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经讲道: 烹调艺术十步骤 (十): 引论题目


编者注: 我们必须重视“释经讲道” (Expository Preaching, 英文有时称之为Expository Sermons), 因为它是圣灵使用来复兴和造就召会的一种讲道方式.[1] 赖若瀚在其著作《食经讲道》一书提出释经讲道的十大步骤(请参本文附录). 我们已在前九期的《家信》探讨释经讲道的第一至第九步骤(即选取经文、解释经文、找出主题、写下大纲、加插例证、遣词用字、会众情况、列出应用和结论归纳). 现在让我们讨论最后的第十步骤  —  引论题目.

 

(文接上期)

(C)       预备讲章的十步骤: 逐一分析

 

步骤十:   引论题目

 

若讲章的内容是一顿筵宴, 例证是配料配菜, 那么引论就是开胃前菜, 结论则是甜点. 厨师不仅希望将美食送到他的客人面前, 更希望能引发他们的食欲. 出菜讲究一定的次序. 头一道是拼盘或几样小巧精致的菜式, 让食客虽“浅尝即止”, 但胃口大开.

           

讲道中好的引论能挑起兴趣, 引发好奇心, 让听道者兴致勃勃, 愿意洗耳恭听. 因此, 如何“开始”一篇讲章很重要. 有人说“万事起头难”, 又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一篇文章最难写的地方是“起头”, 讲章的引论更是如此, 是关键所在.  

 

赖若瀚 (Johann Lai)

赖若瀚指出, 引论应该放在最后写, 甚至放在结论之后. 因为确定了讲章全部的内容, 写引论时才可以和“本论”有好的连接, 使整篇讲道不仅有头有尾, 且能首尾呼应, 得以全备. 然而, 也有传道者认为必须先写引言, 将其后种种定调, 那就是见仁见智了.[2] 其实, 引论是将信息的结论, 变成一个挑起兴趣的开场白, 引人进到讲章的整体中.[3]

 

赖若瀚在《食经讲道》一书中, 详细讨论了有关“设计引论题目”. 我们在下文将之内容简略讲解:[4]

I.引论

  1. 引论是什么
  2. 引论的目的
  3. 引论的种类
  4. 好引论的特征
  5. 预备引论可参考的流程

II.题目

  1. 题目的意义
  2. 题目的重要
  3. 好题目的特征

 

( I )   引论

 

人有一个共通的特性, 就是不太愿意接受突发的事物或完全陌生的产品; 例如有人向你推销一种陌生品牌的电气用品, 你必定会质疑它的性能是否可靠. 有人告诉你某位亲友突然陷入困境, 你也会惊讶为何事先完全没有征兆. 由此可见, 一件事情突然来临, 心理上没有预备去回应, 会产生极大的震撼. 讲道也是如此, 在未引起听众注意之前, 不宜仓卒(即匆忙急迫)进入主题. 听众不习惯一下子便进入理论深刻或节奏紧凑的信息, 倒希望能慢慢被带进信息的核心.

 

 

(一)     引论是什么?

 

赖若瀚采用以下四个比喻, 贴切地形容什么是引论. 引论是:

 

  1. 开胃菜: 赖若瀚指出, 引论是前菜, 前菜的作用是引起人们的食欲, 让人胃口大开. 韩国料理在主菜前会上几小碟“开胃菜”, 作用也是挑起食欲, 预备进入正餐. 前菜并非正餐, 不能填饱肚子, 却能帮助人享用随后的美食.
  2. 短跑的起步: 在短跑比赛中, 起步非常重要. 起步得好, 就会事半功倍. 现代运动员在短跑时, 会运用一些助跑器材, 不输在起跑点, 提高胜出的机率. 
  3. 松土或破冰: 听众来聚会, 通常心理上都还没有预备好, 或是行色匆匆, 或是精神紧张, 或是忧心忡忡, 又或是精神恍惚. 因此, 讲道者要先松开听众心灵的土壤, 让道种可以撒进土里. 欧美的讲员有时为了打破僵局, 会用笑话来作引论, 称为“破冰”. 幽默并无不可, 若是笑话能带出主题, 自然没有问题, 但不要为了讲笑话而讲笑话. 讲道的主要目的是讲述神的话, 不是要娱乐听众.
  4. 开车换挡: 一般的汽车, 不可能重踩油门, 一下子就达到时速百哩而全速前进. 况且, 坐在车上的人也需要时间适应车速如此高的提升. 传道者满有负担地花了整个星期, 数十个小时沉浸在讲章中, 以为一上讲台便能立刻把听众带入他的信息中, 殊不知那是不可能的, 因为大部分听众才刚刚与信息作第一次接触.

 

引论又好比高宅大屋的前院, 或是美妙音乐的序曲, 都有一种给人作好准备、引人由浅入深的作用. 这一切能令人更容易适应或接受接下来所要看到或听到的事物.

 

 

(二)     引论的目的

 

讲道者在设计引论时, 往往心情矛盾. 一方面要讲得吸引人, 但又不能着墨太多(指讲得太多), 必须按部就班, 慢慢将听者引入主题. 引论的主要目的是: 让听众在理智与情绪上都准备好来听讲道.

 

(a)   建立桥梁

若讲道是搭桥, 那么, 引论便是搭桥的第一步. 因此, 一开始的前几句话必须赢得听众的好感, 让他们有兴趣仔细聆听所传讲的信息, 建好印象的桥.

在讲道开始时, 讲员应尽量表现出庄重得体的形象, 及适切诚恳的态度. 开场白可以轻松活泼, 不必拘泥于老套, 希望能消除讲员与听众之间的无形障碍, 让听众看见讲员有“人情味”, 不是不食人间烟火、高不可攀的特殊人物.  

 

(b)   显示需要

引论不单有助于给听众亲善的好印象, 更将信息与实际需要连结在一起. 引论可以说明这篇信息为何与听众相关, 等于从讲员的立场去回答听众内心的一个问题  —  “我为什么要继续听这篇信息?” 要让听众从一开始, 就知道为什么要听这篇讲道, 而且感到需要仔细听完, 是出于心甘情愿的选择, 而不是尽“来聚会”的义务而已.

 

这世界被罪恶弄得支离破碎的, 人们心灵中有千百样的需要、问题与创伤. 有人面对婚姻破裂, 有人儿子变成浪子, 有人失业, 有人患了不治之症等.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急需要以神的话来医治.

 

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强调讲道者应多注意听众的需要, 因为人总是先想到自己, 这一方面是基于人的罪性. 另一方面, 也因为人在窘迫的困境中, 不知如何面对, 极需寻求解答. 因此, 在讲道开始时, 要认定他们的需要, 并针对他们的问题而用神的话语提供出路.

 

Haddon Robinson

罗宾森(Haddon Robinson)指出: “传统的讲道要求将应用放在最后, 但我认为应用该从引论中开始.” 若预备将信息的应用转化成为满足听众的需要, 最佳的策略是在引论中先向听众发问或提及.

 

事实上, 听众的需要有两种, 一种是他们感受到的需要, 另一种是他们真正的需要. 最佳策略是将他们从感受到的需要, 引导至他们明白自己真正的需要. 正如主耶稣用“井水”来引导撒玛利亚妇人明白她真正需要的是“活水”.

 

主耶稣讲的登山宝训, 在原文中的第一个字是“福”. 主耶稣用当时人们追求“福气”的心态, 来引导人们进入祂所要讲的. 但请注意, 主耶稣讲的“福”, 与世俗人盼望的不一样. 这同样是引导人们从他们所感受到的需要, 转移到明白自己真正的需要.

 

听众若在引论中, 发现讲道者从没有顾及要解答他们的问题, 他们很快就会觉得你所讲的与己无关而自谋出路, 虽然他们的身体仍在教堂听道, 但却已经“灵魂出窍”, 或是“魂游象外”了.

 

(c)   挑起兴趣

后现代深受电视文化的影响, 人的注意力十分有限. 有人说, 一篇讲章必须在前三分钟就能抓住听众的注意, 若在第一个段落得不到听众的注意力, 听众可能不会听下去, 讲道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有者说: “可以借引论判定一篇信息的好坏.” 这句话虽略嫌夸张, 但它显示的重点是对的. 引论若不切题, 两三分钟之后, 大势已去, 就难以收拾. 相反地, 引论作得好, 就可以势如破竹, 乘胜追击.

 

引论不必每次都充满戏剧性, 哗众取宠, 但也不能太庸俗. 它只是要抓住听众的心, 给他们留一个印象  —  “开始得不错, 我很想听听这人接下来要说些什么.”

 

 

(d)   引入讲题

引论为了引出讲道的主题, 不能无中生有. 没有信息的主题, 就无从下手设计引论.

 

虽然引论的目的是引出主题, 但不要透露太多关于信息的内容. 有些讲道者将结论在引论中就逐一“掲盅”(意即揭开谜底), 讲道便一点悬疑性都没有了. 引论当然可以简单指出信息的方向, 但不要讲得过多, 以免“头重脚轻”(指讲章前后或上下不协调).

 

有些讲道者开始时讲了大半天, 仍未入正题. 若面对的是年轻的听众(会众), 他们可能早已失去耐性; 即或其他听众按捺得住, 讲道者也宜尽早进入正题, 不要让人有“游花园”的感觉. 传道者必须带领听众从已知的领域进入未知的领域, 从他们能理解的世界进入圣经的世界. 经过细心思考的引论, 可提供天然的桥梁, 帮助听者从世俗的遐思进入属灵的视野.

 

 

(三)   引论的种类

 

引论可有许多种类. 简括而言, 引论可分为以下主要的七种:

 

(a)   开宗明义法

开宗明义地用经文作开场白, 是长期以来大家都沿用的一种引论方式. 讲道者先宣读当天讲道的经文: “各位弟兄姐妹, 主里平安. 请大家翻阅提摩太后书第4章, 我们从第6节开始读, 读到第8节.” 随之进入本论.

           

然而, 在这个后现代的世界中, 除了少数特别有心追求的人, 大多数人想听的, 多半是与自己有切身关系的信息, 对于没有直接关系的讲论, 他们不太感到有兴趣. 若不花点心思炮制引论, 使它变得有趣且能吸引人, 就不能发挥引论所具有的效用.

          

Bryan Chapell

美国的传道学博士柴培尔(Bryan Chapell)提出折衷的办法, 建议采用“双引言”的方式, 按下列部分逐步实施: 宣告经文、经文引言、再宣告经文、读经、求赐悟性的祈祷、讲道引言、主题、其他… 他的用意是不偏废诵读经文, 但避免读完经文后就立刻钻入经文世界里, 与听众的需要扯不上关系.

           

然而, 拉森(或译“拉逊”, David Larson)对“双引言”的回应是: “双引言想同时兼顾经文和当代的处境, 反而增加了进入讲章主题的障碍. 其实, 引言应该尽量直接, 最好能不着痕迹地引入本论.”[5]

 

因此, 这方面是见仁见智的. 倘若时间有限, 最好是不用“双引言”, 而是将引论放在宣读经文之前, 读完经文之后, 就可进入本论. 赖若瀚评论道: “将引论放在宣读经文之前, 是先从现实生活切入, 简单又直接, 容易引起听众的兴趣, 并让他们知道讲道者为什么要讲这段经文.”

 

(b)   嘉言隽语法

以一句掷地有声(比喻语言铿锵有力)的格言, 或是一段简洁有力、扣人心弦的话, 又或是与现实状况不符的句子作开场白, 在对比之下, 效果会倍增.

  • 例证一: 我们在“几何学”里会学到: “两地之间的最短路程是一条直线”. 那在几何学上是对的, 然而, 若是思考神在我们身上的作为, 可以说: “两地之间的最短路程不是一条直线, 乃是‘Z’形路线.”
  • 例证二: 施比受更为有福: “没有人活在世上是不要福气的. 农历新年时, 香港一家商店门外的对联写着: ‘门迎春夏秋冬福, 户纳东西南北财.’ 这样‘一丝不苟’地求财、求福, 实在贪心得有点过分, 不过, 也反映出人们追求福气的心态.”

           

然而, 这些掷地有声或扣人心弦的话, 绝不能只为了语惊四座, 或带来惊讶的效果为满足, 而必须引向本论, 并连接整篇的信息.

 

(c)   就地取材法

就地取材法有两种, 一种是预先设计, 可用节期(如农历新年等)的引论来配合信息,  并注意某些特殊场合(如浸礼、主日学颁奖礼、周年纪念等)及说明讲题的重要性.

 

另外, 则是在聚会场所发现有意义或有趣又配合主题的事物, 也可以用来作引论. 然而, 这是可遇而不可求, 不然削足适履, 与主题不配合, 那就弄巧反拙了.

  • 例证一: “我今早看到教会的周报说….”; 或 “在聚会前, 我与一些弟兄交谈, 得知…”; 又或 “今天主日学颁奖礼学生们所唱的诗歌, 有一首…”等等.
  • 例证二: 有一次讲道前, 某弟兄向大家介绍讲员, 说: “我与讲员十年没有见面, 看他仍然是那么年青.” 讲员上台后回应说: “刚才弟兄的介绍, 让我想到我有一方面学主耶稣学得不好. 主耶稣30多岁时, 别人以为祂50岁了. 而我已经50多岁, 却被人认为我只不过是30多岁.” (注: 这段引言与当天讲道的主题 [“你成长了吗?”] 配合, 也与听众拉近了距离)

           

(d)   葫芦卖药法

用葫芦盛药, 从外面无法看到葫芦内装的是什么, 正是不清楚内里乾坤的意思. 在引论中可以讲述一些人生所遇见的困难或张力, 制造悬疑, 接下去才讲述本论.

 

先知拿单责备大卫说: “你就是那人!”

先知拿单在大卫犯罪之后向大卫进言, 先用故事作引论(撒下12:1-4), 等大卫作出评论(5-6节), 再用一句转接句“你就是那人”(7节上)引进本论(7下-12节), 在峰回路转的情况下引导大卫悔改(13节). 先知拿单的手法, 正是“葫芦卖药法”.

 

  • 例证: 领袖的选拔:
  • “你若是一个有远见的商人, 心中计划要在世界各大城市开设连锁旅馆, 在筹划的阶段, 你需要选出一批有潜质的人作为各地开拓业务的领袖. 那么你会选一些怎样的人来接受训练呢? 相信你不会找一些资质平庸、毫无学问、情绪不稳定、鲁莽又愚钝的人来出任吧! 一般人会认为, 人才的最基本条件必须包括: 大学毕业  —  最好是出身名校; 有专门管理学识; 曾有管理的经验; 有领导的才能; 能担当重任; 愿意接受新挑战等等. 这是世界一般接纳的标准. 其实, 这也难怪, 因为人都想根据一些看得见、可以掌握的标准, 去衡量别人的成败.”

 

讲到这里, 听众虽然听到你的话, 但又未能完全领会你在讲什么主题, 产生了悬疑性. 其实, 你是要用已知的“开拓连锁旅馆业务的领袖应当具备的资格”, 而引进未知的: “选拔属灵领袖的资格”, 二者却是有所不同.

 

(e)   故事引趣法

传道人可以有智慧地采用故事作引论. 有者认为, 这样做, 吸引人的程度比其他方法要高两倍.

  • 例证: 使人回转的事奉(雅5:19-20)
  • 美国威斯康辛州一位屋主听见屋外有猫叫, 他打开大门后, 一只大雄猫窜进门来, 它东嗅嗅, 西抓抓, 叫了几声, 然后跳上一张椅子躺下, 舒服的样子, 好像要待在那里一辈子似的. 全家人都不敢相信他们眼前的事. 不过, 当他们拿出一些照片比对时, 才惊讶地确定这只猫真是他们走失了8年的宠物. 不知道它在哪里度过8年的岁月, 但现在是迷途知返, 又回到自己的老家.
  • 相信每个人都有迷路的经历. 在迷路的时候应该如何? 当然可以从地图纠正自己的方向, 也可以停下来向别人问路. 同样地, 我们在属灵的事上也经常会迷失方向. 这时, 最好有属灵人在旁指引我们回到正路上去.

 

雅各在全书到达尾声的时候, 仍配合主题, 劝勉弟兄姐妹用行动来表彰“活的信仰”. 作者雅各知道自己的说话即将停止, 然而, 教会的问题仍会继续不断地出现. 因此, 他特别邀请信徒参与一项“使人回转的事奉”. 他鼓励弟兄姐妹彼此关顾、互相守望, 降低流失率, 让教会发挥属灵生命的治疗力量.

 

(f)   先提问题法

讲章的引论可以提出一个大家可能会问的问题, 或有兴趣知道答案的问题, 又或者对一个普遍被接纳的原则提出疑问, 刺激听众思考, 然后在讲章本论中探讨解决之道.

 

可以在开始时指出人在堕落后, 由于罪性带来的问题或情况(柴培尔倡议的“堕落的要素”), 包括人经常陷入的试探或罪恶(如欺诈、贪欲、仇恨…), 在堕落世界中遭遇的苦难(如天灾、疾病与不幸), 或因堕落本性带来的负面情绪(如忧愁与惧怕)等.

  • 例证: 画上生命完美的句点 (提后4:6-8)
  • 讲述提摩太后书4章6-8节, 可以这样开始: “弟兄姐妹, 当你知道自己在世上时日无多, 你会抱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呢? 你会惧怕结局即将来临吗? 想到快要离世, 你的态度经常是正面的, 还是负面的呢? 有人悔恨昨日, 畏惧明天, 又抱怨今天. 请问你是如何呢? 回顾一生, 你会悔恨吗? 面对无定的将来, 你会畏惧吗? 而活在今天, 你经常抱怨吗?”
  • 然后接着说: “使徒保罗一生全然为主摆上, 甚至走到人生最后阶段, 仍然可作我们美好的榜样. 他知道自己在世之日无多, 他没有悔恨, 没有畏惧, 更没有抱怨. 他不是在等死, 乃是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 请大家打开提摩太后书4章6-8节, 来看看一代伟大的使徒如何面对人生的结局.”

 

以上的引论跟前面所说的“开宗明义以宣读经文”来比较, 更能切入听众真实的人生处境, 增加人们聆听的兴趣.

 

(g)   新闻引入法

用大家都知道或关心的新闻大事作切入点, 可以建立良好的接触, 让听众明白: 讲道者一样关心世情, 是有血有肉的人; 而圣经上的话, 仍然存有许多信息, 可以切中时弊, 直指人心, 应付复杂多变的世局.

 

若不是重大的事故或灾难, 则可以在开始时以劝勉和鼓励的话, 凝聚听众的心灵.

 

  • 美国校园枪击案的死者们

    例证一: 在引论中加上针对某个处境的安慰与鼓励, 例如2012年, 美国康州发生一宗校园枪击案, 26人丧生, 其中20位是小孩. 在接下来的主日, 赖若瀚没有改变他之前预备好的讲道信息, 只在开始时说: “这些天, 我们心中都感到哀伤. 在康州学校中发生了枪击事件, 除了大人, 20个无辜的可爱孩子, 在一刹那间就失去了生命, 相信他们的父母都在伤痛中. 我们要特别为他们代祷.”

 

简言之, 讲道之前几天, 若遇到一些重大灾难, 可调整信息以针对当前人心的惶惑和需要.

 

  • 例证二: 眼睛是身上的器官, 但“能看见”是一门艺术
  • 赖若瀚曾应邀在某感恩聚餐会上讲道, 那天刚好是美国911灾难后的星期天. 讲道放在当天餐会的最后. 大家都吃完饭, 听完事工报告, 奉献也已收妥了, 正是大家想回家的时候, 在这段时间讲道, 实在是一项极大的挑战. 事实上, 当晚大家根本没有心情吃饭. 同工在作事工报告时, 许多人大声讲话或交头接耳, 会场嘈杂一片. 因此, 在上台之前, 赖若瀚便将引论改动一下, 说:
  • 有人说: 眼睛是人身上的器官, 但能看见是一门艺术. 许多时候, 我们有眼无珠, 加上我们心灵的眼睛还未大开, 看不见事情的真相. 在这次美国纽约与华盛顿等地发生的惨剧中, 许多生活在美国的人的心眼都开了, 得以看见一些前所未有的事情. 对于我来说, 这次的灾难让我看见三件事情:
  • 1) 人性败坏: 人可以因为心里的仇恨, 而杀害数以千计无辜的人.

  • 2) 生命短促: 有人早上去上班, 但未到中午就不在人世了.

  • 3) 主耶稣快要再来了, 我们需要有所看见…”

  • 借此便引出尼希米所看见的、神所托付给他的异象(尼1:1-3).

 

 

(四)     好引论的特征

 

一个好的讲道引论通常会有以下的特征:

 

(a)   要切题

讲道的引论不能普遍到“放诸四海而皆准”, 而必须量身订造, 与主题紧扣在一起. 就像订造衣服. 赖若瀚讲了一个比喻. 他离开菲律宾的宣道工场后, 仍不时有机会回去讲道; 因那里量身订造西装比较便宜. 有一年到服装店做了一套, 事隔四年, 再回去订造另一套, 发现腰围竟增加了2吋半! 讲道的引论也必须如此. 时间或处境改变, 或会众当中增加了许多新面孔, 便要斟酌现况, 修改引论. 太普遍的引论, 平淡无奇且搔不着痒处, 便不能期盼它会产生应有的效果. 

 

(b)   要合宜

有些讲员喜欢讲述经文的背景, 告诉大家其他学者如何解释这段经文, 自己又为什么要选讲这段经文等. 还有些传道者把引论看作是与朋友叙旧的时间, 开始问候这人, 介绍那人, 然后一段接一段地讲些有趣的笑话; 再嫌不够, 就加上教会邀请他的过程, 自己预备讲道的辛苦, 之后说些客套话、天气如何或最近遇见什么人物等. 这些都是完全不必要或不相宜的. 讲道者是神的代言人, 不同于一般的演说家.

 

虽然中国人常说“礼多人不怪”, 但传道者在讲台上不需要有太多的礼节, 也不要说太多客气的话. 我们可以谦厚, 却不要自卑、自贬. 不要说“自己其实训练不足, 原文又不懂”; 也不要说“面对贵教会的主任牧师是神学博士, 在下实在是班门弄斧”等.

 

另外, 不要用上次讲道的主题作开场白, 因为会众当中有些人上次没有来, 又或者有新朋友, 他们会有遭排斥的感觉, 也会影响他们听下去的心情. 上次的主题若与这次的主题不同, 又何必重复提起呢?

 

(c)   要简短

不要在引论中绕圈子, 讲个没完. 引论最好不要超过讲道时间的十分之一. 例如讲道时间是50分钟, 那么引论不要超过5分钟. 正如不可让访客站在门口太久, 而要快快请他进屋. 在一般的餐厅中, 前菜出来之后, 得立刻上菜, 不能让客人久等. 引论也应尽可能简短, 不要喧宾夺主.

 

David Larson

为什么有些讲道者的引论不能言简意赅, 切中讲章的内容呢? 通常是因为时间观念薄弱, 迫切感不足, 或内容散漫. 身上若只有一百元, 又没有带信用卡, 就不该随心所欲地看见什么就买什么, 必须节约, 更要分别出哪些是该优先购买的东西. 拉森(或译“拉逊”, David Larson)说得好: “不需要太长的跑道就能使飞机起飞的传道人, 这人是有福的.”

 

(d)   要逗趣

引论可以用笑话吗? 当然可以, 有个轻松的开始, 其实无妨, 但必须切题, 而且在引入正题后就该严肃一点. 引论若是枯燥无味、不着边际、平淡无奇, 就没有什么逗趣可言. 有人讲完引论之后, 便发现听众并没有感到有兴趣, 大势不妙, 难以收拾.

千万不要用老套的开场白. 例如: “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又来临了…”, 或“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 ”等都要避免.

 

(e)   要平实

平实是最佳和最稳妥的策略. 若没有把握达到创新的果效, 或没有足够时间预备, 可以稳扎稳打, 四平八稳地讲述引言. 上文说过, 语惊四座的引论只会暂时带来高度的兴趣, 但过后若没有清楚交代, 会弄巧反拙. 引论中不可作出不切实际或无法完成的承诺. 同时要避免过分夸大, 让人感到虚浮嚣张, 又不真诚.

 

如果是客座讲员, 最好不要批评教会的影音设备、敬拜的表现, 或弟兄姐妹没带圣经等. 若真的发现问题, 可以在聚会后私下向负责人表达, 不必在讲台上花讲道的时间来处理.

 

 

(五)     预备引论可参考的流程

 

最好将讲章的引论全部写下, 当然, 写下来不是为了逐字逐句照读. 可以将引言背诵, 到时自然地说出. 特别是开始的前几句话, 一定要记住.

 

流程可以根据讲章的进路来断定. 有演绎式和归纳法两种. 演绎法可用一个现代的、与主题有关的情况或故事引入, 预告信息的发展, 讲述主题句子, 用疑问句作反问, 进一步呈现主题的真确性, 运用转接句, 然后宣读经文.

 

至于归纳法, 归纳式的进路可以在引言之后, 直接转到宣读经文, 而主题句子的演绎和发挥, 可以在讲述本论时再行建立.

 

 

( II )   题目

 

餐馆会将每道菜式冠以一个典雅悦耳的名称, 如“香干肉丝”、“八宝填鸭”等, 借此吸引食客点选. 餐馆的菜单列出所有名称, 可以令人对菜式发挥美妙的想象, 看着想着都是一种享受. 菜单上当然不能笼统又直接地说“鱼”、“牛”、“鸡”、“鸭”等, 这样既不能提高食欲, 又让食客不知如何选择.

           

有些中国餐馆为了招来顾客, 会创出一些逗笑、悬疑或别具一格的菜名. 例如“母女相会”是黄豆炒黄豆芽; “绝代双椒”是青辣椒与红辣椒; “青龙过海”是一碗清汤, 上面飘着一截青葱等.

           

你的讲道题目也必须花些心思去构想. 请问你的讲道题目能抓住听众的注意力吗?

 

 

(一)     题目的意义

 

在最初选定经文的时候, 讲道者应该已订好讲道的目的. 但预备到最后, 还须选取一个美观典雅的题目, 才算大功告成. 题目是讲道者在宣讲前给听众的提示和预告, 用以刺激他们的情绪, 并激发他们对神话语的渴慕, 对信息产生好奇和渴慕. 听众对讲道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题目的吸引力不够.

 

(a)  定义: 所谓“题目”, 就是替讲章命名. 它是用来吸引人注意的标题.

(b)   题目与主题不同: “主题”通常是一个简单句, 能表明整篇讲道的中心思想. 而“题目”仅是个片语, 不是完整的句子. 两者天生就不相同. 题目不是预备讲章时的指南, 有时候题目正巧与主题揭示相同重点, 然而, 题目不一定与讲道的主题有直接的关系, 但它必定会带入讲章的主题.

 

 

(二)     题目的重要

 

(a)   心理预备

讲道题目有含蓄的提示, 在心理上可预备听众听讲. 不过, 不要让人从题目中被挑起过高的期望. 不要为了“语惊四座”而在题目的设计上作出一些不能兑现的情况, 例如用“全面研究”或“整全认识”等, 或用“你愿意毫无忧虑的生活吗?”

 

Chuck Swindoll

司蕴道(Charles Swindoll)说: “选取题目的时候, 不要承诺过多, 也不要投放太少. 我曾把题目定的太重, 反而把信息比下去. 这驱使我回去重订题目, 改进观点, 寻找更合适的例证, 作更好的结语, 从而订出更适切的题目. 无论如何, 不要让题目喧宾夺主, 成了讲章中最耀眼的部分.”

 

(b)   引发兴趣

题目在讲道前给听众预告, 虽然只有寥寥几个字, 却提高人对讲道内容的兴趣, 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而兴趣有高雅与低俗的分别, 凡有暗示低俗兴趣的都不宜采用.

 

题目不应哗众取宠, 名不副实. 但独具匠心, 别出心栽的讲题必能使听众“灵耳打开”, 准备洗耳恭听.

 

(c)   对外宣传

许多教会把讲道的题目张贴在壁报板或布告栏, 或登在教会简讯上, 借以宣传. 一些系列性的讲道, 若是预先宣传, 更能产生广告的效用. 若要达到宣传的目的, 讲题必须具有创意和启发性, 并能挑起兴趣, 甚至能引发想象力与好奇心. 如同我们看报章、看电影或购买书籍, 许多时候都受题目吸引. 又正如商人布置橱窗, 目的就是使人被吸引进入店内浏览采购.

 

有传道者不愿意在主日讲道表上事先刊登讲题, 因为要让圣灵随时感动他可以讲别的题目. 然而, 圣灵同时可以早一阵子就感动人讲什么, 不必等到最后一分钟.

 

 

(三)   好题目的特征

 

为讲章定题目, 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 这时代的人每日接触数以百计的不同广告信息, 深受它们的影响. 设计讲道的题目也要别出心裁, 才能脱颖而出, 加深印象.

 

(a)   配合主题

题目与经文可以有密切关系, 许多好题目是从经文而出, 或是将经文稍作改动而得. 不要设计一些与讲章主题完全无关的题目.

 

有些经文本身带有悬疑性, 适合采用. 例如“骆驼穿过针眼”(太19:16-26; 尤参24节)、“下雪天坑里的狮子”(撒下23:20-23, 尤参20节)等.

 

其他例证有: “如鹰展翅”(赛40:31); “趁着白日”(约9:1-5); “无伪之信”(提后1:3-7); “那九个在哪里?”(路17:17); “我岂能不爱惜呢?”(拿4:1-11); “谁是智慧人?”(雅3:13-18); “外衣、书、皮卷”(提后4:13)等.

 

虽然可以直接采用圣经经文作题目, 但也要花一点心思, 想想该用哪个句子. 免得太单调陈旧, 缺乏新意; 又或者题不对文、词不达意, 反而带来反效果.

 

(b)   简短清楚

题目不要用长句, 因为简短就是力量. 除非是例外情况, 否则题目不要多于八个字. 若是真有需要, 可以在题目下加设副题. 

 

好的题目具备一种张力: 既要清楚, 让人一看就懂; 又不一语道破, 表露无遗. 要经常问自己: “若是不加任何解释, 这个讲题够简短清晰吗?” 此外, “它是否给人存留一些想象的空间呢?” 简之, 要简短清楚同时留下悬疑或想象空间.

 

有一系列的讲道专题, 其中四堂的讲题十分清楚简短, 分别是: “生之乐”、“老之福”、“病之思”、“死之安”. 其他例证如: “寻寻觅觅”(太7:7-11); “天梯”(约1:51; 创28:12); “种与收”(创29:14-29)等.

 

(c)   雅俗共赏

题目要雅俗共赏, 不过分深奥, 也不失优雅, 具备含蓄的美感, 能给人留下好印象. 例如:

  1. “无声天籁 —  此曲只应天上有”(诗19:1-6)
  2. “非卖品 —  救恩”(弗2:8-9)
  3. “月夜感怀”(诗8:1-9)
  4. “湖边的早餐”(约21:1-19)
  5. “让房子变成家”(诗127:1-5)

 

特别雅致的题目可遇不可求, 有时候在讲道完毕后, 才出现一些好主意, 可以记下留待日后再用. 赖若瀚曾多次讲提摩太后书4章6-8节. 先是以“得胜的凯歌”为题, 后来发现这题目太多人使用, 故改用“求保晚节”. 不过, 这题目比较适合中年以上的人, 最后再改成“画下生命完美句号”.

 

有时候, 某个题目已有一些约定俗成的意义, 用时就要特别小心. 例如以“心心相印”传讲有关召会(教会)的合一, 立意虽佳, 但不免让人想到别处, 所以不宜使用.

 

除非特殊情况, 否则最好不要采用带有负面意思的讲道题目. 例如以“你们去死吧!”来说明舍己、背十架跟从主, 虽然意思清楚直接, 但有些人心中排斥、忌讳, 一下子不能接受. 即或用“死路一条!”来说明基督徒要走的路是“与基督同死”, 但这题目同样是太直接, 既触人霉头, 也缺乏含蓄的美感.

 

其他雅俗共赏的题目如:

  1. “从哀歌到凯歌”(哈1:1-6, 12-14; 2:1-4; 3:16-19)
  2. “飞越洪涛”(太14:22-33)
  3. “深知所信, 深信所知”(提后1:12)
  4. “双重身分”(彼前1:1-2)
  5. “人间有望”(传9:1-10)
  6. “提升逆境的反弹力”(帖前2:1-8)

 

(d)   要现代化

题目除了要针对听众思想的路线, 满足他们的需要, 也要具有现代感. 一些历史性与研究性的题目如: “古列王的诏书”、“艾城的失败”、“大卫之约”等, 因距离听众甚远, 不适合使用.

 

有个讲解雅各生平的系列, 用“雅各在家”、“雅各离家”、“雅各成家”、“雅各忧家”、“雅各回家”、“雅各分家”、“雅各归家”等题目作系列的分题, 用意甚佳, 但讲员当注意题目本身应该切入现代会众(听众)的处境.

           

马大的忙乱心情, 若用现代化的题目“忙、茫、盲”(路10:38-42)来说明, 让人立刻就能认同, 并有谐音的力量, 难以忘怀. 其他例证如:

  1. “五饼二鱼神迹的重演”(太14:13-21)
  2. “灵歌与天籁”(路1:46-56; 2:8-14)
  3. “疲惫旅客的指引”(创28:10-22)
  4. “踏上信心征途”(书3:1–4:24)
  5. “宗教味与人情味”(路6:1-11)
  6. “等的艺术”(诗62篇)
  7. “致富之道”(启3:14-22)

 

(e)   活泼新鲜

题目应避免陈腔滥调, 也不可过分死板; 不要囿于(受困于)古老俗套, 尽量少用没有新意的题目. 例如: “被圣灵充满”、“喜乐的心乃是良药”等, 因它已经被人用得太多了, 没有新意. 讲员须花一点心思重新设计并改进平淡的题目.

 

例如要讲述“如何系列”, 不必在每个题目前加上“如何”, 变成“如何作孝顺父母的儿女”、“如何作丈夫”、“如何教导孩子成长”、“如何明白神的旨意”、“如何运用恩赐”等, 这些题目都十分平淡, 应该改写.

           

有一次, 赖若瀚要负责讲四堂的“圣经与应用”讲座, 其实是讲“如何应用圣经的信息”. 在初次讲这四堂的时候, 题目分别是:

  1. “应用的重要”
  2. “应用的危机”
  3. “应用的模式”
  4. “从原则到细节”

后来, 赖若瀚将它们改动, 分别成为:

  1. “我明白了, 那又怎样?”
  2. “谁说你的应用最合圣经呢?”
  3. “搭桥、掘隧道?”
  4. “大处着眼, 小处运用”

 

上一代著名牧者黄原素曾用“一页家庭糊涂史”讲述创世记27章以撒和利百加的一家, 题目十分活泼新鲜. 用“小心A货(冒牌货)!”来讲述加拉太人离弃纯正的福音(加1:1-9), 这题目比“慎防异端”更具吸引力. 用“穷得只剩下钱”来讲路加福音12章13-21节, 这比“无知的财主”更为新鲜.

 

其他活泼新鲜题目的例证如: “赶快让座”(启4:1-11); “走为下策”(约拿书1章); “最佳驭马术”(雅3:1-12)等.

 

(f)   含蓄悬疑

选题要具有含蓄与悬疑性, 若能带有诗意更佳, 让人可以产生一些想象. 这需要从别人没有想象到的角度切入.

 

例如, 用“牧人是超人?”来讲提摩太前书3章1-13节所列出对长老/监督的要求, 这样的题目富有悬疑性. 因为“牧人”与“超人”是不协调的观念, 放在一起, 会产生悬疑性的张力.

 

其他例证如: “你看见什么?”(王下8:8-23); “布衣? 盔甲?”(撒上17:1-54); “布内乾坤”(徒10:1-23); “失败乃成功之子”(太16:21-28); “含冤莫白”(诗篇140篇)等. 

 

 

结语

            

罗宾森(Haddon Robinson)曾说: “讲员有三种类型: 其一是你不想听下去的, 其二是你可以听下去的, 最后是你必须听下去的. 在你讲述引论时, 会众通常已能断定你是属于哪一个类型的讲员.” 这一番话道出引论的重要性.

 

至于题目, 赖若瀚贴切表示: “我们不能单以一本书或一出电影的题目来断定作品的好坏, 因为好的题目, 不一定有可以与它匹配的内容. 讲道亦然. 但是第一印象是难以磨灭的, 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因此设计题目尤为重要.”[6]

           

对于初学讲道者, 赖若瀚鼓励道: “初学讲道者若觉得新颖独特的题目难寻, 搜索枯肠仍不得要领, 就不必刻意花太多时间去找, 可以采用简单的、直接的、平实的题目. 假以时日, 设计题目将会容易得心应手.”

           

沈保罗 (1917-2011)

让我们以沈保罗的一番话作为结束: “关于讲章的小引(引言), 有说不完的道理. 若是深信‘开头好, 就已成功了一半’的常谈, 那写小引当与写讲章的主题与内容一样的用功, 为着我们事奉的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 岂不应将最好的献给祂? 同时, 我们所牧养的羊群多半一周只听一次道, 我们怎么可以随便应付?”[7]

 

 (文接下期)

 

*******************************************

附录:   “释经讲道十大步骤简介

 

赖若瀚所著的《食经讲道 — 当代释经讲道手册》共分八大部分, 其中最主要的是讨论预备讲道过程的“烹调艺术篇”, 共十大步骤, 与罗宾森(Haddon Robinson)书中所述的十步骤虽然相近, 却仍有不同.[8] 以下是赖若瀚的预备讲章十步骤:[9]

请点击以下图表以放大阅读

注: 这第七步骤, 赖若瀚将之命名为“会众研究”, 但本文采纳一个比较简明的标题, 称之为“会众情况”(指会众或听众的情形、状态或状况).

 

 


[1]               鲍曼(Daniel Baumann)在《当代传道入门》中指出, “释经讲道是根据一段至少两节的经文, 讲道的主题与主要的分段都从经文而来. 经文的中心思想只出自经文, 并不倚重其他的经文. 讲道(指释经讲道)本身具有一个主题, 而且尝试要表达一个从古至今都真确无误的信息. 它不是逐节地解经, 亦不是纯粹解经或是将个别主题中的不同思想放在一起. 信息有一个单独主题, 是从经文而出的, 它随之成为从经文中选择材料的主要骨干.” 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Preaching, 第102-103页.

[2]               有者认为不宜将引言的预备放在最后, 例如司蕴道(Charles Swindoll)便是其中一人. 他认为从题目、引言、本论、结论, 这样依序下去, 让他可以维持方向感(参其所著的Saying It Well  —  Touching Others with your Words, 第125-126页). 另外, 鲍曼(Daniel Baumann)在所著的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Preaching一书中, 将引论与结论两项的工作(第135-146页), 放在发挥主题(第149-168页)之前(以此暗示先处理引论与结论, 然后才到主题).

[3]               赖若瀚著, 《食经讲道  —  当代释经讲道手册》(美国加州: 圣言资源中心, 2014年), 第393页.

[4]               下文主要改编自赖若瀚所著的《食经讲道  —  当代释经讲道手册》, 第393-410页.

[5]               David Larson, The Anatomy of Preaching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1986), 第75-76页.

[6]               赖若瀚著, 《食经讲道》, 第358页.

[7]               沈保罗著, 《释经讲道回忆录》(香港九龙: 宣道出版社, 2009年三版), 第376-377页.

[8]               参 Haddon W. Robinson, Biblical Preaching: The Development and Delivery of Expository Messages (2nd ed.)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2000). 罗宾森的十步骤分别是: (1) 选取经节; (2) 研究经文; (3) 发现解经概念; (4) 分析解经概念; (5) 建构讲章概念; (6) 决定讲章目标; (7) 完成讲章目标; (8) 建构讲章大纲; (9) 充实讲章大纲; (10) 预备引论和结论. 引自 赖若瀚著, 《食经讲道》, 第xvi页.

[9]               同上引, 第439页. 



作者:

Leave a Reply

Copyright © 2024 MalaccaGospelHall.org.my. All rights reserved. Developed by Passion In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