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的宇宙是否有位创造者?  —  再思“第一因”!


(A)       引言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

那无穷的真理,

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

那凛然的正义,

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以上这首诗是前中国总理温家宝所写的《仰望星空》. 诚然, 当我们在夜间抬头仰望星空, 我们常会被它的寥廓深邃所吸引, 甚至感到敬畏. 这浩瀚的宇宙从何而来? 宇宙是否有所谓的“第一因”  —  创造者?

 

骆德恩 (Andrew Loke)

圣经开宗明义地说: “起初, 神创造天地!” (创世记1:1). 骆德恩博士(Dr. Andrew Loke)写道: “从过去一直到科学发达的今天, 大多数人都相信有神. 对许多人来说, 宇宙的伟大和奥妙使他们对宇宙的创造者产生敬畏.” 当然, 也有不少人曾经问过: “怎么知道宇宙真的有创造者呢?” 在人类历史中, 常被提出的理由如下:

 

  1. 宇宙论(cosmological argument): 曾有人提出不同的宇宙论, 比如“卡拉姆式”(Kalam)、多马式(Thomasian)等, 为的是要证明宇宙必定有“第一因” —  第一源头或原因(First Cause [卡拉姆] ), 使它继续存在(First Sustaining Cause [多马式] )等.
  2. 设计论(目的论, teleological argument): 证明宇宙或生命有一位设计者.
  3. 道德论(moral argument): 从道德价值和道德规律证明有一位最高的道德者存在(highest Moral Being and Lawgiver).
  4. 神迹论(argument from miracles): 这是要证明神迹曾在历史中发生, 而神迹证明神的存在(或证明某某宗教信仰所敬拜的神是真神).
  5. 本体论(ontological argument): 从对神的观念证明神必然存在.
  6. 经历论(argument from religious experience): 从各人对神的经历来证明神的存在.[1]

 

基于篇幅有限, 我们在本文仅略谈上述前两个论证: 宇宙论和设计论.

 

(B)       宇宙的起源: 宇宙论

你遥望夜空时, 曾否想过宇宙有多大? 浩瀚的宇宙从何而来? 它为何存在呢?

 

骆德恩博士指出, 科学家已经发现, 在银河系里, 有超过二千亿的星球, 而照亮我们地球的太阳, 只是其中一个星球. 我们若能以光速飞行, 以每1秒钟大约30万公里的速度, 从银河系的一端飞到另一端需要长达10万年的时间. 更令人惊讶的是, 银河系只是那超过1千亿的星系之一. 许多星系都有几亿个星球. 这个宇宙真是大得令人深感敬畏! 这浩瀚寥廓的宇宙从何而来?

 

既然有一个宇宙, 就必定有一个超越它本身的“个体”造成它的存在; 这乃是根据合乎逻辑的因果律, 即一切有限之物都是由它本身以外的另一“个体”造成. 因此, 一个合理的论点是: 宇宙的开始需要一个成因(cause), 并且宇宙现在继续存在也需要一个成因. 让我们分成两部分来思考这问题.[2]

 

(B.1)    宇宙的开始需要一个成因

这论证表明宇宙是有限的, 因为它有一个开端, 而它之所以能够开始, 是由超越它本身以外的另一“个体”造成的. 此论证可表述如下:

  1. 宇宙有一个开端.
  2. 任何有开端的必定由另一“个体”造成.
  3. 因此, 宇宙是由另一个体造成, 而这成因便是神.

 

有些人为了避免上述结论, 便说宇宙是永恒的, 从未有任何起始点; 它过去、现在、将来都一直存在. 例如美国天文学家兼宇宙学家萨根(另译: 塞根, Carl Sagan, 1934-1996)说: “宇宙便是现在所有、过去所曾有、将来所会有的全部”. 但科学证据强烈支持“宇宙有开端”的论点.[3] 美国的贾斯乐博士(Dr. Norman L. Geisler)和布鲁克(Ronald M. Brooks)写道:

“宇宙乃永恒的”通常被称为状态恒常理论(steady state theory), 相信宇宙不断地由空无(nothing)中制造出氢原子(hydrogen atoms). 相形之下, “神由空无中创造”的论点实在更具说服力. 同时, 研究宇宙起源的科学家一致同意: 宇宙是在一个突然的、激变的情况下成形的, 这便是大爆炸理论(Big Bang theory). 宇宙有开端的主要证据来自热力学第二定律, 说明宇宙可用的能量在消耗减少之中. 果真如此, 则它不可能是永恒的; 现在正在消减的东西必定曾经增加过.[4]

 

马有藻 (Dr. Denny Ma)

马有藻写道: “宇宙论指出宇宙不会无缘无故突然存在, 宇宙存在之先有使它存在的大能, 此大能就是神. … 此辩证神存在之法亦称为‘因果论’(aetiological argument), ‘果’是宇宙, ‘因’是神, 而神是个不能使存在的‘因’, 因按定义而言神不是‘果’, 祂是自有永有的‘因’.”[5]

          

根据合乎逻辑的因果论, 我们知道宇宙必然有一个开始(即所谓的“果”), 而神就是使之开始的“因”. 使徒保罗说世人都晓得有神的存在, “神的事情, 人所能知道的, 原显明在人心里, 因为神已经给他们显明. 自从造天地以来, 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 虽是眼不能见, 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 叫人无可推诿”(罗马书1:19-20).

 

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 公元前427-347)是我们所知第一位以“因果关系”为基础发展论证的思想家.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公元前384-322)步其后尘. 回教哲学家亚法拉比(Al-Farabi, 公元870-950)、阿维森纳(Avicenna, 或称 Ibn Sina, 公元980-1037)以及犹太思想家迈蒙尼德(Moses Maimonides)都使用这种论据, 以证明神的存在. 基督徒思想家当中, 奥古斯丁(Augustine)、阿奎那(Aquinas)、安瑟伦(Anselm)、笛卡尔(Descartes)[6]、莱布尼兹(Leibniz)以及现代许多基督徒思想家都以此为神存在的有效论证.

           

简之, 宇宙的开始需要有一个成因, 我们称之为“第一因”, 就是圣经中所谓的神(或称“耶和华”) ! 现在让我们思考这论证的第二部分, 即宇宙现今继续存在也需要有一个成因.

 

(B.2)    宇宙继续存在需要一个成因

现今有某个力量在维持着我们的存在, 使我们不至于突然消失. 这个宇宙和世界不但需要源起因(Originating Cause), 也需要一个保存因(Continuing Cause). 这论证可用下列方式说明:

  1. 任何有限及会转变的东西存在, 必定有另外的存在物作为它的成因: 该成因本身若是有限的、会转变的, 它就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东西.
  2. 不可能对成因作无限回溯: 换言之, 你不可能不断地解释B有限物是A有限物的成因, C有限物是B有限物的成因, 如此这般地继续回溯下去, 因为这只不过是无限地拖延, 实际上并未提出任何解释.
  3. 因此, 每一个有限及会转变的东西存在, 都必定有赖本身具有成因的成因, 所谓第一因.

 

以上这个论证显示为何这个宇宙或世界必定有一个现行的、保存它存在的成因. 圣经告诉我们, 这个成因(第一因)就是神, “起初, 神创造天地”(创世记1:1); “因为万有都是靠祂造的, …一概都是借着祂造的, 又是为祂造的. 祂在万有之先; 万有也靠祂而立”(歌罗西书1:16-17).

 

Richard Dawkins

不过, 无神论者如英国进化生物学家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反驳说: “如果宇宙是由创造者设计, 创造者又是谁设计的呢?” 针对这点, 骆德恩博士评述道:

若我们认识宇宙论, 很轻易就能解答这个问题. 首先, 第一“因”既然是“第一”, 就不可能有另一个设计者设计祂, 不然, 祂就不是“第一”了. 其次, 只有“有开始的东西”(如“宇宙”)才可能是设计出来的, 无开始的第一“因”不可能被设计, 因为祂无开始, 所以不可能(也不需要)有别的东西在祂出现之前设计祂, 使祂存在(注: 这位“第一因”是自有永有的神, 出埃及记3:14). 宇宙论证明无开始的第一“因”必然存在, 也证明第一“因”是有自由意志的创造者, 既然是“第一”, 祂也必定是宇宙的定律的源头. 所以, 创造者是不可能被设计出来的.[7]

 

 

(C)       宇宙的设计: 设计论

(C.1)    佩利的钟表匠论证

William Paley

大约200多年前, 一位英国牧师威廉·佩利(William Paley, 1743-1805)提出钟表匠的例子, 来证明有神的存在. 他表示如果有人在一块空旷之处发现一只手表, 他会正确地下结论说: 由于钟表明显是出于设计的产物, 所以显然有一位钟表匠(设计钟表之人)的存在. 换言之, 这个有关设计的论证是以设计的成果来证明有一位智慧的设计者. 此论证可表述如下:

  1. 所有的设计成果都暗示设计者的存在.
  2. 这个宇宙有极其伟大的设计成果.
  3. 因此, 这个宇宙必定有一位伟大的设计者.

 

第一前提是: 每当我们见到一个精细或复杂的设计成果时, 我们从以往的经验知道, 那是出自一位设计者的精心设计. 例如: 看见一个手表, 其存在暗指有位钟表匠; 一座建筑物暗指有位建筑师; 一幅图画暗指有位艺术家; 密码讯息暗指有位智慧的发讯者等等. 这是“因果律”的另一表达方式.

 

贾斯乐博士(Dr. Norman L. Geisler)和布鲁克(Ronald M. Brooks)补充道:

设计成果愈伟大, 设计者便愈伟大. 海狸(beavers)制造木坝, 却永远无法建造任何像胡佛水坝(Hoover Dam)[8]一样的建筑物. 同样的, 就算有一千只猴子坐在打字机前, 也永远无法写出《哈姆雷特》(Hamlet, 又名《王子复仇记》),[9] 但莎士比亚(Shakespeare)却一蹴而成. 愈是复杂的设计, 便需要愈高的智慧来成就.[10]

 

值得留意的是, 简单的型式与复杂的设计完全不同. 雪花或石英水晶都有重复的简单型式, 却完全出于自然. 另一方面, 石头上不会自然有字句, 必定是某位有智慧的存有(或称: 有智慧的存在体, intelligent being)将它们写上去的, 绝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区别在于雪花和水晶有简单重复的型式, 语言却传达复杂的资讯, 而非只是不断的重复. 自然因素被赋予某些环境条件时, 也会产生复杂的资讯.

 

因此, 一个搜集石头的人, 见到溪流中有小圆石时, 并不会惊讶, 因为自然侵蚀的结果是会使石头变圆. 但如果他发现石头上有一个箭头的符号时, 他知道有一些富有智慧的存有(存在体, being), 特意改变那石块的自然型态, 因为被发现物(指箭头符号)的复杂性并非自然力量所能解释. 此处论证所说的是复杂的设计, 不是简单的型式. 设计愈复杂, 需要的智慧便愈大.

 

(C.2)    宇宙和生物的复杂设计

以上论点自然而然地牵涉到第二个前提. 我们所见到的宇宙(以及内中的人类), 是一个复杂的设计. 宇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力量系统共同发挥作用, 使整体互益. 生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发展; 一个单一的DNA分子(即所有生命的建筑砖块), 便包含像一部百科全书等量(相同分量)的资讯. 没有人在森林中看见一本百科全书, 会联想不到它有一个富有智慧的成因. 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个生物, 拥有亿万个以DNA为基础的细胞时, 我们该按同理假设: 那生物也应该有一个富有智慧的成因(即“第一因”  —  神).[11] 连那本是无神论者的萨根都承认人脑充满精细的设计. 他说:

人脑中包含的资讯内容, 大概相等于“神经元”(neurons)彼此之间的连接总数, 约10的14次方、100兆个单位. 如果以英文写出这些资讯, 将可写出2千万本书, 世界上最大图书馆的馆藏也不过如此. 相等于2千万本书的资讯置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头中, 我们脑所占的空间很小… 脑神经的化学作用极其忙碌, 似机器般的电气回路比任何人造的机器都更奇妙. …

 

有些人按照“机遇”(chance)的理由而反对此说. 他们宣称: 就像掷骰子一样, 任何组合都可能发生. 然而, 这种反驳很难令人信服. 首先, 这设计的论证并非靠机遇, 乃是由设计来论证, 我们从一再的观察中, 推定任何设计必有一个智慧的成因(intelligent cause). 正如威廉·佩利(William Paley)所举的例子, 如果你在一块空旷之处发现一只手表, 你会说这只手表是自然的产物吗? 经过大风狂吹下, 不同的零件“碰巧”地组合在一起, 结果变成了计算精准的手表! 你认为这样的“机遇”会发生吗? 这样的解释合理吗? 

 

第二, 科学是以重复的观察为根据, 而非以机遇为根据. 因此, 上述的非议是不科学的. 最后, 就算这是机遇(即“或然率”)论证, 有位设计者存在的或然率一样甚高(意即“有设计者存在”的可能性很高). 一位科学家计算过, 演变出一个单细胞动物的纯机率, 是1对10的4万次方. 纯靠机遇演变出一个比起单细胞动物复杂千万倍的人类, 其机率低到无法计算(意即靠机遇变出一个人类的可能性太过低了, 简直不可能!). 唯一合理的结论, 便是在这个世界(宇宙世界和其中的生物)的设计背后, 有一个伟大的设计者.[12] 正如计算精准的手表, 背后肯定有设计者一样.

 

 

(D)       怀疑者的一些疑问

David Hume

英国“不可知论”(agnostic)的代表人物休谟(David Hume, 1711-1776)和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曾问: “我们怎样能知道宇宙的设计者是完美的?” 英国进化论生物学家道金斯(Richard Dawkins)也问: “怎么知道第一‘因’是全知、全能、全在?” 也有人问: “怎么知道只有一位第一‘因’, 而不是有两位、三位、六位…?”

 

对于这些疑问, 骆德恩回应道: “其实, 我们无需从自然启示证明神的所有属性(圣经的罗马书1:18-31也没有这样说), 我们可以说, 至少有一位这样的创造者. 相信单一的第一‘因’非常合理, 配合普遍已接受的科学原则(被称为Ockham’s Razor),[13] 就是不应该乘以超出必要性的原因, ‘多个因’的假设不如单一‘第一因’简洁, 只要‘一位’第一‘因’就足以解释所有的存在物是怎样来的(注: 这个论点没有否认单一的第一“因”可以有三个位格[persons], 即所谓的“三一神”).[14]

 

“我们还要问: 那没有东西产生, 没有开始, 原本无时间(限制), 但有自由意志, 充满智慧, 超乎宇宙一切能力的第一‘因’和设计者, 又是一切事物、自然律、道德价值的源头是什么呢? 如果不称呼祂是神, 要称祂什么呢?

 

“休谟、康德、道金斯的提问不能成为我们的借口, 不去理会这位第一‘因’, 因为人类的生命和万物都是从这位第一‘因’而来. 华人有句成语叫‘饮水思源’, 形容人享受所喝的水的时候, 要想起水是从哪里来的, 譬喻我们不要把自己拥有的东西当作理所当然, 要思想它们是从哪里来的, 要懂得感恩, 不要忘本. 正如我们应该感谢父母带给我们生命, 更应该感谢这位万有的源头(我们的父母也是从祂而来). 我们应该敬拜这位创造者, 而不是受造之物(这是罗马书1:18-31的重点).[15]

 

 

(E)       宇宙的启发和圣经的启示

亲爱的朋友, 当你遥望夜空, 仰望这浩瀚的宇宙时, 曾否想过宇宙的亿万星体为何如此有规律的运行呢? 当你观看大地, 发现四季交替、水和气体的形成、生命的维持等等都是按照规律而行. 为何宇宙的每个角落, 都是按照规律而行呢? 为何这些规律能用如此优美和典雅的方程式(比如, E= mc2 ; E=能量, m=质量, c=光速)和精准的数字来形容呢? 这些方程式和数字似乎显示有一种智慧在背后. 没有理性的物体(mindless matter, 例如没有思考能力的石头和其他物质)怎可能会有这样的秩序表现呢?

 

自16世纪科学发展的开端至今, 很多科学家也曾问过这个问题, 当中许多科学家认为, 最合理的解释是: 宇宙会是这个样子, 会那么有规律, 因为有智慧的设计者“定”它是这个样子, 这些优美的方程式和精准的数字反映了这位设计者(创造主)的思想. 比如伟大的科学家牛顿(Sir Isaac Newton, 1643-1727)认为, “优美的太阳、行星和彗星的系统, 只能够由充满智慧、聪明的存有(intelligent being)所设计和管理.”   

           

爱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20世纪的科学大师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1955)也承认: “具有高度组织的所有科研工作背后, 有一个信念, 近似宗教(信仰)情感, 对世界怀有合理的信念… 坚定的信念有一份深邃的感悟, 相信有一位超越的理性者, 在人类经验的世界上显示自己, 那代表了我对神的理解.” 他在另一处说: “每个认真从事研究科学的人, 会相信自然定律表明了有一位‘灵’(spirit)存在, 祂远远超越人类, 在祂面前, 我们只拥有微薄的力量, 必须心存谦卑.”

 

此外, 著名的美籍奥地利数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哥德尔(Kurt Godel, 1906-1978)说: “世界(指地球)的秩序反映了一位拥有至高理性的管治者的秩序.” 闻名的剑桥大学物理学家波金霍尔(John Polkinghorne, 1930-2021)[16]解释道: “科学家对于他们的研究所发现的理性美感感到神奇… 科学本身不能解释为什么宇宙应该是这样子(指充满秩序与设计), 这不应该被视之为只是快乐的意外… 科学家所观察到的世界秩序充满了思想的迹象, 宗教信徒可以肯定, 神借着祂的创作品(指宇宙万物)显明祂的思想.”

           

英国的科学家兼神学家麦葛福(Alister McGrath)正确指出, 科学虽然给人类带来多方面的进步, 却不能解释为何自然界有秩序, 也不能解释为何自然界会拥有一种可供人类理性辨别的秩序和系统(order and rationality), 然而, 基督信仰的“有神论”却能解释为何如此.[17] 基督徒所笃信的圣经不仅告诉我们: “起初, 神创造天地”(创世记1:1), 这位创造天地的神也通过祂的使徒保罗向人宣告:

“创造宇宙和其中万物的神, 既是天地的主, 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 也不用人手服事, 好像缺少什么; 自己倒将生命、气息、万物,赐给万人. 祂从一本(血脉)造出万族的人, 住在全地上…  要叫他们寻求神, 或者可以揣摩而得, 其实他离我们各人不远; 我们生活、动作、存留, 都在乎祂. …  世人蒙昧无知的时候, 神并不监察, 如今却吩咐各处的人都要悔改. 因为祂已经定了日子, 要借着祂所设立的人按公义审判天下, 并且叫祂从死里复活, 给万人作可信的凭据.”(使徒行传17:24-31)

           

为何这位造物主“吩咐各处的人都要悔改”呢? 原来圣经所启示的这位神不仅创造了人类, 更要救赎人类! 自从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犯了罪, 罪就入了世界, “死又是从罪来的; 于是死就临到众人, 因为众人都犯了罪”(罗马书5:12). 诚然, 世人(包括我和你)都犯了罪(罗马书3:23), 等候的就是死亡的临到, 更可怕的是, 死后且有审判(来9:27), 这审判会导致所有罪人(无论所犯的是大罪小罪), 都要面对火湖的永远审判(参 启示录20:12-15; 21:8).

 

虽然“罪的工价乃是死”, 但下一句却说: “唯有神的恩赐, 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 乃是永生”(罗马书6:23). 这位创造我们的神, 不愿一人沉沦, 乃愿所有人都悔改得救(彼得后书3:9), 所以神差祂的爱子主耶稣基督来到世上, 代替我们罪人死在十架上, 偿还我们的罪之代价  —  死, 并且“叫一切信祂的, 不至灭亡, 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16). 我们怎么知道主耶稣就是神所预备的“代罪羔羊”呢? 保罗说神“叫祂从死里复活, 给万人作可信的凭据”(使徒行传17:31). 主耶稣基督死后第三天, 凯旋荣耀地从死里复活【有关这方面的证据, 请参上期《家信》的“福音亮光”专栏的文章】, 这就是神“给万人作可信的凭据”!

 

 

(F)       结语

上文用“宇宙论”来说明, 第一, 宇宙必定有所谓的“第一因”, 而这“第一因”必定是没有开始、不受时间限制, 并有自由意志和超乎宇宙一切能力的创造者. 第二, 设计论说明, 宇宙的规律能用优美的方程式和精准的数字来描述, 所以相信有一位设计者“定”它如此, 是合理的解释; 况且, 要产生能让生命存在和维续的宇宙, 各种条件必须被调合到极度准确才行. 这样精密的调合必定是有一位充满智慧和能力的设计师, 我们称祂为宇宙万物的创造者!

 

骆德恩贴切写道: “这位创造者既然精心设计了整个宇宙, 好让我们能够生存, 祂必定非常关心我们. 祂既然是一切事物、自然律和道德价值的源头, 必定只有在祂那里才能找到人生的目标和最大的满足. 祂既然是充满智慧的伟大设计者, 我们在祂面前必须带着敬畏和谦卑的态度, 信靠祂必定是人生最有智慧的选择.”[18]

 

亲爱的朋友, 信靠耶稣基督而得永生, 与那位创造和救赎我们的神建立美好关系, 就是人生最有智慧的选择! 

 

 

*****************************************

附录: 霍金的众多宇宙之假设 

 

有科学家如英国的理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 1942-2018)主张: 或许有许多的宇宙产生, 所以产生出一个能让生命存在的宇宙没有什么值得稀奇. 针对这个论点, 骆德恩博士(Dr. Andrew Loke)指出, “有多过一个宇宙”(multiple universes / multiverse)是有可能的. 但我们要注意, 还没有任何足够的证据证明有“那么多个宇宙”. 更重要的是, 用“许多的宇宙产生”来解释为何偶然会产生出能让生命存在的宇宙, 还是不合理的, 原因如下:

 

  1. Prof Roger Penrose

    如果确实是由于有许多的宇宙产生, 偶然产生出能让生命存在的宇宙来, 我们观察到的宇宙应该更小, 因为“能让生命存在的小宇宙”偶然产生的可能性, 比“能让生命存在的大宇宙”偶然产生的可能性大得多. 比如, 英国数学物理学家彭罗斯爵士(Sir Roger Penrose, 这位牛津大学数学系名誉教授是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推算, 太阳系偶然形成的或然率是 1010(60) 之一分, 但这极小的数目若跟宇宙大爆炸单单一个“熵”的调和“1010(123) 之一分”相比, 就更加大, 和20个类似微调的常数相比, 更是大得不用说.[19] 换言之, 如果宇宙的产生纯属偶然, 我们观察到“宇宙只是太阳系那么小”的可能性比观察到“宇宙比太阳系大这么多万倍”的可能性大得多. 但我们却活在那么浩大的宇宙里面.

  2. 如果确实是由于有许多的宇宙产生, 偶然产生出能让生命存在的宇宙来, 产生这么多宇宙的过程本身(比如按照物理学家提出的“超弦理论” [super-string theory] )也需要微调, 才能稳定地使不同能量和质量的宇宙出现, 至终会偶然产生出能让生命存在的宇宙来.[20] 科学理论本身也无法解释其所需要的“微调”.
  3. 最后, 就算有很多宇宙, 至终还是需要一个第一“因”, 即创造者.【参上文的 “(B.1) 宇宙的开始需要一个成因” 和 “(B.2) 宇宙继续存在需要一个成因”所提出的论据】

 

骆德恩博士总结道: “因着以上提出的种种原因, 相信宇宙由创造者设计, 是更加合理的解释.”[21] 因此, 相信圣经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  —  “起初, 神创造天地”(创1:1)  —  是更合理的, 绝非迷信!  

 

 


[1]               骆德恩著,《愈辩愈明: 从哲学、科学、历史论证基督信仰》(香港九龙: 天道书楼有限公司, 2014年), 第49-51页.

[2]               除了另加注明之外, 下文(B.1)、(B.2)、(C.1)和(C.2)主要参考 贾斯乐、布鲁克合著, 杨长慧译,《当代护教手册》(台北: 校园书房出版社, 1994年), 第16-23页.

[3]               美国宇航局戈达德(NASA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的创始人兼前任总干事贾斯特罗博士(Dr. Robert Jastrow)在其著作《神与天文学家》(God and the Astronomers)一书中, 为那些证据作总结时, 说: “有三种证据: 银河的运行、热力学定律、星球的生灭历程, 共同指向一个结论: 宇宙曾有开始.” 贾斯乐、布鲁克合著,《当代护教手册》, 第246页.

[4]               同上引, 第16-17页.

[5]               马有藻著, 《基要信仰概论》(台北: 中国信徒布道会, 1989年), 第33-34页.

[6]               笛卡尔(Rene Descartes, 1596-1650)是法国哲学家、自然科学家、解释几何学的奠基人, 提出“我思故我在”, 其哲学基础是“灵魂与肉体”、“思维实体与广延实体”的二元论, 主要著作有《几何学》、《方法谈》、《哲学原理》等.

[7]               骆德恩著,《愈辩愈明》, 第76页.

[8]               胡佛水坝(Hoover Dam)是美国综合开发科罗拉多河(Colorado)水资源的一项关键性工程, 位于内华达州和亚利桑那州交界之处的黑峡(Black Canyon), 具有防洪、灌溉、发电、航运、供水等综合效益.

[9]               《哈姆雷特》(英语: Hamlet)又名《王子复仇记》是莎士比亚于1599年至1602年间所著的一部悲剧作品, 是他最负盛名和被人引用最多的剧本.

[10]             贾斯乐、布鲁克合著,《当代护教手册》, 第16-17页.

[11]             难怪诗人说: “我的肺腑是你所造的; 我在母腹中, 你已覆庇我. 我要称谢你, 因我受造, 奇妙可畏; 你的作为奇妙, 这是我心深知道的”(诗139:13-14).

[12]             贾斯乐、布鲁克合著,《当代护教手册》, 第20-23页.

[13]             “奥坎剃刀”(Ockham’s Razor / Occam’s Razor)是科学家常用的原则. 这原则是: “我们不应任意加添不需要的实体, 除非有充足的理由.” 有者提倡“多重宇宙”(multiple universes or multiverse)来解释为何偶然会产生出能让生命存在的宇宙. 但英国牛津大学博士关启文写道: “很明显, 在没有独立证据支持的情况下, ‘无数宇宙说’大大违反‘奥坎剃刀’的原则(因为创造论[即“智慧全能的神设计与创造这充满智慧设计的宇宙”]本身就可合理解释宇宙的由来, 编者按), 这又可称为简洁原则(principle of simplicity).” 关启文、陈海智、汤灵磐、谭振基合编, 《智慧设计的当代争论》(香港九龙: 天道书楼有限公司, 2014年), 第147-148页. 有关这“多重宇宙”、“众多宇宙”或“无数宇宙”的假设, 请参本文附录.

[14]             基于有限的篇幅和本篇的主题, 我们在此不谈“三一神”(Trinity), 但有兴趣的读者可上网参阅《家信》文章: http://malaccagospelhall.org.my/2014/04/如何明白及解释神是三而一或三位一体的神/ .

[15]             骆德恩著,《愈辩愈明》, 第77-78页.

[16]             波金霍尔(The Revd. Dr. John Polkinghorne, KBE FRS)钻研理论性基本粒子物理学长达25年之久, 曾任剑桥大学数学物理学教授及剑桥大学女王学院院长. 波金霍尔表示是国际科学与宗教协会的创立者兼首任会长(2002-2004年). 他写了许多关于科学与宗教的著作, 包括《科学与神学》(Science and Theology [London: SPCK, 1998] ).

[17]             骆德恩著,《愈辩愈明》, 第65-68页.

[18]             骆德恩著,《愈辩愈明》, 第79页.

[19]             Roger Penrose, The Road to Reality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2005), 第762-765页.

[20]             Robin Collins, “The Teleological Argument”, in 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Natural Theology, ed. William L. Craig & James P. Moreland (Chichester: Wiley-Blackwell, 2009), 第256-278页.

[21]             以上附录主要改编自 骆德恩著,《愈辩愈明: 从哲学、科学、历史论证基督信仰》(香港九龙: 天道书楼有限公司, 2014年), 第74-75页.



作者:

Leave a Reply

Copyright © 2024 MalaccaGospelHall.org.my. All rights reserved. Developed by Passion In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