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对特别事奉的呼召 (五): 神呼召以利沙
编译者注:神会明确地呼召某个人进入某个特别的事奉(包括全时间传福音或其他事工). 圣经至少提到了三种呼召: 神呼召人去得救恩、献祭和服事【参本文附录一: 我们需要神明确的呼召】. 我们在前四期的《家信》中已讨论过彼得、保罗、亚伯拉罕和摩西的呼召. 接下来的这两期, 我们将看另两个著名的旧约人物(以利沙和以赛亚). 现在就让我们思考有关以利沙的呼召.
(A) 序言: 以利沙的简介
以利亚和以利沙时期是以色列君主制(monarchy)的黑暗时代. 从耶罗波安统治下分裂以来(注: 以色列王国分裂为由十个支派组成的北国以色列, 以及由犹大和便雅悯两支派组成的南国犹大), 已经过去了 58 年. 在这短暂的时期, 犹大有五位改革派国王. 中央政府设在撒玛利亚的北国以色列有七位国王, 都是恶人.
亚哈王和他邪恶的妻子耶洗别的统治, 把这一黑暗时期推向高潮. 亚哈是一个软弱的人, 被以色列历史上最坏的女人(耶洗别)控制着. 她带来了宗教淫乱和政治迫害. 巴力(Baal)和亚斯他录(Ashtaroth)是男性和女性的外邦假神, 将宗教信仰与卑鄙腐败的不道德行为混合在一起.[1] 在南国犹大国, 神使用国王进行改革和复兴; 但在北国以色列, 祂使用先知(其中两位最著名的先知就是以利亚和以利沙).
以利亚和以利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物. 以利亚是来自山区的高原人(highlander). 对于撒玛利亚文雅的朝臣来说, 以利亚是来自基列的“野人”(wild man from Gilead), 是一头“毛茸茸的狮子”(shaggy lion of a man). 他的事工以火与水和谴责为特征. 相比之下, 他的继承人以利沙的事奉则以面(面粉, meal)、油和盐为特征, 这些都是素祭的材料. 这两个人是重要的预表, 以利亚预表施洗约翰(新约中的以利亚)的生活和事奉; 以利沙则预表主耶稣温柔芬芳的事奉.[2]
以利沙的名字意为“神是救主”(God is Salvation).[3] 他是沙法的儿子(王上19:19),[4] 住在约但河谷北端、加利利海稍南的亚伯米何拉(Abel-meholah). 他在圣经中被称为“神人”多达29次(man of God; 例如: 王下4:7, 16, 21, 22, 25, 27, 40, 42; 5:8, 14, 15, 20; 6:6, 9, 10, 15-16; 7:2, 17, 18, 19; 8:2, 4, 7, 8 , 11; 13:19等), 1次被称为“圣洁的神人”(holy man of God; 王下4:9). 他服事主长达66年, 从他被神呼召(王上19:19-21)到他去世(王下13:20), 其中10年跟随以利亚做门徒, 56年独自事奉主. 这比任何其他旧约先知的事奉时间更长.
以利沙的一生可分为四个部分:
- 以利沙的呼召和作准备(列王纪上第 19 章).
- 以利亚被接升天时, 以利沙领受的使命(列王纪下第 2 章).
- 以利沙履行他的先知使命(列王纪下第 3和4 章).
- 以利沙在国家(指北国以色列)范围内更广泛的事工(列王纪下5-9章).
以利沙作为先知的事奉生涯横跨约兰、耶户、约哈斯和约阿施(四个以色列王)的统治时期. 他有责任执行以利亚在何烈山领受的命令(参 王上19:15-16).[5] 他漫长而稳定的一生表明他已经学会了以利亚在山顶上听到的教训, 神的声音不在烈火或暴风雨中, 而是在神同在的隐秘中听到的微小声音(王上19:11-13).[6]
(B) 以利沙的先知职分
(一) 以利沙的呼召 (The Call)
神在祂主权的掌管下关注着以利沙(王上19:16). 以利亚只是遵循他在何烈山得到的指示, 将他的外衣(KJV: mantle, 或译“斗篷”)交给以利沙作为他的继承者(王上19:19). 以利亚寻找到以利沙时, 他每天都在辛苦劳作, 用牛耕田. 神在各行各业中呼召人出来事奉祂. 蒙神呼召之人可以是一个富裕的城市居民、一个王位继承人、一个野地的牧羊人、一个靠捕鱼为生的渔夫, 甚至一个(犹太人所厌恶和轻视的)税吏.
凭着体面的职业或正当的行业(特指靠双手劳动的职业)来谋生是一件光荣的事, 也是一种训练, 能塑造人的性格. 那些没有这种工作经验、就直接从学校走出来全职事奉神的人, 在事奉神的工作上缺乏了最有价值的准备之一. 保罗是一个制造帐棚的人(徒18:3), 彼得则是一个渔夫(可1:16). 用艰苦的方式(特指劳力)赚钱并明智地花钱, 是人生学校里一门宝贵的课程!
以利亚将自己的外衣披在以利沙身上, 这个象征性的举动产生了三件事:
- 他请求与父亲和母亲吻别, 这显示出他温柔而深情的天性.
- 他放弃与牺牲自己的谋生之路, 宰杀自己的牛, 设宴款待朋友. 这表明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 他跟随并服事以利亚. 10年来, 他以卑微的身份服事这位长者. 他“倒水在以利亚手上”(王下3:11, 编译者注: 中文圣经《和合本》按其原意译为“服事以利亚”).[7] 有可能这段经文就是我们的主在路加福音9:61-62中所指的, “手扶着犁向后看的, 不配进神的国”(路9:62). 以利沙彻底放弃了过去的生活.
(二) 以利沙的使命和未来的任务
(The Commission and the Task Ahead)
以利沙的使命和事奉生涯中有许多事情让我们联想到提摩太, 以及他与使徒保罗的关系. 圣经中的原则似乎是: 年长者指导、劝告和教导年轻人, 而年轻人则愿意倾听、学习并扮演次要角色, 在灵里渐长以致成熟.
在以利亚升天之前不久, 他带着以利沙对他面前的任务进行了最后的默默考察. 他们一起去了吉甲、伯特利、耶利哥和约但河. 所有这些地方在以色列民族的历史上, 都有着光荣的过去, 但现在却陷入了离经背道(departure)和对神冷漠(apathy)的状态. 吉甲(Gilgal)曾是以色列人征服这片土地(指迦南地)的大本营(base camp).[8] 他们在这里举行过割礼仪式、遵守了逾越节、吃了这片土地上的出产(书5:10-12). 主的使者显现在他们中间, 在约书亚的带领下, 他们迎战并击败了敌人.[9] 但可悲的是, 现在吉甲已成为以色列国民背道的中心之一.
伯特利(Bethel) — 意即“神的殿”(原文作: “神的家”, the House of God) — 与亚伯拉罕和雅各以及神显现的地方有关. 现在, 耶罗波安的一只牛犊竟立在那里, 使这地方成为偶像崇拜的中心, 被人轻蔑地称为“伯亚文”(Bethaven) — “愚昧之家”(the house of folly, 何4:15).[10]
至于耶利哥 — “棕榈树之城”[11] — 曾被毁灭. 在神大能的彰显下, 此城的墙倒塌(书6:20), 但城墙窗户上系着朱红色线绳, 使喇合得救(书2:18-21; 6:23-25). 现在这座城却成为反抗和叛逆神的见证. 伯特利人希伊勒(Heil)不理神对建造者的诅咒而重建耶利哥, 结果遭受丧子之灾(王上16:34).[12] 约但河曾是约柜停留之处, 河水在那里止住, 让众民顺利过河(书3:13-17), 进入复活之地(此事预表信徒借着浸礼进入复活的新生命, 罗6:3-5). 此河曾经分开, 让以色列人进入那片应许之地, 现在它再次分开, 让以利亚经过!(王下2:8)
在这段历史遗迹之旅中, 以利亚要求以利沙留在各个地方. 他想摆脱他吗? 当然不是. 这是一个考验, 看看他对所发生的事情了解多少. 以利亚三次对他说: “你可以在这里等候!”(王下2:2,4,6,) 这是对忠诚的考验, 但以利沙坚持要跟随他, “二人一同前往”(王下2:6).
(三) 以利沙遇到的危机 (The Crisis)
他们两人过了约但河之后, 发生了四件引人注目的事件:
- 以利亚对以利沙说: “你要我为你做什么, 只管求我” 以利沙说: “愿感动你的灵加倍地感动我”(王下2:9)【参本文附录三】
- 有一个条件. “我被接去离开你的时候,你若看见我,就必得着.” 然后出现了火车火马…以利亚乘着旋风升天去了, 以利沙看见了! (王下2:10-12).[13]
- 以利亚掉落的外衣(KJV: mantle, 可译作: 斗篷, 王下2:13), 即先知以利亚的毛衣(王上19:19),[14] 此外衣是继承、奉献和权力的象征(symbol of succession, of dedication, and of power).[15]
- 以利沙呼喊道: “我父啊! 我父啊!”(王下2:12)[16] 他看到了这位曾经是他亲密的向导和领袖.
在预表方面, 基督的仆人今日也是如此. 我们与基督的相似程度取决于我们是否定睛在那位升天和得着荣耀的基督身上. 唯一的条件是: “你若看见我”(王下2:10). 信心的眼睛必须看见祂在神的右边了. 执行这一新事工的能力源于基督的经历, 即与祂的死亡、复活和升天的经历有关(参 王下2:13-14).[17]
过后, 以利沙脱下自己的衣服, 并拾起以利亚掉落的外衣! (象征着他正式继承以利亚的先知职任, 开始新的事奉, 编译者按)
(四) 开始新的事工 (The New Ministry)
从这一刻开始, 以利沙回到了改革的重任. 他以相反的顺序去到之前经过的地方. 在耶利哥有坏的水(bad water, 苦水), 在伯特利有坏的男孩(bad boys), 在吉甲有坏的食物(bad food). 当他渡过约但河时, 他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先知门徒的怀疑. 他们拒绝相信以利亚的升天(王下2:15-18).
对于耶利哥的苦水, 以利沙的补救办法是将盐装入新瓶中, 去到水源, 将盐倒在水中, 水就被治好, 不再苦了(王下2:19-22). 在吉甲, 先知门徒煮食的锅中有致死的毒物. 以利沙的解药是健康的食物(wholesome meal, 注: 以利沙吩咐人拿点面来, 就把面粉撒在锅中, 王下4:41), 锅中就没有毒了(食物被治好了, 王下4:38-41).
在约但河, 麻风病人乃缦被告知在此河里沐浴七次, 他的麻风病就能被治好(列王纪下第5章). 但在伯特利, 他被一群作恶的男孩嘲笑, 此事没有治愈的方法(无法治好), 只有审判的临到(“有两个母熊从林中出来, 撕裂他们中间四十二个童子”, 王下2:24).[18]【参本文附录四: 母熊撕裂童子?!】
对于那可怜的穷寡妇(注: 她丈夫死了, 被人追债, 要强取她两个儿子为奴, 王下4:1), 以利沙吩咐她预备空的器皿, 从她家中仅存的一瓶油中倒出油来(王下4:2-7; 结果借此装满了许许多多空的器皿, 靠着卖油解决了困境; 同样, 我们仅存的储备可能微少, 但神可以加添, 供应我们生活所需). 盐、面粉和油, 以及约但河的水, 是他在治疗和安慰事工中使用的原料.
(C) 总结: 降卑地学作门徒
以利沙一生最杰出的教训, 就是门徒训练(discipleship). 神为他准备的学校, 是跟随以利亚那10年的谦卑事奉(他作为以利亚的门徒, 跟随他学习事奉). 他“倒水在以利亚手上”(王下3:11, 编者注: 中文圣经《和合本》译出其原意“服事以利亚”),[19] 但后来神将圣灵之水倒在他身上, 反过来, 他又将水倒在饥渴贫乏的众人身上(needy thirsty world). 摩西和约书亚、撒母耳和大卫、耶利米和巴录、保罗和提摩太之间的关系都证明了这一原则的实用性. 一个人必须先愿意被人领导, 并学会真正的谦卑事奉, 否则他就不适合领导他人, 而这种谦卑往往是在默默无闻和卑微的环境中才能学习到的. 有句老话说得好: “要演奏好第二小提琴, 所需的恩典比我能说的还要多!”(It takes more grace than I can tell, to play the second fiddle well).[20]
*****************************************
附录一: 我们需要神明确的呼召
神会明确地呼召某个人进入某个特别的事奉(包括全时间传福音或其他事工), 但此事对许多神的子民来说, 都是一个谜. 有者认为, 当哪个地方有这方面的需求(特指需要全时间传福音或宣道的特别事奉), 这本身就是明显的呼召, 没有必要得到神进一步的呼召. 其他人可能会说, 马太福音第28章和马可福音第16章的大使命要求门徒到全世界扬福音, 这个普遍的呼召就足以叫人奉献一生作宣道工作, 在主的“大禾场里收割”. 这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 不过这种推理却导致许多悲剧. 有些人其实没有被主呼召和差派, 却凭人意负起宣道事工, 结果中途放弃, 变得非常痛苦和愤世嫉俗.
圣经至少提到了三种呼召
- 蒙呼召去得救(Call to Salvation, 太11:28-29): 当我们顺服这方面的呼召时, 它是一个满有功效成果的呼召.
- 蒙呼召去献祭(Call to Sacrifice, 罗12:1-2). 为了使信徒分别为圣(consecration)和学做门徒(discipleship).
- 蒙呼召去服事(Call to Service, 可1:17): 我们成为得人的渔夫. 每个信徒都有五重关系, 即:
- 信徒是家庭中的一个孩子(child);
- 信徒是身体上的一个肢体(成员, member);
- 信徒是圣殿里的一位祭司(priest);
- 信徒是王国里的一个公民(citizen);
- 信徒是田地里的一个仆人(servant).
在事奉方面, 每一个基督徒都有责任从“庄稼的主”(即耶稣基督, 太9:38)[21]那里知道主为他或她安排的工作是什么. 这意味着要在私下多花时间向神祷告. 那位握有主权之主(Sovereign Lord)会呼召、装备和差派祂的仆人, 并向他指示所要执行的任务的什么.
圣经中有一些例子, 表明某些人被神呼召, 去执行特定的工作(例如新约的彼得和保罗, 以及旧约的亚伯拉罕、摩西、以利亚和以赛亚). 圣经详细记载有关他们的呼召. 虽然每个人的环境不同, 但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就是当神向他们的心灵说话、呼召并使用他们为祂事奉时, 他们每一个人都是私下在神面前, 与神享有明确和亲密的交通.
蒙召去服事的最高典范, 就是我们的主(耶稣基督)自己, 祂在任何意义上, 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耶和华凭公义召你, 必搀扶你的手, 保守你, 使你作众民的中保(中保: 原文作“约”), 作外邦人的光; 开瞎子的眼, 领被囚的出牢狱, 领坐黑暗的出监牢”(赛42:6-7). 祂(主耶稣)当然是耶和华完美的仆人, 祂的工作也是如此完美地描述于以赛亚书40至66 章.
研究这些蒙神呼召的人, 会让我们看见他们和我们一样, 都是有许多弱点和失败的人; 但神却大大地使用他们来事奉祂. 每个人的惊人之处在于: 他们都分别蒙神呼召, 去从事一项特定的工作, 并且他们都适合做这项工作, 并在其中得到神的支持与帮助.[22]
*****************************************
附录二: 我如何确知主呼召我进入全时间的事奉?
威尔逊(T. E. Wilson) )的忠言
有关上述问题, 在非洲西南部国家安哥拉(Angola)全时间事奉将近50年之久的欧内斯特·威尔逊(T. Ernest Wilson, 1902-1996)[23]指出, 有七个原则可用来察验和确定主在这方面的呼召:
- 神有至高主权去选择人做祂的事工. 祂乐于使用那些看似差劲的器皿, 按祂的旨意来塑造和擦亮他们这些器皿.
- 神在祂隐秘的同在中, 向每一个祂要使用的人说话, 揭示祂自己. 神今日如何向祂儿女们说话, 来呼召他们? 当然不是像在古时赐他异象, 或让他听见声音, 如同在 徒13:2一样. 但神借着祂的道(圣经)向人说话.
- 神常装备祂的器皿. 这通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例如神用了80年装备摩西; 用了30年装备施洗约翰; 用了10年装备保罗, 即使是我们的主耶稣, 也用了30年在拿撒勒隐蔽的装备.
- 那些蒙召之人都适合执行主所托付的工作. 他们具备自然和属灵方面的资格, 去完成任务.
- 关于事工的需要, 他们有很重的负担(burdens)和殷勤的操练(exercise). 他们是祷告之人. 我们现今有内住的圣灵把这方面的负担放在我们心中, 并引领我们的每一步.
- 他们的事工有神赐福为印证(可以看到成果).
- 神的呼召总是叫蒙召之人去执行一项工作, 而不仅是去到某个地方. 亚伯拉罕虽说蒙召去到某个指定的地方(即迦南地), 但他的工作是在他的生活中彰显信心的原则(即信靠神的话来过活).
除此之外, 我们也强调要寻求那些熟悉圣经的敬虔属灵之人的忠告和建议, 因为“谋士多, 人便安居”(箴11:14). 愿神今日兴起祂的仆人.[24]
*****************************************
附录三: “加倍的感动”
当以利亚问以利沙说: “你要我为你做什么, 只管求我.” 以利沙说道: “愿感动你的灵加倍地感动我”(王下2:9). 这是何等高尚及明智的请求. 以利亚行了8个神迹, 而列王纪下记载了以利沙所行的16个神迹, 是以利亚的两倍(神的灵果然加倍地感动以利沙):[25] 以下图表是他们所行的神迹:
以利亚所行的神迹 | 经文 | |
1 | 祷告使天不降雨 | 王上17:1 |
2 | 使寡妇的油不短缺 | 王上17:14 |
3 | 叫死人(寡妇之子)复活 | 王上17:22-23 |
4 | 火从天降焚烧祭物 | 王上18:38 |
5 | 祷告使天降大雨 | 王上18:45 |
6 | 使火从天降烧灭敌人 | 王下1:10 |
7 | 第二次使火从天降烧灭敌人 | 王下1:12 |
8 | 使约但河水分开 | 王下2:8 |
以利沙所行的神迹 | 经文 | |
1 | 使约但河水分开 | 王下1:14 |
2 | 治好耶利哥的苦水 | 王下2:21 |
3 | 咒诅使母熊撕裂坏男孩 | 王下2:24 |
4 | 使谷中满了水 | 王下3:20 |
5 | 空器皿满了油 | 王下4:5-6 |
6 | 预言书念妇人生子 | 王下4:16-17 |
7 | 使书念妇人的儿子复活 | 王下4:36 |
8 | 用面粉解锅里的毒 | 王下4:41 |
9 | 喂饱一百人 | 王下4:43 |
10 | 治好患了大麻风的乃缦 | 王下5:10 |
11 | 使贪财的基哈西长大麻风 | 王下5:27 |
12 | 使铁斧浮在水面 | 王下6:6 |
13 | 开少年人的眼目 | 王下6:17 |
14 | 使敌军的眼目昏迷 | 王下6:18 |
15 | 恢复敌人的眼目 | 王下6:20 |
16 | 其骸骨使人复活 | 王下13:21 |
以利亚升天后, 以利沙走回之前的路, 来到约但河. 首先, 他用以利亚身上掉下来的外衣打约但河的水, 说: “耶和华以利亚的神在哪里呢?”(王下2:14). 打水之后, 水也左右分开, 以利沙就过去了. “耶和华以利亚的神在哪里呢?”, 这并非是出于不信的疑问, 而是信心的感叹句, 表明以利沙已经清楚地知道神与他同在, 所以他用以利亚的外衣打水, 行了第一个神迹. 值得留意的是, 以利亚所行的最后一个神迹是将约但河水分开(王下2:8), 而以利沙所行的第一个神迹也是将约但河水分开(王下2:14). 打水的是人, 将水分开的是神; 神用同样的神迹, 证明了“那感动以利亚的灵也感动以利沙了”(王下2:15).
*****************************************
附录四: 母熊撕裂童子?!
列王纪下2:23-24记载: “以利沙从那里上伯特利去, 正上去的时候, 有些童子从城里出来, 戏笑他说: ‘秃头的上去吧! 秃头的上去吧!’ 他回头看见, 就奉耶和华的名咒诅他们. 于是有两个母熊从林中出来, 撕裂他们中间四十二个童子.
对于以上的记述, 不少人斥责神或以利沙残暴, 连这群“年幼无知的孩童”开玩笑所发出的“戏言”也不能包容, 反倒叫熊撕裂他们. 但事实果真是“幼童的戏言”吗? 耶鲁大学法学硕士兼《芝加哥论坛报》的法事资深史特博(Lee Strobel, 下文简称“史”)针对此事曾向圣经学者盖司勒(Norman L. Geisler, 下文简称“盖”)提问. 以下记述他们的访谈.
史: “盖司勒博士, 你坚持神不任性, 但是这个听起来好像是对一件愚蠢的小过失的粗暴回应. 单只为了他们对某个秃头开玩笑, 就撕裂42个人, 好像过于严厉了吧.”
盖: “你问题中预先的假定是错误的, 那群人不是无辜小童.”
史: “是的, 他们是小童, 你只要看看这个就行了(史特博指着经文). 它说的是小童(KJV: little children).”
盖: “不辛的是, 英文圣经《钦定本》(King James Version)把那段话译错了. 学者们断定原来的希伯来文最好译成‘青年男子’(编者按: 《启导本》在这节经文译注中, 把它译成“年轻人”).[26] 根据我们最好的解释, 那是一群暴徒,十几岁的危险份子, 和现代的市井流氓不相上下. 只看他们的人数之多, 已知先知处境危险, 如果被撕裂的就有42人, 谁知道总共有多少人在威胁他呢?”
盖: “如果你了解当时情况, 你就会明白这件事要严重得多. 圣经评论家注意到他们的戏弄目的, 在于挑战以利沙自称是先知. 他们基本上在说: ‘如果你是神的先知, 你为什么不像先知以利亚那样升到天上去?’ 他们显然在嘲笑较早以前神把以利亚带到天上的事. 他们不信, 瞧不起神对这两位先知所做的事. 他们讥讽以利沙的秃头, 很可能隐射当日的麻风病患者都要剃去头发的事. 他们用这来攻击以利沙. 神的先知是个有尊严和权威的人, 说他是个像麻风病患者那样可憎且不洁的人, 不仅中伤他的品格, 也在中伤神的品格, 因为他是神的代表.”
史: “难道这不是一个很小的过失吗?”
盖: “以当年的情况说就不是. 以利沙有理由觉得他受到了暴徒的威胁, 他的性命处于危险境地. 他们事实上在攻击他和神. 那是一种先发制人的打击, 使想做此事的别人有所畏惧, 因为这可能是个危险的先例. 如果那群十几岁的暴徒做坏事而不受罚, 神没有出来保护先知, 想一想它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那可能打开别的先知遭受袭击的大门, 让人不去注意听取神借先知传达的警告信息. 事实上, 正如一个圣经评论家所说, ‘熊的袭击非但没有显示放纵的残忍(指神为所欲为的残暴), 反而证明神不断试图通过比较小的刑罚, 使人回到他的身边, 直到人的罪恶大到必须用全力进行审判… 假如人在被熊袭击之后知道悔改, 北国以色列的首邑撒玛利亚灾难性的陷落(给亚述攻陷)就可以避免了.’ 最后, 我要再次说明, 我们得考虑神的权柄. 取了他们性命的不是以利沙; 放出母熊的是创造他们的神. 如果他创造了生命, 他就有权把生命拿走. 那群暴徒对先知的攻击, 透露了他们对神的真实态度; 气冲冲地咒诅和坚决反对神(如这群青年人所行), 总是招致毁灭的危险途径.”
史: “那么说来, 这是误读原文, 认为这些暴徒是儿童的结果.”
盖: “那就对了, 用来描写这些人的希伯来文指明他们可能是12岁至30岁之间的青年. 事实上, 在别的地方也用过同样的希伯来字来描写军队中的人(王上20:14-15).[27] 你可以看得到, 在你把一切放到适当位置的时候, 你看到的是一幅和你原先设想完全不同的图画.”[28]
*****************************************
附录五: 先知以利沙
更多有关以利沙的蒙召、所行的神迹和他的信心, 请参以下《家信》的文章:
- https://malaccagospelhall.org.my/2014/06/以利沙的蒙召和所行的神迹/
- https://malaccagospelhall.org.my/2014/06/以利沙的信心和约阿施的小信/
- https://malaccagospelhall.org.my/2014/07/元帅乃缦和仆人基哈西/
- https://malaccagospelhall.org.my/2014/06/以利亚的被提-俄巴底和耶户/
[1] 在迦南的宗教中, 巴力(Baal)被认为是雨水与农作物之神, 每年的雨季就是巴力战胜大水与海洋带来的雨水, 旱季则是巴力被死亡与干旱之神摩特(Mot)杀害; 而巴力的配偶亚斯他录(Ashtaroth)把摩特打败之后, 巴力又复活, 重新带给大地雨水【注: 巴力妻子亚斯他录的名字在有些地方称为“亚舍拉”(Asheroth)、另一些地方则叫作“亚纳特”(Anath)】. 迦南人认为秋季的雨量与春季的作物发芽, 都是因为巴力与其配偶交合所带来的繁殖力量. 因此, 行淫成为巴力崇拜仪式中的重要一环, 关系到牲畜的多产、农业的丰收, 所以为了促进巴力与其配偶繁殖的力量, 迦南人要与神庙中的庙妓行淫. 故此, 神极其憎恶这个邪淫的宗教.
[2] 面粉、油和盐是素祭的材料, 预表基督的完美人格, 请参此文: https://malaccagospelhall.org.my/2020/06/旧约所预示的基督-燔祭和素祭/ .
[3] 根据杰克逊(J. B. Jackson), 以利亚的名字意即“我的神是耶和华”(my God is Jehovah), 而以利沙的意思则是“我的神是救恩”(my God is salvation). J. B. Jackson, A Dictionary of Scripture Proper Names (3rd ed.) (Grand Rapids: Kregel Publications, 1957), 第28页.
[4] 王上19:19: “于是, 以利亚离开那里走了, 遇见沙法的儿子以利沙耕地; 在他前头有十二对牛, 自己赶着第十二对. 以利亚到他那里去, 将自己的外衣搭在他身上.”
[5] 王上19:15-16: “耶和华对他说: ‘你回去, 从旷野往大马色去. 到了那里, 就要膏哈薛作亚兰王, 又膏宁示的孙子耶户作以色列王, 并膏亚伯米何拉人沙法的儿子以利沙作先知接续你.”
[6] 王上19:11-13: “耶和华说: ‘你出来站在山上, 在我面前.’ 那时耶和华从那里经过, 在他面前有烈风大作, 崩山碎石, 耶和华却不在风中; 风后地震, 耶和华却不在其中; 地震后有火, 耶和华也不在火中; 火后有微小的声音. 以利亚听见, 就用外衣蒙上脸, 出来站在洞口. 有声音向他说: ‘以利亚啊, 你在这里做什么?’ ”
[7] 王下3:11: “约沙法说: ‘这里不是有耶和华的先知吗? 我们可以托他求问耶和华.’ 以色列王的一个臣子回答说: ‘这里有沙法的儿子以利沙, 就是从前服事以利亚的(原文作: 倒水在以利亚手上的).’ ”
[8] 吉甲是以色列人过约但河进入迦南后的第一个宿营地. “吉甲”原意为“滚、滚去、轮”, 以色列人再此处受割礼(书5:2-9), 象征着除去肉体的私欲. 其后, 约书亚有很长一段时间以吉甲为根据地, 来出击攻占其他各城. 每一次以色列人成功战胜敌人后, 都回到吉甲扎营(书10:6,15,43). 这点在预表上提醒信徒, 每一次在灵里战胜后都要“回到吉甲”, 意即“要谦卑回到上架前, 克服肉体, 免得骄傲自夸”.
[9] 过后, 撒母耳也常在吉甲服事, “他每年巡行到伯特利、吉甲、米斯巴, 在这几处审判以色列人”(撒上7:16).
[10] 何4:15: “以色列啊, 你虽然行淫, 犹大却不可犯罪. 不要往吉甲去, 不要上到伯亚文(Bethaven), 也不要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
[11] 按白云晓所编译的《圣经地名词典》(第436页), “耶利哥”一名原意为“芳香、香城”, 也被称为“棕树城”.
[12] 王上16:34: “亚哈在位的时候, 有伯特利人希伊勒重修耶利哥城; 立根基的时候, 丧了长子亚比兰; 安门的时候, 丧了幼子西割, 正如耶和华借嫩的儿子约书亚所说的话”(参 书6:26).
[13] 王下2:10-12: “以利亚说: ‘你所求的难得. 虽然如此, 我被接去离开你的时候, 你若看见我, 就必得着; 不然, 必得不着了.’ 他们正走着说话, 忽有火车火马将二人隔开, 以利亚就乘旋风升天去了. 以利沙看见…”
[14] 王上19:19: “于是, 以利亚离开那里走了, 遇见沙法的儿子以利沙耕地; 在他前头有十二对牛, 自己赶着第十二对. 以利亚到他那里去, 将自己的外衣(mantle)搭在他身上.” 注: “将自己的外衣搭在他身上”表明以利沙是以利亚的继承人, 将继承以利亚的先知职任.
[15] 以利亚的“外衣”(王下2:13)是先知职分的标志; 以利亚第一次遇见和呼召以利沙的时候, 就“将自己的外衣搭在他身上”(王上19:19). 这件“外衣”并非不小心从“以利亚身上掉下来的”(13节), 而是神特意留给以利沙作为接替以利亚先知职分的记号.
[16] 王下2:12: “利沙看见, 就呼叫说: ‘我父啊! 我父啊! 以色列的战车马兵啊!’ 以后不再见他了…” 注: 称以利亚为“以色列的战车马兵”, 可能是表明以利亚是神当代给以色列最强的武器、最佳的防卫.
[17] 王下2:13-14: “他拾起以利亚身上掉下来的外衣, 回去站在约但河边. 他用以利亚身上掉下来的外衣打水, 说: ‘耶和华以利亚的神在哪里呢?’ 打水之后, 水也左右分开, 以利沙就过来了.”
[18] 这节的“童子”按原文可指年青人(young men), 换言之, 他们嘲弄先知并非出于年幼无知, 而是出于恶意和刻意的羞辱, 羞辱神所差派的先知等于羞辱神, 所以咒诅和审判临到他们.
[19] 王下3:11: “… 这里有沙法的儿子以利沙, 就是从前服事以利亚的(原文作: 倒水在以利亚手上的).”
[20] 编译自 James G. Hutchinson (comp.), Missionaries from Ireland Now with the Lord (Glasgow: Gospel Tract Publications, 1988), 第135-139页.
[21] 太9:38-39: “于是对门徒说: ‘要收的庄稼多, 做工的人少. 所以, 你们当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他的庄稼.”
[22] J. G. Hutchinson (comp.), Missionaries from Ireland Now with the Lord, 第122-123页.
[23] 威尔逊(T. Ernest Wilson, 1902-1996)这位奉主名聚会的弟兄于1902年出生在北爱尔兰. 由于家境贫困, 他13岁就出外工作帮补家用, 没完成中学教育. 但热爱圣经的他蒙主奇妙的装备. 21岁时, 他回应主的呼召, 到非洲西南部国家安哥拉(Angola)事奉主将近半个世纪, 建立和帮助那里的众召会. 1961年, 由于政变, 他和妻子被逼离开非洲, 继续在美国和世界各地事奉主. 他的一生见证了神的信实和保守, 特为现今想要全时间事奉主的信徒留下美好榜样. http://malaccagospelhall.org.my/2014/09/欧内斯特威尔逊/ .
[24] J. G. Hutchinson (comp.), Missionaries from Ireland Now with the Lord, 第154-155页.
[25] 以下图表参考 苏颖智 著,《每日与主同行》(香港九龙: 全心出版社, 2008年第二版), 第15周第6、7日.
[26] 王下2:23的“童子”在原文是 na‛ar {H:5288}. 这词在旧约中出现233次, 最多译作“仆人”(68次); 其次是“少年人”(57次); “童子”(36次). 王下2:24的“童子”在原文是 yeledh {H:3206}. 这词在旧约中出现86次, 最多译作“孩子”(42次); 其次是“少年人”(13次); “童子”(3次).
[27] 王上20:14-15两节都译成“少年人”(希伯来文: na‛ar {H:5288}).
[28] L.史特博著, 李伯明译, 《为何说‘不’? — 基督信仰再思》(香港荃湾: 海天书楼, 2002年), 第120-121页. 此篇文章已改编并刊登于《家信》季刊中, 读者可上网阅读: https://malaccagospelhall.org.my/2014/04/怀疑者的八大质疑一-上帝杀戮无辜的人吗/ .
Related
作者: 欧内斯特•威尔逊(T. Ernest Wilson)
刊登于2025年1-3月份 第144期《刊登于2025年1-3月份 第144期《家信》家信》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