但权势的大本营.

此外, 也有人引证主耶稣在十架上, 对信他的强盗说: “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23:43); 由于圣经称第三层天(天堂)为“乐园”(林后12:2,4), 所以他们认为主耶稣死后到天堂(乐园). 可是有些圣经学者指出, “乐园”一词可用来指过去曾经在地上的伊甸园(创2:8-15); 也可指在天上的乐园(林后12:4); 或将来在新天新地里的乐园(比较启2:7; 22:2).[11] 由此可见, 乐园不止一个, 也不限制在天上. 既然我们相信神于永恒里在天上设立一个乐园, 也曾于过去在地上设立一个乐园, 为何我们不相信神也会在阴间里设立一个乐园, 作为义人(信他之人)的居所呢? 换言之, 路23:43的“乐园”就是指阴间里义人的部分而言. 所以“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证明主耶稣像亚伯拉罕等旧约的圣徒, 死后进入阴间义人的部分或状况.

有些学者虽然不接受以上“乐园”的解法, 但他们却无法合理地否定“撇在阴间证明到过阴间”的论证. 其中一个重要的解经原则是: “用清楚明朗的经文来解释含糊不清的经文”.圣经对于“乐园”的启示确有含糊不清之处(属于隐秘的事, 申29:29), 但“撇在阴间”(徒2:27,31)是清楚明朗的经文, 所以我们应该接受“撇在阴间证明到过阴间”的论证, 相信主耶稣在死与复活之间到达阴间.

威斯特(Kenneth S.Wuest)指出, 除了到达阴间, 主耶稣在死与复活之间也到过 tartaroô (音译作“塔塌辱殴”), 即囚禁堕落天使的监狱(彼后2:4).[12] 对于他所提出的理由, 请参下文(B.2). 主耶稣在死与复活之间, 到过这两个地方(“阴间”和“塔塌辱殴”)是有可能的, 因为弗4:9说: “既说升上, 岂不是先降在地下么?” “地下”原文是 merê    (意谓“地方, 部分或方面”), 是复数(所以钦定英译本[AV]译作复数的parts),[13] 表示主耶稣到达的“地方或部分”超过一个 — 即“阴间”和“塔塌辱殴”![14]

无论如何, 主耶稣是否到过“塔塌辱殴”, 笔者不愿武断, 这要看我们把彼前3:20的“监狱的灵”解成堕落天使或挪亚时代不信者的灵魂.

 

(B.2)  主耶稣死与复活之间所做的事物

主耶稣死与复活之间做些什么? 彼前3:19-20给予我们一些提示. 威斯特(Kenneth S.Wuest)指出, 主耶稣死后[15]“曾去传道给那些在监狱里的灵[16]听, 就是那从前在挪亚预备方舟, 神容忍等候的时候, 不信从者(原文无“人”一词)”. “监狱的灵”和“不信从(者)”可能指创世记6章里“神的儿子” — 犯罪及堕落的天使;[17] 而彼前3:19的“传道”(原文:‘kerusso’)一词, 原意是“宣布某信息(herald)”. 由于主耶稣已借死败坏掌死权的魔鬼(来2:14), 所以在死与复活之间, 主耶稣到达“塔塌辱殴”, 向这些背叛的天使(魔鬼的使者们)宣布神已挫败魔鬼的计划和权势, 即“女人的后裔”(主基督)已伤了蛇的头(创3:15), 荣获全面胜利的信息! 所以彼前3:22(“众天使和有权柄的”)也把主的胜利与天使相联系(参 西2:15).[18] 不过, “监狱的灵”和“不信从(者)”也可能指挪亚时代不信者之灵魂.[19] 这些不信者在阴间恶人的部分, 而主耶稣到那里宣布“神的方舟”(指基督)已完成它所预表的救赎大功, 并战胜魔鬼和死亡的荣耀信息.[20]

另一方面, 侯司特(William Hoste)认为主耶稣复活时, 他“带领被掳者”升上高天(弗4:8),[21] 即释放旧约的圣徒, 脱离被困于阴间乐园的状况, 把他们领到天上的乐园.[22] 《司可福圣经助读本》(Scofield Reference Bible)也暗示主下到阴间, 把阴间乐园中的人带来, 与他一同在灵里凯旋地进入天堂.

因此, 我们可以如此总结: 主在死与复活之间肯定到过阴间, 也可能到过“塔塌辱殴”; 至于他在那里做些什么? 有几个可能: (1)若“监狱的灵”指堕落天使, 他便是到“塔塌辱殴”, 向神的仇敌(魔鬼和他的使者)宣告胜利; (2)若“监狱的灵”指 挪亚时代不信者之灵魂, 他便是到阴间恶人的部分,[23] 向他们宣告救赎大功的完成. 此外, 还有一个很可能的事, 就是主到“阴间”为要把旧约圣徒(从亚当开始, 至到主死之时所有得救的人)带到天上. 邦侯斯(Donald Barnhouse)贴切地说明这点: “当主耶稣升上高天的时候, 他使阴间的乐园里空无一人, 因为他把他们一起带到神的面前. 被魔鬼掳去之人, 又被主掳走… 从那时起, 凡信主耶稣的人, 就不再与主分离, 阴间的权柄, 再也不能胜过任何信主的人.”[24]

 


[1]               {  }括号内的编号是采用百年前司特隆(James Strong)制定的原文编号. 这编号最先使用于他的著作《司特隆圣经汇编》(Strong’s Exhaustive Concordance of the Bible). 他将圣经原文的每一个字, 按字母顺序编上数字号码, 以方便不识原文的读者作参考之用. 此种编号现今为世界各著名原文工具书籍所通用. {  }括号内编号前的“H”指希伯来文字(Hebrew), “G”则指希腊文字(Greek).

[2]               she’ôwl 在旧约希伯来文圣经中出现65次(按Robert Young和George Wigram的圣经汇编), 在七十士译本(旧约希腊文译本)中有61次译作 hadês ; 在和合本中, 这出现65次的she’ôwl 有64次译作“阴间”, 1次译作“墓”.

[3]               陈惠荣(主编),《证主圣经百科全书:卷三》(香港: 福音证主协会, 1995年), 第2063-2064页. 耶和华见证人和其他反对有阴间存在的人, 常辩驳说这两个字只是指坟墓(grave),而非灵界的阴间. 但这两个字只在象征上(figuratively)指坟墓, 因为在字义上 (literally)专指坟墓的字, 在希伯来文是 qeber (创23:6){H:6913}; 而希腊文则是 mnêma  (可5:3){G:3418}或mnêmeion  (约20:1){G:3419}.

[4]               参下文“B.1 主耶稣死与复活之间所去的地方”.

[5]               犹太文学作品中表明阴间有赏罚(《以诺一书》23章), 恶人在阴间受苦, 义人则进入乐园(《所罗门智慧书》2:1; 3:1), 所以一些圣经学者认为阴间有义人和恶人的部分, 是因犹太人和希腊人受波斯文化的影响所产生的看法, 不可信之. 但笔者要强调, 我们接受这解法, 不是因为人的看法, 而是因为圣经的教导(路16:19-23).

[6]               陈惠荣(主编),《证主圣经百科全书:卷一》(香港: 福音证主协会, 1995年), 第535-536页.

[7]               犯罪堕落的天使很可能是那些在挪亚时代, 娶人的女子为妻之“神的儿子”(创6:1-4); 请参2001年3月份, 第16期《家信》的“圣经问答”.

[8]               但在同一间拘留所内, 有地位名望的好人可能会被锁在一间较清洁的房内, 而注定受罚的大恶人可能被锁在一间较肮脏的房内.

[9]               相信主在死后到达阴间的学者有: Kenneth S. Wuest , Wuest’s Word Studies from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vol.1): Ephesians, 第100页; William Hoste 和 William Rodgers, Bible Problems and Answers, 第58页; Marvin R. Vincent, Word Studies in the NT(vol.3), 第388-389页; Warren W. Wiersbe, The Bible Exposition Commentary (vol.2), 1989, 第416页.

[10]             相信主死后上天堂的学者有: William MacDonald, Believer’s Bible Commentary: NT, 1990, 第750页; William E.Vine, Vine’s Complete Expository Dictionary of Old and New Testament Words, 1985, 第457页.

[11]             “乐园”[希腊文: paradeisos {G:3857}; 由 peri (围绕, around)和 teichos (围墙, a wall)合并而成]最先用来指波斯王的御花园或贵族的花园; 但较后在七十士译本(希腊文旧约译本)中, 被用来翻译伊甸园(创2:8); 或普通的花园(传2:5; 歌4:13; 民24:6; 赛1:30; 耶29:5). W.E. Vine, M.F. Unger & W. White, Vine’s Complete Expository Dictionary of Old and New Testament Words (Nashville: Thomas Nelson Publishers, 1985), 第457页.

[12]             Kenneth S. Wuest, Wuest’s Word Studies from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vol.1): Ephesians (Grand Rapids: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1973), 第98-101页.

[13]             可直译为“地底下的众地方或众部分”(AV: into the lower parts of the earth),

[14]             但这超过一个的地方或部分, 也可指阴间里义人和恶人两个不同的地方或部分.

[15]             在前一节(彼前3:18)提到主耶稣的死和复活, 所以彼前3:19很可能指在主耶稣死与复活之间所发生的事.

[16]             灵(spirit)在圣经中可指天使(来1:13,14).

[17]             请参2001年3月份, 第16期《家信》的“圣经问答”[B.3 理论(二)的证据, 第26-27页].

[18]             彼前3:22“有权柄的”在原文是 exousia {G:1849}. exousia 一词在西2:15和弗6:12(两处都译成“掌权的”)是指魔鬼的众使者 — 悖逆神的堕落天使们.

[19]             支持这解法的学者有: J.N. Darby, The Collected Writings (vol.13), 第226页; H.A.Ironside, Hebrews.James.Peter (comb. ed), 1982, 第44-45页; Roger M. Raymer, The Bible Knowledge Commentary: NT, 1983, 第851页; J.B. Nicholson, What the Bible Teaches (vol.5), 1987, 第97-99页; William MacDonald, Believer’s Bible Commentary: NT, 1990, 第1088-1089页.但些学者都把彼前3:19解释成主的灵借着传义道的挪亚, 在挪亚时代传信息给当代的人听(彼前1:11; 彼后2:5; 创6:3); 这些不信的人, 在彼得写彼得前书时已是死了, 成为囚“在监狱里的灵”.

[20]             腓利斯(John Phillips)相信主到阴间向义人和恶人宣传他战胜罪恶, 撒但和死亡的信息. Exploring Ephesians (Neptune: Loizeaux Brothers, 1993), 第116页.

[21]             中文圣经《和合本》把弗4:8译成“掳掠了仇敌”是不正确的, 因为这节的原文直译是: “所以他说, 升上高天的时候, 他掳掠了那些被掳掠的人, 将恩赐赏给人.” [ “Wherefore He says, Having ascended on high, He led away captive those taken captive, and gave gifts to men”, Kenneth S. Wuest, Wuest’s Word Studies from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vol.1): Ephesians, 第99页 ]. 值得一提的是, 不少新约希腊文词典编辑家(如J. H. Thayer, Arndt and Gingrich)把“掳掠了仇敌”一语解作“掳掠了战俘”(prisoners of war). 换言之, 主耶稣升上高天时, 是“带着一群被掳的人”升上高天. 这群被掳的人是指在阴间义人之处(即乐园)的旧约圣徒, 包括亚伯拉罕、拉撒路、十架上信主的强盗等等(路16:23; 23:43), 他们本是被魔鬼借着死亡掳掠去的人. 如此一来, 主带着这群被掳的人升天时, 阴间里的义人之处(乐园)便空了, 或说阴间的乐园被迁到天上了(注: 林后12:2-4表明天上[第三层天]也有乐园), 正如郑国治所言: “ ‘掳掠了仇敌’可译为‘带着一群被掳的人’, 主付了救赎的代价, 将恩赐赏给人, 将乐园迁到天上.” 郑国治著, 《神哲学与信仰简明手册》(新山: 人人书楼, 2008年), 第231页.

[22]             W. Hoste and W. Rodgers. Bible Problems and Answers (Kilmarnock: John Ritchie Ltd., 1975), 第58页.

[23]             这表示弗4:9复数的地方或部分(parts)是指在阴间里, 义人和恶人的两个不同部分.

[24]            威明顿著,《威明顿圣经辅读: 卷下》(香港: 种籽出版社, 1986年), 第791-792页.



作者:

Leave a Reply

Copyright © 2024 MalaccaGospelHall.org.my. All rights reserved. Developed by Passion In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