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布甲尼撒王、但以理和他的三友
(A) 尼布甲尼撒王 (但2:1-6, 24, 31-38; 3:1-7, 28-29; 4:28-37)
(A.1) 神手中的一粒旗子
尼布甲尼撒王是世上最伟大和最有权势的统治者之一. 他那不受束缚的野心, 不住地趋使他追求更大的权势, 要获取更伟大的成就. 从但以理书一开始的记述, 我们就清楚看到这点. 尽管如此, 我们也观察到这位手握大权的君王, 即使拥有一切属地的荣耀和统治权, 他也不过是天上的神手中的一个工具、一粒旗子(耶27:6-8; 注: 神称他为“我仆人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 这点是很有启发性的. 尼布甲尼撒王认为他靠自己获取的一切胜利, 事实上只是在不知不觉中成就了神更高的旨意(例如他成功占领耶路撒冷, 其实是应验神的预言, 成就神的旨意 — 刑罚悖逆的以色列人, 编译者按).
(A.2) 神是真正的掌权者
但以理讲论伯沙撒王即将面临的死亡时, 曾提到尼布甲尼撒的经历, 这番话或许是对人和人的统治最佳和最简明的摘要. 但以理说: “王啊, 至高的神曾将国位、大权、荣耀、威严赐与你父尼布甲尼撒; 因神所赐他的大权, 各方、各国、各族的人都在他面前战兢恐惧. 他可以随意生杀, 随意升降. 但他心高气傲, 灵也刚愎, 甚至行事狂傲, 就被革去王位, 夺去荣耀. 他被赶出离开世人, 他的心变如兽心, 与野驴同居, 吃草如牛, 身被天露滴湿, 等他知道至高的神在人的国中掌权, 凭自己的意旨立人治国”(但5:18-21).
“至高的神在人的国中掌权”. 从这段经文中, 我们明白到是神把国位、大权、荣耀、威严赐给尼布甲尼撒, 也是神将这一切从他身上取走. 尼布甲尼撒是一个残忍无情的暴君, 因为“他可以随意杀生”(但5:19; 也参 但2:12所记载关于尼布甲尼撒王“吩咐灭绝巴比伦所有的哲士”).
(A.3) 高傲与降卑的经历
我们在尼布甲尼撒身上, 看见了高傲与谦卑的奇异混合. 在他统治的时期, 他曾尊重神, 也曾在其他时候藐视神, 并公然挑战神的话语. 因此, 神让他一次又一次地见证神的大能(但3:24-26), 也让他在梦中领受一些关乎神的心意. 虽然如此, 他还是跌入约伯记33:14所说的那一类人, “神说一次、两次, 世人却不理会!”
神的审判急速临到, 以及王被降卑的程度, 都是非常严肃的. 当他高傲地走在皇宫顶上, 把一切伟大的成就都归功于自己时, 神的手大大击打他. “这话在王口中尚未说完, 有声音从天降下, 说: ‘尼布甲尼撒王啊, 有话对你说, 你的国位离开你了’ ”(但4:31). 这个享有无敌权势的王, 如今却要经历无比的耻辱, 直到“日子满足”(我们将之理解为“神所命定的日期”满了). 日期满足时, 神把聪明复归于他, 他“便称颂至高者”(但4:34). 因着神的怜悯, 尼布甲尼撒王得以恢复, 并比其他很多王更好地结束他的人生.
(B) 但以理的决心 (但1:1-21)
(B.1) 属世的压力和诱惑
早在创世记, 我们就听闻“示拿”(Shinar)的名声. 我们在那里读到示拿地的人决定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 为要传扬他们的名声(创11:2,4), 可见示拿是一个非常重视发扬(promotion)和发展(progression)之地 (注: 示拿地的那城, 名叫“巴别”, 也就是“巴比伦”的前身, 有者认为示拿的环境是世俗的写照).
被掳的但以理抵达巴比伦时, 很快就感受到极大的压力(特指要在信仰、语言及文化方面改变或“同化”他们的压力). 这改变的过程来自全地最高的权威 — 尼布甲尼撒王. 这个巴比伦王下令改变他们的膳食, 而太监长也决定改变他们的名字(注: 他给但以理以及他的三位希伯来朋友取了迦勒底文的名字, 目的为要“同化”他们).[1]
巴比伦不能接受原本的但以理, 所以努力将他塑造成巴比伦人. 许多和但以理同时代的希伯来少年人看到王桌上摆设的丰富美食佳肴, 便挡不住诱惑而吃了, 加上有机会在这全球最强大的帝国中荣升高位, 许多人肯定放弃原本立场, 随波逐流.
(B.2) 属灵的立志和决心
在接下去的章节里, 我们读到但以理可以接受升职, 却不愿妥协 — 不愿牺牲自己属灵的准则来换取属世的高位. 但以理第一个“决心” (resolve)是“在心中立志”(注: 但1:8的“但以理立志…”原文直译为“在心中立定”; KJV: purposed in his heart), 这点提醒我们箴言4:23的原则: “你要保守你心, 胜过保守一切, 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
立下这个决心后, 但以理展现智慧与太监长谈判, 也显明他尊重权柄; 他所展现的是属灵的智慧与决心, 而非公开的蔑视和违抗. 为了避免食用王膳而玷污自己,[2] 他要求太监长给他清淡的素食(以此试看十日). 此建议获得允许, 因为神使他在太监长眼前蒙恩. 我们在此看见神与祂的仆人(但以理)一同工作.
(B.3) 敬虔的赏赐和影响
从但以理要求吃素食试看十日, 不享用巴比伦王的美食, 我们就知道但以理对神有满满的信心. 神也大大赏赐他, 首先是他们四人都通过了太监长对他们身体方面的要求(非但不瘦弱, 反倒俊美肥胖, 但1:15); 其次是这四个少年人都蒙神赐下智慧、聪明和知识, 但以理还蒙神赐下加倍的福气, 能够明白各样的异象和梦兆(但1:17).
但以理在心中立志尊重神, 并且下定决心不受玷污, 这种高贵的心态与行为蒙神悦纳和赐福. 神赐他一个高位, 使他能够在更高的领域事奉他的神, 并让他敬虔的影响力延伸到两任君王的统治时期(甚至到了下一个帝国 — 波斯帝国时, 但以理还在, 但1:21).[3]
(C) 但以理的三友 (但3:1-30)
(C.1) 忠诚的服事
当我们来到但以理书第3章, 沙得拉(Shadrach)、米煞(Meshach)和亚伯尼歌(Abednego)已经住在巴比伦超过20年. 在这段期间, 他们对神的忠心已获证实(但1:6-21), 他们也展现对王的尊重(但2:49). 我们可合理地推测说, 他们忠于职守, 完成王所托付给他们的责任, 满足尼布甲尼撒王的要求.
这么多年以来, 他们是无可指责的, 顺从掌权的王, 殷勤地服事他. 然而, 尼布甲尼撒王立了一个偶像, 要所有人敬拜它. 对于这样的命令和要求, 他们却不顺从. 多年已过, 对耶路撒冷的记忆越来越远, 但这一切并没冲淡他们属灵的决心, 也没削减他们要在异邦之地对神忠诚的决意.
(C.2) 信心的考验
他们信心的终极考验是: 若要对神忠心, 就要被丢在比平常烈火更热七倍的火窑中. 面对这样的厄运, 有肯定和不肯定的事. 他们说: “神能 (could)将我们从烈火的窑中救出来”, 这是他们所肯定的; 但至于神是否愿 (would)将他们从烈火的窑中救出来, 这是他们不肯定的(因为这是神的主权).
面对火窑的考验, 他们只能信靠祂(指信靠神有主权和智慧作出最好的决定). 无论结果如何, 他们对神是完全的顺服 — “我们决不事奉你的神, 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但3:18).
(C.3) 信心的赏赐
神在祂子民身上所做的, 常是在试炼中保守他们, 多过拯救他们脱离试炼.[4] 就在烈火的窑当中, 他们享受到神奇妙的同在, 那是在其他环境所无法享受到的. 在如此剧烈的苦难之刻, 神特别亲近和保守这三个敬畏祂的希伯来人, 也给正在观察的尼布甲尼撒王领悟一件事: 有个更高的权能在掌控一切临到这些希伯来人身上的事. 他们经历到神借以赛亚所应许的福气: “你从火中行过, 必不被烧, 火焰也不着在你身上”(赛43:2).
虽然这三个希伯来青年人的信心面对最艰巨的考验, 但是神以祂大能的彰显和保守来补偿他们. 他们勇敢为神站稳立场, 使王见证到神的大能, 也令王扭转他的谕令(但3:29).[5] 王还高升了他们(赐他们高位), 可见他们获得这个不敬虔之王的敬重. 神以世俗的高位来赏赐他们属灵的忠心.[6]
[1] 他们的名字被改为与巴比伦的众神(偶像)有关的名字. (1) “但以理”(意即“神审判”)被改名为“伯提沙撒”(意思是“巴尔保护他的性命”); (2) “哈拿尼雅”(意即“耶和华是荣耀的”)被改名为“沙得拉”(意思是“阿古[月神]的命令”); (3) “米沙利”(意即“与神一样”)被改名为“米煞”(意思是: 与阿古[月神]一样); (4) “亚撒利雅”(意即“耶和华帮助的人”)被改名为“亚伯尼歌”(意思是: 尼布[巴比伦神]的仆人). 改名的目的显然易见, 要“同化”他们, 使他们忘记他们原先所敬拜的真神.
[2] 对于但以理和其三友拒绝王膳的理由,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由华尔顿(John H. Walton)、麦修斯(Victor H. Matthews)和夏瓦拉斯(Mark W. Chavalas)合著)指出, 大部分圣经学者认为是关于食肉和素菜的对比. “分享王的食物的确是表示一定程度的效忠, 但他们无论吃什么, 这都是无可避免的(指他们无权选择吃什么食物). 犹太人的饮食律法(希伯来语称为‘科舍尔’[ kosher ]的规条, 意即‘正当’)虽然很可能将(某些)肉类视为不洁, 但贮藏或烹调不得其法, 别的食物也会不洁. 王宫中最上等的肉类无疑是庙宇供应, 是曾经献给偶像的(酒亦在这些神祇面前浇奠), 但任何食物都可以循这途径到来(即经过祭拜偶像). 两约之间文学中有无数案例, 表明犹太人觉得有必要不吃外邦人所供应的食物(多比雅书、犹滴传 [另译: 犹底特书]、禧年书). 但问题主要不是食物能玷污人, 而是它是整个‘同化计划’的一部分. … 他们抓紧这一样(不吃王膳), 是要保存他们独特的身分.”
[3] 但1:21: “到古列王元年, 但以理还在.” 古列王又称“塞鲁士王”(King Cyrus the Great), 是波斯帝国第一任帝王.
[4] 但也有例外的情况, 例如 启3:10: “你既遵守我忍耐的道, 我必在普天下人受试炼的时候, 保守你免去你的试炼.” 主在这节所给的应许不是保守信徒经过灾难(指七年灾难), 而是保守信徒“免去灾难”(参 帖前1:10: “等候祂儿子从天降临, 就是… 那位救我们脱离将来忿怒的耶稣”).
[5] 但3:29: “现在我降旨, 无论何方、何国、何族的人, 谤讟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之神的, 必被凌迟, 他的房屋必成粪堆, 因为没有别神能这样施行拯救.”
[6] 上文编译自 Ivan Steeds (ed.), Day by Day with Bible Characters (West Glamorgan, UK: Precious Seed Publications, 1999), 第247页(尼布甲尼撒王)、248页(但以理的决心)和252页(但以理的三友).
Related
作者: 科林·哈戚森(Colin Hutchison)
刊登于2019年7-9月份,第122期《家信》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