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的真理”死了吗 ? — 回应“后现代主义”(下)


笔者注: 真理死了? 麦卡伦(Dennis McCallum)所编著的书, 英文名为 The Death of Truth  (意即“真理之死”),[1] 一针见血地道出“后现代主义”的信仰  —  没有客观的真理! 真理死了! 果真如此吗? 我们在上两期已探讨了后现代主义的定义、起源、特征、哲学基础、它的诠释学、它对圣经权威的挑战, 并证实了它的立论无法站立得住. 本期, 就让我们思考如何应对“后现代主义”…

 

(文接上期)

(I)        后现代主义的应对

虽然现今人类社会已进入“后现代主义”的时代, 但有学者的调查显示, 在当今的美国人中, 仍有35%至 40%的人认为自己是“现代主义者”. 不论这个统计的准确性如何,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 大多数人仍保留着理性思考、逻辑推理的习惯. 许多人正游移在这两大思想体系之间. 换言之, 基督徒现今同时面对着来自“现代主义” (modernism)和“后现代主义” (postmodernism)的挑战. 形势是严峻的, 不过机遇也是存在的. 在危机中也可能有转机.

 

从护道(护教)的角度看, 用“后现代主义”的观点之合理部分, 批判现代主义的“理性至上”、“科学至上”的错误, 也许能更有效的帮助慕道朋友破除对理性和科学的迷信, 谦卑地来到神面前. 用后现代主义者的观点驳斥现代主义者对基督信仰的质疑, 可谓是“以子之矛, 攻子之盾”, 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其次, 后现代主义者不反对宗教, 并追求个人的属灵体验. 他们似乎比无神论者更接近基督徒的信仰.

 

然而, 另一方面, 我们也不可忽视后现代主义思潮给基督信仰带来的极大挑战. 这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 第一, 虽然后现代主义是对“理性至上”、“科学至上”的反动, 但它走得太远、太偏了. 它不仅否认科学知识是真理、否认理性可以掌握真理, 同时也否定人认识真理的可能性, 甚至否认客观真理的存在. 这样, 后现代主义把一切“相对化”, 反对任何权威. 既然没有客观的真理标准, 就无所谓的“对”与“错”, 自己认为“对”就行了. 只要不对他人造成伤害, 人愿意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 很多人就是这样为同性恋行为辩护的. 其实, 同性恋绝非不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伤害. 不过, 同性恋的话题已超出本文的范围, 不能在此详细论述.

 

“相对主义”对福音工作造成很大阻力. 对基督信仰持激烈批评态度之人, 有时反而成为接受基督信仰的人. 因为这种人有分辨对、错的意识, 有追求和坚持真理的决心. 只是, 他们把对错弄颠倒了, 以为自己是对的, 基督信仰是错的. 借着听道、学习圣经, 一旦他们认清基督信仰是真理, 就会决然归向基督. 但是, 要后现代主义者归向基督可能更加困难. 古语说, 哀大莫过心死. “后现代主义代表真理的死亡.”[2] 后现代主义者对追求真理表现冷漠: 对或错、好或坏既无客观标准, 全是个人的好恶, 人就没有必要改变自己的观点去信耶稣基督. 我们不怕爱辩论、好提问的人, 就怕不提问、不思考、又不相信的人. 这样的人对一切都抱“无所谓的态度”, 福音事工很难奏效.

 

第二, 后现代主义提倡相对主义和多元主义, 在宗教上倾向“条条道路通罗马”、“殊途同归”的立场. 他们可以承认有神, 但很难接受圣经的绝对权威、耶稣基督是唯一的拯救等观点(徒4:12), 很难从一个有神论者变成一名基督徒. 不少经历告诉我们, 一个无神论者信主耶稣有时比一个具有其它宗教背景的人信主耶稣更容易.

 

有鉴于此, 里程认为若与现代主义相比,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基督信仰挑战的严重性, 如果不是“有过之”, 也是“无不及”的, 不容轻忽. “但是,” 里程继续表示, “也不必为席卷全球的后现代主义浪潮所震慑、所吓倒, 因为, 以相对主义和多元主义为‘胎记’的后现代主义, 自身带有不可克服的弱点. 如前文所述, 相对主义是自相矛盾的一条死胡同, 这就注定了后现代文化的核心, 是深深的寂寞. 他们用空洞的‘尊重’、‘包容’待人接物, 谨小慎微, 避免‘越轨’的言论, 避免跟别人的意见相左, 避免为自己的权利站出来说话. 本以为这样可以营造和平、和睦与和谐的环境, 但却事与愿违. 试想, 在一个群体中, 如果既没有共同的生活准则, 各人任意而行; 同时, 又没有客观的是非标准, 可以彼此沟通、彼此制约, 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啊! 必然是人与人之间的极度疏离, 人的极度封闭和寂寞.

 

“在和平、和谐的虚假光环下, 掩盖着的是人内心的极不平安、人与人的感情的极不和谐. 相反, 在神的全能和大爱的眷顾下, 基督徒能够彼此相爱、彼此分享, 建立真诚、和谐的群体, 这是令很多后现代主义者深为感动、非常羡慕的. 对怀疑理性、怀疑客观真理的后现代主义者, 如果用‘以理服人’的方法向他们传福音, 往往事倍功半; 倒不如从个人的心路历程和生命见证入手, 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共鸣.” 简之, 信徒个人和召会整体所彰显的崭新及属天生命, 对后现代主义者而言, 是一个更强大有力的见证, 可以引领他们信服圣经的话语, 进而信靠主耶稣基督作他们的救主.

 

 

(J)        结论

陈爱光指出: “后现代主义… 乃是从盲目的现代主义中觉醒, 承认理性主义的失败, 并不期待会有光明的未来.” 他又说: “后现代主义…  回头已经无路… 只能向前. 但是前路一片茫雾, 崎岖难测.” 有些后现代主义者认为, 现代主义是西方思想受到历史影响的一段插曲. 里程相信, 人们将看到后现代主义也同样是“受到历史影响的一段插曲”. 简之, 人的智慧是有限的. 单凭人的方法, 只能由一类问题变成另一类问题, 结果“后现代主义”也极可能像“现代主义”一样, 是会过去的, 成为历史的一段插曲而已, 如关启文所言: “物极必反, 时移势易, ‘后现代’也会有一天过去, 当人们具体地发现‘感觉至上’的后现代文化有破坏性影响, 他们也会像摒弃‘现代’一样抛弃‘后现代’, 所以很可能有一天人们会重新重视理性和系统.”[3]

 

基督徒应当吸取自由派神学的教训. 启蒙运动后崛起的“现代主义”, 曾大力批判基督信仰. 在面对这样的强大压力, 许多神学家们不是高举神的话语, 指引现代主义者回归真神, 而是牺牲基督信仰的原则去迎合现代主义. 结果如何呢? 现代主义者没有因此信服真道, 基督信仰反而受到很大亏损, 引进了许多似是而非的神学谬论, 如“自由主义神学”和“新正统神学”的谬误.

 

今天, 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双重影响下, 许多人离开神, 走入歧途, 很像士师时代, 以色列人的光景: “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 各人任意而行”(士17:6). 因此, 现今的基督徒应该努力去理解后现代主义者, 用神的爱去爱他们, 但不要为了迎合他们而妥协或牺牲圣经的真理;[4] 反之, 我们应该高举圣经的绝对权威, 大胆地宣讲神的话语. “因我们神怜悯的心肠, 叫清晨的日光从高天临到我们, 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 把我们的脚引到平安的路上”(路1:78-79). 只有当神的话语照亮他们心中的眼睛和脚前的道路, 后现代主义者和一切不认识神的人, 才可能迷途知返, 归向真神. “面对后现代思潮的猛烈冲击, 真正拨云见日的观点, 还有待我们这群自称拥有永恒真理的人提出来.” [5]

 

(全文完)

 


 

[1]               此书名中文版译为《解毒后现代》.

[2]               麦卡伦等著, 南南南译, 《解毒后现代》(台北: 校园书房出版社, 2003年), 第291页.

[3]               关启文、张国栋合编, 《后现代文化与基督教》(香港: 学生福音团契出版社, 2002年), 第412页.

[4]               例如甘尼信(Philip D. Kenneson)就几乎全面接受“后现代主义”的观点. 他认为否定客观真理并没有问题, 基督信仰只要注重生命的见证, 不用再答“真理的问题”. 引自《后现代文化与基督教》, 第413页.

[5]               上文改编自 里程著, 《圣经的权威》(美国: 基督使者协会·海外校园杂志社, 2005年), 第606-610页; 也参http://31team.org/page/对后现代主义的对应 .



作者:

Leave a Reply

Copyright © 2024 MalaccaGospelHall.org.my. All rights reserved. Developed by Passion In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