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


(耶稣基督) 对众人说: “你们要谨慎自守,
免去一切的贪心, 因为人的生命
不在乎家道丰富.” (路12:15)

 

洛克菲勒 (John D. Rockefeller)

约翰·洛克菲勒(或译“洛克斐勒”, John D. Rockefeller, 1839-1937)是美国的石油大王. 他于1870年创立 “标准石油” (Standard Oil)公司, 在全盛期垄断了全美90%的石油市场, 成为历史上的第一位亿万富豪全球首富. 其财富总值达到美国GDP的1.5%, 折合今日之3000亿美元以上, 普遍被视为西方世界史上首富.[1] 关于这位富豪的成就, 《复活凯歌》一书中写道: “他年幼时就决心致富, 32岁赚进了第一个100万, 43岁时控制了全世界最大的公司, 53岁时登上全球财主的宝座, 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的亿万富翁.”

 

可惜, 巨大的财富并没有为洛克菲勒带来福气. 在1891-1892年间, 洛克菲勒罹患了脱毛症, 头发掉落, 眉毛和眼睫毛脱光, 像个干瘦的木乃伊. 这时候的他, 尽管每周收入上百万美元, 但只能吃饼干, 喝牛奶. 此外, 宾州有很多人都痛恨这个财主, 也有不少人要谋财害命, 所以他日夜需要保镖随伺身旁. 可怜的他常常无法入眠、难有笑容、生命简直毫无乐趣可言. 过后医生预测说, 他活不过一年. 报纸的编辑写好了讣闻, 只等他一死就刊登.

 

就在这艰苦的时刻, 有一道亮光闪过洛克菲勒的心怀, 使他觉悟到金钱不是一切(注: 有资料显示他小时候曾上过主日学, 如今在这艰苦的时候, 他的基督徒朋友探访他, 领他回到神面前). 过后, 他开始大量捐钱给教会, 用他的财富资助贫寒人家. 他于1902年设立“普通教育委员会”(General Education Board), 帮助建设学校. 1913年5月, 他又创立了“洛克菲勒基金会”(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 此基金会所支持的医学研究机构, 发明了盘尼西林(penicillin)和许多新药. 洛克菲勒基金会也于1914年成立中国医学委员会(China Medical Board), 此委员会于1921年建立了中国第一所公共卫生保健大学, 即北京协和医学院(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也就是日后的北京清华大学医学部).

 

有者形容洛克菲勒变成了新造的人, 从丑陋的毛虫变成亮丽的彩蝶. 他向自私自我死去, 活入“施比受更为有福”的美境(参 徒20:35). 从此, 他吃得下、睡得着; 医生本来认为他只能活到54岁左右, 但事实上, 他竟活多了44年, 享年98岁.

 

年老时的洛克菲勒 (John D. Rockefeller)

洛克菲勒的上半生, 有人用几个字准确地形容: 掠夺和抓取、雄心和机智, 再加上贪得无厌的心, 把他送上全球首富的宝座; 可惜, 他并不快乐. 他过后真正明白到主耶稣所言: “你们要谨慎自守, 免去一切的贪心, 因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路12:15). 他因此悔改, 丢弃贪婪自我的心, 把生命建立在基督信仰的磐石上, 固定在每个星期日到教堂聚会, 并每日阅读圣经.

 

是的, 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 可悲的是, 今天很多人正犯上洛克菲勒上半生的错  —  拼命掠夺和抓取钱财, 忽略了心灵与灵魂的需要! 更令人痛惜的是, 许多人总是要等到面对死亡的时刻, 才认清什么是最重要的, 才后悔之前没有关注那最重要的事.

 

有一则故事, 说到马来西亚有个富翁, 他的太太离世后, 就没有再娶, 但他有四个女儿, 全都未嫁. 他最疼爱他的第四个女儿, 非常照顾与关爱她, 常把最好的都给她. 他也疼爱第三个女儿, 经常把美丽的她带给朋友们看, 炫耀一番. 无论如何, 富翁常常担心这个女儿会因别的男人而永远离开他, 不再理他.

 

富翁也爱第二个女儿. 不管遇到什么难题, 他总是找二女儿商量, 精明的她往往有办法解决问题. 他却不爱大女儿, 虽然这个女儿经常陪伴在他身旁, 非常照顾他.

 

一天, 富翁得了严重皮肤病, 医生劝他必须离开本国, 搬到天气寒冷的地方养病. 富翁很希望四个女儿当中, 至少有一个会跟着他, 给他作伴. 他轮流地问她们四人谁愿意陪他去. 第四女儿听了, 就说: “我绝不跟你去!” 说完就立刻离他而去. 第三女儿听完, 说: “爸爸, 我不想跟你去, 因我喜欢在这里生活. 我要找个男人嫁了.” 他接着问第二女儿. 怎知她说: “对不起, 爸爸, 这次我帮不到你了. 我最多只能陪你到机场.”

 

富翁的头低了下来, 心中感到难过. 突然, 有个声音对他说: “爸爸, 我会陪你去. 我会跟着你, 无论你往哪里去.” 那人抬头一看, 是他的大女儿. 望着她瘦弱的身体, 憔悴的面容, 仿佛营养不良, 富翁顿时感慨万分, 叹息道: “我应该在这之前, 就好好的照顾你.”

 

事实上,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四个“女儿”, 也总有一天都要离世(如富翁离开家乡, 前往异地). 第四个女儿是我们的身体. 不管我们花多少时间和努力去使它看来美好, 我们一死, 它就离开我们. 第三个女儿是我们的财富和地位. 当我们死的时候, 它们就属于别人的. 第二个女儿是我们的家人和亲友. 不管他们与我们是何等的亲, 他们最多也只能陪我们到临死前, 无法陪我们前去. 第一个女儿是我们的灵魂. 它是我们在追求物质财富和享乐时, 最容易忽略的. 但它其实也是唯一会跟着我们的, 无论我们往哪里去.

 

诚如富翁临死前对大女儿所说的: “我应该在这之前, 就好好的照顾你.” 亲爱的朋友, 我们应该趁还未离开世界以前, 就好好的关心和照顾我们的灵魂  —  好好的为我们灵魂将来的归宿做好准备.

 

image014针对此事, 主耶稣比喻说, 有个财主田产丰盛, 却担心自己丰富的出产无处收藏, 结果一番苦思, 问题解决了. 他决定把仓房拆了, 另盖更大的, 要在那里收藏他一切的粮食和财物. 然后, 他对自己的灵魂说: “灵魂哪, 你有许多财物积存, 可作多年的费用, 只管安安逸逸的吃喝快乐吧!” 谁也意料不到, 神却对他说: “无知的人哪, 今夜必要你的灵魂; 你所预备的要归谁呢?” (路加福音12:16-21). 这人常被称为“无知的财主”, 或“愚蠢的财主”, 不是因为他不会思考, 没有计划, 而是因为他只为短暂的今生计划, 做好一切准备, 却不为永恒的灵魂计划, 为永恒的归宿做好准备.

 

亲爱的朋友, 有智慧的人常为重要的事做好准备, 而我们灵魂的归宿是最重要的. 如果今夜神要你的灵魂, 你离开世界后, 将往哪里去? 圣经说: “按着定命, 人人都有一死, 死後且有审判”(希伯来书9:27). 每个人都要因自己的罪进到地狱的火湖永远受苦(启示录21:8). 但那位创造我们人类的神, “不愿有一人沉沦, 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得后书3:9), 所以祂为我们所有人预备了一条拯救的道路, 就是差派主耶稣来到世上, 为世人赎罪. 主耶稣是神的儿子, 是圣洁无罪的(希伯来书9:26), 但祂心甘情愿成为神代罪的羔羊, 除去世人的罪孽(约翰福音1:29). 因着祂在十架上所完成的赎罪工作, 人只要相信和接受祂作救主, 灵魂就必得救, 得享永生的富乐. “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 心里信神叫祂从死里复活, 就必得救”(罗马书10:9).

亲爱的朋友, “神爱世人, 甚至将祂的独生子(主耶稣)赐给他们, 叫一切信祂的, 不至灭亡, 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16). 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 乃在乎信主得永生, 活出丰盛的生命. 此乃历史上第一位亿万富翁和全球首富洛克菲勒的醒悟. 深愿你今日就因信主耶稣而得此福气.[2]

 

 


[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

[2]               彭海莹(总编辑), 《百宝书(43): 复活凯歌》(台北: 中华国际圣经协会, 2002年), 第22-23页.  也参http://www.pbs.org/wgbh/americanexperience/features/biography/rockefellers-john/ .



作者:

Leave a Reply

Copyright © 2025 MalaccaGospelHall.org.my. All rights reserved. Developed by Passion In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