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爱德威·范隐 (上) (W. E. Vine, 1873-1949)


范氏 (William Edwy Vine)

编者注:   威廉·爱德威·范隐(William Edwy Vine)俗称“范氏”(W. E. Vine), 是奉主名聚会中一位德高望重的弟兄, 他所著的《新约单词评注字典》(An Expository Dictionary of New Testament Words, 1940年出版)实为经典巨著, 至今仍获许多圣经学生和学者(包括神学博士)的好评与钟爱. 他不仅是一个领受特殊恩赐的圣经教师、是一位对神学文献具有贡献的神学家, 还是一个属灵的召会牧者(长老), 以及宣道事工的领袖. 他的品格、工作和文字著作, 都显出一个与神极其亲近者的特质. 认识他肯定能帮助我们更认识神无比的恩典、丰富的恩赐和奇妙的作为…

 

(A)       英国校长的儿子

范隐(William Edwy Vine, 简称“W.E.V.”)[1]于1873年3月21日, 出生在英格兰南部的多塞特(Blandford, Dorset).他的父亲在那里开办一间男校, 也是该校校长. 范隐出世两年后, 该校迁到埃克塞特(Exeter), 取名为雷德福山学校(Mount Radford School). 他就在那里长大, 并学到勤学、专注和研读的良好生活习惯. 那里也培养他对板球(cricket)、游泳, 以及其他运动的热爱. 他的母亲是学校老师, 热爱教学. 作为校长的妻子和11个孩子的母亲, 她仍然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探访患病的人, 亲自拿食物给他们吃, 这点给年幼的范隐留下深刻的影响, 学到如何在日后关心有需要的人.

 

(B)       少年时期的经历

范氏(范隐)在13岁时深感罪的沉重, 决志悔改信主而得救, 并在14岁时受浸, 在水中顺服主, 且被接纳进入在福尔街(Fore Street, Exeter)召会的交通里. 他信主得救后, 就常渴望事奉主, 也领他人信主.

17岁时, 范氏到他父亲的学校作老师, 过后到阿伯里斯特威斯(Aberystwyth)的威尔士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of Wales)深造. 他较后在伦敦大学(University of London)毕业, 荣获古典文学荣誉学士. 大学的生活充满试探. 由于他有音乐的天赋, 便在这方面结交朋友, 也感到很大的诱惑正在促使他转离全心跟从主的道路. 在这段内心充满挣扎的时期, 主藉着他所敬爱的父亲常常写信给他, 提醒他专心跟从主的道路, 不要随波逐流. 在主的恩典和保守下, 他归回主的道路, 这令他经常记念这段难忘的经历, 也与那些在学院或大学深造的青年基督徒感同身受, 明白他们遭遇的试探与内心的挣扎, 并给予合适的劝勉.

 

(C)       肩负重任的老师

当范氏还在修读他的学位时, 他也抽空到父亲的雷德福山学校教书. 由于他的母亲在1891年离世, 父亲更需要他的协助. 当获得荣誉学士学位时, 他面对一个选择: 接受在澳洲一个好的教职, 或留在英国帮助父亲的学校. 他选择后者, 因他觉得父亲这里更需要他. 母亲离世后, 他的父亲再婚, 他的责任更加重了. 他不单需要协助父亲处理繁忙校务, 还要帮助后母照料孩子. 他父亲于1904年逝世, 但在离世前的10年中, 他的父亲体弱多病, 所以主要校务常由他所处理. 他显然在各种事务上尽忠职守, 以致他后母见证道: “一切所需的, 范隐都已处理好.”

处理校务与照料弟弟们绝非易事! 他们不是温顺型的乖孩子  —  他们当中两人曾把爆竹放进后母的蜂箱, 以点爆它们让蜜蜂惊慌四散来取乐. 某次, 范氏发现他收藏的鸟蛋漂浮在园中的水上. 另有一次, 他的弟弟把他珍藏的小圆盾一个一个地从楼上窗口丢出去. 试想, 当他教书时, 他需要把弟弟们带入课室, 这是何等大的挑战! 无论如何, 这些年来不断加重的责任无疑帮助他塑造出一个稳重坚定、严守纪律的生命. 这对他日后事奉具有极大的帮助.

 

(D)       组织家庭的生活

范氏是个机智幽默、擅长讲故事、天生巧于模仿、喜欢音乐的人.大部分的傍晚, 他以弹钢琴来松弛紧张的生活. 他总是一人独自处理繁重事务, 直到有一日, 他遇见了一个名叫菲比(Phoebe Baxendale)的青年女孩. 这位来自曼彻斯特(Manchester)的淑女有几个弟弟在雷德福山学校. 1896年, 泛氏在他们家中过复活节假期, 便开始了这段姻缘. 泛氏性格刚强、稳重、显著、外向; 而她温雅文静, 但适应力强, 且有坚定的信心, 能在艰难时刻仍然安定. 这使她适合成为泛氏未来的贤内助, 与他共渡前方各种艰难挑战.

vine and wife1899年8月10日, 他们两人结为夫妻, 到基拉尼(Killarney)渡蜜月, 过后住在埃克塞特(Exeter)靠近学校之处. 他一开始就设立“家庭祭坛”(family altar), 每早晨和傍晚, 带领家人阅读一段圣经经文, 再简短地解释;他一生都如此行. 就在埃克塞特, 他两个女儿先后出生. 3年后, 他搬到离学校较远的海弗翠(Heavitree). 他唯一的男孩(Edwin)在那里出世. 菲比一共为范氏生了5个孩子, 4女3男. 1904年, 范氏的父亲离世, 他在弟弟狄奥(Theo)的协助下, 出任雷德福山学校的校长.

 

(E)       精通希腊文的学者

new testament greek grammar and dictionary1906年, 范氏荣获伦敦大学(University of London)所颁的古典文学硕士学位.研读新约希腊文可说是他的“爱好”. 他常沉浸其中, 享受它的丰富. 为了让别人与他一样受益, 他开办希腊文班, 教导那些想要学习新约希腊文的人. 他的一些课文较后被刊登在基督徒杂志中, 并在获得好评后, 整个课程被出版成书, 名为《新约希腊文法  —  自学课程》(New Testament Greek Grammar  —  A Course of Self Help).[2] 他也培养每天傍晚阅读希伯来文旧约圣经的习惯.

dictionary vines learn greek当世界第二大战开始时, 范氏出版他的经典著作《新约单词评注字典》(An Expository Dictionary of New Testament Words)四大册的前两册(整套于1939至1941年出版). 他的大学老友斯克洛基博士(Dr. W. Graham Scroggie)为第一册写序言, 大力推荐它. 其他三册序言则由布鲁斯教授(Prof . F. F.  Bruce)所写. 很多人认为, 如果范氏把这经典著作呈递给大学, 便能荣获博士学位! 这套四册字典较后被合成一册出版, 过了70年后的今天, 仍然是广受欢迎及普遍使用的查经工具. 范氏的字典曾被许多不同的基督徒出版社所出版. 一个好消息是, 他的整本字典已被放上国际互联网络(互联网), 读者可上网免费使用( http://www2.mf.no/bibel/vines.html ), 甚至可免费下载(其网址是:  http://download.cnet.com/Vine-s-Expository-Dictionary-of-New-Testament-Words/3000-18514_4-47716.html ).

vine old and new testament wordsvine exository dictionaryvine dictionaty new testament words诚然, 范氏的《新约单词评注字典》至今仍获许多圣经学生和学者(包括神学博士)的好评与钟爱; 例如美国著名的多产作家魏斯比博士(Dr. Warren W. Wiersbe)表示这本评注字典是“我多年来所钟爱的查经工具之一…”; 而泛氏的老友、荣获爱丁堡大学(University of Edinburgh)神学博士学位(D.D.)的著名圣经学者斯克洛基博士(Dr. W. Graham Scroggie, 1877-1958)也在这本字典的序言中写道: “这评注字典… 是一本汇编、一本字典、一本注释, 是在所及的最佳学术成就下完成的. … 范氏使普通的新约读者获得很大帮助, 那些熟悉原文的圣经学者亦可从中学到很多功课.”

 

(F)       属灵书籍的作者

泛氏自年少时, 就学习为福音作见证, 过后在查经班分享, 然后在埃克塞特和周围的召会中讲道. 他很快便成为众所周知的讲员, 因他善于深入浅出地解经, 把困难的经文用浅白易懂的方式阐明. 1908年, 他与霍格(C. F. Hogg), 一位曾在中国事奉数年的宣道士, 一同创办所谓的“埃克塞特查经函授学校”(The Exeter Correspondence School of Bible Study). 他们复印和寄送“帖撒罗尼迦书信之笔记”. 这些笔记是为了任何想要更正确明白圣经的基督徒而做, 无论他们是否懂得希腊文, 都能从中获益. 这笔记于1914年被出版成书. 他们两人也用同样方式写加拉太书, 并于1922年出版.[3]
vine 1-2 thessaloniansvine galatians
范氏还出版许多书籍和小册子, 含盖各种性质与课题, 如圣经注解(expository)、忠诚爱主(devotional)、末世论(eschatology)、宣道事工(missionary)等等, 这些作品有时由他一人所著, 有时则与人合著.我们将在下期详细评述他的多本著作和他在文字事工的贡献.

 

(G)      参与宣道的事工

(G.1)   参与《事奉的回声

自19世纪初, 奉主名聚会的召会进行许多宣道事工, 从欧洲到亚洲, 从非洲到南北美洲. 在协助宣道方面, 一个重要事工就是“事奉的回声”(Echoes of Service). 从1872年开始, 此事工负责出版宣道月刊  —  《事奉的回声》(Echoes of Service, 一本关于各地宣道士事工的每月记录[monthly record] ).[4] 它由一群英国奉主名聚会的弟兄们联合负责编辑, 提供各地宣道工作的资讯. 编辑的弟兄们不单与数百位奉主名聚会的宣道士通信, 也负责把来自他们家乡召会的奉献款项寄给他们. 由于它的办事处位于英国的巴思(Bath, 英格兰西南部城市),[5] 所以这群劳苦功高的编辑们被冠上一个美誉  —  “巴思战士”(Men of Bath).

1909年12月, “事奉的回声”其中两位编辑弟兄贝内特(William H. Bennet)和斯帕克斯(Robert E. Sparks)邀请泛氏成为“事奉的回声”的编辑之一. 由于肩负各种重任, 范氏和他的弟弟狄奥都不认为他可接受这项邀请. 无论如何, 发生在同一个星期的两个事件, 一个在埃克塞特(Exeter), 另一个在克雷迪顿(Crediton), 改变了他们的看法.

首先是星期六早晨, 当范氏像往常一般的读经, 申31:7的话深深吸引他: “thou shalt go with this people” (直译为“你要和这些人同去”).[6] 那时, 意义深长的事件亦同样发生在狄奥身上. 狄奥隔天(主日)将在克雷迪顿讲道. 当他到了预备给他的房间时, 脑海充满着范氏是否该到巴思一事, 所以决定跪下祷告. 祷告完毕起身时, 他的眼看到墙上经文不寻常的组合: “I was left …  with good will doing service, as unto the Lord” (直译为“留下我… 甘心事奉, 好像服事主”; 赛49:21; 弗6:7).[7]

当范氏去到埃克塞特的学校, 狄奥迎接他, 说: “我恐怕你将会离开, 留下我.” 他问弟弟为何这样说, 狄奥就把他所看到墙上的经文一事告诉他. 他感到何等稀奇、何等惊讶, 弟弟竟然看到这样的经文, 正如他在同一天看到经文“你要和这些人同去”, 这一切都指向同一个方向  —  范氏该前往巴思, 接受这新的事工! 不过, 他们两人还需更进一步的指引.

最后, 他们决定如果主预备另一位助教协助学校教务, 那么范氏就在巴思每周工作三天, 帮助“事奉的回声”. 他们也决定不打广告, 只让神动工. 就在他们如此决定的那天早上, 神就清楚显明祂的旨意了. 当天早上, 范氏去到城市办理事务. 在市中心, 他遇到一位青年人, 此人多年前是雷德福山学校的学生. 范氏偶然问他在做哪一行. 那人表示在会计师楼工作, 但不想继续, 而想申请助教工作, 并问范氏学校有无空位. 他在午后会见范氏兄弟两人, 并答应在1910年1月开学时上任助教一职. 范氏就这样印证了神的旨意, 并于1910年1月, 开始了他事奉的另一个里程碑, 每周三天到巴思事奉.[8]他于每星期一, 早上9时30分抵达办公室, 并于每星期三傍晚回到埃克塞特. 他一直如此行, 超过1年之久.[9]

1911年初, 范氏看到他和妻子需要搬到巴思, 因为“事奉的回声”这一事工逐渐扩展, 来回两地非常费时费力. 在1911年9月, 他们夫妻两人终于搬到巴思居住, 地址是: No.9, Widcombe Crescent, 而他们最小的女儿也在那里出世与成长. 1935年底, 他们一家从门牌9号搬到1号. 他们常打开门户, 接待许多弟兄姐妹和主仆. “事奉的回声”事务繁重, 一般上, 范氏每日要处理多达60至70封信, 大部分都是由他亲自回复, 一些则交由秘书处理. 他也尽力帮助处理宣道士们所遇到的困难, 给他们智慧的忠言和劝勉的话语, 坚固他们的手和心. 他就这样在巴思忠诚地劳苦事奉, 直到他于1949年被召回天家为止.

(G.2)   推广宣道查经班

vine and harold st john大约在1912年, 在兰开夏郡(Lancashire)开始的宣道查经班(Missionary Study Class, 简称M.S.C.)运动逐渐扩展. 在兰开夏郡的众召会多年来对宣道事工表现热忱, 也在波尔顿(Bolton)、布莱克本(Blackburn)和南港(Southport)举办常年讨论会. 范氏常受邀出席这些讨论会, 积极帮助扩展宣道查经班. 起初有者对这运动采取怀疑态度, 但在神的带领和赐福下, 此事工兴旺起来. 此事工也出版《帮助之丘》(Links of Help)[10]这本杂志, 而范氏成为它的编辑一段时间. 积极参与宣道事工的修特教授(Prof. A. Rendle Short)这样评述范氏对此事工的贡献:[11]

范氏于1912年进行一个影响深远的事奉. 当年8月, 尽管面对极大困难, 第一次宣道查经班假日讨论会(Missionary Study Class Holiday Conference)在滨海韦斯顿(Weston-super-Mare)举行. 许多年长信徒不看好这事工, 因主办查经班的信徒年纪较轻. 但范氏具有远见, 看见此事工的益处, 所以决定使用本身的影响力来帮助推广这些新的查经班. 他接受邀请, 作首次查经班讨论会的讲员, 使多人对它有了信心. 它的成就非凡, 为接下来在英国各地举办类似的讨论会树立美好先例.

在这些场合中, 泛氏最大贡献不单在讲台上, 更是在私下交谈和问答时间. 最让人获益良多的, 是他对圣经和基督徒教义的博学深知, 以及谨慎深思的实际劝勉. 他很有音乐恩赐, 特为这些查经班和讨论会制作优良的宣道诗歌. 许多人发现这些诗歌引人深省, 且具启发性. 他把这些歌词配上旋律优美的歌曲, 令查经班讨论会更有效益. 他也利用这些场合作详细的财政报告, 说明《事奉的回声》之编辑们如何保管与分配款项给宣道士.[12]

1920年, 宣道查经班也开始在兰菲弗坎(Llanfairfechan)举办. 一系列的特别聚会在此举行, 以为期一星期的查经, 来帮助在英国的宣道士, 而海外宣道士的查经班则长达两星期之久. 范氏受邀在这些聚会中作讲员, 教导圣经. 与他同工的, 还有哈罗德·圣约翰(Harold St. John)和博尔顿(A. H. Boulton). 有者如此记载范氏这方面的贡献:

他经常出席在兰菲弗坎的“收容所事工讨论会”(Home Workers’ Conferences)和“宣道事工讨论会”(Missionary Conferences). 大约50至60位宣道士常聚在那里进行为期10天的圣经学校. 在这些场合中, 泛氏常用各种方式传达神的圣言  —  包括使用德文郡方言故事(Devonshire dialect stories)、音乐独奏或独唱, 还有不可少的, 就是查经.[13]

(G.3)   姐妹的宣道培训

A. Rendle Short范氏对宣道的另一贡献, 就是与马逊姆(H. E. Marsom)联办培训中心, 培训那些将前往宣道禾场的青年姐妹. 那时已有一些特为培训宣道士而设的课程, 不过对象都是弟兄, 没有专为姐妹而设的; 例如1919年, 修特教授(Prof. A. Rendle Short)和其他弟兄在布里斯托(Bristol)开办为期6个月的课程, 培训青年弟兄进入宣道禾场, 但无类似课程给予姐妹. 泛氏觉得有这方面的需要, 便与马逊姆商量和策划. 结果, 1920年10月, 在泛氏的推动和马逊姆夫妇的照料下, 9位姐妹住进所买下的房屋(No.6, Widcombe Crescent), 进行为期一年的圣经课程和医务培训.泛氏和马逊姆负责教导圣经课程, 而负责医务培训的则是史密斯医生(Dr. Wilson Smith)和萨瑟兰医生(Dr. Alister Sutherland). 前者是在马温斯堂(Manvers Hall)聚会的弟兄, 此人甚至安排这群姐妹到推尔顿(Twerton)进行医务宣道的实习.[14] 参加此课程的姐妹们都是仰望主供应她们的经济需用, 正如马逊姆夫妇两人进行这事工时也是如此.

(G.4)   协助宣道研讨会

1919年, 在马温斯堂的召会长老们开始了巴思信徒聚会(Bath Believers’ Meetings). 这不单造就了当地信徒, 也帮助了各地的宣道士, 英国各地的负责弟兄亦受邀参加. 此聚会一般上从星期一傍晚开始, 直到星期五早晨. 这聚会(可说是研讨会, conferences)有如莱明斯特讨论会(Leominster Conferences), “事奉的回声”之编辑也利用这机会与那些对宣道事工有负担的弟兄们讨论所面对的困难. 若天气良好, 他们会在露天进行一些聚会, 然后在市区游行,[15] 以露天福音聚会作为结束. 研讨会的讲道常是由著名的弟兄负责; 例如1921年, 负责讲道的有: 哈罗德·圣约翰(Harold St. John)、霍格(C. F. Hogg)、古德曼(George Goodman)、格兰特(W. J. Grant)、博饶本(E. H. Broadbent)、博德(Handley Bird)等等. 这些培灵聚会的讲道信息常被复印或印刷成书, 寄给各地宣道士. 不过世界第二大战导致这些讨论会被逼停办.

 

(H)       主恩保守下安息

除了成为宣道事工的领袖, 泛氏也是召会的长老. 大约在1910年代, 他成为在巴思的马温斯堂(Manvers Hall, Bath)召会的长老, 并负起牧养召会的重任, 长达40年之久.1927年, 他被诊断患有心脏病, 随时会发作, 但他仍马不停蹄地为主劳苦事奉、到处讲道、教导真理、著书写作、牧羊召会等. 在主奇妙恩典的保守和供应下, 他竟然活到1949年, 多活了丰盛的22年.

在范氏离世的多年以前, 他心脏病曾数次发作, 有一两次严重到他的妻子也认为他已经逝世了. 他的心脏病有时是在他远离家乡时发作, 但他康复后依然坚持远行赴约, 完成神所托付的事工. 尽管如此, 在主的恩典中, 他还是在自己家中的床上安然离世.

1949年10月的最后一个星期, 他仍像平常一样在星期三积极参与弟兄们在伦敦的各样聚会, 在宣道聚会上也看不出他有何不妥. 在接下去的星期二(即11月2日)凌晨4时, 他心脏病发作, 所以家人劝他在床上休息. 早上8时, 他照常阅读和处理信件. 早餐后, 他进入书房祷告, 过后下楼到办公室, 甚至进城办理事务才回家. 下午, 他处理更多信件, 并在当天傍晚写完他人生最后一篇文章, 名为“理想的生活”(Ideal Living). 傍晚7时, 他上床休息. 到了晚上9时, 他起身吃晚餐, 然后照常阅读他的希伯来文圣经, 读完后便躺下休息. 他的太太离开房间数分钟后, 重回房时便发现他已蒙主恩召, 归回天家的安息了.

我们已在本期以鸟瞰概括方式看到泛氏的生平与事奉. 在下一期, 我们将以特写方式细察他作为圣经学者、召会牧者(长老)和宣道领袖的点点滴滴. 我们可从中看到主在祂仆人身上奇妙的作为, 并学到宝贵的功课; 请勿错过![16]

 


 

 

[1]              他也常被称为爱德威·范隐(Edwy Vine).

[2]              此书今名为《范氏: 你也可以学新约希腊文》(Vine’s You can Learn New Testament Greek).

[3]              这两本书所采用的英文圣经是1881年出版的《修订本》(Revised Version).

[4]               读者可上网参阅“事奉的回声”(Echoes of Service)之网站:  http://www.echoes.org.uk/ ; 有关“事奉的回声”之历史背景和事工介绍, 请参http://en.wikipedia.org/wiki/Echoes_of_Service .

[5]               英国 Somerset 州首邑, 以其温泉著称.

[6]               《和合本》译作: “ 你要和这百姓一同进入”.

[7]               赛49:21: “ 那时你心里必说: 我既丧子独居, 是被掳的, 漂流在外. 谁给我生这些? 谁将这些养大呢? 撇下我一人独居的时候, 这些在那里呢?” 弗6:7:“甘心事奉, 好像服事主, 不像服事人.”

[8]               由于范氏在1909年12月底就已看清是神的旨意, 并决定参与“事奉的回声”这一事工(1910年1月是正式到巴思事奉), 所以一般记载, 他参与“事奉的回声”之事工长达40年之久(1909-1949).

[9]               Percy O. Ruoff, W. E. Vine: His Life and Ministry (London: Oliphants Ltd., 1951), 第18-20页.

[10]             “Links”在苏格兰语可指海边高低起伏的砂丘.

[11]            修特教授(Prof. Arthur Rendle Short, 1880-1953)是布里斯托大学(Bristol University)的著名手术教授. 除了撰写许多医学书籍, 这位奉主名聚会的弟兄也写了诸多的护道作品, 极力反对进化论. 他创办了“基督徒校园团契”(Inter-Varsity Fellowship), 一个专为大学生设立的全球性基督徒组织), 并常向大学生分享基督信仰, 为主证道. http://en.wikipedia.org/wiki/Arthur_Rendle_Short.

[12]            Percy O. Ruoff, W. E. Vine: His Life and Ministry, 第20-21页.

[13]             W. T. Stunt, et al., Turning the World Upside Down: A Century of Missionary Endeavour (Bath: Echoes of Service, 1972), 第56页.

[14]             推尔顿福音堂(Twerton Gospel Hall)后边有间房子特别装修作此用途.

[15]             他们沿街派发福音单张和小册子, 邀请路人和当地居民参加福音聚会.

[16]             上文主要参考 Percy O. Ruoff, W. E. Vine: His Life and Ministry (London: Oliphants Ltd., 1951), 第13-23, 27-29, 33-49页; W. T. Stunt, et al., Turning the World Upside Down: A Century of Missionary Endeavour (Bath: Echoes of Service, 1972), 第52-58页;  也参http://en.wikipedia.org/wiki/William_Edwy_Vinehttp://www.plymouthbrethren.org/user/111 .



作者:

Leave a Reply

Copyright © 2024 MalaccaGospelHall.org.my. All rights reserved. Developed by Passion In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