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的事(三): 耶路撒冷城被毁
(A) 三毁耶路撒冷城
请与我一同翻开圣经, 我们要读圣经所记载有关耶路撒冷城三次被毁. 耶路撒冷在过去已两次被毁, 还有一次将在未来发生.
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十九年五月初七日, 巴比伦王的臣仆、护卫长尼布撒拉旦来到耶路撒冷. 用火焚烧耶和华的殿和王宫, 又焚烧耶路撒冷的房屋, 就是各大户家的房屋. 跟从护卫长迦勒底的全军就拆毁耶路撒冷四围的城墙. 那时护卫长尼布撒拉旦将城里所剩下的百姓, 并已经投降巴比伦王的人, 以及大众所剩下的人, 都掳去了. 但护卫长留下些民中最穷的, 使他们修理葡萄园, 耕种田地.”(王下25:8-12)
(A.1) 圣城第一次被毁
以上这段经文就足以让我们看到耶路撒冷被毁的悲惨状况. 神已容忍祂百姓很久了(他们拜偶像, 离弃真神, 编译者按). 神差遣祂的使者、祂的先知, 年复一年地向百姓宣告他们的罪, 提醒他们若不悔改, 审判一定来到. 但他们执迷不悟, 继续活在罪中, 全地充满各种偶像. 他们定义背弃耶和华, 成为拜偶像之民. 结果神为了应验祂的话, 兴起亚述王南下进攻, 把以色列国的10个支派掳掠到遥远的地方, 越过幼发拉底河, 越过巴比伦, 直到亚述帝国.
值得留意的是, 这个地方曾经是神带领亚伯拉罕离开之处. 他被称为“希伯来人亚伯兰”(创14:13), 意思是“一个越过的人”(one who has passed over), 因为他已经越过幼发拉底河, 进入迦南地. 神把他从拜偶像之民当中带领出来, 进到应许之地事奉耶和华. 但如今, 因着拜偶像的罪, 神使以色列人被掳掠, 回到这异教偶像之地.
过后, 由于犹大和便雅悯支派不听神的警戒, 不理神宣告即将来临的审判, 当神的忍耐到了极点时, 神可怕的管教就来了. 神把他们交在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的手中. 他们被掳掠, 耶路撒冷城陷落敌人手中, 神的殿(原文: 神的家)被火焚烧, 耶路撒冷城中各大户家的房屋也难逃厄运. 神最终离弃祂的居所. 这是耶路撒冷城第一次被毁.
(A.2) 圣城第二次被毁
翻到 路加福音第21章, 我们将读到耶路撒冷城第二次被毁. “你们看见耶路撒冷被兵围困, 就可知道她成荒场的日子近了”(路21:20). 我们注意到, 神以简单清楚的字句预告即将临到耶路撒冷的毁灭. 此事不需太久就发生了. 当主耶稣基督回到天上, 圣灵降临, 福音传到耶路撒冷、犹大和周围一带不久后, 耶路撒冷城就被毁了. 犹太人整体国民拒绝圣灵的见证, 导致所预言的审判最终临到.
但我要你们再看另外一两处经文: “弟兄们, 你们曾效法犹太中在基督耶稣里神的各教会; 因为你们也受了本地人的苦害, 像他们受了犹太人的苦害一样. 这犹太人杀了主耶稣和先知, 又把我们赶出去. 他们不得神的喜悦, 且与众人为敌; 不许我们传道给外邦人使外邦人得救, 常常充满自己的罪恶. 神的忿怒临在他们身上已经到了极处”(帖前2:14).
保罗在此指出犹太人的罪行, 不仅钉死了主耶稣基督, 还逼害那些靠圣灵大能传福音的基督的使者们, 并拦阻他们见证神要给外邦人的恩典. 他们盛满了自己罪恶的杯, 最终导致主耶稣基督所说的审判临到他们, 直到极点.
还有一处经文: “过了六十二个七, 那(或作: 有)受膏者必被剪除, 一无所有; 必有一王的民来毁灭这城和圣所, 至终必如洪水冲没. 必有争战, 一直到底, 荒凉的事已经定了”(但9:26). 这段经文与主耶稣基督的话相符, 祂说: “他们要倒在刀下, 又被掳到各国去. 耶路撒冷要被外邦人践踏, 直到外邦人的日期满了”(路21:24). “荒凉的事已经定了”(但9:26). 自从耶路撒冷城被提多将军所毁(编译者注: 此乃耶路撒冷城第二次被毁, 发生于主后70年), 18个世纪以来, 耶路撒冷成为荒凉, 百姓被掳到各国去, 惨遭逼迫.
我们也读到: “耶稣快到耶路撒冷, 看见城, 就为她哀哭”(路19:41). 我们看到有关这罪恶之城被毁的详细预言, 也留意到那位可称颂的主想到此城被毁时, 不禁流下痛苦的眼泪. 主的心是何等温柔体贴! 祂坐在橄榄山的悬崖边缘, 向下望着耶路撒冷城, 想到将要临到此城的审判, 就情不自禁的流下眼泪. 想到此罪恶之城将遭遇的悲惨下场, 心中充满忧伤和痛苦.
使徒约翰说: “祂虽然在他们面前行了许多神迹, 他们还是不信祂. … 他们所以不能信, 因为以赛亚又说: 主叫他们瞎了眼, 硬了心”(约12:37,39-40). 是神先使他们瞎了眼, 硬了心吗? 不是的, 是他们先拒绝最清楚的证据. 主耶稣基督说: “你们纵然不信我, 也当信这些事”(约10:38); 即是说, “看看我所做的工作和事情, 这些就是证明我身份的证件(credentials).” 在约5:35-39, 主耶稣诉诸四大见证 — 施洗约翰的见证(33节); 主耶稣的工作(36节); 天上来的声音(37节); 圣经的见证(39节). 可惜犹太人拒绝这一切见证, 并同心商议要谋害祂, 要置祂于死地. 因此, 神叫他们瞎了眼, 硬了心.
刚才我们读到: “他们要倒在刀下, 又被掳到各国去. 耶路撒冷要被外邦人践踏, 直到外邦人的日期满了”(路21:24).[1] 我要你注意, 这里所说的预言已经准确应验了; 即耶路撒冷和迦南地(即现今的巴勒斯坦)已被外邦人践踏, 而住在那里的犹太人被掳到世界各国去. 这方面的预言已按字面应验了. 在许多国家, 你能找到犹太人, 他们仍保有自己的身份, 不与其他国民混杂. 他们仍然是分别出来的民族, 尽管现今以色列人的土地仍被土耳其(Turk)和伊斯兰教徒(或称“回教徒”, Mohammedan)所践踏.[2] 但这样的情况只会维持一段特定的时间. 主耶稣说这种情况是“直到外邦人的日期满了”, 它将会结束.
主赐尼布甲尼撒王权柄, 占据了以色列的产业(包括耶路撒冷), 掳掠了耶路撒冷和犹大的百姓. 此事开始了“外邦人的日期”. 神把统治权交在外邦人手中, 此权柄会继续留在外邦人手中, 直到主耶稣基督在荣耀中与祂的圣徒再临, 取回祂的国权, 建立祂的国度. 那时, “外邦人的日期”就会满了、结束了. 那时是基督掌权的日子, 不再是外邦人的日子. 过后, 以色列人将“作首不作尾”(申28:14). 他们心上的帕子必被除去(林后3:16), 而他们按照神的应许, 会成为地上荣居高位的国民.
(A.3) 圣城第三次被毁
让我们再看圣经怎么说: “耶和华的日子临近, 你的财物必被抢掠, 在你中间分散. 因为我必聚集万国与耶路撒冷争战”(亚14:1-2). 在耶路撒冷城最后一次被毁时, 罗马军团(包括其盟军)必聚集与耶路撒冷争战.[3] 我们又读到: “城必被攻取, 房屋被抢夺, 妇女被玷污, 城中的民一半被掳去; 剩下的民仍在城中, 不至剪除. 那时, 耶和华必出去与那些国争战, 好像从前争战一样. 那日, 祂的脚必站在耶路撒冷前面朝东的橄榄山上”(亚14:2-4).
你无法“灵意化”这段经文(编译者注: “灵意化”某段经文意即将之视为没有实际发生的事情). 那双曾踏在橄榄山上的脚(当主耶稣在世时, 曾数次脚踏橄榄山, 编译者按), 将在那日踏在橄榄山上. 但那时将是何等不同的一日啊! “这山必从中间分裂, 自东至西成为极大的谷. 山的一半向北挪移, 一半向南挪移”(亚14:4). 主的双脚一踏, 橄榄山必从中裂开, 成为极大的谷, 以成就神的目的(拯救犹太余民).
我们听到圣经预告地震的发生, 确实有许多地震发生了, 这一切在预告末日越来越近了. 你可能说: “这些事是常有的.” 是的, 自耶路撒冷被践踏、百姓被掳分散各地之后, 在这整段时期里, 发生了许多地震、暴乱、饥荒、瘟疫(传染病), 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整个世界已经失控, 混乱不安. 比起从前, 整个世界已更全面地交给魔鬼管理, 神也比以前更不直接干预世界大事(但神仍在掌控之中). 诚然, 神正为祂的儿子(主耶稣)从世界各地召聚一群人(归入祂的名下, 徒15:14); 但处在撒但权势下的世界是一片混乱.
这些混乱局势现今处处可见, 不过主再来时, 橄榄山“必从中间分裂”. “你们要从我山的谷中逃跑, 因为山谷必延到亚萨. 你们逃跑, 必如犹大王乌西雅年间的人逃避大地震一样. 耶和华我的神必降临, 有一切圣者同来”(亚14:5). “一切圣者”(All the saints), 就是在创世以前在基督里蒙拣选的你和我, 将在祂荣耀的那日与祂同来. 因此, 在将来耶路撒冷城第三次被毁时, 敌人不再被允许践踏那城. 撒但将被一个更大的能力所制服, 而这第三次被毁是耶路撒冷复兴的开始.
(B) 重建耶路撒冷城
无论如何, 在这段间隔的时间里, 耶路撒冷要先被重建; 百姓要先回故土(指应许之地, 其中一部分即现今所谓的巴勒斯坦, 编译者按), 因为当主荣耀再来时, 祂将看到: 耶路撒冷已成为建立好的城市; 以色列百姓也已回到故土; 圣殿的敬拜仍在进行; “那行毁坏可憎的”已被设立在圣殿中. 那时的人已经与那称为“那恶者”(the wicked one)的人立约, 即所谓的“与阴间立约”(a covenant with hell).
当主荣耀降临时, 在那地的百姓并非敬虔的国民. 神照祂拣选的恩典, 会为祂自己保留一班余民. 但我要你们明白, 归回故土的百姓不是信主得救的百姓, 甚至连悔改归主之意也没有. 他们首先归回故土是出于国民运动(锡安主义运动), 是拒绝基督的犹太人, 建立他们自己的敬拜形式, 恢复摩西律法的体制.
此刻, 我们听到一些人要照以西结书的模式来设计圣殿, 准备好时机一到, 就能重建圣殿. 我们不晓得这时机何时来到, 但我们知道的是, 犹太人正赶紧归回故土; 他们改良土地进行耕种; 建设铁路改善交通. 现今已有雨水降下, 使地肥沃, 这是多个世纪以来所没有的.
神在为末日的布景做好准备, 末日很快来到(但在这之前, 主将先来接召会, 即所谓的“召会被提”, 编译者按). 如果这些日子就快来到, 那么, 主来接我们的日子岂不更近? 有鉴于此, 让我们谨记, 如果看见这些必成的事已开始应验, 我们就该知道祂为我们而来(召会被提)的日子, 肯定更近了![4]
(文接下期)
*******************************************
附录一: 耶路撒冷城的历史简介
耶路撒冷城位于巴勒斯坦中央山脉最高处的平台上, 海拔在750公尺左右. 耶路撒冷一名意即“平安居所”(或作“和平之住所, Dwelling of peace)或根基(另译“基础”, Foundation), 其他名称是: 撒冷、大卫城、耶布斯、锡安等; 罗马帝国一度给它改名为“哥罗尼亚”(Colonia), 但不久便废弃不用. 它古时也被称为“姆法罗斯”(Omphalos, 意为“地的中心”)以及“乌路撒林”(Urusalim, 意为“平安之城”).[5]
根据《圣经地名词典》, 耶路撒冷城建于山地. 城中有锡安山, 东北部圣殿所在地是摩利亚山(又称“圣殿山”), 西北为各各他山, 城外东方则是橄榄山. 现今的耶路撒冷分为旧城区和新城区两部分. 旧城区东北部是穆斯林阿拉伯人居住区; 西北部为基督徒居住区; 西南部是亚美尼亚教会区; 东南部是犹太人居住区. 新城区多有现代文化建筑. 1982年统计共约41万余人.
耶路撒冷城的历史悠久. 梁天枢写道: “耶路撒冷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城, 早在亚伯拉罕时代, 就有撒冷王麦基洗德者, 显然是指此城的王.” 耶路撒冷城的历史简单说明如下:
- 耶路撒冷在大卫未占领前, 原名耶布斯(Jebus). 大卫王占领此城后, 将之改名为耶路撒冷(主前1010), 并加以修整, 加建宫室, 又从米罗起, 四周建筑城墙, 城之大小约与耶布斯城相同(代上11:4,8).
- 所罗门王即位后, 就在耶布斯以北的摩利亚山建圣殿(主前966)及宫室, 和环绕圣殿区的城墙, 城区往北延伸了约600公尺, 扩大了3倍左右(王上9:15). 第一圣殿期自主前966开始.
- 在日后4百余年间, 耶路撒冷受尽外族人和外邦列国的攻击和摧残. 由于人口增加和防护的需要, 城墙不断向西扩张, 结果城区之大小约是耶布斯的10倍以上. 主要发生的大事如下:
- 罗波安王5年(主前926), 埃及王示撒攻取耶路撒冷, 夺了圣殿及王宫中的财物(王上14:25).
- 约兰王年间(主前853-841), 非利士人和亚拉伯人入侵, 掳掠了王宫的财物和王的妻儿(代下21:17).
- 约阿施王年间(主前835-796), 他重修圣殿, 制造供奉用的器皿(代下24:12). 但在约阿施王23年(主前811), 耶路撒冷被亚兰人所掳掠(代下24:23).
- 在亚玛谢王年间(主前796-767), 他被北国的约阿斯王所击败, 耶路撒冷的城墙被毁了约200公尺, 夺去圣殿和王宫中的金银器皿, 并掠去人质(王下14:13).
- 乌西雅王和约坦王年间(主前791-731)修筑旧墙, 建造角门和谷门及城楼, 在俄斐勒多有建造, 可能也建造了东边的城墙(代下26:9; 27:3). 他们在位年间曾有大地震(摩1:1; 亚14:5).
- 亚哈斯王年间(主前743-715), 亚兰和北国联合攻打犹大, 围困耶路撒冷, 却未能攻下, 亚哈斯王就把圣殿和王宫中的金银作为礼物, 请亚述王攻打大马色(北国的首都), 解了耶路撒冷的围(王下16:5).
- 希西家王年间(主前728-686), 亚述王西拿基立攻击犹大, 希西家将圣殿中和府库中的金银都给了亚述王, 但亚述王仍攻打耶路撒冷, 幸蒙神的拯救, 耶路撒冷城才得保全(王下18:13; 20:36). 为防亚述人的侵袭, 他又整建水道, 修补并加高城墙, 使之与城楼相齐, 又在城外筑造一城(代下32:4).
- 玛拿西王年间(主前697-642), 亚述人攻打犹大和耶路撒冷, 把玛拿西掳到巴比伦. 他被释放回来后,[6] 就在大卫城外, 从谷内基训泉的西边, 建筑高大的城墙, 环绕俄斐勒(代下33:14).
- 约西亚王年间(主前640-609), 他洁净并修理圣殿(代下34:10). 他出城抵挡埃及王, 被杀于米吉多.
- 约哈斯王(主前609)被埃及王尼哥掳到埃及(代下36:2; 王下24:33), 另立约雅敬为傀儡王(王下23:35).
- 约雅敬王年间(主前609-597), 耶路撒冷城被巴比伦、亚兰、摩押和亚扪的联军攻击, 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把他掳到巴比伦, 又掠去圣殿中的器皿(王下24:2; 代下36:6).
- 约雅斤王(主前597)在位时, 巴比伦再度攻击耶路撒冷, 他被尼布甲尼撒掳到巴比伦, 圣殿中的器皿又再度被掠去, 匠人和勇士一万余人也被掳去(王下24:10; 代下36:10).
- 西底家王11年(主前586年), 耶路撒冷在巴比伦人围攻两年之后被攻破, 圣殿和城墙被彻底拆毁, 王室和人民全被掳去巴比伦(王下25章). 自此耶路撒冷荒芜了50年. 第一圣殿期到此结束.[7]
- 犹太人被掳70年后, 波斯王古列准许他们由设巴萨和所罗巴伯带领返国(拉1-2章), 次年(主前538)在所罗巴伯的指挥下开始重修圣殿, 两年后完成了殿基(殿的根基), 但工程受阻, 停顿了16年之久, 再于主前520年动工兴建圣殿, 于主前515年完工(拉3:8; 5:2; 6:15), 这是第二圣殿, 但其规模与所罗门所建的第一圣殿相差甚多.
- 主前444年, 在尼希米带领之下, 于52天之内修复了所有的城墙(尼2:1-6:15), 长度可能在3公里以上. 从此时直到新约时代之间的历史, 圣经都没有记载, 只能从其他可靠的历史记录, 知其情况如下:
- 主前332 / 331年, 希腊帝王亚历山大(Alexander the Great)击败波斯帝国, 取得耶路撒冷, 但他没有破坏耶路撒冷城, 仍让此城在向他纳贡的条件下自治.[8]
- 亚历山大死后, 他的部将(Antigonus)统管犹大, 不久, 另一个将领多利买(Ptolemy)在主前320年领兵攻陷耶路撒冷. 多利买成为“多利买王国”的第一任君王, 号称多利买一世. 他的国度以埃及为中心, 犹太人在他统治下受苦不大, 大部分定居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 此城过后成为犹太思想的中心, 历时数百年不衰.[9]
- 主前199年, 叙利亚王国(西流基王朝)的安提阿哥三世(Antiochus III)[10]击败埃及的多利买王国, 夺得巴勒斯坦. 主前198年, 耶路撒冷再次隶属于叙利亚. 西流基王朝的统治者用强硬手段推行希腊化政策, 迫使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就范. 犹太人在多利买时代所享受的舒适和自由一去不返.
- 主前168年, 叙利亚王安提阿哥四世伊比法(Antiochus IV Epiphanes)毁坏耶路撒冷, 拆去旧墙, 在大卫城旧址建造新城, 大而坚固, 又在其中建亚克拉堡, 高可俯视圣殿区.
- 安提阿哥四世为要消除保守的犹太教气息, 下令铸造朱庇特(或译“邱比德”, Jupiter, 即罗马神话中统治诸神和主宰一切的主神)的神像和其他神像, 一同放在圣殿的坛上, 在圣殿中祭祀偶像, 又在坛上献猪, 并且残杀犹太人. 此举激起了犹太人的反抗, 导致马加比(Maccabees)家族兴起, 发动革命, 击退叙利亚军, 并于主前165年收复耶路撒冷, 重获民族独立和宗教自主. 马加比家族统治耶路撒冷城一百余年, 史称“哈斯摩尼王朝”(Hasmonean Dynasty, 约主前140-37年). 在这段期间, 圣殿和城墙都经重建, 后又拆了亚克拉堡, 改在巴利斯堡驻军.
- 主前63年, 罗马的庞培(或译“庞贝”, Pompey)攻下耶路撒冷, 毁损了部分城墙, 后又重建第一和第二两道城墙, 之后又建第三墙, 将北方的贝西大区围进城内.
- 主前54年, 罗马的统帅克拉苏(Crassus)掠夺了圣殿中的宝物. 主前40年又被帕提亚人(Parthians, 注: 帕提亚帝国[主前247-主后224年]是位于伊朗东北部的古国)再次洗劫.
- 主前37年开始, 大希律王在罗马帝国的扶持下统治犹太, 大肆建设耶路撒冷, 修补旧墙, 并修筑北方的两道城墙, 重建圣殿, 其庄严华美, 都在所罗门所建的圣殿之上. 此时的城区也是最大的, 面积是现有旧城区之一倍以上, 其繁荣极盛一时.
- 主后66年, 犹太人发动全面的反罗马战争, 结果惨败, 因此耶路撒冷在主后70年被罗马的将军提多(Titus)所灭, 其破坏之彻底, 烧杀之惨烈, 是前所未有的(前后犹太人惨死者多达60万人). 圣经没有此城被毁至今的记载, 根据可靠的记录, 大略之历史如下:
- 主后132年, 罗马帝国的哈德良(Hadrian)在位时, 重建耶路撒冷为一外邦人之城, 改名叫Aelia Capitolina, 表明是罗马之属地, 此名沿用了数百年之久. 罗马人又在圣殿之原址建一罗马神庙, 且严禁犹太人进入, 违者处死, 因此曾引发巴谷巴率领犹太人之叛乱, 结果失败后更惨, 犹太人悉数被逐出耶路撒冷, 从此耶路撒冷成为彻头彻尾的外邦人城市, 犹太人也开始了两千年的流徙, 是一次万劫不复的打击.[11]
- 主后313年, 罗马皇帝君士坦丁(Constantine)宣称自己归信基督后, 不准犹太人进城的禁令才逐渐废除.
- 主后325年, 君士坦丁之母海伦娜(Helena)来巴勒斯坦朝圣, 并在橄榄山建了一座纪念堂, 君士坦丁亦下令建圣墓堂, 圣地中的许多教堂和修道院, 也是在这段期间所建. 这是一段“基督教兴盛”的时代, 持续有3百年之久.
- 主后613/614年, 波斯(波斯王科斯洛斯二世, Chosrose II)攻占耶路撒冷, 数千的居民被掳去波斯, 许多基督教的建筑和圣墓堂也被毁.
- 主后629年, 东罗马帝国拜占庭(Byzantine)从波斯人手中夺回耶路撒冷城.
- 主后637/638年, 巴勒斯坦被阿拉伯的回教徒(特指阿拉伯伊斯兰国的国王奥马尔[Caliph Omar / Umar, 约主后583-644年] )所占领, 毁去所有基督教的建筑, 改称耶路撒冷为El-Kuds, 即是“圣城”之意, 使它成为回教徒在巴勒斯坦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回教徒将原圣殿区的罗马神庙改建成一圆顶的回教寺, 即今日所谓的“大岩石圆顶清真寺”(Dome of the Rock, 它是由Caliph Abd al-Malik于主后687至691年间所建), 声称是他们的教主穆罕默德升天之处. 从此以后, 耶路撒冷多数时间都在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国家的控制之下.
- 1071年, 耶路撒冷的统治权由埃及回教徒手中转让给土耳其塞尔柱人(Seljuk Turks). 土耳其塞尔柱王朝(Seljuk Dynasty)于1071年打败了在土耳其的拜占庭王朝(Byzantine Dynasty, 即东罗马帝国)的军队, 入侵小亚细亚, 使这东罗马帝国丧失超过一半的领土. 这期间, 拜占庭的皇帝不断要求罗马教皇的援助. 由于土耳其塞尔柱人占领圣地后, 时常对基督徒朝圣者进行压迫与禁制, 所以1095年, 教皇乌尔班二世(Pope Urban II)就公开呼吁, 并组织了十字军讨伐. 1096年, 第一次正式的十字军从欧洲出发, 要把巴勒斯坦从回教势力中解放出来, 并保护基督徒朝圣者.
- 1099年, 十字军攻下耶路撒冷, 以其作为首都, 并立基督教徒为王, 称为拉丁王国, 治理圣地约88年.
- 1187年, 耶路撒冷再度被埃及回教国阿尤布王朝(Ayyubid Dynasty)开国君主萨拉丁(Saladin, 1137-1193)所攻取, 又于1229年被十字军收复, 亚拉伯又在1244年占据. 后来十字军又数次东征, 皆未发生太大的作用, 最多只保存了几个沿海的据点而已. 1281年是十字军完全失败和正式结束的一年.
- 1247年, 耶路撒冷城又归埃及回教徒统治, 接着进入马穆鲁克时期(Mamluk Period, 注: 马穆鲁克是1250-1516年统治埃及的军人集团). 1250年, 回教的哈里发(Caliph)拆除耶路撒冷的城墙, 导致此城人口迅速减少.
- 1516年, 圣地在土耳其和埃及长期的争夺之后, 埃及最终被奥斯曼土耳其人(Osman Turks, 或称“鄂图曼/奥托曼土耳其人”, Ottoman Turks)[12]所并吞, 耶路撒冷也被土耳其所占领, 从此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管辖此地长达4百多年. 现今耶路撒冷完整的城墙, 是土耳其伟大的苏丹苏莱曼一世(Sultan Suleiman the Magnificent, 1495-1566, 注: 此人乃奥斯曼帝国苏丹[1520-1566] )于1542年所建.
- 1917年12月9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时), 英国在艾伦比将军(General Edmund Allenby)的率领下, 攻占了耶路撒冷城, 继而占领巴勒斯坦全地, 结束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长达4百年的统治 .
- 1922年, 英国受国联之委任, 托管耶路撒冷城.
- 1948年5月14日, 以色列宣告立国, 但耶路撒冷城仍划归约旦王国所有.
- 1949年2月24日, 第一次的中东战争结束, 以色列收复了耶路撒冷的新城, 但旧城未能收复, 直到1967年.
- 1967年“六日战争”(Six-Day War, 6月5日至10日)结束后, 以色列收复耶路撒冷的旧城.
- 1980年, 耶路撒冷被宣布为以色列的首都, 但阿拉伯国家坚决反对. 现今只有以色列的议会移到耶路撒冷. 各国驻以色列的使馆及以色列的一些政府部门仍在特拉维夫(Tel Aviv).
今天的耶路撒冷城, 很显明的分为两个部分, 一个是城墙内的旧城, 一个是城墙外的新城. 新城十分辽阔, 已将四周原有的城镇包括在内, 而且在以色列收复之后, 发展得更是快速. 在16世纪所建古老城墙以内的旧城, 是耶路撒冷城长久以来的中心, 也是许多圣迹和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正如考德威尔(John R. Caldwell)在“耶路撒冷城被毁”一文中所指出的, 将来还有许多重大事件要发生在此城中, 包括此城第三次被毁, 并它在主荣耀降临地上之后的重建和复兴.[13]
*******************************************
附录二: 耶路撒冷被巴比伦占领后的15个时期
- 巴比伦时期(Babylonian Period, 主前586-539)
- 波斯时期(Persian Period, 主前539-332)
- 希腊时期(Hellenistic Period, 主前332-141)
- 哈斯摩尼时期(Hasmonean Period, 主前141-37)
- 希律时期(Herodian Period , 主前37-主后70)
- 罗马时期(Roman Period, 主后70-324)
- 拜占庭时期(Byzantine Period, 主后324-638)
- 首个穆斯林时期(1st Muslim Period, 主后638-1099)
- 十字军时期(Crusader Period, 1099-1187)
- 阿尤布时期(Ayyubid Period, 1187-1250)
- 马穆鲁克时期(Mamluk Period, 1250-1516)
- 奥斯曼时期(Ottoman Period, 1516-1917)
- 英国托管时期(British Mandate, 1917-1948)
- 圣城分割两城时期(Divided City, 1948-1967)[14]
- 圣城重新统一时期(Reunification, 1967至今)[15]
[1] “外邦人的日期”(the times of the Gentile, 路21:24)是指外邦人支配犹太人的整段时期, 始于犹太人被掳到巴比伦(代下36:1-21), 至基督回到地上作王为止.
[2] 英国于1917年12月9日攻占耶路撒冷城, 才结束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伊斯兰教国)长达4百年的统治. 作者考德威尔于1917年1月14日离世归主, 所以此篇文章肯定是在这之前写成. 换言之, 考德威尔写上述文章时, 耶路撒冷城仍被伊斯兰教徒“践踏” — 占领和统治. 即使以色列于1948年复国后, 耶路撒冷城还有些地区(特指东部地区, 或称“耶路撒冷旧城”)仍然被伊斯兰教徒所占领, 直到1967年才正式收复失地.
[3] 罗马军团可指“复兴的罗马帝国”以及它的盟军.
[4] 上文编译自 “The Destruction of Jerusalem” (Chapter 5), 载 John R. Caldwell, Assembly Writers Library (vol. 9) (Glasgow: Gospel Tract Publications, 1983), 第47-58页. 此篇文章取自考德威尔(John R. Caldwell)所著的“神拣选的百姓”(God’s Chosen People), 而非他所著的“将来的事”(Things to Come), 但这两系列的文章皆被收录在上述同一本书中(指Assembly Writers Library, vol.9 ). 为了使读者对考德威尔所写的一切预言课题有更全面和仔细的认识, 我们将以上两系列有关预言的文章一同编译在《家信》的“将来的事”之系列中.
[5] 白云晓编译, 《圣经地名词典》(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年), 第439-440页.
[6] 玛拿西在急难中悔改求告神, 神使他转危为安, 使他知道唯独耶和华是神(代下33:1-13).
[7] 从耶路撒冷于主前586年被首个外邦列国(巴比伦帝国)占领直到如今, 共经过15个不同时期, 请参本文附录二: 耶路撒冷被巴比伦占领后的15个时期.
[8] 据说亚历山大听到犹太人的圣经中记载关乎希腊的预言(参但以理书有关希腊的预言, 但8:5-8, 20-22), 所以对此城的犹太人非常宽厚, 放过耶路撒冷, 并准许犹太人自由居住于埃及的亚历山大城, 享受免税权.
[9] 下一任的君王多利买二世非拉铁非(Ptolemy II, Philadelphus)在位时, 亚历山大的犹太人将旧约希伯来文圣经译成希腊文, 后世称为《七十士译本》. 原属于叙利亚的耶路撒冷城, 在主前301年改成属于埃及的城市, 长达一百年左右. 犹太人在这段期间尚能安居乐业.
[10] 年仅32岁的亚历山大于主前323年在巴比伦离世. 希腊帝国过后被他的四名将军分成四个国家. 叙利亚的统治者西流基尼加铎(Seleucus Nicator, 主前311-286年)自立为王, 称为“西流基一世”. 这叙利亚王国早期的君王都以“西流基”(Seleucus)或“安提阿哥”(Antiochus)为号.
[11] 一直到公元313年“米兰敕令”颁布以后, 才恢复了耶路撒冷这一城市名称, 犹太人亦被允许进城.
[12] “奥斯曼土耳其人(Osman)”也可称为“奥托曼土耳其人(Ottoman), 都是为了纪念奥斯曼一世(Osman I)这个土耳其人的首领, 同时也是“奥斯曼帝国”(Ottoman Empire, 或称“奥托曼帝国/鄂图曼帝国”, 1290-1922)的开国君主和第一任苏丹, 所以历史上以他的名字来命名这个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 奥斯曼土耳其语原使用阿拉伯-波斯文字书写, /s/音出现在元音后的词中时以 /θa:/标示. 由于奥斯曼土耳其语中本无θ音, 所以便以t音代之. 当奥斯曼(Osman)势力扩张到东欧时, (德国的)日耳曼人进一步把“Othman”讹念为“Ottoman”, 转音成为“鄂图曼”, 清代译名即采用此. 但1949年以后, 中国大陆采用“奥斯曼”, 因更接近原语发音.
[13] 以上附录主要参考 梁天枢著, 《简明圣经史地图解》(台北: 橄榄基金会, 1998年), 第449-451页; 也参 白云晓编译, 《圣经地名词典》, 第439-455页; 《启导本》(2005年增订新版), 第1366-1370年.
[14] 1948年, 以色列复国(State of Israel); 但耶路撒冷城仍被以色列和约旦之间的停火线分割成新旧两城.
[15] www.jewishvirtuallibrary.org/jsource/Peace/jerutime.html
Related
作者: 考德威尔(John R. Caldwell)
刊登于2016年1-3月份,第108期《家信》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