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鲁·米勒 (Andrew Miller, 1810-1883)


(A)     苏格兰出生的伦敦商人

安德鲁·米勒 (Andrew Miller)

伦敦的安德鲁·米勒(Andrew Miller)是奉主名聚会的著名圣经教师之一. 由于他对“教会历史”(Church Hisory)进行仔细研究, 也写了将近2000页的三册教会历史书, 所以有时被称为弟兄们当中的“历史家”. 这位本是浸信会的牧师, 为何会加入奉主名的聚会呢? 让我们来看神在他身上的带领.

 

安德鲁·米勒于1810年1月27日出生于英国苏格兰艾尔郡(Ayrshire)的基尔莫斯(Kilmaurs)村. 年轻时, 他进入格拉斯哥(Glasgow)的史密斯安德森公司(Smith, Anderson & Co.), 过后到伦敦工作, 最终管理该公司的伦敦分公司, 并将之改名为米勒父子和托伦斯公司(Miller, Son & Torrance).

 

在管理伦敦这家大型企业的同时, 米勒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担任威廉街(William Street)浸信会教堂的志愿牧师. 当神话语的亮光光照他时, 他看清了新约召会的原则, 并愿意遵循它而离弃宗派的制度, 与一群信徒按照圣经的路线和样式聚在一起【注: 他们是奉主名聚会的召会信徒, 常被人误称为“弟兄会”(Brethren), 但此称号不受他们当中的弟兄们所接纳】. 米勒继续在他们当中殷勤事奉主, 成为一位备受尊敬的弟兄.

 

 

(B)     热心传扬福音的弟兄

作为一位热心的传福音者(evangelist), 米勒最好的一面是显而易见的. 主大大使用他, 去帮助老年人和年轻人归信基督. 当这位传福音者为他所爱的救主传道辩护时, 人们常见他以泪水沐浴他那慷慨激昂的呼吁声(指他传福音呼吁人悔改信靠主时, 常是诚恳地以泪洗面, 呼声激昂动容). 这也导致他被许多人称为“弟兄中的卢瑟福”(the Rutherford of brethren).[1]

 

 

(C)     积极写作的基督徒作家

作为一名基督徒作家, 只要米勒所著的《教会历史短文》(Short Papers on Church History), 或他对《雅歌》(the Song of Soloman)、《诗篇》(the Psalms)和其他圣经主题的沉思录继续被人阅读, 人们就会记住他的名字. 他很鼓励麦敬道(C. H. Mackintosh)写其著作《摩西五经释义》(Notes on the Pentateuch), 也为此著作撰写序言, 并在很大程度上资助了此著作的发行. 在众多有关“弟兄会运动”的书册中, 《摩西五经释义》可说是最受欢迎和广泛流传的书册.[2]

 

很多所谓的“教会历史”书籍给于读者许许多多的历史资料, 却没有帮助读者明白神对召会的计划和心意. 但米勒所著的《教会历史短文》(共三册) (Short Papers on Church History)却不是这样. 米勒在此书的序言中写道:

我的目标不仅仅是记述历史. 我一直渴望将基督和祂的话语与历史联系起来, 以便读者的心灵可以通过神的恩典, 领受到真理和福气. 值得注意的是, 我从主在马太福音 16 章中所启示关于祂的召会(教会)的目的开始,[3] 我也仔细考究新约圣经其他部分关于召会的第一次建立, 但关于召会过后的历史发展, 我尽量以主给亚细亚七个召会之言的亮光, 来追溯召会的实际历史. 当然, 这必须是一种非常笼统的记述, 因为我一直希望让读者对召会历史有尽可能广泛的了解, 与我对此的计划[4]和所强调的简洁性相符一致.[5]

 

简而言之, 米勒所著的《教会历史短文》不仅尝试记述历史事件, 更是从历史中学习认识神的所作所为和人的成功与失败, 并以成功为榜样, 以失败为鉴戒. 换言之, 对于那些想从“教会历史”来看见和明白神的工作和旨意的人, 米勒所著的《教会历史短文》是一本值得阅读和参考的好书.[6] 此书原有三册, 过后被编集成一本书, 名为《米勒教会历史》(Miller’s Church History), 由美国的Bible Truth Publishers于1980年出版(此书包含米勒原先所写的“Last Chapter”).

 

(D)     强调圣经的价值和基督的宝贵

米勒为麦敬道(C. H. Mackintosh)的《摩西五经释义》写了六篇序言或前言(注: 《摩西五经释义》共六册, 每册一篇序言, 可参本文附录一). 在这些序言中, 我们看见米勒是位重视与强调圣经价值之人. 《申命记释义: 上册》的前言中写道:

在今天的日子, 最重要的, 莫过于郑重强调圣经的价值. 圣经的完整及权威正面临林林总总的攻击. “根基若毁坏, 义人还能作什么呢?”(诗11:3). 不信的思想和理论不单在文艺界、思想界出现, 而且许多本该捍卫基督信仰和持守圣经启示的人, 也已同流合污了.

这种情况, 使很多单纯无辜的人受迷惑. 看来, 只要讲论的叫人喜悦, 就不管所讲的是否合乎圣经. 良心既不振, 听的人也不愿花工夫去看个究竟. 但这些讲论究竟对人有何影响呢? 谁要负上责任呢? 精确的理论并不能唤醒睡在罪里的人. 失落的罪人必须面对“神的话”, 并“永远”这一严肃的事实. 神的声音必须听见. 无论不信的人怎样说, 这个要求是绝对、不二价的. “主的道是永存的.”[7]

 

米勒为麦敬道《摩西五经释义》六册所撰写的六篇序言(前言)都是值得一读的(请参本文脚注中有关这六册电子版的网址, 并上网阅读这六篇前言), 从中我们看见米勒不仅对圣经真理的重视, 也对基督的位格、救赎的工作和福音的真理, 并圣徒在基督里的特权与责任有深刻的领悟和正确的信念.[8]

 

 

(E)     加入奉主名聚会的召会

在讲述他如何蒙主带领, 去参与那些奉主耶稣之名聚会的人, 并在每个主日与他们一同擘饼记念主时, 他说他在这之前是某个教会的会员. 有一天, 某位基督徒绅士邀请他参加每周在他家客厅举行的读经聚会(指查经聚会). “我接受了他的邀请,” 米勒说, “然后就去了, 但是我不晓得这类读经会的情形, 便穿着全套晚礼服去, 发现自己是唯一一个这样打扮的人, 这让我感觉很不舒服. 我们被邀请到餐厅吃饭. 吃完茶点, 然后到客厅研读圣经.

 

“他们先以祷告开始. 祷告后, 人们虔诚地读了一段经文, 随后进行了一次非常有趣的谈道分享. 当我聆听他们讲解神所默示的圣经时, 我开始发现圣经竟蕴含着如此美妙的真理, 对此, 我完全是个新手, 也被它深深吸引, 以致我很快就忘记那令我尴尬的‘晚礼服’, 并决定如果那家主人再邀请我参加下一次的每周读经聚会, 我一定出席. 他果真再次邀请, 我便每周出席参加, 所以就越来越多地了解神奇妙的真理, 并且更加熟悉神救赎之爱和奇妙恩典的伟大目的. 我就这样蒙主引导, 完全参与所谓的‘弟兄们’(brethren), 与他们一同事奉主.”[9]

 

论到这群奉主名聚会的弟兄们, 米勒论到他们的起源:

1827 或 1828年的冬天, 四位基督徒已经了解‘整个自称为教会’(entire professing church)的情况一段时间, 他们同意在主日早晨聚集在一起, 按照主的话来擘饼, 以此敬拜神, 彼此交通. 这四个人是达秘先生(Darby)、克伦宁先生(Cronin)、贝勒特先生(Bellett)和赫契生(Hutchinson). 他们的第一次聚会是在都柏林(Dublin)的菲茨威廉广场9号(9, Fitz-William Square)、赫契生的家里举行的.

他们与那些参加查经聚会的其他人一起研究圣经已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他们将自己在神话语中所发现的(教会)情况与他们周围事物的现有状况进行比较, 他们找不到任何教会表达了神教会的本质和特征; 无论是国家设立的教会(如英国国教会, 即圣公会)或各式各样不同的教会团体(如卫理公会、长老会、浸信会等等), 都没有任何教会(完整地)表达了神教会的本质和特征. 这使他们与所有这些教会体系(ecclesiastical systems)分离, 并引导他们奉主耶稣的名聚集在一起, 承认圣灵在他们中间的临在及拥有主权的行动; 他们根据所领受的亮光, “用和平彼此联络, 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太18:20; 弗4:3-4). 弟兄们继续在菲茨威廉广场聚会一段时间, 其他人也逐渐加入其中.[10]

 

随着人数越来越多, 他们只好从私人的住家移到公共的大房来聚会. 论到这群奉主名聚会的弟兄们第一个公共聚会场所, 米勒写道:

热心的基督徒对(当时)教会的卑微状况感到悲痛, 并欢迎那呈现在他们面前的真理. 许多人离开了各自的宗派, 加入了这个新的运动. 人数如此之多, 以致在一年多一点的时间里, 赫契生的房子被发现不再适合他们聚会了. 柏纽尔先生(Parnell, 后来的康格尔顿勋爵, Lord Congleton)似乎于 1829 年参与这群弟兄们, 他在安及亚街(Aungier Street)租用了一个大型拍卖室, 供弟兄们在主日聚会使用. 他的想法是, 主的晚餐(擘饼聚会)应该成为他们立场的公开见证. 这是弟兄们的第一个公共聚会场所(First Public Room).

1830 年春天, 他们开始在那里擘饼. 它可以被视为从那时起, 在全国各地普遍有的聚会场所(指这群奉主名聚会的基督徒之聚会处)的一个样本(sample). 为了给主日早晨腾出地方, 三、四个弟兄习惯在星期六晚上把家具搬到一边. 许多人第一次来访时, 都觉得这个地方很奇怪, 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教堂和礼拜堂的所有礼节. 但他们所听到的真理在当时还是新鲜的事; 例如, 救赎的功效、赦免和接纳的知识、基督身体的合一、圣灵在召会当中的同在, 以及主的再来.[11]

 

上述基督徒群体常被称为“普里茅斯弟兄会”(Plymouth Brethren). 为何如此呢? 米勒解释:

他们(弟兄们)在普里茅斯(或称: 普利茅斯, Plymouth)的第一个公开聚会场所被称为“普罗维登斯堂”(Providence Chapel), 由于他们拒绝挂上任何称呼, 所以他们只被称为“普罗维登斯人”(Providence people). 不过, 当弟兄们开始到城外的村庄传福音时  —  这在当时是一件罕见的事情  —  他们被称为“来自普里茅斯的弟兄们”(Brethren from Plymouth), 这自然导致了“普里茅斯弟兄会”(the Plymouth Brethren)的称号. 这个新称号迅速传遍了英格兰和其他地方.

随着人数的增加, 小教堂被买下并大幅扩建. … 那里充满了新鲜感(freshness)、简纯性(simplicity)、奉献精神(devotedness)和与世俗的分离(separation). 这些属灵的特征总是对某些人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毫无疑问, 许多离开各自宗派并与弟兄们联合的信徒对于他们所采取的步骤之性质有非常不定的想法. 但一切都是新的: 他们聚集在一起, 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对神话语的研究中, 并很快体验到基督徒相交的甜蜜, 并发现圣经  —  正如他们自己所说的  —  是一本新书. 毫无疑问, 在初期那些纯洁新鲜的日子里, 这是神的灵最独特、最蒙福的工作, 其影响力不仅临到整个英国, 而且也临到整个欧洲大陆和遥远的土地上.[12]

 

这些奉主名聚会的信徒按照新约圣经所教导有关召会的原则和样式, 来敬拜和事奉神, 得着神大大的赐福. 但这也导致他们成为魔鬼攻击的目标, 力图在他们当中制造教义上的纷争, 导致他们在1845年和1848年发生了两次分裂, 分成所谓的“封闭的弟兄”(或译: 闭关弟兄会, Exclusive Brethren)和“开放的弟兄”(Open Brethren). 米勒跟随“封闭弟兄”的路线.[13]

 

 

(F)       开始传道和公开讲道

在另一个场合, 米勒讲述他是如何蒙主引导而开始传道和公开讲道的. 在 1859-1860年的复兴期间(the Revival), 他因商业事务而必须到访爱尔兰北部(North of Ireland). 在那里, 他亲眼目睹了一些属灵福气临到的奇妙场景. 当时, 许多男人和女人深感神话语的力量, 在圣经的定罪下被击倒于地, 蒙圣灵催迫而公开呼求主的怜悯. 米勒目睹许多宝贵灵魂信主得救, 倒退者(backsliders)得着恢复, 信徒得到复兴与福气. 回到伦敦后, 米勒忍不住向朋友们讲述了他的所见所闻. 这些朋友立刻说道: “我们不能把这些好东西留给自己, 我们必须邀请我们的朋友和邻居一起来, 让他们也听到这奇妙的恩典之工.” 在上述客厅读经会上, 米勒受邀讲述爱尔兰北部的复兴工作. 就这样, 他蒙主引领, 开始去为主做公开的事奉和讲道.

 

米勒十分关爱未得救者的灵魂, 可说是一位真正的传福音者(a true evangelist), 也是一位在属灵方面合格的圣经教师. 当他看到这么多未信之人前来听他传福音时, 他的心灵便受到激励, 以致传福音时很少不流泪的. 他曾告诉其他弟兄, 在他探访的不同召会中, 他发现许多圣徒太过于专注在“召会真理”(Church Truth)和“时代论的教训”(Dispensational Teaching)以至于看不见正在灭亡的世人而对福音事工日益冷漠.[14] 这叫他深感痛心. 这也提醒今日的我们, 不要只专注于“召会真理”(虽然这是重要的, 亦是不可少的, 因为召会在这方面必须是真理的柱石和根基, 提前3:15),[15] 我们也要“广传福音”(参 西1:23).[16]

 

 

(G)       一生的总结: 唯独基督!

在长达半个世纪“多方劳苦”的事奉后, 在接近人生尾声的苦难中, 安德鲁·米勒于 1883年5月8日安息主的怀中. 在退休的黄昏, 当他回顾过去、思想现今、展望未来时, 他全心全意地呼喊道: “除了基督, 没有什么是重要的!”[17] 诚如他在《创世记释义》的序言中所写的:

当我们定睛仰望属天的基督时, 我们就满有亮光、喜乐和平安. 但如果我们转看自己, 专注自己的寻求、感受、或一切阻隔人与基督的事; 我们就全然落在黑暗、疑惑和愁苦之中. 噢, 神恩典的福音是何等单纯的福气!

 

 

 

*******************************************

附录一: 《创世记释义》的序言

(安德鲁·米勒, Andrew Miller)

 

麦敬道 (C. H. Mackintosh)

凡爱慕神恩典的人, 都享受神纯净的福音. 笔者(米勒, Andrew Miller)实在愿意向他们诚恳地推荐本书, 因本书的特色是著重福音的精义. 笔者感到荣幸, 能先看手抄本, 深得益处. 人在罪中全然败坏了, 而神在基督里有完全的挽回. 在本书的前数章, 作者(麦敬道, C. H. Mackintosh)对这方面的真理, 有清楚圆满的解说.

 

对于那些为福音作基督仆人的人, 他们深深宝贵关于罪关乎恩典的正确有力教导, 看当今正滥竿充数、肤浅的教导为无益.

 

基督的福音正完全切合人的血气、实情和性情状况. 但这方面的真理鲜为人知, 而人也渐少如此宣说. 因此, 人心中充满了极多的疑惑、恐惧、不平的问题; 而许多神的儿女, 他们的良心也涌现出纳闷来. 除非人蒙引导, 看见罪的问题和神圣洁的要求, 一切都在十字架上解决了, 否则人的良心难享甜美和宁静的安息.

 

人的良心被愁苦刺透, 地上没有任何事物可满足它的急切呼求. 惟有基督的完全牺牲, 在十字架上为我们献给神  —  “因为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 已经被杀献祭了”(林前5:7). 惟有在那里, 一切的要求都得到圆满的答案. 因为人借着相信进到那里, 一切的疑惑恐惧都要消除, 罪的问题得到永远的解决、神每一个要求完全满足了、稳固的根基建立了, 而且人能在神的圣洁面前得着平安. 基督“被交给人, 是为我们的过犯; 复活, 是为叫我们称义”(罗4:25), 解决一切问题. 我们相信福音之时, 就立即得救, 并享属天的喜乐. “信子的人有永生”(约3:36).

 

我们看见神对罪人的爱, 实在伟大, 神借着祂爱子钉在十字架上, 执行祂对罪的审判. 神在那里向我们施完全的恩典, 按着祂的无限圣洁和公义对付罪. 神进到我们败坏的深处和我们一切的罪中, 测度它们、审判它们; 借着无瑕疵之祭牲的宝血, 把罪根永远除去. 神在肉体中定了罪案, 就是神把我们的属肉体本性定了罪案, 把罪根除掉. 但基督也要“除净罪恶”  —  每个信徒的实际罪行. 故此, 惟有到神与基督面前, 罪的整个问题才归到十字架, 得到至终的解决. “西门彼得问耶稣说: 主往那里去? 耶稣回答说: 我所去的地方, 你现在不能跟我去”(约13:36). 就如亚伯拉罕和以撒在摩利亚山上一样, 惟有神与基督(圣父与圣子), 在庄严孤寂的各各他山上、在十字架上, 人的唯一分儿, 就是罪; 耶稣独自为人担当罪的审判(比较: 但9:24; 罗8:3; 林后5:21; 来9:26, 28).

 

无论何时, 信徒只要从神的话学了这个有福的真理, 借着圣灵凭信心持守, 就必享平安、喜乐和胜利. 真理带领信徒完全脱离自己的疑惑、恐惧和问题. 信徒的眼睛要注视那位神的圣者(耶稣基督). 基督借着自己所完成的工作, 建立了属神的、永远公义的根基, 今日, 祂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边. 惟独基督是信徒心中常想念的.

 

信心完全确定, 神既要除去罪, 就必把罪全然除掉. 当耶稣呼喊“成了”的时候, 除罪的工作就成功了. 神得着荣耀、罪人得着救恩、撒但的权势整体崩溃, 并且把平安建立在最稳固的根基上. 因此, 希伯来书13:20说: “但愿赐平安的神, 就是那凭永约之血使群丰的大牧人我主耶稣, 从死里复活的神.” 神是那位在十字架上施行审判的神, 神是那位在“打开的空坟墓”前赐平安的神. 一切仇敌都被征服; 借着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宣布永远的平安. “基督借着父的荣耀, 从死里复活”(罗6:4), “乃是照无穷之生命的大能”(来7:16). 基督在复活生命的大能中, 与每一个信徒连合; 而信徒借着基督的血得洁净, 被悦纳在主里面(参看 弗1:6; 西2:10; 约壹5:20).

 

耶稣既完全成就了那交付它的工作, 就回到天上. 圣灵被差到地上, 见证救赎已经完成, 信徒得以“永远完全”, 基督在天上得着荣耀. 因此, 使徒四出传救恩的福音, 给远近的罪人听, 他们传讲的主题是“耶稣与复活的道”, 叫一切相信它的复活及荣耀的人, 都立即得着永远的拯救. 约壹5:11-12说: “这见证, 就是神赐给我们永生, 这永生也是在祂儿子里面. 人有了神的儿子就有生命, 没有神的儿子就没有生命.” 除了在基督(属天的人)面前之外, 人就得不着福气: “因为神本性一切的丰盛, 都有形有体的居住在基督里面”(西2:9). 从那时候开始, 神为着福音, 叫复活的基督站在罪人面前, 成为信心唯一的对象. 并且“律法的总结就是基督, 使凡信祂的都得着义”(罗10:4).

 

当我们定睛仰望属天的基督时, 我们就满有亮光、喜乐和平安. 但如果我们转看自己, 专注自己的寻求、感受或一切阻隔人与基督的事; 我们就全然落在黑暗、疑惑和愁苦之中. 噢, 神恩典的福音是何等单纯的福气!

 

福音向失落罪人的信息是: “请来吧, 样样都齐备了”(路14:17). 罪的问题不再提了, 因为“恩典也借着义作王, 叫人因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永生”(罗5:21). 基督已完全满足了神对罪的要求. 今日, 你与神之间唯一的问题是: 你是否完完全全地以基督作你心中唯一的福分? 这是福音向人发出的郑重问题. 基督解决了一切, 归荣耀给神; 而今日, 父神正为祂儿子预备婚娶, 给祂尊贵、高举、荣耀. 你的心是否与神契合呢? 不需你手里的工作、你的力量或你的成果. 神供应一切, 神预备一切, 一切都是神的恩典: “只要信”, “请来吧, 样样都齐备了”. 婚娶的筵席、婚娶的祂、王的冠冕、父神的同在、满足的喜乐、永远的福分, 样样都齐备了、快“要显现”了.

 

亲爱的读者, 你准备好没有? 噢, 何等严肃的问题! 你准备好没有? 你相信福音的信息吗? 你拥有神的儿子吗? 你准备好冠祂为万有之主吗? 桌子已罗列、神家正渐添满人数, 但“还有空座”. 你已经听到半夜的喊声: “新郎来了, 你们出来迎接祂”(太25:6). 而“那预备好了的, 同祂进去坐席, 门就关了.” “你们也要预备, 因为你们想不到的时候, 人子就来了”(大25:10; 路12:40).

 

笔者要转过来, 与读者浅看本书中最蒙福的题目. 作者圆满地、简洁地解释这些题目, 并深入浅出地说明其他题目的重要意义. 例如: 神教会的独特地位和完全合一、真正的圣徒、门徒的实质、儿子的位分等等. 笔者认为, 除了四福音外, 在圣经的书卷中, 没有比创世记更引人人胜的了. 它是神给祂百姓的首卷书, 为我们带来生气. 其内容丰富, 很有教导意义, 对爱读圣经的人有十分宝贵的价值.

 

笔者再次把本书放在恩主足前, 恳切的向主祷告, 求主亲自取下本书, 按主的印证允许, 把它带到人面前.[18]

 

 

*******************************************

附录二: 封闭的弟兄(Exclusive Brethren)

和开放的弟兄(Open Brethren)

 

因着1845年和1848年的两次分裂, 奉主名聚会的信徒基本上可分为两种路线, 被称为“封闭的弟兄”(或译: 闭关弟兄会, Exclusive Brethren)和“开放的弟兄”(Open Brethren). 要客观与正确地评审与判断上述的分裂, 我们必须先了解奉主名聚会的起源和发展, 以及造成分裂的原因, 也要从中学习宝贵的功课, 免得重蹈覆辙, 并要按圣经的教导来平衡地看待信徒交通和接纳之事.

 

要如何在这方面保持圣经所要求的平衡呢? 编者推荐读者们阅读威廉·曼丁(William Bunting)所著的《属灵的平衡》(Spiritual Balance, 1968)一书. 我们已将此书内容完全编译, 并刊登于《家信》季刊, 也已上载至《家信》网站的文库中, 故请读者上网阅读此书的文章(编者注: 特请留意以下第4至第6篇直接与“封闭主义”相关的文章):[19]

 

  1. https://malaccagospelhall.org.my/2014/11/属灵的平衡一/ (注: 此章表明神在创造中的完美平衡).
  2. https://malaccagospelhall.org.my/2015/03/属灵的平衡二/ (注: 此章解释基督徒生命所需的平衡).
  3. https://malaccagospelhall.org.my/2015/05/属灵的平衡三/ (注: 此章表明教派主义的失衡和罪恶).
  4. https://malaccagospelhall.org.my/2015/08/属灵的平衡四/ (注: 此章述说奉主名聚会的起源和发展, 并“中央集权”所引发的“封闭主义”).
  5. https://malaccagospelhall.org.my/2015/11/属灵的平衡五/ (注: 此章记述“封闭主义”导致更多的分裂, 以及“开放主义”过于开放而进入另一极端).
  6. https://malaccagospelhall.org.my/2016/03/属灵的平衡六/ (注: 此章阐明“所需真理派”的错谬教导).
  7. https://malaccagospelhall.org.my/2016/05/属灵的平衡七/ (注: 此章提出现今召会的信徒和主的仆人所面对的各种危险).
  8. https://malaccagospelhall.org.my/2016/08/属灵的平衡八/ (注: 此章解释人进入极端的原因, 并提出解决之道).

 

 


[1]               这里所指的“卢瑟福”(Rutherford)是17世纪苏格兰的塞缪尔·卢瑟福(Samuel Rutherford, 1600-1661). 此人是苏格兰神学界的一位杰出人物, 作为神学家、传道人和牧师, 他在同时代的人当中遥遥领先, 单凭他的文学成就便足以证明他的伟大. 你或许不知道, 卢瑟福一生发表了 13 篇重要的神学论文, 文字总计有7000 多页, 更不用说其他作品了, 包括布道、书信、深入的教义问答(总共 562 个问题和答案), 数倍于《威斯敏斯特小要理问答》的数量. 还有各种政治著作, 所有这些都使总数增加了近 3,000 页. 简之, 苏格兰的塞缪尔·卢瑟福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和火热的传道人, 而苏格兰的米勒(Andrew Miller, 1810-1883)也有这两方面的特征  —  热心传讲福音, 并勤于著书写作, 所以被称为“弟兄中的卢瑟福”(the Rutherford of brethren”).

[2]               有关麦敬道的《摩西五经释义》, 可上网参阅全六册: (第一册)《创世记释义》, 或译《创世记略解》: http://wellsofgrace.com/messages/mackintosh/genesis/index.htm ; (第二册) 《出埃及记释义》, 或译《出埃及记略解》: http://wellsofgrace.com/messages/mackintosh/exodus/index.htm ; (第三册) 《利未记释义》, 或译《利未记略解》: http://wellsofgrace.com/messages/mackintosh/leviticus/index.htm ; (第四册) 《民数记释义》, 或译《民数记略解》: http://wellsofgrace.com/messages/mackintosh/numbers/index.htm ; (第五册) 《申命记释义上》/《申命记略解》(上): http://wellsofgrace.com/messages/mackintosh/deut/index-a.htm ; (第六册) 《申命记释义下》/《申命记略解》(下): http://wellsofgrace.com/messages/mackintosh/deut/index-b.htm .

[3]               主耶稣基督在 太16:18宣告说: “我还告诉你, 你是彼得, 我要把我的召会(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指耶稣基督, 参 林前10:4: “…磐石就是基督”); 阴间的权柄(“权柄”原文作“门”)不能胜过她(指召会, 注: 这字在希腊原文是阴性的“她”, 指阴性的“召会”; 故《和合本》与《新译本》都没译得正确).” 因此, 召会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在磐石基督的身上(叫地上的信徒与天上的主联系, 并高举主的头权  —  基督是召会的头  —  即信徒在教义和生活中遵奉和高举主“作头为首”的真理), 并胜过阴间的权势(可指召会借着传福音为主拯救灵魂, 为真理作见证, 来胜过阴间和死亡的权势).

[4]               指“将基督和祂的话语与历史联系起来”.

[5]               摘自 Short Papers on Church History电子版(序言), https://www.brethrenarchive.org/media/360987/short_papers_on_church_history.pdf (第一册, 1至16章, 第1至8世纪).

[6]               懂得英文的读者, 可上网阅读此书的电子版(三册): https://www.brethrenarchive.org/media/360987/short_papers_on_church_history.pdf (第一册, 1至16章, 第1至8世纪); https://www.brethrenarchive.org/media/360988/short_papers_on_church_history-vol-2.pdf (第二册, 17至35章, 第9至16世纪); https://www.brethrenarchive.org/media/360989/short_papers_on_church_history-3.pdf  (第三册, 36至56章, 第16至19世纪). 务须提醒的是, 此书第三册有论到奉主名聚会的弟兄们发生分裂一事. 由于作者米勒跟随所谓的“封闭弟兄们”(或译: 闭关弟兄会, Exclusive Brethren)的路线, 所以他的其中一些评语是以“封闭弟兄们”的看法为主, 与所谓的“开放弟兄们”(Open Brethren)的见解不同. 例如米勒认为“为了保守合一的心”, 众召会必须在交通和接纳方面作出一致的决定, 所以他认为地方召会不该独自作出任何与其他地方召会不同的决定(参Andrew Miller, Miller’s Church History, 1980, 第1184页). 然而, 这是违反了“每个地方召会都是独立自治的真理”, 参《家信》文章“地方召会的独立自治与三重权柄”: https://malaccagospelhall.org.my/2020/12/地方召会的独立自治与三重权柄-上/ . 有关这两个不同的路线, 以及如何平衡地看待他们的立场, 请参本文附录二.

[7]               麦敬道著, 吴志权译, 《申命记释义上》(香港九龙: 基督徒阅览室, 1990年), 第1-6页.

[8]               请参本文附录一. 此附录记载安德鲁·米勒为麦敬道的《创世记释义》所写的前言, 文中可清楚看见米勒对基督的位格与工作, 以及圣徒在基督里的福气有深刻的领悟和正确的信念.

[9]               米勒也写了一本关于这些基督徒群体的书, 名为《弟兄会: 关于他们的起源、进展和见证的概述》(“The Brethren” : A Sketch Of Their Origin, Progress And Testimony), 有兴趣的读者现今可上网阅读此书的内容: https://bibletruthpublishers.com/andrew-miller/the-brethren-a-brief-sketch-of-their-origin-progress-and-testimony/a-miller/lub76-15063 . 编者注: 此书的另一个名称是《俗称的“弟兄会”: 关于他们的起源、进展和见证的简要概述》(“The Brethren” (commonly so-called): A Brief Sketch Of Their Origin, Progress And Testimony, 由G. Morrish于1879年出版). 请留意, 米勒特别强调“俗称的‘弟兄会’ ”, 因他采用“弟兄会”(The Brethren)一词仅是为了方便辨识, 而非赞同这群基督徒是另一个教派或宗派, 正如他在别的文章中也如此表明他对此事所采取的立场.

[10]             Andrew Miller, Miller’s Church History (Addison, IL: Bible Truth Publishers, 1980), 第1176页.

[11]             同上引, 第1180页.

[12]             同上引, 第1182-1183页.

[13]             有关“封闭的弟兄”(或译: 闭关弟兄会, Exclusive Brethren)和“开放的弟兄”(Open Brethren), 请参本文附录二.

[14]  http://www.newble.co.uk/writers/Miller/biography.html . 由于米勒是跟从“封闭主义”的路线, 所以上述他所探访的这些召会是指“封闭的弟兄们”(Exclusive brethren). 一般而言, 许多封闭的弟兄们对福音事工较为冷淡. 反观“开放的弟兄们”(Open brethren)普遍上对福音事工更为热心, 更广泛地传扬福音, 并积极地参与海外宣道的事工. 有关这些弟兄们的海外宣道事工, 请参阅1972年出版的《翻转世界》(Turning the World Upside Down)一书. 此书长达663页(由英国的Echoes of Service出版), 概述早期的弟兄们于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期, 在全球各地的宣道事工, 如何影响甚至“翻转”了世界, 其内容广泛精简, 值得一读.

[15]             提前3:15: “倘若我耽延日久, 你也可以知道在神的家中当怎样行. 这家就是永生神的召会(教会), 真理的柱石和根基.” 召会必须负起遵守、维护、保存真理的责任, 在这黑暗的世代为主发光, 为真理作见证.

[16]             西1:23: “只要你们在所信的道上恒心, 根基稳固, 坚定不移, 不至被引动失去(原文作: 离开)福音的盼望. 这福音就是你们所听过的, 也是传与普天下万人听的(原文作: 凡受造的), 我保罗也作了这福音的执事.”

[17]             上文编译自 Hy. Pickering, Chief Men Among the Brethren (Neptune, New Jersey: Loizeaux Brothers, 1986), 第74-76页. 也参有关安德鲁·米勒的生平和著作之网站:  http://www.newble.co.uk/writers/Miller/biography.html (米勒的生平); https://www.brethrenarchive.org/people/andrew-miller/ (注: 此网址有米勒的一些文章和著作, 可下载阅读).

[18]             麦敬道著, 吴志权译, 《创世记释义》(香港九龙: 基督徒阅览室, 1987年), 第1-6页.

[19]             也参其他相关文章, 例如《家信》文章: https://malaccagospelhall.org.my/2015/11/非拉铁非弟兄相爱的教义上/ ; https://malaccagospelhall.org.my/2016/03/非拉铁非弟兄相爱的教义中/ ; 也参阅“谁是被称为‘弟兄会’的信徒(十)”: https://malaccagospelhall.org.my/2014/06/谁是被称为弟兄会的信徒十/ .



作者:

Leave a Reply

Copyright © 2024 MalaccaGospelHall.org.my. All rights reserved. Developed by Passion In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