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撒.牛顿 (Isaac Newton, 1642-1727)


Sir Isaac Newton

(A)         牛顿生命的历程

1.     1642年12月25日午夜出生于英国乌斯托普(Woolsthorpe), 是个早产儿.[1]

2.    1661年6月进入剑桥大学(Cambridge University)深造.

3.    1669年在27岁时成为剑桥大学的数学教授.

4.    1672年牛顿加入英国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 或译: 英国皇家科学协会)  —  当时全国最高的科学研究协会.

5.    1687年出版其不朽之著《原理》(Mathematical Principles of Natural Philosophy), 解释他所发现的“万有引力”和“运动力学三定律”.

6.    1703年被英国国王委任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

7.    1727年3月20日离世归回天家.

Sir Isaac Newton

(B)  牛顿科学的贡献

* 爱因斯坦说: “在人类的历史上, 能够结合物理实验, 数学理论, 机械发明成为科学艺术的人, 只有一位 ¾  那就是牛顿.”

1.    牛顿是第一位发现“万有引力定律”(law of gravity)的人(于1665或1666年).

2.    他于1665年发明了微积分(calculus).

3.    他首先提出可见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7个分光组成.

4.    他发明了第一架反射望远镜(reflecting telescope).

5.    他将数学导入科学, 使物理和化学成为更精确的学问.

6.    他提出运动力学(laws of motion)三定律, 奠定了数学成为描述宇宙运动的言语.

7.    他荣获“历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与“近代物理学之父”的尊称.

Sir Isaac Newton

(C)         牛顿信仰的见证

1.    年少的祷告: 在1662年, 他大学第2年时写下: “上帝啊! 若我心偏于邪恶, 请勿成全我; 不容我单靠自己的信念去生活; 不以爱上帝做我不爱别人的借口; 不是为得祝福来跟随你; 不是只在教会中渴慕你; … 让我做个敬畏你的人, 且因着敬畏你, 而不畏惧人.”

2.    祷告与努力: 他写道: “企图光以迫切祷告祈求上帝的祝福, 来取代自己所该付出的努力, 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 是出于人性的懦弱.”

3.    金钱的试探: 牛顿求学时仍是个穷学生, 金钱对他是一种莫大的吸引, 他写下: “主啊, 赦免我! 因为我的心想以赚钱为乐, 多于渴想你的同在. … 但是在主日擘饼聚会里, 我的心又重新与你联合.”

4.    祷告与默想: 他的好友史塔克利(Stukeley)说: “牛顿经常在花园散步, 有一天中午他回来, 对我说他看到一粒苹果掉到地上, 想到了万有引力.”张文亮教授解释说: “这粒苹果后来成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gravity, 或称地心吸力)的标志, 其实更重要的是, 牛顿有独自来到花园祷告与默想的习惯.” 难怪纽约大学历史系教授曼纽(Manuel), 1968年在他所著的《牛顿传》中写下: “近代的科学是源自牛顿对上帝的默想.”

Sir Isaac Newton

5.    承认神掌管: 他在其著作《原理》(Principle)一书中写道: “如同生来瞎眼的人不了解光, 我们无法明白神的智慧和全能. 神的形象没有人看到、听到、接触到, 更不是世上必朽坏的假神所能代表, … 我们只能在他所创造的万物中了解他, 神仍在掌管, 我们都在他的掌管下. 而假神没有掌管的权柄, 没有永远的看顾, 没有创世的起初, 不过是虚无、有限, 与大自然一样. … 因着神的掌管, 我们称他是主(Lord).”

6.    归荣耀于神: 他在再版的《原理》(Principle)上写着: “让人知道我是带着对神的信仰来完成这浩大的工作, 是我出版这本书最大的喜悦.”

7.    谦虚的表白: 在老年时, 他对他的小侄儿讲: “我不知道这个世界将来怎么看我, 对我而言, 我只像海滩边玩耍的男孩, 偶然间发现了一粒比较圆的石头, 和一粒比较漂亮的贝壳, 就觉得很愉快, 但是在我面前, 尚未被发现的石头、贝壳仍然多如大海.”

8.    信仰的引导: 牛顿的学生艾斯顿(Aston)写道: “牛顿讲话慎重、缓慢. 他尽量避免意气之争, 不见利忘义, 不奉承人, 宁愿默默忍受侮辱, 也不愿披挂着一身的装甲去与人争战. 牛顿说‘一个人如果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 脾气将控制你.’ 引导牛顿一生的, 是信仰而非起伏不定的脾气.”

9.    生命的目标: 他在晚年时写下: “不管任何环境下, 要守住耶稣基督救赎的真理与最大的诫命  —  爱人如己.”

 

Sir Isaac Newton

(D)         牛顿生命的风暴

1.      科学上的攻击: 1692年, 日内瓦来的拜特(Biot)教授大力抨击牛顿, 谑称他是“伦敦先知”, 说: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来自对宗教(指基督信仰)的默想, 而非科学的发现, … 他必须撇清, 如果这是科学就不要写到上帝如何如何, 如果是与上帝有关的就不要放入科学范畴.”  可是, 真正需要撇清的人, 是拜特而非牛顿, 因为圣经所教导的是真理, 而“真正的科学”必定不与真理有所冲突, 所以科学与信仰是可以相辅相成的.

2.      道德上的功击: 拜特之后, 许多妒嫉牛顿的人就群起攻击他. 1694年有人黑函中伤牛顿与女人乱搞性关系; 1695年牛顿几乎精神崩溃, 各地都传闻他死了. 牛顿百口莫辩, 更带着伤痕退出人群. 在神的保守下, 英国国王出面, 于1703年任命他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President of the Royal Society)后, 这类(道德上的)攻击就突然消失了.

3.      信仰上的攻击: 17世纪末期, 突有人自称是上帝派来的先知, 到处呼喊“世界末日就要来了”. 牛顿长期研究但以理书与启示录, 相信世界有末日的审判, 但没人知道是哪一天, 而且对基督徒而言, 面对末世的正确态度, 应是感恩多于恐惧. 他不赞同这些“先知”, 结果遭到许多偏激基督徒苦毒的批评与责骂. 牛顿被他所爱的基督徒误解, 痛苦万分, 导致他进入一段漫长的信仰动摇期(1698-1707年). 许多人要证明牛顿是无神论者或不可知论者, 就是引自他这段时期的言行. 1707年英王下令, 把这群利用宗教获取不法利益的“先知”打入狱中, 风波才逐渐平息. 借神慈爱和时间的医治, 牛顿信仰又逐渐坚固, 重新思索物理, 数学和光学, 并再版《原理》一书, 且在其上写着: “让人知道我是带着对神的信仰来完成这浩大的工作…”

4.      神观上的攻击: 牛顿在解释宇宙间为何会存在万有引力时, 他基于科学的假设说: “宇宙间可能有一种物质叫乙太(ether), 是引力的传导.” 结果有本书中翻译成: “宇宙间存在有诸神, 诸神是引力的传达.”硬是把牛顿扭曲成了多神教徒. 但以上牛顿对信仰的表白, 足证他所相信的, 是圣经所教导的  —  那创造宇宙的独一主宰.

Sir Isaac Newton

(E)         影响牛顿的伟人

* 剑桥大学教授亨利.摩尔(Henry More)是影响牛顿科学与信仰最深的老师.

1.    摩尔是位数学家和敬虔的基督徒, 他说: “上帝创造这个世界的目的, 是要使人认识他, 寻求他, 感谢他. 若有人轻看这世界奇妙的受造物, 要看到世界所没有的才算神迹, 那是自大.”

2.    摩尔认为把数学放在教育中的目的在于: “教育是一种道德与思考的培育, 数学课程的设立是为了训练学生, 使他们的思考更精确. 长期受数学教育, 对学生是一种有压力的操练, 为的是要激发一个人有刻苦的心志. 有刻苦的心志才能使人长期持守道德的准则, 而道德的准则来自上帝. 因此数学教育与信仰是相辅相成的.”

*牛顿的名言: “我看的比别人远, 是因我站在巨人的肩头上”肯定的, 摩尔就是其中的一个巨人.

人类历史上有许多信靠神的伟大科学家.

这群科学精英, 把生命建立在基督信仰的坚固磐石上,

而非哲学理论的松软沙土上, 所以我们并不希奇,

他们可以展开信仰与科学的双翼, 翱翔于永恒真理的天空

Sir Isaac Newton


参考书目

张文亮著, 《我听见石头在唱歌: 科学大师的求学, 恋爱与理念(二)》, 台北: 校园书房出版社, 1998年, 第71-87页.

Allen, Robert(ed.). Chambers Encyclopedic English Dictionary. Edinburgh: Chambers,


[1] 在那婴儿死亡率很高的年代, 一个早产儿能够活下来是很少有的事. 出生前3个月, 牛顿的父亲病逝, 家境非常穷困. 在没钱购买营养品来喂养这个早产儿的情况下, 他的虔诚母亲哈拿(Hannah Ayscough)祷告恳求神的怜悯(参旧约哈拿的祷告, 撒上1:11). 靠神的恩典, 牛顿健康长大.



作者:

Leave a Reply

Copyright © 2024 MalaccaGospelHall.org.my. All rights reserved. Developed by Passion In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