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布道 (六): 面对漫不经心的人 和 罗马天主教徒


(文接上期)

 

(J)        面对不同类型的对象

吉布斯 (Alfred P. Gibbs)

诚如之前的文章所言, 个人布道将面对各种各样的人. 了解这些对象的信仰、思想或世界观, 能帮助我们在心理上做好准备, 更有效地对症下药. 吉布斯(Alfred P. Gibbs)在其所著的《个人布道》(Personal Evangelism)一书中, 将这些布道的对象分成几种类型的人, 并建议我们如何应对或解答这些不同类型之人所常面对或提出的问题. 我们在前两期已讨论了首三种, 就是反对者、怀疑者, 以及被异端思想蒙骗之人. 本期让我们探讨第四和第五种  —  漫不经心之人和罗马天主教徒.

 

 

(J.4)     面对漫不经心的人 (The Careless) 以及 罗马天主教徒 (Roman Catholics)

 

(一)     面对漫不经心的人

 

有时候, 人的漫不经心(或译: 漠不关心, carelessness)只是一个面具, 来隐藏真正和深切的挂念或担心. 一个冷嘲的微笑常用来隐藏一个因悲伤苦恼而疼痛的心灵. 对于这类的人, 有七方面的重点可以遵循.[1] 

 

1)   唤醒他们, 令他们感到有这方面的需要

这不是靠辩论或劝说, 而是提出合适的经文, 并倚靠圣灵的动工来使人知罪. 我们无法唤醒人对这方面的关心, 只有神自己可以做到这点, 而祂主要是借着祂的话语来唤醒人心. 因此, 我们需要适当地引用圣经.

  • 我们须要指出罪的普世性(罗3:10-19,23). 问那个人这段经文的意思是什么, 例如问道: “圣经说‘没有义人, 连一个也没有’(罗3:10), 你认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或问: “圣经说‘世人都犯了罪’(罗3:23), 你认为这里所说的‘世人’包括你和我吗?”
  • 指出神的标准是绝对的完美无瑕, 而祂的公义要求可在律法中找到根据(路10:25-28). 你可问他是否完全遵守了律法. 叨雷(Dr. R. A. Torrey)曾向一个自以为义的人指出他已犯了最大的罪, 因为他犯了诫命中最大的一条(太22:36-40).[2] 你也可引用 赛53:6; 可7:21-23;  约3:36;  8:24等). 这不是说你要用完这里所有的经文, 而是要按场合来选择并使用最合适的经文.
  • 要向他指出死亡的肯定性(人人都有一死), 以及死后还有审判(来9:27; 也参 罗1:18; 6:23;  8:7-8;  徒17:31;  约3:36;  启20:11-15). 你要忠心引述神的话语, 同时也要以善良和仁慈之心对待他. 有个手术医生常对他要动手术的病人说: “仔细看你的伤口, 然后看着我, 直到我完成手术.” 我们请听道者仔细看他的罪, 然后定睛在耶稣基督身上. 他若真的知罪, 必然会找基督求救了.
  • 接着指出拒绝基督或忽略救恩的危险(来2:3; 10:28-29;  约3:17-18,36;  箴27:1;  29:1).

 

2)   指向耶稣基督

  • 当你看到他显出真诚的关心时, 你可多向他指明基督代死的牺牲, 并指示他有关神的公义如何显在罪人的救恩上(彼前2:24; 林后5:21; 赛53:5-6; 约3:16; 罗3:24-26).

 

3)   向他解释相信主耶稣是什么意思?

  • 神用很多不同的词语来表达“相信”一词所包含的意思, 例如祂用:
  1. (look, 赛45:22)[3]: 孩子凭完全的信心“望着”(注视着)父母为他预备一切所需. 人“期望”他的朋友按所答应的来还清他的债. 重点是神信任基督和祂代死赎罪的工作, 而不是要想象着十字架的情景, 或使某种景象呈现在脑海中.
  2. 寻找 (seek, 赛55:6)[4]: 这方面需要运用意志力, 要有真诚的意愿去认识神.
  3. 呼求 (call, 罗10:13)[5]: 婴孩会向父母哭求. 要溺毙的人会大声求救. 为何这些人会哭求或求救呢? 因为他们无法自救, 必须倚靠别人来拯救他.
  4. (come, 太11:28-30;[6] 也参 来7:25; 路14:17): 这“来”一词描述了心灵如何归向基督. 它表明一个出于意志或意愿(will)的行动. 孩童来到他父母敞开的双臂前, 投入其中, 因他受到邀请而来. 这是意志上的反应.
  5. (taste, 诗34:8)[7]: “尝”的意思是领受, 或者享用(诗34:8). 食物是没有价值的, 除非它被品尝和享用.
  6. 彼此接纳/接受 (take, 启22:17)[8]: 婚礼可表明这方面的“信”. “你愿意接受这女人为妻子吗? … 你愿意接受这男人为丈夫吗?” 双方说“我愿意”后, 就在婚姻里联合为一. 在婚礼上, 男方女方皆用“我愿意”(will)来同意接受对方为伴侣. 因此, 你可告诉听道者, 基督愿意接受他, 他愿意接受基督吗?
  7. 认识 (acquaint, 伯22:21)[9]: 这节的意思是“了解或知道”(to know); 我们通过认识来了解某个人, 所以要把基督介绍给他认识.
  8. 接受 (receive, 约1:12)[10]: 一个没有手的人如何接受礼物呢? 方法是为着那礼物而感谢赠与者. 虽然他无法用手触摸礼物, 但在心中, 他已接受这份礼物了.
  9. 顺服 (submit, 雅4:7)[11]: 这意味着服从另一个人的权柄. 在信主得救方面, 救主基督向罪人要求无条件的顺服(顺服圣经所说).
  10. 交托 (commit, 提后1:12;[12] 诗37:5): 在手术台上的病人是把自己的生命交托给医生. 这样的托付是毫无保留的. 同样, 罪人也该如此把自己完全交托给救主来拯救.
  11. Charles Blondin

    (believe, 徒16:30-31)[13]: 信一个人就是接受那人所说或所做的为真为实. 谨记, 能拯救我们的, 是我们所信的对象(object, 即主耶稣), 而非信心本身. 不少人因为把焦点放在“信心”而非“基督”, 结果跌倒了. * 有个经典的真实故事说明了这一点. 法国著名的走钢丝杂技演员布隆丁(Charles Blondin, 1824-1897)曾在钢丝上, 用独轮手推车装载一个人, 然后成功地带他横越尼亚加拉大瀑布(Niagara Fall). 过后, 他问一名男孩: “你相信我能用独轮手推车, 把你带到对面吗?” 男孩答道“我相信.” “好,” 布隆丁说, “上来吧, 坐在独轮手推车上, 我带你过去.” 男孩却马上拒绝! 这点证明他只是脑子认为可能做到, 却不是真心相信.

    布隆丁在钢丝上横越尼亚加拉大瀑布

  12. 信赖/倚靠 (trust, 赛12:2)[14]: “信赖或信靠”是一个美丽之词, 意义深长. 我们因信赖银行而把钱交给它, 我们因信赖椅子而坐在其上, 孩子因信赖父亲而跳入他的怀抱.

 

4)   向他解释耶稣基督的主权

  • 这表示从今以后, 主耶稣有绝对权柄来掌控我们的人生(罗10:9-10; 林后5:15). 既然基督要作“万有的主”, 当然包括作我们生命的主.

 

5)   要求他明确地接受基督为救主和生命的主

  • 要确定他已经看清自己的需要, 并掌握得救的方法. 你可以问他: “既然你说你明白自己是个失丧的罪人, 而基督又为你得救方面做完了一切所需的工作, 那你认为现在你该做什么?”
  • 如果他说: “我该接受祂作我的救主”, 那么你可向他建议, 他应该跪下祷告, 开声告诉基督祂愿意接受祂作救主, 而你可作这认真严肃之归信的见证人.
  • 当他做完这一切, 你可与他一同向神感谢, 因那人已信靠耶稣基督而得救了.

 

6)   告诉他如何确定他已得救了

  • 要指出一个重点: 他对得救的确定不该建基于“感觉”, 而是神的话语(即圣经, 约1:12; 5:24;  6:47;  10:9;  约壹5:13;  罗10:10:9-10).
  • 把以上其中一些经文抄在一张纸上, 将来需要时, 便能随时参考.
  • 请求他每日都读一段的圣经经文, 可建议他从约翰福音开始读起.
  • 要提醒他: 我们需要向神祷告和赞美.

 

7)   鼓励他承认自己已信靠基督

  • 当他向人承认自己已信靠了基督, 他就能更加坚定, 仿佛破釜沉舟一般.
  • 鼓励他从此之后, 单单为主而活, 并忠诚地服事祂.
  • 你或许可以考虑采用“决志卡”(decision card). 当人已经信靠基督之后, 这个决志卡是有用的, 能帮助他清楚知道自己何时信靠了主(注: 决志卡上写明他在何时信靠主, 然后在卡上签名). 尽管如此, 这方法也有危险, 就是那人可能以为在决志卡上签名就等于是信靠基督. 事实上, 能拯救灵魂的不是在卡上签名, 而是心里信靠和接受基督为救主. 此外, 若那人想要使用决志卡, 你要确定卡上的字句是合乎圣经的, 他也要在清楚明白卡上字句的意思之后, 才签上自己的名字.

 

那人或许不会在一次的会谈中, 就达到上述所提的七方面. 我认识一些人对永恒的事漠不关心, 他们漫不经心地进到福音聚会里, 但在一个小时内, 他全然知罪, 并认罪悔改而信主得救. 另一方面, 我也见过有些人要多次地参加福音聚会后, 才愿意信主得救.

 

简而言之, 圣灵在人心里动工是一件奥妙的事; 祂会用神的话语来感动人心, 领人归主, 我们千万不可操之过急, 急躁地跑在祂的前面. 要确保听道者(或慕道友)已经明白上述第一方面的重点, 然后才进入第二方面; 因为每个重点都建立在先前重点的根基上, 都是照着逻辑, 按部就班地顺序前进.

 

 

(二)     面对罗马天主教徒

 

由于罗马天主教在多个世纪以来, 对今天的世界有很大影响(全球也有很多天主教徒), 所以我们需要仔细查看有关罗马天主教这个题目.

           

感谢神, 成千的罗马天主教徒已蒙光照, 被带入基督荣耀福音的亮光和自由中(例如本是天主教神甫的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 蒙主光照而得着因信称义的真理). 谨记罗马天主教也笃信和教导一些基要的圣经真理, 例如: 基督的神性、基督被童贞女所生、基督无罪的生命、基督行奇妙神迹、基督为罪人代死、复活与升天. 天主教也信圣经是神所默示的. 他们多个世纪以来保存上述这些真理, 此举是值得赞许的.

           

可惜的是, 罗马天主教里有很大问题, 就是把一些迷信、异教的习俗和教义错误地混杂在圣经的真理中, 使到很多天主教徒对那解放灵魂的福音一无所知.

          

我们要帮助天主教徒时, 要使用他所接纳的圣经译本. 今天很多罗马天主教徒接受英文圣经《钦定本》(King James Version).【注: 很多天主教徒也使用《兄弟之谊新约译本》(Confraternity New Testament)】. 事实上, 天主教的《杜爱译本》(Douay Version)与《钦定本》多有相似之处, 但罗马天主教认为《杜爱译本》的脚注同样是神所默示的(编译者注: 这些脚注其实只是天主教的一些解释, 绝无圣经默示之权威).

 

与罗马天主教徒谈道时, 要避免一开始就攻击罗马天主教或维护“更正教”(Protestant, 注: 更正教是指从罗马天主教分离出来的西方基督众教会或宗派之统称). 天主教给于它的信徒有关教会的历史方面, 是与更正教所教导的不同. 天主教徒对马丁路德所发动的“宗教改革”(Reformation)的看法与我们完全不同, 所以避免讨论这个课题, 免得引发争论. 你也不需讨论有关罗马天主教的圣职人员之罪. 你的目的不是要呈现你对天主教的看法, 而是为基督赢取灵魂, 带领他归信基督.

 

很多罗马天主教徒都会说, 他们是基督徒(Christians). 不要在这方面与他们争论, 而是要向他们指明一点: 基督徒是必须从神的话语中知道他的罪已蒙赦免; 他已经与神相和; 他已经得着永生; 他已能够确定自己会上天堂. 借此方法, 他可能会察觉虽然自称是基督徒, 事实并非如此!

 

总括而言, 罗马天主教否定以下几件事:

  1. 否定“唯独基督是中保”(sole Mediatorship of Christ): 天主教把马利亚、众使徒和圣职人员都加入“中保行列”(指这些人都可以作神与人中间的中保, 但这违反圣经明确的教导, 因神借保罗在 提前2:5宣告: “在神和人中间, 只有一位中保, 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
  2. 否定人可以有“得救的确据”(assurance of salvation, 注: 圣经多处给于信徒得救的确据);
  3. 否定人可以“因信称义”(指信主耶稣就得救称义), 不靠行为或任何善行;
  4. 否定“唯独圣经”(意即只有圣经是神所默示的, 具有最高权威). 除了圣经, 天主教还接受“教父的著作”和“教皇的谕令”[15]与圣经权威同等【注: 罗马天主教承认“教会的传统”、“教皇的声明”、“主教的教导”和“天主教教廷对圣经的解释”为神圣权威, 与圣经有同等的权柄】

 

至少有五个好方法面对罗马天主教徒:

1)   在得救的确据方面

  • 要给他知道, 我们是可以清楚知道自己是否得救(指灵魂得救, 不至灭亡).
  • 他可以知道自己的罪全蒙赦免(徒10:43; 13:38-39; 弗1:7; 约壹1:9; 西2:13), 而他现在就可得着永生(约壹5:13; 约3:16,36; 5:24).
  • 在约翰一书, 英文字 “know” (知道、晓得)一词出现36次.[16]【注: 按照中文圣经《和合本》, “知道”一词在约翰一书出现24次】
  • 所有信主的人(而非只有独享特权的犹太人)都可以知道这“得救的确据”(约1:12; 20:31; 提后1:12; 启22:17).

 

2)   在新生命方面

  • 要指明一点: 他可以很虔诚, 却不是基督徒(注: 基督徒是重生得救的人). 尼哥底母(约翰福音第3章)已受割礼, 并热心于犹太教(是犹太教的律法师), 但还是未重生得救.
  • 要表明在圣经中, 洗礼和重生是两回事. 钉十架的其中一个强盗是信主得救了, 却没有受洗(路23:43); 行邪术的西门已受洗(受浸), 却没有得救(徒8:9-24).
  • 要让他明白“新生命”(重生)是圣灵的工作, 是圣灵应用神话语所做的工作(约3:8; 注: 约3:5的“水”可象征神的道, 参 弗5:26); 借此赐给重生者新的性情(彼后1:4), 使信主的罪人受了圣灵的印记(约3:14-16; 弗1:13), 因而产生一个新的创造(new creation, 林后5:17), 有“新的生活”为证据(多2:11-12; 罗12:1-2; 雅1:27; 彼前1:23).

 

3)   在一个中保方面

  • 向他指明按新约圣经的教导, 人只能借着基督向神祷告(约14:6; 15:16; 16:23-24), 因为在神和人中间, 只有一位中保, 就是主耶稣基督(提前2:5; 徒4:12; 约壹2:1).
  • 由于独有主耶稣是唯一的中保, 所以彼得、保罗和约翰都拒绝人给他们的敬拜(徒10:25-26; 14:8-16; 启19:10; 22:8-9).
  • 连马利亚(主耶稣肉身的母亲)也尊主耶稣基督为大, 以祂为先(约2:5). 请留意马利亚的劝告, 引用她所说的话 —  “祂(主耶稣)告诉你们什么, 你们就做什么”(约2:5).
  • 请他注意, 主耶稣把马利亚放在与祂众门徒同等的地位(太12:46-50; 路11:27-28; 比较 约2:4; 19:26-27).
  • 马利亚也承认她自己需要救主, 并在神面前谦卑取了罪人的地位(路1:46-47; 2:21-24). 她的名字在 徒1:14过后, 就没出现在圣经中了. 对! 马利亚是被称为“蒙大恩的女子”, 不过这只因为她生了主耶稣(路1:28-55).[17] 请留意马利亚在 路1:47说“我灵以神我的救主为乐”.

 

4)   在单单因信称义方面

  • 请他仔细查考 罗3:24-28; 4:5; 加2:16; 3:10-13; 弗2:9-10. 也请他指出“出于行为”(或译作: “出于行善”, 弗2:9, by works)和“为要叫我们行善”(弗2:10, unto good works)两者之间的差别.

 

5)   在唯独圣经方面

  • 鼓励罗马天主教徒自己打开圣经来读. 这会给他带来亮光(诗119:130; 来4:12-13; 雅1:18).
  • 如果他没有圣经, 就给他一本圣经, 并请他先阅读约翰福音.
  • 与他保持联络, 为他代祷, 你可能就会得着“领他信主得救”的喜乐.

 

编译者注 :

有关罗马天主教的错误教义, 请参《家信》文库的文章, 网址如下:

 

(文接下期)

 


[1]               下文(J.4)部分主要参考 Alfred P. Gibbs, Personal Evangelism (Dubuque, IA: Emmaus Correspondence School Ministries, 2004), 第61-65, 74-76页【注: “(一)面对漫不经心的人”取自第61-65页; “(二)面对罗马天主教徒”则取自第74-76页】.

[2]               太22:37-38: “耶稣对他说: ‘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 这是诫命中的第一, 且是最大的.’ ”

[3]               赛45:22: “地极的人都当仰望我, 就必得救; 因为我是神, 再没有别神.”

[4]               赛55:6: “当趁耶和华可寻找的时候寻找祂, 相近的时候求告祂.”

[5]               罗10:13: “因为凡求告主名的, 就必得救.”

[6]               太11:28: “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 我就使你们得安息.”

[7]               诗34:8: “你们要尝尝主恩的滋味, 便知道祂是美善; 投靠祂的人有福了!”

[8]               启22:17: “圣灵和新妇都说: ‘来!’ 听见的人也该说: ‘来!’ 口渴的人也当来; 愿意的, 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

[9]               伯22:21: “你要认识神, 就得平安; 福气也必临到你.”

[10]             约1:12: “凡接待祂的, 就是信祂名的人, 祂就赐他们权柄, 作神的儿女.”

[11]             雅4:7: “故此你们要顺服神. …”

[12]             提后1:12: “因为知道我所信的是谁, 也深信祂能保全我所交付祂的, 直到那日.”

[13]             徒16:31: “当主耶稣, 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

[14]             赛12:2: “看哪! 神是我的拯救; 我要倚靠祂, 并不惧怕. 因为主耶和华是我的力量, 是我的诗歌, 祂也成了我的拯救.”

[15]             英文“edicts of the Pope”(或称: Papal Bull)可译作“教皇的谕令”、“教宗的训令”或“教宗的诏书”.

[16]             例如: 约壹2:3, 4, 5, 18, 20, 21, 29;   3:2, 5, 14, 15, 19, 24;   4:2, 6, 13;   5:2, 13, 15, 18, 19, 20等等. 

[17]             路1:55: “天使进去, 对她说: ‘蒙大恩的女子, 我问你安, 主和你同在了!”



作者:

Leave a Reply

Copyright © 2024 MalaccaGospelHall.org.my. All rights reserved. Developed by Passion In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