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荐信 (Letter of Commendation)
(A) 引言
“举荐信”是圣经的教导之一, 只是因着教导上的忽略, 导致现今很多召会的信徒都不晓得何谓举荐信, 以及它的重要性. 我们必须从圣经中, 再次探索神在这方面的心意和教训, 好叫我们凡事按着神的旨意行.
(B) 举荐信的例子
当一个基督徒去到另一个地方时, 他应该寻找适当的召会, 并参加那里的聚会, 与那里的信徒有交通(交往). 如果那里的基督徒不认识他, 他在前往之前, 应该请他召会的长老或负责弟兄给他写一封举荐信. 他到了那里, 要把所携带的举荐信交给那召会的长老或负责弟兄, 使他们能在聚会时读出此信, 让当地信徒对这位新来的弟兄或姐妹有所认识, 并全面地接纳他或她, 进入召会的交通里面. 这是根据圣经所教导的(林后3:1-2; 西4:10; 腓2:29).[1] 以下是几个携带举荐信的例子:
1) 非比(Phebe, 罗16:1-2)[2]: 当非比从坚革哩到罗马时, 保罗写信给罗马召会的信徒并举荐她, 请他们接纳和帮助她, 进入当地召会的交通团契里. 罗马信徒知道保罗如此举荐非比后, 自然欢喜的接纳和帮助她.
2) 亚波罗(Apollos, 徒18:27)[3]: 当亚波罗离开以弗所, 要去亚该亚, 以弗所的弟兄写信举荐亚波罗, 请亚该亚的信徒接纳他. 正因此故, 那里的信徒不仅接纳他, 也对他有信心, 给他更多事奉的机会, 结果亚波罗“多帮助那蒙恩信主的人”(极可能指亚波罗以讲道来造就和帮助那里的信徒).
保罗写信给哥林多的信徒时说道: “我们岂是又举荐自己吗? 岂像别人, 用人的荐信(即举荐信)给你们, 或用你们的荐信给人吗?”(林后3:1). 利特普绕(J. R. Littleproud)指出, 保罗此言暗示两个真理:
1) 当一个信徒到某个召会, 他是那召会的信徒所熟悉的, 他就不必再次携带举荐信.
2) 那些不是上述情况的基督徒(即不被那召会的信徒所熟悉), 就应该携带举荐信.
利特普绕评述道: “携带举荐信的做法应该被所有基督徒所奉行. 举荐信挪开拦阻, 除去信徒们心中的疑问, 使他们对携带举荐信的信徒有信心, 并全心欢迎和接纳他. 如果一位信徒没有携带举荐信, 到了新的召会后, 发现很难获得当地信徒的接纳, 他只好怪自己忽略了实行携带举荐信这一个圣经的原则.”[4]
(C) 举荐信的需要
我们需要举荐信, 因为以下的经文:
1) 犹4: “因为有些人偷着进来, 就是自古被定受刑罚的, 是不虔诚的, 将我们神的恩变作放纵情欲的机会, 并且不认独一的主宰、我们主耶稣基督.” 请留意“偷着进来”有“偷爬进来”的意思(KJV: crept in unawares), 表明仇敌犹如蛇一般地偷爬进神的子民当中, 进行破坏.
2) 加2:4: “因为有偷着引进来的假弟兄, 私下窥探我们在基督耶稣里的自由, 要叫我们作奴仆.” 请注意“偷着引进来的假弟兄”(KJV: false brethren unawares brought in); 这些人外表看似基督徒, 其实不是.
3) 徒20:29: “我知道我去之後, 必有凶暴的豺狼, 进入你们中间, 不爱惜羊群.” 请再留意, 这些“进入你们中间”(KJV: enter in among you)的人有如豺狼一般, 要伤害神的羊群.
上述经文提醒我们, 魔鬼的使者、差役和所谓的“假弟兄”要使尽百般诡计, “进入”召会的交通中, 在神的子民当中进行破坏的工作. 因此, 一个陌生人若来到我们中间, 寻求接纳, 我们不认识他, 也不知道他的背景, 就不该冒然或随意接纳他, 不然就会“引狼入室”. 可是如果他携带举荐信, 我们便能从信中认识他的背景和属灵状况, 叫我们放心地接纳. 值得一提的是, 即使在使徒时代, 有使徒和先知能辨别真伪, 当代的召会普遍上仍采用举荐信, 何况我们现今这末世的危险时代(更多假先知、假师傅或假教师的兴起, 参 彼后2:1; 提前4:1-2), 岂不更当使用举荐信吗?
(D) 举荐信的大纲
保罗在写信给罗马召会的圣徒时, 举荐了非比, “我对你们举荐我们的姊妹非比, 她是坚革哩召会中的女执事. 请你们为主(原文“为主”是“在主里”)接待她, 合乎圣徒的体统. 她在何事上, 要你们帮助, 你们就帮助她, 因她素来帮助许多人, 也帮助了我”(罗16:1-2). 神借着这段经文教导我们关于举荐信的大纲.
1) 举荐者: “我对你们举荐”(罗16:1). 举荐信必须列明由谁举荐. 今天已没有使徒来举荐, 但可由召会的长老或负责人代表整体召会举荐.
2) 收信者: “我对你们举荐”(罗16:1). 这封举荐信是保罗写给罗马整体召会的信徒(“在罗马… 作圣徒的众人”, 罗1:7).[5] 接纳被举荐者不仅是召会长老或负责弟兄的责任, 而是整体召会的责任.
3) 被举荐者: “我对你们举荐我们的姊妹非比, 她是坚革哩召会中的女执事”(罗16:1). 举荐信中要清楚写出被举荐者的名字, 以及他(或她)事奉的领域. 这有助于接纳的召会不仅认识他, 也晓得日后如何安排事奉的工作给他.
4) 负责接纳的人: “请你们为主接待她”(罗16:2). 请留意, 不是请“召会的长老或负责人”接纳, 而是“你们”, 即整体召会的信徒(“在罗马… 作圣徒的众人”, 罗1:7). 很多时候, 携带举荐信的来访者参加聚会后, 只有一两位信徒前去与他握手问安, 有时更糟, 竟无人理睬他! 事实上, 接纳的责任落在那召会所有信徒身上, 所有信徒(无论老少)至少都该找机会与他握手问安, 显出接待的热诚.
5) 接纳的原则: “请你们为主接待她”(罗16:2). “为主”是个误译, 希腊原文是 en kuriô ,“在主里”(KJV: in the Lord), 所强调的是基督的主权. “在主里接待她”可表明两方面: (a) 信徒接待她是“顺服基督的主权”, 尊基督为主; (b) 被接待的人也必须是“活在基督的主权下”, 其属灵和社交生活都照基督的吩咐去行, 尊基督为主. 简言之, 一位不按圣经和基督的教训过活的信徒, 没有资格拿举荐信, 只能拿一般的“介绍信”而已.[6]
6) 接纳的见证: 如此的接纳是“合乎圣徒的体统”(KJV: as becometh saints; 罗16:2). 每个信徒在基督里都是蒙神的爱所召, 蒙基督的宝血所洁净, 在地位上是“圣徒” — 分别出来归神的人, 与世界有别, 所以必须在接纳上显出基督的爱, “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 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13:35).
7) 实际的帮助: “她在何事上, 要你们帮助, 你们就帮助她”(罗16:2). 召会的信徒有两方面的责任: (a) 属灵的: “接待她”; (b) 属物质的: “帮助她”. 可惜很多时候, 召会的信徒只做到前者, 忽略后者. 对于一位携带举荐信、初到某地的信徒, 当地召会应尽这两方面的责任, 包括关心他的住吃方面, 并给予实际的协助.
(E) 举荐信的条件
在举荐一个信徒之前, 召会领袖或负责弟兄必须确保这信徒“配得举荐” — 具备圣洁的基督徒生活, 积极参加召会的聚会与事奉, 并持守纯正的道理. 换言之, 若一个信徒灵性后退, 甚至跌倒犯罪, 他们就不该被举荐.[7] 若给予这样的信徒无条件的全面支持和举荐, 便是虚假和误导性的行为.
另一方面, 如果一个不配被举荐, 但仍在召会交通里的信徒, 要搬迁到别处, 并想参加那里的召会, 那么召会领袖可为他们写一封“介绍信”(而非“举荐信”), 简单地介绍他们的背景, 如已信主、受浸或加入召会交通等, 仅此而已. 这样做至少可让那里的召会知道这位访客已经信主受浸, 且加入召会的交通.
在这方面, 圣经有个例子可作参考, 即保罗请歌罗西召会的信徒接纳称呼马可的约翰(John Mark). 虽然马可曾在属灵上后退, 于传道旅途中离开了保罗, 放弃传道事奉的工作(徒13:13), 但保罗仍然写信请歌罗西的信徒接纳他(西4:10). 保罗信中没称赞马可, 因为他的灵性当时还未恢复. 感谢神, 马可最终恢复, 火热起来, 重新积极事奉, 也因此获得保罗的赞许(提后4:11).
(F) 举荐信的签名
论到有关举荐信的签名, 有者认为一个负责弟兄或召会领袖签名就够了, 理由是保罗在罗16:1说: “我对你们举荐我们的姊妹非比.” 可是, 若我们仔细查看 罗16:21-24,[8] 我们不难发现, 虽然保罗用单数的第一人称代名词“我”(为要强调保罗本身的使徒权柄), 来举荐非比, 但他的举荐却受到至少8位倍受敬重的弟兄所确定, 这8位些弟兄的名字都列于 罗16:21-24中.[9] 另一方面, 保罗在 林后13:1写道: “这是我第三次要到你们那里去. ‘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 句句都要定准.’ ” 这节给我们立下一个原则: 举荐信至少需要两个人签名来加以证实.
(G) 其他有关举荐信的问题
(G.1) 没有带举荐信怎么办?
圣经给我们两个例子, 说明来访的信徒在没有举荐信的情况下, 仍然可被接纳.
1) 建立召会的主仆不必举荐信(林后3:1-2): 我们在上文已谈过这段经文[参上文 (B): 举荐信的例子]. 当某位主仆回到他靠主所建立的召会时, 只要他没有偏离真道, 他就不需要举荐信.
2) 没拿举荐信之人要被其他忠诚信徒所举荐(徒9:26-28): 保罗匆匆忙忙离开大马色, 导致他去到耶路撒冷时, 没有携带举荐信. 神借着耶路撒冷召会在接纳保罗的事上, 教导我们一些重要的原则:
- 保罗是被众人所敬重的巴拿巴所查询和举荐: 这点教导我们举荐者必须是一位忠诚可靠的信徒, 为众人所敬重, 这样的举荐才是可靠的.
- 把他带到使徒面前; 此事教导我们要把那位信徒带到召会的领袖(即召会的长老或牧者)面前, 加以介绍和鉴定.
- 巴拿巴清楚表明保罗的: (i) 归信经历(experience of conversion); (ii) 事奉和使命(ministry and commision); (iii) 承认和信念(confession and conviction).[10] 在接纳前, 我们也该清楚晓得未带举荐信之人这三方面的情况.
除了上述例子, 还有两个事例值得我们留意. 首先是亚波罗(徒18:27). 他“是有学问(或作“口才”)的, 最能讲解圣经… 已经在主的道上受了教训, 心里火热, 将耶稣的事详细讲论教训人”(徒18:24-25). 可是, 当他要去亚该亚时, 以弗所的弟兄还要写信请那里的门徒接纳他(徒18:27). 此外, 那些与使徒保罗同行、携带哥林多信徒给耶路撒冷召会的捐款之人, 也不能在没有举荐信的情况下, 被差派前往耶路撒冷(林前16:3).[11] 可见初期召会在接纳方面何其谨慎、决不马虎, 比起今日许多召会随意接纳信徒, 是何等大的对比.
以上种种例子让我们看到初期召会在接纳方面何等慎重. 现今很多召会随便接纳既不认识又没携带举荐信的陌生人, 到主的桌前领受主的晚餐, 此举绝不符合圣经的教导.
(G.2) 举荐信的有效期是多久?
若召会接纳了携带举荐信的信徒, 那里的负责弟兄要留意此信是给一个召会或几个召会. 若带信者被举荐到一个召会而已, 那个召会就该把信收起, 不还给他. 倘若他将到访几个地方, 参加几个召会, 那么路程上的最后一个召会就该负责收起这信. 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带信者滥用此信, 或在日后继续使用这信, 特别是当带信者将来后退跌倒、不配再被举荐时, 仍然采用此信来获取全面的接纳.
************************************************************************
附录(1): 举荐信的特征
查尔斯沃斯(J. R. Charlesworth)指出圣经中有关举荐信的例子, 道出举荐信的八大特征:
1) 它是一封加以确定的信(A Letter of Confirmation): 请读 林后3:1-6, 13:1-6. 哥林多信徒向保罗要求举荐信, 来确定他的身份. 但保罗说哥林多召会本身就是一封活的举荐信, 足以确定保罗的使徒身份和建立哥林多召会一事. 一个父亲哪里需要带举荐信给儿子, 来证实父亲的身份呢?
2) 它是一封加强信任的信(A Letter of Confidence): 请读 徒15:23-27. 此信宣告保罗和他的同伴巴拿巴为真理争辩, 以加强收信者对他们的信任(比较 林前16:3).
3) 它是一封带来安慰的信(A Letter of Consolation): 请读 弗6:21-22.[12] 保罗打发推基古到以弗所, 因他知道推基古与以弗所召会有交通后, 会为那里的信徒带来安慰. 我们与他人交通后是否也会如此?
4) 它是一封表露关怀的信(A Letter of Concern): 请读 西4:7-9. 保罗强调推基古分别为圣的事奉 — “和我一同作主的仆人”. 此信表露保罗对推基古的重视和关怀. 举荐是关怀的一种表现.
5) 它是一封承认信仰的信(A Letter of Confession): 请读 门10-21. 保罗在信中论到阿尼西母归信基督. 先前“无益”的奴仆现今回来了, 成为名符其实的“阿尼西母”(此名的意思是“有益处”).[13]
6) 它是一封加强信念的信(A Letter of Conviction): 请读 徒18:27.[14] 百基拉和亚居拉在以弗所帮助了亚波罗. 过后, 以弗所的信徒写信举荐亚波罗给亚该亚的众门徒, 深信他会对那里的门徒有所帮助.
7) 它是一封要求照顾的信(A Letter of Consideration): 请读 罗16:1-2. 非比对信徒的照顾, 是姐妹在主里安静事奉的好榜样. 罗马的众圣徒应当照顾非比, 正如非比照顾了他人一般.
8) 它是一封祝贺赞许的信(A Letter of Congratulation): 请读 约叁12.[15] 保罗在信中称赞低米丢的善行(比较 腓2:25-30). 换句话说, 要称赞那配得称赞的人. 每一个基督徒都将“要从神那里得着称赞”(林前4:5).
************************************************************************
附录(2): 举荐信的范例
2010年10月10日
主内聚集在某某福音堂, 神召会里的负责弟兄及众弟兄姐妹.
感谢神, 因我们都是在耶稣基督里成圣, 求告主耶稣基督之名的人. 愿恩惠和平安从神我们的父, 并主耶稣基督归与你们.
我们对你们举荐我们的弟兄陈主恩. 他与敝召会众圣徒有美好交通, 是一位热心爱主, 在圣工上常与我们配搭的好同工.
陈主恩弟兄将到某某地方求学, 想到贵召会聚会与交通. 请你们在主里接纳他, 合乎圣徒的体统(罗16:2).
愿主耶稣的恩惠、神的慈爱、圣灵的感动, 常与你们众人同在.
召会长老: __________ _________
(某某弟兄) (某某弟兄)
[1] 保罗在 林後3:1-2说: “我们岂是又举荐自己吗? 岂像别人, 用人的荐信(即举荐信)给你们, 或用你们的荐信给人吗? 你们就是我们的荐信, 写在我们的心里, 被众人所知道所念诵的.” 此外, 保罗也常在信中“举荐”一些人, 要当地信徒“接纳”他们进入交通里面, 例如 西4:10说: “与我同坐监的亚里达古问你们安. 巴拿巴的表弟马可也问你们安. 说到这马可, 你们已经受了吩咐, 他若到了你们那里, 你们就接待他.” 腓2:29说: “故此你们要在主里欢欢乐乐的接待他, 而且要尊重这样的人.”
[2] 罗16:1-2: “我对你们举荐我们的姊妹非比, 她是坚革哩教会中的女执事. 请你们为主接待她, 合乎圣徒的体统. 她在何事上, 要你们帮助, 你们就帮助她, 因她素来帮助许多人, 也帮助了我.”
[3] 徒18:27: “他想要往亚该亚去. 弟兄们就勉励他, 并写信请门徒接待他(或作: 弟兄们就写信劝门徒接待他). 他到了那里, 多帮助那蒙恩信主的人.”
[4] The Gathering of the Church (Madras: Amainthakarai Gospel Hall, 1994), 第10页.
[5] 保罗在 罗1:7说: “我写信给你们在罗马为神所爱, 奉召作圣徒的众人. 愿恩惠平安, 从我们的父神, 并主耶稣基督, 归与你们.”
[6] “介绍信”(letter of Introduction)与“举荐信”(Letter of Commendation)不同. 它只简略地介绍带信者的背景 — 何时信主得救、参加何处聚会等等, 却没述说他个人的灵性状况和事奉领域 [ 参本文(E) ]
[7] 犯罪的信徒必须受到管教或纪律对付(参 2010年4-6月份的《家信》, 第40-44页). 但他若真诚悔改, 召会就该接纳他, 回到召会的交通里面(林后2:5-8).
[8] 保罗在 罗16:21-23说: “与我同工的提摩太和我的亲属路求、耶孙、所西巴德, 问你们安. 我这代笔写信的德丢, 在主里面问你们安. 那接待我, 也接待全教会的该犹问你们安. 城内管银库的以拉都, 和兄弟括土问你们安.”
[9] 注: 中文圣经《和合本》的 罗16:24与英文圣经《英王钦定本》(AV或作KJV)的同一节有所不同. 《和合本》 的 罗16:21-24的8个名字都出现在《英王钦定本》的罗16:21-23中.
[10] 指对“真道”(基督信仰和基要教义)的信念.
[11] 使徒保罗在 林前16:3-4说: “及至我来到了, 你们写信举荐谁, 我就打发他们, 把你们的捐资送到耶路撒冷去. 若我也该去, 他们可以和我同去.”
[12] 保罗在 弗6:22说: “我特意打发他到你们那里去, 好叫你们知道我们的光景, 又叫他安慰你们的心.”
[13] 值得注意的是, 保罗在写信给腓利门的同时, 也写信给歌罗西的召会(注: 腓利门是歌罗西召会的信徒). 前者是一封写给私人的信, 后者是一封写给召会的信. 在私人的信中, 保罗提到腓利门与阿尼西母的问题, 但在召会的信中, 保罗举荐阿尼西母时, 并没谈到他与腓利门之间以往的私人问题(参 西4:9). 若能私下处理或解决私人的纠纷, 召会是不需要知道此事. 这是符合主耶稣在 太18:15-17所教导的原则与精神.
[14] 徒18:27: “他(亚波罗)想要往亚该亚去, 弟兄们就勉励他, 并写信请门徒接待他(或作: 弟兄们就写信劝门徒接待他). 他到了那里, 多帮助那蒙恩信主的人.”
[15] 约叁12: “低米丢行善, 有众人给他作见证, 又有真理给他作见证; 就是我们也给他作见证. 你也知道我们的见证是真的.”
[1] “教会”(church, 希腊原文: ekklêsia {G:1577})是召出(outcalling)的意思, 正因此故, 把“教会”译作“召会”更为贴切, 合乎原意, 指被呼召出来的一群人(a called-out company). 新约圣经从不用“教会”来指建筑物, 也没用它形容由一群会众合成的宗派或组织.
Related
作者: 托尔(J. G. Toll)
刊登于2010年10-12月份,第87期《家信》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