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胆将军巴顿的祈祷
足智多谋的军事家诸葛亮(又名“孔明”, 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曾说: “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意即: 尽自己能力去做, 但成功与否就取决于天命了); 西方人也说: “天助自助者.” 尽管每个人心目中所谓的“天”或许有不同意义, 但都承认: 单靠自己的计谋和努力不一定能成功. 有“热血铁胆”或“血胆将军”之称、勇敢无畏的巴顿将军也是如此.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 美国陆军四星上将乔治·巴顿(General George S. Patton, 1885-1945)是欧洲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Lieutenant General Dwight D. Eisenhower, 1890-1969, 注: 艾森豪威尔过后成为第34届美国总统, 1953-1961)麾下最杰出和桀骜不驯的战将. 1941年4月4日, 巴顿升为少将, 并担任第二装甲师师长, 其装甲部队过后在战场上屡建战功, 令敌闻之丧胆. 1942年12月, 巴顿指挥24,000名将士和100艘船只组成的西方特遣队, 在摩洛哥登陆, 参加“北非战役”, 战胜敌军.[1] 巴顿过后也被委任为美国第七集团军的司令(1943年)和第三集团军司令(1944年).
巴顿一生作战时总是亲自带头, 冲在士兵前面. 这种“身先士卒”的风范激励他的军队将士, 以快速凌厉的攻势打败敌军. 巴顿认为两军对垒, 勇敢是最重要的事. 因此, 他行事高调夸张, 头戴闪亮钢盔, 腰插象牙柄手枪, 脚蹬高筒马靴. 他的吉普车前后会有超大的军阶标牌, 还有高音喇叭宣布他的到来. 连美军多型的坦克都以他命名, 例如: M46巴顿坦克、M47巴顿坦克、M48巴顿坦克等.
据说德国的军队将领敬重或畏惧巴顿将军, 胜过于其他任何一位盟军将领. 德国总理希特勒(Adolf Hitler, 1889-1945)称他为“疯狂的牛仔将军”; 德军大将约德尔(Alfred Jodl, 1890-1946, 注: 此人是德军最高统帅部作战局局长)说: “他喜欢搞大动作, 敢冒大险而获大胜.” 巴顿指挥的第三军团(第三集团军)攻进德国境内后所向披靡, 战无不克. 指挥部担心他兵力不够, 命令他绕过特里尔镇不要进攻. 当命令送到巴顿手上时, 他已攻占特里尔镇. 他回电说: “已经拿下特里尔.” 接着又挖苦着说: “你是要我还给德军吗?” 顶头上司对他真是又气又爱.
这样一个让敌军丧胆, 友军嫉妒的战将, 会对谁屈膝低头? 美国随军牧师奥尼尔(Chaplain James H. O’Neill)回忆, 巴顿曾对他说: “我是一位忠实的基督徒, 一个人要得到想要的东西要做出三种努力: 周密的计划、辛勤地工作和虔诚的祈祷. 在计划和执行中间存在未知的东西, 决定着胜败输赢. 有人称之为命运, 我说是上帝.”
德军将领只看到巴顿快速凶猛、地动山摇的装甲部队, 却不知道他最强大的力量是来自天上的主、全能的神. 有者认为“巴顿出生于美国加州圣马力诺市(另译“圣马利诺市”, San Marino), 一个传统的军人世家, 基督信仰根深蒂固. 对神的敬畏贯穿巴顿一生.”
1944年12月, 德军集结了25万兵力, 发动了二战史上赫赫有名的“阿登战役”(Battle of the Bulge or Ardennes Offensive). 德军攻势凌厉, 盟军难以抵挡, 招架不住. 12月17日, 德国三个集团军在2,000门大炮的掩护下, 潮水般扑向美国第八集团军, 并成功将他们包围. 著名的美军101空降师也死守在比利时(Belgium)南部小镇巴斯托尼(另译“巴斯通”, Bastogne). 此镇不能失守, 否则德军便占尽优势. 101空降师陷入德军的重重包围, 情势非常危急, 巴斯托尼眼看就快失守.
12月18日, 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急令巴顿率军解救. 在巴顿高效率的指挥下, 美国第三集团军在三天内就完成大量艰巨和繁杂无比的部署和战前准备工作: 近1,400台运输车辆不分昼夜的运送军队和补给, 其中物资的运输量就达到了62,000吨, 几十万张新的作战地图和敌情报告被分发到作战人员手中. 三天时间, 巴顿的第三集团军就这样在德军的阻截和恶劣的天气下(当时是下雪的冬天), 把十几万人的军队从萨尔地区快速调往阿登山区. 12月22日清晨6时, 第三集团军准备好向德军挺进.
在这之前, 巴顿计划他的军团要在美军战斗轰炸机群的掩护下进攻德军, 但北欧正值天气最恶劣的冬季, 阴雨浓雾使美军战机难以展开攻击. 巴顿请随军牧师奥尼尔写了一段祈祷词:
“全能又最仁慈的父神啊, 我们谦卑地恳求祢的大恩, 约束这些我们不得不面对而且毫无节制的降雨, 给于我们作战的晴朗天气, 施恩垂听我们作为士兵向祢的请求… 粉碎我们敌人的压迫和邪恶, 建立起祢在人与国家当中的正义, 阿们.”
巴顿吩咐把这段祈祷文加在他给士兵的圣诞卡上(当时圣诞节快到了). 他在卡上签名后, 下令打印25万张, 第二天, 即1944年12月22日, 全体官兵(估计约有250,000人)在领取食品和弹药时, 还领到这张祷告卡. 巴顿又给将士们发了一封信倡议书. 他非常具体地写道, 不仅是在讲堂祈祷, 而是随时随地祈祷, 行军时要祈祷, 战斗时也要祈祷, 我们必须确信上帝与我们同在, 祈求仰望主, 我们才不会战败.
经过恳切的祷告之后, 天气果然很快好转. “12月23日, 趁着天突然放晴, 盟军近20个战斗轰炸机群飞抵巴斯托尼上空, 猛烈地轰炸了德军, 迫使其放弃了24日进攻巴斯托尼的计划. 巴顿亲自指挥的第四装甲师在空中(战机)打击的掩护下, 强行突破德军防线, 向阿尔隆的德军发起突击… 为进攻巴斯托尼做好了准备.” 巴顿在12月25日圣诞节那一天, 在他的日记上写道: “天刚亮, 天气冷但天空晴朗, 是适合杀敌的好天气.”[2] 12月25日开始, 天气更是晴朗, 巴顿率领美军乘胜追击.
那时, 被围困在巴斯托尼的美军101空降师伞兵们趴在积雪的散兵坑里死守阵地, 等候救援. 12月26日下午, 巴顿率领的第四装甲师以“钢铁洪流”之势击败德军, 涌入巴斯托尼, 解救了被围困的美国101空降师. 三天后, 即12月29日, 美军就彻底击溃了之前围攻巴斯托尼的德军, 也继续向德军其他基地挺进, 最终美军大获全胜, 结束了“阿登战役”, 巴顿也因此名扬四海.[3] 1945年1月, 随军牧师奥尼尔在卢森堡(Luxembourg)见到巴顿将军时, 巴顿来到他面前, 微笑说道: “我们的祈祷见效了. 我知道它们一定有效”(our prayers worked. I knew they would).[4]
这事之后, 巴顿写道: “这是我们在这场战争中最杰出的成就.” 巴顿并不贪天之功, 他说: “主帮助我, 而且看到我完成使命, … 但我个人微不足道.” 虽然已过数10年, 巴顿将军的话还是那么有见地(insight): “这世界祈祷的人应该多于打仗的人, 如果这个世界越来越糟, 肯定是因为打仗的人多于祈祷的人.”[5]
***********************************
编后语:
有者描述巴顿为“一个暴戾的军神, 一个桀骜不逊、威严傲慢的传奇将军, 一个为战争而生, 又为战争结束而死的战争疯子.”[6] 1970年上映的《巴顿将军》(Patton)也大略如此描绘巴顿的形像.[7]
编者承认巴顿也和我们一样, 有许多人性的软弱, 说话粗俗, 气势逼人, 本文也无意将他“美化”. 然而, 巴顿那看似“气势逼人”的态度和行为或许与他当时的身分及处境有关; 身为无情战场上的将领, 纪律严谨和士气高昂乃胜利之道, 所以他对下属要求极度严厉, 对打击敌人也绝不手软, 正如《维基百科》所指出: “巴顿刻意给自己培养华丽而独特的形象, 他相信这能够激励部下.” 此外, 巴顿也非图谋私利之人, 他愿意放下个人利益, 勇赴战场, 为国捐躯, 他说: “只有在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年代里, 人类才能进步, 个人英雄主义是一种腐论”.
简之, 本文无意“圣化”巴顿, 乃要强调就算是像巴顿那样热血铁胆、勇猛无惧的“血胆将军”, 都必须承认人是有限的, 需要“天助” — 必须借着祈祷来倚靠“那创造沧海旱地之天上的神”(拿1:9), 巴顿也深信这位他所信靠的神不仅掌控万有, 更是垂听祷告的神, 所以他下令印制有“祈祷文”的圣诞卡, 分给所有将士, 要求他们向神祈祷赐下好天气, 可以杀敌解救受困的美军. 这一切都是有实录可寻、文献可证的历史事件. 亲爱的弟兄姐妹和朋友们, 面对生命中的困境, 你是否愿意像巴顿承认自己的有限, 谦卑仰望天上的神, 祷告求助呢?
[1] 摩洛哥苏丹因此对巴顿相當賞識, 后来授予巴顿一枚皇家御座勋章(Order of Ouissam Alaouite), 勋章的题词说“躲在巢穴中的狮子也会因他(指巴顿)的临近而颤抖”.
[2] 参网址: https://scottmanning.com/content/general-pattons-prayer/ ; 浏览于2020年3月30日.
[3] 美国101空降师的师长麦考利夫准将(Brigadier General Anthony C. McAuliffe)为此“连连称赞巴顿麾下‘铁轮地狱’(喻指巴顿的装甲部队叫敌军闻之丧胆)的速度和力量.” 有关这场阿登战役(巴顿领军解救被困的美国101空降师), 参网址: https://kknews.cc/history/z6k5g2l.html ; 浏览于2020年3月15日.
[4] 参网址: http://ww2today.com/8-december-1944-general-george-s-patton-on-the-importance-of-prayer .
[5] 上文参考/改编自“巴顿将军: 惊天动地”, 参网址: https://www.kp24-newway.com/prayer/?recordId=18366 ;也建议读者观赏旁述以上文章的短片“惊天动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SGVfhZPTm0 .
[6] https://baike.baidu.com/item/巴顿将军自传 .
[7] 英文电影片《巴顿将军》(Patton)荣获第43届奥斯卡(Oscar)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导演等七大奖项.
Related
作者: 微声
刊登于2020年1-3月份,第124期《家信》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