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的真理”死了吗 ? — 回应“后现代主义”(上)


(A)       导论

“真理之死!” 麦卡伦(Dennis McCallum)所编著的书, 英文名为  —  The Death of Truth  (真理之死)  —  一针见血地道出“后现代主义”的信仰  —  没有客观的真理! 真理死了! (注: 此书名中文版译为《解毒后现代》)

 

“今天, 世纪的后期,” 麦卡伦在1996年的《解毒后现代》英文版中写道, “我们卷入另一场革命中; 其影响遍及思想、文化各方面… 这就是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 跟达尔文主义不同, 后现代主义不是成套清晰的学说或真理假说(truth claims); 而是一种心境意态, 以不信任理性为特色的世界观; 不必说, 圣经昭示(意指圣经所清楚宣告的真理), 基督徒相信的知识, 后现代主义者是看不起的.

Dennis McCallum

 

“这也是一种方法论, 崭新的观念分析方法. 就衍生的观念和主张来看, 后现代主义也是一场运动, 活生生地掠夺真理, 在不同程度波及文学、历史、政治、教育、法律、社会学、语言学, 以至所有学科, 包括科学. 这也导致文化上的脱胎换骨, 影响扩及教育、电影和其他媒体, 以致各方面的日常生活都在转变.”[1] 接下来, 让我们思考这影响甚广的后现代主义到底是什么.

 

 

Richard Rorty

 

(B)       “后现代主义的定义

要为“后现代主义”下定义并不容易, 因为它不是一个很明确的运动, 而是多种思想体系的混合物. 熊璩举出有趣的例证说明这点, 2003年秋天, 他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另译“史丹福大学”)的校园里, 撞见后现代主义大师理查德·罗蒂(Richard Rorty, 1931-2007). 这位斯坦福大学比较文学系的教授(Professor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罗蒂说: “人家总是告诉我, 我写的东西是后现代主义, 但我不知道什么是后现代主义.” 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 若要给后现代主义下一个清楚明确的定义, 这种做法本身就违反了后现代主义的精神.[2]

 

尽管如此, 后现代主义还是可以被概括的定界与识别的. “后现代主义”基本上是对现代主义的逆动. 麦卡伦(D. McCallum)指出: “后现代主义就是现代主义之后, 意思是超越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者相信自己已经看穿了现代主义.”[3] 科潘博士(Paul Copan)写道: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呢? 极端的解释就是,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怀疑, 即,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体系有着很深的怀疑.”[4] (请参下文C.2: “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对比)

 

简言之, “后现代主义”就是怀疑“现代主义”, 对它进行反思与批判, 并特别强调没有客观的真理. 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说法: “对你来说那是真的, 对我而言未必”, 或者“这只是你的见解”等等. 这些陈述都反映了后现代主义思潮, 这些思潮持续影响并改变了西方文化, 连东方文化也深受影响. 更甚的是, 它误导了后现代主义者和现代人, 去拒绝圣经的真理.

 

F .W. Nietzsche

 

(C)       “后现代主义的起源

尽管后现代主义的定义和起源年代都难于确定, 但它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尼采(Friedrich W. Nietzsche)[5]的虚无主义. 学者一般认为, 后现代主义形成于20世纪下半叶, 并于20世纪末期开始主导西方世界. 唯一连接后现代主义这个混合体的, 是共同对现代主义的反思与批判.

 

 

Werner Heisenberg

Albert Einstein

(C.1)   “后现代主义的起源背景

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理性至上、科学至上. 现代主义者认为宇宙是一架物质的、复杂的、精确运转的大机器; 人们可以运用理性思辨和科学实验, 不断地掌握宇宙的规律, 不断地认识客观的真理. 因此, 现代主义者排斥一切有关神的概念和超然事件, 对人类和世界的前景充满自信和乐观. 不过, 随着科学的发展, 理性至上和科学至上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Albert Einstein’s theory of relativity)和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或译“不确定性原理”, Werner Heisenberg’s uncertainty principle), 暴露了人的认知之有限性和科学真理之相对性.

 

在对现代主义的反思和批判中, 后现代主义开始崛起. 后现代主义否定人类有认识“客观真理”的能力, 提倡相对主义(relativism): 认为真理是捉摸不透的东西; 真理不是外在、客观、一成不变的, 而是主观、相对、不断变化的; 真理不是被发现的, 而是由群体或个人发明的. 它主张用“文化相对主义”(cultural relativism)、“地域性知识”(local knowledges)或“典范”(paradigms)取代客观真理. 后现代主义具有很大的包容性, 对个人主观的属灵经验也很有兴趣. 神秘宗教和新纪元运动(New Age Movement)不是直接从后现代主义衍生出来的, 但它们与后现代主义互相影响, 很快合流. 简之, 后现代主义所呈现的主要特征是相对性、多元性和包容性.[6]

 

(C.2)   “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的对比

麦卡伦用一个极简要的描述来帮助我们了解后现代主义. 他写道: “后现代主义认为真理不是人发现的, 而是创造出来的. 理智、理性、对科学的信心等事物, 都是文化偏见. 他们声称那些信任理性的人, 以及像科学(知识)、西方教育、政府组织等基于理性的产物, 都不自觉地体现了欧洲文化的‘条件作用’(即条件反射作用、熏陶, conditioning). 这种条件作用的目的, 是维护社会精英手中的权利.”

 

麦卡伦强调, 由于后现代主义这些论调是因应“现代主义”而来的, 我们若不先掌握现代主义的要点, 就不能领会后现代主义. 所以, 我们先探讨现代主义者的四个关键概念, 来与后现在主义的四个因应概念(意指“相符概念”)互相对照.[7]

 

主题 现代

主义

后现代

主义

有神论
 

人纯粹是物质组成的机器, 生活在纯粹的物理世界. 感官经验以外, 别无事物存在. 人是社会这部大机器的齿轮. 我们主要是社会动物. 万物中, 唯有人是按神的形像创造的; 所以人兼属精神(指灵性)与物质
 

自律自主

Autonomy

人有自由选择本身要走的路, 也能自律自主. 人是所属文化的产物, 只不过想象自己自律自主罢了. 人需要为使用这自由意志负责. 人是神创造的, 需要倚靠神.
 

人应该是理性主义的理想主义者, 只凭感官和理性的依据。 并没有现代主义者所谓“不受偏见左右”的客观理性; 客观理性纯属虚构. 若要了解真实(reality), 理性是需要的, 但还不够. 理性能发现真实的真理, 但得加上对神有信心, 信靠神的启示
 

运用科学和理性, 人类在进步. “进步”是现代主义者用来衡量“欧洲文化支配其他文化”的代名词 人不是在步向光明的未来(因人单靠自己是无法得到永生的). 无论如何, 某些改进可以抚慰人那“痛苦而漫长的人生”, 还是好的.

 

 

值得注意的是, 虽然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反思、批判, 甚至敌对, 但有一事是两者都一致赞同的, 即反对基督信仰或圣经中的真理. 理由很简单: 现代主义因高举“理性至上、科学至上”而拒绝接受有超自然神迹的存在, 因而反对圣经有关神迹方面的记载; 而后现代主义则因为反对“有绝对真理的存在”而反对圣经真理.

David S. Dockery

 

赖若瀚在《食经讲道》中也同样采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来作一对比, 使人容易明白两者的不同. 他指出“后现代”的现象从20世纪末后的十几年开始. 它一方面对“现代”代表的真理观、世界观与人观产生质疑、批判与挑战; 另一方面, 却又微妙地延续“现代”的一些基本假设. 杜克利(David S. Dockery)描述后现代的人类面临着“脱臼”的情况, 因为这时代倾向于使人类脱离固有的世界观.

 

 

 

“现代主义”(modernism)的世界是站在坚实的、稳定的、可以预测的硬地上, 人们可以划定前往目的地的路线, 或是处理事情的方程式. 但“后现代主义”的世界是在地图之外, 难以探测, 是漂浮不定的、变动的大海. 若以世事的发展来作比方, “现代主义”的世界是循直线前进的, “后现代主义”的世界则在不确定的处境下, 随时兴起惊涛骇浪. 后现代的人面临着一场又一场的“心灵海啸”, 不断被抛掷到“混序”(chaordic)之中.

 

若“现代世界”是显示秩序与结构, “后现代世界”则充满混乱与虚无. 它是在解释与非解释, 建构与解构之间徘徊. 正因为“后现代”的本质飘忽不定, 没有一定的游戏规则, 要界定它并不容易. 后现代的迷思也在于此. 然而, 我们可以根据一些普遍现象, 来辨别出“后现代”几项较明显的特征.[8]

 

(D)       “后现代主义的特征

有位父亲送自己的儿子上学, 途中突然下雨. 儿子却怀疑天是否真的在下雨, 因为当天早上, 电台广播曾说只会在黄昏时才有雨. 二人便在车上展开以下的对话.

 

父亲:   “虽然电台说早上不会下雨, 这不等于说我们要放弃接受感官所带给我们的信息.”

儿子:   “感官? 我们的感官经常会出错. 感官是靠不住的!”

父亲:   “那么, 你认为天到底是在下雨, 还是没有下雨呢?”

儿子:   “我不想就此妄下结论.”

父亲:   “若是有人拿枪指着你的头脑, 要你说出真理(truth, 真实、真相), 那你会说什么呢?”

儿子:   “他所要的是什么样的真理呢? ‘真理’是指…”

父亲:   “他拿着枪对准你啊, 你要不要说出来呢?”

儿子:   “… 我的‘真理’有什么重要呢? 或许他是从另一个星球来的. 我说的雨, 他可能认为是肥皂.”

父亲: “他是史慕利先生, 是从圣路易城来的.”

儿子:   “他想知道当下是否正在下雨?”

父亲:   “是的, 此时此刻.”

儿子:   “若是要在行车时断定自己在什么地方, 那实在是很困难的事.”

父亲: “那就说出你认为最浅显、最近似的答案, 可以吧?”

儿子:   “我至多只能猜测.”

父亲:   “但你实在看见外面正在下雨啊!”

儿子:   “我怎能为‘雨’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呢?”

父亲:   “ ‘雨’就是从天上降下来, 会使你我身体都打湿的东西.”

儿子: “可是此刻我的身体没被打湿啊, 你被打湿了吗?”

父亲:   “……”

 

上述这一段父子的对话, 能展示一些“后现代的特色”, 也正好代表“后现代人”典型的思维方式. 赖若瀚在下文列出“后现代主义”的三大特征:

 

(D.1)   对事物多方质疑

“现代主义”强调人是自主和理性的主体. 知识是确定、客观和良善的, 是人可以掌握的. 但进入“后现代主义”, 知识却不一定是良善的. 在“后现代主义”中, 人对人类和世界的前景抱持悲观的态度, 认为人类的生命是脆弱的, 亦没有把握解决当前全球性的难题. 他们相信, 如果人类要继续生存, 便要彼此合作, 而不是互相征服(这一点对于强调以爱相待的基督信仰而言, 是正确的, 编者按).

 

“后现代主义”也拒绝接受知识的确定性. 他们相信人类不能单单凭理性而明白和确认真理, 人类的智力再也不是真理的裁决者.[9] “后现代主义”认为获取知识的适切途径, 除了理性, 还有情感和直觉等.

 

“后现代主义”对许多事物都抱持怀疑的态度. 就如“人生有目的吗?” “人活着确实有绝对的归宿与意义吗?” “在离婚率节节上升之际, 结婚真的会比单身好吗?” “婚后能否共同生活, 永结同心呢?” 这些问题的传统答案都是十分肯定的. 但后现代的人们却怀着半信半疑的态度. 因此, 不少年青人对人生态度悲观, 年青恋人只希望暂时住在一起, 不希望以任何婚约来彼此约束. 传统的婚姻及家庭观念对他们不再有任何吸引力.

 

 

(D.2)   注重感官的刺激

“后现代文化”是一种生活形态, 推崇人的感官经验. 人们容易受到声、色、光、影等具体知觉的影响. 作决定时, 以感官的体验作为参考指标要多于受抽象的理论指引. 因此, “后现代文化”强调人有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不须遵从一些外在的标准或规范, 更不要别人告诉他们怎样行事为人, 故有反权威的倾向与表现.

 

“后现代世界”各种高科技的产品, 如电影、电视、网络上的视频、电玩等, 制造出种种虚拟的境界. 人们从此倾向以感官和视像的媒介来吸收资讯, 过于从抽象的文字媒介来吸收资讯. 自1985年开始, 在西方社会, 人们开始租看录影带, 多于借阅图书馆中的藏书.

 

21世纪的文化, 是从“现代文化”高举理性的一端, 摆荡到“后现代文化”推崇感性的另一端. 因此, 人们喜欢听故事, 不喜欢听道理. 只讲求感觉, 一切由感官主导, “要感觉良好”便是最广受欢迎的人生哲学.[10] 这种人生哲学深切影响了交友、婚姻与种种人际关系. 朋友之间要有感觉, 夫妇之间更要有“感觉”. 最要紧是时时感受得到、享受得到, 一旦没有了感觉, 关系就会立即终止.

 

 

(D.3)   没有绝对的真理

“现代主义”有一定的思维方式, 是比较客观和可以预测的. 然而, “后现代主义”却如“无定向的风”, 是主观又易变的. 在“现代主义”下教育出来的人, 依然坚信知识与真理是确定而可以掌握的. 但在“后现代主义”教育下的人, 则认为“真理”会因人而异, 不能确定.

 

他们认为, 人接受真理和认识真理的方法, 都受其自身本体的限制和影响. 比如说, 我们若说想从某文本(text)的意义来认识真理、探索真理, 便会发现由于人的背景和出身不同, 对该文本的意义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诠释, 故不能轻易达到彼此有共识和互相认同的真理. 所以,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知识并不是客观的, 也强调没有绝对的真理.

Timothy Keller

 

福音派牧者凯勒(Tim Keller)指出, 在20世纪初叶, 信仰的怀疑者排斥基督信仰, 理由是因为它缺乏真实性. 他们的问题是“神迹怎么可以存在呢?” 但在今天, 信仰的怀疑者排斥基督信仰, 理由是因为基督徒传扬它的真实性. 他们提出的挑战是: “真理怎么可以存在呢?” 现代主义者(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普遍观点)认为绝对的道德, 只能在人类的理性与研究中找到. 后现代主义者则认为不可能找到绝对的道德.

 

真理与道德是无法分割的  —  没有真理的标准(standard), 就没有道德的标准; 没有道德的标准, 人就无所适从. 与其说这世代摈弃了标准, 不如说各人随己意自订标准. 在这样一个随意纵容, 缺乏标准的时代, 道德就成了十分个人化的东西, 它只是凭个人良知判别的结果. 不错, 一个国家、文化或民族, 可以制定某些道德规范(norm), 但若是人们不接受世上有绝对的真理, 这些规范最终也没有可以立足的基础.

 

今日的基督徒和传道者所面对的, 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重大危机. 以前所面对的挑战, 是一个不道德的社会(immoral society)  —  一个知道分别是非善恶而甘愿选择行恶的社会. 但现在所面对的, 是一个无道德的社会(amoral society)  —  一个只将善与恶、是与非进行无意义的分类, 但各人却行自己眼中看为正的事. 此乃士师记时代的可悲情景  —  “那时, 以色列中没有王, 各人任意而行”(士21:25: “任意而行”原文直译为“行自己眼中看为正的事”).

 

约在主前5世纪, 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哥拉(Protagoras)[11]主张: 世界上根本“没有绝对的真理”!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对他作出以下的反证: “你这句话可以是对的, 也可以是错的. 这句话若是错了, 你的论点就不攻而破; 但若是对了, 那么这世界最少还有‘没有绝对真理’这一项绝对的真理存在, 因此也推翻了你的论点.”

 

对于接纳“后现代主义”的多元主义之人, “没有绝对”, 就是他们的“绝对”; “没有标准”, 就是他们的“标准”; “没有规范”, 就是他们的“规范”. 然而, 若一个社会奉行“没有绝对的绝对”, 再加上“没有标准的标准”, 有推崇“没有规范的规范”, 很快就会落入无政府状态, 众多的混乱与不稳定就会随之而来.

 

 

这样的人生, 这样的社会, 真能满足人的渴望, 受到人的欢迎吗? 按《明报》2010年12月16日在网路上的报道, 美国调查机构“马里斯特”(Marist)发表报告指出, 他们访问了1,020位美国人, 其中近39%认为语意模棱两可的“whatever”最令人讨厌(此英文字在中文可译作“随便啦”、“怎样做都可以”). 这是它第二年高居“令人讨厌用语”的榜首. 可见没有标准、没有规范的人生, 绝不是令人快乐的人生.

 

“后现代主义”其实是在无权威的阴霾下建立新权威, 在无道德的脆弱基础上建立新的道德标准  —  看重功效而轻视真理, 看重生活而忘却生命, 看重视听而忽略文字, 看重资讯而舍弃思考. 这些都是后现代的特征, 一步一步转移人们的视线, 扬弃人类历史中许多积累的宝贵经验, 仅以当下感官的满足和享受来指导人生.

 

面对后现代文化, 以及在这种文化下长大的新一代, 我们一方面要注意回到圣经里去, 另一方面也要掌握他们的处境和思维方式, 从而调校我们传讲圣言的方法, 让后现代信徒对亘古常存的真道仍然保持开放的心, 敢于委身真理, 从中寻着真正的满足.[12]

 

(文接下期)

 



[1]              麦卡伦等著, 南南南译, 《解毒后现代》(台北: 校园书房出版社, 2003年), 第10-11页.

[2]              我们很难为“后现代主义”定义, 因为要定义它就会违背后现代主义者的前提, 即不存在固定意义的概念、界限或绝对真理. 一般而言, 后现代主义者是典型的无神论(Atheist, 不相信有神的存在)和不可知论者(Agnostic, 他们认为“是否有来世、上帝是否存在”等问题, 是人所不知或者根本无法知道的), 但一些人也会遵从东方的宗教信仰和实践. 许多后现代主义者是自然主义者, 包括人道主义者、环境主义者和哲学家, https://www.allaboutphilosophy.org/chinese/postmodernism.htm .

[3]              里程著, 《神的圣言(卷一): 圣经的权威》(美国: 基督使者协会·海外校园杂志社, 2005年), 第597页.

[4]              https://www.namb.net/apologetics/apologetics-results-zhs/8589981634 .

[5]              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1844-1900)是德国哲学家和诗人, 唯意志论的主要代表, 创立“权力意志说”和“超人哲学”, 主要著作有《悲剧的诞生》、《查拉图什特拉如是说》、《权力意志》等. 《证主圣经百科全书》(第2册, 第1395页)指出, 尼采宣称基督信仰令人成为懦夫, 因为它教训人, 一切事都是神的旨意, 抵销改进世界的努力. 但事实并非如此, 请读 甘雅各, 杰利纽康合著,  甘耀嘉译, 《如果没有圣经?》(台北: 橄榄基金会, 2000年), 以及甘雅各, 杰利纽康合著,  林怡俐, 王小玲合译, 《如果没有耶稣?》(台北: 橄榄基金会, 2001年)这两本书, 便知基督信仰如何鼓励和推动历史上许多伟大基督徒, 去努力改进社会、国家和世界, 改写了历史, 造福了人类.

[6]              里程著, 《圣经的权威》, 第598-599页.

[7]              以下“四大关键概念”和“四大因应概念”的对照, 是改编自 麦卡伦等著, 《解毒后现代》, 第21-22页.

[8]              赖若瀚著, 《食经讲道  —  当代释经讲道手册》(加利福尼亚: 圣言资源中心, 2014年), 第4页.

[9]              人类的智力虽是有限的, 但也不能摒弃理性.

[10]            由于21世纪的文化深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 推崇感性过于理性, 强调“要感觉美好”. 马来西亚著名私营电视台ntv7, 就是以此为口号  —  “感觉美好” (Feel Good)! 此电视台的宣传口号是: 感觉美好, 只在ntv7 ( ntv7  —  your feel good channel ).

[11]            普罗塔哥拉(Protagoras, 约公元前490或480年 – 公元前420或410年), 是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 智者派(sophists)的主要代表人物, 提出相对主义的著名命题“人是一切事物的尺度”, 著有《论神》等, 因被控以不信神之罪, 著作被烧.

[12]            上文D.1至D.3主要改编自 赖若瀚著, 《食经讲道》, 第4-10页. 对于后现代主义的崛起和特征, 我们建议读者阅读城郭的“后现代主义与基督教信仰”, 载 http://www.pcchong.com/post_modernism1.htm .



作者:

Leave a Reply

Copyright © 2024 MalaccaGospelHall.org.my. All rights reserved. Developed by Passion In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