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歌简介(17): 大哉, 圣哉, 耶稣尊名! (All Hail the Power of Jesus’ Name)


  • 启示录7:11: “众天使都站在宝座和众长老并四活物的周围, 在宝座前, 面伏于地, 敬拜神.”
  • 彼前3:22: “耶稣已经进入天堂, 在神的右边; 众天使和有权柄的, 并有能力的, 都服从了祂.”

 

《大哉, 圣哉, 耶稣尊名》(英文名为: All Hail the Power of Jesus’ Name , 中文另译:《贺祂为王》)是一首曲调雄伟堂皇的诗歌:

           

1.   大哉, 圣哉, 耶稣尊名!

天使俯伏敬拜, 天使俯伏敬拜;

恭进荣冕, 同声称颂,

同尊祂, 尊祂, 尊祂,

尊祂, 尊祂万有主宰.

 

2.   蒙恩罪人 主苦难忘,

都当崇爱敬拜, 都当崇爱敬拜;

得胜硕果向主献上,

同尊祂, 尊祂, 尊祂,

尊祂, 尊祂万有主宰.

 

3.   普天之下 万民万邦,

俱要拥戴敬拜, 俱要拥戴敬拜;

尊贵、荣耀 归主无疆,

同尊祂, 尊祂, 尊祂,

尊祂, 尊祂万有主宰.

 

4.   愿与万灵 会集天上,

绕主颂扬敬拜, 绕主颂扬敬拜;

羔羊美歌 万古同唱,

同尊祂, 尊祂, 尊祂,

尊祂, 尊祂万有主宰. [1]

 

“大哉, 圣哉, 耶稣尊名! 天使俯伏敬拜…恭进荣冕, 同声称颂… 同尊祂… 尊祂万有主宰.” 这首曲调庄严、引人入胜的诗歌, 其作词者是爱德华·佩罗内特(Edward Perronet, 1726-1792). 他生于英国, 祖父是法国人. 祖父为了持守基督信仰而遭到罗马天主教的逼迫, 便带着家人逃亡至瑞士, 以后移居英国. 佩罗内特的父亲在英国国教(圣公会, Anglican Church)牧会达50年之久, 极力支持卫斯理兄弟(Wesley brothers). 年少的佩罗内特也参与圣公会.

 

佩罗内特过后认为圣公会的一些信条和做法是错误的, 因而离开圣公会, 随从约翰·卫斯理在英国北部布道八年, 也因此同遭逼迫. 卫斯理在日记上写道: “爱德华·佩罗内特被人扔到泥泞中, 在烂泥中翻滚…” 他也曾被人抛扔石头, 岌岌可危.

 

佩罗内特过后因主张布道团团员可主持圣餐而与卫斯理兄弟们意见分歧. 1771年, 他和卫斯理分道扬镳, 到坎特伯雷(Canterbury)的一个独立教会牧会. 他住在坎特伯雷, 直到1792年1月22日离世为止. 《大哉, 圣哉, 耶稣尊名》这首诗歌就是他在坎特伯雷任牧师时所写的.

 

里彭 (John Rippon)

佩罗内特是在1779年写了《大哉, 圣哉, 耶稣尊名》. 这首诗歌当时在英国的《福音杂志》(Gospel Magazine) 11月号上发表时, 只有1节, 出版后很受欢迎, 所以在1780年4月发表了全诗, 共有8节. 1787年, 英国浸信会牧师里彭(John Rippon, 1751-1836)将原诗的第2、3、6节删除后, 另添两节.

           

这首诗歌的作曲者是英国一名普通信徒, 名叫埃勒(James Ellor, 1819-1899), 谱写于1838年. 埃勒年轻时学习制帽, 六日工作, 星期天到教堂领唱. 他自学音乐, 18岁就指挥卫斯理教堂的唱诗班. 他为主日学周年纪念而创作本曲时, 年仅19岁. 1843年, 他移居美国. 晚年双目失明, 仍继续在教会教唱首歌.[2]

 

我们从中看见在写词作曲方面, 神使用了不同的人(从著名牧师到普通信徒)完成了这首气势磅礴、引人入胜的诗歌. 换言之, 只要我们愿意摆上自己, 神也可以使用我们成就美好的事.

 

台湾辅仁大学医学教授施以诺

神也奇妙地使用这首诗歌. 现任台湾辅仁大学医学院教授的施以诺博士指出, 有一位名叫史考特(E. P. Scott)的宣教士(宣道士), 据说有一次带着一把心爱的小提琴, 进入印度一处深山部落, 打算向当地的土著们传福音. 没有想到, 当地的土著极不欢迎外人. 当他一进入他们的活动范围, 就被一群拿着长矛的土著包围着, 准备要刺死他.

           

史考特不知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 于是选择紧闭双眼, 并拿出小提琴, 拉了这首圣诗  —  “大哉圣哉, 耶稣尊名! 天使俯伏敬拜…”. 在他拉完了之后, 睁眼观看, 没想到土著们竟杀气全无, 并放下高举着长矛的手, 呆呆地看着他. 因为这首诗歌实在太有气势了! 土著们惊为天籁, 于是决定将史考特视为好友.

          

后来, 史考特便进入该部落中, 介绍土著们认识这首诗歌所颂扬的大君王  —  主耶稣基督. 几年后, 当史考特要离开该部落时, 那些原先要杀他的土著们, 列队为他送行了40哩, 让原本已决定要离开的史考特心中大受感动, 竟在临别的那一刻又决定留下来, 继续为他们服务.[3] 

 

施以诺接着写道: “在历史上, 到底有没有史考特拉小提琴对抗长矛的那一段? 我个人虽无法考证, 但我相信可信度应是相当高的, 因为这种在困境中赞美神的桥段(意即经典或精彩情节), 在圣经中也经常出现. 例如: 大卫就在生死流离的苦难中, 写诗赞美上帝; 哈巴谷也曾在窘境中说: ‘然而, 我要因耶和华欢欣, 因救我的神喜乐’(哈3:18). 使徒保罗也曾在狱中唱诗赞美上帝. 而他们的赞美, 都带来了正面的效果.”

施以诺说得好: “赞美, 是一面盾牌! 它曾经帮史考特挡住了土著的长矛, 帮大卫王挡住了敌人的追杀, 帮先知哈巴谷挡住了困境, 也曾帮使徒保罗挡住了攻击和迫害. 许多人都相当期待生活中能有‘奇迹’的发生, 上帝确实是会为人带来奇迹的主. 然而, 在圣经上, 奇迹往往不是发生在‘埋怨’之后, 而是发生在‘赞美’之后.

 

西方有句谚语: “埋怨就像骑木马, 可以让你看似动个不停, 但却无法向前迈进一步.” 每个人的生命中, 都有各自的难题和困境. 虽然在某些情况下, 人按理有“埋怨”的权利, 但不断埋怨不仅无济于事, 反倒加增苦恼. 相反的, “赞美”反倒能扭转局势!

 

你是一个懂得赞美的人吗? 下次当我们在困境中感到不知所措时, 就来“赞美”吧! 赞美是很奇妙的, 它是一面无形的盾牌, 可以为我们挡去许多各式各样的难题, 更可以为我们带来力量与奇迹.[4]       

 

 


[1]               摘自诗歌集《万民颂扬》第70首. 第一至第三节是佩罗内特(Edward Perronet, 1726-1792)所著, 但第四节是约翰·里彭(John Rippon, 1751-1836)加添上去的. 此调由英国的埃勒(James Ellor, 1819-1899)所编.

[2]              这部分有关作词者佩罗内特和里彭, 以及作曲者埃勒的资料主要是参考: https://wemp.app/posts/5ee525a1-b306-47cb-a4ea-9dc43aa99d4b (注: 在此文章中, 此诗歌名为《贺祂为王歌》); https://www.linkedin.com/pulse/all-hail-power-jesus-name-story-behind-hymn-roger-duke .

[3]               施以诺著, 《诗歌, 是一种抗忧郁剂》, 第64-65页; 也参  https://www.linkedin.com/pulse/all-hail-power-jesus-name-story-behind-hymn-roger-duke (此篇文章也提到史考特在危难中拿出小提琴拉这首诗歌《大哉圣哉》的事迹).

[4]              上文主要改编自 施以诺著, 《诗歌, 是一种抗忧郁剂》(台北: 主流出版有限公司, 2018年), 第64-66页. 也参其他有关佩罗内特(Edward Perronet)或此诗歌的资料如: https://hymnquest.com/resources/bs01/ ;以及本文脚注中所引用的参考资料.



作者:

Leave a Reply

Copyright © 2024 MalaccaGospelHall.org.my. All rights reserved. Developed by Passion In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