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讲道的三项兼顾和五种特质


(A)      引言

传道人必须自己先“食经”(食用神的道  —  得着属灵的粮食), 才能“讲道”(用神的道喂养神的子民), 而讲道犹如厨师烹饪美食. 赖若瀚在其所著的《食经讲道》一书贴切描述道: “讲道像烹调, 本身就是一门艺术. 同样的食材与配料, 经过大师傅精心炮制后, 变得美味可口, 而且色香味俱全. 让人见到嗅到, 都胃口大开, 垂涎三尺. 一篇好的信息犹如珍馐美味, 吃得到是无上的享受. 若是餐馆里的菜肴道道如此, 饕餮(追求美食的)食客必定会络绎不绝, 一再光顾.”[1]

H. W. Robinson

美食往往吸引人; 同样的, 好的讲道也会吸引信徒. 美国的罗宾森教授(Haddon W. Robinson)在12岁的时候, 听了当时芝加哥慕迪圣经教会的牧者艾朗赛(Harry A. Ironside)的讲道后, 在日记上写道: “他讲了一小时, 好像只过了20分钟; 但有些人只讲20分钟, 却觉得好像过了一小时. 我不知道其中的分别在哪里?” 从那时开始, 他一生努力去探求这方面的答案, 也成为知名的讲道大师.[2] 优质的讲道是有某些特质的, 预备一篇好的讲章也是有某些原则与方法的.

 

(B)       优质讲道的三项兼顾

赖若瀚指出, “兼顾”是不偏不倚, 将各方面都照顾得周全. 讲道者一定要全方位接触, 不能站在一死角. 要眼看四面、耳听八方、并有三方面的兼顾: 上与下、情与理、然后全方位. 能兼顾这三方面, 才称得上是优质的释经讲道.

(B.1)   天地兼容

S. F. Olford

释经讲道注重“启示”(revelation)与“应用”(relevance). 传道者从神领受“天上”的信息, 并将这信息带入“地上”的人间, 此乃“天地兼容”  —  来源自天, 应用于地! 好的讲道必须是双向的: 讲道者既深刻明白神的话语, 又善于运用人的言语, 在两个世界中间作沟通的桥梁. 因此, 他必须一方面深入“读经”, 另一方面深刻“阅人”, 把天上奥秘向世人作不同方式的阐述.

好的讲道让神与人之间有接触与联系: 既扎根于经文, 也顾念到现实. 将圣经的真理活泼地展现在人面前, 帮助人活出真理、实践真理. 欧福德(Stephen F. Olford)指出:

如果我们建立这座桥梁, 将神的世界掺到我们的生活中, 就必须认真分析和学习圣经传播的信息和现实的景象, 而不能只提供和保持两者之一. 离开现实的世界进入圣经中, 或离开圣经的世界进入现实中, 对我们的事奉都是致命的失败. 犯了两个错误的任何一个, 都会使建立桥梁(的任务)变得不可能, 即使建成也失去沟通的作用.  

John R. W. Stott

斯托特(或译“斯托得”, John R. W. Stott)认为, 讲道者的责任就是“如何把这两个世界的鸿沟画出来, 再将我们的讲章放进去.” 他提醒道: “我们的讲道太少接触地面了, 不能成为进到现代世界的桥梁. 它虽合乎圣经, 却不合乎时代.” 因此, 讲道者不能顾此失彼, 必须“天地兼容”, 借着讲道这座桥梁, 把“天”(神的世界)联于“地”(人的生活).

(B.2)   情理兼备

讲道要有情有理. 讲道过分偏向理性或偏向感性, 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人同时有理性和感性两方面. 有些人虽然偏于理性, 但能感动人的, 往往是对心说话之处. 讲道若能情理兼备, 丝丝入扣, 在解经释义的同时, 也引述真实而富人情味的故事, 便能更加有情有义, 打动人心.

赖若瀚 (Johann Lai)

讲道不能单从理性出发, 也要洋溢着感情; 不单对人的头脑说话, 也要对人的心灵说话; 不单只顾着用口教导别人, 也要用生命感染别人. 若人生阅历不足, 又不愿敞开自己, 只常常停留在一己狭隘的想法之中, 讲道也会褊狭固执而无趣乏味, 因为最好的讲道不是单在书房里准备的, 还要加入生命的经历. 最有力的讲道, 是在人生的挣扎与历练中塑造的.

赖若瀚正确写道: “讲道者要追求西方人严谨的治学方式, 同时保持东方人注重人情世故的文化底蕴, 要学习做一个情理兼备的后现代传道人. 理性的讲道深入浅出, 不单向头脑说话, 也触动人心的需要; 有时甚至要带有幽默感, 从中引申出圣经的真理. 要记得, 神的话本来就有光有热, 能触及人的头脑与心灵.”

(B.3)   全民兼得

在一般的聚会当中, 都有老、中、少不同年龄的人. 讲道必须顾及全会众或听众, 不仅是年龄上的老与少, 也包括属灵情况的老与少. 要能对慕道友说话, 同时也适合听道多年的信徒. 无可否认, 这是讲道者的一大挑战.

要全民兼得, 讲道者必须谨记其中的要诀: 讲道要有内容, 词句简洁易懂, 且是老少咸宜. 讲道要忠于原文, 解经要深入浅出, 容易使人明白道理, 指明如何实践真理. 简之, 讲道要浅显而不欠缺内涵, 讲得有深度却容易明白, 这样老少咸宜, 皆得获益.[3]     

 

(C)      优质讲道的五种特质

论到释经讲道, 赖若瀚指出, 优质讲道的特质其实甚多, 归纳起来可分为下列五项:

  1. 合乎圣经 (Exegetical) —  有道
  2. 条理分明 (Clear) —  有理
  3. 引发兴趣 (Interesting) —  有趣
  4. 实际可用 (Relevant) —  有用
  5. 触动人心 (Passionate) —  有情

这五项特质可以从下到上, 用上述五个英文字的首字母结合起来说明(acronym) = P.R.I.C.E . PRICE 代表两个不同的意思: 一是好的讲道是“无价之宝”; 另一是好的讲道要“付上代价”才能产生.

(C.1)   合乎圣经  —  有道 (Exegetical)

讲道绝对不能离开圣经. 好的讲道扎根于圣经, 且必须要有清楚的解经作为基础. 教会的会众若只想听一些动听的、引人发笑的说话, 这个教会是十分可怜的. 一个传道人若为迎合会众, 而只说些他们喜欢听的话, 却不提圣经上的话, 这个传道人亦是十分可悲的.

  • 有道可传

曾霖芳在他的《讲道学》一书, 开宗明义地说: “讲道要讲‘道’. … 讲道而没有‘道’好比什么呢? 正如泡茶, 茶壶里没有放茶叶, 倒出来的不是茶, 而是白开水.” 又如要煮“水煮鱼”这道菜, 一定要有鱼. 没有鱼, 无论怎样加辣椒都没有用. 正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我们不能在讲台上煮“无米粥”, 所以讲道者必须有“道”可讲可传. 

从各方面反映, 今日讲台一个严重的危机, 就是很少讲神的道. 有些人不懂得解经, 但很会讲故事来激动人心. 但若缺少最重要的部分  —  神的道, 无论其他各方面讲得再好, 也无法产生唯有神的道可产生的效用.

“释经讲道”或解经式讲道可补足这方面的缺欠. 这类解经式的讲道之特点, 是讲道的主题与大纲都出自圣经的经文. 建立了主题后, 在讲道时便按这主题更深入地、逐层地剖析经文. 解经式讲道是坚持以神的话为讲道的骨干, 不以其他信息或内容代替圣经.

  • 独具慧眼

要下功夫读出经文的真义, 对神的话语要有心得、有亮光, 不能只说一些肤浅的、零碎的、人云亦云、老生常谈的道理.

或许你有这样的经验. 你听到某位讲员所讲的道理纯正、说话流畅、声音洪亮, 却令人感到沉闷. 原因是所讲的全是老生常谈、毫无新意; 听了上句, 便知下句, 能不沉闷吗? 因此, 读经要有研究、有心得, 不能如同音乐盒反复奏着一样的旋律.

事实上, 圣经写成已经过了两千年, 很多道理和信息已经被前人讲过. 但讲道者每次讲的道, 还可以是新鲜的, 因为很多植根于圣经中的信息, 可以用不同方式去发掘出真理来. 至于浅显的基本教义, 更可以因为不同的切入点, 而产生出许多新鲜的亮光. 这样的讲道听来有新鲜感, 就像刚出炉的面包, 芳香扑鼻, 吸引人去品尝.

(C.2)   条理分明  —  有理 (Clear)

讲道最要紧的是言之有物, 精简清晰, 让人听得懂, 跟得上, 知道重点是什么. 精简不等于肤浅, 乃是将深奥的道理, 用精炼简明的句子说明. 以斯拉是位通达律法的文士, 他将神的律法“讲明意思, 使百姓明白所念的”(尼8:8). 圣经用“听了能明白”来形容当时的会众(尼8:3; 也参12节). 传道者讲得清楚, 听的人自然听得明白了.

  • 主题集中

讲道有了主题和中心思想, 还要注意思想之间要能彼此连贯, 分段有层次, 也有合一性或连贯性, 叫听众清楚掌握所传讲的主题.

设计讲道时, 要注意将讲道的主题与重点, 借不同的段落有条理地作引申和演绎. 讲道者要留意避免将一团团未经解开的思想丢给会众. 思路不清、语意不明的讲道, 不用多久便会令会众迷失, 因为实在无从理解, 也来不及掌握所说的, 除了一脸迷惘, 大脑也停止吸收. 时间一长, 心生抗拒, 更听不进去.

  • 层次分明

若要讲得清楚, 必须思想缜密、合乎逻辑、条缕分析, 自然言之成理. 讲道不单要合乎圣经的真理, 也要让人可以认同与跟从讲道者的思维逻辑.

讲道的人要先在脑海中有清晰的轮廓, 列出条理分明的信息大纲, 层次应配合整体讲道的主题. 宣讲时如抽丝剥茧一般, 一层层地展开经文意义, 这样听者容易明白、跟从与吸收. 当然, 有讲道大纲不一定保证能讲出一篇好信息. 但是可以为一篇层次分明、思路清晰的好讲道奠下良好根基.

(C.3)   引发兴趣  —  有趣 (Interesting)

有人说: “一篇讲道是否太长, 不是按时间来计算, 乃是按会众或听众心灵的感应, 以及是以他们表现兴趣的高低来计算.” 灵命成熟的人, 无论你讲得如何枯燥乏味, 他们仍有一种定力去把它听完. 但在一般教会中, 不是所有的信徒都是灵命成熟的人. 对于初信或不成熟者, 他们若是对你的讲道缺乏兴趣, 会老老实实地借着面部表情或小动作告诉你. 他们对沉闷的讲道感到啰嗦、乏味, 讲道变成催眠课.

因此, 讲道时要留意引发听众的兴趣, 即或是很普通的道理, 仍然可以设计一些引起共鸣、有兴趣的引言或例子来加以解释、说明. 讲员若具备外向的个性与活泼的表达方式, 对提高兴趣也有助益. 而这些技巧都是可以后天学习的. 除此之外, 还有圣灵的感动都可以使讲道引发兴趣. 当然, 有些人本身就充满趣味性的.

  • 有新鲜感

讲道像人们吃东西, 须力求新鲜. 讲道者若常给人吃旧饭冷菜, 很容易让人感到厌烦. “罐头讲章”也最好少用, 反而要学习用不同的角度和说话方式, 来表达耳熟能祥的真理.

赖若瀚解释道: “新鲜不等于怪异, 也不是标新立异. 让人对讲道有新鲜感的秘诀, 是经常从神话语的泉源中汲取活水, 因为神的话语是活泼的(来4:12). 预备信息时, 讲员必须经过吸收与演绎的过程, 不能只是拾人牙慧. 最后, 新鲜可以从不同的切入点与方式来表达, 譬如偶尔可以从如何应用来开始讲述, 再倒叙回去阐明经文的意思.

Howard Hendricks

美国达拉斯神学院的资深教授韩君时博士(Dr. Howard Hendricks)有一句颇具震撼力的名言: “你若用讲述圣经使人觉得沉闷无聊, 就有罪了.” 如果讲员所讲的道沉闷乏味, 很难说服会众说我们的神是活的神, 我们的信仰是充满力量的.

  • 选材丰富

圣经的真理安定在天, 不能改变. 同时, 圣经的真理也是博大精深, 就是穷一生之力也不能完全窥其堂奥. 因此, 传道者要多做研究、多读书, 务求言之有物, 这样讲述的信息才会丰富. 讲道时最好采用自己的经历与见闻作例证, 也可多用故事和图画的方式去描述, 让真理鲜活地呈现在人面前. 就如烹煮美食一样, 将菜烧好之外, 还要加上酱、糖、蔥、薑等配料, 提升食物的色香味和口感. 借着不同的包装与表达方法来讲道, 可以让神的话更能活泼生动, 使圣经中的真理更能带来指引我们在这时代生活的亮光.

(C.4)   实际可用  —  有用 (Relevant)

讲道不能只停留在理论阶段, 乃要切合时代的实际需要. 好的讲道扎根于圣经, 既有条理又有深度地诠释经文, 同时用历史的眼光带出蕴涵在经文背后的意境, 以及其中发人深省的启示. 另外, 且要配合现实, 以实际的方案, 帮助会众将真理正确地运用在生活中. 这才是兼具深度和广度的讲道, 因为它体现出现代听众与经文之间的互动关系.

传道人若不深入了解现实社会, 讲台供应就会枯燥乏味, 讲道沦为空洞的属灵高调, 便无法带给信徒生命的改变与更新. 好的讲道将圣经讲活了, 又使人活出圣经; 即扎根于经文, 又扎根于现实; 可谓效用无穷.

有的讲道者会说: “我的责任是传讲神的话, 会众的责任是听从与实行.” 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说的没错, 因为将神的话语付诸行动确实是听道者的责任. 然而, 我们不能将责任全推给听道的会众, 为什么呢? 因为讲道者若讲得不清楚, 会众又怎能知道如何实行呢? 正如厨师不能说: “我只负责烹煮, 吃不吃是你的事.” 若食物煮得不好而没人愿意吃, 没人喜欢吃, 自然是厨师无可推诿的责任了! 因此, 若讲员讲的没有人听, 那么他就应该反省为何如此, 并求主赐他智慧和力量加以改善, 也恳切为听众代祷, 求主打开他们的心来接受神的道. 简之, 强调“应用”的讲道会引人入胜, 激发反省的动机, 并保留圣灵动工的空间.  

Fred Craddock

(C.5)   触动人心  —  有情 (Passionate)

克拉多克(Fred Craddock)说: “十架上有两种讲道是很难听得进去: 讲得不好的道与讲得甚好的道. 我们明白为什么讲得不好的道不容易听进去, 但为什么讲得甚好的道也很难听进去呢? 因为讲得好的道经常触动心灵, 要求会众将生活作出调整, 那确实不容易做到.” 因此, 你必须在感情上与你的听众或会众处于同一个频道, 不然, 你只是在知识上传递, 却不能说服他们改变.

  • 将心摆上

好的讲道, 是讲者全心全意, 将心摆上而准备出来的. 犹太人的《他勒目》(Talmud)说: “最好的讲员是心灵; 最好的老师是时间; 最好的书本是圣经; 最好的朋友是神.” 要触摸人心灵的深处, 讲员的心就要先与会众对话. 不是死板的叙述, 也不像学术研究只作训诂考据式的讲解, 而是切实地投入生命. 这是最困难的一项.

为什么有些讲道者经常感情流露, 而有些则木讷呆板? 这正是主耶稣基督与文士不同之处. “文士型”的讲道没有热诚、没有感染力, 甚至没有生命, 只因要“尽责任”而上讲台, 这样的讲道触摸不到人心. 主耶稣的讲道不仅满有权柄, 更是充满感染力. 一篇由讲道者摆上心灵的讲章, 带着圣灵的能力, 自然会发出生命的影响力, 让人产生共鸣.

  • 曾霖芳

    曾霖芳

    感染生命

成功的讲道能触摸人心, 感染别人的生命. 这是因为自己先受感动而后才能感染人, 是自然流露出来的, 不是被勉强或强制出来的. 讲员要具备生命的感染力, 因那是有效讲道的重要秘诀. 这就有赖我们平日更多亲近神, 被神触动, 生命得着改变, 以生命影响生命  —  以神给我们的生命去影响他人的生命.

讲道的力量不在于讲道者声嘶力竭地宣讲, 乃是发自内心的自我催促与圣灵同在的动力. 伟大的讲道是从伟大的心灵中孕育出来的, 而伟大的心灵往往必须先经过神的破碎, 或是被人生的苦难与挫折松土后, 再被重塑更新而来的. 因此, 主耶稣基督的耳朵, 可以在嘈杂的群众中, 听见远处乞丐的哀鸣.

曾霖芳这样分辨好的讲道与更好的讲道: “青年时代初学讲道, 我曾留意各种传道者, 我把好讲道分成两大类, 有的讲得很好, 有充分准备, 听众也满意, 有好评. 但另一类多了一样, 他们以整个生命去讲, 从心里倾倒出来, 是‘心’的声音, 如活水江河涌流, 使人生命复甦, 心灵滋润. 把整个人投入讲道是完全不同的, 是上好的, 我称它为‘传道精神’. 你看, 有人在讲台上讲道, 你感到有浩然正气, 使人生敬畏之心. 有人讲道时洋溢着爱主之情, 感人至深. 有人传讲真理如烧着的火把, 火热的心隐约可见, 听众有热的感受. 有传道者讲述向往更美家乡的讯息, 会众不觉神往. 各种各样的场合, 传道精神表露无遗, 这是传道者应当追求进入的境界.[4] 

 

(D)      总结

总括而言, 好的讲道须同时具备五种特质: 合乎圣经 (E) + 条理分明 (C) + 引发兴趣 (I) + 实际可用 (R) + 触动人心 (P). 如此才有条件成为一篇合乎主用、大有影响力的讲道.

当然, 讲道者不可能一下子就全部精通,  但必须让自己朝着这些目标追求. 讲道是一生要学习的功课. 好的讲道是“无价之宝” (PRICE), 让人听后念念不忘, 回味无穷, 加增对神话语的胃口和爱慕. 好的讲道同时也必须愿意“付上代价” (PRICE), 就如耶稣基督讲过的一个比喻: 有人“遇见一颗重价的珠子, 就去变卖他一切所有的, 买了这颗珠子”(太13:45-46). 无价之宝值得我们付上一切代价去换取. 若是一下子不能掌握, 就得穷一生之力, “分期付款”地将它买回来.[5]  

 


 

[1]           赖若瀚著, 《食经讲道  —  当代释经讲道手册》(美国加州: 圣言资源中心, 2014年), 第97页.

[2]           参其名著 Haddon W. Robinson, Biblical Preaching: The  Development and Delivery of Expository Messages. 2nd edition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2000).

[3]           以上(B)项改编自《食经讲道》, 第98-100页.

[4]           上文(C)项改编自《食经讲道》, 第100-108页.

[5]           同上引, 第108, 110页.



作者:

Leave a Reply

Copyright © 2024 MalaccaGospelHall.org.my. All rights reserved. Developed by Passion In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