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间的城门 和天国的钥匙 (The Gates of Hell and the Keys of the Kingdom)


(A)       引言

主耶稣第一次提到召会是在马太福音第16章, “我还告诉你, 你是彼得, 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 阴间的权柄 (权柄: 原文作门), 不能胜过它. 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 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 在天上也要捆绑; 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 在天上也要释放”(太16:18-19). 在上述经文中, 除了提到召会的建造和它的盘石根基, 另外两对值得查考的真理就是阴间和它的门, 以及天国和它的钥匙.

 

在圣经中, “门”(或作“城门”, gates)被用来指几种不同方面的属神真理, 问题是: 此处经文究竟是指哪一种. 由于“门”有时指防御(defence), 有者认为这段经文的概念, 是把阴间喻为一座受到围攻的城(beleaguered city), 被前来进攻的军队  —  召会  —  所包围. 虽然采纳此看法的人没有建议说召会能够战胜阴间之城, 但他们认为此城门会被逼打开, 让其中一些居民逃离撒但的权势. 我们相信此概念与这段经文的上下文极为不符. 此段经文并没把召会视为军团, 而是喻为建筑物, 所强调的重点并非正面的责任(active responsibility), 而是永远的保障(eternal security). 阴间的门(权势)无法破坏或摧毁召会, 因它有如一座建筑物, 坚稳地建立在那永不动摇的盘石上; 这是上述主的话中明显的意思.

 

按圣经的意义, 城门是一个进行商议、施政治理、具有影响力的地方. 以下经文给我们看见这样的例证:

1)      申16:18: “你要在耶和华你神所赐的各城(原文作“各城门”, KJV: in all thy gates), 按着各支派设立审判官和官长. 他们必按公义的审判判断百姓.”

2)      箴31:23: “他丈夫在城门口与本地的长老同坐, 为众人所认识.”

3)      伯31:21:“我若在城门口见有帮助我的…”

 

正因此故, “得着仇敌的城门”意味着全面控制城中的行政和资源, 例如 创22:17: “论福, 我必赐大福给你; 论子孙, 我必叫你的子孙多起来, 如同天上的星, 海边的沙. 你子孙必得着仇敌的城门”. 这节的阴间(希腊文: hadês {G:86}, KJV: hell)象征着邪恶的权势, 即在恶者(the evil one , 可指撒但、鬼魔或人)权柄下的权势(比较 赛28:15,18; 雅3:6), 而阴间的城门(the gates of hell)代表撒但的邪恶计谋和敌对势力之总和, 是主耶稣所说“一切的能力”(路10:19).[1]

 

不管是撒但或是他邪恶的联盟, 都不能以他们一切的阴险和能力胜过召会, 因主自己把召会建立在祂本身这个坚稳不移的盘石上,  而主比祂的“敌手”(魔鬼, adversary)更强. 这里所展现的, 是召会正面的情况, 被视为属神的精品杰作, 在基督里得到保障, 是完美无缺, 无法摧毁的. 撒但可能拦阻这工作, 但即使他尽了一切能力, 都无法胜过召会, 因建造者是全能的神, 并立于坚不可摧的根基上.

 

论到主把钥匙交托彼得一事, 有个广为流行的传说, 即“圣彼得”(St. Peter)站在天堂的门口, 决定谁可以或谁不可以进入永恒的福气. 这是何其怪异、何等可笑的看法, 是严重地误解了主耶稣的话. 另有一些人的解法或许比这好一点, 但仍不合原意. 若我们查考“天国”和它对主所说“我的召会”的关系, 就能更加明白主的意思是什么.

 

其中一个最具启发与照明作用的, 就是葡萄园的比喻, 以及主对它的解释, 尤其是马太所记述的. 马太福音常被称为“国度的福音”(the Gospel of the Kingdom), 这是合理的. 只有马太在这方面具体说明这葡萄园是象征天国的属灵真实. 值得注意的是, 主在那里称之为“神的国”(太21:43: “所以我告诉你们, 神的国必从你们夺去, 赐给那能结果子的百姓”; 请读 太21:33-46), 但在马太福音16章却称之为“天国”.

 

“神的国”一语所强调的, 是这国到底是属于谁的. 在马太福音21章称之为“神的国”, 因那里所要强调的是葡萄园的主人  —  他尝试得到本属于他的东西, 他公正地审判那些杀他儿子的可恶园户, 以及把葡萄园交给那些能为他结果的园户. 这里展现的, 是神以主权待人, 所以这段经文采用“神的国”是合适的. 至于“天国”, 它则强调这国的特征(属天的国, 或由天统治的国, 译者按), 马太福音16章采纳“天国”这字眼, 可能为要与“阴间的门”对比.

葡萄园的比喻主要是清楚教导有关神国的“超时代特征”(supra-dispensational in character). 我们的意思是: 神的国不限于某个时代, 但却以不同形式出现在不同时代. 它是神所治理的领域, 或用相反角度来表达, 是神在特定时代给人的托付之总和. 在葡萄园的比喻中, 我们看到神先是托付给以色列人. “祭司长和法利赛人听见祂的比喻, 就看出祂是指着他们说的”(太21:45), 事实确是如此. 以色列的领袖们正是杀了“园主儿子”(指主耶稣)的恶人, 纵然他们是藉外邦人的手成就此恶事.

 

彼得也像我们的主耶稣一般, 引用相同预言来指这事(诗118:22), 说明治理以色列的领袖们要负起杀害弥赛亚的责任, “祂是你们匠人所弃的石头, 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徒4:11). 这座新的建筑物已被开始建造; 葡萄园已被交给另外的园户看管(太21:41). 谁是另外的园户? “那能结果子的百姓”又是谁呢? 或者说, 那建立在以色列所弃的石头之上的新建筑物又是什么?

彼得在他书信中不单引述这同样预言, 也给予明确答案. 他写给基督徒, 即现今时代(召会时代)的信徒, 说: “主乃活石, 固然是被人所弃的, 却是被神所拣选、所宝贵的. 你们来到主面前, 也就像活石, 被建造成为灵宫”(彼前2:4-5). 他继续说: “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 又说: 作了绊脚的石头, 跌人的磐石”(彼前2:7-8). 最后一节暗指 赛8:14和主耶稣在 太21:44所说的话(请读 彼前2:1-10).

 

彼得接着在第9节说: “你们是… 圣洁的国度”(原意为“圣洁的国民”, KJV: an holy nation). 虽然彼得在他所讲的道和所写的书信中, 从未用过“召会”一词, 但他在这段经文中把召会喻为“建筑物”(the building, 灵宫)和“国民”(the nation). 由于以色列民弃绝神的儿子, 祂把他们放在一旁, 并在五旬节那天开始了一个全新的工作  —  召会. 这就是祂在现今的建筑物, 正如 太16:18所宣告的; 这也是祂国度的现今情况. 召会并非属地的国民, 如以色列人一般, 而是属天的国民, 是由世界全地所有国家凡信主之人所组成的属灵国民, 无论是犹太人或外邦人, 只要信主就成为其中一份子(徒15:14; 彼前2:10; 弗2:11-22). 保罗在 腓3:20说: “我们却是天上的国民”(KJV: conversation; 注:“国民”希腊文是politeuma {G:4175}, 意即“公民或全体国民”, citizendship or commenwealth). 因此, 神的国在现今时代有个属天、属灵的形式. 请看其他例子, 罗14:17; 林前4:20; 西1:13; 4:11; 徒19:8; 20:24-25; 28:31).

 

有者认为“另外的园户”(太21:41)象征那些在将来召会时代过去后, 将要复兴的以色列余民(restored remnant). 虽然有些预言是指这事, 例如 赛28:16按字面解释指的是这群余民,[2] 但在新约的应用方面却是指着召会, 即神在现今时代的子民, 也是以色列整体国民被弃后, 神所拣选的一群人(编译者注: 这群人也包含信主的犹太人, 因神所弃的是指以色列整体国民而言, 而非私下个别的犹太人而言). 在 太21:41中, “另外的园户”被应用来指召会, 看来是更自然和恰当的解释, 并与新约圣经的教导完全符合, 就如我们在上文已经解释的.

 

马太福音13章的“天国的奥秘”之比喻告诉我们, 这国在现今形式的发展, 会以传福音和信主重生的个人经历来成就; 在整个召会时代中都会这样, 甚至短暂的中介时期 (intervening period, 指七年灾难, 编译者按), 直到主荣耀地回到地上, 都是如此. 然后, 这国会转换新的形式, 就是旧约众先知最欢喜叙述的. 它不再是如现今一般属灵和属天的有机体(organism, 即有生命之物), 而是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政治体制, 而主耶稣基督在那曾拒绝祂的土地上获得应得的地位, 坐在大卫的宝座上, 治理被复兴的以色列民, 对全地施行公义管治并赐下福气. 先前时代的圣徒, 将从死里复活, 并在这国里占有一席(路13:28); 作为基督的新妇(新娘), 召会将得荣耀, 并与基督一同作王.

 

然而, 天国的钥匙是与这国现今的形式  —  召会  —  有关. 钥匙的功用是开门和关门(比较 赛22:22).[3] 接下去提到的“捆绑”和“释放”正是指着这方面的责任. 太18:18也采用相同字眼, 但在那里是指地方召会的纪律管教. 值得一提的是, 这里的动词(“捆绑”和“释放”)在希腊原文的语态(tenses)方面引起很多讨论. 一些解经家坚持认为这节原意是“凡你们在地上所捆绑的, 将要在天上已经被捆绑”(对于“释放”也是如此);[4] 重点是: 地上所作的判决是天上已经作出的判决. 另有一些人反对这样的解法, 他们支持《钦定本》(KJV)的译法(与中文《和合本》相同, 编译者按).

 

无论如何, 我们必须承认, 天上不会无条件地赞同和顺着地上的判决, 因这是荒唐的看法. 不管是这段经文清楚表明, 或仅是反映事实, 我们必须明白, 只有当地上的判决与天上已预定的判决相符时, 天上才会承认地上的判决. 这点极其重要, 能帮助我们正确明白马太福音16章和18章有关“捆绑”和“释放”的意义.

 

显然, 这里(太16:18-19)所讨论的, 不是某某人有权利决定谁可进这国, 谁该被拒绝. 此处的焦点是“任何事”(whatsoever), 而非“任何人”(whosoever).[5] 圣经过后显明彼得对天国的特殊责任. 他首先向犹太人开了这国的新形式(指召会)之门, 即在五旬节那日放胆传道(徒2:14-40), 满有权威地立下神救恩的要求, 向每一位真实信主的信徒开启这门, 并很快向所有拒绝祂之人关闭此门(徒4:11-12).

 

过后在使徒行传第10章, 我们读到彼得是第一个被神拣选去传福音给外邦人的使徒(徒15:7), 而他在执行这项特殊任务时, 再次宣告进入属神福气的条件, 较后向质疑与论断他的弟兄们解释他如此行的原因(使徒行传11章), 并说服他们, 让他们明白他所做的, 确实是按照神所预定的旨意(徒11:17-18).

 

对我们而言, 主在这场合对彼得所说的话, 上述的解释是最简单及令人满意的. 我们可以比较 徒14:27所谓“信道的门”.[6] 诚然, 这国的门是信道的门, 并如彼得所说, 藉着信靠基督, 我们才能安稳在(基督这永不动摇的)根基上; 但“在那不信的人”, 基督是“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磐石. 他们既不顺从, 就在道理上绊跌; 他们这样绊跌也是预定的”(彼前2:7-8). 不信的罪会把人关闭起来, 使他失去神国一切的福气, 这就是天上已经“预定的”.[7]

 

***************************************

附录:              天国与神国的区别

 

“国”在英文是Kingdom, 可指King’s Dominion  —  王的统治. 因此, “天国”是由“天”在地上进行的统治(它将全面彰显于千禧年时期); 而“神国”则是指“神”在人心灵里(路17:21), 或在亘古永世里(诗145:13)进行的统治. 前者是外在和属地的; 后者则是内在和属灵的. 天国要藉着千禧年统治下的国度来彰显它那属天的特征, 是肉眼能见的. 但神国则是眼不能见的, 因主耶稣说: “神的国来到, 不是眼所能见的”(路17:20-21). 主曾说: “你们要先求祂(原文作: 神)的国”(太6:33). 因此, 神国的统治可以在现今就设立于人心里, 因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但天国却受时空所限.


 

[1]               路10:19: “我已经给你们权柄可以践踏蛇和蝎子, 又胜过仇敌一切的能力, 断没有什麽能害你们.”

[2]               赛28:16说: “所以, 主耶和华如此说: 看哪, 我在锡安放一块石头作为根基, 是试验过的石头, 是稳固根基, 宝贵的房角石; 信靠的人必不着急.” 按上下文, 这节所谓“信靠的人”可指以色列余民, 但新约圣经也用它来指召会(彼前2:6-7).

[3]               赛22:22: “我必将大卫家的钥匙放在他肩头上. 他开, 无人能关; 他关, 无人能开.”

[4]               英文是: “Whatsoever thou shalt bind on earth shall be, having been bound in heaven.” 在希腊文法上, 这种句型结构称作“未来完成时态·被动语态·迂回陈述式(迂说法)的句型结构” (future perfect passive periphrastic construction). 此句型结构意谓这将要在地上发生的事(捆绑或释放), 在天上已经发生(已被捆绑或已被释放). 有关 太16:19和18:18在这方面的句型结构之解释, 请参 2012年1-3月份, 第92期《家信》的“原文解经: 天上跟随地上的判决?”

[5]               太16:18的英文是: “Whatsoever (“任何事”, 而非“任何人”, whosoever) thou shalt bind on earth….”

[6]               徒14:27: “到了那里, 聚集了会众, 就述说神藉他们所行的一切事, 并神怎样为外邦人开了信道的门.”

[7]               上文编译自 “The Gates of Hell and the Keys of the Kingdom” (Chapter 7), in Church Truths (by J.G. Toll, 2001), 第33-36页. 此书由托尔(J.G.Toll)出版, 苏格兰格拉斯哥(Glasgow)的Gospel Tract Publications印刷.



作者:

Leave a Reply

Copyright © 2024 MalaccaGospelHall.org.my. All rights reserved. Developed by Passion In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