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大麻风、瞎子巴底买 和 希律安提帕
(A) 十个大麻风 (路17:11-19)
主耶稣正朝着耶路撒冷走去. 当祂走进一个村庄时, 遇见了十个麻风病人【请参本文附录一: 主医治大麻风病人】.. 多么可怜的景象啊! 他们远远地站着, 因为这种疾病具有传染性, 所以他们必须远远地站着, 远离人群, 这也是摩西律法所要求的(利13:45-46).[1] 因此, 他们患病、不洁净, 不得不在营外独自居住.
他们远远恭敬地呼喊着, 恳求救主(耶稣基督)怜悯他们, 医治他们. 救主慈悲地回应, 告诉他们去见祭司. 按照当时的情况, 祭司本会宣布他们仍不洁净, 但他们满怀信心地回应主的命令, 结果他们去见祭司时, 就洁净了(路17:14).[2]
然而, 只有一个人看到自己被洁净后, 回来感谢主耶稣, 而他是一个被(犹太人)鄙视的撒玛利亚人【请参本文附录二: 撒玛利亚人简介】. 为了表达真诚自愿的感激和热诚, 他“大声归荣耀与神”(路17:15), 并“俯伏在耶稣脚前感谢祂”(路17:16).
“洁净了的不是十个人吗? 那九个在哪里呢?”(路17:18) 这是主提出的尖锐问题; “除了这外族人, 再没有别人回来归荣耀与神…”(路17:19), 这是主对这一情况的有力评论.
可悲的是, 如今主的子民也常犯这错误, 常常只关注自己所得到的福气, 而忽视了赐福的主; 我们常常满足于所得到的礼物, 却忘记了那位赐礼物的神. 难道在困难时期, 我们总是祷告得快、赞美得慢吗?
这位陌生人(指被主医好的撒玛利亚人)是唯一回来感谢主的人, 他自发地说出了内心的感受, 并以此荣耀神. 每个信徒都应该培养这种个人性的感恩之心, 此乃高尚的美好榜样. 诗篇作者的愿望是: “但愿人因耶和华的慈爱和祂向人所行的奇事都称赞祂”(诗107:8).
那人仍然俯伏在地, 脸面朝向救主的脚(路17:16记载他“俯伏在耶稣脚前感谢祂”). 主对他说: “起来, 走吧! 你的信救了你了”(路17:19). 他的信心是明智的, 只有他因此听到了上述的保证和安慰之言(其他九人都没有这个福气).
(B) 瞎子巴底买 (可10:46-52)
耶利哥是一座迷人的城市, 有景色宜人的棕榈树和浸润人心的清泉. 它就像这个世界和它的制度一样 — 对许多人来说很有吸引力, 但背后却与道德黑暗、罪恶和诅咒有关(书6:26).[3]
瞎子巴底买(Bartimaeus, 此名意即“底买的儿子”)[4] 【请参本文附录三: 再思瞎子巴底买】是以色列瞎眼盲目的写照(林后3:15),[5] 也是人类在神面前罪恶深重、贫困潦倒的写照. 福音之光对许多人来说已被遮蔽, 因为“此等不信之人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 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着他们”(林后4:4).
看到这个不幸之人在如此卑微的环境中坐在路边乞讨,[6] 肯定是一件非常可怜之事. 他失去了宝贵的视力, 但在人群中, 他听说拿撒勒的耶稣经过此处. 对于这位在耶利哥城出现的拿撒勒人耶稣, 巴底买似乎不需要旁人为他解释关于祂的伟大和能力. 曾有瞎子说道: “从创世以来, 未曾听见有人把生来是瞎子的眼睛开了”(约9:32). 但主耶稣竟然开了那人的眼睛, 使他重见光明. 或许巴底买早已听闻此事, 已经知道主耶稣就是那位独一无二的神奇之人.
巴底买显然意识到自己的需要, 并决心去寻求这位唯一能满足他需要的人. 人群中有者反对他呼叫主耶稣, 不许他作声(可10:48),[7] 但没有什么能拦阻他继续呼求, 并走向救主, 甚至连失去衣服也在所不惜(可10:50).[8] 这位瞎眼乞丐坚持的恳求, 让生命和荣耀之主停下脚步, 吩咐人叫他过来. 这里展现了多大的恩典啊!
面对主的询问, 巴底买毫不犹豫地请求主恢复他的视力. 他的信心最终使他得福, 如愿以偿. 他承认耶稣基督的主权(注: 他称主耶稣为“拉波尼”; KJV: Lord; 可10:51), 并立即表现出作为门徒的责任(他眼睛看得见后, “就在路上跟随耶稣”, 可10:52), 这对我们所有人来说, 都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宝贵功课.
主耶稣再也不会走那条路了(因祂过后去到耶路撒冷, 被人抓拿和为人钉在十架上, 三天后荣耀复活, 再也没有经过耶利哥城了). 巴底买抓住唯一的机会见到救主. 这件事迹是一幅图画, 描绘了基督拯救的工作; 祂今日仍然打开在灵性上瞎眼之人的眼睛. 巴底买是真正作门徒的典范(example of true discipleship), 因为他没有迟延, “就在路上跟随耶稣”(可10:52).
(C) 希律安提帕 (太14:1-14; 可6:14-29; 路9:7-9)
新约中有许多王被称为“希律”(Herod). 本文的分封王希律也被称为“希律安提帕”(Herod Antipas). 他是大希律王的儿子, 也是新约中最常提到的希律. 福音书记载的大部分时间里, 正是他在统治着加利利的地区【请参本文附录四: 希律的家族】.
希律王与他兄弟腓力的妻子希罗底(Herodias)通奸. 施洗约翰勇敢地斥责希律王的不道德行为. 王本可杀死他(太14:5),[9] 希罗底也想杀死他(可6:19), 但这样做在政治上并不合时宜, 所以这位暴君将他关进监狱, 以平息他的怒火, 并从公众视野中移除施洗约翰这个指控者(尽管如此, 希律安提帕对施洗约翰也有敬畏之心, 喜欢听他讲论, 可6:20;[10] 编译者按).
在希律王生日那一天, 希罗底的女儿来到他面前跳舞. 他非常高兴, 一时兴起, 竟然发誓会答应和满足她的任何愿望. 没料到她竟与狡猾的母亲勾结, 要求将施洗约翰的头颅放在盘子上送给她. 希律王后悔自己说话太过轻率(起誓答应了就无法反悔), 勉强答应了这个可怕的要求. 希律落入陷阱, 被恶毒女人(希罗底)所利用, 成了牺牲品; 作为一个淫荡的男人, 他被淫荡的舞蹈所影响. 有时, 我们会因所说的话而受到考验; 我们确实需要不断明智地善用我们的嘴唇来说话, 这样就无人能够抓住我们言语上的把柄, 让我们陷入后悔莫及的境地.
当希律安提帕听说基督所行的奇迹时, 他显得很困惑, 其良心也受到谴责, 回忆起自己可怕的行为(路9:7-9).[11] 记得一些法利赛人曾警告主说, 希律王正在寻索祂的性命时, 主耶稣回答说: “你们去告诉那个狐狸, 说…”(路13:32). 主称希律为阴险狡猾的狐狸.
当彼拉多把耶稣送到希律那里时, “希律看见耶稣, 就很欢喜; 因为听见过祂的事, 久已想要见祂, 并且指望看祂行一件神迹”(路23:8-9). 可是主耶稣并没有满足他的好奇心(路23:9: “于是问祂许多的话; 耶稣却一言不答”).
当希律的兵丁们“藐视耶稣, 戏弄祂, 给祂穿上华丽衣服, 把祂送回彼拉多那里去”的时候(路23:11), 希律对(耶稣)基督的蔑视就显露无遗了. “从前希律和彼拉多彼此有仇, 在那一天就成了朋友”(路23:12), 这是何等耐人寻味的和解与共谋啊![12]
*****************************************
附录一: 主医治大麻风病人
大痲疯是一种很难看的皮肤病(比今天所谓的痲疯病更严重), 圣经规定这样的人要与社会隔离(利13:45-46), 不过圣经并没有像犹太教师一样, 把得麻风病的原因归咎于患者犯罪. 一般而言, 痲疯病人是被社会赶出去的人, 健康的人大部分都会对他们不屑一顾.[13]
值得留意的事, 这是路加福音第二次记载主耶稣洁净大麻风. 第五章的那个大麻风病人不顾律法、靠近耶稣, “俯伏在地”(路5:12); 但这十个大麻风病人却谨守律法、远离人群(利13:45-46), “远远地站着”(路17:12). 主耶稣医治他们的方法也不同, 上一次是伸手摸那位大麻风病人, 先洁净了他, 再让他去给祭司察看(路5:13); 这次却是吩咐他们先去找祭司, 让他们在半路上得洁净(路17:14).
当主耶稣对他们说: “你们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路17:14), 这是应许他们在见到祭司之前就会得着医治. 按照律法, 大麻风洁净后, 要先给祭司察看; 祭司确认以后, 才能办理献祭手续, 重新回到社会或社群当中(利14:2-31).[14] 由此可见, 这十个大麻风病人对主的话是有信心的, 所以“他们去的时候就洁净了”(路17:14).
*****************************************
附录二: 撒玛利亚人简介
撒玛利亚人与犹太人虽然有同一祖先, 信仰也非常接近, 但彼此间却充满仇恨. 在旧约圣经(王下17章), “撒玛利亚人”这名称是指在北国以色列亡国于亚述(公元前722年)之后, 遗留在撒玛利亚的一群以色列人(注: 撒玛利亚原是北国以色列的首都), 他们原是玛拿西和以法莲支派的后代. 由于亚述王的分化政策, 刻意从巴比伦和其他地区大量迁入异族人, 导致撒玛利亚城变成异族集处, 久而久之, 他们自然彼此通婚. 当时的撒玛利亚人虽然事奉耶和华, 但又事奉自己的神祇(或偶像), 迁移到何邦, 就随何邦的风俗(王下17:34-41).
有学者认为, 有一些失势的撒玛利亚城家族, 转而在示剑(今天的耶路撒冷·纳布卢斯)古城重建他们的群体, 并在基利心山建了一座圣殿. 在罗马时期(公元72年), 他们在示剑古城的西面重建了另一个城市, 名叫尼亚波利(Neapolis), 成为撒玛利亚人活动的中心.
无论撒玛利亚人的来历如何, 他们与犹太人之间的仇恨是明显不过的(约4:9).[15] 被掳回归的以色列人不接受这些与外族通婚、深受异教影响的撒玛利亚人. 在马加比叛乱期间, 约翰·许尔堪(John Hyrcannus)曾攻占并破坏基利心山的圣殿. 撒玛利亚人则散播谣言, 说犹太人将一个人像放在至圣所内供奉. 此外, 撒玛利亚人又将死人的骨头撒在耶路撒冷圣殿的殿院, 污秽圣殿, 又在殿里放老鼠. 这些事件加剧了两方的仇恨.
犹太人又视撒玛利亚人居住的地域为不洁. 第一世纪的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Josephus, 公元37-100年)[16]讥讽撒玛利亚人, 在安提阿哥四世(Antiochus IV)[17]的威迫下, 他们不像马加比的犹太英雄挺身而出, 捍卫圣殿, 反将基利心山上的圣殿改名为希腊宙斯, 完全没有气节. 次经书卷《便西拉智训》(公元前3世纪)就指撒玛利亚人根本不算是一个民族, 他们是“住在示剑的愚顽人”.
撒玛利亚人有自己的五经版本(指《摩西五经》版本, 即创世记至申命记), 称为《撒玛利亚五经》(Samaritan Pentateuch). 他们认为基利心山是他们的圣山(参 申27:12), 因此在那里建造圣殿(公元前388年), 并在那里献祭. 他们笃信一神, 高举摩西和摩西的律法(按他们自己的版本及解释), 沿用有别于犹太人的历法和节期. 他们同样注重洁净的律例, 严守割礼和安息日.
主耶稣对撒玛利亚人的看法明显与一般犹太人截然不同(参 路9:52-56;[18] 也参 约8:48).[19] 祂向撒玛利亚人传福音(约4:3-30); 且在一个比喻中, 主将撒玛利亚人描绘成英雄(路10:30-37); 当提到福音的使命时, 主耶稣也将撒玛利亚人列为传福音的对象(徒1:8). 在今天的巴勒斯坦一带, 仍可找到约300多名撒玛利亚人.[20]
*****************************************
附录三: 再思瞎子巴底买
“到了耶利哥; 耶稣同门徒并许多人出耶利哥的时候, 有一个讨饭的瞎子, 是底买的儿子巴底买, 坐在路旁”(可10:46). 马可福音记载此事是发生在“出耶利哥的时候”, 而路加福音则记载是发生在将近耶利哥的时候(路18:35). 其实并无冲突, 因为耶利哥在当时有新、旧二城, 新城是大希律王所建, 两城之间有一条道路相通. 马太和马可是记载主耶稣出旧城之时, 而路加是记载主耶稣进新城之时.
此时, 主耶稣即将进入耶路撒冷了, 主耶稣在进耶路撒冷之前的传道以医治瞎子的神迹结束. 第46节中所谓的“许多人”可能包括许多去耶路撒冷守逾越节的犹太人. 值得注意的是, 论到此医治瞎子的神迹, 马太福音记载“有两个瞎子”(太20:30),[21] 马可和路加福音均只提到一个瞎子, 马可更提到他的名字是“巴底买”, 可能因为许多基督徒都认识这位后来做了门徒的巴底买, 所以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只提到他.
圣灵刚刚记载众门徒争夺地上国度的高位(可10:35-45), 接着就记载这个瞎子(可10:46-52). 事实上, 门徒就像这个瞎子, 因为瞎了心眼, 不认识神国的事, 所以彼此争夺高位. 主在此医治瞎子巴底买, 正如医治他们一样.
“他听见是拿撒勒的耶稣, 就喊着说: ‘大卫的子孙耶稣啊! 可怜我吧!’ ”(可10:47). “拿撒勒的耶稣”是早期召会用来形容主耶稣的用词. “大卫的子孙”则是犹太人对弥赛亚(基督)的称呼, 只有犹太人有权力这样叫祂, 以这个名字来求告主耶稣, 本身就是信心的表现.
“耶稣就站住, 说: ‘叫过他来.’ 他们就叫那瞎子, 对他说: ‘放心, 起来! 祂叫你啦.’ 瞎子就丢下衣服, 跳起来, 走到耶稣那里’ ”(可10:49-50). 当一个人的心灵向着主耶稣的呼召有所响应的时候, 总是充满了无可抑制的喜乐和不顾一切的反应. 西门与安得烈撇下了他们的渔网(可1:18), 雅各与约翰撇下了他们的船(可1:20), 利未撇下了他的税吏工作(可2:14), 而这个讨饭的瞎子则是撇下了他最重要的财产 — 衣服! “衣服”是古代犹太人的重要财物,但为了来到主耶稣面前得蒙医治, 巴底买舍弃一切也在所不惜, 因此得到主的医治.[22]
*****************************************
附录四: 希律的家族
黄锡木指出, “希律的家族是新约时代中最重要的犹太人家族, 在这家族的统治下, 犹太地的犹太人能享有某程度的自治.”
希律王(指大希律)在位33年, 死于公元前4年.[23] 他死后, 耶路撒冷即出现多次暴乱. 骚乱平息后, 罗马政府完成他的遗愿, 将国家一分为三, 交由他的3个儿子治理:
- 亚基老(Archelaus, 参 太2:22)管治犹太地和以土买, 是专管理犹太人事务的提督(ethnarch);
- 安提帕(Antipas)管理加利利和比利亚省(Perea)的四分一地区, 职衔是分封王(tetrarch);
- 腓力(Philip, 参 路3:1)承受以土利亚(Iturea)、特拉可尼(Trachonitis)和东北部的附属地区, 作为分封王.
亚基老统治了10年, 承袭父亲大希律的暴行(参 太2:22).[24] 结果, 耶路撒冷的居民联同撒马利亚人派遣一队专员到罗马, 投诉他在治理上的无能和残酷. 罗马政府最后夺回他的统治权, 交由地区巡抚管理, 直接向罗马政府负责; 在耶稣基督诞生时, 居里扭(Cyrenius)是当时叙利亚省的巡抚(路2:2).
与亚基老相反, 安提帕的管治与父亲大希律一样, 能与犹太人维持良好关系;[25] 耶稣基督和施洗约翰的传道旅程所经过的地方, 主要是安提帕的所属地(太14:1-12). 不过, 施洗约翰却是被他杀害的, 耶稣基督也曾被他审讯(路23:6-11).
腓力可能是大希律的继承者中, 惟一的好领袖. 按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Josephus)所记, 他爱护人民, 尊重犹太人, 又没有耗费人力物力于奢华的建筑工程上. 他重建了加利利湖一带多个城市, 包括伯赛大, 又开拓了凯撒利亚·腓立比这个城市, 以自己和罗马王的名字作为这城的名称.
大希律另有两名孙儿也见于新约圣经中, 就是亚基帕(Agrippa)一世和二世. 亚基帕一世的父亲被大希律处死, 他在罗马长大, 认识了两位日后成为罗马皇帝的朋友 — 该犹和克劳第(又称“革老丢”). 在他们的帮助之下, 他把大希律原本统治的国界重新合并起来. 虽然新约圣经记载他把雅各处死, 又监禁彼得(参 徒12:1-4), 但在犹太人心目中, 亚基帕因遵守传统犹太教的教训和规条, 得到犹太人的敬重. 按约瑟夫记载, 他是得到怪病而死的(按圣经记载, 他是被神所安排的虫咬死的, 可能此虫引发疾病, 导致他病发身亡, 参 徒12:20-23).[26]
亚基帕二世在任期间, 曾应非斯都之邀请, 一起听保罗的分诉, 而他的妹妹百妮基(Bernice)也在场(徒25:13-26:32). 亚基帕二世完成其祖父大希律修葺圣殿的计划, 并在耶路撒冷多处街道上, 铺上大理石块. 他虽然敬重犹太教, 但仍然忠于罗马. 公元66年, 当第一次犹太人叛乱刚刚开始, 亚基帕二世和他的妹妹百妮基竭力劝阻犹太人对抗罗马政府, 但不成功. 亚基帕二世不单扩张自己管辖的领土, 更与后来成为罗马皇帝的提多将军成为好友. 亚基帕二世于公元96年去世, 此后, 希律家再没机会直接管理犹太人的事务了.[27]
[1] 利13:45-46: “身上有长大麻疯灾病的, 他的衣服要撕裂, 也要蓬头散发, 蒙着上唇, 喊叫说: ‘不洁净了! 不洁净了!’ 灾病在他身上的日子, 他便是不洁净; 他既是不洁净, 就要独居营外.”
[2] 路17:14: “耶稣看见, 就对他们说: ‘你们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 他们去的时候就洁净了.”
[3] 书6:26: “当时, 约书亚叫众人起誓说: ‘有兴起重修这耶利哥城的人, 当在耶和华面前受咒诅. 他立根基的时候, 必丧长子, 安门的时候, 必丧幼子.”
[4] 巴底买(Bartimaeus)一名的意思是“尊贵者的儿子、尊贵之子”(son of the honorable)【参Hitchcock’s Bible Names】、“受人尊敬者的儿子”(son of one esteemed)【参J. B. Jackson, A Dictionary of Scripture Proper Names】.
[5] 林后3:14-15: “但他们的心地刚硬(KJV: were blinded, 可译作: “瞎了眼”), 直到今日诵读旧约的时候, 这帕子还没有揭去. 这帕子在基督里已经废去了. 然而直到今日, 每逢诵读摩西书的时候, 帕子还在他们心上.”
[6] 当时瞎子、跛子等残障者无法有正式的职业, 只能在大路旁乞讨维生. 犹太教认为, 帮助他们是应该的. 耶利哥是座繁荣的市镇, 气候良好, 底买的儿子在那里讨到的钱应该够他生活. 引自《圣经背景注释》(电子版).
[7] 可10:48: “有许多人责备他, 不许他做声. 他却越发大声喊着说: ‘大卫的子孙哪, 可怜我吧!’ ” 在主耶稣的那个时代, 瞎子无法学习律法, 只能借着聆听别人覆诵而略知一二(注: 点字法尚未发明, 所以他们无法读书). 因此, 他们不像宗教人士受人尊重, 不过在摩西的律法下, 他们是受到保护的. 由于瞎子在社会上也没有地位, 而跟随耶稣的人会认为, 这位瞎子的大声祈求是在碍事, 就像他们对孩子的看法一样(可10:13). 门徒也许认为, 主耶稣最后一次进耶路撒冷有如君王的游行, 而打断君王的游行队伍, 既鲁莽又冒失. 引自《圣经背景注释》(电子版).
[8] 当主耶稣呼叫巴底买过来时, 他“就丢下衣服, 跳起来, 走到耶稣那里”(可10:50). 可见为了寻求和来到主耶稣面前, 即使失去衣服, 他也在所不惜.
[9] 太14:5: “希律就想要杀他(指施洗约翰), 只是怕百姓, 因为他们以约翰为先知.”
[10] 可6:20: “因为希律知道约翰是义人, 是圣人, 所以敬畏他, 保护他, 听他讲论, 就多照着行(有古卷: 游移不定), 并且乐意听他.”
[11] 路9:7-9: “分封的王希律听见耶稣所做的一切事, 就游移不定; 因为有人说: ‘是约翰从死里复活;’ 第8节又有人说: ‘是以利亚显现;’ 还有人说: ‘是古时的一个先知又活了.’ 第9节希律说: ‘约翰我已经斩了, 这却是什么人? 我竟听见他这样的事呢?’ 就想要见祂.”
[12] 上文编译自 Ivan Steeds (ed.), Day by Day with Bible Characters (West Glamorgan, UK: Precious Seed Publications, 1999), 第308, 309, 310页.【注: 上文的A、B和C项是各别译自这三页】
[13] 参《圣经背景注释》(电子版).
[14] 参《圣经综合解读》(电子版).
[15] 约4:9: “撒玛利亚的妇人对祂说: ‘你既是犹太人, 怎麽向我一个撒玛利亚妇人要水喝呢?’ 原来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没有来往.”
[16] 约瑟夫(Josephus, 约主后37-95/100年)是犹太史学家, 耶路撒冷反罗马人起义的军事指挥官, 后投降变节, 著有《犹太战争史》、《上古犹太史》等.
[17] 主前175年, 安提阿哥四世伊比法尼(Antiochus IV Epiphanes)作西流基王朝的统治者. 他于主前168年(或主前167年)进攻耶路撒冷, 污秽圣殿, 残杀犹太人, 结果引发马加比家族起义, 率领犹太人群起反抗(Maccabean Rebellion, 主前167-160年).
[18] 路9:52: “便打发使者在他前头走. 他们到了撒玛利亚的一个村庄, 要为他预备.” 当撒玛利亚人不接待主耶稣时, “他的门徒雅各、约翰看见了, 就说: ‘主啊, 你要我们吩咐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他们, 像以利亚所做的吗?’ ” 由此可见犹太人一般上仇视撒玛利亚人.
[19] 约8:48: “犹太人回答说: ‘我们说你是撒玛利亚人, 并且是鬼附着的, 这话岂不正对吗?’ ” 可见犹太人是何等轻视撒玛利亚人, 并用他们如此藐视的族群来形容主耶稣.
[20] 罗庆才、黄锡木主编, 《圣经通识手册》(香港沙田: 基道出版社, 2005年), 第222-223页.
[21] 太20:30: “有两个瞎子坐在路旁, 听说是耶稣经过, 就喊着说: ‘主啊, 大卫的子孙, 可怜我们吧!’ ”
[22] 改编自《圣经综合解读》(电子版).
[23] 公元前37年, 大希律正式被罗马政府封为犹太人的王, 使当时的巴勒斯坦地享有全面的自主权, 直接向罗马负责, 历时 35年之久. 大希律自知自己不是纯犹太血统(原是以东人), 不能像马加比家族的成员一样当大祭司, 因此, 他极其量只能担任犹太人的王. 为使犹太人视他为哈斯摩尼王朝的合法继承人, 希律娶了(犹太人)许尔堪二世的孙女马利安妮(Mariamne)为妻; 又为要使人对其家族忠心, 他特别设立拥护自己的犹太派别, 就是“希律党人”. 参 罗庆才、黄锡木主编, 《圣经通识手册》(香港沙田: 基道出版社, 2005年), 第175页.
[24] 大希律以性情残暴著称. 他曾处死自己的两个妻子、3个儿子, 又在耶稣基督出生时, 下令杀害全国两岁以下的婴孩(太2:16-18). 他的私生活一团糟, 曾结婚10次, 家庭中数之不尽的问题, 都是他的妻子和她们的母亲为使自己的子女得到某些优待或特权而产生的. 历史上对希律的为人作出最贴切的评价的, 要算是奥古斯都了. 当他听见希律杀了自己的骨肉时, 他幽默地说: “当希律的猪, 胜过当他的儿子.” 同上引, 第176页.
[25] 大希律因扩建圣殿而得到犹太人的支持. 扩建圣殿的计划始于公元前19年, 圣殿本身的建筑过了不久便落成, 但附近的建筑和装饰则花了很多人力和时间; 整个工程到公元64年才完成. 此外, 希律在任期间, 大兴土木, 经营了十多个大城邑, 其中最有名的是地中海沿岸的凯撒利亚. 耶路撒冷的建筑物, 例如歌剧院、浴场和学校等都是他自费兴建的. 上述这些方面的成就拉近了他与犹太人的关系, 也使他被认为是犹太人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家. 同上引.
[26] 徒12:20-23: “希律在所定的日子, 穿上朝服, 坐在位上, 对他们讲论一番. 百姓喊着说: ‘这是神的声音, 不是人的声音.’ 希律不归荣耀给神, 所以主的使者立刻罚他, 他被虫所咬, 气就绝了.”
[27] 上文主要改编自 罗庆才、黄锡木主编, 《圣经通识手册》(香港沙田: 基道出版社, 2005年), 第178-179页.
Related
作者: 彼得•斯卡梅尔(Peter Scammell)
刊登于2025年1-3月份 第144期《家信》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