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遗产(五) – 第六章: 主的晚餐 (The Lord’s Supper)


(A) 引言

我们绝不是宣称只有我们遵守主的晚餐, 但我们举行主的晚餐的方式与基督教世界(Christendom)[1]中的圣餐仪式全然不同,[2] 这是我们的召会聚会与基督教世界最大的分别. 我们聚会(指擘饼聚会)的形式, 无疑是在大约150年前(指1825-1827年左右), 由一群在都柏林(Dublin)聚集的早期弟兄们所发现的(译者注: 不是发明新的方式, 而是发现早在圣经中所记载的样式). 在这聚会上, 他们不注重讲道, 而是记念他们的主, 此乃这特殊聚会采纳的形式之关键所在.

 

主的晚餐没有一个聚会比主的晚餐更配得冠上“敬拜聚会”(worship meeting)的美誉. “敬拜” (worship)一词(在英文中)显然源自“配得、值得或有价值的”(worth, 注: 在守主的晚餐时, 我们正是记念那位配得或值得敬拜的主). 主的晚餐既然与主的身体和宝血之表记(emblems, 即饼和杯)有关, 所以我们必须专注于记念主自己, 这样的记念是敬拜的燃料.

 

敬拜是基督徒所能实行的最高属灵操练. 敬拜不仅是祷告, 因祷告基本上是注重我们的要求; 敬拜也不单是感谢, 因感谢是回应我们所领受的福气. 敬拜是全神贯注在主耶稣的身上, 不为其他原因, 只为他自己的缘故, 只因他自己无比的价值. 敬拜是“在圣洁的惊讶中沉湎忘我”(lost in holy wonder).

 

这意味着如果要完完全全地敬拜, 某些其他事物必须受到良好控制. 首先是讲道造就(ministry). 弟兄们若能把它放在恰当的地位上, 岂不是更好吗? 看来在许多地方, 弟兄们误用了自由讲道的机会, 没有真正考虑到所讲的到底适不适合敬拜的聚会. 根据经验, 大部分在这种情况下的讲道, 特别是擘饼之前的讲道, 往往干扰敬拜而非帮助敬拜. 敬拜是向着神, 所以向着圣徒讲道往往只会停止敬拜的向上涌出.[3]

 

这“早晨聚会”(Morning Meeting, 指擘饼聚会)也不是为了给信徒机会专选自己最喜欢的诗歌. 这是一位年青的来访者所给的印象. 他到别地方的召会参加擘饼聚会时, 不假思索地站起来选他最爱的诗歌. 在这样的聚会中, 选择适当的诗歌可以帮助我们记念和敬拜主, 胡乱选诗则会分散我们对主的注意力.[4]

 

这种聚会需要所有弟兄们的参与, 才能达到最大的益处. 这不是炫耀自己属灵恩赐的机会, 而是帮助信徒更加赏识我们的主耶稣. 肯定的, 神不仅期望年长信徒欣赏和认识主, 也期待年幼信徒如此. 我们可从利未记第1章关于燔祭的指示中看出这项真理. (注: 在旧约中, 燔祭比其他任何一种祭物更与敬拜有关. 它被献上的最主要原因莫过于表达某人对神的赏识). 利未记第1章显示燔祭有三个等级(grades), 每个等级反映献祭者的物质财富程度, 不过每一个等级皆被神接纳为“馨香的火祭”(利1:9, 13, 17). 这点表示神所关注的, 乃是每一个献祭者只需按自己的能力献祭, 便能蒙神悦纳, 不必理会他人献祭的能力如何. 我们也当如此. 神自然不会要求年青基督徒像年长基督徒一般地献上敬拜的祭, 神所要求的, 乃是他按本身的能力献祭.

 

有个真实故事发生在早期弟兄们的时代(指19世纪), 那代的属灵伟人还在世时, 他们当中一些人参加某处的周末读经大会. 到了主日早晨, 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起来, 以满有口才与意味深长的言词献上敬拜. 过后, 一位年青人站了起来, 简单地说: “噢, 神啊, 何等奇妙的基督!” 顿时, 大家都感到“他说的比他们所有人更多”. 对众圣徒而言, 听到一个年青的声音如此表达对主耶稣的赏识, 真是何等的鼓舞. 总之, 重点在于献上我们所能献的, 所以不要太慢告诉神你对他奇妙爱子的欣赏和看法.

 

这样的敬拜是在记念基督的情况下启发的, 靠着象征性的表记(emblems) — 饼和杯 — 激发起来. 此乃擘饼的第一个重大意义, 也与主自己的要求相符, “你们应当如此行, 为的是记念我”(林前11:24)[请参附录(一): 记念主].

 

主的晚餐亦是我们交通或相交的象征(symbol of our fellowship or communion),[5] 这是第二个重要意义. 如果哥林多前书11章述说那被我们每人在主日擘开的饼象征着主的确实身体, 那么哥林多前书10章便论到那相同的饼象征着主的属灵身体 — 召会. 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宗派称这特殊聚会为“communion service”(圣餐礼拜, 直译为“相交礼拜”). 这表示擘饼已成为交通的象征, 借着这样的交通, 我们众弟兄姐妹因联于主耶稣而被神的灵熔合在一起. 故此, 领受主的晚餐只属于那些已在交通里之人的特权, 或适当的来访者(即暂时居留当地之人)的特权. 我们任何一人都无权邀请不在交通里的人领受主的晚餐, 不管他们是否是我们家中的客人. 林前11:28的自我省察(“先分辨自己”)是对那些已在地方召会的交通里之人说的. [请参附录(二): 谁有资格领受主的晚餐?]

 

与这同一个交通有关的另一象征是主的桌子(the Lord’s table). 它是哥林多前书10章所用的另一个生动的文字描述(word picture). 我们千万不要混淆, 把主的桌子误当作擘饼聚会时用来摆放表记(饼和杯)的木制桌子. 这物件已成为整个属神子民交通的象征, 可悲的是许多人脑中已经混淆, 把这两张桌子混为一谈. 此外, 接纳(reception)是指接纳到主的桌子, 而非接纳到主的晚餐.[6] [请参附录(三): “主的晚餐”与“主的桌子”之别]

 

饼和杯这两个表记意义深远, 可是它们绝无超然的神奇力量. 领受饼和杯的人并不从中获得特别的功德[请参附录(四): 对饼和杯的几种看法]. 另一方面, 有者建议把饼和杯带给躺在病床上的信徒, 但这不是主的意图. 饼和杯象征交通, 而非隔离(isolation, 注: 这是隔离地躺在病床上的信徒所不能表达的). 这也表示如果使用个别的小杯来饮杯, 便是否定了这个交通, 因为饮杯的整个概念是: 我们应当同领一个杯.[7] 还有一事需要提醒, 那摆放饼的盘和盛葡萄酒的杯也不该被当作圣器看待.

 

这篇文章所要强调的是我们应当保持“简纯”(simplicity). 绝非偶然, 与“简纯”相伴成双的是“真诚”(sincerity), 而真诚与“仪式和礼仪”却是截然相反. 我们每时每刻都该保持对神敬畏的心, 但千万别掉入仪式上假冒的敬畏中. 一个属灵的聚会应有圣灵自由运行的特征, 而仪式只在外表上看似敬畏神, 实际上却大大拦阻圣灵的自由运作. 我们很容易不经思考地做我们惯常所做的事, 因而失去了该有的真诚(此乃仪式主义的危机). 我们必须紧记, 最初的擘饼聚会, 是一群人以传递饼和杯来记念他们的主, 以此象征他们彼此之间享有的交通. 让我们保持这简纯的方式, 不容仪式主义将之破坏.

 

初期的信徒开始在每个星期的第一日擘饼记念主(徒20:7). 对他们而言, 这七日的第一日具有何等深长的意义. 他们的主岂不是被捉拿和杀害, 却在七日的第一日复活, 回到他们身边吗? 所以无论何处, 人若接受耶稣基督为他们的救主, 就该在那特别的日子(即七日的第一日)记念那位他们何等亏欠的主. 既然领受了主的大恩, 基督徒因睡不起或加班的理由或其他属世的事而随意在擘饼聚会上缺席, 这是难以理解的[请参附录(五): 基督徒对“主的晚餐”的责任].[8]

 

 

**********************************************

附录(一): 记念主

 

“主的晚餐”也被正确地称为“记念的筵席”(feast of remembrance). 主耶稣在设立晚餐时对门徒说道: “你们应当如此行, 为的是记念我”(林前11:24; 也参路22:19). 到底记念主的哪些方面? 有七大方面是信徒可以记念的:

  1. 记念主的圣名: 在圣经中, 神的名启示神的品格和性情. 记念主的圣名将产生敬拜; 例如想到主的名是“耶稣”(耶和华是救主, Jehovah-Saviour); 是“基督”(受膏者, the anointed One); 是“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赛9:6); 是“阿拉法、俄梅戛”(启1:8); 是“明亮的晨星”(启22:16)等等. 这一切都可作我们记念主时的题目.[9]
  2. 记念主的工作: 记念主创造的工作, “因为万有都是靠他造的”(西1:16; 也参约1:3), 以及记念主救赎的工作, “基督耶稣降世, 为要拯救罪人”(提前1:15; 也参路19:10). 如此我们必能感恩地宣告: “因你耶和华借着你的作为叫我高兴. 我要因你手的工作欢呼”(诗92:4).
  3. 记念主的大爱: “我们必因你欢喜快乐. 我们要称赞你的爱情, 胜似称赞美酒”(歌1:4). 当信徒把思想集中在主的大爱上, 他就发现“基督的爱, 是何等长、阔、高、深, 并知道这爱是过于人所能测度的”(弗3:19). 关于主的爱, 我们可以想到很多值得我们赞美称颂事物. 关于主的爱, 请参阅耶31:3; 罗8:35-39; 约壹4:9; 约13:1.
  4. 记念主的受苦: 基督透过耶利米预言道: “求你记念我如茵陈和苦胆的困苦窘迫”(哀3:19). 我们想到“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彼前3:18); 他为我们成了忧伤的人(man of sorrow, 赛53:3), “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 为我们的罪孽压伤”(赛53:5). 甚至在客西马尼园时, 他说道: “我心里甚是忧伤, 几乎要死”(太26:38). 求主叫我们不忘客西马尼(路22:39-44), 叫我们常想念髑髅地(太27:27-50).
  5. 记念主的高升: 保罗欢呼道: “你要记念耶稣基督乃是大卫的后裔. 他从死里复活”(提后2:8). 我们在主的晚餐时不单记念主的受苦, 更要记念他凯旋地从死里复活, 被神高举在荣耀的宝座上, “神将他升为至高, 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腓2:9); “远超过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有能的、主治的, 和一切有名的”(弗1:21)(也参彼前1:11).
  6. 记念主的恩慈: 保罗提醒信徒要记念神向他们显明的恩慈; “你们应当记念, 你们从前…与基督无关, 活在世上没有指望, 没有神”(弗2:11-12). 当我们想起往昔黑暗绝望的生活, 与如今蒙恩的光景 —在基督里得享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弗1:3) — 我们晓得这一切乃因主的恩典与恩慈, “我要歌唱耶和华的慈爱, 直到永远”(诗89:1).
  7. 记念主的话语: 基督口中流露”恩言”(路4:22). 我们必须常读福音书, 牢记主所说的话, 将他的话藏在心里, “当用各样的智慧, 把基督的道理(或作“话语”, word), 丰丰富富地存在心里”(西3:16). 当我们记念主的话语, 我们的心就会“火热”起来, 像昔日以马忤斯路上的两位门徒一样(路24:32).[10]

 

 

**********************************************

附录(二): 谁有资格领受主的晚餐?

 

保罗称“擘饼聚会”为主的晚餐(林前11:20). 既然是“主”的晚餐 — 主耶稣是这筵席的主人 — 就没有任何人可随意邀请他人前来领受主的晚餐, 无论那人的身分地位何等尊贵崇高. 主耶稣在圣经中显示领受主餐的人, 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大资格:

 

(1)   这人必须已经蒙恩得救: 徒2:41-42记载: “于是领受他话的人就受了洗(原文“受了浸”). 那一天, 门徒约添了3千人, 都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 彼此交接, 擘饼, 祈祷.” 这里我们看到圣经的样式, 领受主餐的人必须先领受福音(“他话”指彼得所传的福音, 即信主得救的信息). 其他有关领受主餐的经文都一致表明领受者是信主“得救的人”(比较林前1:18和林前11:20), 圣经也称他们为“门徒”(太26:26)、“圣徒”(林前1:2)、“弟兄们”(林前10:14)等等(也参徒20:7), 这些名词皆指得救者.

 

(2)   这人必须在教义上纯正: 我们今日处在离经背道的世代. 圣经提醒我们: “凡越过基督的教训(或作“教义”, doctrine), 不常守着的, 就没有神. … 若有人到你们那里, 不是传这教训, 不要接他到家里, 也不要问他的安”(约贰9-10); 因“二人若不同心, 岂能同行呢?”(摩3:3); “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么相干呢?”(林后6:15). 所以领受主餐者必须在教义上纯正. 简之, 有七项纯正教义(或称“基要真理”, fundamental truths)是必须被承认的:

  1. 圣经的每一部分都是神所默示的, 是我们信仰与生活上的绝对权威(提后3:15-17).
  2. 耶稣基督是神, 与圣父和圣灵同等, 由童女怀孕, 将他绝对的神性与无罪的人性融合起来(提前3:16; 约1:1-4).
  3. 基督代死的牺牲是必要的, 且有永远的功效(罗3:24-26; 林前15:1-8; 约3:14-18).
  4. 所有人类天生具有堕落性情, 必须重生才能进神的国(约3:1-7; 罗3:9-24).
  5. 人得救全靠神的恩典, 不靠人的善行或功德. 得救的唯一条件就是悔改信靠主耶稣和他在十架成就的工作, 承认他作我们个人的救主和生命的主(弗2:1-10; 徒20:20-21; 罗4:1-8; 10:8-13).
  6. 圣灵是神, 且有位格. 他启示神的道, 使人知罪悔改信主, 并在人信主时内住他们心中, 作为他们永属主的印记(约16:7-15; 弗1:13-14; 4:30; 林前6:19-20).
  7. 一切不信者, 就是拒绝或忽略神借基督所赐下的救恩之人, 死后将遭受神的忿怒和永远的审判(约3:36; 12:47-48;可9:43-48; 启20:11-15).

 

(3)   这人必须在道德上清洁: 领主餐的人不单要在信仰上持守上述纯正的教义, 也要在生活中持有美好的品德. 圣经说: “若有称为弟兄, 是行淫乱的, 或贪婪的, 或拜偶像的, 或辱骂的, 或醉酒的, 或勒索的. 这样的人不可与他相交”(林前5:11). 在哥林多的召会中, 有一位行淫乱的弟兄, 信徒受指示“应当把那恶人从你们中间赶出去”(林前5:1-5,13), 因为“你的殿(神的家)永称为圣”(诗93:5).[11] 主的晚餐也是信徒彼此交通的象征(林前10:16-17, 注:“同领”原文是“同享、相交、交通”), 所以道德上不洁的信徒不可同领主的晚餐.[12]

 

 

**********************************************

附录(三): “主的晚餐”与“主的桌子”之别

 

有者认为“主的晚餐”(the Lord’s Supper, 林前11:20)与“主的桌子”(或译作“主的筵席”, the Lord’s Table, 林前10:21)是完全相同的, 其实不然. “主的晚餐”这词语只有出现在新约(旧约全无), 是单单用来指新约才出现的“擘饼聚会”, 但“主的桌子”(林前10:21译作“主的筵席”)是早在旧约就出现的词语.

 

玛拉基书用“耶和华的桌子(即主的桌子)”这词语作为“祭坛”的同义词(玛1:7,12). 主以祭坛上的供物作为祭司的食物(利6:16,26; 7:6,31-32), 所以祭坛称为“耶和华(主)的桌子”, 用来供应祭司肉身的需要. 因此, “桌子”(table)一字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主为他子民预备的供应”(provision). 这“桌子”不是按字义所谓肉眼可见的桌子, 而是象征式的(figurative). 当大卫在诗23:5说耶和华在他敌人面前为他摆设“筵席”(原文“桌子”{H:7979}), 他并非指有脚的桌子, 而是指“供应”. 正因此故, 王上18:19把原文“耶洗别的桌子{H:7979}”译作“耶洗别所供养”. 箴9:2的“筵席”(原文“桌子”{H:7979})也带有“供应”的意思. 简而言之, “主的桌子(筵席)”意谓神给他子民的所有供应之总和(sum total), 这当然包括“主的晚餐”.

 

由此可见, “主的桌子”用于旧约和新约, 是个意义广泛的名词, 指主所有方面的供应, 包含了“主的晚餐”, 但“主的晚餐”只用在新约, 也单单指“擘饼聚会”这基督徒的条规而已. 此外, “主的桌子”所强调的主题乃是交通(fellowship). 保罗在林前10:14-22论到主的桌子(筵席)之前, 他引述了以色列人走旷野的历史(林前10:1-13), 述说主如何在他子民走旷野的日子供应他们的需要, 如从天降下吗哪和叫盘石流出水来. 吃吗哪和喝灵水(随着他们的灵盘石, 林前10:4)并非只是一个星期一次的事, 而是每日享有的供应. 这是他们靠着神的救赎所享有的每日与主交通. 以交通为主题, 保罗接着提到祭司家族与主的交通(林前10:18“那吃祭物的, 岂不是在祭坛上有分吗?”). 这等交通也非一星期一次, 而是每日进行的交通. 因此, 基督徒在这里被视为“作客旅的祭司”(pilgrim-priest), 必须靠主每日的供应. 换句话说, 与“主的桌子”相关的交通不受时间或地点或环境所限制. 可是“主的晚餐”只是一星期一次集体地表现这个交通, 它受时间和地点所局限.

 

总括而言, “主的桌子”强调的主题是“交通”, 在次序上先提到杯, 然后饼(林前11:16); 因为杯所表明的主血, 正是我们与神和信徒彼此交通的根基(约壹1:6-10; 来9:22); 后者(主的晚餐)则强调“记念” — 记念一件历史上的事迹, 所以便按历史事实的记载次序, 先提到饼, 然后杯(太26:26-29). 前者是主每日每时的供应; 后者是一星期一次; 前者没有地方上的限制, 后者则有. 前者提出警告, 免得信徒“不按理地生活”(living unworthily), 后者则是“不按理地吃”(eating unworthily). “主的桌子”包括了“主的晚餐”, 但后者单单指“擘饼聚会”. 故此, 我们切莫将这两者混淆.[13]

 

 

**********************************************

附录(四): 对饼和杯的几种看法

 

保罗说: “因为人吃喝, 若不分辨是主的身体, 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林前11:29). 每位信徒领主餐时, 必须正确地“分辨是主的身体”. 主曾指着饼和杯说道: “这是我的身体… 这是我立约的血”(太26:26,28), 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们将探讨四种看法:

 

(一) 变体论(Transubstantiation)

变体论 (或称“化体说、变质说、化质说”, transubstantiation)是罗马天主教的看法, 认为“圣餐的面饼和葡萄酒在弥撒中经神父祝圣后, 变成主耶稣的身体和血”(《英汉大词典》, 第2015页). 1551年的“特伦特会议”(或称“天特会议”, Council of Trent)给予“变体论”以下的定义: “饼和葡萄酒祝圣(consecration)后, 饼的整个实体(或作“实质、本体”, substance)变化成我们主基督身体的实体, 葡萄酒的整个实体变化成他宝血的实体. 这种变化被天主教合宜和正确地称为变体论.”

 

耶路撒冷的西里尔(或称“区利罗”, Cyril, 主后386年)在其《教理问答》(catechism)中论到饼和葡萄酒在祭司(priest)祝圣后: “不要以味觉, 而是以信心来判断; 除去犹豫, 要肯定地知道你很荣幸, 领受了所赐的基督的身体和宝血. 你要如此教导, 充满着这最肯定的信念, 相信那看似饼的并非饼 — 虽在味道上似乎如此 — 乃是基督的身体; 也相信那看似葡萄酒的并非葡萄酒 — 虽在感官上似乎如此 — 乃是基督的宝血 — 你要用这信念坚固你的心.” 上述的特伦特会议还宣告任何否定“变体论”的人都当受诅咒(anathema).

 

吉布斯 (Alfred P. Gibbs)

吉布斯(Alfred P. Gibbs)指出, 这错谬的“变体论”并非突然出现, 而是受到弥撒教义中各种理论的影响下而逐步形成. 实际上, 这理论没有成为确立的教义(established doctrine)直到第9世纪, 虽说它在这之前已被教导多年. 历史学家尼安德(Neander)记载说, “变体论”中的献祭概念(即在弥撒中, 饼和葡萄酒变成主耶稣身体和宝血的实体, 使主再次以舍身流血献祭给神, 编者按), 是取自旧约的祭司和献祭制度. “变体论”绝不是基于新约的教导.

 

“变体论”是基于罗马天主教按照字面(literal)解释主的话: “这是我的身体… 这是我立约的血”(太26:26,28). 他们辩驳说, 主耶稣并没有说: “这是我的身体和宝血的象征(symbol)”, 或“这代表(represents)我的身体和宝血.” 但我们仔细查考圣经, 便晓得这种解法是站立不住的.

 

圣经充满许多象征式的修辞法(figures of speech): 例如主耶稣说: “我是真葡萄树”(约15:1); “我就是门”(约10:9). 难道主耶稣真的是一棵葡萄树? 真的是一道门? 当然不是. 所以我们不能说主耶稣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必须按照字面来解. 主说“这是我的身体… 这是我立约的血”时, 他是采用修辞法中的“隐喻法”(metaphor). 当人拿着照片, 指着其上的屋子说: “这是我的屋子”, 他当然不表示自己就住在照片里的屋子, 而是照片里的屋子可代表他所住的屋子. 照样, 当主说“这是我的身体… 这是我立约的血”, 他只是表示饼和葡萄酒各别代表或象征他的身体和宝血.

 

霍格(C. F. Hogg)正确指出: “显然, 前者(指饼就是主确实的身体)不是主所要表达的意思, 原因显而易见, 主所说的饼就握在他的手中, 这手是他身体的一部分, 与所握的饼完全分开和不同. 他们(门徒)是否认为主的意思是说这饼是他的身体, 而当时主有两个身体呢? 这问题的答案是明显的(答案当然不是). …正确的解法是: ‘这饼代表(represents)我的身体.’”

 

当主擘开和吃这饼, 他是否在吃自己的身体, 或只是吃那象征他身体的饼? 当主饮杯, 他是否在喝自己的血, 或喝那象征他血的葡萄酒? 答案是明显的. 当众门徒吃饼和饮杯, 他们吃下主确确实实的(literal)身体, 饮下主确确实实的宝血吗? 若是如此, 他们便是犯上吃人肉, 喝人血的罪了(cannibalism)! 这等思想是既可憎又可笑的. 圣经清楚说道: “耶稣拿起饼来, 祝了福, 就擘开…”(可14:22). 圣经并没说“耶稣拿起他的身体… 拿起他的血”, 圣经只是说“饼”和“杯”.[14] 唯一合情合理的解释是这饼和杯代表他的身体和血.

 

耶稣基督强调: “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 我来不是要废掉, 乃是要成全”(太5:17). 基督所要成全的律法清楚宣告无论何等情况都不可喝血. 吃血喝血都是律法禁止的, 参利3:17; 7:26; 17:14; 申12:16; 12:23; 15:23. 因此, 如果基督给门徒喝的是他确确实实的血, 他就是废掉了他宣称要来成全的律法.

 

罗马天主教喜欢引用约6:53来支持“变体论”, 那节经文说: “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 不喝人子的血, 就没有生命在你们里面.” 但主耶稣基督所说的这句话与主的晚餐完全无关, 因为主的晚餐是在主说这话很多个月之后才设立的. 基督这句话是象征式的言语, 指信徒以信靠基督来在灵性上享用他. 基督在约6:35说: “耶稣说: ‘我就是生命的粮(bread, 饼或面包). 到我这里来的, 必定不饿. 信我的, 永远不渴.” 就如靠着吃, 我们满足肉身的饥饿; 靠着喝, 我们解除肉身的干渴; 照样, 靠着来到基督, 我们灵性的饥饿得以饱足, 靠着信他, 我们灵性的干渴得以解除. 所以约6:34-59的整段经文是论到如何得救(得永生)的问题, 而非领受主的晚餐的问题(那是得救之后才要考虑的问题).

 

接着, 主耶稣基督进一步以吃喝来描述有关得救(得永生)的事. 请比较54节与47节: “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约6:54);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 信的人有永生”(约6:47). 故此, 我们清楚看见在整段经文中, “吃主的肉喝主的血”是象征式的言语, 与“信主”是同一回事, 因两者的果效是同样的 — “有永生”. 当人信主基督时, 在象征的意义上, 他就有如吃喝一般得以饱足解渴(象征灵性上的满足), 因他得着永生. 为何是“吃主的肉, 喝主的血”, 而不是吃喝别的东西呢? 因为信基督的人是在灵性上享用基督(而非其他东西), 从基督身上(而非别的事物上)得到满足.

 

甚至主的门徒也对这些话感到困惑(约6:51-52, 60-63). 他们不明白基督是以象征或比喻的方式发言, 所以基督解释他乃是采用隐喻法, 他说: “叫人活着的乃是灵, 肉体(肉身)是无益的. 我对你们所说的话, 就是灵, 就是生命”(约6:63). 解经方面有个正确稳妥的原则, 就是以明确清楚和具肯定性的经节, 来解含糊不清和具争论性的经节. 解释含糊暗昧的经文时, 不该抵触清楚明确的经文.

 

吉布斯(Alfred P. Gibbs)指出 罗马天主教教导说, 当基督把饼和杯递给门徒时, 他实际上给予他们他献祭的确实身体和宝血. 根据天主教, 主献祭的地点是在设立主餐的顶楼(upper room), 而非他被钉十架的加略山(Calvary). 十字架只是把顶楼的献祭给公开化. 这与圣经所启示有关基督的献祭相差何等的远啊! 天主教还说, 每一次举行弥撒时, 基督就再一次在无血的祭坛上献上自己为祭. 这直接抵触了来10:12的明确教导: “基督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 就在神的右边坐下了.”

 

古德曼(George Goodman)在其所著的《一些圣经的原则》(Some Scriptural Principles)中引述一事, 表明罗马天主教的变体论是何等荒谬可怕. 他述说一位基督徒与一位天主教祭司(priest)的对话. “我相信你的教会教导说, 在祝圣下, 饼和葡萄酒的元素发生神奇的变化, 变成主耶稣基督真实的身体和血.” 祭司回答: “正是如此, 基督那时(指祝圣时)降在祭坛上.” 那基督徒又问: “当你有主耶稣基督在你的祭坛上, 其实在你手上, 你对他做些什么? 你承认将他处死吗?” 祭司回答: “是的.” 那基督徒离开前一针见血地说: “如果你承认在弥撒的献祭时处死耶稣基督, 你难道没看见你把他重钉在十架上, 因而宣告自己是继承了彼得所控告的罪: ‘你们杀了那生命的主’(徒3:15); 司提反称这样的人为‘把那义者卖了, 杀了’(徒7:52).” 对话就此结束. 它表明一旦我们接受谬论, 其后果不堪设想.

 

圣经是基督徒信仰的唯一权威, 而“变体论”是毫无圣经的根据. 它纯粹是人所发明出来的谬论, 而非神所启示的真理. 艾朗赛(H. A. Ironside)评述说: “罗马天主教徒相信在弥撒中, 祭司为饼祝谢时, 它就变成主耶稣基督的身体、血、灵魂(soul)和神性(divinity), 祭司因此为活人和死人的罪献上连续不断的祭! 这一切都是亵渎性地歪曲圣经的真理. 这是偶像崇拜, 源自古巴比伦对天后(queen of Heaven, 耶7:17-18; 44:15-19)的敬拜. 这饼上印有神秘字母‘I.H.S.’, 被认为意谓‘Iesus Hominum Salvator’(耶稣人类救主), 但它们亦可代表埃及人的众神‘Isia、Horus、Seb’, 正如埃及人在多个世纪以前进行相同的礼仪一般.”[15]

 

 

(二) 同体论(Consubstantiation)

Andrew Miller

同体论(或称“圣体同质、合质论”, consubstantiation)是路德会的教义, 认为“圣餐中经祝圣的酒和面包是基督的血和肉体, 非由其变来”(《英汉大词典》, 第365页). 米勒(Andrew Miller)表示, 路德“弃绝罗马天主教的变体论 — 饼和葡萄酒在祝圣后不再是饼和葡萄酒, 而是变化成基督物质的身体和血. 路德的看法是饼和葡萄酒仍然和先前相同 — 真实的饼和葡萄酒 — 可是与它们同在的, 是基督人性身体的物质实体(substance).”[16] 路德否认主餐是个献祭, 或在那元素里的基督之体该受敬拜; 但他保留说基督的身体仍在那里, 被领圣餐者(communicant)所领受.

 

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17]教导说, 虽然罗马天主教“变体论”(或称“变质说”)的教义不合圣经, 但基督在最后的晚餐对门徒说“这是我的身体”, 证明了基督的身体在饼与酒的元素“里面、一起及下面”(in, with and under)真实的临在(present). 路德虽没有给他的主餐教义贴上标签, 但后来的教会历史学家称之为“同体论”(或称“合质论”). 也就是说, 路德认为物质的食物与基督的荣耀身体联合在一起, 喂养忠心参加圣餐者的灵魂.

 

与路德同时代的瑞士宗教改革家慈运理(Ulrich Zwingli, 1484-1531)曾试图纠正这错误看法. 他正确地表示主的晚餐是为记念主, 饼和酒只是象征. 1529年10月, 他们两人出席在德国的马尔堡市(Marburg)举行的马尔堡会议. 路德一进到会议室, 就在慈运理面前的桌上写着拉丁文“Hoc est corpus meum”(这是我的身体).[18] 慈运理表示, 圣经教导说: “肉体的无益的”(约6:63), 因此路德坚持说基督身体临在主餐里, 是把主耶稣的话“这是我的身体”加上太字面化的诠释, 并且又与天主教“变体论”教义太接近. 慈运理也表示, 吃血与肉这观念本身就是一种可憎的异教见解. 对于这一点, 路德回答道: “如果神有命令, 我连粪便也吃”, 并且控告慈运理不把圣经当一回事. 会议结束后, 路德还评论慈运理和他的支持者说: “我认为神使他们的眼睛瞎了.”[19] 路德对主餐的错误解释, 使宗教改革所提倡的“归回圣经”大大受挫, 诚属可惜.

 

我们毫不犹豫地拒绝路德的同体论, 就如我们拒绝变体论一样, 因为两者都毫无圣经根据. 我们为路德勇敢宣扬因信称义的伟大真理而感谢神; 但我们无法认同他对主餐那毫无圣经根据的看法. 虽我们不怀疑他对神的真诚, 但我们必须承认他是真诚地看错了, 这是何等可悲.

 

 

(三) 圣体圣餐合一论(Impanation)

圣体圣餐合一论(或称“圣体圣餐合一说”, Impanation)是改革会(Reformed)的看法, 指“祝圣后, 基督的肉体和血便存在于作圣餐用的面包和葡萄酒中”(《英汉大词典》, 第878页). “圣体圣餐合一论”是由另一个举世闻名的宗教改革家加尔文(John Calvin, 1509-1564)[20]所提出.

 

虽然加尔文弃绝变体论和同体论, 但他无法摆脱一个思想, 即在饼和葡萄酒的元素里有某种属灵的功效(virtue). 他教导说, 领受圣餐者要以信心接受那在属灵方面临在饼和葡萄酒元素里的基督. 他表示基督的身体虽在天堂, 但圣灵将它与饼和葡萄酒联合为一. 要给这理论下定义是很困难的, 因它的用词含糊不清.

 

在所著的《基督教要义》(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 加尔文如此表示他对主餐的看法: “关于(主的)身体和血的圣餐, 基督借此把他的生命灌输(transfuses)到我们里面, 正如它渗透我们的骨头与骨髓, 他在晚餐中见证及保证, 不是施予一个徒然和空洞的记号(sign), 而是借此发挥圣灵的功效, 借此他成就本身所应许的.” 这些话显示加尔文相信凡以真实信心领受主餐的人, 会领受救恩的福气. 如先前一般, 我们同样拒绝这“圣体圣餐合一论”, 因它只是人想出来的理论, 没有任何圣经的根据.

 

 

(四) 记念基督(Memorial of Christ)

第四个看法, 也是合乎圣经的看法, 即主餐乃是记念基督. 这是19世纪奉主名聚会的弟兄们特别强调的. 信徒如何分辨是主的身体? 答案很简单. 他在灵性上分辨它(discerns it spiritually). 他明白饼和杯不过是神所指定的表记(emblems)、象征(symbols)或图像(pictures)而已, 以说明饼和杯联合起来所要表明的真理, 即基督献上他的身体和宝血为祭. 换言之, 信徒知道饼和葡萄酒内毫无拯救的功效. 这两物的价值, 只在于帮助信徒在灵性上领会它们所要表达的意思, 就是基督的献祭, 这献祭是不需要也无法重演的.

 

基督徒拿着饼时, 可以说他在表示: “主耶稣, 我拿着这象征你身体的饼, 你曾以这身体代担我的罪, 为我而死. 我欢喜地顺服你的要求, 吃这饼来记念你.” 他拿着杯时, 可以说他在表示: “主耶稣, 这乃象征你的宝血, 你曾为救赎我而流这宝血, 我从你领受这杯, 满心欢喜地记念你.” 他如此谦卑、敬虔和崇拜地领受饼和杯. 他以这方式达到主设立主餐的目的: “你们应当如此行, 为的是记念我”(林前11:24). 以这合乎圣经的方法来守主的晚餐, 是何等简单、何等感人啊!

 

总括而言, 要正确地守主的晚餐, 参与者必须具有属灵智慧和分辨能力. 哥林多的信徒就是没有认清主的晚餐的目的, 以致遭神管教. 我们应当弃绝变体论、同体论、圣体圣餐合一论, 或其他任何不合圣经的看法, 单以正确的看法 — 记念基督 — 来领受主的晚餐, 讨主喜悦, 蒙主悦纳.[21]

 

 

**********************************************

附录(五): 基督徒对“主的晚餐”的责任

 

保罗说: “所以无论何人, 不按理吃主的饼, 喝主的杯, 就是干犯主的身、主的血了. 人应当自己省察, 然后吃这饼, 喝这杯”(林前11:27-28). 领受主的晚餐是件极其严肃的事, 我们必须“按理”参加主的晚餐. 以下几点是基督徒对主的晚餐所当尽的责任.

  1. 本身出席: 信徒应当尽量在每个主日都出席主的晚餐, 以擘饼饮杯来记念那位爱他们的主耶稣基督. 除非有无法避免的急事或要务, 否则不该不赴“万王之王”所预备的筵席. 此外, 信徒也不该以事奉为理由而缺席. 谨记“先敬拜, 后事奉”的原则(参士6:17-35, 基甸先在坛前敬拜主, 后才为主事奉), 莫忘“听命胜于献祭”(撒上15:22).
  2. 准时出席: 不可“惯性地”迟到(偶尔迟到另当别论), 迟到对筵席的主是不敬的表现, 也干扰正在祷告敬拜的圣徒们. 主在路22:14给我们立下榜样: “时候到了, 耶稣坐席, 使徒也和他同坐.” 弟兄姐妹, 擘饼的“时候到了”, 你在哪里?
  3. 有备而来: 保罗提醒信徒说: “人应当自己省察, 然后吃这饼, 喝这杯. 因为人吃喝, 若不分辨是主的身体, 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林前11:28-29). 来领受主的晚餐决不是一件可以轻率随便的事, 否则将遭主的惩罚(林前11:30“患病的, 死的也不少”). 在出席主餐前, 应当以祷告、读经或默想来预备自己的心, 好叫我们能有效地敬拜. 此外, 我们必须“自己省察”, 向神承认我们生活中所犯的罪, 求主宝血洁净(约壹1:9-10; 2:1-2), 好叫我们能以清洁的心来记念和敬拜主. 再者, 要传讲神话语的弟兄们必须事先作好准备, 按圣灵的能力和带领, 在擘饼饮杯后起来讲道造就信徒.
  4. 心存敬畏: 诗89:6-7说: “在天空谁能比耶和华呢? … 他在圣者(或作“圣徒”, saints)的会中, 是大有威严的神, 比一切在他四围的更可畏惧.” 我们的主是大而可畏, 所以当我们来到他面前时必须存着“虔诚敬畏的心”(参来12:28). 此外, 来到主的晚餐时, 我们须尽量衣着整洁(不必高贵), 态度端庄, 正如我们朝见君王一般. 姐妹也须以蒙头为顺服的记号(林前11:10).
  5. 集中精神: 主耶稣吩咐道: “你们应当如此行, 为的是记念我”(林前11:24). 所以在这记念的筵席上, 我们务须全神贯注地记念主. 集中精神聆听带领祷告的弟兄所说的, 诗歌里所唱的, 读经时所念的, 这样我们方能真诚及有效地记念主.
  6. 赞美敬拜: 主曾对他旧约的子民(以色列人)说: “谁也不可空手朝见我”(出23:15). 照样, 我们身为新约主的子民, 也须以赞美敬拜为祭献给主, “我们应当靠着耶稣, 常常以颂赞为祭献给神, 这就是那承认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来13:15). 切记, 神所注重的, 不是美丽或沉长的言词, 而是“心灵和诚实”的敬拜(约4:23-24).[22]

 

(文接下期)


[1] 译者注: 吉布斯(Alfred P. Gibbs)解释: “基督教世界(Christendom)是指一切以基督的名义为称(不论它们是好, 是坏, 或是中庸), 属于世上宗教那有组织的制度(organized systems of religion)之总和(sum total).”参 Alfred P. Gibbs, Introduction to a Study of Church Truth, 载于  http://www.iserv.net/~tkoets/church/gibbs1.htm .

[2] 译者注: 天主教给“主的晚餐”改质, 取名为“弥撒”(Mass), 大部分宗派(公会)则将“主的晚餐”称为“圣餐或圣餐仪式”(Communion, 注: 这字在天主教中可指天主教徒之间的团结契合)、“圣餐或崇拜仪式”(Eucharist, 注: 这字在天主教中可指圣餐中的圣饼或圣体). 由于“圣餐仪式”、“崇拜仪式”, 甚至“崇拜聚会”等都是“非圣经名词”(non-biblical terms), 加上不少有关它们的教义和做法也不合圣经, 所以为了避免混乱, 我们应当“归回圣经”, 采纳圣灵在圣经中清楚指示的正确名词 — “主的晚餐”(林前11:20)或“擘饼聚会”(参徒2:42; 20:7).

[3] 译者注: 这绝非表示擘饼前不适宜朗读圣经. 选读有关基督受难和高升的经文有助信徒记念主, 不过读经的弟兄若要解释这些经文时务须精简, 几句话道出重点便可, 切莫长篇大论, 否则就成为上文所谓干扰甚至拦阻敬拜和记念主的讲道.

[4] 译者注: 有些诗歌集如《万民颂扬》、《信徒诗歌》(The Believers Hymn Book)等都备有分类目录, 提供信徒选诗指南. 适合主的晚餐的诗歌通常可在“受难、圣餐、圣功、主的筵席”等题目中找到.

[5] 译者注: “symbol”(象征、表象)和“emblem”(标志、表记、象征)的意思非常接近. “Symbol”通常指已被公认的“emblem”. 这两字区别极微, 常可代用. 如小羊是温和的“emblem”或“symbol”(参《英汉四用辞典》[增订版], 第1671页).

[6] 译者注: 圣经从未教导单单接纳人到主的晚餐. 按圣经的教导, 接纳是进入整个召会的交通里, 而擘饼只是交通里的一部分. 由于主的桌子主要是与交通有关(注: 林前10:16的“同领”在希腊文是 koinonia {G:2842}, 意即“交通”, 腓2:1), 所以更正确的说法是接纳到主的桌子, 而非主的晚餐. 有关交通与接纳的问题, 请参2000年8月份, 第9期《家信》的“召会真理: 交通与接纳”.

[7] 译者注: 林前10:16说: “我们所祝福的杯(the cup of blessing) 岂不是同领基督的血吗?” 在这论及“交通”(“同领”原文意为“交通”)的经文中, 所提到的杯在原文是单数, 即同领一个杯. 现今许多教会因着卫生的缘故, 由一个杯改为采用多个小杯, 译者不愿在这事上过于武断, 但在日本事奉神多年的主仆柯理(Jim Currie)所说的话值得深思, 他指出初期召会的时代, 卫生情况远比现今更糟, 神本可为他子民的健康着想而指示采用‘多个杯’(正如神在利未记为他旧约子民的健康缘故而规定许多律例), 但神所设立的圣经样式仍是‘一个杯’, 为要表明交通分享的真理, 以及考验信徒顺服的信心. 此外, 对非信徒而言, 采用各别小杯只能意味着几个可能: (1)神不是全知的, 因为神不知道他初期设立‘一个杯’的方式不够好, 需要后人加以改善采用多个小杯; (2)若神是全知的, 他就不是仁爱的, 因为神既知共用一个杯不合卫生, 在以后需要改善, 却偏偏一开始就设立‘一个杯’的样式, 这表示神漠不关心他子民的健康(特别是对初期时代的子民); (3)神不是全能的, 因为他没有能力保守那些顺服圣经样式而采用‘一个杯’的信徒不受细菌感染. 事实上, 许多信徒多年以来一向采用‘一个杯’, 并看见主的慈爱和能力一直保守饮杯的弟兄姐妹, 也深信主会继续如此保守看顾, 只要凭着信心祝谢和领受. 另有两点值得一提: (1)葡萄酒有杀菌的功用; (2)若有信徒患病(例如咳嗽之类的传染病), 他倒可为着其他信徒的缘故而暂不饮杯.

[8] 译者注: 上文译自James Anderson, Our Heritage (Kilmarnock: John Ritchie, 1971), 第20-22页.

[9] 有关主耶稣基督的圣名和其意义, 请参 2002年1月份至2003年12月份, 第26至49期《家信》的“本月主题: 基督的称号”. 这24个称号是: 阿拉法与俄梅戛(第26期)、基督或弥赛亚(第27期)、神的羔羊(第28期)、明亮的晨星(第29期)、我是(第30期)、神的道(第31期)、世界的光(第32期)、生命的主(第33期)、永久的盘石(第34期)、庄稼的主(第35期)、独有权能的(第36期)、拉比(第37期)、犹大支派中的狮子(第38期)、好牧人(第39期)、主(第40期)、大卫的子孙(第41期)、人子(第42期)、阿们(第43期)、神的圣者(第44期)、真理(第45期)、道路(第46期)、真帐幕里的执事(第47期)、独生子(第48期)、木匠(第49期). 默想这些基督的称号有助于我们记念主. 其他有关基督之名的书籍, 可参 林三民所著的《圣经中的应许(1): 旧约中主名的默想》和《圣经中的应许(2): 新约中主名的默想》. 这两本书由柔佛州新山的“人人书楼”于1999年出版.

[10] 主要参考 Alfred P. Gibbs, The Lord’s Supper (Kansas: Walterick Publishers, 1963), 第67-76页. 弟兄们也可在擘饼饮杯前选读以下的经文: (a)创22章; 赛53章; 启5章; (b)弥赛亚诗篇如2, 8, 16, 22-24, 40, 69, 102篇; (c)太26:17-46; 27:1-56; 28:1-20; 路22:39-65; 23:13-49; 约19:1-37; 徒2:22-38; 10:36-41; 罗9:1-4; 林前8:6; 加2:20; 弗1:19-23; 5:22-25; 腓2:5-11; 西1:13-20; 提前3:16; 来1:1-13; 2:6-3:1; 4:14-16; 10:1-9等等.

[11] 有关纪律和管教方面, 请参 2002年4月份, 第29期《家信》的“召会真理: 教牧书信中的召会(三)”.

[12] 主要参考 Alfred P. Gibbs, The Lord’s Supper, 第113-121页. 有关接纳信徒参加擘饼的一些重要原则, 请参阅上引书, 第122-131页.

[13] 参上引书, 第23-32页; The Gathering of the Church (Amainthakarai, Madras: Amainthakarai Gospel Hall, 1994), 第59页; Rightly Dividing the Word: Things that Differs (Amainthakarai, Madras: Amainthakarai Gospel Hall, 1995), 第10页.

[14] 主耶稣说完“这是我立约的血, 为多人流出来”之后, 紧接下来便说: “从今以后, 我不再喝这葡萄汁 (原文“葡萄树的产物”, produce of the vine; 注: 这节的“葡萄汁”也可译作“葡萄酒”, 因葡萄酒也是葡萄树的产物) …”(太26:28-29). 请注意, 主祝谢后的杯, 仍然是“葡萄汁(酒)”, 并没变成“主的血”, 所以“变体论”是绝对错谬的, 主亲口所说的话证实了这一点. 有关主餐时该用葡萄汁或葡萄酒的问题, 请参本期(2004年9/10月份, 第54期)《家信》的“圣经问答”.

[15] The Gathering of the Church, 第41-42页.

[16] Andrew Miller, Miller’s Church History (Addison, IL: Bible Truth Publishers, 1980), 第775页.

[17] 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年)这位德国人本是罗马天主教的祭司, 后来成为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 他于1517年10月31日公布《九十五条论纲》(theses, 或称《95条声明》), 抨击罗马天主教教廷发售赎罪券, 并否定罗马教皇权威. 他将当代的拉丁文圣经译成德文, 好让普通人也可阅读和明白圣经.

[18] 当时出席的主要四位神学家是路德(Martin Luther)、慈运理(Ulrich Zwingli, 或作Ulric Zwingle)、默兰顿(Melancthon)和欧科兰帕丢斯(OEcolampadius).

[19] 参 奥尔森著, 吴瑞诚、徐成德译, 《神学的故事》(台北: 校园书房出版社, 2002年), 第36-38页; 也参 Andrew Miller, Miller’s Church History, 第781-790页.

[20] 加尔文(John Calvin, 1509-1564)是法国神学家,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家, 基督教新教(Protestant, 更正教)加尔文宗的创始人, 著有《基督教原理》, 否认罗马教会的权威. 改革会和长老会大部分是跟从加尔文.

[21] 除了另加注明的部分, 此附录内容皆改编自 Alfred P. Gibbs, The Lord’s Supper, 第84-102页.

[22] 主要参考上引书, 第187-211页.



作者:

Leave a Reply

Copyright © 2024 MalaccaGospelHall.org.my. All rights reserved. Developed by Passion In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