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佛教徒谈福音: 瞎眼乌龟寻扁担


编者注: 我们应当如何与佛教徒谈福音呢? 事实上,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或称“佛祖”)对罪有很深的认知  —  知道罪是何其严重、何等可怕的事. 但在处理“如何解决罪的问题”方面, 佛祖没有真正地解决罪的问题. 因此, 与佛教徒谈福音时, 可先让他们看到一个事实: 即使是按照佛教的教导, 他们也肯定没有希望解除业障(罪的问题); 认清这一事实后, 才把主耶稣代死赎罪的福音传给他们. 这样, 他们才会去认真思考和珍惜所听见的福音.

 

有位泰国基督徒名叫师智迪. 某日, 他与妻子一起坐缆车时, 与身旁的一位韩国人谈起话来. 师智迪礼貌地问道: “您的信仰是什么?” 他回答说: “我是佛教徒!”

 

“真的吗? 您是佛教徒? 那太好了! 我也曾是佛教徒!” 师智迪答道, “我来自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国家. 你知道泰国吗? 泰国是一个非常佛教化的国家!” 师智迪继续问道: “那么, 你能否持守佛祖的戒律?” 那人微微冒汗, 边想边答: “我本该了解佛祖的戒律的! 我曾经学习过佛祖的戒律.”

 

“佛祖有五个戒律,”[1] 师智迪说, “你能记得其中的一个吗?”

“等一下, 我记得…. 第一, 不杀生.” 他说.

“你有遵守吗?” 师智迪问道.

“是的. 我从未杀害任何人.” 他说.

“你吃过烤肉bulgogi吗?”

“哦, 是的, 每个韩国人都吃烤肉.” 他说.

“那难道不是杀生吗?” 师智迪继续问道, “你还能记住哪些戒律?”

 

他想了一会儿. 他记起了两个, 其余的他忘了. 师智迪按着五戒律逐个问他: “您有偷窃过吗?” 他高兴地说: “没有!” 师智迪接着说: “难道你从来没有从互联网上下载你不应该拥有, 或听取非法复制的CD, 或观看盗版影碟?” 那人似乎感到惊讶, 自言自语道: “噢..!” 他作了尝试掩饰罪过的微笑.

 

师智迪温和地提醒他: “那是偷窃. 佛祖也说过, 不妄语. 你有没有说过谎?” 他点点头. “不可奸淫, 这将包括所有的性杂念.” 师智迪继续指出, “最后, 不喝酒, 或会导致上瘾的药物.”

 

在这非常友好的五分钟交谈里, 这个年轻人承认说: “我不是一个很好的佛教徒.” 就在那缆车里, 在1千英尺高的空中, 这个韩国人承认自己是个罪人, 应该受苦.[2]

 

许多佛教徒都承认自己有罪, 要靠遵守佛祖所教导的戒律来除掉业障(karma), 解决罪的问题. 但问题是: 真的能做到吗? 师智迪指出, 佛教有“十大罪业”或“十种能导致人下地狱的原因”. 佛祖把这十个罪业分成三组: (一) 身业; (二) 口业; (三) 意业. 佛祖更进一步解释了每个组别:

 

(一)   身业(gaya-gum): 有三种身业:

  1. 杀生: 按照佛祖, 杀生不仅只意味着杀人, 而是杀害任何生命. 你吃猪肉、鸡肉吗? 若有, 你杀生了(杀生也包括弄死蚂蚁、蚊子、细菌、微生物等有生命之物).[3] 你若杀生, 就有身业, 按佛祖的教训, 你将进入地狱.
  2. 窃取: 无论你窃取的东西之价值是高或低, 包括办公室的文件夹或互联网上的歌曲, 都是犯了窃取之罪, 犯了身业 .
  3. 犯奸淫.

 

(二)   口业(wajee-gum): 有四种口业:

  1. 闲谈: 师智迪指出, 根据泰国字典, 这种罪的定义是: 胡说八道、言之无物、喋喋不休.
  2. 说谎: 有者贴切表示, 若某人说:“我从来没说过谎!” 这句话事实上就是一句谎言!
  3. 侮辱人: 说出侮辱的话, 便是犯了口业.
  4. 咒骂或讲粗话: 这是人生气时最易犯的口业.

 

(三)   意业(mano-gum): 有三种意业:

  1. 恶意: 换句话说, 希望别人受损, 对创伤和怨恨不能释怀, 都是属于意业.
  2. 自欺: 佛祖为此罪下了非常具体的定义: “颠倒是非”. 那是自我欺骗.
  3. 贪念: 即贪婪. 师智迪指出, 贪婪的另一个表达方式, 就是竞争或者比较的心态. “为什么这个人比我年轻, 但赚的钱比我更多, 或开的车比我更好? 为什么她工作没有我这么努力, 但她却能升职?” 这一切念头来自嫉妒和贪婪. 佛祖说贪念绝对会把你带到地狱.[4]

 

一般人认为佛教既然教导轮回, 就不相信地狱. 但事实正好相反. 佛祖在《大藏经》(Tripitaka, 佛教宗教经典)中谈到天堂和地狱. 佛祖指出, 有罪业的人将去八界或深渊地狱, 一层比一层更加痛苦. 任何人若触犯“十大恶业”(上文的十大罪业)或破“五戒”(即五戒律), 他将死亡并落入地狱.[5] 那要怎么做, 才能除掉罪业呢? 针对此问题, 佛祖曾讲过一个瞎眼乌龟的比喻. 这故事是这样的…

 

一天, 佛祖释迦牟尼的门徒前来求问: 我们应该遵从怎么样的律例, 才能逃脱罪孽?” 佛祖回答: “怎样从罪中得以释放? 把扁担扔进河里, 让它顺着水流漂浮三年. 三年后, 放一只瞎眼的乌龟进河去寻找那扁担. 这乌龟发现扁担的那天, 就是你的罪得赦免的日子. 师智迪正确评述道: “佛祖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他要指出的是, 你不可能靠持守某些规条来救自己从罪中脱离. 你想通过好行为去天堂的机率, 和瞎眼的乌龟尝试找到丢进河流三年、不见踪影的扁担一样渺茫. … 佛祖在告诉你, 罪的代价有多沉重.”[6]

 

是的, 罪的代价太沉重了, 人根本无法偿还. 轮回能解决问题吗? 师智迪说道: “轮回所教导的概念是: 我们的罪是如此严重的, 以至于我们不得不付出一生来偿还, 哪怕到我们死的时候, 这一切还没有结束, 因为还没有还清这业债… 在我们的下一世, 我们还是无法全部还清, 而事实上, 我们又会积累更多的罪业, 因此我们又必须来世再继续补偿. … 在佛祖本身看来(正如“瞎眼乌龟寻扁担”所要表达的道理), 人是活在绝对无望的恶性循环中.”[7] 简言之, 如师智迪所指出, 没有证据证明轮回是真的; 并且轮回只是在拖延时间, 没有解决“我怎样可以脱离苦难和罪业”的问题.

 

正因此故, 怜悯罪人的神, 差遣主耶稣“道成肉身”  —  取了人的身体和样式, 来到人间. 祂以自己无罪的生命(哥林多后书5:21), 来代替有罪的人(彼得前书3:18), 受尽神公义的审判和刑罚. 祂在十字架上为世人流血舍命, 成为罪人的代罪羔羊(约翰福音1:29). 神在圣经中告诉我们, 主耶稣的宝血能洗尽一切信靠祂之人的罪(以弗所书1:7; 约翰一书1:9), 还清他们的罪债. 诚然, 唯有主耶稣是“罪业的解药”. “除他以外, 别无拯救; 因为在天下人间, 没有赐下别的名, 我们可以靠着得救”(使徒行传4:12).

 


[1]               佛祖的五个戒律(五戒)是: 第一戒, 不杀生; 第二戒, 不偷盗; 第三戒, 不邪淫; 第四戒, 不妄语(包括说谎、咒骂等); 第五戒, 不饮酒(包括嗑药、毒品等).

[2]               师智迪著, 《从佛祖到耶稣》(Sweet Life International Pty. Ltd, 2010), 第71-74页.

[3]               以此推论, 人受细菌感染而生病时, 也不该吃药, 因为这些药物往往会杀死病菌(病菌也是有生命之物).

[4]               同上引, 第77-79页.

[5]               同上引, 第80页.

[6]               同上引, 第114页.

[7]               同上引, 第89页.



作者:

Leave a Reply

Copyright © 2024 MalaccaGospelHall.org.my. All rights reserved. Developed by Passion In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