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教义 与 今日召会


 “你在许多见证人面前听见我所教训的,

也要交托那忠心能教导别人的人”(提后2:2)

 

(A)             导论

2008年, 魏尔斯(David F. Wells)[1]在其所著的《勇守真道》(The Courage to Be Protestant)中一针见血地指出, 今日的福音派教会正面临剧烈的挑战, 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 许多教会已从传统的福音派教会, 变成“行销型教会” (Marketers). 传统福音派教会本是重视“圣经的权威”和“基督的代赎”, 但大部分今已改变方针, 变成以“慕道友导向”(其实是“消费者导向”)的教会, 为了迎合慕道友的胃口而随波逐流, 落到肤浅失真的地步.

 

追溯历史, 海贝尔斯(Bill Hybels)于1975年10月12日在美国伊利诺斯州(Illinois)成立了柳树溪社区教会(Willow Creek Community Church), 并强调“教会行销”之后, 许多教会牧者和领袖便争先恐后地向他拜师取经, 行销型教会便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 这种教会里弥漫着咖啡的香味, 回响着前卫的音乐, 有辉煌动人的影片, 及专业的歌手. 这一切都被“包装起来”, 用以吸引、取悦和抓住那些潜在的“顾客”, 并逐渐博取他们的心. 热闹音乐和简短讲道已成这类教会的特色之一.

 

由于这类教会不重视圣经教义的教导和探索, 导致信徒缺乏真道的喂养而灵命肤浅, 只按肉体不断地追求新鲜的玩意儿. 结果, 这类教会面对另一个危机  —  “教友的流失”! 他们会离开去寻找那些使用更新潮方式来经营的教会. 为了保持“良好的行销业绩”, 很多新兴但不合圣经的方式和价值观出现了, 令不少福音派学者如魏尔斯一般地深感担忧, 著书反对, 指出今日教会迷失的根本原因, 乃是偏离了“宗教改革的信仰”. 他们一再强调要以“唯独圣经”来建立教会, 归回对圣经教义的重视和教导.[2]

 

奉主名聚会(常被人误称为“弟兄会”, Brethren)的召会又如何呢?[3] 在“归回圣经”的古径上, 我们早期的弟兄们比宗教改革(Reformation)后的宗派走得更进一步. 他们在19世纪初重新发现圣经所启示的“召会真理”之后, 便离开人所设立的宗派制度, 按照圣经的教导, 聚焦归入主的名, 恢复了奉主名的聚会(太18:20). 靠着圣灵的带领, 藉着圣经真理的教导, 奉主名聚会如雨后春笋般, 四处林立. 除了在英国岛屿, 大约在同一个时期, 圣灵也在美洲和其他地方兴起这复兴的浪潮. 无可否认, 奉主名聚会的一个特征, 就是强调和教导圣经的真理, 包括圣经的各种教义, 所以他们当中出了很多著名的圣经学者和教师, 出版诸多属灵的书籍, 来教导圣经教义. 连长老会著名的威尔伯·史密斯博士(Dr. Wilbur M. Smith)也见证道: “在19世纪讲英语的所有基督徒组织中, 出了最多满有恩赐的作者, 就是弟兄会(the Brethren).”[4]

 

今日的奉主名聚会又如何呢? 这事值得我们一再反思. 我们在下文要探讨圣经教义和今日召会. 首先, 让我们清楚明白什么是所谓的“圣经教义”; 接着, 我们要根据新旧约圣经的教导来思考圣经教义的重要性, 以及为什么今日许多召会不注重圣经教义; 最后, 我们简略地讨论如何有效地教导圣经教义.

 

 

(B)              何为圣经教义?

“教义”一词英文是“doctrine”, 源自拉丁文 doctrina, 意即教训、教导(teaching)或指导(instruction). “教义”一词的希腊原文主要是 didachê {G:1322}, 可指: (1) 教导的内容(the substance of the teaching); (2) 教导的艺术(the act of teaching). 根据《圣经原文字典》, didachê一词在新约圣经中出现30次, 最多译作“教训”(23次, 徒2:42), 其次是“道理”(3次, 罗6:17), 接着是“道”(3次, 徒13:12)和“教”(1次, 多1:9); 例如 来6:2提到的“教训”, 希腊原文就是 didachê .

 

另一个用来翻译英文“doctrine”的希腊文字是 didaskalia {G:1319}, 可指: (1) 所教导的事物(that which is taught); (2) 教导、指示(teaching, instruction). Didaskalia在新约中出现21次, 最常译作“道理”(7次, 提后4:3), 其次是“教训”(6次, 提前4:16, 提后3:16), 接着是“教导”(4次, 提前4:13)、“道”(3次, 多2:10)和“异教”(1次, 弗4:14). 范氏(W. E. Vine)在其所著的评注字典中指出,  didachê 强调教导的权柄(authority), 而 didaskalia 则强调教导的行动(act).

 

此外, 有些英文圣经也把另一个希腊文字 logos {G:3056}译作“doctrine”(教义). Logos 意即“言语、道理、理性逻辑”. 英文圣经如KJV ESV把 来6:1中“基督的 logos ”译为“doctrine of Christ”(指关乎基督的教义或道理), 但中文圣经《和合本》译作“基督的道理”.

 

魏尔斯(David F. Wells)指出, 主耶稣的教导和旧约的教导, 便是众使徒详细讲论、并且在圣灵默示下运用到召会中的教导. 他们提出了神的子民如何建造召会和生活的教义. 正如斯托特(John Stott)所注意到的, 这种使徒性教义被称为“道”(KJV: doctrine; 罗16:17)、“真道”(KJV: faith; 多1:13; 提前3:9; 犹3)、“真理”(KJV: truth; 提前3:15)、“真道”(KJV: truth; 提前2:4; 4:3)、“所托付的”(KJV: which is committed; 提前6:20)和“所交托的”(KJV: which is committed; 提后1:14). 它也被称为“纯正话语的规模”(KJV: the form of sound words; 提后1:13)、“教训”(另译“传统”; KJV: traditions; 帖后2:15)、“使徒的教训”(KJV: apostles’ doctrine; 徒2:42; 也参 提后2:2); 还有“所听见的道理”(来2:1)或“从起初所听见的”(约壹2:24)等等.[5] 上述这些词字都是使徒性教义的别称, 属于圣经的教义.

 

简言之, 我们所谓的“圣经教义”就是新旧约圣经中所教导的教训(teaching)或指导(instruction). 由于圣经是一本教训丰富无比的书, 所以其教义包罗万象. 为了方便识别与学习, 我们可以用“系统神学”(systematic theology)的方式, 把圣经丰富繁多的教义加以分类与归纳在几个重要题目里, 主要的有:

 

1)     时代论(Dispensationalism, 有关圣经中所教导关乎时代的教义);[6]

2)     圣经论(Bibliology, 有关圣经的教义);

3)     三一神论(Theology Proper, 有关神的教义) [包含了圣父、圣子、圣灵的教义];[7]

4)     天使论(Angelology, 有关天使的教义);[8]

5)     人论(Anthropology, 有关人的教义);

6)     罪论(Hamartiology, 有关罪的教义);

7)     救恩论(Soteriology, 有关救恩的教义);

8)     教会论(Ecclesiology, 有关教会的教义);

9)     末世论(Eschatology, 有关末后事情的教义)

 

 

(C)       为何要教导圣经教义?

教导圣经的教义是重要的吗? 我们若细心查考新旧约圣经, 就不难看出神在这方面的心意. 神藉着新旧约圣经多次多方地明示或暗喻有关“教导教义”的重要性.

 

(C.1)    旧约律法的教导

在旧约, 一个孩童须被教导有关神所启示的事(申29:29), 作为父母的, 必须随时预备好解答孩子所提问有关信仰的事(出12:26-27). 摩西提醒神的子民以色列人: “日後, 你的儿子问你说:‘耶和华我们神吩咐你们的这些法度、律例、典章是什麽意思呢?’ 你就告诉你的儿子说: ‘我们在埃及作过法老的奴仆; 耶和华用大能的手将我们从埃及领出来… 耶和华又吩咐我们遵行这一切律例, 要敬畏耶和华我们的神, 使我们常得好处, 蒙他保全我们的生命, 像今日一样. 我们若照耶和华我们神所吩咐的一切诫命谨守遵行, 这就是我们的义了.’ ”(申6:20-21, 24-25). 神的子民必须清楚明白神在圣经中的吩咐和教训(圣经教义). 不然, 我们怎能正确地教导下一代, 叫他们遵行神所吩咐的一切呢?

 

(C.2)    被掳归回的教导

以色列和犹大灭国后, 在神的恩典和应许下, 被掳的余民归回耶路撒冷, 重建被毁的圣殿和家园. 神如何帮助祂的子民重建信仰生活? 神重用了以斯拉, 因为“以斯拉定志考究遵行耶和华的律法, 又将律例典章教训以色列人. 祭司以斯拉是通达耶和华诫命和赐以色列之律例的文士”(拉8:10-11). 当被掳的犹太人归回耶路撒冷重建圣殿后, 以斯拉便聚集他们在一起, 用神的话教导他们, 讲解神的教训(圣经教义), 让百姓明白和遵行它们(尼8:8). 这点足见教导圣经教义是何等重要.

 

(C.3)    主耶稣的大使命

到了新约时代又如何呢? 每个基督徒都承认主耶稣在 太28:19-20 的吩咐是我们基督徒的“大使命”. 主在大使命中吩咐门徒要教导那些已受浸的信徒: “我所吩咐你们的, 都教训他们遵守, 我就常与你们同在, 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20). 很多教会只注重传福音, 给信徒施浸, 却忽略教导教义. 主在大使命中总共交托我们三件事, 若我们只做到前两件, 不注重第三件, 我们怎能算是对主忠诚呢?

 

(C.4)    新约召会的榜样

神藉着新约第一个召会所为我们设立的样式是: “于是领受他话的人就受了洗. 那一天, 门徒约添了三千人, 都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 彼此交接, 擘饼, 祈祷”(徒2:42). 使徒遵照主的吩咐去教训(教导)初信徒, 而他们也“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 didachê , 教义). “恒心遵守”让我们看见耶路撒冷召会的信徒在学习和遵守教义方面, 不是一暴十寒, 而是持之以恒. 我们教导和学习圣经教义的态度是否也是如此的持之以恒?

 

(C.5)    使徒保罗的教训

保罗非常重视教义方面的教导. 他在写给提摩太的前书中命令道: “这些事, 你要吩咐人, 也要教导人… 你要以宣读、劝勉、教导为念, 直等到我来”(提前4:11,13). 他在提摩太后书也吩咐道: “你在许多见证人面前听见我所教训的, 也要交托那忠心能教导别人的人”(提后2:2). 他又命令提摩太: “务要传道, 无论得时不得时, 总要专心; 并用百般的忍耐, 各样的教训, 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提后4:2). 此外, 他也提醒提多, 在召会里作长老的人必须“坚守所教真实的道理, 就能将纯正的教训劝化人, 又能把争辩的人驳倒了”(多1:9).

 

除了言教, 保罗也以身教来树立好榜样; 他不单指教别人要殷勤教导圣经的教义, 自己也身体力行. 保罗与以弗所召会的长老们道别时, 提到“或在众人面前, 或在各人家里, 我都教导你们”(徒20:20); 因为神的道“能建立你们”(徒20:30). 保罗在被囚于罗马监狱时, 写了四本监狱书信, 除了给私人的腓利门书之外, 其他三本给召会的书信(以弗所书、腓立比书和歌罗西书)皆以圣经的教义为开始, 后才提到生活的课题. 这意味着基督徒必须先明白纯正的教义, 才能活出纯洁的生活.

 

(C.6)    灵命成长的途径

希伯来书的作者语重心长地说: “看你们学习的工夫, 本该作师傅, 谁知还得有人将神圣言小学的开端, 另教导你们, 并且成了那必须吃奶, 不能吃干粮的人. 凡只能吃奶的, 都不熟练仁义的道理, 因为他是婴孩. 惟独长大成人的, 才能吃干粮, 他们的心窍习练得通达, 就能分辨好歹了”(来5:12-14). 作者接着说:  “所以, 我们应当离开基督道理 (KJV: doctrine, 可指“教义”)的开端, 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 不必再立根基, 就如那懊悔死行、信靠神、各样洗礼、按手之礼、死人复活, 以及永远审判各等教训”( didachê [意即教义], 来6:1-2).

 

上述经文提醒我们, 不熟练圣经教义(“道理”)的信徒仍是吃奶的“婴孩”, 但我们应该离开有关基督教义的初级(“开端”), 竭力进到完全(可指“灵命成熟”)的地步. 换言之, 信徒应该更加多方与深入地学习有关基督和其他方面的圣经教义, 灵命方能长大, 成为“吃干粮”的“成人”, 心窍习练通达, 能分辨好歹.

 

(C.7)    脱离错谬的教义

如果召会不重视也不教导圣经教义, 我们的仇敌是最欢喜不过了. 他们早在第一世纪就已积极地教导错谬的教义, 来混淆信徒和召会, 并破坏神纯正的圣经教义. 启示录告诉我们, 初期的召会面对错谬教义的侵袭, 如“巴兰的教训”、“尼哥拉一党人的教训” (启2:14-15, 注: 这两处经文的“教训”即是“教义”, didachê ). 召会若不重视圣经教义的教导, 信徒就如婴孩不能分辨好歹, 无法辨别对错, 就容易被“诸般怪异的教训 (教义)勾引了去”(来13:9), 像小孩子一般地“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 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 飘来飘去, 就随从各样的异端”(弗4:14). 在这充满异端邪说的末世时代, 教导圣经教义乃是召会的当务之急啊!

 

 

(D)       一些反对的理由

虽然我们看到圣经教义是重要的, 但有人反对注重圣经的教义, 以及这方面的教导. 他们提出的理由如下:

 

(D.1)   教义与我无关

有者说: “教义是给神学家、圣经学者、圣经教师或传道人学习和钻研的. 我只是普通信徒, 何必学什么圣经教义呢?” 针对这点, 使徒们在圣经中指教有关主的旨意:

 

1)      对于以色列的未来, 保罗说: “弟兄们, 我不愿意你们不知道这奥秘…”(罗11:25);

2)      对于属灵的恩赐, 保罗说: “弟兄们, 论到属灵的恩赐, 我不愿意你们不明白…”(林前12:1);

3)      对于召会被提, 保罗说: “论到睡了的人, 我们不愿意弟兄们不知道…”(帖前4:13);

4)      对于主的再来和将来世界的毁灭: “亲爱的弟兄啊, 有一件事你们不可忘记…”(彼后3:8-11)

 

在写信给哥林多的信徒时, 保罗论到各种课题和教义, 他多次对普通信徒说:“岂不知…”(林前3:16; 5:6; 6:2,3,9,15,16,19; 9:13,24). 这是一种修辞法, 原意是“你们该知道…”. 换句话说, 每一位信徒都该学习和知道各种课题的圣经教义, 因为每一位信徒都需要“吃干粮”而成长, 能以分辨是非, 不被异端邪说的教义所误导和绊倒. 此外, 圣经教义中有很多是关于神给信徒的应许和福气, 信徒岂可说“与我无关”呢?

(D.2)   教义沉闷乏味

另一些人认为, 教义是沉闷乏味的. 果真如此吗? 听一听前往以马忤斯, 遇见主耶稣的两位门徒怎么说: “在路上, 祂和我们说话, 给我们讲解圣经的时候, 我们的心岂不是火热的吗?”(路24:32) 事实上, 当圣经教义论及有关基督的救赎、复活、升天与再来, 这一切岂不是令信徒鼓舞的吗? 圣经教义论及圣灵要作信徒的保惠师、帮助信徒祷告时的软弱、赐下恩赐给每位信徒去执行事奉, 这一切岂不叫我们更加喜乐吗? 当我们透过圣经教义更明白基督未来的荣耀, 以及召会荣耀的未来, 我们岂不乐上加乐、力上加力吗?

 

信徒若觉得学习圣经教义是沉闷乏味的, 有两个可能: (1) 此人仅用头脑去理解, 未用心灵和信心去领受; (2) 教导的人教法不妥(可能语调低沉、表情生硬、表达刻板等等). 然而, 这并非是圣经教义本身的问题, 而是学习者或教导者需要改善的问题, 我们需要对症下药.

 

(D.3)   教义深奥难明

有者辩驳说圣经教义深奥复杂, 难以明白, 所以不学为妙. 无可否认, 圣经的一些教义所触及的一些课题确实是深奥的, 例如利未记里的祭物和节期所预表的事物, 或末世论所论到启示录的一些异象等等, 可是并非所有圣经教义都是如此. 事实上, 只要靠着圣灵的光照, 透过有教导恩赐的信徒所教导和讲解, 圣经中绝大部分的教义都是清楚易懂的.

 

话说回来, 若有一份遗嘱提到你是大笔财产的受惠人, 此遗嘱纵然充满复杂难明的法律术语, 但身为遗嘱受惠人的你, 岂会轻易放弃? 你会尽量找律师来解明遗嘱内容, 因你知道它与自己有切身关系, 自己将会从中收益. 与此同理, 许多圣经教义其实论到神给信徒的各种应许和福气, 若信徒诚心相信, 即使再难明白, 也会殷勤学习, 找人解明. 现在是时候检讨我们自己的心态了.

 

(D.4)   教义无关救恩

有者宣称召会最重要的使命, 是传扬福音拯救灵魂, 教导教义是次要的, 甚至可有可无的. 但此论点严重违背主的大使命  — “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太20:19-20). 务须注意的是, 大使命的要求并非使人“作信徒”(信主得救), 而是“作门徒”. 按照新约希腊文法, “去”、“施浸(施洗)”和“教训”都是分词(participle), 意思说明这些行动都是由“作门徒”这个主要动词(aorist)所引申出来的, 是“作门徒”所必须经过的三大步骤. 换言之, 这意味着大使命不是单要“去”传福音使人得救(那只是“作门徒”三大步骤的最初步骤), 还有两大步骤是必须实行的, 即“施浸”和“教训”(指教导信徒关于主耶稣在圣经中所吩咐的一切教义).

 

另一方面, 圣经教义里也包含救恩的教义(称为“救恩论”, Soteriology). 神藉着保罗所写的罗马书和加拉太书, 一半以上的篇章都是讲解有关救恩的教义. 若要传扬纯正的福音, 必须清楚圣经对救恩的教义. 保罗要信徒提防假福音: “那并不是福音, 不过有些人搅扰你们, 要把基督的福音更改了. 但无论是我们, 是天上来的使者, 若传福音给你们, 与我们所传给你们的不同, 他就应当被咒诅”(加1:7-8). 因此, 若只传福音而不注重救恩的教义, 我们怎能确保所传的不是“假福音”呢?

 

(D.5)   教义分裂召会

最后, 我们听到有人说: “爱心使我们合一, 教义使我们分裂. 所以不谈圣经教义, 只求以爱合一.” 可是这样的论调不合圣经的教导. 圣经所教导的合一, 是在真道上的合一, “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 认识神的儿子, 得以长大成人, 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 (弗4:13). 若没有教导和持守圣经的纯正教义, 我们便有可能与异端教派联合, 或与提倡错谬教义的团体合一, 正如下一节所说的, “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 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 飘来飘去, 就随从各样的异端”(弗4:14).

 

其实今日宗派林立, 难以合一, 不是因为圣经教义本身出了问题, 而是离弃圣经教义的结果. 先是第4世纪政教合一政策, 把许多世俗的做法和异教的教义引进神的召会, 使之变质成天主教. 过了黑暗的12个世纪, 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线曙光, 向“归回圣经教义”的方向迈进, 以致许多基督徒离开天主教, 开始了各类的宗派或公会. 可惜这些宗派仍然保留一些先前的错误教义, 以致无法在真道上合一. 直到19世纪初, 圣灵兴起另一波的复兴浪潮, 许多信徒研究圣经的教义(特别是召会的真理), 发现各自所处的宗派都持有一些不合圣经教义的教条或做法. 他们因此脱离宗派和人为的制度, 聚集归入主的名, 按照圣经的教导来聚会、敬拜与事奉, 使基督徒能在真道上合一了. 简言之, 今日召会的分裂情况不是因为圣经教义本身出了问题, 而是因着人为的制度、偏离圣经的教条、错误的解经和私人恩怨的问题. 若要在真道上合一, 我们必须重视和教导圣经的教义.

 

(E)       如何教导圣经教义?

在旧约, 神藉着摩西强调“殷勤教导”的重要和方法. 摩西在 申6:4-5 提到最大的诫命后, 便指示神的子民要如何教导自己的孩子: “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 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 无论你坐在家里, 行在路上, 躺下, 起来, 都要谈论. 也要系在手上为记号, 戴在额上为经文; 又要写在你房屋的门框上, 并你的城门上”(申6:6-9, 注: 这相同的吩咐在 申11:18-21 里被再次重复). 由于圣经的教义是重要的, 所以这方面的教导不该限于某个特定的地方或时间, 而是多处多方的.

 

笔者认为召会中作带领的弟兄们应该求主赐下智慧, 好好策划和安排, 来系统性地教导圣经教义. 我们可以善用主日讲道的机会, 每个月一、两次有系统性地教导. 查经聚会和主日学也可作为教导圣经教义的平台. 召会也可举办一些营会或特别聚会, 专门探讨教义的课题. 此外, “以圣资源培训中心”亦可安排一些有关圣经教义的课程, 让有心追求的信徒参加.[9]

 

简而言之, “当用各样的智慧, 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西3:16). 我们要安排和善用各种机会和方式, 来教导圣经的教义, 更要把所学习到的牢牢地守着, 并且传递给下一代, 正如保罗给提摩太的托付, “你从我听的那纯正话语的规模, 要用在基督耶稣里的信心和爱心, 常常守着. 从前所交托你的善道, 你要靠着那住在我们里面的圣灵牢牢的守着”(提后1:13-14).

 

 

(F)       结语

伊利诺斯州的柳树溪社区教会(Willow Creek Community Church)是美国第四大型教会, 每周末聚会平均有2万3千人出席, 且在最近几年被列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教会. 然而, Kairos杂志主编(Ng Kam Weng)在这本基督徒杂志(2008年12月刊)序言中写道: “柳树溪社区教会多年来, 都是节目导向的众教会(programme-driven churches)之先锋模范. 因此, 当这教会的主任牧师(senior pastor)海贝尔斯(Bill Hybels)承认这教会事奉的哲学是建立在错误的前提上时, 便成为头条新闻. 海贝尔斯说: ‘我们犯了一个错误… 我们本该教导人怎样在事奉当中阅读圣经, 怎样更积极地自己进行属灵的操练.’ ”

“换言之,” 此杂志主编一针见血地评述道, “这个以节目导向而闻名遐尔的教会, 并没成功培育出能够在灵命成长上自立, 且装备好忠心事奉的门徒. 对于所要实行的灵命成长新方向, 柳树溪社区教会已宣布不再倚靠昂贵和精心策划的教会节目. 教会只需要鼓励实行古老的属灵操练如祷告、查经和个人布道. 这教会的悔改是值得赞许的… 20年大力实行节目导向的众教会, 其结果只是带来大型建筑物, 装满没有成熟灵命去在将来接棒的信徒.”

 

上述这番话, 值得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深入反思. 今日很多教会(召会)只注重以各式各样的节目吸引人(笔者并不反对以合乎圣经原则的活动吸引信徒和非信徒), 却忽略了把灵命建基于圣经教义的基础上. 许多教会举办的营会或活动, 注重纯属娱乐性质的节目, 过于认真研读圣经. 结果很多基督徒信主多年, 仍然处于婴孩阶段, 没有长大, 只能吃奶, 不能吃干粮, 如希伯来书作者所说的: “凡只能吃奶的, 都不熟练仁义的道理, 因为他是婴孩. 惟独长大成人的, 才能吃干粮, 他们的心窍习练得通达, 就能分辨好歹了”(来5:12-14). 现在是时候正视与重视圣经教义, 培育出那能吃干粮, 熟练仁义道理, 长大成人的基督徒了!

 

 

***************************************

附录: 教义篇

 

美国戈登康威尔神学院(Gordon-Conwell Theological Seminary)的资深研究教授魏尔斯(David F. Wells)在他所著的《勇守真道》(The Courage to Be Protestant)中指出, 教会是被建立在“使徒和先知”的教导上(弗2:20). 教会乃是根据使徒的著作来建立的. 在圣灵的默示下, 使徒表达出基督信仰的权威性, 并且用教义的方式来教导.

 

正如斯托特(John Stott)所注意到的, 这种使徒性教义被称为“道”(罗16:17)、“真理”(提前3:15)和“所托付的”(提前6:20). 它也被称为“纯正话语的规模”(提后1:13)、“传统”(帖后2:15; 注: 《和合本》译作“教训”, 但此字在希腊原文是“传统”)、“使徒的教训”(徒2:42); 还有“所听见的道理”(来2:1)或是“从起初所听见的”(约壹2:24).

 

众使徒写信给早期基督徒, 正是这种教义. 这种教义是神为了指示、引导并喂养祂子民的缘故而赐下的. 因此, 使徒们提到, 他们之所以写信, 乃是为了要提醒众教会重视这些教义, 使他们“回想”、“认定”、“顺从”这些教义, 不要“离开”它.  众使徒认为, 这些教义就是他们“传递”给教会的, 也就是他们“托付”给教会的.

因此, 基督徒乃是认识这些教义的人. 他们“相信”、“拥有”、“持守”、“守护”这些教义, “迫切为之争辩”(犹3). 这些教义应该在教会生命中占据核心和决定性的地位. 这种使徒性教导是我们应该努力宣扬并坚信不移的信仰. 教义可以指导基督徒如何思考, 以及让他们知道自己是谁. 这应该成为基督徒的“身份证”. 基督徒乃是那些“拥有”使徒教训(教义)的人. 基督徒守护、珍惜、教导、捍卫这些教义, 并在其中得到生命的滋养.

 

但是, 今日福音派的教会已经远离了这个规范. 对于福音派教会中的许多人而言, 新约圣经中的教义是“无法认知的领域”. 这正是那些“重生者”告诉调查员巴纳(另译“巴拿”, George Barna)的,[10] 而且有大量的证据显示, 巴纳所得到的资料乃是事实. 今天, 在福音派教会中, 存在对圣经真理极其无知的现象.

 

原因非常简单, 对于许多“重生者”而言, 在他们理解基督信仰、福音的内容、基督徒生活的优先次序、生活方式与内容等方面, 这些教义已经不再重要了. 从本质来讲, 今天的福音派基督教已经不再是教义性的了. 让我们来说明这种偏离教义的危险到底是什么. 这并不只是我们不再用教义方式来思考而已; 更基本、也更重要的是, 我们不再以思考“真理”的方式来思考了. 虽然现在与基督信仰相关的主题很多, 渐渐地, 基督信仰却无关真理了. 在就是为什么在现今的教会生活中, 合乎圣经的讲道越来越少的原因.[11]

 

当你“圣卷在握”,

你就“胜券在握”!


 

[1]               魏尔斯(David F. Wells, 1939-)是戈登康威尔神学院(Gordon-Conwell Theological Seminary)的资深研究教授(他自1979年于此神学院教授历史与系统神学), 也是耶鲁大学神学院博士后研究员. 魏尔斯也参与许多福音机构的事奉, 担任拉飞奇基金会(Rafiki Foundation)的董事(此基金会帮助10个非洲国家建立孤儿院和学校)和洛桑世界福音会议(Lausanne Committee for World Evangelization)的成员, 协助第三世界的传道人获得神学教育与讲道资源. 他本身是公理会的牧师.

[2]               魏尔斯著, 陈知纲译, 《勇守真道》(台北: 改革宗出版有限公司, 2010年), 第24-25, 30-32, 247-249, 260-264页. 此书原著(英文版)于2008年出版, 书名为The Courage to be Protestant: Truth-lovers, Marketers, and Emergents in the Postmodern Worls, 中文全名为《勇守真道  —  后现代社会中热爱真理的教会、行销型教会与新兴教会》.

[3]               “教会”(church, 希腊原文: ekklêsia {G:1577})是召出(out-calling)的意思, 正因此故, 把“教会”译作“召会”更为贴切, 更合乎原意, 指被神呼召出来的一群人(a called-out company). 新约圣经从不用“教会”来指建筑物, 亦没用她来形容由一群会众组成的宗派或组织.

[4]               C. H. Mackintosh, The Mackintosh Treasury: Miscellaneous Writings by C.M. Mackintosh (Neptune, New Jersey: Loizeaux Brothers, 1976), 第11-12页

[5]               魏尔斯著, 陈知纲译, 《勇守真道》, 第263页.

[6]               “时代论”可说是帮助我们正确明白整本圣经教义的重要架构, 更值得一提的是, 19世纪奉主名聚会的弟兄们在系统化与教导“时代论”方面是贡献最多的. 三一福音神学院 (Trinity Evangelical Divinity School, Illinois)的圣经及系统神学系主任格鲁登(Wayne A. Grudem)写道: “论到时代主义(即“时代论”,  dispensationalism)这神学系统, 起始于19世纪达秘(J. N. Darby, 1800-1882)的著作. 这体系的一般教义包括: 在神的整个计划中, 将以色列和教会分为两个不同的群体; 教会在灾难前被提; 旧约有关以色列的预言将来必会应验; 以及将圣经历史分为七个时期或‘时代’, 在每个时期神都以不同的方式与他的子民建立关系.” 格鲁登著, 黄婉仪、麦陈惠惠合译, 《圣经教义与实践  —  卷三: 教会与末世》(香港九龙: 学生福音团契出版社, 2002年), 第984-985页. 达拉斯神学院(Dallas Theological Seminary)的韦力尔博士(Charles C. Ryrie)也指出, 首先提出时代论概念的人, 不是19世纪的达秘(Darby)或弟兄会(the Brethren), 因时代论的起源可追溯到第2世纪的教父(如Justin Martyr, Clement of Alexandria等)和17世纪的圣经学者(如John Edwards, Isaac Watts), 但韦力尔不得不承认道: “毫无疑问地, 把时代论给系统化和将之发扬光大方面, 约翰·达秘(J. N. Darby)所带领的普里茅斯弟兄会(the Plymouth Brethren)贡献良多.” Charles C. Ryrie, Dispensationalism (rev. and exp.) (Chicago: Moody Press, 1995), 第67页.

[7]               圣经中论及圣子和圣灵的教义盛多, 所以有者将“基督论”(Christology)和“圣灵论” (Pneumatology)另外列为“系统神学”分类的两大标题.

[8]               “天使论”包含了“撒但论”(有关撒但的教义).

[9]               有关“圣经教义”的资料, 有心追求的读者可参考马六甲福音堂出版的《家信月刊》的“基要教义”专栏. 读者可上马六甲福音堂网站的“家信文库”, 寻索“查经田地”中的“基要教义”专栏, 网址是: http://www.malaccagospelhall.org.my/newsletterdefault.htm , 内中存有“时代论”、“圣经论”、“神论”、“圣父论”、“圣子论“和“圣灵论”的文章. 若合神的旨意, 其他有关圣经基要教义的文章将于2013年继续刊登在《家信月刊》中, 并放在上述网站.

[10]             乔治·巴纳(George Barna)是“巴纳组织”(Barna Group)的创办人; 这组织专门调查美国人的宗教信仰和行为, 以及信仰与文化的相交.

[11]             魏尔斯著, 陈知纲译, 《勇守真道》(台北: 改革宗出版有限公司, 2010年), 第262-264页.



作者:

Leave a Reply

Copyright © 2024 MalaccaGospelHall.org.my. All rights reserved. Developed by Passion In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