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领灵粮(76) – 客旅和寄居的
“亲爱的弟兄啊, 你们是客旅, 是寄居的.
我劝你们要禁戒肉体的私欲; 这私欲是与灵魂争战的.”
(彼前2:11)
彼得提醒他的读者说, 他们是客旅, 是寄居的.[1] 我们今天也需要这样的提醒. 寄居的人(pilgrims)从一个国家去到另一个国家, 他们所经过的国家并不是他们的, 他们在其中不过是个外来者. 他们最终要去的国家, 才是他们的家乡.
寄居者的特征是过着“居住帐棚”(tent)的生活. 因此, 我们读到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是“在异地居住帐棚”(来11:9). 我们要明白, 亚伯拉罕视迦南地为异地(尽管神已应许把这地赐给他). 他住在一个暂时的住处, “因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 就是神所经营所建造的”(来11:10). 故此, 寄居的人不是一个定居的人, 他是一个不断迁徙的人. 因为走的路程遥远, 所以他行李轻便, 不让自己被太多的物质财富缠累. 他承担不起背负不必要的包袱, 他必须抛弃任何妨碍他灵活性的东西.
寄居者的另一个特征, 就是他与当地人有别. 他不效法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的习惯, 或甚至他们敬拜的形式. 作为一个基督徒寄居者, 彼得劝诫他们“要禁戒肉体的私欲; 这私欲是与灵魂争战的.” 他不让自己的性格被周围环境所塑造. 他活在这世界, 但不属这世界. 他经过异邦异地, 却不采纳它的风俗与价值观.
如果这寄居者经过充满敌意的地域, 他会格外谨慎, 小心翼翼, 不与敌人建立亲善关系. 因为这样做等同于对他的领袖不忠, 背叛他的主人. 今日, 基督徒寄居者是经过充满敌意的地域. 别忘了, 世界给我们的领袖(主耶稣基督), 只不过是一个十字架和一个坟墓. 与这样的世界(世俗)为友, 就是背叛主耶稣(参 雅4:4). 基督的十字架已断开一切捆绑我们的锁链. 我们不贪慕世界的称赞, 也不惧怕它的责难.
寄居的天路客知道每天的行程使他更接近属天的家乡. 他知道当他一到达目的地, 就很快忘记路程上的一切困难和种种危险.[2] 诚然, “一宿虽然有哭泣, 早晨便必欢呼.”(诗30:5); “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 不再有死亡, 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 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启21:4)
往昔的我, 属地子民, 竟蒙天召, 从神得生;
在世寄居, 心系天家, 今生过后, 欣得产业.
既为客旅, 我心不慕, 地上一切, 终归黄土;
主的十架, 尽除捆绑, 我心向往, 天家辉煌.
[1] 彼前2:11中的“客旅”(KJV: strangers)在希腊文是 paroikos {G:3941}, 字义是“外来的居住者/居民”(a by-dweller, alien resident); 指住在异乡的人. 此节的“寄居者”(KJV: pilgrims)在希腊文则是parepidêmos {G:3927}, 字义是“在旁边(居住)的外国人/外侨/侨民”(an alien alongside, a resident foreigner); 特指暂时居住的寄居者/旅居者/逗留者(temporal sojourner). 马唐纳(William MacDonald)解明两者的差别, 前者(客旅)指某人虽处于某个国家, 却无那国家的公民权 (如旅客一般; 腓3:20); 而后者(寄居者)则强调某人仅暂居某处, 那里不是他永久的家乡. William MacDonald, The Believer’s Bible Commentary on New Testament (rev. ed.) (Nashville: Thomas Nelson Publishers, 1990), 第1078页.
[2] 上文编译自 马唐纳(William MacDonald)所著的 One Day at A Time (Scarborough: Everyday Publications, 1985), 第304页; 也参考此书中文译本《日领神道》.
Related
作者: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