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的事 (十二): 外邦人的日期(上)
(A) 简介
与以色列人被掳、分散和最终的灾难(指七年灾难)并行的, 是我们的主耶稣所说的“外邦人的日期”(路21:24: “他们要倒在刀下, 又被掳到各国去. 耶路撒冷要被外邦人践踏, 直到外邦人的日期满了” ). 但以理书的预言多方论到外邦人的日期, 当基督自己在提到以色列被外邦政权压迫的这段时期, 也引用了但以理书为论据(太24:15).
在律法下, 神应许以色列会“超乎天下万民之上”(申28:1);[1] 条件是他们必须顺服神的话. 这应许表示他们在每一方面将显明为蒙福的子民. 天下万民见他们归在耶和华的名下, 就要惧怕他们. 他们要作首不作尾, 只居上不居下(申28:1-14).
但很可惜, 由于他们过后不顺服神, 完全背道离弃神, 他们不仅失去了这一切的福气, 申命记 28:15-68所说的咒诅就完全临到他们. 经过不是很久的考验, 在士师和列王的时代过后 — 他们多次被众先知所警告, 也经历部分的审判和拯救之后 — 最终, 可怕的被掳和分散发生了, 先是临到以色列的10个支派(王下15:29; 18:9-12), 然后再临到剩余的犹大和便雅悯支派(参 王下25:1-2; 代下36:15-21). “所以, 耶和华的怒气向祂的百姓发作, 憎恶祂的产业, 将他们交在外邦人的手里; 恨他们的人就辖制他们”(诗106:40-41).
(B) 第一个异象: 巨像
但以理书主要就是论到这外邦势力之霸权统治的时期(period of the supremacy of Gentile power), 即主耶稣所谓的“外邦人的日期”. 我们看到但以理书记录了两个不同异象, 各自包含了从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的统治开始, 直到主耶稣第二次再来审判列国的这一整段时期(包括在这整段时期[即“外邦人的日期”]将兴起的不同帝国, 编译者按).
(B.1) 属人的四大帝国
第一个异象是神给尼布甲尼撒王的梦: “王啊, 你梦见一个大像, 这像甚高, 极其光耀, 站在你面前, 形状甚是可怕. 这像的头是精金的, 胸膛和膀臂是银的, 肚腹和腰是铜的, 腿是铁的, 脚是半铁半泥的. 你观看, 见有一块非人手凿出来的石头打在这像半铁半泥的脚上, 把脚砸碎; 于是金、银、铜、铁、泥都一同砸得粉碎, 成如夏天禾场上的糠秕, 被风吹散, 无处可寻. 打碎这像的石头变成一座大山, 充满天下”(但2:31-35)
接着, 但以理给这梦作出清楚和明确的解释. 金头就是代表尼布甲尼撒本身(但2:38). “王啊, 你是诸王之王. 天上的神已将国度、权柄、能力、尊荣都赐给你. 凡世人所住之地的走兽, 并天空的飞鸟, 祂都交付你手, 使你掌管这一切. 你就是那金头”(但2:37-38; 编译者注: 金头肯定是指巴比伦王[king]尼布甲尼撒, 亦可代表这王的王国[kingdom]或政权 ).[2]
在他(亦指他的王国巴比伦帝国)过后, 另有一国兴起. 此国“不及于”之前的国(但2:39), 可能指这国的统治权比较不直接由神所授, 这国是由银所代表;[3] 第三国由铜所代表,[4] 第四国由铁所代表,[5] 最后, 退化的状况持续发生, 这第四国发展成半铁半泥的混合国. 按次序排列, 这些王国是巴比伦(但2:38)、玛代波斯(但5:28)、希腊(但8:21)和罗马(路3:1), 这些其实都毫无疑问, 所有人都赞同这个解法.
但以理解释这异象时, 他对这第四国的解释比其他三国更为详细. 在这第四国维续下去的过程中, 它经历了性质上的转变, 脚和脚趾部分出现泥, 这是之前提到的一切部位所没有的(意即金的头、银的胸膛和膀臂、铜的肚腹和腰、铁的腿都没有与泥搀杂, 但2:32-33).
(B.2) 属神的永恒国度
接着下来, 一块非人手凿出来的石头出现了, 打在巨像的脚上. 石头所打的部位, 正是在这第四国的最终形式 — 半铁半泥的脚上(但2:34). 这块石头是整本圣经中所提到的那同一块石头, 即被匠人所弃的那块石头, 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 那块石头掉在谁的身上, 就要把谁砸得稀烂(赛28:16; 路20:17-18).[6] 这是神的审判, 外邦霸权的统治也到此结束. 神要设立“一国, 永不败坏, 也不归别国的人, 却要打碎灭绝那一切国, 这国必存到永远”(但2:44).[7]
就这样, 世上的国成了我神和主基督的国(启11:15). 有者引用面酵的比喻, 说福音有“发酵”的能力(太13:33),[8] 能改变世界(指把世界变得更好, 成为主基督的国). 世人普遍接受这样的看法, 但我们在圣经中找不到任何的预言可以支持上述看法. 他们认为靠着福音“发酵”之能, 加上教育、科学、政治和卫生的改革, 便能做到这点, 但这样的国仍有世上的国之特征.
然而, 我们看到在19世纪, 人自夸的进步其实是骄傲和亵渎的发展; 失去了人的情感, 标榜的是激烈和高傲的主张, 每个阶级都强调自己的权利, 这一切正是“末世的指标”. 值得注意的是, 曾在古罗马帝国版图的欧洲各国现今已显出“共和政体元素”(Republican element), 甚至所有政体中较低的形式 — 共产主义(the communist)也在法国露出它可怕的面目.[9]
由于“金头”代表完全专制的政体形式(autocratic form of government; 注: 但2:38解释金头象征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 此王实行独裁或完全专制的政体), 所以我们有理由断定“泥”(clay)则代表最低的民主政体形式(form of democratic government). 罗马帝国权威的铁腕统治正是因为民主元素的引入而破碎 — 铁和泥两者无法凝聚, 整体力量受挫.[10] 此国“半强半弱”(但2:42), 已有破裂, 所以当那石头打在其上, 整个巨像便粉碎了(喻指人的国度绝不可靠, 在击打下便倾倒瓦解了), “于是金、银、铜、铁、泥都一同砸得粉碎, 成如夏天禾场上的糠秕, 被风吹散, 无处可寻”(但2:35).[11]
(文接下期)
***************************************
附录一: 四大帝国的历史
主耶稣在橄榄山上教导时, 曾论到关乎耶路撒冷的事. 祂的信息范围既属历史, 又属预言: “耶路撒冷要被外邦人践踏, 直到外邦人的日期满了”(路21:24). 关于这点, 美国的圣经学者司可福(Cyrus I. Scofield)指出, “外邦人的日期”始于犹大被尼布甲尼撒掳掠(代下36:1-21), 自此, 耶路撒冷就在外邦人的统治下. 在“外邦人的日期”里, 曾有四大外邦帝国统治过耶路撒冷, 即巴比伦、玛代波斯、希腊和罗马. 以下是这四大帝国的历史简述:[12]
(一)巴比伦 (主前626-556年)
- 主前1830年, 巴比伦城开始兴起, 享有盛名.
- 汉穆拉比(Hammurabi, 主前1704-1662)是古巴比伦第六任国王, 他的法典使巴比伦闻名于世.
- 巴比伦自主前900-722年由亚述帝国控制.
- 比罗达巴拉但(Merodach-Baladan)约在主前722年反叛亚述, 成功作巴比伦王(主前722-710年; 注: 王下20:12和 赛39:1曾提及此人).
- 主前626年, 拿布普拉撒(Nebopalassar, 或作 Nabopalassar)建立了新巴比伦王朝, 极其强盛.
- 主前605年, 他打发儿子尼布甲尼撒(Nebuchadnezzar)与埃及人战争, 并在迦基米施(Carchemish)的战役中得胜, 从此成为当代世界的霸主.
-
尼布甲尼撒(统治期: 主前606-561年)是能干的统帅、战士、政治家和建筑师. 他与玛代公主(Amyhia)结婚, 为她在巴比伦建了著名的“空中花园”(Hanging Garden).
- 尼布甲尼撒追杀埃及军远达耶路撒冷西面. 他首次探访耶路撒冷, 但只短暂停留, 因父王突然去世, 只好于主前605年匆忙赶回巴比伦.
- 尼布甲尼撒继位作巴比伦王. 他至少三次围攻耶路撒冷城, 最后将它焚烧净尽. 这三次是:
- 主前605年: 他夺得耶路撒冷城, 并立约雅敬(约西亚之子)作傀儡王, 又拿走一些圣殿的财宝. 他也带了重要的王室后裔回巴比伦, 包括但以理和他的三个朋友(代下36:6-7; 但1:1-3)
- 主前597年: 他卷土重来, 将耶路撒冷余下的财宝带回巴比伦, 又带先知以西结、约雅斤(约雅敬之子), 以及王子、官员等1万人前往巴比伦(王下24:14-16)
- 主前586年: 他再次回来, 为要惩罚反叛的犹大王西底家. 这次耶路撒冷城沦陷, 圣殿被毁、城被焚烧, 西底家的众子被杀, 他的双眼被弄瞎, 带回巴比伦, 最后死在那里.
- 主前562年, 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王去世.
- 主前562年, 其儿子以未米罗达(Evil-Merodach)继位(王下25:27), 为期很短.
- 主前556年, 亚述贵胄拿波尼度(Nabonidus)登上了王位. 不久, 半退休的他立幼子伯沙撒(Belshazzar)同摄国权, 同为巴比伦王.
- 伯沙撒统治直到主前556年10月13日, 就在那夜, 玛代波斯攻占了巴比伦城(但5:30-31)
(二)波斯 / 玛代波斯 (主前539-331年)
-
主前559年, 塞鲁士大帝(另译“古列大帝”, Cyrus the Great)建立强大的波斯帝国. 旧约圣经清楚表明他是耶和华神所兴起的君王(赛44:28; 45:1; 也参 拉1:1-8; 但1:21; 6:28; 10:1).
- 主前546年, 他打败了非常富有的吕底亚王(Croesus of Lydia).
- 主前539年, 他攻占巴比伦城, 杀了巴比伦王伯沙撒(伯沙撒也被称为“迦勒底王”, 但5:30).
- 主前538年, 塞鲁士下令允准国中犹太人归回故土, 重建耶路撒冷的圣殿(拉1:1-5).
- 主前529年, 塞鲁士死于战场.
- 他的儿子冈比西斯二世(Cambyses II)接续为王(主前529-522年), 并于主前525年征服了埃及. 他不久却死了,[13] 于是发生内战.
- 大利乌一世(Darius I, 即“大利乌大帝”, Darius the Great)接续他作波斯王(主前522-486年), 恢复法律和国家秩序, 把即将崩溃的帝国挽回.
- 主前490年, 在马拉松(Marathon)的战域中, 大利乌一世的波斯大军被希腊军队打败.
- 大利乌的儿子薛西斯(另译“薛西”, Xerxes)继位作波斯王(主前486-465年). 此王即是以斯帖记的亚哈随鲁王. 主前480年, 薛西的军队在萨拉米斯(Salamis)战役中被希腊军队打败.
- 亚达薛西一世(Artaxerxes I)于主前465-423年作波斯王, 是酒政尼希米在皇宫服事的那位王.
- 大利乌三世(Darius III)于主前336-330年作波斯王. 主前330年, 他被希腊的亚历山大击败, 波斯帝国从此落沒.
(三)希腊 (主前331-323年)
- 主前546-479年, 希腊常受到波斯帝国的侵袭, 不过自萨拉米斯(Salamis)和普拉提亚(Plataea)的战役后, 希腊的胜利解除了波斯的威胁.
- 这些战役不久后, 希腊进入黄金时代, 由雅典民主领袖伯里克利(Pericles, 主前461-429年)所领导. 许多雅典公民成为历史著名人物, 例如: 苏格拉底(Socrates, 主前469-399年)、柏拉图(Plato, 主前427-347年)、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主前384-322年)等等.
- 然而, 希腊的黄金时代不长(主前500-300年), 两个处于领导地位的希腊城邦 — 雅典和斯巴达(Sparta) — 竟然打起仗来, 彼此相争. 经过伯罗奔尼撒的战役(Peloponnesian wars), 斯巴达冒出头来.
- 主前338年, 马其顿的腓力(Philip of Macedon, 主前380-336年)征服了希腊.
-
主前336年, 腓力遭人暗杀. 他的儿子亚历山大(Alexander, 当时年仅20岁)继位作王. 他准备执行父命, 征服波斯帝国.
- 主前334年, 亚历山大横渡海力士彭特(误译“海伦斯堡”, Hellespont; 此地将小亚细亚与中东分开), 并于那年在格兰尼古河(Granicus)打败波斯大军.
- 主前332年, 他毁灭推罗(另译“泰尔”, Tyre), 却保存耶路撒冷城.[14] 他受到埃及人欢迎, 在埃及建立了亚历山大城(city of Alexandria).
- 主前331年, 他在亚尔伯拉(Arbela)的战役中粉碎了波斯帝国的权势, 建立了希腊帝国.
- 主前327年, 他入侵印度. 他计划重建巴比伦城, 使它恢复昔日的荣耀. 但在主前323年, 他死于印度, 年仅32岁.[15]
- 希腊帝国随后被亚历山大的4位将军瓜分:
- 多利买(Ptolemy): 在以色列南部建立了多利买王朝(Ptolemaic Dynasty): 统治埃及.
- 西流基(Seleucus): 在以色列北部建立了西流基王朝(Seleucid Dynasty): 统治叙利亚.
- 卡山大(Cassander): 统治希腊和马其顿.
- 吕西马古(Lysimachus): 统治小亚细亚.
- 主前175年, 安提阿哥四世伊比法(Antiochus IV Epiphanes)作西流基王朝的统治者. 他于主前168年(或主前167年)进攻耶路撒冷, 污秽圣殿, 残杀犹太人, 结果引发马加比家族起义, 率领犹太人群起反抗(Maccabean Rebellion, 主前167-160年).
(四)罗马 (主前58-主后476年)
-
传统认为罗马建国于主前753年4月21日. 古罗马政治家和哲学家西塞罗(Cicero, 主前106-43年)指出罗马国名乃出自其创建者罗穆卢斯(Romulus). 他统治了39年, 突然失踪(根据传说, 他被接上天).
- 主前338年, 罗马控制了意大利中部.
- 主前146年, 罗马与迦太基(Carthage)进行第三次战争, 并成功夺取迦太基城.
- 主前63年, 罗马将军庞培(Pompey)占领了巴勒斯坦, 但接着下来就是罗马内乱期.
-
尤利乌斯凯撒(Julius Caesar)在著名的高卢战役(Gallic Wars, 主前58-51年)中获胜, 把高卢(Gaul)纳入罗马省份, 巩固了罗马帝国. 主前44年3月15日, 尤利乌斯·凯撒在罗马遭暗杀.
- 主前31年, 凯撒亚古士督(Augustus, 或称“奥克塔维厄斯”, Octavius)成为罗马皇帝. 在那一年, 他使埃及成为罗马其中一省. 罗马帝国达到了权力和荣耀的顶点. 主耶稣基督就是降生在亚古士督的统治时期(主前31-主后14年).
- 提比略(Tiberius Caesar)继亚古士督作罗马皇帝(主后14-37年). 施洗约翰和主耶稣基督就在他的统治期间出来传道.
-
尼禄(Nero, 主后37-68年)于主后54-68年作罗马皇帝. 经过数年的正常统治后, 尼禄转向残暴统治, 处死其母(主后59年)及妻(主后62年), 并焚烧罗马城, 却把这罪归咎于基督徒, 导致许多基督徒被杀害. 彼得和保罗就在尼禄的统治期间殉道. 尼禄最终于主后68年自杀身亡.
- 罗马将军维斯帕先(Vespasian, 主后68-79年)作罗马皇帝. 他命令儿子提多将军率领大军毁灭耶路撒冷, 并于主后70年完成此事.
- 主后79年, 维斯帕先皇帝死后, 提多继位, 统治罗马(主后79-81年). 在他的统治期, 庞培城因维苏威火山(Mt. Vesuvius)爆发而毁灭.
- 主后81年, 多米田(Domitian)夺权, 成为罗马皇帝. 他把使徒约翰放逐于拔摩岛(启1:9).
-
主后313年, 君士坦丁(Constantine)签署了宽容法令(Edict of Toleration), 使基督信仰成为国教. 主后325年, 他在尼西亚会议中作主席.
- 狄奥多西(Theodosius the Great)于主后379-395年作罗马皇帝. 他于主后395年去世, 把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分权而治), 东罗马给长子阿卡狄乌斯(Arcadius)治理, 西罗马给幼子霍诺里乌斯(Honorios)治理.
- 主后452年, 匈奴王阿提拉(Attila the Hun)把西罗马帝国首都拉文纳攻陷, 赶走皇帝.
- 主后455年, 汪达尔人(Vandals, 古代东日尔曼部族)从海上出发, 洗劫了罗马城.
- 主后476年, 西罗马最后一任皇帝罗穆卢斯奥古斯都(Romulus Augustulus)被废, 西罗马帝国落沒. 不过, 东罗马帝国(或称“拜占庭帝国”, Byzantine Empire, 主后395-1453年)却再延续多一千年左右, 于1453年才被奥斯曼帝国(Ottoman Empire)的穆罕默德二世所攻陷.
***************************************
附录二: 四大帝国的年代表
尼布甲尼撒王所梦见的巨像代表四大帝国(但2:31-45). 以下是圣经学者或解经家们对此四大帝国的年代所持有的看法:
四大帝国 | 金(头) = 巴比伦 | 银(胸和膀臂) = 玛代波斯 | 铜(肚和腰) = 希腊 | 铁(腿和脚) = 罗马 |
A: 启导本 | 主前 625 – 539 | 主前 539 – 330 | 主前 330 – 30 | 主前 30 – 主后 180 |
B: 研读本 | 主前 626 – 539 | 主前 539 – 330 | 主前 330 – 63 | 主前 63 – 主后 ? |
C: 马有藻 | 主前 605-539 | 主前 539 – 331 | 主前 331 – 63 | 主前 63 – 主后 476 |
D: 黄丹尼 | 主前 625 – 538 | 主前 538 – 330 | 主前 330 – 31 | 主前 31 – 主后 476 |
E: Jim Allen | 主前 626 – 539 | 主前 539 – 331 | 主前 331 – 63 | 主前 63 – 主后 476 |
F: Wiersbe | 主前 636 – 539 | 主前 539 – 330 | 主前 330 – 63 | 主前 63 – 主后 475 |
G: Pentecost | 主前 626 – 539 | 主前 539 – 330 | 主前 330 – 63 | 主前 63 – 主后 ? |
H: Willmington | 主前 606 – 539 | 主前 539 – 331 | 主前 331 – 323 | 主前 322 – 主后 476 |
I: R. Dividing | 主前 606 – 539 | 主前 539 – 330 | 主前 330 – 63 | 主前 63 – 主后 ? |
注一: 图表显示帝国年代有细微差异, 但差距不大. 此外, 差异可能因不同学者以不同事件为指标所致.[16]
注二: 图表的斜体英文字(A、B…)代表下列参考书:
A: 余也鲁总编辑, 《中文圣经启导本》(2005), 第1246, 1364, 1379页.
B: 鲍会园总编辑, 《更新版研读本圣经》(2008), 第1676, 1686页.
C: 马有藻著, 《异梦解惑者 — 但以理书诠释》(2004), 第37-38页.
D: 黄丹尼著, 《末世大灾难》(1992), 第90, 91-99页.
E: Jim Allen, Daniel Reconsidered (2013), 第100-106, 676, 682-683页.
F: Warren W. Wiersbe, The Bible Exposition Commentary: Prophets (2002), 第260页.
G: J. Dwight Pentecost, “Daniel” in The Bible Knowledge Commentary: OT (1985), 第1335页.
H: H. L. Willmington, Willmington’s Guide to the Bible (1984), 第228页.
I: Rightly Dividing the Word: Things that Differs (1995), 第61-78页.
***************************************
附录三: 但以理书的巨像
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在位第二年, 即主前(公元前)大约587年, 一天晚上, 他做了一个梦. 此梦关乎世界政局的演变. 王说他醒来后忘了此梦, 吩咐国中所有哲士(术士)前来解梦, 唯无人能解. 王喝令灭绝巴比伦所有哲士. 在这千钧一发之刻, 来自犹大国的真先知但以理挺身而出, 为王解梦. 但以理书2:31-49记载了王所梦见的巨像, 并神借着但以理给它的正确解释. 艾伦(Jim Allen)在其所著的《重新考虑但以理书》(Daniel Reconsidered)把这段经文分段如下:
- 但2:31-35: 梦中的人像(The Image)
- 但2:36-45: 异梦的解释(The Interpretation)
- 但2:46-49: 印象和影响(The Impression)
(A) 梦中的人像 (The Image, 但2:31-35)
尼布甲尼撒王在梦中看见一个巨大又辉煌的人像. 它是由几种材料制成的: (1) 头是精金; (2) 胸膛和膀臂是银; (3) 肚腹和腰是铜. (4) 腿是铁的, 脚是半铁半泥. 这巨像被一块“非人手凿出来的石头”打得粉碎. 然后这块石头“变成一座大山, 充满天下”(但2:34-35).
(B) 异梦的解释 (The Interpretation, 但2:36-45)
威明顿(H. L. Willmington)指出, 这个巨像代表了四个外邦世界的霸权: (1) 金头是巴比伦; (2) 银胸和臂是波斯(玛代波斯); (3) 铜腹和腰是希腊; (4) 铁腿和半铁半泥的脚是罗马. 最后在末世霸权的日子, “天上的神”要借着祂的磐石(主耶稣基督), 粉碎地上一切的国度, 设立一个永恒的国度(但2:44-45).[17]
(B.1) 金的头 (但2:37-38)
“王啊, 你是诸王之王. 天上的神已将国度、权柄、能力、尊荣都赐给你.凡世人所住之地的走兽, 并天空的飞鸟, 他都交付你手, 使你掌管这一切. 你就是那金头”(但2:37-38). 尼布甲尼撒王就是那金头. 尼布甲尼撒王于主前606年攻陷耶路撒冷城(代下36:6-7). 这使他进入神的计划中, 成为高高在上的“金头”(但2:38). 他在父亲拿布普拉撒(Nabopolassar, 或作 Nebopalassar)于主前605年逝世后, 便成为新巴比伦帝国(Neo-Babylonian Empire)的帝王, 并以大权治理长达43年(主前605-562年). 再过23年后(主前539年), 即在巴比伦王伯沙撒(Belshazzar)的时代, 巴比伦城被波斯王塞鲁士(另译“古列”, Cyrus)所攻陷.
用“金”代表巴比伦是非常适合的, 因为巴比伦以金子闻名于世. 此城被喻为“金子的城”(KJV: the golden city, 赛14:4).[18] 巴比伦的异教之神马杜克(Marduk)被人称为“金神”(the god of gold); 很可能马杜克的巨型偶像也是纯金制成的. 曾在尼布甲尼撒作王时期游览过巴比伦的著名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 也因目睹城中大量金子而惊讶不已 — 连墙壁甚至整座建筑物都镀上金子. 难怪耶利米形容说: “巴比伦素来是耶和华手中的金杯”(golden cup, 耶51:7).
(B.2) 银的胸和膀臂 (但2:39a)
一听到“你就是金头”, 尼布甲尼撒王肯定自满得意, 不过, 但以理接下去的话令他惊讶, 巴比伦帝国将被另一个“不及于你”的国取代! 这显明“天上的神”是掌控一切的, 祂既然可以把国权赐给尼布甲尼撒王, 也可将之取去, 赐予他人.
虽然当时没有说出这第二国的名称, 可是但以理书较后道出它的名字(但5:31; 8:20), 同时历史也提供答案: 随着巴比伦帝国之后的, 是玛代波斯帝国(Medo-Persian Empire), 由塞鲁士(Cyrus the Great)所统治. 按这巨像, 象征此帝国的是银的胸和膀臂. 两只膀臂代表此帝国的两大部分(玛代和波斯两国), 在塞鲁士圆滑的外交策略治理下联合为一. 此帝国掌权统治当代世界(指地中海一带的世界)超过两百年之久, 从波斯于主前539年占领巴比伦, 直到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于主前331年的兴起. 但以理书较后以“公绵羊”(ram)的预言来象征玛代波斯帝国(8:3-4,20). 但以理不会对此事感到惊讶, 因他可从先知耶利米较早时的预言, 晓得玛代诸君将攻打巴比伦(耶51:11,28; 注: 赛13:17也预言此事).
在军事力量上, 玛代波斯并非“不及”巴比伦, 因它实际上打败和占领了巴比伦. 在版图地域上, 玛代波斯也非“不及”巴比伦, 因前者的版图更大. 在国家财富上, 玛代波斯也不是“不及”巴比伦. “银子”是当时的商业货币, 玛代波斯帝国内每个省份(satrapy / province)是用银币纳税, 故有大量银子纳入国库. 玛代波斯因此非常富裕, 可大规模地兴兵远征(但11:2; 拉4:13), 甚至在当代被喻为“银帝国”(silver empire).
这里的“不及”是指在金属方面的价值(value of the metals), 在价值上银不及金; 而这价值反映神的完美标准, 故玛代波斯在统治方式上“不及”巴比伦. 巴比伦的统治是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虽是独裁(autocratic)和专制的(despotic), 却完全集中与统一. 但玛代波斯包含两个不同的国民(玛代人和波斯人), 由127个君主(princes / satraps)管理各自的省份(但6:1; 斯1:1), 这种治理方式显然“不及”巴比伦的中央集权统治. 专制的治理方式若由属神的人执行就很理想, 但实际上, 美事落入人的手中就往往失败. 玛代波斯的寡头政治(oligarchic rule, 指由极少数人治理的方式)是落在几个家族的手里, 这与神的理想相差甚远, 故在统治方式上“不及”于巴比伦.
(B.3) 铜的肚腹和腰 (但2:39b)
这第三国是以铜为特征. 这里没有多谈此国, 但较后的预言以“公山羊”(he-goat)来代表它(8:21). 历史清楚告诉我们, 这第三国是亚历山大所开创的希腊帝国(Grecian Empire). 用铜来代表此帝国, 是非常贴切的描述. 亚历山大以8个决定性战役打败了所有抵挡他的军团. 当耶路撒冷被攻陷时, 希腊帝国便出现在神的时间表上.
此帝国用“铜”来描述全然适切, 因为希腊人大量采用铜. 他们的军队穿戴铜制的军装如铜头盔、铜护心镜、铜盾牌和铜制的刀剑. 希腊大军的铜方阵(phalanx) — 青铜包覆的众战士组成一排接一排的续流线, 有时还互锁盾牌(interlocked shields), 形成联锁紧扣的防护罩, 在亚历山大的英勇率领下大步挺进, 势不可挡, 令玛代波斯的大军节节败退. 希腊帝国的版图比玛代波斯更广大, 跨越亚欧非三大洲, 甚至向东扩展到印度河流域.
此国不仅以铜肚腹代表, 更延伸到铜腰, 暗示此帝国后期将会分裂(注: 腰部是要分成两腿的部分). 亚历山大撤军回到巴比伦, 不久便在33岁时英年早逝. 他的帝国过后被他的四名大将分割成四个国家.[19] 当中只有两个国家在以色列和圣经历史上有重要角色, 即以色列南部(位于埃及)的多利买王国(Ptolemaic Dynasty)和北部(位于叙利亚)的西流基王国(Seleucid Dynasty).
(B.4) 铁的腿和半铁半泥的脚 (但2:40)
第四国“必坚壮如铁”(40节). 历史告诉我们, 希腊帝国过后就是罗马帝国, 而铁是此帝国最适切的代表. 罗马军队以更坚固耐用的“铁”取代希腊帝国的“铜”. 罗马人用铁来制造军队的盾牌、刀剑和头盔. 罗马重标枪(pilum)是罗马军团的特别武器, 枪头也是用粗壮的铁所制.
巴比伦帝国统管当代的世界少过100年, 相比之下, 罗马帝国至少有500年之久, 从罗马将军庞培(Pompey)于主前63年征服巴勒斯坦, 直到“西罗马帝国”于主后476年被东哥特人(the Ostrogoths)[20]推翻. 若以“东罗马帝国”(拜占庭, Byzantine)于1453年的落沒来计算, 罗马帝国甚至维持了千年之久.
潘德科(J. Dwight Pentecost)指出, 罗马帝国的两大特征是分裂(division; 但2:41: “那国将来也必分开”, 即分裂成为东罗马与西罗马)和衰退(deterioration; 但2:42: “那国也必半强半弱”). 罗马虽成功占领大片领土, 但它无法使所有人民团结, 形成一个联合帝国. 在这方面, 它的百姓确实“与各种人搀杂, 却不能彼此相合”(但2:43). 关于这半强半弱的搀杂, 也有别的学者认为是指: (a) 此帝国在组织上强盛, 在道德上却是脆弱; (b) 罗马无法成功地把帝国主义(imperialism)与民主制度(democracy)联合起来; (c) 罗马政权被广大群众(masses)侵袭而弱化; (d) 罗马帝国是多种民族与文化的混合体.[21]
贝克(James R. Baker)引述美国浸信会圣经学者拉尔金(Clarence Larkin)的评述: “关于‘第四国’, 我们留意到三件事. 第一, 它由腿部所代表, 在长度上至少是人像的一半, 因此在比例上, 罗马帝国比其他三国维持得更久. 历史证实这方面确实如此. 此人像分成‘两个腿’, 意味着罗马帝国将会分成两大部分. 历史也证实这是真的, 因为罗马帝国于主后364年分成‘东区’(Eastern Division), 以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为首都, 以及‘西区’(Western Division), 以罗马城为首都.第三, 人像的两脚进一步分成各自的‘五个脚趾’. 这10个脚趾还未显露出来, 所以这巨像在历史上的应验还未完整. 从以上所言, 我们看见第一帝国是一个单位(UNIT), 第二是两部分(DUAL), 第三变成四部分(QUADRUPLE), 而第四在其最终形式, 将是十部分(TEN-TOED). 虽然今日肉眼可见的罗马帝国已不存在, 但它的法律制度(及罗马天主教、罗马军队的军阶等), 仍在诸多邦国中盛行, 极有影响力, 而此帝国有朝一日将会以可见的形式复兴.[22] 在它复兴和最后的形式,[23] 会由‘十个联盟国’(Ten federated Kingdoms)组成, 由人像的十个脚趾所代表, 联盟国的首领将会是最后一个罗马皇帝和外邦统治者 — 敌基督(the ANTICHRIST).”[24]
换言之, 这第四国(罗马帝国)可再分成几个时期. 根据威明顿, 罗马帝国有三个时期: (a) 第一时期: 最初建立帝国期(主前300年直到主后476年); (b) 第二时期: 有影响力的时期(主后476年直到现今): 至今仍有的影响如罗马帝国首都罗马城、罗马教会的首府梵蒂冈、罗马法律、罗马语言(拉丁语)、罗马军队的军阶; (c) 第三时期: 复兴的罗马帝国(召会被提直到哈米吉多顿大战).[25] 亦有学者只将它分成两大时期, 即上述(a)和(c).
(B.5) 打碎巨像的石头 (但2:41-45)
“当那列王在位的时候, 天上的神必另立一国, 永不败坏, 也不归别国的人, 却要打碎灭绝那一切国, 这国必存到永远”(但2:44). 这节是本章第5次提到“天上的神”(但2:18, 19, 28, 37, 44), 指明有一者以“石头”为象征. 此石头要打碎一切属地的国, 接着, 这石头变成一座大山. 这里是以“大山”象征神的国.[26]
贝克(James R. Baker)写道: “异象中见到的石头清楚指向基督, 即神所应许赐给以色列的君王. 新旧约圣经皆以‘石头’的画像, 代表神所应许的弥赛亚(或称“基督”, 即耶稣基督; 创49:24; 诗118:22; 赛8:14; 28:16; 徒4:11; 彼前2:4,6).[27] ‘非人手凿出来的石头’强烈地意味着那位即将来临的弥赛亚具有超自然的根源… 在异象中, 此石头是打在巨像的脚上(但2:34), 但整个巨像也照样“一同砸得粉碎”(但2:35,45). 这点描述神最终的审判会临到一切属人的腐败政权, 并在末世的时候全面摧毁它. 此审判已交在那位即将来临的弥赛亚手中.”[28]
值得留意的是, 潘德科指出“无千禧年派”(Amillennialists)认为, 但2:44所谓的“国”在基督第一次降临时已被基督设立, 而教会就是那国. 他们的论点是: (a) 基督信仰犹如那不断扩大的山, 已开始成长, 在地理方面传播与扩散, 今日仍然如此; (b) 基督是在罗马帝国时代降临的; (c) 罗马帝国落入10国(十个脚趾)的手中; (d) 基督是房角石(弗2:20).
无论如何, “前千禧年派”(Premillennialists)认为, 那被基督设立在地上的国, 是属将来的事. 至少有6点支持此看法: (1) 石头会快速变成大山, 而非逐渐发生此事. 基督信仰并非在基督第一次降临后, 快速充满天下, 遍布全地. (2) 基督虽在罗马帝国时代降临, 祂却没有摧毁它. (3) 基督在世时, 罗马帝国从没有立刻拥有10王. 但此巨像暗示当基督再临设立祂的国度时, 地上已有10个统治者, 他们将被基督所灭. (4) 虽然基督现今已是教会的房角石(弗2:20), 也是非信徒的绊脚石(彼前2:8), 但祂还不是那块击打人的石头(smiting stone). (5) 那块石头(弥赛亚)将会摧毁和结束一切世上的国. 可是教会还未也将不会占领世上列国. (6) 教会不是政治领域的国度, 但未来的千禧年却是这样的国度. 简言之, 尼布甲尼撒王的梦清楚教导前千禧年论, 表明基督将会回到地上, 征服所有列国, 并在地上设立祂的治理或国度. 简之, 教会不是这里所谓的国度.[29]
还有一事值得留意, 是关于巨像与“七十个七之预言”. 神曾启示但以理关于千禧年国设立之前, 必须经过七十个七 (70 x 7 = 490年; 但9:24-27). 英国的安德森爵士(Sir Robert Anderson)算出这490年始于波斯帝国时期的主前445年, 可是到了罗马帝国时期的主后32年, 即69个七的时候就暂停了. 从第69个七到第70个七, 两者之间有段“间隔时期”, 就是现今的召会时代. 艾伦(James Allen)解释道: “有个时间空档(time gap, 或作“间隔”, interval)必须发生在这巨像所代表的时期. 在第69个七结束时(即主后32年),[30] 七十个七的预言之钟便停止了. … 七十个七之预言中的时间空档(间隔)从主后32年开始, 直到未来的某一日, 即召会被提(帖前4:17). 到那时, 与以色列有关的和平盟约将被坚定(但9:27), 为以色列带来短暂和平. 这时, 预言之钟重新启动(进入最后一个七年), 倒数七年的灾难, 直到基督降临得国(指基督回到地上, 消灭敌基督, 建立千禧年国, 编者按).[31]
(C) 印象和影响 (The Impression, 但2:46-49)
听完了先知但以理的解释, 尼布甲尼撒王惊讶不已, 便向但以理屈膝, “俯伏在地, 向但以理下拜, 并且吩咐人给他奉上供物和香品”(但2:46). 尼布甲尼撒王心生敬畏, 承认但以理的神不仅能解梦, 并且还“是万神之神、万王之主, 又是显明奥秘事的”(但2:47). 王大力提升但以理为总理, 这是巴比伦最高的官职(但2:48).
魏斯比(Warren Wiersbe)指出, 此巨像的解释看似简单, 却带出四个重要且深邃的信息或真理. 第一个真理: 它显明神在掌控历史. 祂知道未来的事, 因为祂计划未来将成的事. 这不表示神要为世上领袖和列邦列国的罪恶负责, 而是表明祂可支配和否决他们的邪恶, 来成就祂神圣的旨意. 天上的神把帝国宝座赐给尼布甲尼撒, 使他有能力打败他的敌人, 扩展他帝国的版图(但2:37-38; 耶27:5-8). 神既然能够把权柄赐给他, 也能够把它取回来, 而祂过后确实这样做(但5:30-31). 尼布甲尼撒王不晓得他的帝国能维持多久, 但他晓得有朝一日必然落沒. 历史告诉我们, 巴比伦过后被“不及于它”的波斯所占领(但2:39).
第二个真理: 此梦显示人所经营的事业会随着时间而逐渐衰落. 这威严巨大的人像从头到脚不仅在价值上改变 — 从金变泥 — 也在力量上改变, 最终从金的头到半铁半泥的脚. 实际上, 此巨像是头部重, 脚部轻, 因为金的原子量(atomic weight)比泥重10倍, 而银也比泥重5倍. 历代以来, 列国和帝国看似强盛不朽, 但它们常有倾覆和粉碎的危险. 尼布甲尼撒所梦见的巨像, 从头看起是金碧辉煌, 然后是银、铜、铁, 但最终还是靠半铁半泥的脚来支撑, 结果不堪一击.
当我们综览历史, 在某一方面, 我们看到进步和发展, 可是当我们进到深一层, 就不难看见衰退和腐败. 我们看见人在文明和科技上的进步, 我们可以轻易与世上任何角落的人谈话, 但所谈的很多不是重要事情. 我们可以快速地去到世上任何地方, 但我们却解决不了暴力、战争、饥荒、自由的问题. 我们享受现代生活的种种科技和电子产品, 但也同时目睹它们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与危机.
第三个真理: 在这世代的末期, 要把事物连在一起(团结一致)是困难的. 巨像的脚是铁与泥的混合体. 铁是强的, 泥是弱的; 所以巨像的铁看来坚硬耐久, 泥却相反. 事实上, 泥使到铁失去凝结巩固的能耐, 因为铁在哪里遇到泥, 就在那里弱化了. 现今社会是靠种种条约(treaties)连在一起, 但条约可以被毁; 靠应许连在一起, 但应许可被忽视; 靠传统连在一起, 但传统可被遗忘; 靠组织连在一起, 但组织可被解散; 靠金钱连在一起, 但金钱也会失效 — 这一切都是铁搀杂了泥!
最好的人也不过是泥, 因为人是神用地上的尘土所造. 人虽是按神的形像造的, 可是罪已把神赐给我们的统治权夺去(创1:26). 我们不仅创作制造, 也破坏摧毁; 我们不断破坏人类和神所赐的世界. 为何如此? 人心的问题才是每样问题的中心, 我们的心悖逆神, 坏到极处(耶17:9).
第四个真理: 基督将会再临, 摧毁祂的敌人, 建立祂的国度. 圣经常用“石头”象征弥赛亚, 神的儿子耶稣基督(诗118:22; 赛8:14; 28:16; 太21:44; 徒4:11; 林前10:4; 彼前2:4-8). “非人手凿出来”常在圣经中用来表示“不靠人的力量”, 指唯有神能做的事(西2:11; 来9:11,24). 看来罗马帝国会以某种方式维续下去, 直到这世代的结束, 最终导致10王的联合统治(但2:44; 7:24-27; 启17:3,12-18). 然而, 我们的世界会从邪恶中被救出来, 不是靠一个漫长的程序, 而是靠一个危机的处理 — 神所应许的主耶稣基督从天再临, 施行拯救. 四大帝国所流传和存留的一切, 都必被基督所毁, “如夏天禾场上的糠秕, 被风吹散, 无处可寻”(但2:35). 然后, 基督会设立祂的国, 充满全地.
魏斯比总结道: “当我们思想这些真理时, 我们应该充满喜乐的把握, 深知主在掌控一切, 有朝一日必在地上统管万有. 纵然神的子民应该尽力减轻或缓和地上的苦难, 使地球成为更安全、更喜乐的世界, 不过, 我们的盼望不建立在法律公正、政治联盟、道德改革运动等. 我们的盼望全建立在主(耶稣基督)的身上. 人的心需要靠神的恩来改变, 这表示神的子民必须为主作见证, 直到地极. 唯独基督的国度能够存到永远(但2:44), 也只有那些信靠祂, 靠圣灵重生得救的人, 才能够成为那国的公民(约3:1-18).[32]
[1] 申28:1: “你若留意听从耶和华你神的话, 谨守遵行祂的一切诫命, 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 祂必使你超乎天下万民之上.”
[2] 马有藻指出, 在历史上, “金头国”就是巴比伦大帝国, 国寿共66年(主前605-539年; 若从主前626年建国年开始算, 那就有87年). 据考古学家兼解经家布弗劳尔(Boutflower)考究, 巴比伦神米罗达(Merodach, 巴比伦神马杜克[Marduk]的希伯来名称)也称为金神, 而国中宫殿庙宇皆用黄金铺砌, 金碧辉煌. 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于巴比伦亡国后90年著作史记时, 赞叹巴比伦黄金之多是世界之冠. 马有藻著, 《异梦解惑者》(台北: 天恩出版社, 2004年), 第139页
[3] 马有藻指出, 主前539年, 巴比伦被新兴的玛代与波斯联盟推翻, 故此, “银胸和银臂国”分别代表玛代、波斯国(Medo-Persian kingdom), 共历时208年(主前539-331年). 玛代和波斯两国在主前550年联合成一国, 由两国中的大国波斯统管, 这二合一国以银作币值著名, 凡纳税、进贡、交课皆以银为单位(参 拉4:13). 同上引, 第37页.
[4] 根据马有藻, 第三国是“铜腰国”, 指希腊. 希腊人炼铜术驰名于世, 以铜造出甚多家用器皿, 武器也多以铜器代替铁器. 当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南征北伐, 战无不克, 统一世界, 南至埃及, 东至印度, 西至欧洲(正如 但2:39所言的“掌管天下”), 共268年(主前331-63年). 希腊帝国自亚历山大英年早逝(约33岁)过后, 便被他手下四大将军瓜分(参 但7:6), 至西流基王朝(另译“西流古王朝”, 管理叙利亚一带)时, 被罗马庞培(Pompey)大帝所倾覆, 巴勒斯坦地也归罗马版图, 而多利买王朝(管理埃及一带)于主前31年在Actium的战役被罗马所败, 后来也成为罗马的一部分. 同上引, 第37页.
[5] 第四国“铁腿国”是罗马, 罗马兵器用纯铁炼成, 所以刚硬无比. 罗马初期雄霸四方(但2:40: “能打碎克制百物”), 但在后期时(即“脚趾时期”), 国家因过度荒淫逸乐, 如半铁半泥般, 至主后364年便分裂成东、西罗马帝国, 如两脚之分; 东罗马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 西罗马以罗马城为京城. 西方的国民搀杂本土人, 却不能和平相处, 常有内哄及“各自为战”的事情. 主后476年, 东、西两部分正式宣布决裂. 分裂后却无十王出现, 因从脚至脚趾时期, 当中有一段颇漫长的时间分隔(即所谓的“召会时期”). 同上引, 第38页.
[6] 赛28:16: “所以, 主耶和华如此说: 看哪, 我在锡安放一块石头作为根基, 是试验过的石头, 是稳固根基, 宝贵的房角石; 信靠的人必不着急”; 路20:17-18: “耶稣看着他们说: ‘经上记着: 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 这是什么意思呢? 凡掉在那石头上的, 必要跌碎; 那石头掉在谁的身上, 就要把谁砸得稀烂.’ ”
[7] 马有藻指出, 第五国是“预言中的国”. 这国出自一座大山, 以山比喻“永恒”是古代近东的文化. 巴比伦与亚述学者Morris Jastrow说, 巴比伦人认为他们的神出自大山, 他们的国神米罗达(Merodach, 或称“马杜克”, Marduk)也被喻称为“大山”. 所以第五国源自大山的借喻是很贴切的(这令巴比伦王能够立刻明白这第五国才是永恒不灭的国, 其他的国都属短暂的国). 马有藻进一步解释说: “这国并非属灵的国(指福音或教会, 如多名学者所提倡, 若将第五国变成属灵的国, 那么前四国就没有理由解作地上的国), 这‘石头国’(第五国)出现于‘脚趾国’列王在位(同盟)时[脚趾有十, 即十国联盟时, 参 但7:23-24; 启17:12], 这联盟是在敌基督统领下, 所以神的选民备受迫害(参 但7:25), 导致神插手拦阻, 将之‘打碎灭绝’, 建立弥赛亚国度, 存到永远(参 但7:26-27).” 马有藻著, 《异梦解惑者》, 第38页.
[8] 太13:33: “他又对他们讲个比喻说: 天国好像面酵, 有妇人拿来, 藏在三斗面里, 直等全团都发起来.”
[9] 考德威尔于1917年归回天家, 所以此篇文章是在1917年之前写的. 在当时20世纪初期, “共和政体”与“共产主义”有显露在古罗马帝国版图的欧洲国家.
[10] 2008年出版的《更新版研读本圣经》(第1676页)指出, 从金而银, 而铜, 而铁, 这些金属逐渐降低的价值, 代表后续王国统治者逐渐减弱的权势与威荣(但2:39), 即从尼布甲尼撒的绝对专制, 到罗马由元老院及议会互相监督与制衡的民主制度. 这些金属(metals)也象征逐渐增加的硬度与韧性, 代表后续的帝国比上一个更持久. 马有藻指出, 第一国巴比伦持续了66年(主前605-539年; 若从主前626年建国年开始算, 那就有87年); 第二国玛代波斯持续了208年(主前539-331年); 第三国希腊持续了268年(主前331-63年); 第四国罗马持续了至少539年(主前63-主后476年; 注: 罗马于主后364年分裂成东罗马和西罗马帝国, 而主后476年,东、西罗马两部分正式宣布决裂). 马有藻著, 《异梦解惑者》, 第37-38页.
[11] 上文编译自考德威尔(John R. Caldwell)所著的“将来的事”(Things to Come)之系列文章, “The Times of the Gentiles” (Chapter 6), 载 John R. Caldwell, Assembly Writers Library (vol. 9) (Glasgow: Gospel Tract Publications, 1983), 第337-340页.
[12] 以下资料主要参考 威明顿著, 《威明顿圣经辅读: 卷上》(香港: 种籽出版社, 1986年), 第300-303页.
[13] 有者说他是被人杀死, 有者认为他是自杀而死.
[14] 根据犹太史学家约瑟夫(Josephus)的记载(《犹太古史》第11卷337节 [8章5段] ), 当时有人把但以理书(应该是第8章)给亚历山大看, 书中预告一个希腊王必推翻波斯帝国. 亚历山大为此称奇, 决定放过耶路撒冷, 转而向南面的埃及挺进.
[15] 有者认为“公元前323年, 亚历山大在巴比伦驾崩(年仅32岁).” 罗庆才、黄锡木主编,《圣经通识手册》(香港沙田: 基道出版社, 2005年), 第205页.
[16] 例如巴比伦帝国的开始年代主要有两个, 即主前625 / 626年(学者以巴比伦建国日期为指标), 和主前605 / 606年(以巴比伦攻占耶路撒冷为指标), 两者都是正确的. 此外, 罗马帝国的陷落可以有两个年代, 第一是西罗马帝国于主后476年被东哥特人(the Ostrogoths)推翻; 第二则是东罗马帝国(拜占庭, Byzantine)于1千年后的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穆罕默德二世攻陷). Jim Allen, Daniel Reconsidered (Cookstown, N. Ireland: Scripture Teaching Library, 2013), 第104页.
[17] 威明顿指出, 尼布甲尼撒所梦见的四大霸权, 后来在 但7:1-27中被预言为四大野兽: (1) 巴比伦是有鹰翅膀的狮子; (2) 波斯是旁跨而坐的熊; (3) 希腊是有四个鸟翅膀的豹; (4) 罗马是难以描述、可怕强大的野兽. 威明顿著, 《威明顿圣经辅读: 卷上》(香港: 种籽出版社, 1986年), 第300页. 这些外邦世界霸权在人看来是巨大辉煌的人像, 在神看来却是凶残危险的兽, 诚如马唐纳所言: “人以珍贵金属来描述他的帝国, 而神却用野兽来描述同样的国家”(但7:1-18).
[18] 赛14:4中“强暴的”一词, 在一些英文译本(如KJV、NKJV、ASV )译作the golden city (金子的城).
[19] 有关此分裂后的四个国家, 请参本文附录一: 四大帝国的历史(第三项, 第10点).
[20] 东哥特人(the Ostrogoths)是指主后第5世纪在意大利建立东哥特王国的东哥特族人.
[21] J. Dwight Pentecost, “Daniel”, in John F. Walvoord & Roy B. Zuck, The Bible Knowledge Commentary: Old Testament (Wheaton, IL: Victor Books, 1985), 第1335-1336页. 菲利普斯(John Phillips)把“半铁半泥”的强弱搀杂情况解释为“罗马在军事上强盛, 内部却是腐败”(internal decay).
[22] 此“复兴的罗马帝国”现今已有复兴的征兆, 请留意下期(第118期)《家信》在这方面的分解.
[23] 威明顿指出, 但以理书所预言的第四个政权仍未完全应验在古罗马历史上, 因为古罗马帝国仍未由十国组成, 而击打的石头也仍未粉碎地上的国度. 换言之, 这由十国联盟组成的最后一个外邦政权(复兴的罗马帝国)将会在大灾难时复苏. 许多圣经学者(如黄丹尼、马有藻、马唐纳、J.R. Caldwell、J.R. Baker、John Phillips等等)都赞同“罗马帝国将会在七年灾难时复兴”.
[24] James R. Baker, “Daniel” in What the Bible Teaches, 第44页.
[25] 威明顿著, 《威明顿圣经辅读: 卷下》, 第993页.
[26] 石头变成大山, 表明两者关系极其密切, 有此石才有此国. 照样, 这石头所象征的“基督”与“神的国”(大山所象征的国)关系密切, 是无法分隔的; 有基督才有此国的设立(注: 所要设立的这“国”是指千禧年国).
[27] 菲利普斯(J. Phillips)正确表示, 主耶稣基督(弥赛亚)是: (1) 超然的石头(supernatural stone, 由童女所生, 即是“非人手凿出来的石头”, 但2:34); (2) 绊脚的石头(stumbling stone, 赛8:14); (3) 击打的石头(smitten stone, 但2:34); (4) 救恩的石头(salvation stone, 彼前2:6-7).
[28] James R. Baker, “Daniel” in What the Bible Teaches, 第45页.
[29] J. Dwight Pentecost, “Daniel”, in The Bible Knowledge Commentary: Old Testament, 第1336页.
[30] 有关这方面的日期计算, 请参 第115期《家信》的“预言望楼: 将来的事(十): 以色列国民复兴的时间”一文中的附录二: 但以理书的“七十个七”.
[31] Jim Allen, Daniel Reconsidered, 第125-126页.
[32] Warren W. Wiersbe, The Bible Exposition Commentary: OT Prophets (Colorado: Cook Communications Ministries, 2002), 第260-261页.
Related
作者: 考德威尔(John R. Caldwell)
刊登于2018年4-6月份,第117期《家信》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