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疾病更可怕的孤独 (loneliness)


“孤独比疾病更可怕, 早死率高50%.” 这是2018年1月12日《星洲日报》活力副刊“医疗新闻一分钟”专栏的大标题. 文中写道: “据多项研究都发现, 孤独对健康的伤害, 比肥胖及罹患疾病都还可怕, 相对于和社会有良好连接的人, 孤独的人早死风险高出50%.”

 

 

此篇文章继续报导一些研究的发现: “美国杨百翰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218份和社会孤立和孤独影响健康的相关研究, 研究对象涵括近400万人. 分析发现, 和具有良好社会连接者相较, 感觉孤独的人早死的风险高出50%, 相较于大家都认定有害健康的肥胖, 致早死率只有提高30%; 而约克大学的研究也显示, 孤独的人罹患中风或心脏病的风险较一般人高出约30%, 研究人员认为, 孤独应被视为一项重大的公共卫生伤害.” 约克大学的这项研究发现, 约有40%的受访者在生活中的主要陪伴者是“电视”, 另外一个“中介孤独行动”的研究也发现, 约有17%的老年人和朋友、家人或者邻居见面的频率, 一周不到1次, 还有10%的人一整个月都不与任何人碰面.

 

基于孤独对健康的危害, 上述的《星洲日报》活力副就一针见血地写道: “每个人都要有很多好朋友, 而且最好每个年龄层都有, 更要保持密切的交际关系”, 并且在结束时写道: “研究人员提醒, 对现代人来说, 工作场合是最大的友谊来源, 一旦退休就失去社交生活, 所以, 人们应该为退休后的经济和社交生活做准备.”[1]

 

我们许多人对孤独或孤单(loneliness)并不陌生, 特别是当我们所爱的亲人或好友离开后, 那种寂寞难耐的感觉尤其强烈. 我们都需要朋友相伴, 以度过孤单寂寞的日子. 但问题是: 谁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呢? 有哪个朋友能陪伴我们度过“人生的春夏秋冬”, 永远不离不弃呢? 唯有耶稣基督! 无数的基督徒亲身经历此事实  —  主耶稣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英国的史克文是个活生生的例证.

 

基督徒约瑟·史克文(Joseph M. Scriven, 1820-1886)于1820年出生在英国爱尔兰(Ireland)的富裕家庭, 并毕业于著名的都伯林(Dublin)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 在他事业顺利展开, 预定和相爱的人结婚的前一晚, 他的未婚妻竟遭意外而淹死. 忧伤痛苦使他伏在神施恩的宝座前, 并真正经历到主耶稣的同在和安慰. 自此以后, 他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

 

1845年, 25岁的史克文远离家乡都柏林, 搬迁到加拿大担任教职, 他写过很多篇有水准的论文, 也写过不少交响乐的演奏和演唱曲. 在学校任教数年后, 他认识了23岁可爱的伊莱札小姐(Eliza Roche). 两人开始相爱, 不久就订了婚. 可是, 更大的考验临到他! 就在结婚之前, 他所深爱的伊莱札竟患上肺炎, 结果不治身亡. 此次打击的痛苦, 实非有限的笔墨可以形容.

 

自此以后, 史克文选择一个人居住在加拿大安大略湖(Lake Ontario)的希望港(Port Hope). 面对如此大的打击, 他并没有怨天尤人, 因为有主耶稣作他生命的良友, 陪伴他度过生命的黑暗时刻. 靠着主耶稣所赐的安慰和力量, 他活出基督舍己的榜样. 他常将自己的财物送给周围有需要的穷人, 连自己的食物和身上的衣服也常常就地脱下, 送给没有食物或衣服的人. 他出外时, 身上常背着一个锯子和锯木架, 为的是要帮助穷寡妇和无人照料的病人锯些生火的木头. 史克文的爱心深获希望港居民的敬重, 被他们冠以“好撒玛利亚人”(Good Samaritan)的雅号.

 

1857年, 史克文的母亲患上重病, 但他没有能力购买船票回英国探望她. 在深深的孺慕思念中, 他写了一首诗歌寄给母亲, 希望借着这首诗, 安慰远方的母亲. 这首诗歌就是闻名的“何等恩友慈爱耶稣”(What A Friend We Have in Jesus)!

1)   何等恩友慈爱耶稣, 负我罪孽担我忧!

何等权利能携万事  来到救主座前求!

多少平安每常坐失, 多少痛苦空枉受,

皆因未曾携我万事  来到救主座前求.

 

2)   是否经遇试探引诱? 或怀烦恼与羞疚?

切莫因此灰心丧志! 携来恩主座前求!

岂有良友忠信如此, 代当一切苦与愁?

我众软弱主皆深知; 携来恩主座前求!

 

3)   是否生活挂虑重重? 劳苦重担压肩头?

惟在主内能获安宁; 携来恩主座前求!

亲或离我友或疏我, 当向耶稣座前求!

在主怀中必蒙护佑; 有主安慰百无忧.[2]

 

这首诗原本只是写给母亲的个人作品, 但有一日, 一个朋友来探望史克文, 他发现墙上的一张纸上写着这首动人的诗歌, 就问起那是谁写的. 他以一贯的谦卑态度回答: “这是我主和我一起作的.” 在朋友一再劝说下, 这首诗被刊登在当地的小报章上, 后来被纽约的报章转载. 一位德裔美国移民康沃斯(Charles Converse)律师见到这首诗, 为它谱了一个动听的曲子. 这首诗很快就打动许多人的心, 安慰许多破碎的灵, 不久便广传各地, 并流传至今, 且深受基督徒所喜爱.

 

史克文于1886年离世, 许多人为他哭泣掉泪. 后来, 敬爱他的希望港居民, 为他立了一个纪念碑, 上面刻着“何等恩友慈爱耶稣”这首诗, 还有以下这一段话: “在向北4公里的彭加利(Pengelley)墓园里, 长眠着一位好人和这首杰作的作者, 这首诗是1857年他在希望港写的.”

 

史克文经历了两次真心挚爱的爱人离世之痛. 但在痛苦时刻, 他身旁有一位何等奇妙的恩友主耶稣基督. 他亲身体验了这位恩友主耶稣的陪伴与安慰, 所以他写道: “是否生活挂虑重重? 劳苦重担压肩头? 惟在主内能获安宁; 携来恩主座前求! 亲或离我友或疏我, 当向耶稣座前求! 在主怀中必蒙护佑; 有主安慰百无忧.” 是的, 有主同在不孤单, 有主安慰百无忧.

 

亲爱的朋友, 孤独确实比疾病更可怕! 当人类始祖犯了罪, 罪就破坏了人类与创造他的神之间的美好关系, 人从此与神隔离. 但创造主仍然深爱他所创造的人类, 纵然祂恨恶他们的罪. 因此, 祂在人类始祖犯罪不久后, 就宣告一位救主将会临到, 要拯救人类脱离罪的败坏和刑罚. 主耶稣就是这位奇妙的救主, 祂在大约两千年前来到地上, 死在十架, 为要拯救人类脱离罪恶(马太福音1:21). 祂被称为“以马内利”, 就是“神与我们同在”的意思(马太福音1:23). 祂来, 为要拯救我们这群罪人, 为要叫神与我们同在, 为要叫我们永不孤单.

 

亲爱的朋友, 深愿你今日就信靠祂作你个人的救主, 得着罪得赦免(以弗所书1:7), 得享永生(约翰福音3:16). 对于信靠祂的人, 祂应许道: “我总不撇下你, 也不丢弃你”(希伯来书13:5); “所以我们可以放胆说: 主是帮助我的, 我必不惧怕”(希伯来书13:6). 信靠主耶稣的人, 有主永远陪伴, 永不孤单! 难怪保罗可以写道: “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 难道是患难吗? 是困苦吗? 是逼迫吗? 是饥饿吗? 是赤身露体 吗? 是危险吗? 是刀剑吗? … 然而, 靠着爱我们的主, 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 因为我深信无论是死, 是生, 是天使, 是掌权的, 是有能的, 是现在的事, 是将来的事, 是高处的, 是低处的, 是别的受造之物, 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 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罗马书8:32-39)[3]

 

 


[1]              摘自“孤独比疾病更可怕, 早死率高50%”, 载《星洲日报》活力副刊, 2018年1月12日, 第1页.

[2]              取自中文圣诗集《万民颂扬》第458首 — “何等恩友慈爱耶稣”. 这首诗歌的歌名也被译作“至好朋友就是耶稣”或“耶稣恩友”.

[3]              上文参考 夏忠坚著, 《敬拜人生 — 我活着是为敬拜》(台北: 道声出版社, 2004年), 第386-388页;    http://www.stempublishing.com/hymns/biographies/scriven.html .



作者:

Leave a Reply

Copyright © 2024 MalaccaGospelHall.org.my. All rights reserved. Developed by Passion In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