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道讲道与 “后现代”和“E世代”的挑战


(A)       引言

使徒保罗离世前, 曾语重心长地吩咐提摩太: “务要传道, 无论得时不得时, 总要专心… 因为时候要到, 人必厌烦纯正的道理…并且掩耳不听真道, 偏向荒渺的言语”(提后4:2-4). 时候要到, 人必厌烦纯正的道理! 如今, 时候已到, 厌烦纯正道理的世代已到了, 就是“后现代”和“E世代”,[1] 也是今日传道人或讲道者所要面对的主要挑战之一.

 

赖若瀚 (Johann Lai)

根据赖若瀚的观察, “后现代”和“E世代”的特征, 是在有意或无意间制造了一种氛围(atmosphere), 即以感觉主导人生, 质疑真理的绝对性. 这种氛围不仅制造出各种属灵上虚浮的现象, 且引发种种属灵上的危机. 这种情况严重地冲击着召会(另译“教会”), 特别是召会的讲台, 及传道者的讲道.

 

赖若瀚在《食经讲道  —  当代释经讲道手册》一书中贴切指出, “后现代”与“E世代”正经历严重的属灵饥荒, 只有倚靠圣言的传讲, 才能解决上述属灵的饥荒. 赖若瀚也中肯地评论有关回应这挑战所须注意的策略.[2]

 

 

(B)       属灵饥荒的严重危机

先知阿摩司宣告说: “主耶和华说: ‘日子将到, 我必命饥荒降在地上. 人饥饿非因无饼, 乾渴非因无水, 乃因不听耶和华的话.’ 他们必飘流, 从这海到那海, 从北边到东边, 往来奔跑, 寻求耶和华的话, 却寻不着”(摩8:11-12).

 

主前第8世纪, 北国以色列经济繁荣, 大家对前景充满信心. 可是, 以色列国民的道德衰败、诚信破产、灵性枯竭. 这时, 先知阿摩司领受神的启示, 传讲神将审判以色列人的信息. 他指出神拯救与恩待以色列百姓, 他们却忘恩负义, 对神不忠, 所以他们遭神审判, 被外邦人掳去, 更悲哀的是, 神的言语如同旱季的溪水, 逐渐减少, 遍地陷入属灵的大饥荒.

 

以色列人因为拒绝神的话(摩2:11-12)、“不听耶和华的话”(摩8:11), 最终“往来奔跑, 寻求耶和华的话, 却寻不着”(摩8:12下). 他们先是“不听”, 后来竟导致“没得听”, 构成恶性循环. 为什么后来他们虽然寻求神的话, 却也寻不着呢? 是否因为他们只寻求那些满足自己私欲的话, 只选择性地听自己想听的话, 并非诚心实意要遵行神的心意? 不少人美其名是在寻找神的话, 内心却远离神, 仍然偏行己路. 因此, 不少假先知在他们中间兴起, 他们渐渐再也听不到真正从神而来的声音, 落得徒有宗教的外表, 却背弃了信仰的实质, 即或表面上仍然寻求神, 神已不在他们中间!

 

赖若瀚评述说: “阿摩司时代的情况, 在后现代世界中亦不遑多让(意即阿摩司时代的情况不比后现代的情况差, 编者按); 人们拒绝吃真正的灵粮, 只追求一些自己爱听的、想听的信息, 于是属灵的大饥荒悄然临到. 肉身的饥荒是可怕的, 但属灵的饥荒更可怕, 因为在不知不觉间已深陷危机而不自知.[3] 让我们深一层探讨这些属灵的危机.

 

(B.1)    世上充斥垃圾食物

什么是“垃圾食物”? 它是指害多于利的食物, 虽然它能为身体提供卡路里(Calorie)或“燃料”, 但缺乏蛋白质、维他命和矿物质等重要营养元素. 垃圾食物常是多盐、多糖、多油、多人工色素、多防腐剂等. 多盐会导致高血压、多糖会产生高卡路里, 进食过多造成痴肥. 多油会增加胆固醇, 引发心脏病. 许多垃圾食物吃起来美味可口, 十分吸引人, 甚至令人上瘾, 但长远来说却对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主耶稣说: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 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太4:4). 主的意思是: 我们不单在肉身上需要食物, 在属灵上更需要神话语的供养. 然而, 在每日的生活中, 基督徒因为吃了太多灵性上的“垃圾食物”, 以致营养失调. 什么是灵性上的垃圾食物呢? 例如娱乐新闻、电影近况、网上没经过筛选的资讯、随意发表意见的聊天室、多人盲目追捧的“八卦新闻”、世俗的心理分析等, 当中往往充斥着许多与信仰或圣经价值观相违的论调; 还有一些内容不雅、意识不良的网站, 对于属神的儿女来说, 都是有害无益的.[4]

 

(B.2)    信徒食欲出现问题

当信徒喜欢吃这些资讯上的“零食”, 而不注重吸收那真正能喂养生命的“灵食”(指那称为“灵粮”的圣经神言或神的道)时, 食欲及身体就会渐渐出现问题. 难怪他们信主多年, 仍无法正常成长.

 

魔鬼是个狡猾阴险的恶魔, 他会为人提供食物, 但他的食物会使人吃后感到更饥饿, 对它的供应更依赖. 魔鬼正要我们从世上的各种主义(例如自由主义、放纵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与人为的哲学中得到满足, 将我们的胃口调整到只喜欢吃垃圾食物, 因为它们看来比“健康有益的食物”(特指神的话)更好吃、更吸引人, 却是越吃越饿, 越吃越营养不良. 这些从表面看来, 并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 但日子一久, 就会摧毁我们灵性的健康, 使灵命崩溃.

 

赖若瀚指出, “后现代”处境中的信徒因食欲出现问题而引发以下病症:

1)   厌食症  —  不肯进食: 由于吃了太多的垃圾食物, 渐渐变得胃口不佳, 对神的话语丝毫提不起兴趣, 变得根本就不想吃.

2)   偏食症  —  挑嘴偏食: 只挑一些容易吃的软性食物, 正如希伯来书的读者, “必须吃奶, 不能吃乾粮”(来5:11-13; 参 林前3:2). 他们只倚赖主日讲道的信息, 却从来不下工夫钻研神的话. 一旦供应断绝, 或是有一天不能再经常参加召会的聚会, 就“无法生存下去”.

3)   痴肥症  —  暴饮暴食: 只知上网找资料, 只要看到一些新奇或特别的信息, 就会囫囵吞枣(意即不经过分析辨别, 照原样笼统地接受), 吸收为己用. 又或者不断修读神学课程, 只吸取知识, 却从来不认真和付代价地去把所学的真理实践在每日生活中, 以致“肥头大耳”或“脑袋膨胀”, 但四肢萎缩.[5]

 

传道者所面对的信徒或听众对神话语的胃口如何? 这是关键的问题. 他们会否像上文所说的厌食、偏食或暴食? 是时候用健康的灵粮  —  神的话  —  来喂养他们, 使他们恢复正常和极佳的胃口, 对神的话充满渴慕.

 

(B.3)    今日召会讲台趋势

旧约的约伯“完全正直, 敬畏神, 远离恶事”(伯1:1),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如约伯所表白的: “我看重祂口中的言语, 过于我需用的饮食”(伯23:12). 因此, 忠诚地传讲与教导神的道, 乃当务之急. 然而, 赖若瀚坦诚地说道: “今日教会正面临一大危机, 是在有意或无意之间将圣经与讲道‘边缘化’了. 在后现代主义冲击下, 不少传道者为迎合会众的‘消费者心态’, 将圣言的教导淡出, 迁就人的喜好, 只传讲一些安慰人、取悦人的信息, 以此吸引会众.”

 

使徒保罗清楚说明, 在末后的时代, 由于信徒耳朵发痒, 便制造出一批假师傅(提后4:3),[6] 他们专门送出垃圾食物, 包括种种深受世俗主义影响的道理、人生哲学, 甚至所谓的“福音”或“神学”, 如“悦乐福音”或“成功神学”等. 如果群众喜欢拜金牛犊, 自然有哗众取宠的传道者为他们制造“金牛犊”; 如果群众耳朵发痒, 厌烦纯正的道理, 自然有“采耳师傅”出现, 迎合“顾客”的需求. 他们所传的道似是而非, 并不符合福音信仰的内涵. 然而, 这世代中却有不少信徒, 因为厌烦纯正的真道“太过于保守、单调与绝对”, 便对这些新兴的论说惊为天人, 趋之若鹜.[7]

 

赖若瀚评论道: “教会属灵贫穷的主要原因, 是人不愿或不能听从神的话. 倘若讲道者个人能按照神的话来生活, 会众也会乐意仿效. 然而, 若是讲道者不能忠心传讲兼顾现世情境的圣经真理, 会众便看不到实践神话语的路向. 他们茫然不知方向, 个人灵命和群体生活就无法真正迈向成熟.”

 

Chuck Lawless

罗列斯(Chuck Lawless)是一教会咨询机构的负责人, 也是一位神学教授. 他经常派“探子”到教会去, 目的是帮助教会能面对问题, 迈向健康的成长. 在2003年8月一期的“教会探子八大剖白”一文中, “探子”们在所参加的教会中, 发现共有八项弱点. 其中一项是讲道时常忽略圣经、乱用圣经、脱离圣经. “探子”们坦白说, 如果他们是普通信徒, 日后将不会回到这些教会去, 因为讲道不达标!

 

在某次释经讲道大会中, 苏颖智一针见血地道出“后现代”世界的召会讲台有五个主要趋势. 赖若瀚借用苏颖智的观点, 加上他个人的观察, 尝试说明以下五个趋势.

 

1)   仅引用经文而非诠释经文: 后现代世界的讲台虽然引用圣经, 却只是将一些新闻或故事, 加上一些个人的心得放在一起, 缺少真正出自圣经本身的信息, 经文变成一种调味品而不是主菜, 就像只是给讲章洒上一些“圣经粉末”, 就可以端出来供应会众.

 

2)  多强调经历而少注重真理: 后现代世界是一个注重感官, 拒绝接受真理约束的时代. 圣经的权威和绝对性也受到严重的质疑. 因此, 部分传道者讲道时不免避重就轻, 不敢正面宣讲真理, 只是强调个人主观的经历, 或以吸引人的属灵见证, 代替对真理本身的阐释.

 

3)   重改善生活而轻追求生命: 不少讲台只选取一些正面的、安慰人、鼓励人的经文, 却没有正视圣经中神对人生及世界更全面的信息; 而且信息多半只针对改善生活, 却少有挑战要迎向更高的层次, 例如作门徒付代价. 当传道者没有传递圣经整全的信息, 便不能挑战人去正视生命的真相, 并达到神对人、对教会、对社会的真正要求.

 

4)   只注视当下而未放眼永恒: 后现代的讲道者很容易落入的另一个陷阱, 就是只触及一些方法和技巧上的课题, 例如怎样改善某些情况、如何达成某种目标等, 却少有着眼于神在历史中的作为, 他永恒的计划和旨意, 以及神的子民在世上的使命、永恒的奖赏等重要信息.

5)   取以人为本而弃以神为本: 后现代讲道者还会落入的陷阱之一, 就是所讲的道只有扁平的视野, 而无深度的视野. 其传讲的信息, 只是一些对人生短暂有益、似是有见地的肤浅教诲, 却根本没有凸显出圣经真理的特性, 或基督福音不可替代的本质. 这样的讲道, 只不过是颇为动听的、略带基督信仰意味的教诲而已, 跟信奉民间宗教或其他哲理之人士的论述没有多大区别; 所讲的道失去了神启示的本质, 不是源于神, 也不以圣经和福音真理为中心.

 

David Wells

魏尔斯(David Wells)曾形容高举圣言的传道者是“无家可归者”. 他们在世俗的社会中没有落脚地, 在召会也没有. 他们若是强调真理, 世界会排斥他. 然而, 因为召会逐渐趋向世俗化, 所以在召会中也没有立足之地.

 

赖若瀚说得好: “今日讲台的信息是否因为迁就听众而有所偏废? 真正为神而宣讲的人, 绝不能因为人们想听什么便提供什么, 不能因为‘市场刺激’便将‘产品’改头换面! 讲道者真正忠诚的对象是神, 而不是当下拥护他们的人. 传道者能否在消费主义冲击之下仍能忠于(神的)托付? 还是窃取了神在教会中唯一配受敬拜的地位?”[8]

 

 

(C)       圣言传讲是最终良方

面对“后现代”与“E世代”所带来的黑暗, 我们更要传讲神的真道, 因为“祢的言语一解开, 就发出亮光, 使愚人通达”(诗119:130). 诚如赖若瀚所指出, 在这急剧改变的时代, 同时向我们展现光明与黑暗, 绝望与盼望. 而这份盼望能否真正保存和实现, 实在有赖我们能否以真正的生命之粮来喂养神的群羊, 让他们从神的话语中得到满足, 并且得着生命的真道. 让他们在这充满黑暗和腐朽的世界中行走时, 仍能有神的道  —  脚前的灯, 路上的光  —  作为导引.

 

世界各地不同社会饮食的习惯大为不同; 在种族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下, 人们对食物也有不同的爱好. 虽然如此, 不论东方人、西方人、男女老少、皇室贵族或平民百姓, 主要的饮食都必须吃得有营养, 才能维持健康. 神的子民属灵生命的成长亦是如此, 必须从那真正忠心、按时分粮的仆人手中, 获得真正的生命之粮, 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养分, 供应灵命成长所需.

 

(C.1)    圣经信息是唯一的健康食品

与世俗资讯的“垃圾食物”不同的是, 圣经提供从神而来的话语, 其信息提供信徒灵命所需的唯一健康食品.

 

1)   神的话语是健康的生命之道: 圣经中有不少地方以食物来比喻神的真道; 例如: 神的道如灵奶, 能培育初信徒(彼前2:2; 来5:11-14); 神的道是生命的粮, 能滋养灵命, 供应生命所需(约6:63; 腓2:16; 约壹1:1; 徒5:20); 神的道如蜂蜜, 让人吃下感到甘甜(诗19:10; 诗119:103). 这些都与垃圾食物不同. 因此, 作为神的仆人, 实在要认真思考怎样传讲这生命之道, 才能不负所托.

 

2)   神的话语是养育灵命的必需品: 神借着使徒彼得勉励信徒渴慕灵奶, 要在属灵上长大成熟(彼前2:2), 而希伯来书的作者也要信徒从渴慕灵奶进到能摄取干粮的地步(来5:12-14). 所谓“长大成熟”不仅是能辨别是非, 也意味着心思意念被神的话所塑造, 生命有所改变, 活出基督生命的样式. 保罗也要提摩太“在真道的话语和你向来所服从的善道上得了教育”(提前4:6下).

 

这节的“真道”是指“信仰的对象”(object of faith, 即所信的事物或道理), 而“善道”是“教义”(doctrine), 可指真理或教训; 对于所信的圣言和圣经教义, 若是按着正意来分解, 就能让神的仆人得到美好的“养育”. 有趣的是, 这节的“教育”一词在原文是 entrephô {G:1789}, 意即“养育”. Entrephô 一词在新约圣经只出现这一次, 而希腊文 trephô {G:5142}可意为“将牛喂得两腮饱满”; 在这词前面加上希腊文前置词 en {G:1722}(意指“在里面”), 是更形象化地描绘“把牛头也放在饲料当中喂饱”, 这与哥林多前书3:1-4及希伯来书5:12-14的“从喂养的食物而得丰盛的生命”之意思相近. 保罗要提摩太在真道上得到喂养, 以致他得着力量去喂养神的群羊(指信徒).

 

  • 神的话语是顺从之后才得滋养: 神的子民要健康地生活, 必须遵行神的话. 正如以赛亚所说: “你们为何花钱买那不足为食物的? 用劳碌得来的买那不使人饱足的呢? 你们要留意听我的话就能吃那美物, 得享肥甘, 心中喜乐”(赛55:2); 又如雅各所指出的, 听道而不行道, 对灵命没有真正的助益(雅1:22-25). 若不能接受神话语的权威, 或在神的话语之外另立权威, 又或知道神的道却不愿付代价去遵行, 神的子民便会在灵命上日渐萎缩. 短期之内或许还不见其亏损, 但日久便会偏离正道, 失去作为神的召会或神的子民在世上应有的影响力.[9]

 

(C.2)    召会讲台是重要的事奉核心

赖若瀚一针见血地提醒道: “虽然今日科技发达, 资讯爆炸, 但讲台的事奉却是不能取代, 是重要的事奉核心. 因为讲道者是神选召的仆人, 从祂领受了当讲的话, 向祂的子民发出召唤. 他还要把圣经中一贯的真理, 向教会和每一个属神的儿女阐明. 然而, 当传道者不再看重讲道, 觉得这不过是崇拜中的例行公事, 每个主日只是敷衍了事, 东拉西扯说点迎合会众的话, 讲台便日渐失去动力. 今日世代的会众, 有时会给传道者压力, 他们认为单线传述的讲道(one-way preaching)不是双线沟通(指双向的沟通), 不合乎多元世界的传达方式.

 

“其实, 好的讲道不会受制于时代. 主日学虽然可以补充崇拜讲道(指主日讲道)的不足, 全面而深入地教导圣经, 却不能代替讲道. 因为宣讲圣言的人, 是带着神赋予的情怀和使命, 向整个世代发言. 若传道者失掉了这种使命感和自我认识, 讲道自然缺乏深度, 也失去对神子民的心志和怀抱. 教会便落得只以事工为主导, 在堆砌节目方面下功夫, 力求在活动上推陈出新, 或以建筑物的华丽布置来吸引人; 甚且只着眼于经营人事关系, 做到面面俱圆, 以为这样便不愁没有人来礼拜堂. 然而, 宣讲圣言实在是每个神选召的仆人不可或缺的任务, 不容本末倒置. 可惜, 今日不少教会的讲道时间逐渐缩短, 取而代之的是诗歌、见证、话剧或其他吸引人的节目.”

 

美国的旧约圣经学者沃尔特·凯泽(Walter Kaiser)早就指出这问题, 说: “无论人如何层出不穷地提出新的方法与重点, 那唯一能使教会有活力、纯真又有果效的, 就是传道者用更新的目标、激情与力量来宣讲神的道.” 人来到召会, 是要得着从神而来的话语和生命的粮食, 因此讲道在召会生活与信徒灵命的重要性是无法取代的. 传道者只有根据神的话语忠心地去宣讲, 才称得上是位好管家.[10]

 

 

(D)       回应挑战须注意策略

赖若瀚指出, 后现代主义者对基督徒的信仰与召会中的宣讲, 并未完全抱持负面的意见. 他们追求的是一个可以体现的信仰, 而非不切实际的理论. 因此, 在讲道的时候, 传道者必须让他们看见神话语活泼的功效(来4:12), 采用他们可以明白的语言(包括词句), 配合实际的经历(特指生活经历), 甚至运用图像来确切地诠释神的话语.

 

澳洲讲道学者约翰斯顿(或译“约翰斯敦”, Graham Johnston)在他一本著作中, 引用一首诗说明他讲道的方式: “我站在门前, 不是深入在门里, 亦不是离门很远. 这门是世界最重要的一道门, 是人认识神与进到神面前的门.”[11] 他认为传道者必须“站在门前”, 不要太“深入在门里”, 这是暗喻传道者若沉迷于解释圣经的字义, 或只知传达传统的教义或神学理论, 而忽略后现代会众身处的环境及他们的感官和视觉, 就不能触摸到他们的脉搏、对准他们说话, 结果是被他们拒诸门外. 约翰斯顿用这幅图画描绘传道者要认识时代, 用后现代人能明白的话语来宣讲.

 

事实上, 在21世纪这样多元又急剧变化的世代中, 既要忠于圣经亘古常存的真理, 又要洞悉世情, 明白“后现代人”的处境, 对准他们的心思意念来说话, 是很不容易的, 这正是今日传道者的挑战. 赖若瀚写道: “作为这一代的传道者, 我们当如何应变? … 在种种变化之中, 又有哪些属灵的真理或传道的方式和信念是亘古不变, 必须持定的呢? 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 面对这世代的挑战, 有三段经文告诉我们三种当存的基本态度: 心意更新变化、运用诸般智慧与代入会众需求.”

 

(D.1)    心意更新变化 (12:1-2)

保罗在 罗12:1-2说: “所以弟兄们, 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 将身体献上, 当作活祭, 是圣洁的, 是神所喜悦的; 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 不要效法这个世界, 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 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赖若瀚认为, “心意更新而变化”可表明传道者的心思意念在神面前是敞开的, 会经常寻问: “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传统在最初是怎样形成的呢?” 如果传道者能培养这样的习惯, 便能分辨什么是圣经中不变的真理, 什么是人为的习惯和传统, 从而明白在时代变迁中会众真正的需要, 以及神完美的旨意.

 

另一方面, 传道者必须认识他身处的时代. 在大卫登基前, 以萨迦支派中有2百位族长, 他们有个特点是“通达时务”(代上12:32), 能明辨当时以色列人的局势, 了解当下的政治及社会情况, 懂得为神的子民百姓分辨什么是该做的, 什么是不该做的.

 

简而言之, 传道者除了要对圣经的真理有深切认识, 也要对社会时局有所洞察; 明白世情, 才能指引神的百姓. 传道者必须培养自己具有胸怀普世的视野和心胸. 如果传道者能敏锐地感受到时代的脉搏, 并且以爱出发, 道出神对这世代关切之情, 他所传的道就不会让人感到狭隘无趣, 或根本与信徒日常生活身处的世界脱了节.[12]

 

(D.2)    运用诸般智慧 (西1:28)

西1:28说道: “我们传扬祂, 是用诸般的智慧, 劝戒各人, 教导各人, 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 使徒保罗鼓励我们在传扬基督时, 要应用诸般的智慧, 采用各样适当的方法、工具及管道, 目的是将神的道清晰地传达, 让人容易明白和接受. 神的真理超越时空, 我们要使用不同的方式, 务求将真道传送到会众心里.

 

我们的神是一位具有创意的神. 祂向世人启示祂自己时, 也采取各式各样“创意的方法”, 绝非一成不变. 他不单直接从天上向人说话, 也借着变化无穷的广阔宇宙与美丽世界向人说话. 祂曾使驴驹开口(民22:28), 在墙上写字(但5:5-6), 最后更差遣耶稣基督道成肉身到世上来(约1:14); 祂用种种方式来启示祂自己. 我们因此也可以认定, 传讲神的道绝不会是一件沉闷无趣的事. 耶稣基督同样是一位充满创意的主. 祂用充满新意的方法使人对祂的教导印象深刻, 古旧的经文在祂口中常常有新鲜的味道. 作为一位负责任的讲员, 我们实在不应该老是给人家吃旧菜, 或端出千篇一律、单调无味的菜式!

 

正如我们上文所言, 后现代世界特别注重感官, 注重视听效果多于文字信息, 强调多元化的表达方式. 这些特征, 提醒我们在预备信息时, 必须运用诸般的智慧, 采取更多元化的方法和媒介. 以下是一些可以考虑的方式:

 

1)   讲道的内容可运用动态的工具: 有些召会透过影音片段作为讲道的引子及例证, 有助于说明传讲的信息. 使用这些媒介, 就像以往在讲道中使用引言和见证一般, 不同的只是使用了现代人更能吸收和明白的方式. 不过, 要留意在讲道中插入这些影音片段, 必须有专业的制作技巧, 而且要与信息作无缝结合; 不然, 无法一气呵成, 讲道效果反而会因此而大打折扣, 弄巧反拙.

 

无论如何, 我们必须谨记, 影音片段只不过是引子或例证, 而不该取代真正的传道或讲道. 圣灵使用的是人的传道(提后4:2; 罗10:14-17), 而不是这些科技影片; 讲道是主体, 例证不过是辅助, 绝不可喧宾夺主, 失去了传道的本质和圣灵的力量.

 

2)   讲道的形式可采用动态的方式: 事实上, 后现代的讲道, 可考虑与会众作更多的对话和互动, 吸引他们的注意, 把神话语的中心信息, 深深地植根于他们心中. 比较传统的讲道方式是, 讲员温文安适地站在讲台上宣讲. 但根据近年的观察和体验, 在青少年人中间讲道, 最好是能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 以较轻松自由的方式来表达.

 

无论如何, 赖若瀚中肯地表示: “事实上, 在西方教会中, 有些讲道者认为讲台在讲员和会众之间造成隔阂, 所以宁可不要讲台, 自如地在会众中间边走边讲. 不过, 对于传统教会的会众, 讲台即使不是一种权威的象征, 讲道者站在讲台上, 也可以让会众较为集中精神, 仔细聆听. 因此, 讲道者可以因环境而作出调整, 以配合教会或会众的处境, 让会众得益.”[13]

 

(D.3)    关注会众需求 (林前9:19-22)

使徒保罗在 林前9:19-22慎重地说: “我虽是自由的, 无人辖管; 然而我甘心作了众人的仆人, 为要多得人. 向犹太人, 我就作犹太人, 为要得犹太人; 向律法以下的人, 我虽不在律法以下, 还是作律法以下的人, 为要得律法以下的人. 向没有律法的人, 我就作没有律法的人, 为要得没有律法的人; 其实我在神面前, 不是没有律法; 基督面前, 正在律法之下. 向软弱的人, 我就作软弱的人, 为要得软弱的人. 向什么样的人, 我就作什么样的人. 无论如何, 总要救些人.”

 

这段经文容易被人误解, 以为传道人可以没有立场, 只因应时代的需求而作个圆滑的人. 赖若瀚评论道: “其实经文的重点是指保罗在传福音时, 为了让更多人得着福音的好处, 尽量运用不同的方法适应不同人的需要, 务求让他们较容易接触和明白福音. 因此, 今日我们传讲神的道, 也不妨多点发挥创意, … 用未信主的人较能明白的方式来传讲.”

 

在讲道中运用多媒体或寻求与文化的接触点, 是传道者可以考虑的事. “然而, 创意和表达形式只是个切入点, 不能代替神的道. 传福音的方法可以灵活创新, 但福音的本质却不能改变. 当涉及圣经真理、公共伦理等方面的立场时, 传道者不能被潮流所冲击(而改变立场), 将人带到世俗文化里去. 在这时候, 传道者该坚持主见, 不能只作观望者、‘骑墙派’, 甚或‘变色龙’.”

 

斯提萨(Ed Stetzer)

斯提萨(Ed Stetzer)论及“后现代的讲道”时, 有一段话值得深思: “释经讲道的特质有时会失去了. 最近我参加一家著名教会的活动. 他们有一系列的聚会, 名为‘某某教会电影会’. 就像现今很多的‘先锋教会’一样, 这是他们例行的崇拜聚会. 那天, 他们以梅尔·吉勃逊(Mel Gibson)的电影《英雄本色》(Braveheart)作为崇拜聚会的开始. 整个聚会一共播放了六个那部电影的片段. 这次崇拜的程序十分流畅, 他们所做的也很有意思(指很有趣). 这教会是在寻求时下文化与圣经真理的接触点… 唯一的问题是, 他们在崇拜中丝毫没有宣讲神的道.”

 

基督徒要分别为圣, 作圣洁的国度, 才能影响他人. “因此,” 赖若瀚写道, “我们不能因为要迎合潮流, 不落人后, 便一窝蜂地去跟随和追捧一些做法, 而不仔细思想这是否合乎神的心意. 在创新以适应当代听众的时候, 要谨记必须守住的最后防线. 这最后的防线是圣经中所有核心的真理和价值信念, 即整全的信仰系统. 就如保罗说, 是神的‘纯正话语的规模’(提后1:13). 因此要小心, 不可只为了迁就听众, 而削弱真理的要求或信仰的内容, 更不要因为他们想听什么, 我们就讲什么. 世界的市场定律以为, 有寻求就自然会有供应的来源. 但我们得小心辨别圣经中整全的真理, 不要以片面的信息, 取代完全的信仰.”[14]

 

 

(E)       结语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 也是最糟糕的时代”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这是英国文豪狄更斯(Charles Dickens)所著的长篇历史小说《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 1859)的著名开卷语. 这句话也贴切传神地描绘我们现今所处的“后现代”和“E世代”  —  一个最好也是最糟的时代!

 

苏友瑞指出“后现代”的一个弊端, 是从广化到浅化: “网络是最易收集资讯的环境, 却造成只能进行资料收集而无法进行资料整合的严重弊病. … 这些只懂收集资料而缺乏深度资料整合能力的学生, 会进一步变成只懂在网上剪贴、抄袭资料的学生, 也成为大学通识教育老师最头痛的问题  —  学生的作业抄袭网上资料. 虽然网络拓展‘E世代’的知识视野, 达到广化效果, 但… 很可能因为浅化导致远比现实世界媚俗、虚伪.”[15]

 

怎样帮助这一代的人仍能寻获生命的真道, 能扎根于永恒的土壤, 这正是今日传道者的挑战. 另一方面, “后现代”的人较为注重直觉, 较容易接近宗教和属灵的事物, 是一种有利于福音传播的因素. 他们相信有超自然的事物存在, 愿意亲身去感受、去体会, 这也是所有传道者在传讲主道时值得留意的取向.

 

有人曾问美国著名的传道者摩根(Dr. Campbell Morgan): “我们是否要顺着时势来讲道?” 他回答说: “求神怜悯这样的传道者. 我们的讲道不是要顺着时势, 乃是要改变时势!” 这番话实在是道出了传道者真正的使命和托付. 结束前, 赖若瀚的提醒是适切的. 他指出我们在这世代受托作传道者, 必须注意以下三件事:

 

  • 在面对剧变的时候, 要以不变应万变, 紧紧跟随永恒不变的基督.
  • 信仰不能与时代脱节, 但也不能被时代同化, 要做到“入世而不属世”.
  • 要看重自己独特的地位与责任, 先作圣洁的国度, 再作君尊的祭司(如祭司一般将人带到神面前).[16]

简而言之, 传道者必须先正确地明白圣经和洞察时势, 然后忠实地传讲那有改变生命之大能的真道, 运用诸般智慧去传递神那永恒不变的真理, 以此回应“后现代”与“E世代”的挑战. 求主在祂子民当中兴起“通达时务”(代上12:32)、“忠于真道”和“传讲真理”的传道者!

 

 

***************************************

附录一:   “后现代主义的特征

 

麦卡伦(D. McCallum)指出: “后现代主义就是现代主义之后, 意思是超越现代主义.” 科潘博士(Paul Copan)进一步解释: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怀疑.” “现代主义”强调人是自主和理性的主体, 而知识是确定、客观和良善的, 也是人可以掌握的. 但对“后现代主义”而言, 人是主观的, 知识不是确定的, 也不一定是良善的, 这导致“后现代主义”常对人类和世界前景抱持着怀疑和悲观的态度. 赖若瀚精简地道出“后现代主义”的三大特征:

 

1)   对事物多方质疑: “后现代主义”拒绝接受知识的确定性. 他们相信人类不能单单凭理性而明白和确认真理, 人类的智力再也不是真理的裁决者. 除了理性, 还有情感和直觉等. 这导致“后现代主义”对许多事物都抱持怀疑的态度. 就如“人生有目的吗?” “人活着确实有绝对的归宿与意义吗?” “在离婚率节节上升之际, 结婚真的会比单身好吗?” 不少年青人因此对人生感到悲观.

 

2)   注重感官的刺激: “后现代文化”是一种生活形态, 推崇人的感官经验. 人们容易受到声、色、光、影等具体知觉的影响. 作决定时, 以感官的体验作为参考指标要多于受抽象的理论指引. 因此, “后现代文化”强调人有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不须遵从一些外在的标准或规范, 更不要别人告诉他们怎样行事为人, 故有反权威的倾向表现.

 

3)   没有绝对的真理: “现代主义”有一定的思维方式, 是比较客观和可以预测的. 然而, “后现代主义”却如“无定向的风”, 是主观又易变的. 在“现代主义”下教育出来的人, 依然坚信知识与真理是确定而可以掌握的. 但在“后现代主义”教育下的人, 则认为“真理”会因人而异, 不能确定, 所以拒绝有绝对真理的存在.

 

简言之, “后现代主义”就是怀疑“现代主义”, 对它进行反思与批判, 并特别强调没有客观的真理. 我们常听人说: “对你来说那是真的, 对我而言未必”, 或者“这只是你的见解”等等. 这些陈述都反映了后现代主义思潮, 已经持续影响并改变了西方文化, 连东方文化也受到影响. 最可悲的是, 它误导了后现代主义者, 去拒绝圣经的绝对真理, 使他们失去生命的光, 陷入迷惘和失落的黑暗中.[17]

 

 

***************************************

附录二:   “E世代的现象与冲击

 

(A)       面对“E世代”           

常听人说, 我们今日处在“E世代”和“I时代”的危机中. “E世代”中的“E”源于英文的“electronic”(电子). “E世代”是人伴随着互联网发展成长的人,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 深受电脑与互联网的影响, 极端倚赖电子媒介为社交、游戏、学习、寻找资料的伙伴, 甚至让它来主导和操控人的生活, 取代以往世代既有的生活方式.

 

“国际互联网”和“脸书”是“E世代”所常用的其中两大工具. “国际互联网”(World Wide Web, 或译“万维网”)用“网”(web)一词来形容这无形的资讯连接是十分贴切的. “网”四通八达、分布广阔. 但它也可以将人“网”在其中, 使人无可逃脱, 成为可怜的“网中人”.

 

“脸书”(另译“面子书”, facebook)的面世, 使“网上交友”进入新纪元, 让不同地方的朋友之间的交流更方便、更多元化、更不受地域限制, 连那些失去联系多年的朋友也可以借此平台“彼此相认”. 截至2012年6月, “脸书”已有近10亿用户. 其中大半的人, 也常在行动装置上使用各种网络媒体; 而“脸书”的用户则越来越年轻化, 根据2011年5月美国的《消费者报告》(Consumer Reports)统计, “脸书”有750万13岁以下的用户, 10岁以下的则有5百万.

 

 

(B)       “E世代的特征与挑战      

“E世代”虽有“时空浓缩”的优势, 却产生“高举自我”的危机, 也导致“关系疏离”的悲剧.

 

(B.1)    时空浓缩

在“E世代”里, 人际关系是靠社交网路来维持的, 这说明全球“既远且近”(英文称之为“glocal”  —  是将global [全球性]与 local [地方性]二字结合而成的英文简写), 而现实就在当下. 今日, 我们到处都可看到人使用互联网来与别人沟通、消费、购物、开会、消闲, 甚至订立规例等. “E世代”资讯多元流通, 使旅行更便捷, 决策更迅速, 服务更周到, 减少了很多等候的时间.

 

1)   知识加速运送: 既然人们在网上可以随时找到各方面的资讯, 它给平日工作和学习带来各种方便, 甚至在听道的时候, 若对讲台上所讲的不太确定, 也可以立刻上网查询和验证.

2)   世界变得细小: 人越发可以不出门而知天下事. 西半球发生的事, 在东半球立刻可以知道. 远地亲友借着What’s App、Wechat、Skype等, 可以经常相见或互通消息. 即使彼此几个月不能见面, 仍可以透过各种网上的通讯程式, 随时保持联络.

3)   缺少个人空间: 互联网普及, 全球即时通讯发达, 当然有利也有弊. 不少人下班回家后, 仍免不了要借电脑上网来完成远距工作, 甚至旅行时, 仍要回复关于工作的电邮. 这些变相加班, 实在影响工作与休闲的平衡.

 

(B.2)    高举自我

“E世代”与“后现代”一样, 同样是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 人们注重自我肯定: 强调“我”(I)的重要性, 专注于满足“自我”(Self)的需求. 由于强调自我, 往往就忽略旁人, 并且只看重眼前的事物, 而无视于永恒的价值. 总括来说, “E世代”与“后现代”的人有个共同点, 就是专注于实现自我  —  重视自我的特色, 高举自我的特质. “E世代”的人, 就是借着网路和电脑媒介来发展自我: 独立、标新立异、不管他人怎样看自己. 这三种态度若是用得合宜, 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 人往往因为过分强调自我, 所以产生不少问题.

 

2012年一篇网上文章表示, “脸书”的出现间接地培育了一群“自恋狂”. 他们终日注视“脸书”上的朋友人数增加了多少、是否比别人多, 而这些朋友是否喜欢自己张贴的图片文章等. “脸书”所反映的现象, 确实提醒我们“E世代”人们心灵的危机.[18] “自恋狂”(Nacissism)一词出自希腊神话. 一位名叫纳西瑟斯(Narcissus)的美少年, 因为从水中的倒影看到自己, 就被自己的影子深深迷住而无法自持, 不愿离去, 最后他为了与自己的影像结合而跳入水里淹死了(注: 据说纳西瑟斯死后, 化身为水中的一株水仙花, 所以水仙花在英文就称为Narcissus ). 相信我们中间很少有人会爱上自己的镜中影, 但脸书正是一面镜子, 反映出今日很多人可能真的不自觉地爱上了自己.

 

按照美国西伊利诺斯大学(Western Illinois University)的研究, “脸书”上的朋友数量、照片标签及更新动态次数, 往往和自恋程度成正比. 根据研究人员的发现, “脸书”满足了那些有自恋倾向的人, 他们透过脸书来获取人们的反馈, 并想成为关注的中心或重视的对象. 有关“脸书”与自恋倾向的研究, 西伊利诺斯大学并不是先驱, 约克大学(York University)早在2010年就做过类似的研究. 他们也认同常使用“脸书”的人容易陷入自恋, 而且男女两性在脸书上展现自我、自恋的方式不同: 男性多半以留言为主, 女性则偏好发布照片.

 

苏友瑞在“E世代与电脑网络”一文中表示, “在网上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意味着极易获得掌声与认同, 原本这是发展自我的时机, 但更容易造成为了掌声而扭曲真实的自我. 由于网络是大型社会, 人气越高越容易获得掌声, 要受欢迎势必与众人妥协, 赞同更多媚俗观点, 这正是沉迷网络的心理困扰之主因. 情况更严重的, 甚至会特意改变自我迎合众人.”

 

当然, 不是所有使用“脸书”的人都会成为“自恋狂”, 或是带来种种上述的问题. 然而, 这种趋势是必须密切留意的, 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免得掉入互联网的罗网, 成为难以自拔的“网中人”!

 

(B.3)    关系疏离

“脸书”虽然普及, 带给人们一种“相识满天下”的欣喜, 其实却是对一个虚拟世界的错觉; 人们可以在“脸书”上有许多朋友, 在现实中人际关系却十分疏离. 事实上, 有份统计报告说, 在“脸书”上要“结束友谊”的人数从2009年的56%, 增至2011年的63%. “E世代”所面对的人际关系问题如下:

1)  活在虚拟世界: 在现实世界中, “做朋友”或建立友谊关系是需要很多爱心和耐性, 更需要彼此付出, 互相关怀, 并非一蹴而成的事. 但在虚拟世界中, 这一切都可以免除. 只要点几次“赞好”, 就可以算是朋友了, 这样的友谊当然不能与真实世界中建立的友谊相提并论.

2) 缺少正面沟通: 在现今的“E世代”里有个很糟的情况, 就是不少人坐在同一间办公室里或住在同一屋檐下, 彼此仍是用电子工具来联络沟通. 宁愿用电邮、短讯解决问题, 也不想作出直接正面的沟通和回应. 其实, 不用“面对面”的方式来讨论事情, 有时不但解决不了问题, 反而更容易产生误会而伤了感情.

 

3)   接触却仍疏离: “E世代”的人可以用众多不同的管道来沟通, 我们似乎跟很多人有所接触, 但人际关系其实仍是疏离和缺乏感觉的. 简之, 许多人常使用手机, 以电邮、脸书或其他的社交网站或工具传达信息. 这些社交网站常常发出即时的讯息, 发讯者也往往期望得到即时的回应, 这样就夺去了我们不少时间和注意力, 反而导致我们没有时间去发展真实的关系, 以致种种人际关系的艺术逐渐失落, 人们彼此之间的关系逐渐疏离.

 

 

(C)       结语   

“E世代”的人, 特征是要求快速、讲求速度与效率. 他们可以是汇集“开放、快速、浓缩、多元、创新、复杂”于一身的一代, 但也是不稳定的一代. 因为他们真正的问题是没有根, 是肤浅和讲求感官满足的一代. 香港卓越华人知识管理集团顾问王中砥说: “E世代是一群有主见, 却拿不定主意; 有活力, 却没啥实力, 有冲劲, 却没有干劲; 有诸多想法, 但遇事却没什么办法; 十分懂得责备, 却不明白责任; 创意十足, 创造力不足… 的世代.”[19]

 

总括来说, 网络文明如一面镜子, 反照了我们自己, 我们绝对不能忽视网络的普及所带来的挑战和机会. 正因为网络文化多方发展, 有无限的可能, 我们更要殷切地寻问以下四个问题: (1) 我们要追随潮流? 还是要跟随基督? (2) 我们要随心所欲? 还是要塑造人格? (3) 我们是自己生命的主导者? 还是神手中的器皿? (4) 我们的人生是建立在沙土上? 还是建立在磐石上? 求主帮助“E世代”的青年信徒, 有智慧作出明智的选择![20]

 


 

[1]               有关“后现代”(后现代主义), 请参本文附录一, 以及2017年10-12月份, 第115期《家信》的“话题论坛: 绝对的真理死了吗?  —  回应后现代主义(上)”, 载于 http://malaccagospelhall.org.my/2018/03/绝对的真理死了吗-回应后现代主义上/ ; 至于“E世代”, 参本文附录二.

[2]               以下文章主要改编自 赖若瀚著, 《食经讲道  —  当代释经讲道手册》(美国加州: 圣言资源中心, 2014年), 第20-38页. 除了引句和一些特殊情况之外, 此书中的“教会”一词一律改为“召会”, 以符合此字原义.

[3]               同上引, 第20-21页.

[4]               同上引, 第21-23页.

[5]               同上引, 第23-24页.

[6]               提后4:3-4: “因为时候要到, 人必厌烦纯正的道理, 耳朵发痒, 就随从自己的情欲, 增添好些师傅.”

[7]               “趋之若鹜”意思是像成群的鸭子一样争先恐后地跑过去(鹜: 鸭子); 比喻许多人争相追逐, 赶紧跟从.

[8]               赖若瀚著, 《食经讲道》, 第24-27页.

[9]               同上引, 第27-29页.

[10]             同上引, 第29-30页.

[11]             Graham Johnston, Preaching to a Postmodern World: A Guide to Reaching Twenty-First Century Listeners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2001), 第174页. 此书也提供了一些资料, 让传道者可以进入后现代人的心灵世界, 例如在讲道时可以采取互动的方式(第150页), 多用归纳式推理(第151页), 多讲故事(第155页), 而幽默的传达真理也可让听众印象深刻. 无论如何, 约翰斯顿建议“多取用影视或话剧等多媒体道具”(第162页), 这点必须谨慎, 保持平衡, 免得让影视或话剧多过讲道, 倚靠多媒体道具而忽略圣灵的工作和传道的职任.

[12]             赖若瀚著, 《食经讲道》, 第30-33页.

[13]             同上引, 第33-35页.

[14]             同上引, 第35-37页.

[15]             同上引, 第15页.

[16]             同上引, 第37-38页. 赖若瀚说, 信徒应该先作“君尊的祭司”, 然后才作“中保”, 把人领到神面前. 信徒要“把人领到神面前”是对的, 也是信徒该尽的责任, 但说信徒作“中保”, 可能容易被人误解为错误教义, 因为圣经明说“在神和人中间, 只有一位中保, 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提前2:5). 因此, 比较适合的说法是作“中间人”而非“中保”.

[17]             此附录改编自 赖若瀚著, 《食经讲道》, 第4-8页.

[18]             同上引, 第12-13, 18页. 参 Facebook’s ‘dark side’, 研究发现“脸书”与社交自恋的行为有密切关系,  https://www.theguardian.com/technology/2012/mar/17/facebook-dark-side-study-aggressive-narcissism .

[19]        https://julia4christ.org/Parenting/JPeparenting.htm ;

摘自上引书, 第15,18页.

[20]             此附录主要改编自 赖若瀚著, 《食经讲道》, 第10-16页.



作者:

Leave a Reply

Copyright © 2024 MalaccaGospelHall.org.my. All rights reserved. Developed by Passion In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