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年龄是古老或年轻? “地球年”的真相 (下)
编者注: 进化论学者普遍认为地球年龄久远. 由于受到进化论的影响, “大部分科学资料显示宇宙已有150亿年至200亿年之久, 而地球则有45亿年至50亿年之久.”[1] 今日大部分专家都认为地球年龄是45亿年或46亿年(4.6by = 4600my ; 注: by代表billion years [10亿年] ; my代表million years [百万年] ). 可是一般人皆不知道, 这个“古老地球论”自上个世纪已受到严峻挑战, 备受质疑, 因为“目前有80种以上不同的方法, 试图用来决定地球的年龄. 这些方法都认定地球是年轻的, 而不是进化论者所强烈坚持, 说地球有亿万年的年龄. … 有很多著作提出论据支持年轻地球论. 美国的莫里斯博士(Dr. John Morris)所著的《年轻的地球》(The Young Earth)就是这方面的杰作.”[2] 我们在上两期《家信》中已列举不少这方面的证据, 并证实了用“放射性元素鉴定法”(例如碳十四鉴年法)来鉴定或推估地球的年龄是不准确的. 本期, 马有藻在《鲜为人知的地球年》一书中, 从世界人口计算、圣经历史推论和其他论证来探讨地球的年龄, 并作出客观结论. 我们将之编辑如下.[3]
(文接上期)
(E) 以世界人口计算来推论地球年龄
(E.1) 从亚当到挪亚时代的世界人口
莫里斯(Henry Morris)曾在所著的《现代科学的圣经基础》(The Biblical Basis for Modern Science)一书中讨论世界人口的统计. 马有藻在《鲜为人知的地球年》就引述了莫里斯所采纳的人口统计方程式.[4] 依照圣经创世记第5章的家谱记录, 从亚当到洪水, 共计1656年.[5] 但是其人口常数与现在的大不相同. 那时人的年岁甚高, 并显然家庭人口众多.
除了以诺在365岁时未经过死亡被接升天之外(创5:23-24), 创世记第5章所记载的9位洪水前先祖的平均年龄是912岁. 所记载他们儿女诞生时的年龄, 从65岁(玛勒列, 创5:15; 以诺, 创5:21)到500岁(挪亚, 创5:32). 他们每一位都说是“生儿养女”, 因此, 每个家庭至少有四个儿女, 或者更多. 一项十分保守的假设为: c=3, x=5, n=16.56. 这些常数相当于平均每家六口, 平均每代一百年, 平均寿命500岁. 以此为基础来计算, 洪水时的世界人口是2亿3千5百万.[6]
(E.2) 从挪亚到亚伯拉罕时代的世界人口
挪亚时代的洪水之后, 人的寿命从超过数百年(平均9百多岁)降至亚伯拉罕的175岁. 到亚伯拉罕寿终时(第10代; 注: 从洪水后的“闪”算起, 直到亚伯拉罕共有10代), 历史已过了400年. 若每家有8口子(8个人), 而每代平均40年, 那么在此时世界人口可达2百80万.
(E.3) 摩西时代的世界人口
亚伯拉罕的后裔(雅各全家)搬到埃及居住, 在那里共430年. 后来世事演变至摩西领以色列人出埃及, 经历40年旷野的漂流, 来到迦南地边缘. 那时他们的人口约2百50万人(参 民1:46; 26:51). 其他国家人数应比他们多倍(注: 以色列只是一国之民), 学者估计那时全地约有1千万人.
(E.4) 耶稣基督时代的世界人口
一般人类学专家从各方面研究人口的发展, 诸如人身的质素、疾病、战争、粮食、饥荒、社会问题、犯罪问题、出生率、死亡率等, 曾作不同的猜测.
若以每家人口4.75人及40年为一代来计算, 到了耶稣基督的时代, 普世人口达2亿人(200,000,000). 前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人口研究所主任科尔博士(Dr. Ansley J. Coale, 1917-2002)表示, 耶稣基督时代的普世人口约3亿人(300,000,000).[7]
(E.5) 进化论的世界人口推算
有进化论学者认为, 人类在历史上已出现350my (3亿5千万年). 英国人类学家、非洲猿人倡导者之一的利基(Louis B. Leakey, 1903-1972)则认为是20my (2千万年). 若以最低标准的一家四口计算, 世界人口应已超过3千亿人(300billion, 即0.3兆人). 这么庞大的人口, 是匪夷所思的(地球难以容纳如此多的人口, 粮食也肯定不足). 事实上, 地球并非如进化论所倡导的那么漫长年日, 照目前的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普查的总数估计, 反而是与圣经所反映的年轻地球不谋而合.
1999年, 世界人口普查大会于北京举行, 估计全球人口有60亿, 大会当年展示一些有趣的人口统计与估计. 如下图:
年份 | -2000 | -1000 | 0 | 1000 |
人口 (百万计) | 1 (1百万) | 50 (5千万) | 100 (1亿) | 250 (2亿5千万) |
年份 | 1500 | 1650 | 1800 | 1990 |
人口 (百万计) | 300 (3亿) | 550 (5亿5千万) | 1,000 (10亿) | 1,700 (17亿) |
年份 | 1950 | 1997 | 2080 | |
人口 (百万计) | 2,500 (25亿) | 6,000 (60亿) | 10,000 (1百亿) | 注: 年份 -2000 = 公元前2000 |
注: 截止2020年2月2日, 全球 230 个国家人口总数接近76亿 ( www.10guoying.com/bangdan/3985.html )
这估计相当符合圣经的记载, 反而与进化论的“智人”(按进化论: 能人®猿人®智人®现代人)所需的时间(3百万年前是石器时代)大不相同.
世界人口增长早受进化论学者的注意. 1836年, 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 1766-1834)的《人口论》一书是世界名著之一. 著名的进化论学者如英国的达尔文(Charles Darwin, 1809-1882)和华莱士(Alfred Russel Wallace, 1823-1913)也不甘后人, 他们以数学原理的指数式计算法(exponential growth), 人数从两人开始, 不出1,100年之久便可达到人类在2000年时(大约20年前)世界人口的60亿人(生长率2%). 若地球单是1百万年的年纪, 世界人口高达108600的数字, 是难以想象的庞大. 若是地球是超过1百万年的话, 以世界人口增长率推论, 是难以接受的.[8]
(F) 以圣经历史推论来探讨地球年龄
圣经基本上是一本历史书, 是历史文献, 其中所记录的事迹, 在古今国家中, 都有类同的记载. 历史事实不是科学, 因无法重演而没有科学三大准则的定论(如可观性、重演性、实验性), 却是不能推翻的事实, 既是事实, 所以也是证据.
新约圣经路加福音的作者路加是一位医生, 是文学家, 又是历史学家. 世界著名的阿伯丁大学(University of Aberdeen)东方古典文学专家蓝赛爵士(Sir William Ramsay, 1852-1916), 本是反对圣经的人. 他认为新约历史是不可靠的. 某次, 为了证明圣经历史的失实, 他亲自率队前往使徒行传所记载的地点、城市、村镇、庙宇、官邸等, 并查究使徒行传的记录里所提及的人物、官员、官阶、事迹(如饥荒、官吏上任、风土人情、控辩程序、宗教文化等), 花了15年之久, 结果证实作者路加所记述每件大小事物都符合历史事实. 这位著名考古学家蓝赛爵士称赞路加为世间罕见之精细、博学、准确的历史家.[9]
(F.1) 圣经的家谱
新约作者写书目的不是为经济糊口, 而是为要将真确的历史传递下一代, 就如路加撰写其福音书(路加福音), 目的在于将耶稣基督在世上的伟大言行留给后世. 他在路加福音3章23-38节里详细记录耶稣基督的家谱, 由约瑟的父亲(指岳父)希里开始, 共分三个时期, 一直追溯到亚当:
- 由希里至大卫(路3:24-32);
- 由大卫至亚伯拉罕(路3:32-34);
- 由亚伯拉罕至亚当(路3:34-38)
整个家谱名单共有78个人名(注: 路3:23-38共记载78个人物, 这包括第23节的“耶稣”和第38节的“神”), 再与其他圣经中的家谱(如马太福音第1章; 历代志上1-9章; 路得记第4章; 创世记第5和11章)互相比较下, 有数个要点可以建立:
- 不少人名清楚是父子关系.
- 另有些人名不是直接父子关系, 而是祖宗与后代关系.
- 挪亚之后的人物(挪亚至希里)是确立不移的历史人物, 因有甚多历史文献可以稽查比较.
- 挪亚之前共有八个人物便到亚当(连亚当在内共九人).[10] 这些人名部分有考古学查证是属真实人物, 其他则不详(注: 不详不等于非真实, 只表示没有旁证而已). 虽然如此, 这段时间仍不会太长.
- 若将挪亚前八个人物的年代与挪亚之后任何八个有父子关系的年代作比较, 这便指出挪亚前的八个人物不能霸占上百万年的时间.
- 历史事实指出, 人的历史不算太长(指不论有无历史记录). 圣经创世记5章及11章同样提供家谱的资料. 创世记的作者记录从亚当到亚伯拉罕共有20代(20个人名), 并经历2,123年(指从出现亚当开始, 至亚伯拉罕寿终时, 共2,123年). 有了这些资料, 再与路加福音第3章作比较下, 有几点值得注意:
- 在这20个人物中, 其中有五对人物(即10个人物)有圣经清楚表示是有直接的父子关系, 其余的10代(另外10个人物)可以容许有“代隔”(gaps, 指所记载的两代之间有间隔)存在(注: 这看法是指A生B, 但A与B的关系不是父子, B可能是A的孙子或后代; 换言之, 有些人名可能故意被作者漏掉不记录).[11]
- 虽然有些人名或许漏记, 但圣经遍布相同的家谱, 这样在相互比较下, 人的年代便不能“无了期”地拉到上百万年去.[12]
简而言之, 这78个人物在世上约有4千年的历史(注: 从亚当到亚伯拉罕约有2千年, 而从亚伯拉罕到希里或约瑟又大概有2千年之久, 所以共4千年左右).[13] 若再加上基督时代(也可说成耶稣基督的养父约瑟的时代)至今约2千年, 所以人类历史约有6千年. 那就表示地球年不会是人类学者、地质学者或进化论者所说的百万年.
对于“这家谱内除了五对清楚表示父子关系外, 余下14代可以容许有代隔”这一问题, 怀特(A. J. Monty White)指出, 姑且算每代都有代隔, 这样亚当的“诞生年”只能约在主前18,000年(18,000 BC).[14] 换言之, 不是一般所说“始祖人”(第一个人类)是百万年前或50万年前的人物.[15]
(F.2) 创世记第1章之“日”字的意义
近年来不少科学家, 包括信神者在内, 认为创世记第1章的“日”(day)一字不能按字面意义作解释, 即不是“24小时之日”. 他们认为“日”字可意谓漫长的时间(day-age), 他们多以进化论的“均变论”或“地质论”为基础, 这样地球便是上百万年的.[16]
此解说表面看来堂堂理由, 却不顾及圣经一贯的记录, 也与一般不以进化论为依据的科学观有所不同. 请特别留意下列数个要点:
- 创世记第1章内的“日”字是用序数(ordinal)表达, 例如“第一日”、“第二日”、“第三日”等等. 序数的用途(功用)是约束性, 指有限定的时间, 非指漫长时期.
- “日”字前后有“早上”、“晚上”这些词语, 而这些词语带约束性作用, 表示一日之内有白天(昼)及黑夜(夜)两部分.
- 其他经文如 出16:8; 18:13; 20:8-11; 31:18等都认为, 创世周(creation week)的“日”字都表示“太阳日”之意. 如果硬将创世记第1章的“日”字改变意义, 其他地方也需修改, 真的“牵一发动全身”, 影响至大.
- 创1:14记载太阳在第四日被造, 如果“日”字不是“24小时之日”(而是漫长的千年时间), 那么上文11至12节的花草树木绝对不能生存.[17] 一则没有光合作用(symbiosis, 注: 生物学称之为“共生”现象, 指两者相辅相成, 达致共存), 二则冷热太漫长, 植物绝对无法生存. 这一点也包括下文20至25节的海陆空之动物百兽, 所以若一日等于上千年或百万年, 等到第六日亚当最后出现时, 动植物早已绝迹.
- 创1:14的“昼夜”、“日子”、“年岁”等字词都指一般时间的意义, 而非上千百万年.
- 第六日亚当被造成, 他做了一段时间的工作, 及等了一段时间才看见夏娃被造. 如果“日”字相等于很长的万万年, 那么亚当岂不是要等相当长的百万年才遇见夏娃?
- 彼后3:8的“一日如千年, 千年如一日”是比喻文字, 而不是数学的方程式.[18] 即使一日是一千年, 六日是六千年也不够进化论所需的时间(即超过万万年). 若一日即一万年同样也不行. 若文字的基本意义及文字的比喻意义可随意修改, 语言学怎能成立?!
事实上, 按照犹太传统、初期教父、宗教改革的神学家、近代创造论者, 都认为创世记第1章的“日”字是指24小时之日. 一些“有神论”的圣经学者为了符合进化论而把“日”字解成上百万年之光阴, 但整段经文(创世记1章1节至31节)所提及动植物出现的次序与进化论的次序(以及地质化石柱的次序)也绝不相同, 所以为了配合进化论所需的时间而作的“迁就”是不必的, 也引致更多问题.[19]
简言之, 圣经所记载的历史是可以用其他国家的历史互相参照比较, 以鉴真伪. 考古学已多方证实圣经历史的真确性. 从圣经历史的记载, 地球显然不是进化论所谓的上亿万年的年纪, 而是甚年轻的.
(G) 重审“古老地球论”的论据
在上一期的《家信》中(第124期), 我们论到“古老地球论”的论据之一 — 放射性元素鉴年法(如碳十四鉴年法, carbon-14 dating) — 的种种缺陷. 本期, 我们进一步思考这方面的论证.
(G.1) 光的速度减慢了
放射性元素鉴定年代法倚靠太阳光, 因为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率(decay, “蜕变”或译“衰退、腐化”)是建立在光的速度恒久不变. 若光的速度恒久不变, 空中(空气中)的碳十四的产生率也不变, 碳十四(C14)蜕变(衰退)成碳十二(C12)也不变, 有机体对碳十二的吸收率也不变, 这样才能算出那有机体的年龄.
光速是每秒走186,282哩(注: 换成公里[km]或米[m]是: 300,000 km/s ; 299,792,458 m/s).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的相对论(E=MC2, C=光速)是建在光的速度恒常不变论. 但光速是受物质限制, 光在真空里比在空气里走得更快. 光经过高热与高密度的物体时, 其速度较平常的高.
2000年7月, 普林斯顿NEC研究所的科学家在实验室里使用特别媒体能令光速超越平常三倍. 丹麦科学家却能反将光速降至时速38哩. 1986年光物理学家塞特费(Barry Setterfield)曾作实验, 使光速加剧, 发现铀蜕变(衰退)成铅的速度也快起来. 另一位科学家尼森(Richard Niessen)也作不同的实验, 在数学上他能使光于15年内从最远的星体传到地球来. 不少其他的实验证明光速是受外界因素影响的.
在挪亚时代的大洪水之前, 地球受一层水气护罩着,[20] 所以光速受到影响. 这意味着现今的光速(186,282 mps)是洪水以后的事, 而洪水以前的光速比较现今的快(注: 光经过高密度的物体时速度较快, 而水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更大或更高). 再者, 创世记记载, 人犯罪后地受咒诅(创3:17), 表示此后万物都在“腐化”(decay, 蜕变)过程里, 一切都开始“老化”, 正如人老了, 毛病多了, 脚步也慢了, 而“光”的速度也是如此. 地被咒诅后及灭世洪水之后, 光速也减弱了, 所以用放射性元素来鉴定地球年的方法也需要修改.
(G.2) 煤与石油非年老?
大部分人从小开始, 因为只有一种宇宙观的教育, 认为煤和石油是植物及动物经上百万年埋藏在石层里腐化后蜕变成的. 现今科学家在实验室里作出不同的试验, 他们将植物放在“等热加压”(adiabatic compression)的仪器里, 发现煤可在数小时或顶多数日里便产生出来. 实验有时连高压也不必用, 只需高热, 但需加上一种催化剂. 这种催化剂在一些产煤甚丰的矿床中可找到, 所以在天然煤矿中, 这些含有火山灰泥的化学素的泥土正是“煤矿温床”.[21]
1986年5月, 华盛顿州圣海伦斯火山(Mount St. Helens)爆发, 灾区涵盖附近有150平方里的大树林, 超越百万颗树一瞬间连根拔起, 连同不少火山灰泥狂泻入精神湖(Spirit Lake)里. 三年后, 地质学家在精神湖旁发现不少煤炭的泥煤(peat), 这地区被当地人称为现代的泥煤田, 正是“点木成炭”(取谐成语“点石成金”).[22]
另一方面, 科学家也发现, 原油不一定需要由动物腐化后而有. 他们用非有机体(如植物、海藻、苔草)加高压、高温及催化剂(如brine盐水)便可在短时间内制成原油, 有时只用高热的水(如洪水)作为催化剂, 也产生相同效果.[23] 美国匹兹堡(Pittsburgh)国立矿学会曾用100磅垃圾经250°C热力和1,500磅压力在1小时内产生2加仑原油来.[24]
两名澳洲科学家用一类页岩(torbanite)逐渐加热至400°C, 实验4年后一块页岩变成原油, 还有微少煤气(人造天然原油与煤气). 美国生化学家吉施(Duane Gish)说: “只有给予适当的热力及压力, 人可从垃圾、动物粪便在20分钟产生高品质的原油.”[25] 因为原油是碳氢化合物(hydrocarbons), 垃圾及粪便里有大量碳氢化合物体, 在适当的压力和热力下就变成原油, 所以时间不是因素! (意指煤及石油不一定要靠漫长时间才能产生) 另一地质学家库克(Melvin Cook)说埋藏在地下石层内的原油, 一般来说最多可停留在这里不能超过10万年, 因为石油从石缝渗透的速度(permeability)在进化论的漫长时间必会漏光(换言之, 石油并非如进化论所言必须经过上百万年才形成).[26]
(G.3) 地质内的动植物化石
地球表面上最古老的岩石是在加拿大的史雷夫省(Slave Province)之地, 估算约有39亿6千万年(3.96by). 不少进化论学者用它证明地球的古老年龄. 但这些岩石却藏在较年轻的石层里, 使地质学家困扰万分(注: 按照进化论的石层顺序, 最古老的岩石应该是藏在最底层, 越年轻的石层就越靠近地球表面). 马有藻在其所著的另一本书《鲜为人知的化石层》(第56页)中评述道: “有些古老的石层应在底下的竟在顶层出现, 有些较年轻的应在上层却在底层发现, 有些不规则地夹杂在其他石层中, 可见这些地层必曾经历甚大的洪水颠覆, 故此一般公认的地质序律柱图确实难以成立.”【有关“地质序律”, 请参本文附录一】
此外, 在全世界不同的石层内分布各类动植物的化石, 在这上百万块化石中, 95%是无脊椎海产物(海洋无脊椎生物), 余下的5%, 其中95%(即是5%的4.75%)是海藻类植物(海藻及植物类), 而余下的0.25%是其他有脊椎动物(包括无脊椎的昆虫类). 在这些有脊椎动物化石中, 大部分属海产类(占95%). 其他陆地脊椎动物(包括哺乳类)数量不多.[27]
针对以上这些化石, 马有藻在《鲜为人知的化石层》一书中评述道: “化石的分布在横方面极其广阔, 地球30%的陆地, 70%的洋海均有化石的‘踪迹’, 甚至在干旱的戈壁沙漠(Gobi Desert)、严寒的南北两极、世界最高峰的山顶上, 皆与地层序律(Principle of Superposition of Rock Strata)所放置的石层截然不同. 在纵方面亦异常神奇, 比方蚌类有壳生物在下中上三层及每层的夹缝里均可找到其化石足迹, 同时亦找到珊瑚、水母等化石. … 蚌、珊瑚、水母等化石(注: 按进化论学者, 这些蚌、珊瑚和水母的化石已有数百万年)与… 今日‘活相貌’(指活在今日的蚌、珊瑚和水母)绝无异样(这表示它们根本没有“进化”成不同的动物). 地层里的化石亲自见证它们不应置在数以百万年计的不同地层里.”[28]
以上种种迹象, 使人怀疑地球不会如进化论所传的那么年老. 诚如马有藻所言: “化石证据显示, 化石的形成是因急遽的埋葬, 而且每层(地层)皆有曾遭洪水灾祸的痕迹, 故此化石证据支持大洪水灾变(cataclysm)形成的地层序律论, 不支持(进化论所谓的)均变论(Uniformitarianism)的古今一致缓慢形成的模式.”[29]
(H) 从圣经论据再思“年轻地球论”
除了在前一期《家信》(第123期)中论到的种种论据, 我们在本期另谈一些有关“年轻地球论”的论证.
(H.1) 自然山石与钟乳石的形成
1986年, 美国华盛顿州的圣海伦斯火山(Mount St. Helens)再次爆发, 熔岩喷出上空, 高达半里, 浓烟蔽天, 微尘远播邻州, 山湖崩陷, 山洪暴发, 葱茂树林随大水涌至大海, 附近海滩布满四尺厚的山泥, 整座火山几乎夷为平地, 但不少小山却纷纷诞生, 整个事件只在数小时内发生.
1992年, 地质学家史蒂芬·奥斯汀博士(Dr. Steven A. Austin)为了验证放射性鉴年法的准确性, 前去采了新的火山岩标本, 送到一家享有盛誉的商业实验室, 进行适用于“钾-氩定年法”的检测. 某些子样本是以一整块完整的岩石出现, 另外一些则是专门筛选出来以突出这块岩石标本是由几种矿物组成. 从熔岩穹顶采集的岩石标本测得的年龄, 是从35万年到280万年不等, 但其实这些岩石形成于不过十年之前. 很明显的, 这些“年龄”是错得离谱. 钾-氩定年法的一个假设就是所有的氩都会在岩石还在熔融状态下就已经逃逸(指逸走或流失), 因而测得的年龄应该是熔岩晶体化、岩石密闭硬化的时间. 但是这个假设是错的. 这块岩石在硬化的时候就含有很多氩, 所以测出了错误的“年龄”. 这次罕见的机会用已知年龄的岩石来验证“放射性鉴年法”已经说明这类鉴定年龄之法的基本假设是无效的.[30]
此外, 圣海伦斯火山的爆发也显示了峡谷是如何可以更快速地形成, 这样的形成方法与传统的进化论观念有很大不同. 持续的火山喷发冲蚀了火山底部厚厚的沉积层, 形成多个沟槽和峡谷. 其中一个沟槽被命名为“小型大峡谷”(Little Grand Canyon), 大小是大峡谷的四十分之一. 它的崖壁高达40米, 宽度达45米, 谷底有一条小溪. 前来参观的人很容易做出一个结论, 认为这个峡谷是谷底的这条小溪在几百甚至几千年的漫长岁月中逐渐侵蚀出来的. 但事实上, 这个峡谷的形成过程已被记录下来: 它是由一股泥石流冲蚀出来的, 就是在1982年3月19日, 圣海伦斯火山另一次的小型爆发将穹顶内的积雪融化了, 形成了一股泥石流. 泥水和火山碎屑一并冲下山坡, 在短短一天的时间中, 侵蚀出这个峡谷.
这次圣海伦斯火山爆发显示, 人们原以为必须历经千百万年才能形成的地质结构, 其实可以通过一次的自然灾祸, 在数小时到数天内就能被塑造出来. 目睹这次火山喷发在短时间内所造成的影响后, 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挪亚洪水这样的惊世浩劫是如何重塑我们地球的地质形态.[31]
简言之, 山崩地裂的自然灾祸(如挪亚时代的大洪水和火山爆发)使很多人对典型鉴定年代法(如放射性鉴年法)的准确性感到质疑. 此外, 挪亚大洪水所引发的自然灾祸能在很短时间内形成我们今日看到的地形和地质结构. 换言之, 现今我们看到的地形和地质结构可以是“年轻的”, 而非如进化论所说的那样“古老”.
再举一例, 美国新墨西哥州(New Mexico)的卡尔斯巴德洞穴(Carlsbad Caverns)钟乳石山洞, 是全美国数大景点之一. 洞内的钟乳石(或称“石钟乳”, stalactite)和石筍(stalagmite)早被鉴定已有2亿6千万年(260my, 指钟乳石和石筍形成速率). 可是近年来, 在同洞穴的范围内, 不少小钟乳石纷纷形成, 速率是每月数吋. 多年前, 卡尔斯巴德洞穴洞口有牌竖立, 牌上写着“洞内的钟乳石约260my”, 后来改为7-10my, 再后来改成2my, 如今该牌已被除下了.
另有人发现, 在美国华盛顿首府林肯纪念堂附近建筑物有钟乳石形成, 建筑物的年代与钟乳石的年龄显然相差天壤之别. 拥有多项发明专利的美国物理学家万瑟博士(Dr. K. H. Wanser)在其家乡(Arlington, Virginia)附近的地铁站发现有钟乳石, 长达6吋. 地铁站在1991年盖成, 发现日是1998年. 因此, 进化论学者的理论(即钟乳石的形成往往需要上万年或几十万年时间)是无法成立的. 换言之, 以钟乳石作为“地球是年老的论证”必须受到质疑和弃绝. 还有一事值得一提, 万瑟博士其中一项发明是将木头迅速钙化, 使木材能防水防火, 光滑耐用, 其过程的原理相仿挪亚时代洪水后甚多木头成化石的原理.[32]
资料显示, 地球山石、化石的年代不一定如进化论俗传的那样古老久远. 圣经的挪亚洪水带来的“后遗症”可供解释很多现今考古学家、地质学家所找到的现象. 就如上文略提一下的例子, 美国亚利桑那州(Arizona)的大峡谷(Grand Canyon)是一幅大自然剥蚀“鬼斧神工”的杰作. 进化论者解释说, 它是千万年风打雨蚀所产生的现象. 可是美国国立垦发局长、气象物理学权威霍布罗伊德博士(Edmond Hobroyd)表示, 只要30尺厚的水流, 冲力有每分钟达1里的速度, 其冲击力便可损毁钢铁、倒塌大厦、削平山岭, 而大峡谷的奇景正是挪亚时代洪水时所造成的现象.[33]
(H.2) 物理学的两大热力学定律
物理学两大热力学定律(或称: 两大热能律, 1st and 2nd Law of Thermodynamics)如下:
- 热力学第一定律: 物质无增无减(物质不减律)
- 热力学第二定律: 物质无复原(物质变熵律)
第一定律指出: 只有转型(物质可变成能量), 那就表示物质有个开始, 才可成为“不可加减”. 第二定律则指出: 物质不可复原, 表示物质渐趋退化. 若物质渐趋退化, 物质必有个开端.
进化论的宇宙观多以大爆炸论为起点, 然而大爆炸之前的气体从何而来, 鲜有人理会, 不明所以的便倡说“自然已有”, 表示物质(气体)早已存在(才可以聚结成大爆炸), 那就相等于物质永恒的论调了. 然而这又与物理学的两大热力学定律大有抵触, 不过持守大爆炸论或其他相关理论者在此都不了了之(指把事情放在一边不管, 就算完事).
事实上, 物质非永恒不是基督徒属灵的口号, 而是物质世界的永恒定律. 神以永恒的大能创造天地万物. 当祂的创造大工完毕, 祂宣称一切都是好的, 并且安歇了祂的创造工作(创1:31; 2:1-2), 于是热力学第一定律正式开始运作(即物质无增无减了). 后来亚当犯了罪, 神咒诅大地(创3:17-19), 热力学第二定律便投入管理世界之自然律的行列内. 大地的生命依旧进行, 但大地却逐渐衰老下去.
现代科技虽可缓慢衰老的速度, 但无人能停止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运作. 虽然种子可变成大树, 胚胎成人, 村落变城市, 但这一切并非说明这两大定律不可靠, 因为大树终会衰老死亡, 人也是如此, 城市也会成为废墟.
热力学第二定律再次说明, 宇宙将渐趋无有. 若宇宙是大约150亿年前开始,[34] 经此漫长岁月, 整个宇宙该已经衰老、退化而至毁灭. 这定律使物质不断老化, 而不是进化(注: 此论点同样适用于地球: 若地球按照进化论所说的, 约在46亿年前开始, 那它也会不断老化). 哈佛物理学家雷泽(David Layzer)称此律为“时间的箭头”(Time’s Arrow), 又说此律将物质逐渐指向“零”(意指“无有”). 雷泽是著名进化论学者, 也不能解释物质如何在热力学第二定律(第二热能律)下产生更多的“资料”(information), 使生命进化到较高等的层次. 事实上, 时间越长, 地球越远古, 生命反而不能进化成更高等的状态, 产生更高级的生命资讯, 就因为热力学第二定律所限制的.[35]
(H.3) 神迹不需要时间
圣经记载神施行的“神迹”常发生在公众场合, 有人目睹(虽有些医病神迹在房间进行, 但被行神迹者[蒙医治的人]之前之后都有人知晓其身体缺陷). 神迹是历史事件, 有些还记载在国家史志(指记录历史的文字书籍)内, 例如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过红海、亚述18万大军一夜间全被剿灭等等.
神迹按定义是“神权能的彰显”, 地球的诞生是个神迹, 是神权能的彰显, 神发出命令便有地球, 是即时发生的, 瞬间即成(instantaneous), 即造即有, 不用经过历史上亿年的时间. 例如神说“要有光”, 便立即有光. 神在创造周内的第一天说要有光, 光便照射出来. 人用“光年”(light years = ly )来量度宇宙纵横的距离,[36] 若他在场见证神的创造, 他可见到光已铺满整个天空. 若进化论说光要经过若干亿年才达到地球, 这不表示地球的年纪上亿年以上, 因为“光年”只是表达距离的量度单位, 而不是说要等那么久才来到地球.
其他神迹每一个都瞬间即成, 诸如亚伦之杖开花(民17:8); 乃缦的大麻风被治好, 皮肤嫩如小孩(王下5:14); 主耶稣在迦拿的婚筵上把水变酒的神迹也是即成的, 不用经过岁月才酿成上好的陈酒(约2:7-10). 此外, 五饼二鱼的神迹即时喂饱五千人; 瞎子重见光明; 瘸子跳跃走路; 种种久病立刻痊愈等, 无一不指出神迹是即时发生的. 试想无所不能的神创造地球时, 哪里需要亿年岁月才成?!
(H.4) 万物被造时的年龄
我们不可忘记一件事, 神的创造配上年龄在其中. 神创造亚当时, 亚当不是一岁小孩, 而是已有成熟智慧的人(注: 他有智慧命名各种动物, 创2:19), 也可结婚娶妻. 亚当被造的那一刻, 神已将某年龄放置在他的生命里. 亚当的“出生证”若写上xx B.C.(主前某某年), 但他的实际年龄严格来说还需加上神放置在他生命里的年日, 即xx B.C.加上xx年.
其他实例如大树(非种子)、果树(果子累累)、大鱼、飞鸟、恐龙、鸡(非鸡蛋)等出现时, 都是长大了的, 都蒙神赐下年岁在其中. 此外, 宇宙的繁星、地球的岩石、矿物, 甚至原子等, 被造出来时也已有年代在内.
1972年美国太空科学家成功地从月球带回不少月球石, 并在美国的太空中心(NASA)展示这些石头的年代, 在玻璃柜前写着4.6by (46亿年). 让我们姑且不谈测量这石头年龄的方法是否准确可靠, 姑且接受上述年龄无误, 但这也无法证明月球或地球一定是年老的, 因为神造月球时, 可以将年龄置在其中, 与年轻地球论并无冲突.
简之, 神所造的地球是个功能完备的星体, 它有“年代的外表”, 却无大爆炸论所说的年龄. 马有藻写道: “神的创造里包括有年龄, 这是神所用的一个特异方式, 是唯神独有的‘特异功能’!”[37]
(H.5) 石头里的母与子
马有藻指出一个人常忽略, 却是可能发生的情况. 他写道: “在神创造地球时, 祂必定将不同的矿物置在其中, 这些矿物有放射性功能和无放射性功能的, 即矿物本身(母)与同位数矿物(子). 换言之, 放射性物质(母)伴随它的自然衰变产物(子)而同时被创造(如铀及铅), 因此给人一个错误印象, 例如当有人在石头里只看见衰变产物, 他会生一个错觉, 满以为这是非常年老的石头, 其实那石头是很年轻的, 正是‘母子同年’! 这一点给很多人忽略了, 而至假设丛生, 更将结论建在虚有的假设上.”[38]
(H.6) 超速衰老症与创造时的年龄
挪亚时代的洪水灭世后, 人的寿命明显逐渐减短,[39] 由亚当的930岁降至亚伯拉罕175岁, 至摩西120岁, 至30代后的大卫70岁, 正如诗篇90:10所言: “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 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
人的寿命受不同细菌的感染, 以致遗传基因也受损害. 其中一种稀有的病毒使人活在“超速衰老”(progeria, 或译: 早衰)状态中. 小童若染上这早衰症, 每年生命便急速衰老如过了13年. 在病理学史上有不少实例, 其中有一名在美国德州的小孩, 实际年纪仅8岁, 但样貌却像饱经风霜岁月的80岁老公公. 马有藻指出, “超速衰老症”(早衰症)可作为一个举例: 地球是个年轻的星球, 年龄不超过15,000年, 但其中包藏一些“岁月”, 正是创造包括年龄.[40]
(I) 结论
综合我们在这三期《家信》所讨论的(即马有藻在其所著的《鲜为人知的地球年》一书所列举的种种论证), 马有藻归纳下列数点:
- 有者认为地球是年老的, 那是因为进化论需要上亿万年的时间, 让“无机体”变成有机体, 再由有机体变成海陆空各类动物, 最后变成人. 时间是进化论的“血液”, 没有它, 就没有进化论的生命(意指没有它, 进化论就死了, 无法成立). 这点没有一个进化论学者不同意. 美国著名进化论生物学家兼1967年诺贝尔得奖人沃尔德(George Wald, 1906-1997)也承认说: “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 不可能(impossible)变成可能(possible), 可能的变成或然的(probable), 或然的变成必定的(certain). 只要等待, 时间可创造神迹.”[41] 正如科学家鲁希(W. H. Rusch)所说: “对进化论者来说, 时间是最伟大的造物主.”[42] 对进化论者而言, 时间似乎可以让任何事发生, 连青蛙都可变成王子.
- 计算年代的各类放射性元素测量法都建立在不少无法证实的“假设”上. “假设”加上“假设”不是变成“可能”, 而是更大的“假设”. 但非专业人士根本不知道这些计算法是基于“假设”, 因为进化论科学家不会预先讲出这个事实.
- 量度地球年龄必需用地球现有的现象和资源, 但问题是现有的地球与先前的不同, 如光(光速)也减慢了, 地球的磁力也变弱了, 所以这些计时法有可能失准. 例如今日看见100年有1寸尘, 表示1尺尘便需要1,200年(注: 1尺=12吋), 但圣海伦斯(Mount St. Helens)火山爆发事件, 或911世贸大楼倒塌事件, 甚至邻居装修也会影响年代计时法.
总括而言, 地球年龄的计算法最后的底线乃是“到底有没有神”, 不是放射性元素计算法屹立不移(意指准确可靠). 事实上, 我们可倚靠神的启示来作我们最后的准绳, 不用“削足(喻圣经)就履(喻科学)”(指调整圣经来符合科学), 更可坚信圣经的真理与科学的事实是共谐的. 神说六日内天地造成(出20:11), 那便是144小时的六日, 而非亿万年, 因为在神那里绝无难成的事.
*****************************************
附录一: 地质石层序律 (Principle of Superposition; 也称: 叠层原理、地层层序律, 简称: 层序、地层叠序)
许多地质学家因以进化论为基础, 认为生物界先是由“无生物”至“无脊椎”至“有脊椎”至“鱼类”至“两栖(动物)”至“爬虫”至“鸟类”至“哺乳类动物”至“猿人”, 所以不同种类的化石便放在不同的叠层内, 于是无生物化石的石层放在最底下, 如此类推的叠上去, 最顶层的是猿人化石层.[43] 这样的叠序是建立在进化论的假设上.[44]
可是这以进化论为基础来分划的地层叠序却无法解释一些现有的现象, 例如:
- 在世界多处地方皆有多层次的地层(polystrata), 其中含有不少化石, 有些化石照一般进化论地质学的假设, 该在上面或该在下面, 但这些化石竟然完全颠倒过来 — 该在下层反在上层, 该在上层的又竟在下层. 有些树干的下半部埋在煤层中, 上半部则埋在铁石层里, 完全与进化论认为需要经过百万年层层叠叠而成的(石层叠序)大大相反.
- 在这些多层次石层里, 有不少大树贯穿其间, 有些树干竖立约20多尺, 穿过进化论所谓的“数百万年”的石层, 叫人难以相信(意即数百或数千年的树如何穿破所谓“数百万年”才可形成的石层?)
- 不少埋没在沉积石层中的古生物化石, 年代以“百万年”计(这是根据进化论的估计), 可是这些本该灭绝的化石, 到现在还纷纷出现, 如著名的棘鱼(Coelacanthiformes, 70my [7千万年] )、舌形贝属(俗名: 海豆芽, lingula, 400my [4亿年] )、海百合(crinoids, 500my [5亿年])等活化石, 它们与今日尚存的物种相同, 连外形也没有改变, 也没有适者生存, 自然淘汰的现象, 这表明地质序律置放它们在极古老的石层内全是人为的, 而非科学的定论.
事实上, 现有的地质序律里所含有的化石并不显出进化的程序, 反而是透露这些古生物“因在大洪水中逃生时而遭淹没”的顺序. 当挪亚时代的大洪水来到, 海洋无脊椎生物先沉积在底层内, 鱼类处在较高层, 两栖动物逃命至高处后遭殃, 爬虫类则往更高处, 鸟类与哺乳动物往再高处.
洪水的大浪潮带着动植物的遗骸在地上来回冲击, 全部生命的残骸都与火山灰、岩漿、泥泞和其他破碎物体混在一起. 汹涌的洪水把已死的动植物从大地和海洋带到平原, 成为水后的积层, 层层叠叠, 起起伏伏, 动植物混在一起, 埋在地层中. 故此, 地质序律的十多层分类, 由最底至最顶均显示出一种地质特征, 非十多种, 它们都是沉积(sediment), 而地上的化石全在沉积岩层里出现.[45]
简而言之, 进化论学者宣称最远古的石层是“先寒武纪”(Pre-Cambrian), 有1.8by至600my (18亿年至6亿年)之久. 然而, 地质序律所显示的, 却是挪亚时代大洪水沉积的序律, 而这大洪水发生在大约5千年前,[46] 所以上述石层并非像进化论所谓的有上亿年那般的远古.
[1] 葛兰麦可琳、罗杰奥克兰、莱利麦可琳合著, 《创造论的明证 — 检视地球的起源》(香港九龙: 宣道出版社, 1999年), 第15页.
[2] 同上引, 第18-19页.
[3] 下文改编自 马有藻著, 《鲜为人知的地球年》(加利福尼亚: 美国荣主出版社, 2004年), 第43-78, 90-100页; 也附加其他脚注中所注明的资料.
[4] 莫里斯的人口统计方程式是, 详情参H. M. Morris, The Biblical Basis for Modern Science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1984), 第416-420页, 这部分的统计和文章有中文译文, 请参“巴别塔与世界人口”, http://cclw.net/gospel/explore/kexueyushenjin/htm/chapter17.html (注: 网站的这篇文章译自上引书, 第414-436页).
[5] 根据James Ussher以创世记第5章的家谱资料来计算, 从亚当被造算起, 直到挪亚时代洪水来到的那一年(注: 洪水在挪亚6百岁时来到, 创7:11), 共有1,656年.
[6] H. M. Morris, The Biblical Basis for Modern Science, 第421页. 上述2亿多的人口可说是最保守(最低人数)的估计, 因为莫里斯指出, 若采纳另一些可能性也相当高的数值计算, 从亚当至挪亚这1656年间, “到挪亚时代, 全球人口高达32亿多(指32亿2千万人, 即3,220,000,000)不是不可能的.” 引自H. M. Morris, Biblical Cosmology and Modern Science (Nutley, NJ: Craig Press, 1970), 第78页.
[7] A. J. Coale, “The History of Human Population”, in Scientific American, 9:1974, 第141页.
[8] 马有藻著, 《鲜为人知的地球年》, 第49页. 有关世界人口统计方面, 也请参亨利.莫瑞士著, 韩伟等译,《科学创造论》(美国新泽西州: 更新传道会, 1979年), 第144-145页.
[9] J. A. Thompson, Luke the Historian (Melbourne: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1954), 第5-31页; I. H. Marshall, Luke: Historian and Theologian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76), 第51-76页.
[10] 这九人按次序是 : (1) 亚当; (2) 塞特; (3) 以挪士; (4) 该南; (5) 玛勒列; (6) 雅列; (7) 以诺 [注: 犹大书14节证实以诺是第七代, 是“亚当的七世孙”]; (8) 玛土撒拉; (9) 拉麦. “拉麦生了一个儿子, 给他起名叫挪亚”(创5:28-29).
[11] 例如 创11:12记载“亚法撒…生了沙拉”, 不过沙拉其实是亚法撒是孙子, 因为 路3:36记载: “沙拉是该南的儿子; 该南是亚法撒的儿子.” (注: 在希伯来文, A生B可以指B是A的“后代”, 例如指“孙子”, 而不一定是“儿子”)
[12] 马有藻著, 《鲜为人知的地球年》, 第55页.
[13] 值得注意的是, 《鲜为人知的地球年》一书写道: “这78个人物在世上约有6千年的历史”(第54页). 这句话里的“6千年”可能是打字上的失误, 应该是“4千年”, 因为从亚当到亚伯拉罕再到约瑟大概是4千年之久.
[14] A. J. Monty White, How Old is the Earth? (Welwyn: Evangelical Press, 1985), 第29页. 也请读者参考网站(Answers in Genesis): https://answersingenesis.org/evidence-against-evolution/billions-of-people-in-thousands-of-years/ .
[15] 马有藻著, 《鲜为人知的地球年》, 第55页.
[16] 例如D. A. Young (著名的旧约学者E. J. Young)、Bernard Ramm (释经学与护道学的著名浸信会神学家)、Hugh Ross、Daniel Fuller、David Hubbard、潘柏滔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生物学教授和圣经学者)、钱锟(美国三藩市大学海洋生物学教授)和李立人等等.
[17] 马有藻写道: “设若(假若)如进化论所说, 地球是4.6by (46亿年)前的产品, 而人是在350my (3亿5千万年)才有的, 4.6by与350my相距便有4,592,500,000年(45亿9千250万年), 若将此年数平分给创造周内的6日创造, 每日可得765my (7亿6千5百万年).” 马有藻著, 《鲜为人知的地球年》, 第69页. 换言之, 大约一半时间是黑夜的话, 就有大约3亿年是黑夜, 植物在3万万年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来制造食物, 肯定死亡.
[18] 作者也可用“千年如一分钟”的比喻法. 因此, “千年如一日”表明神与人的时间观念肯定不同; 神是超越时间的, 人却受时间所限. 它也可表示神能用一日的时间(固然一秒也嫌多)完成人用上千年才完成的事.
[19] 例如按照进化论的解释, 地球上应该先有所谓的“Homo Habilis”【译作“能人”, 台湾称“巧人”; 按照进化论, “能人”(拉丁文学名: Homo Habilis )是世界上最早的人类, 生存在大约180万年前, 是介于南方古猿和猿人的中间类型】如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s), 再经过漫长的进化, 才出现像亚当那样的人类. 换言之, 亚当出现以前已有许多还未进化成人的“猿人”在漫长年日里经历死亡. 这岂不是与圣经的教导相违吗? 因为 罗5:12表明死亡是由亚当犯罪后而来的. 此外, 创1:26-28记载亚当管理万物, 是“海陆空三军的总司令”, 如果“日”字包含了漫长的百万年甚至亿万年, 按照进化论, 这些海陆空动物是已通过“物竞天择”后而“适者生存”, 不适者淘汰. 那么亚当出现时, 岂不是站在充满死亡的地球. 这再一次抵触圣经的教导, 因为圣经表明死亡是因亚当犯罪后才临到世界(罗5:12).
[20] 根据所谓的“水气护罩论”或“水罩论”(Water Vapor Canopy Theory, 也称: Water Canopy Theory), 最初的地球是被一层水所包围着. 创1:6-7论到神用空气(穹苍, 即地球表面的大气层)把水分开, 成为上下两层 — “空气以上的水”和“空气以下的水”. 这“空气以上的水”就遮盖护罩着地球, 产生温室效应. 于是南北极之间到处都是温带的环境, 有稳定的气候, 所以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很均衡, 适合动植物盛产. 此外, 地球周围的这一层水(水层)能阻止有害的短波辐射(如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 这水层就像现今的臭氧层, 有保护地球的作用(注: 人常用水作保护生物的屏障, 免受原子研究工厂内放射性物质的病害, 非常有效). 短波放射会伤害生命. 正如细胞染色体产生遗传性老化一样, 短波辐射线会加速老化的过程. 但最初的地球在水层护罩的保护下, 动植物都长得比较大、更健壮或富有活力, 也活得较为长久. 这也解释了为何挪亚时代的洪水之前, 人类的寿数显然比洪水之后的更长. 有关“水气护罩论”的论证, 请参 葛兰麦可琳、罗杰奥克兰、莱利麦可琳合著, 《创造论的明证 — 检视地球的起源》(香港九龙: 宣道出版社, 1999年), 第36-51页. 尽管如此, 这“水气护罩论”不过是个理论, 也受到一些笃信圣经和深信创造论的学者们所质疑, 这方面请参: https://answersingenesis.org/environmental-science/state-of-canopy-model/ . 简之, 此论是由莫里斯(Dr. Henry Morris)和惠特科姆(Dr. John Whitcomb)在其合著的《创世记的洪水》(The Genesis Flood, 1961年版)中首先提出, 过后受到狄洛博士(Dr. Joseph Dillow)在其著作(The Waters Above: Earth’s Pre-Flood Vapor Canopy)极力推广. 无论如何, “水气护罩论”仍有缺陷或需要面对一些难解之谜, 所以仅可用作参考(而非绝对真理), 将来或有对此论的进一步修正.
[21] D. J. Morris, The Young Earth (Green Forest, Arkansas: Master Books, 1994), 第102页. 注: 美国Master Books是全球最大的创造论书籍出版社(由Dr. Henry Morris 和Timothy LaHaye于1976年首创), 也备有以创造论为基础的家庭学校课程(homeschooling curriculum).
[22] 挪亚时代的洪水也有如此影响, 参本文附录一.
[23] Elizabeth Pennisi, “Water, Water, Everywhere”, Science News, #143, 2:1993, 第24页.
[24] R. Daly, Earth’s Most Challenging Mysteries (Nutley, NJ: Craig Press, 1972), 第138-139页.
[25] Duane Gish, “Petroleum in Minutes, Coal in Hours”, Arts & Facts, vol.1, no.4.
[26] Melvin Cook, Prehistory and Earth Models (London: Max Parrish Co., 1966), 第341页. 注: 以上“(G.1)光的速度减慢了”和“(G.2)煤与石油非年老”改编自《鲜为人知的地球年》, 第90-96页.
[27] D. J. Morris, The Young Earth (Green Forest, Arkansas: Master Books, 1994), 第177页. 值得一提的是, 地质内的动植物化石是一个指标, 写上“死亡”. 死亡本不是神创造世界的项目, 而是人因亚当犯罪而引出的恶果.
[28] 马有藻著, 《鲜为人知的化石层》(加利福尼亚: 美国荣主出版社, 2001年), 第54-55页.
[29] 同上引, 第76页.
[30] 摘自 https://www.chuangzaolun.com/创造科学文章/item/204-圣海伦斯火山的喷发又是一个对圣经历史佐证.html . 由于马有藻论到“圣海伦斯火山对放射性鉴年法的影响”这一部分过于简化, 有不清楚之处, 所以我们在上文采用上述网址的“创造科学文章”来取代.
[31] 同上引.
[32] K. H. Wanser, In Six Days, ed. J. F. Ashton (Green Forest, Arkansas: Master Books, 2002), 第104页.
[33] Edmond Hobroyd, In Six Days, 第282-283页.
[34] 马有藻著, 《鲜为人知的宇宙龄》(加利福尼亚: 美国荣主出版社, 2004年), 第26页.
[35] 马有藻著, 《鲜为人知的地球年》, 第78页.
[36] 据说1光年大约是从地球到月球来回1千2百万次(12 million). 科学家认为, 宇宙有50亿光年(5 billion ly)的辽阔, 而最接近地球的恒星半人马座(alpha Centaurus)也有4.3光年. 马有藻著, 《鲜为人知的宇宙龄》, 第72页.
[37] 马有藻著, 《鲜为人知的地球年》, 第65-67页.
[38] 同上引, 第74-75页.
[39] 马有藻评论道: “挪亚洪水时, 天上的水气罩破裂, 大水倾盆而下, 大地被洪水淹盖全地一年有余. 随着地球没有水气罩的保护, 臭氧散播全球, 甚多动物绝种, 人的寿命逐渐减短.” 马有藻著, 《鲜为人知的地球年》, 第67页.
[40] 同上引, 第68页.
[41] George Wald, “The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Life”, in Origins of Life, 1974, 第26页.
[42] Wilbert H. Rusch, The Argument: Creationism vs Evolutionism (Creation Research Society, 1984), 第51页.
[43] 根据地质学家运用进化论为骨架而作出的年代推测, 无脊椎时代为期3by (30亿年), 由此进到鱼类时代是100my (1亿年), 由鱼类至两栖动物是30my (3千万年), 由两栖动物至哺乳动物又经过160my (1亿6千万年)等等. 马有藻著, 《鲜为人知的化石层》(加利福尼亚: 美国荣主出版社, 2001年), 第60页.
[44] 同上引, 第49页.
[45] 同上引, 第58-59页.
[46] 一些圣经学者估计挪亚时代的灭世洪水发生在大约主前2300-2600年间, 若以今年主后2020年计算, 挪亚洪水可说是发生在大约5千年前(即4320至4620年前).
Related
作者: 棱镜
刊登于2020年4-6月份,第125期《家信》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