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73: 诗篇的“咒诅诗”岂不是与新约“爱仇敌”的教义互相冲突?


问题:  旧约圣经的诗篇中含有一些咒诅敌人的诗句, 这岂不是与新约圣经中关于爱仇敌的教义互相冲突吗? 今天的基督徒应该如何看待这些诗句

 

解答:   在解答上述两大问题前, 让我们先弄清楚三个问题: (1) 诗篇中的咒诅是指什么(咒诅诗的定义)? (2) 哪些诗篇是所谓的“咒诅诗”? (3) 为何要写咒诅诗? 此外, 我们也借此用一点篇幅讨论一篇咒诅诗中令人难堪的词句  —  诗篇137:8-9.

 

Walter C. Kaiser, Jr.

(A)   诗篇中的咒诅是指什么?

根据美国的旧约圣经学者凯泽(或译“凯瑟”, Walter C. Kaiser, Jr.), 诗篇中的咒诅是指: 诗人祈求神审判、降灾、惩罚自己的敌人(在这些特别的情景中也同时是神的敌人). 因此, 咒诅的主要特点是: (1) 向神的祷告或呼求; (2) 请求神审判、惩罚, 将他所警告的应验在他的敌人身上.[1]

 

 

(B)   哪些诗篇是所谓的咒诅诗”?

在诗篇的全部150首诗中, 一般认为有18首诗中含有咒诅的元素, 被称为“咒诅诗”(the Imprecatory Psalms). 比较主要的咒诅诗有: 第35篇、第52篇、第59篇、第69篇、第109篇和第137篇.[2] 根据马有藻, 可归纳为“咒诅诗”(指咒诅敌人, 祈愿敌人遭极重报应)的诗篇至少有18篇,[3] 其历史背景或写作因由如下:

 

诗篇

历史背景 / 写诗因由

经文

1

第3篇

大卫逃避押沙龙在玛哈念

撒下15-17

2

第5篇

大卫逃避押沙龙在玛哈念

同上

3

第7篇

大卫逃命(扫罗追杀)

撒上24

4

第10篇

大卫逃命时

 

5

第35篇

大卫逃命扫罗、亚比亚他投归

撒上22

6

第36篇

大卫逃命(扫罗追杀)

撒上19-22

7

第52篇

与诗篇35篇同

 

8

第59篇

大卫逃避扫罗

撒上19

9

第64篇

与诗篇35篇同

 

10

第69篇

大卫逃命押沙龙

撒下17

11

第83篇

约沙法战胜敌人盟军

代下20

12

第109篇

住挪伯的祭司们被扫罗派人杀害

撒上22

13

第129篇

被掳归回时

 

14

第137篇

在被掳时怀念祖国

 

15

第139篇

大卫与拔示巴犯罪后

撒下12

16

第140篇

大卫逃避扫罗的追杀

撒下22

17

第141篇

大卫逃避扫罗的追杀

撒下22

18

第143篇

大卫逃避扫罗的追杀

撒下22

 

注: 以上的18篇诗篇被一般圣经学者认为是“咒诅诗”,

但威明顿认为以下还有两篇诗篇也可归纳为“咒诅诗”

19

第55篇

大卫逃避押沙龙

撒下13-15

20

第58篇

大卫在洞中赦免不杀扫罗

撒上22

 

 

(C)   “咒诅诗的目的何在?

为何诗人写出咒诅的诗篇? 目的何在? 马有藻指出, 咒诅诗中的词语, 要看整段的文字, 不可单看咒诅部分. 诗人在整个咒诅祷词中, 乃求神伸张公义的审判(如 诗7:8), 而求神施行审判时, 诗人不免用“强烈”的字眼表达其心情(如 诗137:8-9), 不过, 诗人发出这些咒诅祷词时, 有以下的目的:

 

  1. 至终的目的是使(公义得以伸张之下)神得荣耀(如诗7:17; 35:18,28);
  2. 使人晓得神是施行审判的神(如 诗58:11);
  3. 祂对全地有执掌王权的大能(如 诗59:13);
  4. 使那些作恶的人能寻求真神(如 诗83:16);
  5. (基于神的公义而)不许恶人与义人同享永远的救赎(如 诗69:28-29).[4]

 

 

(D)   诗篇的咒诅诗是否与新约爱仇敌的教导有所冲突?

虽然主耶稣在 太5:44教导门徒说: “只是我告诉你们, 要爱你们的仇敌, 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 不过咒诅诗的经文并不与上述主耶稣或新约的教导有所冲突. 美国的奥尔德里奇(Dr. Roy L. Aldrich)在其著作(Notes for Lectures on the Psalms)列出以下原因:

  1. 诗篇是经过特殊的感动和授意而写成的, 而圣灵有权揭发罪恶及罪犯. 这不仅与旧约律法没有抵触(参阅 诗28:4; 耶50:15), 对恶魔和那些作恶之人作出如此的判决, 与基督的教训和使徒书信所说的都没有抵触(参 太18:6; 23:33; 加1:8-9; 5:12; 彼后2:12,22; 帖后2:10-12).
  2. 当以色列人陷于犯罪和拜偶像的恶行当中, 圣经也同样咒诅他们(利26:14-39; 赛5:24), 所以神并不偏待人.
  3. 在这些咒诅中, 有很多是出于同情, 为那些受到侵害和压迫的人申诉(诗10:8-10).
  4. 私底下, 大卫能够表现出很大的忍耐,[5] 但在诗篇中, 神的意念成为他的意念(诗5:10-11).
  5. 咒诅诗中有些是关乎耶稣基督与出卖祂的人(诗55:12-14). 诗69:22-25预示犹大所受到的惩罚(比较 诗69:25和 太27:3-10; 徒1:18-20). 此外, 另一首类似的诗篇是第109篇, 此篇被称为“加略人的诗篇”(Iscariot Psalm).[6]
  6. 当中一些诗中的咒诅, 有圣经预言作为根据, 例如 诗137:8-9; 诗人早已知道先知预言巴比伦将衰落(残暴的巴比伦人将得到报应; 参 赛13:16-18;[7] 耶50:15;[8] 51:6,36 [9]).
  7. 咒诅诗中的“祈使法”(imperative)可以改为“未来式”(future), 这样做并无损诗篇原文的希伯来文之文法; 故此, “愿他们…蒙羞受辱”(let them be confounded, 例如: 诗35:4)可改为“他们将要蒙羞受辱”(They shall be confounded). 因此, 这个祈祷便成为预言(参 诗109:8-9).

 

简之, 诗篇所陈述的罪人或恶人, 被视为怙恶不悛地背叛神(包括欺压或残害无辜的人). 咒诅之诗正符合了神至高无上的权威, 也与诗篇的预言特色(指神审判恶者)和谐一致. 有很多诗篇预示了神对世界所作的最后审判, 恶人受到制裁, 公义获得伸张.[10] 这点并不抵触新约圣经的教导, 因为主耶稣和新约圣经虽教导信徒要“爱仇敌”, 但主耶稣和新约圣经也明确预言或清楚表明神必定审判一切犯罪作恶之人(参 太7:23; 25:31-46; 犹14-15; 启6:15-17; 11:17-18; 20:11-15), 正如一些咒诅诗所预示或宣告的.

 

 

(E)   再思诗篇中的咒诅诗

论到有关旧约“咒诅诗”与新约“爱仇敌”的教义是否冲突, 里程在其所著的《圣经的权威》一书中, 写了一篇文章加以分析, 值得一读. 下文资料主要取自其文章, 另加少许改编. 首先, 我们请读者阅读以下两篇大卫所写的咒诅诗:

 

 

诗篇69:19-28

诗 69:19  你知道我受的辱骂、欺凌、羞辱; 我的敌人都在你面前.

诗69:20  辱骂伤破了我的心, 我又满了忧愁. 我指望有人体恤, 却没有一个; 我指望有人安慰, 却找不着一个.

诗69:21  他们拿苦胆给我当食物; 我渴了, 他们拿醋给我喝.

诗 69:22  愿他们的筵席在他们面前变为网罗, 在他们平安的时候变为机槛.

诗 69:23  愿他们的眼睛昏蒙, 不得看见; 愿你使他们的腰常常战抖.

诗 69:24  求你将你的恼恨倒在他们身上, 叫你的烈怒追上他们.

诗 69:25  愿他们的住处变为荒场; 愿他们的帐棚无人居住.

诗 69:26  因为你所击打的, 他们就逼迫; 你所击伤的, 他们戏说他的愁苦.

诗 69:27  愿你在他们的罪上加罪, 不容他们在你面前称义.  

诗 69:28  愿他们从生命册上被涂抹, 不得记录在义人之中.

 

 

诗篇109:5-20

 诗 109:5  他们向我以恶报善, 以恨报爱.

诗 109:6  愿你派一个恶人辖制他, 派一个对头站在他右边!  

诗 109:7  他受审判的时候, 愿他出来担当罪名! 愿他的祈祷反成为罪!

诗 109:8  愿他的年日短少! 愿别人得他的职分!

诗 109:9  愿他的儿女为孤儿, 他的妻子为寡妇!

诗 109:10  愿他的儿女漂流讨饭, 从他们荒凉之处出来求食!

诗 109:11  愿强暴的债主牢笼他一切所有的! 愿外人抢他劳碌得来的!

诗 109:12  愿无人向他延绵施恩! 愿无人可怜他的孤儿!  

诗 109:13  愿他的后人断绝, 名字被涂抹, 不传于下代!

诗 109:14  愿他祖宗的罪孽被耶和华记念! 愿他母亲的罪过不被涂抹!  

诗 109:15  愿这些罪常在耶和华面前, 使他的名号断绝于世!

诗 109:16  因为他不想施恩, 却逼迫困苦穷乏的和伤心的人, 要把他们治死.

诗 109:17  他爱咒骂, 咒骂就临到他; 他不喜爱福乐, 福乐就与他远离!

诗 109:18  他拿咒骂当衣服穿上; 这咒骂就如水进他里面, 像油入他的骨头.  

诗 109:19  愿这咒骂当他遮身的衣服, 当他常束的腰带!

诗 109:20  这就是我对头和用恶言议论我的人从耶和华那里所受的报应.

 

 

里程贴切指出, 这些诗句读起来的确使人感到不怎么舒服. 诗人的心胸似乎比较狭窄, 而且报复心强, 与新约圣经的教导不协调. 但是, 凯泽提醒道: “令人始料不及的是, 在诗篇中, 除了‘弥赛亚诗篇’(指诗篇第1篇、22篇、110篇、118篇)之外, 诗篇第35、69和109篇竟是新约圣经作者最常引用的! 这意味着, 新约的作者十分认同这几首含咒诅的诗篇, 并不认为它们与新约圣经的教训是冲突的.” 原因何在呢? 我们在下文不妨来揣摩一二.[11]

 

(E.1)  这些咒诅不是出于个人恩怨, 而是以神的公义和忌邪为出发点

首先, 一些诗篇中的咒诅并不是出于个人的恩怨, 而是国家民族遭受作恶的仇敌严重迫害, 以致神的公义和尊荣受到挑战. 针对此事, 桑安柱(Andrew Song)指出: “凡含咒诅诗篇的背景, 均为作者或他的国家无辜地受到仇敌极严重的迫害. 作者将他的忧伤与痛苦作深刻的描写. 那些仇敌曾受被害者的厚恩, 如今却恩将仇报. 他们(指诗篇作者)目睹不法, 忧心如焚… 圣经的执笔人(指咒诅诗的作者)不能被视为机械式的工具, 他们的情绪在激动之下, 难免锋芒外露. 何况诗的特点是抒情的. 喜怒哀乐, 人之常情, 如无丰富热烈的感情, 就不成其为伟大的诗篇了.”

 

当受苦者发出求诉时, 他们心中绞出的话语, 正可用以衡量他们被恶行所激怒的程度. 诗人的咒诅诗句是对那些“以恶报善, 以恨报爱”(诗109:5)、以暴凌弱(诗137:3,7)的仇敌的强烈抗争和控诉. 更重要的是, 这些写诗的人都是正直、公义、敬畏神的人. 他们的仇敌的恶行也必为耶和华所憎恨; 实质上, 那些顽梗、不信神的人对神的子民的迫害, 正是对永生神的挑衅. 所以诗人要捍卫神的荣耀, 热烈地呼求:

 

  • 诗79:6 “愿祢将祢的愤怒倒在那不认识祢的外邦和那不求告祢名的国度”;
  • 诗79:10 “为何容外邦人说: ‘他们的神在哪里呢?’ 愿祢使外邦人知道祢在我们眼前, 伸祢仆人流血的冤”
  • 诗79:12 “主啊, 愿祢将我们的邻邦所羞辱你的羞辱, 加七倍归到他们身上.”

 

诗人还说: “耶和华啊, 恨恶祢的, 我岂不恨恶他们么? 攻击祢的, 我岂不憎嫌他们么? 我切切的恨恶他们, 以他们为仇敌”(诗139:21-22). 诗人对仇敌的咒诅是所谓的“义怒”, 用鲁益师(C. S. Lewis)的话说, “是人、神共忿”.

 

事实上, 为神有忌邪的心, 是神所悦纳的. 民25章记载, 以色列人在什亭与摩亚女子行淫, 使耶和华的怒气发作. 祭司亚伦的孙子、以利亚撒的儿子非尼哈杀了得罪耶和华的一对男女, 因而大得耶和华的赞许(民25:10-13). 简而言之, 诗人对仇敌的咒诅, 是以神的忌邪为心, 是为神大发热心的一种流露. 【无论如何, 笔者也必须澄清和强调一件事, 要明白“时代的真理”和“神在不同时代的要求”  —  诗篇作者是在律法时代, 现今的我们(基督徒)却处在恩典时代, 神并没有要基督徒去击杀那些得罪神的人, 反倒主耶稣谴责这样的行为或心态, 请仔细阅读 路9:51-56】

 

(E.2)  这些咒诅不是要自行报复, 而是求神自己施行审判来为义伸冤

诗人的咒诅不是出于私心, 也不是要自行报复. 他们不会向仇敌呼吁, 求他们住手, 因为对无恶不作的仇敌, 那是一种绝望无用的请求. 由于诗人对神有非常坚定的信念, 相信神是断定是非、赏善罚恶的; 在宇宙间, 罪恶与刑罚, 邪恶与报应应该是并行不爽的. 所以, 他们呼求神声张正义. 如果诗人对神的信念不是那么坚定的话, 他们的激愤程度就可能会减弱许多了.

 

大卫在被扫罗王追杀的过程中, 几次有机会将扫罗杀死, 但他却不伸手杀扫罗(见撒上24、25章), 充分显示了大卫对神的敬畏和心胸的广阔. 然而, 含咒诅的诗篇大都出自大卫的手. 这些咒诅的诗句是大卫站在受膏者的地位, 为了国家的利益和神的荣耀, 呼求神刑罚罪恶.

 

当亚拿突人计谋杀害先知耶利米时, 耶利米向神呼求说: “按公义判断, 察验人肺腑心肠的万军之耶和华啊, 我却要见祢在他们身上报仇, 因我将我的案件向祢禀明了”(耶11:20). 神应允了耶利米的祈求: “所以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 ‘看哪, 我必刑罚他们, 他们的少年人, 必被刀剑杀死; 他们的儿女, 必因饥荒灭亡, 并且没有余剩的人留给他们; 因为在追讨之年, 我必使灾祸临到亚拿突人”(耶11:22-23).

 

(E.3)   这些咒诅是求神在今生就照着祂已警告的话来施行审判

在诗篇的时代, 关于末日审判的启示还不是很清楚; 故此, 诗人希望恶人能在今生遭报, 使神的旨意可以早日显明, 所以诗人的情词显得格外地急切. 同时, 阅读诗篇时, 应通观全篇, 以把握诗人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不宜将这些含咒诅的句子抽离出来评论, 断章取义. 柯德纳(Derek Kidner)指出, 神为什么一方面责备约伯用“无知的言语”使神的旨意昏暗不明(伯38:2), 另一方面又说约伯的朋友的议论“不如我的仆人约伯说的是”(伯42:7)呢? 因为, “神所观察的是信息的全部: 不单是话语而已, 也包括说话的人及他的情境; 这是约伯的朋友未能做到的.”

 

以总体的眼光, 就不难看到, 诗人对仇敌的咒诅实际是谦卑地祈求神照祂向来所警告的话而行: 如果不信神者继续反对神的良善和慈爱, 就让恶果临到他们.

 

马丁(Chalmers  Martin)将诗篇中的正面教导与咒诅并列在一起, 例如: 

1

正面: 恶人并不是这样, 乃像糠秕, 被风吹散. (诗1:4)

咒诅: 愿他们像风前的糠. (诗35:5)

2

正面: 我的神啊, 求祢救我! 祢打了我一切仇敌的腮骨, 敲碎了恶人的牙齿. (诗3:7) 

咒诅: 神啊, 求祢敲碎他们口中的牙. (诗58:6) 

3

正面: 我的一切仇敌都必羞愧, 大大惊惶; 他们必要退后, 忽然羞愧. (诗6:10)

咒诅: 愿那喜欢我遭难的, 一同抱愧蒙羞; 愿那向我妄自尊大的, 披惭愧, 蒙羞辱. (诗35:26)

4

正面: 外邦人陷在自己所掘的坑中; 他们的脚在自己暗设的网罗里缠住了. (诗9:15)

咒诅: 愿他暗设的网缠住自己. (诗35:8)

 

以上的对比, 使人可以看出, 大卫如何从直说语气(indicative)进到祈使语气(imperative), 从叙述事实进到为相同的事情祈求. 把握总的思路, 我们就可以看到在咒诅仇敌的同时, 诗人平和、安静、等候神的心态, 例如: “他们与我为敌以报我爱, 但我专心祈祷”(诗109:4); “任凭他们咒骂, 惟愿祢赐福; 他们几时起来, 就必蒙羞, 祢的仆人却要欢喜”(诗109:28). 诗人等候神照祂自己所警告恶人的话, 来审判这些恶者.   

 

另有一事值得留意: 即使在含咒诅的诗篇中, 大卫对自己的仇敌依然心存良善; 例如: “他们向我以恶报善, 使我的灵魂孤苦. 至于我, 当他们有病的时候, 我便穿麻衣, 禁食刻苦己心; 我所求的都归到自己怀中. 我这样行, 好像他是我的朋友, 我的弟兄; 我屈身悲哀, 如同人为母亲哀痛”(诗35:12-14).

 

(E.4)  这些咒诅常含有预言性质, 宣布末世的大罪人和违背神之人的审判

桑安柱指出, “咒诅诗篇常含预言性质. 诗人不过被圣灵感动, 将基督的仇敌之命运宣布出来. 咒诅的对象, 有些是隐指末世的大罪人(帖后2:3)和一切故意违背神的人.”[12] 他们受到的咒诅必在后来被印验; 比如, 使徒彼得在 徒1:20说: “因为诗篇上写着说: ‘愿他的住处, 变为荒场, 无人在内居住.’ 又说: ‘愿别人得他的职分’ ” 彼得是分别引用 诗69:25和109:8对仇敌的咒诅, 而这些预言性的咒诅已应验在出卖主耶稣的加略人犹大身上.

 

John R. Caldwell

论到将来在七年灾难中的以色列余民, 考德威尔(John R. Caldwell)正确写道: “这些以色列的余民蒙圣灵光照和指教, 明白圣经… . 他们向神祷告, 为自己的罪哀叹, 悔改归信基督以致得蒙拯救. 诗篇的言语在很大程度上表达他们心灵的经历, 许多诗篇其实是预言性的言词, 预先述说基督的灵对那个时期(指七年灾难时期以色列余民惨遭迫害)的感受. 诗篇中有些咒诅性的言词正是描述这些受迫害的余民所发出的祈求, 求神迅速审判他们的敌人, 为他们伸冤和报复”(参 启6:10-11).[13]

 

(E.5)   新旧约都同样教导慈爱和公义的真理, 并非彼此冲突

对诗篇中的咒诅, 有人曾这样说: “我们要记得旧约时代的道德标准不及新约时代. 在旧约时代的人, 他们认为以眼还眼, 以牙还牙, 才不失为英雄本色, 而不被认为是无用的懦夫. 因此, 真理的亮光不同, 我们不能以恩典时代的眼光, 来苛求律法时代的伦理观念.”

 

然而, 上述看法完全正确吗? 旧约时代的道德标准真的不如新约时代吗? 旧约时代的伦理观念真的比新约时代原始、低级吗? 显然不是. 这种观点不仅曲解了诗人对仇敌的咒诅的真正含义, 而且也不符合旧约伦理观念的实际. 新约圣经提倡“爱仇敌”, 旧约圣经也同样教导要“爱仇敌”, 所以“真理的亮光”是相同的. 主耶稣论道德、律法的总纲和最大的两条诫命都出自旧约圣经: “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申6:5)和“要爱人如己”(利19:18). 而且, “爱仇敌”也是旧约圣经一再的教导:  

 

  • 出23:4-5: “若遇见你仇敌的牛、或驴,失迷了路, 总要牵回来交给他. 若看见恨你人的驴压卧在重驮之下, 不可走开, 务要和驴主一同抬开重驮.”
  • 申23:7: “不可憎恶以东人, 因为它是你的弟兄. 不可憎恶埃及人, 因为你在他的地上作过寄居的.”
  • 箴24:17-18: “你仇敌跌倒, 你不要欢喜; 他倾倒, 你心不要快乐; 恐怕耶和华看见就不喜悦, 将怒气从仇敌身上转过来.”
  • 箴25:21-22: “你的仇敌若饿了, 就给他饭吃; 若渴了, 就给他水喝; 因为你这样行, 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 耶和华也必赏赐你.”

 

使徒保罗在罗马书几乎是逐字地引用了箴言25:21-22的话: “所以‘你的仇敌若饿了, 就给他吃; 若渴了, 就给他喝; 因为你这样行, 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 你不可为恶所胜, 反要以善胜恶”(罗12:20-21). 鲁益师(C. S. Lewis)曾经这样说过: “当我发现保罗所说的‘你的仇敌若饿了, 就给他吃’, 竟是直接引自箴言的(箴25:21), 我的惊讶更是一辈子也忘不了. 这正是固定读旧约的好处之一.”[14] 这生动地表明, 我们一般上对旧约圣经倡导的伦理、道德方面的理解有多浅, 误解有多深.

 

另一方面, 新约圣经也教导有关“公义”、“审判”和“报应”的真理, 甚至新约的作者也会发出类似诗篇作者的咒诅, 例如使徒保罗对加拉太的信徒说: “但无论是我们, 是天上来的使者, 若传福音给你们, 与我们所传给你们的不同, 他就应当被咒诅. 我们已经说了, 现在又说, 若有人传福音给你们, 与你们所领受的不同, 他就应当被咒诅”(加1:8-9); “弟兄们, 我若仍旧传割礼, 为什么还受逼迫呢? 若是这样, 那十字架讨厌的地方就没有了. 恨不得那搅乱你们的人, 把自己割绝了”(加5:11-12). 保罗又说: “铜匠亚历山大多多的害我; 主必照他所行的报应他”(提后4:14).

 

简而言之, 新旧约都同样教导慈爱和公义, 没有彼此冲突, 因为主耶稣是慈爱的神, 同时也是公义的审判官; 只是因着不同的时代(指旧约的律法时代和新约的恩典时代), 神的管理方式和对人的要求也有不同的焦点.

 

 

(F)   令人难堪的诗篇137:8-9 —  “拿你的婴儿摔在磐石上的, 那人便为有福

在诗篇的所有咒诅中, 最受人非议、最让信徒不解、甚至难堪的, 恐怕要算是诗篇137篇的诗句了: “将要被灭的巴比伦城啊, 报复你, 像你待我们的, 那人便为有福. 拿你的婴孩摔在磐石上的, 那人便为有福”(诗137:8-9).

 

柯纳德表示这是令基督徒尴尬的问题: 他们确信, 所有的经文都出自圣灵的感动, 于人有益(提后3:16); 但是, 他们同样确信, 基督徒应当为逼迫他们的人祝福. 更糟的是, 有人坚称这样的诗句反映了诗人变态的报复心理, 绝不可能是圣灵所默示的!

 

还有一事值得注意: 主耶稣在为耶路撒冷哀哭时, 说: “因为日子将到, 你的仇敌必筑起土垒, 周围环绕你, 四面困住你, 并要扫灭 (希腊文: edaphizô {G:1474})你和你里头的儿女, 连一块石头也不留在石头上; 因你不知道眷顾你的时候”(路19:43-44). 路19:44 “扫灭你”一语在原文的希腊经文是 edaphiousin se (意即will level you to the ground ; KJV和Darby译作: shall lay thee even with the ground ; NIV: will dash you to the ground ); edaphiousin (扫灭)是动词 edaphizô 未来时态的古代写法, 意为“打平、夷为平地”,[15] 是由名词 edaphos (底、基、地面)变化而来的罕见动词, 在新约圣经中只出现这一次. 而且, 这个动词的希腊文字形在旧约圣经的希腊文译本(指《七十士译本》)中, 仅仅出现在 诗137:9, 就是被译作“摔在磐石上”这一短语! 这点意义深长, 值得深思, 诚如凯泽所评述的:

 

  • “摔在磐石上”这些字眼, 通常被认为与新约的教训明显背道而驰, 根本不需要再深入讨论. 但很奇怪, 新约曾逐字重复这句话, 就在 路19:44里, 而说这话的不是别人, 正是我们的主耶稣. 事实上, 这个动词的希腊文字形仅出现在(旧约圣经的希腊文译本, 即《七十士译本》中的)诗篇137:9和路加福音19:44, 而当时我们的主正在哀悼耶路撒冷. 这可能是最清楚的证据, 说明我们的主有意引述这诗篇. 其次, 我们的主引用这诗篇时, 并未显得比引用其他两篇来得犹疑, 那两篇是第69篇和109篇.

 

Gleason L. Archer, Jr

如果鲁益师因保罗直接引用箴言中关于“爱仇敌”的话而惊讶得一辈子忘不了的话, 那么, 主耶稣在路加福音中逐字重复诗篇137篇中“摔在磐石上”的字句就更让人惊愕无名了. 究竟应当怎样理解诗篇137篇中的咒诅呢? 首先, 阿切尔(另译: 艾基新, Gleason L. Archer, Jr.)从神的道德律入手:

 

  • 诗篇137的作者, 是被掳的犹太人中的一员, 他亲眼看见迦勒底人令人发指的恶行. 主前587年, 耶路撒冷沦陷, 迦勒底军兵大肆搜掠, 从母亲怀里将婴儿夺过来, 瞬间摔向最近的一个墙角, 母亲悲痛欲绝, 迦勒底人却发出充满兽性的笑声, 露出狰狞笑脸. 迦勒底人的这些凶残恶行, 完全是羞辱以色列之神的表现. 迦勒底人屠杀神的百姓, 就是向独一真神的主权挑战. 因此, 他们终须受到报应. 迦勒底人残杀毫无抵抗力的俘虏, 就是向他们的神提出挑战. 因此, 神必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对他们施行审判, 方可彰显神的权能和荣耀. …
  • 诗篇137篇的作者被掳到异地, 他认为呼吁神维持或执行属神的律例是理所当然的; 对于那些曾施残暴的人, 必须施行应有的报复(指报应). 只有这样, 异教世界才得以知晓在天上有一位神, 要求人类遵守祂所设立的对与错之标准, 并谨记在脑海里. 异教徒必须得到教训, 从而知道他们向别人施行的血腥手段, 总有一天临到他们自己的身上. 异教徒如何能了解这个道理? 唯一的方法是亲身承受血腥暴行的恶果.
  • 后来, 玛代及波斯人攻克(战胜)巴比伦, 胜利者对待巴比伦婴孩的手段, 正如巴比伦人对待犹太人的婴儿一样的残忍. 这时候, 巴比伦人学习到这样功课了. … 因此, 诗人的祈祷并不意味着他是充满血腥的报复心理. 反之, 他是诚恳地祈求神在异教世界之中彰显自己的权能, 使迦勒底人在顷刻间经历灾难性的转变. 迦勒底人曾使耶路撒冷居民受不必要的痛苦, 现在, 他们要遭受自己曾加诸别人身上的苦楚了.

 

同样, 在旧约时代, 神在红海“摔碎仇敌”, “烧灭他们像烧碎秸一样”(出15:6-7; 因这些埃及军兵也曾虐待神的子民以色列人); 在新约时代, 神借着祂的儿子得胜仇敌, 祂“必用铁杖管辖他们”(启2:27; 12:5; 19:15), 并且“将他们如同窑户的瓦器打得粉碎”(启2:27).

 

其次, 凯泽从字句、文体来分析这些咒诅. 他分析的论点着重以下三方面:

 

  1. “有福”这个字在诗篇中用过26次. 它只是用来指述那些信靠神的个人. 这不是一种喜悦他人遭殃或被毁灭的残酷、变态的幸灾乐祸.
  2. “婴孩”这个字的翻译是相当混淆的. 这个希伯来字未指明任何年龄, 它只是强调人和他父母的关系, 不强调年龄; 它可指很年幼的孩童, 也可指成年人.
  3. 诗人将神审判的地点放置在巴比伦, 这不仅暗示这篇诗是在犹大被掳巴比伦的时候写成的, 更暗示诗中有寓意性的要素. 巴比伦(相当于今日南伊拉克)从首都巴比伦城(现今伊拉克的巴格达以南80公里)得名, 也是迦勒底王朝兴起后整个国家的名称, 故巴比伦人也可称为迦勒底人(结23:15, 16, 23). 巴比伦面积不大, 地势平坦, 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流经之地, 是由两河形成的冲积平原. 所以, 巴比伦没有山, 没有巨岩, 也没有大石. 它缺乏石头作建筑材料, 主要依靠晒干的泥砖, 用沥青当灰泥. “拿… 婴孩摔在磐石上”只能是比喻性的说法. 如果真要“摔在磐石上”, 他们必须去到阿拉伯. 在耶利米书中, 神对巴比伦说: “我与你反对. 我必向你伸手, 将你从山岩辊下去”(耶51:25), 同样是寓意用法.

  

因此, 凯泽的结论是:

  • 那么, 究竟“报复你, 像你待我们的… 拿你的婴孩摔在磐石上的, 那人便为有福”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 因为巴比伦傲慢攻击神和祂的国度, 神定意毁灭巴比伦及她的子子孙孙. 但是, 那些投靠神的必定蒙福、快乐. 对于那些在巴比伦掳掠者摧毁下呻吟的人而言, 身为永活神的儿女, 他们将可以分享一个甘甜、属天的胜利. … 不容忽视的重点是: 这些咒诅诗并未包括“邪恶”或“不道德”的要求与欲望, 他们只是恳求神, 不要让弥赛亚的职分, 或弥赛亚的国度, 被那些当时在职或在王位上的傲慢着、蔑视者践踏脚下.[16]

 

(G)   基督徒对咒诅诗的态度

今天的基督徒应该如何看待咒诅诗的诗句? 这可分为两方面来谈. 第一方面, 信徒要相信圣经各卷“都是神所默示的”, 而且是“字句默示”的, 那么, 诗篇中的这些含咒诅的字句也肯定是神所默示的, “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 都是有益的”(提后3:16).

 

另一方面, 既然“都是有益的”, 那么, 这些益处是什么呢? 答案是: 让今日的基督徒从咒诅诗中学习到两件事, 即学习诗人对罪的憎恶以及对神的信靠. 诚如里程所指出, 那些写咒诅诗的诗人处处关切神的公义和荣耀, 这点是基督徒的楷模. 基督徒应该效法诗人一样, 爱憎分明, 嫉恶如仇, 在今天这个弯曲悖谬的世代, 作盐、做光, 以此荣耀主名.

 

其次, 今天一些基督徒, 当看到神没有按照他们的要求兑现, 立时怨声不绝; 稍遇困难或曲折, 便马上怀疑神的信实和慈爱; 如果遭到少许不公或委屈, 一定要“针尖对麦芒”, 一吐为快; 不是“宁可让步, 听凭主怒”(罗12:19), 却常是“决不让步, 任凭己怒”. 与之鲜明对比的是, 写咒诅诗的诗人在当时遭受残暴不公的逼迫、羞辱甚至杀戮时, 却不对神有怨恨或怀疑, 有的只是对神的完全信靠, 仰望和等候神为他们伸冤. 这点确实是今日基督徒所该学习的.[17]

 

 

(H)   结语

总括而言, “咒诅诗”是诗篇的一个特色, 与新约的气氛显然不同(如 罗12:14), 可是在圣经中, 咒诅与祝福的教义都是基于“敬畏神”的观念, 如 箴8:13所说“敬畏耶和华在乎恨恶邪恶”, 也如 蓝熙(J. C. Lansey)所说, 全是与神和亚伯拉罕所立的约有直接关系(参 创12:1-3). 因此, 诗人在发出一些咒诅祷词时, 是运用“亚伯拉罕之约”的原则而进行.[18]

 

此外, 新约的恩典时代虽强调“爱仇敌”, 但神不仅是慈爱的主, 也是圣洁公义和审判罪恶的主, 诗篇的咒诅诗正是请求神以公义审判和惩罚一切犯罪作恶的敌人, 将神所警告的应验在他们身上. 再者, 按照时代的真理, 当召会被提, 恩典时代结束后, 七年灾难将临到全地, 而犯罪作恶的人必遭到神严厉的审判. 到了最后, 在设立天国(开始千禧年国度)以前, 神将对世界作出全面审判  —  “恶人受到制裁, 公义获得伸张”. 这一切正是诗篇的一些咒诅诗所预示的. 这点与“爱仇敌”没有冲突, 因为神不单是慈爱的, 同时也是圣洁公义的主, 必会按照祂的时间表, 来审判一切犯罪作恶之人.

 

马有藻说得好: “整个咒诅诗的神学是基于不可废除的亚伯拉罕之约, 但执行的主权仍归回神的手里, 神以全智为作事的准则(参 罗12:19), 一切求主‘必照他(恶人)所行的报应他’为大前提(提后4:14).” 写下咒诅诗的诗人们(例如大卫)并不自行报复, 乃是坚信和祈求神亲自审判一切作恶的人(注: 将来灾难时期的圣徒也是如此  —  求神审判杀害他们的人, 启6:9-11). 这与一般世人对敌人的咒诅、要亲手杀害敌人, 是有何等大的差别啊!

 


[1]               里程著, 《圣经的权威》(美国: 基督使者协会·海外校园杂志社, 2005年), 第466页.

[2]               同上引, 第466页.

[3]               马有藻著, 《旧约概论》(台北: 中国信徒布道会, 1998年修订版), 第174-179页. 威明顿(H. L. Willmington)则认为主要的“咒诅诗”只有9篇, 请参阅这些咒诅祷告的一些经节: (1) 诗35:1-8; (2) 诗55:9; (3) 诗58:6-9; (4) 诗59:11-15; (5) 诗69:22-28; (6) 诗83:9-17; (7) 诗109:6-20; (8) 诗139:7-9; (9) 诗140:8-10. 值得注意的是, 威明顿认为诗篇55篇和58篇也可归纳为“咒诅诗”(参 诗55:9; 58:6-9). 威明顿著, 《威明顿圣经辅读: 卷上》(香港: 种籽出版社, 1986年), 第184页.

[4]               马有藻著, 《分解发光的话 — 旧约困语诠释》(台北: 天恩出版社, 2003年), 第215-216页.

[5]               例如大卫虽在 诗35:1-8写下咒诅性的言词, 但我们要记得大卫当初不理会那些作恶的敌人残酷地对待他, 仍为他们热切地祷告(参看 诗35:12-16; 第13节: “至于我, 当他们有病的时候, 我便穿麻衣, 禁食, 刻苦己心; 我所求的都归到自己的怀中”).  

[6]               有四篇诗被称为“加略人的诗篇”(Iscariot Psalms), 即: (1) 诗35:12-16; (2) 诗41:9; (3) 诗55:12-14; (4) 诗109:6-8. 它们预示加略人犹大的悖逆恶行, 买主卖友.

[7]               赛13:16-18: “他们的婴孩必在他们眼前摔碎; 他们的房屋必被抢夺; 他们的妻子必被玷污. 我必激动玛代人来攻击他们. 玛代人不注重银子, 也不喜爱金子. 他们必用弓击碎少年人, 不怜悯妇人所生的, 眼也不顾惜孩子.”

[8]               耶50:15: “你们要在他四围呐喊; 他已经投降. 外郭坍塌了, 城墙拆毁了, 因为这是耶和华报仇的事. 你们要向巴比伦报仇; 他怎样待人, 也要怎样待他.”

[9]               耶51:6,36: “你们要从巴比伦中逃奔, 各救自己的性命! 不要陷在他的罪孽中一同灭亡; 因为这是耶和华报仇的时候, 祂必向巴比伦施行报应. 所以, 耶和华如此说: 我必为你伸冤, 为你报仇; 我必使巴比伦的海枯竭, 使他的泉源乾涸.”

[10]             威明顿著, 《威明顿圣经辅读: 卷上》, 第184页.

[11]             下文五个原因主要改编自里程所著的《圣经的权威》, 第468-474页.

[12]             Andrew Song著, 《诗篇宝库》(香港: 甘霖出版社, 1997年九版), 第54页.

[13]             John R. Caldwell, Assembly Writers Library (vol. 9) (Glasgow: Gospel Tract Publications, 1983), 第349-350页.

[14]             C. S. Lewis著, 曾珍珍译, 《诗篇撷思》(台北: 雅歌出版社, 1995年), 第26页.

[15]             路19:44的“扫灭”一词又译为“摔毁”(吕振中译本)、“摧毁”(新译本)、“荡平”(思高译本)或“彻底消灭”(现代中文译本).

[16]             里程著, 《圣经的权威》, 第474-478页.     

[17]             同上引, 第479-480页.

[18]             马有藻著, 《分解发光的话 — 旧约困语诠释》, 第215页. 神在 创12:3应许亚伯拉罕说: “为你祝福的, 我必赐福与他; 那咒诅你的, 我必咒诅他.” 有者强调这个有关亚伯拉罕之约的应许(“那咒诅你的, 我必咒诅他”)也延伸到亚伯拉罕的子孙以色列人.



作者:

Leave a Reply

Copyright © 2024 MalaccaGospelHall.org.my. All rights reserved. Developed by Passion In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