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经讲道: 烹调艺术十步骤 (一): 选取经文


编者注: 史托得(John Stott)曾说过: “教会最大的需要莫过于恢复释经讲道的事奉.” 诚然, “释经讲道”(Expository Preaching, 英文有时称之为Expository Sermons)是圣灵使用来复兴和造就教会的一种讲道方式.[1] 我们在上期探讨了释经讲道的入门(其定义和取向)与基本理念, 包括释经讲道的圣经基础、模式、范例、目的等等. 本期, 我们将开始探讨如何预备和进行释经讲道.

(A)      引言

赖若瀚

许多圣经学者或神的仆人以不同画像来形容讲道, 例如奎克(Michael J. Quicke)视讲道犹如“畅泳”, 讲道者需要全然投进圣言的活水中, 包括: 浸沐、解经、构思、传讲与经历等. 格兰特与韦列(Reg Grant & John W. Reed)认为讲道有如“火箭升空”, 从起初的“开探矿脉”(解经找到主语和补语), 直到最后“变换航道”(讲道的创意表达), 全部共十一个步骤来形容讲道. 伍权彬则看讲道如“戏剧的四度创作”: 先是神在圣经启示上的创作, 再来是讲道者在讲章编制时的创作, 接着是讲道者在讲章宣讲时的创作, 最后是听道者在听道或行道时的创作.[2]

美国加州“圣言资源中心”的会长赖若瀚却以“烹调与饮食”来比喻讲道, 为其著作题名为《食经讲道》, 既合乎中国人“民以食为天”的文化, 又富有创意和味道, 且不失其庄重的真理.[3] 天道学院的院长区应毓在《食经讲道》的序言中写道: “讲道是一门科学, 有一定的法则规律; 讲道亦是一门艺术, 可以有创意的发挥. 赖若瀚牧师将讲道与烹饪相比, 恰到好处地把科学方法与艺术手法融会贯通起来. 常言道: 读经犹如进食, 不可偏食, 务要按时进餐; 讲道岂不是犹如烹饪, 品尝者与厨师互相交流, 相辅相成, 且相得益彰.”[4]

讲道必须有三: 有道、有理、有情; 就是以神的话为基础(有道), 讲得井井有条、解释正确、应用适当(有理), 还要有合宜的喻证、真情的流露(有情); 这不仅能够以理服人, 更能以情感人. 赖若瀚的《食经讲道》确实在这三方面都有极佳的教导和模范. 此书厚达777页, 我们将在这几期的《家信》中精简地带出此书重点.

(B)       预备讲章的十步骤: 概要简介

《食经讲道》共分八大部分, 其中最主要的是讨论预备讲道过程的“烹调艺术篇”, 共十大步骤, 与罗宾森(Haddon Robinson)书中所述的十步骤虽然相近, 却仍有不同.[5] 以下是赖若瀚的预备讲章十步骤:

预备讲章的十步骤
1 选取经文 选择一段完整单元的经文, 然后用默读、诵读、读重点、读译本、默想、祷读和背诵来初步处理经文.
2 解释经文 先观察经文, 再勤发问题, 然后采用一些久经试验的解经原则去解释, 务求按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3 找出主题 找出经文的主题, 并将经文主题经过处理, 先看它是否有受到文化因素所规限, 确定没有了, 再找出神学主题, 并看它是否与圣经的教导相符, 然后可以作为讲道主题, 预备讲章.
4 写下大纲 根据主题, 写出忠于经文的讲道大纲.
5 加插例证 可以采用辅助材料, 如解释与辩证、故事与例证、幽默与谐趣来丰富讲章的内容.
6 遣词用字 在遣词用字上要下一点功夫. 多用简单的、精确的、分量较重的、重叠或同义的、具体的描述, 最好用一些能触及五官, 以及带画像等用语.
7 会众情况 在预备讲章时, 要特别注意会众的情况. 认识他们的性别、年龄、语言、文化、职业与背景; 又了解他们的需要、忧虑与灵命情况等.[6]
8 列出应用 透过多种设计, 用需要实践原则作大纲、建立实用性张力、多采用应用例证, 建议实践的方案, 发出挑战与感召, 并设立讨论回应小组等来让会众应用信息.
9 结论归纳 用不同的方法来归纳、应用, 将信息带到高潮, 让会众留下深刻印象.
10 引论题目 用不同的方式设计引言及题目, 使会众一开始听便产生兴趣, 进而打开心门, 继续聆听.

(C)      预备讲章的十步骤: 逐一分析

步骤一:   选取经文

(一) 两个世界互动

预备一篇讲道可有两种不同的进路: (1) 按经卷选定经文(以经文的教导为出发点); (2) 看需要选定经文(以会众/听众的需要为出发点). 讲道者必须在这两者之间寻找平衡.[7]

(1)按经卷选定经文 ::::::::::::::::::::::::::::::::::::::::::::::::::::

  1. 优点:
  1. 传讲一些充满重要真理, 却是常被忽略的经文.
  2. 遇到有较敏感的经文与讲题, 不会让人以为讲道者带有针对性.
  3. 省时省力, 不须为每周的经文与讲题搜索枯肠(注: “搜索枯肠”指动脑筋极力思索)
  4. 让会众对神的启示有较全面的认识
  1. 步骤:
  1. 半年或一年前, 在教牧同工会议中定好下年度的讲道系列计划.
  2. 让经文在讲道者、编排者心中有一段酝酿的时间.
  3. 将要讲的书卷仔细阅读并分段, 定出初步的主题与大纲.
  4. 系列不要太长, 以6至8讲为佳.
  5. 系列中的每篇讲道既有连系, 也是独立的信息.[8]

(2)看需要选定经文 ::::::::::::::::::::::::::::::::::::::::::::::::::::

  1. 优点:
  1. 针对性大: 单元式的讲道可按近期的环境或发生的事件来选定讲题, 例如金融风暴之后讲“知足的定力”(提前6:6-10; 腓4:10-13); 在灾难之后讲“趁着白日”(约9:1-5)等, 都能适切时需, 帮助信徒明白面对问题的原则和方向.
  2. 机动性广: 若把“系列性的讲道”喻为航空母舰, “单元式的讲道”则像驱逐舰. 前者涵盖的范围广阔而有系统(连贯性), 但要转动就比较困难; 后者则较有机动性(灵活性), 可在讲道一周前甚至数天前才选定主题和经文.
  3. 实用性强: 两三个月才讲道一次或偶尔讲道的教牧同工, 可以考虑采用单元式的讲道, 经文可以按当时的感动而选择, 也可以针对会众特殊的需要而预先选定.

“凡以圣经为本的有力讲章必有“双焦点”, 它反映经文中的概念及发展, 也要反映听众所关心及所面对的问题. 只有透过切题及以圣经为本的讲道, 人们才能明了及经历永生神今日要向他们说什么.”

罗宾森 (Haddon Robinson)

  1. 步骤:
  1. 按读经的感动或领受来选取经文.
  2. 按节期或特别日子来选取经文.
  3. 遇有特别需要或发生重大新闻, 应选取适切的经文.[9]
Grant R. Osborne

有者认为, 以释经讲道的方式来讲解圣经的一卷书, 很难针对教会的需要. 其实这是一种错觉, 因为经卷和需要可以相辅相成, 由圣灵引导和驱策彼此的互动, 两者缺一不可. 这正是罗宾森所建议的“双焦点”(bi-focal), 又是奥斯邦(Grant R. Osborne)所提倡的“螺旋”: 从经文的原本意义到今日教会的需要, 从经文的地平线到读者的地平线, 再从读者的需要回到经文的诠释.[10]

(二) 选定经文守则

(1)找出完整思想单元 ::::::::::::::::::::::::::::::::::::::::::::::::::::

选用经文时, 要特别留意经文思想的完整性. 不论是一节或是多节的经文, 它必须是完整的单元. 一节经文若具备完整思想, 如 徒1:8、约3:16, 而且涵盖丰富的内容可以发挥, 即可选用.

千万不可将事件任意切割, 或传讲一段思想不完整的经文. 讲道者在预备时必须把经文多读几遍, 掌握整卷书的脉络, 明白作者写作时的思想层次, 且要特别注意经文的段落或事件的分界线, 找出最合理的分段, 再作挑选.

值得留意的是, 译本中对经文章节的分割(分段), 有时未必与作者的原意切合【例如 约7:37-39; 参本期《家信》的“圣经问答”中的解释】, 故讲道者必须自己作出探究, 不能照单全收. 简言之, 说明文的分段要注意上文下理, 主要连接词和主要动词; 叙事文的分段要注意时间、地点与人物的转变等.[11]

(2)按照讲道时间长短 ::::::::::::::::::::::::::::::::::::::::::::::::::::

讲道有时间限制(30分钟、40分钟或者1小时等). 若时间短, 要讲的经文较长, 就不宜选取整章经文, 不能将有关经文所有的“发现”都告诉会众, 必须配合时间限制, 有所取舍, 或分成两次或更多次来传讲.

选取或长或短的讲道经文, 因人而异. 但原则是不要太短, 以致讲道内容不够丰富, 也不要太长, 免得走马看花, 或匆匆结束. 简之, 我们可以归纳说: “一段适合讲道的经文, 是在限制时间内, 可以传递合一信息的完整单位.”[12]

(三) 初步料理经文

(1)初步料理经文的重要 ::::::::::::::::::::::::::::::::::::::::::::::::::::

赖若瀚指出, 经文必须用时间沉浸在其中, 经过默想和消化, 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 默想就如同烹调时的腌制过程, 让汁液可以进到肉里, 煮出来就更美味. 很多好的菜式也必须花时间腌制, 有些是一二十分钟, 有些更要用上半天或隔夜. 同样,  经文在讲道者心中也要有足够的孕育过程, 信息才会更加深刻有力.

为讲道而读经, 容易令人利用圣经来达到个人的目的, 那是快餐的煮法, 缺乏营养. 当然, 因突发事件以致时间紧迫, 不得已而采用这做法, 这属于例外情况. 最好是先为自己(指自己灵命的成长)而读经, 乐于沉浸在经文里, 让自己的生命先受感染.

另一方面, 也不要将“灵修式读经”与“解经”分家. 有人认为灵修式的读经不需要明白经文的意思, 只要感受神的同在就够了. 将“灵修”与“解经”用两种标准处理, 容易让“感觉”来主导, 有时会有所偏差. 因此, 毕德生(Eugene Peterson)倡议“默想式的解经”(contemplative exegesis), 他说: “祈祷是我进入全职事奉时所认定的核心.”[13]

有一种属灵操练叫“灵读”(Lectio Divina), 流行至今已逾千年, 仍有实用功效. 它可分为下列六个步骤:

  1. “静修” —  内心向神敞开, 向神仰望.
  2. “灵读” —  以心灵恭读, 准备与生命的道相会.
  3. “默想” —  将神的话语里外研读, 反复细细品味.
  4. “心祷” —  心灵与心智向神祷告
  5. “沉念” —  沉静默念, 安息在道里面
  6. “热望” —  热切传递生命的粮[14]

作为传道者, 我们要与圣经对话交谈, 听取经文的意思. 在一个对话中, 一定要尊重对方、聆听对方、明白对方. 我们很容易将圣经变成“缄默的文本”, 只看我们想看的. 又或者倒转过来, 只由“我们讲话, 圣经聆听”, 并非让“圣经讲话, 我们聆听”. 传道者要养成一种习惯, 坐在圣经面前先聆听, 听见之后, 才有所回应, 正如旧约撒母耳对神的谦卑祈求: “请说, 仆人敬听!”(撒上3:10).    

(2)初步料理经文的方法 ::::::::::::::::::::::::::::::::::::::::::::::::::::

福斯富(Ron Forseth)提出初步料理经文的25种方法. 赖若瀚选取其中七种来讨论:

  1. 默读: 各人按自己的阅读速度和吸收能力来调节. 即使速读经文, 也可助人对经文有概括的理解. 现代人得天独厚, 在等车、等人或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时, 可以用手机来默读神的话语; 也可带着MP3来聆听神的道, 是另一种吸收圣经的方法.
  2. 诵读: 在主耶稣的时代, 人往往将圣经大声读出来, 埃提阿伯的太监正是这样的读法(徒8:28). 读出声音会比默读慢, 印象却更加深刻. 诵读有两个重点: (1) 默诵: 诗1:2说义人“喜爱耶和华的律法, 昼夜思想… ”; 这节的“思想”一词在希伯来原文是“念诵”或“唱诵”(它与 赛38:14的“呢喃”一词在原文是同一个字); (2) 感受: 将经文“内在化”, 不是客观性, 乃是主观性, 是近距离的接触.
  3. 读重点: 将重点放在经文中不同的位置, 再三咀嚼, 会有不同的感受; 例如 诗23:1的“耶和华是我的牧者”(试把重点放在不同位置来读):
    •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
    • 耶和华我的牧者
    •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
    •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
  4. 读译本: 读不同译本可能会有不同领悟; 例如读完《和合本》后再读《新译本》(或其他英译本如KJV、NKJV、Darby、NIV等等), 注意那些不一样的翻译和重点, 必能发现其中有不同的味道和色彩.[15] 例如:
例一 : 哥林多后书 3:6
《和合本圣经》 “… 因为那字句是叫人死, 精意 (或作: 圣灵)是叫人活”
《新译本圣经》 “… 因为仪文会使人死, 而圣灵却使人活”
《现代中文译本》 “… 字面上的法律带来死亡, 但是圣灵赐生命”
例二 : 罗马书 7:6
《和合本圣经》 “但我们既然在捆我们的律法上死了, 现今就脱离了律法, 叫我们服事主, 要按着心灵(心灵: 或作圣灵)的新样, 不按着仪文的旧样.”
《新译本圣经》 “但现在, 我们既然向那捆绑我们的律法死了, 就脱离了律法的约束, 好让我们用心灵的新样子, 而不用仪文的旧方式来服事主.”
《现代中文译本》 “但是, 现在法律已经不能拘束我们; 因为从管束我们的法律来说, 我们已经死了. 我们不再依照法律条文的旧方式, 而是依照圣灵的新指示来事奉上帝”
  1. 默想: 讲道者既用头脑去思想, 也要用心灵去感受经文的信息. 默想不是解经, 而是敞开自己的心灵, 让神透过祂的话使我们看见自己, 进而透过经文与神有深切的会晤.

    默想不能速成, 与神会晤也不是几分钟便可以完成的事. 要先找个安静的环境, 放松自己, 然后默想经文, 直到经文在自己心中融会贯通. 可以将预备讲道的时间分摊开来, 有时默想, 有时钻研, 再来默想, 相信每次都会有意外的收获.

    赖若瀚说得好: “讲道者若把经文在心中孕育, 时候到了, 信息就会涌现出来. 透过直接的读经和默想所得出来的感动与心得, 能产生真正的力量. 我经常发现, 最有力量的讲道也是最贴近经文的真义; 是曾在内心经过孕育、感动, 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的信息.”

  1. 祷读: 在默想之后, 将所理解、经过消化的信息, 用祷告向神表达, 倾诉心声. 这种属灵操练的好处是能将对经文理性的了解, 化作感性的回应, 将客观的真理“内在化”, 转变成为主观(自己)的经历.

    赖若瀚述说本身的经历. 数年前, 他的女儿产后有忧郁症. 在那一段时间, 腓4:6-7成了他的良伴: “应当一无挂虑, 只要凡事借着祷告、祈求和感谢, 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 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 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

    赖若瀚写道: “我差不多每天都用这段经文来祷读. 我祈祷的内容大概是: ‘神啊, 我相信祢的应许, 但这一刻要我一无挂虑实在十分困难. 我现在借着祷告、祈求和感谢, 求祢将出人意外的平安赐给我, 让我可以有力量继续生活与事奉, 不被忧虑所蚕蚀. 求主不单赐我这样的平安, 更赐给我女儿同样的平安.’ 后来经过一个多月的折腾, 她因为换了另一种药, 病情得以好转. … 感谢主的恩典!”

  1. 背诵: 将金句读出、写下或贴在墙上, 不断诵读, 直到存记在心. 无论如何, 在背诵金句时, 当注意上文下理, 甚至将全段背诵更佳. 简之, 要用各种方法将神的话常常充满我们的心灵. 读经不是只为讲道, 更要与主耶稣建立亲密的关系.[16]

结语

传讲神话语的人必须勤劳读经, 好让神透过祂的话来作洁净的功夫. 当神的话语透过我们传开, 我们(包括我们的听众)也就得到洁净. 有些讲道者习惯跪在神的面前读经. 我们也可以写下灵程日记, 记录神的话语带来的感动与亮光. 英国著名的布道家司布真(C. H. Spurgeon)曾说, 读神的话, 要读到一个地步, 连自己的血都有圣经的“血素”(Bibline). 意思是, 读经须读到深切之处, 在受伤时, 从流出来的血可以辨认出有圣经的味道与色素.

传道者越熟悉神的话, 圣灵就越有空间在我们生命中工作. 当头脑里越多充满神的话语和本乎圣经的默想, 讲道的时候就越会有丰富的材料(也越能被圣灵所带领和使用).[17] 诚愿我们更深地经历和体会主耶稣对门徒所说的话: “…圣灵, 祂要… 叫你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话”(约14:26).


[1]           鲍曼(Daniel Baumann)在《当代传道入门》中指出, “释经讲道是根据一段至少两节的经文, 讲道的主题与主要的分段都从经文而来. 经文的中心思想只出自经文, 并不倚重其他的经文. 讲道本身具有一个主题, 而且尝试要表达一个从古至今都真确无误的信息. 它不是逐节地解经, 亦不是纯粹解经或是将个别主题中的不同思想放在一起. 信息有一个单独主题, 是从经文而出的.”

[2]           赖若瀚著, 《食经讲道  —  当代释经讲道手册》(美国加州: 圣言资源中心, 2014年), 第xiii页.

[3]           “食经”中的“食”可作动词用, 是“吃下经言”之意. 这与先知以西结和使徒约翰领受异象时要“吃下书卷”意思相符. 此外, “食经”与“释经”无论在普通话或粤语都属谐音, 故“食经讲道”读来让人想到“释经讲道”. 最后, “食经”亦可作名词用, 是“食谱”之意. 中国名著《食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典食谱, 教人烹饪各种美食佳肴. 赖若瀚也希望借其所著的《食经讲道》一书, 提供讲道者一本“食谱”, 得以“烹调”出一篇对信徒灵命“有益健康、美味可口、回味无穷”的美食讲道.

[4]           赖若瀚著, 《食经讲道》, 第x页.

[5]           罗宾森的十步骤是: (1) 选取经节; (2) 研究经文; (3) 发现解经概念; (4) 分析解经概念; (5) 建构讲章概念; (6) 决定讲章目标; (7) 完成讲章目标; (8) 建构讲章大纲; (9) 充实讲章大纲; (10) 预备引论和结论.

[6]           这第七步骤, 赖若瀚将之命名为“会众研究”, 但本文采纳一个比较简明的标题, 称之为“会众情况”.

[7]           赖若瀚著, 《食经讲道》, 第137-138页.

[8]           同上引, 第138-142页.

[9]           同上引, 第142-143页.

[10]         同上引, 第138页.

[11]         同上引, 第144-145页.

[12]         同上引, 第147页.

[13]         同上引, 第147-148页.

[14]          唐佑之著, 《讲坛千秋  —  讲道的神学、文学与艺术》(香港: 浸信会神学院, 2005年), 第95-97页.

[15]          关于圣经译本的使用, 我们也必须谨慎明辨, 因为许多现代的译本虽宣称它们是根据“更早期、更可靠”的古卷, 但事实上, 这些古卷(例如《西乃抄本》和《梵蒂冈抄本》)的准确可靠性也深受质疑; 请上网参阅“识别真伪基督(五)”一文中的“附录三再思《梵蒂冈抄本》和《西乃抄本》的可靠性”; http://malaccagospelhall.org.my/2015/08/识别真伪基督五-圣经的经文不可尽信下/ .

[16]         赖若瀚著, 《食经讲道》, 第149-153页.

[17]         同上引, 第153-154页.



作者:

Leave a Reply

Copyright © 2024 MalaccaGospelHall.org.my. All rights reserved. Developed by Passion In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