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读神学”的一些反思: 作“神学生”与“圣经学生”有什么分别?


 

(A)       引言

今天许多教会领袖都鼓励信徒去“读神学”或“上神学课程”. 对于想要事奉神的基督徒, 更是必须“修读神学”或“考取一个神学文凭或学位”. 有一个名叫忠明(假名)的基督徒, 上大学后在某教会竭力事奉, 并在学生小组事工上看见果效. 他经常跪在神面前祷告, 也常在读经时深感神在向他说话. 他已决定全职事奉神, 当地教会十分肯定他的恩赐与呼召, 所以鼓励他去读神学. 他对圣经有许多不明之处, 在深感不足的情况下, 便踏上神学院的装备之路.

 

半年之后, 星移物换(星辰移位, 景物改变了). 忠明每天花费大量时间背记希腊文的各种时态变化、希伯来文的单词和动词的各种形式、旧约列王的名单、保罗旅行布道的行程细节等, 也开始学习书写解经报告. 这一切虽然辛苦, 但想到对解经很有帮助, 忠明便咬紧牙关, 坚持下去. 等到他完成词汇研究、句型结构, 以及各种综览和评析之后, 还要研究和评析不同神学家的种种作品和思想. 到了这个阶段, 忠明发现历代以来的神学思想极其错综复杂, 且常彼此冲突, 逐渐地, 忠明感到祷告、读经和作见证要比进神学院之前困难得多. 神活泼的话语已不如往昔.

 

忠明为此感到非常纳闷, 加上他发现许许多多著名的神学博士和神学教授, 竟然不信主耶稣的神性和复活, 不信圣经的神迹和预言! 又有一些著名的神学家虽承认圣经是神的话语, 却不承认圣经的每一句话(指圣经原稿的每一句话)都是神所默示的, 不承认圣经有绝对的权威, 或不相信圣经是绝对无误的. 忠明不禁扪心自问: “我究竟是跟从神, 还是跟从神学家?” “我是在遵从神的圣经, 还是遵从人的神学?” “我到底是作圣经的学生, 还是神学的学生(神学生)?” 忠明的反思让他恍然大悟…. 

 

以上的经历给了我们一些重要的启迪, 启发我们去分辨神学与圣经的区别, 也开导我们去警惕读神学的一些危险. 毕竟神学不同于圣经,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读神学”呢? 首先, 我们必须了解什么是神学, 然后思考神学虽有重要性, 但也有其限制和危险.[1] 

 

 

(B)       什么是神学?

(B.1)   神学的定义

马有藻 (Dr. Denny Ma)

根据马有藻, “神学”(Theology)二字本是异教徒首先采用的,[2] 后来才被基督徒将该词转接过来, 用在对神的研究方面. “神学”二字乃“Theos”和“Logos”二希腊文字拼合成的. 前者意思是“神”, 后者意即“话语”. 所以“神学”就是有关神的话语, 即有关神的研究, 或有关神的学问. 简言之, “神学”就是“学神”(学习关于神).[3]

 

唐佑之 (Samuel Tang)

曾任香港浸信会神学院院长及教授的唐佑之给“神学”下的定义是: “神学是神之学, 神是永生的主, 有祂的工作以及与人的关系. 神学为寻求神创造之意义, 尤其是人与祂的实况, 神为人成就救赎的工作.”[4] 换言之, 神学是研究关于神, 以及祂的工作, 包括祂的创造和救赎之工.

 

郑国治 (David Tey)

对于教牧学博士兼国际华人布道团主席郑国治而言: “神学是研究认识神, 并论到神与宇宙关系的一门科学. 让我们知道人与神的关系; 人与灵界的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 人与己的关系; 人与物的关系. 狭义的说, 神学是对神本质的一种解释; 广义的说, 是研究神的本质、存在、属性、启示、教义、并与人及万物之关系的科学.”[5]

 

 

(B.2)   神学的范畴

神学研究的范畴相当广泛, 通常分为十大界域, 而马有藻再附二条, 是近代新加的范围:

 

  1. 圣经论(Bibliology): 有关圣经的来源论、启示论、默示论、成正典的过程及准则、抄本的流传、版本的批判等.
  2. 神论(Theology Proper): 神的存在、属性(attributes)、工作, 及三一神论(三位一体论)等均在此讨论.
  3. 基督论(Christology): 讨论基督是三一神的第二位格; 基督神人二性、祂的历史可靠性、祂的职分、工作及使命等.
  4. 圣灵论(Pneumatology): 探讨圣灵是三一神的第三位格, 及祂在旧约时期、新约时期、教会时期、及在将来灾难时期而至千禧年国时期的工作.
  5. 人论(Anthropology, 马有藻译作“人性论”): 有关人的来源、性情、救赎、归宿等.
  6. 罪论(Hamartiology): 研讨罪的始源、性质及结果等.
  7. 救恩论(Soteriology): 查考救恩在神计划中的地位, 基督之死如何完成救赎, 圣灵怎样为罪、为义、为审判叫人受责备等.
  8. 教会论(召会论, Ecclesiology): 研究教会在神救恩计划中的地位及其性质、组织、圣礼等.
  9. 天使论(Angelology): 天使的被造、目的、堕落、成为鬼魔、邪灵等都在这范围之内.
  10. 末世论(Eschatology): 简介各类末世论的系统, 如前千禧年派、后千禧年派, 或无千禧年派; 教会(召会)被提论、复活论、灾难期论及新天新地、永远国度论等.
  11. 目的论(Teleology): 神创造世界的目的、救赎的目的、选立以色列的目的、呼召教会的目的、第一与第二次降临之目的等; 换言之, 一切与神工作的目的有关的, 都在这里讨论.
  12. 教牧论(Pastorology): 有关教牧的范围, 涉及基督徒的生活、教牧人员的资格、条件及使命, 与教会对内的行政、对外的宣道等.
  13. 以色列论(Israelology): 以圣经观点研究以色列国; 包括她最初的蒙召、过去的历史、现今的状况, 以及荣耀的未来.
  14. 圣父论(God the Father): 探讨圣父是三一神(God the Trinity)的第一位格; 包括祂的职任、工作与赐福.[6]

 

 

(B.3)   神学的类别

上文所列神学研究的范畴共有十二大款, 它们统归不同的部门, 共分六大类:

 

(1)   系统神学(Systematic Theology): 将神学有系统地分析, 有条理地阐明.

  1. 教义性(Doctrinal): 尤其是指基督信仰内主要信仰的阐释, 如圣经论、神论、基督论、救恩论等【注: 上文2 (神学的范畴)内的十四项主题或界域都可归纳在“系统神学”所研究的范围内】.
  2. 主题性(Topical / Thematic): 在某一教义的定论中再选当中的要题, 加以更深入的研讨, 如“称义论”、“成圣论”、“恩约论”、“原罪论”、“三一神论”等.

 

(2)   圣经神学(Biblical Theology): “系统神学”是全圣经性的(以整本圣经为范畴), “圣经神学”则以圣经书卷的组别为主; “系统神学”的定论乃多各据人的哲学构思, 或教会对它的观点而达成, 而“圣经神学”则多根据圣经书卷的历史背景而成, 如申命记与当时近东宗主条约(Suzerainty Treaty)的关系; 创世记15章血约订立的过程与当时的背景之关系等.

  1. 旧约和新约(OT/ NT): 特研圣经书卷组别的神学命题, 如“五经的神论”、“大先知的末世论”、“福音书的基督论”等.
  2. 书卷及作者(Books / Authors): 如约翰的神学(将书信及启示录也放入其内)、保罗的神学、约翰福音的神学、罗马书的末世论等.

 

(3)   历史神学(Historical Theology): 着重神学观念在教会史中的变化.

  1. 教会历史(Church History): 研究教会在历史上的进展, 在进展时的阻挠, 及教会如何克服或渡过艰难.
  2. 神学/基督徒思想史(Christian Thought): 追溯一些重要教义的形成或定型的经过, 及在教会时期中一些神学思想的变动或兴起.

 

(4)   护教神学(Polemic Theology): 这是辩护基督信仰的神学, 所以不只基督信仰本身的可靠性是讨论的范围, 其他宗教也在探讨之内.

  1. 护教学(更正确译为“护道学”, Apologetics): 又称为“辨道学”、[7]“卫道学”或“辨惑学”. 凡有关基督信仰的可信性, 诸如神的存在、圣经的可靠性、基督是神的儿子、神迹的可能、科学与信仰、天灾横祸与世界的苦难等都受严谨的钻研.
  2. 宗教的比较(Comparative Religions): 除了基督信仰本身外, 世界上其他宗教信仰甚至是异端也在这领域内加以评判.

 

(5)   实践神学(Practical Theology): 从神学理论的研讨进入实际工作的研究方面.

  1. 教牧学(Pastoral Ministry): 尤其涉及教会管理、教牧人员、教牧方法与技巧, 如讲道学、释经学、辅导学等都都列入这类别之内.
  2. 宣教学(更正确译作“宣道学”, Missiological Ministry): 着重如差传学、个人布道、露天布道、影音布道、大众传播等.

 

(6)   生活神学(Personal Theology): 这类别是关于基督徒的自身生活、属灵生命及其伦理观等.

  1. 基督徒生活(Christian Life): 信徒个人灵命的长进, 如灵修生活、祷告生活, 甚至家庭生活也在这领域内讨论之.
  2. 基督徒伦理观(Christian Ethics): 这是有关基督徒的伦理观, 他的伦理基础、根据或权柄, 以至他对某些伦理难题, 如堕胎、死刑、怜慈处死(安乐死)、战争、同性恋、说谎等等伦理问题都在这栏内加以研讨.

 

除了以上六大类别, 还有其他各式各样的神学, 诸如: 黑色神学(Black Theology)、解放神学(Theology of Liberation)、希望神学(Theology of Hope)、过程神学(Process Theology)、后现代神学(Post Modernism Theology)等等【注: 马有藻将上述五个神学归纳在“新兴的基督教神学思潮”之内】. 此外, 还有所谓的加尔文神学(Calvinistic Theology)、亚米纽斯神学(Arminian Theology)、圣约神学(Covenant Theology)、时代论神学(Dispensational Theology)、天主教神学(Catholic Theology)等等【注: 殷保罗(Paul P. Enns)将上述五个神学归纳在“教义神学”(Dogmatic Theology)之内】. 有关上述神学的简介, 请参本文附录一.

 

 

(B.4)   神学的派别

马有藻指出, 在基督信仰的圈子内, 因着人对神的话语(圣经)有不同的解释, 所以便产生甚多的神学派别, 而每一学派都以自己的见解为最正确, 叫一般信徒不晓得如何跟从. 今日三大神学巨头是: (1) 恩约神学(Covenant Theology) [或称“改革神学”(Reformed Theology), 因这是改革家的主要神学, 如长老会]; (2) 亚米纽斯神学(另译“亚米纽神学”, Arminian Theology) [或称“循道神学”, 因这是循道会主要的神学]; 及 (3) 时代神学(Dispensational Theology). 若要将这三者略加解释, 也非要费一番唇舌不可.

 

可是, 若要批判所有的神学派别, 最安全而准确的途径乃是试观他们对神话语的基本态度如何, 而分别出他们是否正确(正统)或不正确(不正统). 故此, 这方法是一个取舍的准则. 在所有的神学派别中, 他们对圣经的态度可分为三大类别, 这三大神学主流是:

 

()     自由派(Liberalism, 或简称新派”)

这派人士认为圣经不是神的话语, 圣经只是人的思想, 是人对于神的存在而有的一种哲理, 一来毫无科学根据, 二来充满迷信与怪诞的记录, 内中唯一可取是仍有一些颇好的伦理教训, 可作警世之用. 这派对圣经的态度竟然如此, 信徒大可不需理会. [注: 一些著名的自由派神学家是: 哈纳克(Adolf von Harnack, 1851-1931)、福斯迪克(Harry E. Fosdick, 1878-1960)等等【GTC:155】]  

 

()     正统派(Orthodoxy)

正统派(即保守派、福音派、基要派)认定圣经是神的启示记录, 全部不折不扣的是神的话语, 是信徒生活与信仰最高的权威及准侧. [注: 一些著名的基要派神学家是: 梅钦(J. Gresham Machen, 1881-1937)、司可福(C. I. Scofield, 1843-1921)等等【GTC:156-157】]  

 

()     新正统派(Neo-Orthodoxy)

新正统派对圣经的态度可分为二: 一些人认为圣经“含有”(contains)神的话语, 是神学与信仰的部分, 而非历史或科学那部分. 另一些则认为圣经可“变成”(becomes)神的话语; 神的话语是整部分的, 没有神学、信仰、历史、科学等的划分. 当信徒研读圣经时, 那段经文对他的存在产生莫大的关系, 那时他突受感动起来, 觉得自己生命的存留与创造生命的主宰有一个接触(encounter), 那时, 那段经文顿时“变成”神的话语了(故此观点也称为“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的圣经观). 我们不该接受这观点, 原因有二: (1) 神学或信仰都建立在历史的证据上, 故二者不能解体; (2) 若以个人的感动来决定圣经的性质, 这实在是无稽之谈, 况且人的感动有时也颇可疑及多变化. [注: 一些新正统派神学家是: 巴特(Karl Barth, 1866-1968)、布尔特曼(Rudolf Bultmann, 1884-1976)、布仁尔(Emil Brunner, 1889-1966)、尼布尔(Reinhold Niebuhr, 1892-1971)、何登(William E. Hodern)等等【GTC:169-177】]  

 

 

(C)       神学重要吗?

从上文“神学的范畴”(参B.2项), 我们看见神学研究的范畴广泛, 而其中的主题都是重要的. 郑国治评论道: “圣经… 含有… 神论、基督论、圣灵论、救赎论、教会论、人伦、罪论、天使论、魔鬼学、末世论等各种神学(注: “各种神学”应作“各种教义”). 有正确的圣经神学观, 信仰才会有坚实的基础.”[8]【注: 郑国治在此强调的是“正确的圣经神学观”, 因为事实上, 神学界充斥着“错误的神学观”】

 

马有藻从五方面解释神学的重要性:

(1)   为真理作归纳或演绎的定论(For Induction- Deduction): 神学家平诺克博士(或译: 平诺, Clark H. Pinnock)认为: “福音派的真理皆是用归纳法推演得来的”, 这是正确的见解, 只是偏重一面定论真理之法. 真理的推演是靠归纳与演绎两法(编者注: 先归纳, 后演绎). “归纳法”(Induction)是从一大堆的真理中找出其中的细节, 将之分门别类成为(归纳)定论, 如“神是爱之论”、“神是公义之论”. 至于“演绎法(Deduction), 它则是从定论中演变成原则, 再回到那“一大推真理”中找着其支持或根据, 如从“神是爱之论”演绎出“神看顾人、记念人”的属灵真理(之原则), 再回到整个真理(特指圣经的真理)中找出根据, 坚立定论. 归纳真理与演绎真理两法只是从两个不同的方向寻找真理, 来定论真理. 神学的研究便是定论真理.

 

(2)   为真理作系统性的定论(For Systematication of Truth): 圣经中的真理包罗万有, 将之归类并组织起来, 这是系统化之的过程, 如“神是爱”、“神是公义”等可统归为神的属性, 而“神的创造”、“神施行审判”等归为神的工作. 又将一切有关神的真理组织起来, 成为一套的“神论”或其他主题. 神学的研究便是系统化真理.

 

(3)   为真理作定准化或正典化的定论(For Standardization or Canonization of Truth): 真理经过系统化, 便成为多种的定论, 这些定论又需要加以定准, 以便给信徒使用, 成为信徒生活与信仰的准则. 初期教会(召会)在很早的时候便将某些真理“楷模化”、“定准化”或“正典化”了(参 罗6:17的“真理的模范”; 多1:4的“共信之道”等). 根据瑞士神学家布仁尔(Emil Brunner)[9]所说的, 这“楷模化”真理的始因, 是为了对付异端渗入教会的缘故. 神学的研究便是辩护真理、定准真理.

 

(4)   为真理作教义化的定论(For Catahetization of Truth): 初期教会为了将真理教导慕道者或初信徒, 便将真理编成课本或册子, 帮助信徒容易领会及接受. 这方面的需要便成为神学研究的前提. 神学的研究便是教条化真理.

 

(5)   为真理作伦理化的定论(For Ethicization of Truth): 教义信仰与信徒的生活不能脱节. 真理不是一些象牙塔式的空谈, 而是信徒处事待人的伦理准则. 神学的研究便是伦理化真理, 将真理中的伦理原则定准, 作为信徒生活的引导.

 

 

(C)       神学的局限

(C.1)   神学的限制

马有藻在其所著的《基要信仰概论》中承认, 神学的研究并非毫无困难的, 这些问题的产生可能基于三个原因:

 

  1. 启示的性质: 圣经虽是神的启示记录, 然而这些记录并不“完全”. 这并不是说圣经启示有瑕疵. 圣经的启示是完善至美的(perfect), 只是不详尽(incomplete) 【若要详尽, 即使上百本书都无法容纳(参 约20:30; 21:25), 所以圣经在记录神的启示方面, 神是精选了一些重要事件和教训, 使整本圣经不会过于冗长, 方便携带和阅读】. 由于圣经的记录全是选择性的(selective), 所以还有很多资料没有记录下来, 满足我们的好奇心.
  2. 理性的有限: 人的理性有限, 结果引起不同的解释, 神学派别也随之而生. 信徒在基要教义上若毫无异议, 其他的神学细节则需客观地包容【编者注: 这里的包容当然不包括“包容或接纳错误的神学观”, 例如对于“不信圣经神迹”和“主耶稣的神性”等的“自由神学”或任何其他明显抵触圣经教导的神学思想, 我们绝不能妥协, 否则便是对主不忠, 不守真道了. 谨记: 神的道就是真理(约17:17), 而如此的“不包容、不妥协”并非没有爱心, 因为爱是“不喜欢不义, 只喜欢真理”(林前13:6)】.
  3. 信心的需要: 因着启示的性质及理性的有限, 信心的操练是必须的, 否则神是无法可被证明其存在的, 只有运用信心, 接受神说祂是这样便这样, 那样就那样, 这是信心的表现. 神学研究必要运用信心, 接受一些没法解释的事实, 等到模糊的镜子清楚了, 那时必得一切的答案.

 

马有藻在另一本所写的书《先贤伟论  —  简易神学思想史》里, 进一步补充上述有关神学的限制, 也提出一些警戒的评语: 【注: 以下第一和第二项限制与上述大致相同】

 

  1. 圣经启示记录的不够完全(注: 并非指圣经启示不完美, 而是指不详尽): 圣经的记录乃神学研究终极之权威及范畴. 可是, 圣经之启示虽是无误无疵, 全善全美, 但圣经的记录并非最完全者(指非完全详尽). *评语: 换言之, 基督教(基督信仰)有甚多的教理只有片面经文的支持, 缺乏详尽的例证, 而致产生数个可能性的解释, 使神学家不能武断哪派之见解. 这样“平信徒”(指普通信徒)更不知何所适从. 这是圣经神学其一的限制.
  1. 人理智的有限: 人虽是万物之灵, 但人的理性仍是有限的, 以有限的思考力去了解无限的神无疑椽木求鱼(注: “椽木求鱼”是比喻方法不对, 不可能达到目的). *评语: 人一切的哲理在逻辑上永不能领会无限的神, 因这是一个本质上的难题, 既然人不能完全按推理辩证神, 人只能以主观的经历体会神的存在, 并以客观的历史批判法研究记录神在历史中的启示史实. 于此很多学者便盲从盛行之“经学历史批判法”, 以致神学便分成多类极端对峙的派别.
  2. 宗教言语解释的困难: 语言虽是人类交往的媒介, 也是神向人传达启示的工具之一. 但这些启示记录下来后, 经代代的流传, 原本作者要表达的意义, 因文字(指字词语意)的变迁, 很容易就变成隐晦不明的语言, 况且每时代, 每民族的文字皆有其独特的用途或意义, (圣经书卷的)各作者又有其个人的文学修养, 这样研究圣言时重重的困难, 是不难理解的. *评语: 神学家的工作便在这些文字与历史文化的关系上、人在社会内的存在意义上, 追溯原作者要传达的信息. 这释经学的困难是神学家常遭遇的. 更且, 有许多关乎神的超然行为记录, 或其他的超自然事件记录, 是无法可客观地证实的. 由此可见, 神学家对这些因此有不同的解释, 于是又产生信徒无所适从的神学观点了.[10]

 

 

(D)       神学的危险

马有藻博士贴切写道: “现代时期是神学思想有史以来神学最动荡不安的时期, 史称这是‘神学动荡时代’. 在此期中, 神学理论如奇卉怒出, 百花齐放, 可是他们全植根于人本主义(以人为本而非以神为本)、自然主义(否定超自然的神迹); 只有与他们据理力争者才以超自然主义、神本主义作为他们的权威(这些坚信圣经基要真理的人常以圣经为权威根据, 以此为真理力争). 故20世纪亦称为一个‘神学争辩的时期’.”[11]

 

现今是一个危险的时代! 不少神学院, 或神学院里的神学讲师和教授, 也教导或传授一些违反圣经真理的错误神学, 败坏了信徒对神与圣经的信念. 中国大布道家宋尚节就曾到美国纽约著名的协和神学院(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修读神学. 此神学院的院长和教授们灌输给宋尚节的新神学(指自由神学)之思想毒素, 导致他思想混乱, 信仰动摇, 正如宋尚节回忆时所说: “那时的我… 在信仰上更是弄得自己神魂颠倒、莫衷一是. 印象中的自己, 真如一叶扁舟, 在茫无边涯的苦海中漂泊, 人生是漫无目的了.”

 

Harry Emerson Fosdick

当宋尚节重生得救后, 他在上课时严厉地指着新自由神学家福斯迪克教授(Harry Emerson Fosdick, 1878-1969; 注: 福斯迪克于1908-1946在协和神学院执教)说:“你是属于魔鬼的, 你已经使我丧失了信仰, 并且继续使其余的这些年轻人, 开始丧失他们的信仰.” 结果在神学院院长的诱骗下, 宋尚节被关入疯人院长达193天.

 

即使是那些自称“正统”的神学院或神学家, 我们也必须谨慎明辨. 举一个例子, 被喻为“时代先知”的瑞士神学家巴特(Karl Barth, 1866-1968). 他常被认为可与历代教会中神学权威如奥古斯丁、马丁路德、加尔文等比美. 他的著作和神学思想是很多神学院要求神学生修读的. 然而, 正如马有藻坦诚与正确分析的: “巴特之神学实是一‘神学骗局’(theological hoax). 他一面意图保持圣经的信息, 一面否认圣经的史实. 他一面使用正统派的神学字汇, 一面加以簇新(意即全新)的解释. 他一面高举圣经的价值, 一面否认圣经绝对的权威. 他一面傲称为改革家神学的后嗣, 一面在最首要的教义上与他们成为尖锐的两极端.[12] 他所倡导的神学非仅导人于迷, 又使人以是为非, 以非为是, 更将一个神学的稻草人摆在人面前, 奉它为正统, 其险可见.”[13]

 

在以利沙的时代, 有一个人擅自到外,“摘了一兜野瓜回来”, 切了就放入“熬汤的锅中”, 导致“锅中有致死的毒物”(王下4:39-40). 这正是现今的写照! “自由神学”的许多谬误, 如否定圣经的默示、基督的神性、代死救赎和肉身复活的道理, 已经入侵不少神学院, 污染了许多神学家的神学观, 然后透过这些神学教授和讲师, 荼毒了神学生的思想, 使他们毕业后, 把这些“致死的毒物”带入神的家中(神的教会), 进一步荼毒了神的子民, 败坏他们的信仰. 因此, 当我们的信徒要到神学院修读神学时, 不能不格外谨慎, 要三思而后行, 免得陷入神学的种种错误思想, 个人灵命与整体教会遭受危害![14]

 

 

(E)       对神学的误解

今日许多信徒或教会领袖一听到“神学”, 就肃然起敬, 认为神学是神圣的、正确的, 像“圣经”一般的神圣无误. 因此, 他们鼓励信徒必须“读神学”, 追求神学的知识, 仿佛“读神学”就是“读圣经”, 甚至以“神学”取代“圣经”. 不少神学生从神学院毕业后, 你问他某某神学说什么, 某某神学家说什么, 他能对答如流, 但问他“圣经怎么说”(指神借着圣经明示祂对某事的意念或心意), 他却说得不清、或不确定, 也无法“正确地”引证一些经文来证其所言; 有者误解圣经, 甚至曲解或强解圣经(请参使徒彼得在 彼后3:16的忠告). 这是何其可悲的事.

 

不少人对神学有两大误解: (1) 误以为“神学”与“圣经”有同等权威; (2) 误以为“神学”能代替“圣经”. 让我们思想郑国治所言. 郑国治博士多年研究神学, 也曾在北美洲、欧洲、亚洲、澳洲及中国等30余国, 主领基督教专题讲座和神学讲座. 他在其所著的《神哲学与信仰简明手册》中, 解答了上述两个重要问题: 首先是“神学”与“圣经”有同等权威吗? 郑国治正确地回应道:

 

神学(特指圣经神学、系统神学)虽然是从圣经整理出来的内容, 但有人主观的看法, 未必与圣经具同等权威. 按理说, 正确的圣经神学应与圣经同等权威, 但事实上, 有很多的神学观并不完全符合圣经的原意; 因为是出于人的观点, 而不是神的启示.

神学因有“时代性”与“地域性”, 所以往往要经后世的批判才能被认可. 有的神学会被淘汰; 有的只能供参考, 不能与圣经等量齐观(指不顾两者的差别而同等看待). 唯有神启示的圣经才是无误且永存的.

 

第二, “神学”能代替“圣经”吗? 郑国治正确写道: “神学不能代替圣经, 因为神学是人研究圣经所产生的结论, 而圣经是神启示的真理, 二者不能本末倒置, 信徒不能只读神学书籍而不读圣经. 我们应当天天读圣经, 而且也读属灵的参考书.”[15]

 

换言之, 圣经  —  也唯独圣经  —  是神所启示和默示的话语, 所以绝对无误, 但神学是人主观的看法, 所以可能解得对, 也可能解错了. 这就如一本释经书(commentary), 它可能正确解释某些经文, 但也可能误解或曲解另一些经文, 因此读者必须慎思明辨. 我们常劝信徒说“要每天读圣经”, 若不明白某些经文, 可以参考一些注释书. 这是正确的劝勉. 但我们绝不会说, 这里有一本注释书, 你要每天读它如读圣经一般. 若是如此就危险了! 可悲的是, 许多神学生只读神学院讲师或神学博士所推荐的种种神学著作, 或所给的讲堂笔记(注: 这些著作和笔记如释经书一般地解释圣经, 或提供某神学家的看法), 自己却没有在神面前真正思考和仔细查证所读的是否合乎圣经. 换言之, 今天许多人(有意识或不知不觉地)视“读神学”与“读圣经”同等, 结果作了神学的学生, 而非圣经的学生; 跟从神学家, 而非跟从神; 遵从人的神学理论, 而非神的圣经真理. 这就跌入魔鬼在这方面所设的陷阱了! (注: 魔鬼无法毁掉圣经, 所以他想尽办法让“人的神学”取代“神的圣经”).

 

还有一点, 有些人坚持信徒若要事奉神(特指全职传道或牧养教会), 一定要上神学院, 或修读神学课程, 以考取一个神学文凭或学位, 然后方能有效地事奉神. 果真如此吗? 若是如此, 没有一位使徒合格(因为他们都没有神学文凭或学位).

 

请别误会, 笔者不是说事奉者不必装备, 但我们看到合乎圣经的装备是: 必须有神的呼召和圣灵赐下恩赐, 然后信徒操练恩赐. 同时要透过研读和明白圣经, 来经历神话语的真实和力量, 并活出合乎圣经的生活样式, 以此用“圣经”来装备自己为主所用.

 

笔者曾读过很多在奉主名聚会中、神所重用的主仆之传记, 甚至接触过他们当中一些人; 他们从未进入神学院修读任何文凭或学位, 可是他们天天读经, 借着灵修与主亲近, 得着圣灵的光照而明白圣经的真理, 也勤读好的属灵书籍, 常参加读经大会或圣经营会, 并与属灵前辈常在神的话语上有交通, 且善用机会操练讲道和牧养的恩赐, 结果他们成为合乎主用的工人, 在传道与牧养上都大有能力.[16]【注: 神所重用的仆人慕迪(D. L. Moody)也是这方面的好例证; 请参本文附录二: 慕迪的神学是什么?】这样的装备与属灵的能力, 是不能靠几年时间在神学院里努力考取一张神学文凭或一个学位就能获取的.

 

(E)       对神学的反思

总括而言, 笔者并非全然否定所有“神学家”、“神学院”和“修读神学”的价值, 认为“神学”都是不好的, 因为“神学”顾名思义是关于人对神的思想或言论, 而正确的“神学”犹如按正意分解真理的释经书, 能帮助信徒更明白神的话语, 明辨神的计划和旨意. 此外, 也有一些神学院坚守圣经纯正的道理, 提供了信徒学习圣经原文和圣经真理的课程, 使信徒在“装备自己为主所用”的道路上受益良多.[17]

 

然而, 正如上文所指出, 神学有其范围和限制, 加上现今有各式各样的“神学”, 包括诸多违反圣经真理的“神学”, 所以我们需要清楚明白这些潜伏的危险, 千万不可盲目追随“读神学”的热潮, 以免作了神学的学生, 而非圣经的学生; 遵从了人的神学理论, 而非神的圣经真理; 甚至把人的神学道理当作圣经真理传递给其他信徒, 使神的儿女们误入歧途, 陷入谬误中.

 

亲爱的弟兄姐妹, 让我们谨记神借着使徒保罗所说的: “圣经(而不是“神学”)都是神所默示的, 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 都是有益的, 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或译作“完整”), 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3:16-17). 请注意, 第17节的“预备”一词在希腊文是 exartizô {G:1822}, 这词的原意是“完整地装备(completely outfitted)、全部地配置(fully furnished)、彻底地装备(fully equipped)、充分地供应(fully supplied); 这希腊字可用来指完整装备的马车(随时可以使用了).”[18]

 

由此可见, 提后3:16-17是神给所有事奉神之人的金句; 它提醒我们一件重要的事, 即“圣经”, 而不是“神学”, 能充分与彻底地装备我们去行各样在神眼中看为善的事. “神学”一词的意思很广, 它包括了违反圣经真理的自由神学、新正统神学等等, 以及失衡的神学如加尔文神学、亚米纽斯神学等等.[19] 换言之, 若我们要装备自己为主所用, 焦点应该放在神的真道  —  “圣经”, 即勤读圣经、默想圣经、存记圣经于心和活出圣经于行. 我们所该注重的是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且常听道和行道, 而非盲目修读和信从各样的“神学”【参本文附录一】. 愿我们都作“圣经的学生”, 因这比作“神学生”更为重要![20]  

 

结束前, 让我们思考英国的麦敬道(C. H. Mackintosh)对加尔文神学和亚米纽斯神学的评语. 他一针见血地道出“仅仅是神学”的危险:

麦敬道 (C. H. Mackintosh)

 

神已揭开祂永恒的计划, 即祂对召会、以色列、外邦列国, 甚至整个受造物的计划. 有人试图把神那浩大繁多的启示局限在人自创的微弱教义系统中, 这犹如要把汪洋大海之水, 局限在自己所造的水桶里. 这是绝对办不到的, 也不该尝试去做的. 我们宁可把神学系统和神学派系丢置一旁, 以小孩一般的单纯信心来到圣经永恒的泉源面前, 饮于圣灵永活的教导之中.

加尔文 (John Calvin)

加尔文 (John Calvin)

无论是加尔文主义(Calvinism)或亚米纽斯主义(Arminianism), 没有什么比“仅仅是神学”(mere theology)更加破坏神的真理, 更令心灵枯萎, 更颠覆和危害属灵的成长. 在这样的情况下, 心灵无法超越那神学系统的界限, 因而无法成长. 我若被教导去将“五大要点”看成“神选民的信心”, 我就不会想到要看得比它们更远; 然后我的心灵就被封闭, 无法看到属天真理的最荣耀领域. 这导致我的灵命发育不良, 视野狭窄局促, 思维片面失衡, 结果我面临一种危险 — 心灵变得僵硬与枯干, 因为只被“仅仅是教义要点”所占据, 而不是被基督所充满.[21]

 

************************************

附录一:   各类神学简介

 

Steve Biko

(1)   黑色神学(Black Theology): “黑色神学”又称“革命神学”(Revolutionary Theology)或“反动神学” (Radical Theology). 最早起源于非洲, 如今指美国非洲裔的神学. 此神学认为耶稣基督的福音是反抗暴力与凌辱的, 将福音视为黑色势力的象征(Black Power), 强调自由与释放, 注重人本(以人为本)而否认绝对权威, 所以它拒绝圣经的绝对权威. 南非黑色神学家比科(另译: 毕可, Steve Biko, 1946-1977)不信永生及地狱.【TPF: 103】

 

(2)   解放神学(Theology of Liberation): 由于受到黑色神学的影响, 拉丁美洲产生解放神学. 此神学认为主耶稣是革命家, 带领穷苦大众反抗富有的逼迫者, 无形中提倡“政治弥赛亚论”, 强调“教会以传福音来政治化世界”. 此派自称为“政治释经法”. 著名的解放神学家有: 巴西天主教神学家阿斯曼(Hugo Assman).【TPF:105】

Hugo Assman

 

(3)   希望神学(Theology of Hope): 由德国改革宗神学家莫特曼(Jurgen Moltmann)于1967年出版《希望神学》后才开始的. 对教会抱持乐观的希望, 因从“末世”看“今世”, 教会的困难都会明朗化. 此神学主张教会要领导和改变社会, 所以信徒要投入社会, “政治化社会”, 如此才能将“末世”显于“今世”, 比较倾向“世俗化神学”.【TPF:106】

 

(4)   过程神学(Process Theology): 此神学始于哈茨霍恩(Charles Hartsborne, 1897-2000), 认为世上一切都在转变的过程中, 没有绝对固定的存在, 所以认为神不是绝对者, 也否认神是独一的创造者(即认为祂只是“同创造者”[co-creator], 是与进化过程同步创造了宇宙), 并认为罪是人离开神的爱的行动, 而忽略人的罪性.【TPF:107】

Charles Hartsborne

 

(5)   亚米纽斯神学(Arminian Theology): 亚米纽斯的神学简言之是加尔文神学的相反, 以英文字“PEARL”(珍珠)作代表: (1) P – Personal free will (个人的意志): 虽人性因犯罪而完全败坏(与加尔文同), 但人的意志还是自由(free will)(与加尔文反), 可选择向神, 借着信心而终得救恩. (2) E – Election by choice (有条件的拣选): 人得救是根据神的预知, 祂预知谁会接受, 谁会拒绝, 神拣选那会接受的. (3) A – Atonement for all (无限的救赎): 神的救赎是为万人的, 但祂的救赎和赦免乃是为那些接受的人, 对于拒绝者, 基督虽为他而死, 但他的罪仍在. (4) R  – Resistable grace (可抗拒的恩典): 因人有自由意志, 故随时可拒绝神恩, 或拒绝圣灵的呼召, 圣灵不能使人重生, 直到人对祂的呼召有信心的回应. (5) L – Liable to loss = Falling from grace (可在恩典中堕落): 得救者可失落其救恩.【GTC:89】[22]

亚米纽斯(左)和加尔文(右)

 

(6)   加尔文神学(Calvinistic Theology): 加尔文的神学浓缩之可借用一英文字“TULIP”(郁金香)为代表: (1) T – Total depravity (完全的堕落/败坏); 始祖犯罪使全人类完全堕落, 绝无行善的能力, 绝对不能自救, 更无功德可言. 他的意志不能自由选择救恩. (2) U – Unconditional election (无条件的拣选): 神救恩的赐予是根据神无条件预定的拣选, 是神无条件的怜悯. (3)  L – Limited atonement (有限的救赎/赎罪): 基督赎罪的果效是限于那蒙拣选得救者. 基督代死之功劳足够为全人类(指其功效足以供应全人类所需), 而实际的效果却只是为“选民”而设. (4) I  – Irresistible grace (不能抗拒的恩典): 当神救赎的恩典临到, 那是人不能拒绝的, 因神的恩典绝对不失误, 凡祂所预定得救的人必会蒙恩(得救). (5) P – Perseverance of saints (圣徒永得保守): 蒙拣选得救的圣徒必不会从恩典中失落, 神的拯救必然到底, 一次得救, 永远得救.【GTC:87】[23]

 

(7)   圣约神学(Covenant Theology): 圣约神学是一个阐释圣经的系统, 以两个约为基础: 行为的约(covenant of works)和恩典的约(covenant of grace). 一些圣约神学家更分为三个约: 行为、救赎和恩典的约. 圣约神学指出, 神在最初已和亚当立了一个行为的约, 应许顺服者得永生, 不顺服者会死亡. 但亚当犯罪后, 死亡临到人类. 但神以恩典的约使罪和死的问题得以解除. 基督就是神恩典的约最后的中保.【MHT:486】[24]

 

(8)   时代论神学(Dispensational Theology): 时代论神学是一个诠释圣经的系统, 以神的恩典作为中心主题, 建立起圣经真理的一贯性. 时代论者虽然确认人在不同的时代, 接受了不同的职任和神的托付, 但他们也讲论人要在每个时代, 以信心回应神的启示(即救恩一定是靠着恩典, 借着信心而得着的). 时代论者依循两个基本原则, 来建立他们的解经系统: (1) 维持一贯按字面意义诠释圣经的方法(即字义/实义解经法); (2) 保持以色列人与教会的区别.【MHT:495】[25]

 

(9)   天主教神学(Catholic Theology): 罗马天主教神学教义(dogmatic Roman Catholic theology)是一个精密的系统, 这系统主要是从教皇、神学家, 以及中世纪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会议产生. 这些教义是天主教信仰权威的标志, 受教皇无谬误的权威所保障. 因此, 天主教的神学教义与多变化的“当代天主教神学”(Comtemporary Catholic Theology)是不可相提并论的.【MHT:510】[26]

 

(10)   圣经神学(Biblical Theology): 圣经神学如正统神学一样, 是以圣经本身为其神学根基, 单以圣经为最高的权威、最终的答案. 圣经神学目的是研究圣经在历史方面的教义与伦理的发展. 在研究上, 有“叙述性的圣经神学”(如彼得神学、约翰神学、保罗神学等); 另有“规范性的圣经神学”(如启示神学、立约神学、救赎神学、末世神学等). 按理说, 所有系统神学都应该是圣经神学.【TPF:77】

 

(11)   系统神学(Systematic Theology): 神启示的圣经, 内容十分广博, 相同性质的真理, 不仅在摩西五经出现, 有的也在圣经的历史书、诗歌、先知书、四福音、书信及启示录出现. 神学家将它有系统的整理出来, 即称为系统神学. 例如救赎论, 可从 创3:15、出12:7、赛7:14、太1:23、启19:7, 及其他有关基督的救赎记载, 有系统性且有秩序的整理出来, 就是系统神学.【TPF:80】[27]

 

(12)   教义神学(Dogmatic Theology): “教义神学”[28]一词最先由莱因哈特(来恩哈特, L. Reinhardt)于1659年, 用作一本书的名称. 教义(dogma 或 dogmatics)一词是在宗教改革后才被广泛使用的, 用来指“那些由教会正式订定的信仰条文”; 因此, 这名词也可指罗马天主教会、改革宗教会(Reformed Church)和其他教会的教义神学. 简之, “教义神学是有系统地去处理圣经中的规条真理, 特别是那些被教会认信的真理.”【MHT:455】[29]

 

(13)   历史神学(Historical Theology): 历史神学是研究神学在基督教(基督信仰)[30]历史中的发展与演变. 研究各时代神学思想的异同、互动与冲突, 甚至研讨如何解决神学思想上的分歧, 这样就与基督教思想史有关. 例如: (a) 三一神论(三位一体论)在历史上曾经历不少的争辩, 最后在尼西亚大公会议中解决此神学思想的问题; (b) 加尔文的预定论与亚米纽斯派之争, 最终透过多特会议(Synod of Dort)来解决. 其次是研究基督教二千年来, 各种教义的发展与演变, 这又称为“基督教教义史”. 如神论(上帝论)、基督论、圣灵论、救赎论、教会论、天使论等.【TPF:78】

 

(14)   实践神学(Practical Theology): 实践神学乃是将系统神学有关的内容发挥和应用出来, 特别注重技巧与方法, 使信徒能学以致用, 以达到宣教(宣道)的目的. 如讲道法、释经法、个人布道法、辅导法、主日学教育法、教会管理学, 以及差传等.【TPF:77-78】

 

(15)   辩道神学(Apologies): 有几个原因需要辩道护道: (a) 初期教会遭受罗马皇帝无情的逼迫, 因他们误以为基督徒是反叛者, 不效忠国家; (b) 当时的哲学家兴风作浪反对圣经; (c) 基督信仰遭受刻意的误解与攻击, 甚至造谣. 在以上种种情况下, 基督徒为辩护真理和抵挡异端邪说而执笔写作. 他们的著作就成为辩道神学, 也可以说是教会最早的系统神学. 辩道神学主要是指出圣经正确信仰的立场, 其次是指出当时异端邪说的错误, 并阐明圣经真理的权威性.【TPF:78-79】[31]

 

Thomas Aquinas

(16)   自然神学(Natural Theology): 自然神学是以人的理性及一切的知识为基础, 去研究神的存在. 自然神学与神的启示无关. 因“自然启示”是指神在自然(自然界)中的启示(如各种生物的精心设计之结构表明宇宙肯定有一位设计万物之造物主的存在), 与“启示神学”不同(参下文). 自然神学是以阿奎那(Thomas Aquinas, 1225-1274)的哲学为根据, 认为人的理性可以知道神的存在, 但人在堕落之后, 理性已被罪性玷污.【TPF:79】[32]

 

(17)   启示神学(Apocalyptic Theology): “启示神学”也称为“超自然神学”(Supernatural Theology); 是以神的启示(特指圣经)为基础, 所以神是一切知识的本源, 是最高的权威. 启示神学是阐释神启示的事实、内容、救赎、旨意、计划等. 它不是“以人为本”来研究神的真理, 而是“以神超自然的启示为本”, 来认识神及启示的真理.【TPF:79】

 

(18)   保守派神学(Conservative Theology): 今天至少有三个名称或用语(terms)可以用来认出那些合乎圣经的基督信仰(biblical Christianity), 即“保守派”(conservative)、“福音派”(evangelical)和“基要派”(fundamentalist). 保守派是一个统称, 指反对自由派(liberal)基督教(参以下简介“自由神学”)而持守基督信仰传统教义(historic doctrines of the Christian Faith)的人或组织.【MHT:588】[33]

 

(19)   自由神学(Liberal Theology): 自由神学家的神学观不一定完全一致, 但基本观念大同小异: 不信主耶稣是神的儿子(只信祂是完全的人), 也认为圣经内容有误(只以主耶稣为品德榜样), 并将圣经超自然的神迹或记载(如道成肉身, 由童贞女所生、基督的复活与再来、宝血的救赎等)都作“灵意化解释”或根本放弃相信它们.【TPF:90】[34]

 

Harry Emerson Fosdick

(20)   新自由神学(Neo-Liberal Theology): 也称为“现代派”(Modernism), 以福斯迪克(H. E. Fosdick)为最重要的代表.[35] 此神学与自由神学源出一脉, 所以不信圣经是神所默示的, 其内容有误. 圣经的神与人无关, 唯其伦理及道德的教训对人有益. 它也认为基督只是人类的模范, 不是神的儿子, 也不是为救赎人而死. 罪只是不满意自我的一种感受, 救恩只是达到自我满意的处境. 此神学注重社会改革, 大力推动宗派合一运动, 并认为世界各宗教都是好的, 用不同仪式与方法敬拜神, 基督信仰并非独一的.【TPF:91】

 

(21)   新正统神学(Neo-Orthodox Theology): 此派是由瑞士神学家巴特(Karl Barth, 1866-1968)开始. 此派神学家认为宗教改革家的神学才是正统的神学, 认为圣经是神的启示, 但神的启示不一定是言语, 也是一种动力, 使神与人有机会相遇. 此神学认为圣灵是一种动力(dynamic), 而非有位格的三一神之一. 巴特的神学思想有些自我矛盾: 他有时高举圣经权威, 有时却认为圣经有人的错误, 因而否认圣经的史实. 他不信基督的肉身再来.【TPF:98】, 也不属“前千禧年派”、“后千禧年派”或“无千禧年派”【GTC:171】.[36]

 

(22)   新福音派神学(Neo-Evangelical Theology): 此派神学强调各宗派合作, 为传福音放下信仰立场, 推广教会合一运动. 它注重社会关怀及政治, 但对启示的本质注入新的解释, 不坚持或否认圣经无误论. 它对末世论观点不一致, 有“无千禧年派”, 有“灾后被提”, 还有其他观点. 此派著名神学家有奥根奇(Harold J. Ockenga, 1905-1985)和卡内尔(E. J. Carnell, 1919-1967).【TPF:102】

Harold J. Ockenga

 

(23)   世俗神学(Secular Theology): 它主张神学应世俗化, 认为教会与世界应无界限, 不必有分别. 它不信圣经记载超然的神迹, 认为神在社会文化中死了, 主张“神圣的”是神学家的工作, 其余的事是世俗的. 故此, 它轻视祷告、灵修、敬拜与事奉的价值.【TPF:100】

 

(24)   神死神学(God-is-dead Theology): “神死神学”是“现代神学家”(指持“现代主义”[Modernism]的神学家)提出的口号, 是远远地脱离传统神学. 他们“以人为本”, 拟建立“人之为人”的神学, 是专研究人的一种学术[注: “神死神学”是1960年代美国神学界的现象或神学思潮, 但事实上, “神死了”的思潮早在18世纪末便出现]. 此神学主张神在信仰、文化、社会中已死了, 因为: (1) 自由派、世俗派的神学家不信圣经的启示及超然的神迹, 无异于神在信仰上死了; (2) 人已成长了, 可以自己独立思考与生活. 现今世俗的文学、戏剧、艺术已没有神的观念, 无异于神在文化中死了; (3) 此派神学家认为神不能帮助解决社会问题, 如战争、贫穷、饥荒等, 人要靠自己解决问题, 故无异于神在社会中死了. 【TPF: 91-92】[37]

 

主要参考书目:

  • TPF = 郑国治著,《神哲学与信仰手册》
  • GTC = 马有藻著,《先贤伟论 — 简易神学思想史》
  • MHT = 殷保罗(Paul P. Enns)著,《慕迪神学手册》

 

编后记: 诚如马有藻正确指出, 现今是神学动荡的时代, 错谬的道理层出不穷, 所以我们必须谨慎近代神学的思想, 也明辨自由神学、新自由神学、新正统神学、新福音派神学, 以及各种“新神学”的谬误或偏差. 求主帮助我们更加警醒, 免得让人把“致死的毒物”带入神的家中, 败坏信仰和见证!

 

 

*****************************************

附录二:   慕迪的神学是什么?

 

Dwight L. Moody

慕迪(D. L. Moody)是19世纪伟大的布道家.[38] 相传他曾经被一名女子挑战, 对他说: “我想要你知道, 我不相信你的神学.” 慕迪回答说: “我不知道我有任何神学!” 对于此事, 达拉斯神学院的邵叶尔博士(M. James Sawyer)评述道: “这个例子显示, 即使是伟大的神仆, 都有可能犯错.” 邵叶尔接着写道: “神学一词是由两个希腊字组成的复合字: Theos (神) 及 Logos (道、陈述、谈话、论点). 简言之, 神学家就是对神有所认识、有所论述者, 而神学则是关于神的思想或言论.”[39] 言下之意, 既然慕迪所讲的是有关神的言论, 他所讲的肯定就是神学, 所以他不可以说他没有任何神学.

 

M. James Sawyer

然而, 若深一层思考, 慕迪所要表达的可能是: “我没有附属于任何神学, 我所传讲的不是神学理论, 而是圣经真理.” 事实上, 慕迪没有受过高深的教育, 从没受过神学院的正式训练; 他不像今日很多神学生, 到了神学院学了各种神学, 并按某种神学路线来执行讲道或教导的工作. 慕迪只是勤读圣经、查考圣经、传讲圣经. 他认为没有必要把自己从圣经所学到的真理, 套上某某神学的名称, 也不愿把自己的信仰思想附属于某种神学, 使自己局限在某种神学的框架里, 甚至被某种神学观念扣上枷锁, 无法客观地正确解经.[40] 慕迪所注重的, 不是神学怎么说(即某人对圣经的看法、解释或论述), 而是圣经本身怎么说.

 

这就解释了为何慕迪于1889年9月创办了“慕迪圣经学院”(Moody Bible Institute), 而不是“慕迪神学院”(Moody Theological Seminary).[41] 此圣经学院的首任院长叨雷博士(Reuben Archer Torrey, 1889-1908)写了一本小册子《为什么神使用慕迪》, 书中列出慕迪蒙神使用的七大秘诀, 其中一样就是“慕迪是个高深和实用的圣经学生”.[42] 慕迪把焦点放对了, 是“圣经”而非“神学”! 因为作一个“圣经学生”才重要. 

 

希伯来书的作者提醒我们: “神的道是活泼的, 是有功效的, 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 甚至魂与灵, 骨节与骨髓, 都能刺入、剖开, 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来4:12). “辨明”一词在希腊原文是 kritikos {G:2924}, 意思是“能识别察觉的、能作判断的、有明辨能力的”. 今天我们要用神的道  —  圣经, 即真理的最高权威与唯一准则  —  去识别、明辨和判断各种神学理论的是非对错, 而非盲从神学的理论. 可悲的是, 今天不少基督徒只是钻研各式各样的神学, 分析许许多多神学家的背景和神学思想, 结果仅仅成了博学的“神学生”或“神学家”, 却没有勤读、默想、熟悉和活出“圣经”. 这是何等可悲啊!    

 

 


[1]               下文B项 (什么是神学?)和C项 (神学重要吗?)主要改编自 马有藻著, 《基要信仰概论》(台北: 中国信徒布道会, 1989年), 第1-10页.

[2]               在古希腊思想中, “神学”(theology, 意即“关于神的言谈”)一词指关于诸神故事的唱颂和讲述. 但到了第二世纪, “神学”这一词多被基督教作家(即护道者)所采纳, 较后在欧洲多指基督教神学(注: 但事实上, 除了基督教神学之外, 还有所谓的犹太教神学、伊斯兰教神学等神学体系).

[3]               此乃林德晧所写的书之名  —  《神学就是学神》(台北: 道声出版社, 2011年).

[4]               唐佑之著, 《神学总论: 信心篇》(香港: 香港基金会有限公司, 2007年), 第21-22页.

[5]               郑国治著, 《神哲学与信仰简明手册》(柔佛: 人人书楼, 2008年), 第74页.

[6]               上文第一至第十二项皆取自马有藻所著的《基要信仰概论》, 第4-6页. 第十三项(以色列论)是美国著名福音派作家兼圣经教师查克·米斯勒(Chuck Missler, 1934-2018)所谓的“在圣经中很重要、却常被忽略的范畴”. 第十四项(圣父论)则是达拉斯神学院的创办人兼首任院长薛弗尔博士(Lewis Sperry Chafer, 1871-1952)的八大册著作《系统神学》(Systematic Theology)中所包含的重要主题之一. 

[7]               郑国治称之为“辩道神学”(Apologies), 参郑国治所著的《神哲学与信仰手册》, 第78-79页.

[8]               同上引, 第74页.

[9]               布仁尔(Emil Brunner, 1889-1966)是瑞士新正统派神学家, 著作有三百余种. 他认为神学是为宣扬神启示之道, 应用在教会与人的生活上, 故称“宣道神学”. 他强调神学是关怀人的需要, 不是为护教, 故他反对护教学. 他以“高等批判圣经法”, 否认超然的神迹, 不完全接纳基督的降生与复活, 否认圣经无误论. 其著作有《神的命令》、《神人相遇》和《启示与理性》等. 可见一位博学的著名神学家, 也未必是信仰纯正、坚守圣经真理之人.

[10]             马有藻著, 《先贤伟论  —  简易神学思想史》(香港九龙: 种籽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6年), 第222-223页.

[11]             马有藻著, 《先贤伟论》, 第153页.

[12]             例如改革家神学强调圣经是绝对无误, 有绝对权威, 但巴特却在这两方面否定圣经的完全无误与绝对权威.

[13]             马有藻著, 《先贤伟论》, 第171-172页.

[14]             不少人已经陷入以下三种危险的误解: (1) 有人误以为“神学”与“圣经”有同等权威; (2) 有人误以为“神学”能代替“圣经”; (3) 有人误以为“读神学”甚至考取了“神学文凭或学位”之后, 才能事奉神.

[15]             郑国治著, 《神哲学与信仰手册》, 第75-76页.

[16]             笔者也认识不少信徒从没上过所谓“神学课程”, 却自己买书自修圣经原文(现今有许多线上希伯来文与希腊文课程, 提供我们自修的好资料), 加上常阅读好的属灵书籍(如今也能从互联网获取很多这方面的资料), 且常与属灵前辈在真道上有交通, 所以也蒙主使用来传讲与教导真道, 且能造就许多信徒.

[17]             值得一提的是, 即使某一间神学院宣称本身的立场是持守纯正的信仰和圣经的真理, 也不能因此排除这间神学院里面的每一名讲师或教授都继续不断地持有如此立场, 因他们有可能受到错误影响而改变立场, 故要谨慎明辨. 

[18]             Fritz Rienecker & Cleon L. Rogers, A Linguistic Key to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80), 第647页.

[19]             “加尔文神学”与“亚米纽斯神学”是失衡的片面神学(one-sided theology, 即这两种神学都有一些圣经真理的元素, 却没有神完整的真理. 圣经的真理是平衡的, 当某种神学只注重圣经真理的某一面, 就难免失衡有偏, 导致错误的神学结论), 请参http://malaccagospelhall.org.my/2016/08/片面神学加尔文主义和亚米纽斯主义/ ; 也参赫特森(Curtis Hutson)的文章, 参 http://malaccagospelhall.org.my/2020/01/为何我不赞同加尔文主义五大要点/ .

[20]             你进神学院或上神学课程, 多读神学的书, 或对某某神学或神学家的著作进行深入分析, 就能作一名“神学生”, 但这过程不一定确保你成为“圣经的学生”  —  即多读圣经、明白圣经并活出圣经. 我们应该谨记郑国治的忠告: “神学不能替代圣经, 因为神学是人研究圣经所产生的结论, 而圣经是神启示的真理, 二者不能本末倒置, 信徒不能只读神学书籍而不读圣经. 我们应当天天读圣经.”    

[21]             摘自 http://malaccagospelhall.org.my/2016/08/片面神学加尔文主义和亚米纽斯主义/ .

[22]             荷兰独立后(1609年), 便以加尔文主义为国教, 虽大部分人接纳, 仍有许多人不赞同加尔文的神学. 其中反对声浪最大的, 算是亚米纽斯(另译“亚米念”, James Arminius, 1560-1609). 亚米纽斯的神学简言之为加尔文神学的相反, 以英文字“PEARL”(珍珠)作代表. 它是“首字母缩略词”(acronym)的记忆法(mnemonic).

[23]             为了对抗亚米纽斯教训的传播, 荷兰的改革会(Reformed churches)于1618年在荷兰召开多特大会(Synod of Dort), 结果产生了“多特教规” (Canons of Dort). 为了方便记忆, 这五项要点较后在英文被概括为“TULIP”(意即“郁金香”), 并成为加尔文主义(Calvinism)的概要(或所谓改革宗对“救恩观”的立场).

[24]             殷保罗指出, 圣约神学最大的弱点是过于简化, 因它只陈述神与人关系上的相似点, 而未能道出这种关系上重要的不同(指不同时代的人对神有不同的责任关系[或作: 管家关系] ). 此外, 圣约神学把关于以色列的经文或应许(如 结36:25-28)用在教会身上【MHT:493】, 这方面的错误(或称“替代神学”)需要纠正.

[25]             按司可福(C. I. Scofield, 1843-1921), 人类的历史可分为七个时代(人在每个时代对神有不同的管家责任): (1) 无罪时代; (2) 良知时代; (3) 人治时代; (4) 应许时代; (5) 律法时代; (6) 恩典时代; (7) 国度(天国)时代.【MHT:507】

[26]             有关“天主教神学”, 请参殷保罗(Paul P. Enns)著,《慕迪神学手册》, 第510-520页.

[27]             系统神学的形成是与教会历史的背景有关. 初期教会遭受异端的渗透, 以及希腊哲学思想的攻击与批评, 教会中有识之士, 以圣经真理卫道(护道), 有系统地阐明信仰, 维护真道, 无形中辩道学(护道学)便成了系统神学. 后来为了对付“亚流派”的异端, 辩护“三位一体”(指三一神, Trinity)的神学越来越清楚, 也越来越重要, 无形中就产生了系统神学(特指系统神学中的“神论、“圣父论”、“基督论(圣子论)”、“圣灵论”等等).【TPF:80-81】

[28]             有者将英文Dogmatic Theology译成“教条神学”, 参 大卫·福特(David Fort)著, 李四龙译, 《当代学术入门: 神学》(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0年), 第105页. 此书也提到“学院神学”(Academic Theology)、“结构神学”(Constructive Theology)、“对话神学”和“比较神学”等等.

[29]             “教义神学”一词常与“系统神学”混淆, 也常被人用作系统神学的同义词. 石威廉(William G. T. Shedd)将“教义”(dogma)定义为: “(a) 由圣经的注释产生出来的一个规条命题; (b) 教会的教谕(decree)或决定(decision). 至于它的权威性, 前者是神圣的(属神的), 后者是人为的.” 这个定义把“教义神学”从“系统神学”区别开来. “系统神学”不需要教会权威性的认许. 很多系统神学的著作, 并没得到教会或教会组织正式的公认(official sanction)或批准才写成; 但“教义神学”虽差不多以相同的纲领和方向, 讨论那与系统神学相同的教义, 它却有一个被教会认可的特定神学立场.【MHT:455】殷保罗把“加尔文神学”、“亚米纽斯神学”、“时代论神学”、“天主教神学”等纳入“教义神学”来讨论.

[30]             英文“Christianity”常被译作“基督教”, 其实更正确译为“基督信仰”, 因它是有关基督(耶稣基督, Jesus Christ)或基督徒的信仰(Christian Faith), 而不是一个宗教(religion). 因圣经从没明指或暗示耶稣基督来到地上的目的, 是为要设立一个宗教, 然后成为此宗教的教主(注: 耶稣基督是救主, 不是教主). 此外, 基督信仰与一般所谓的“宗教”是不同的, 请参 http://malaccagospelhall.org.my/2014/04/福音不是宗教/ . 无论如何, 有时为了保留引句原貌或术语, 本文引用某作者的语句时, 仍保留他所采用的“基督教”一词.

[31]             主要的辩道学家(护道家)有: (1) 雅里斯底德(Aristides, 主后117年; 著有《护教书》); (2) 游斯丁(Justin Martyr, 主后100-165年; 著有《护教书》、《复活论》); (3) 他提安(Tatianus / Tatian, 主后150年; 著有《四福音合参》、《致希腊人书》); (4) 阿西纳哥拉斯(Athenagoras, 著有《为基督徒请愿书》); (5) 提阿非罗(Theophilus, 主后180年; 著有《致奥士拉克三卷书》)等等.【TPF:79】

[32]             自然神学是人找神的方法; 启示神学是神找人的方法. 所以自然神学无救恩之路, 因为人认识神(特指神的救恩  —  借着信主耶稣得永生)唯一的方法, 是借着基督和神所默示的圣经.【TPF:79】

[33]             殷保罗(Paul P. Enns)指出, “保守派”是一个统称(general term). “福音派”和“基要派”则需要更加详尽的解释. 请参殷保罗所著的《慕迪神学手册》, 第588-597页.

[34]             请参 http://malaccagospelhall.org.my/2021/05/自由神学-liberal-theology/ .

[35]             请参 http://malaccagospelhall.org.my/2014/06/致死的毒物/ .

[36]             “新正统神学”因多方面的重点而有数个不同名称: (1) 巴特主义(Barthianism); (2) 危机神学(Crisis Theology); (3) 改革正统神学(Reformed Orthodoxy).【GTC:168】

[37]             “神死神学”探讨世上现实的事, 将圣经所记载超然的事, 当作“神话化”而已. 此神学也认为世界成长了, 人存在的意义在乎人自我的抉择, 不必神来干预, 故无异于神在“存在”上死了.【TPF:92】

[38]             慕迪被公认为19世纪最伟大的布道家之一. 他虽没有受过高深的教育, 从没受过神学院的正式训练, 更未像其他牧师一般受人按立, 却开创了一个大教会 — 美国芝加哥(Chicago)的“慕迪纪念教会” (Moody Memorial Church), 并创办了三间圣经学校, 其中最著名的一间是在芝加哥的“慕迪圣经学校”(Moody Bible Institute). 他也创办数个夏日营会中心(summer conference centers), 及一间出版社(Moody Press). 慕迪一生致力于传福音, 有生之年“传道行程超过1百万英里, 向超过1亿人讲道”.    

[39]             邵叶尔著, 杨长慧译, 《神学求生指南》(台北: 校园书房出版社, 2009年), 第24页.

[40]             “神学”本身可以是一个对圣经有系统化的解释或观点, 这众多的解法或观点可能有对的, 也有错的, 例如“归正神学”的“圣经论”有许多值得赞许之处, 但它在“救赎论”和“末世论”方面就有不符整体圣经教导之处【若合神的旨意, 我们将在下一期的“神学论坛”进一步举例说明这个重点】. 对的道理我们取之, 错的我们弃之, 绝不可囫囵吞枣(指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不然, 我们就仿佛被扣上了“神学的枷锁”, 不能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误人误己了.  

[41]             “慕迪神学院”一名是后来的人称呼的.

[42]             书中所谓的七大秘诀是: (一) 慕迪是个完全降服神的人; (二) 慕迪是个祷告的人; (三) 慕迪是个高深和实用的圣经学生; (四) 慕迪非常谦卑; (五) 慕迪不贪爱钱财; (六) 慕迪热爱失丧的灵魂; (七) 慕迪确实得着上头来的能力, 请参 http://malaccagospelhall.org.my/2014/04/基督的爱需要回应-慕迪/ .



作者:

Leave a Reply

Copyright © 2024 MalaccaGospelHall.org.my. All rights reserved. Developed by Passion In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