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主名聚会(八): 圣灵引领信徒执行祭司职分
所有信徒皆祭司的宝贵真理在宗教改革(Reformation)时代重见光明. 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从罗马天主教祭司职分的错误中醒悟过来后, 写道: “所有基督徒都是祭司, 那些否认此事的理由是没有神的道之根据, 没有圣经的权威, 仅是属人的话语和规矩.” 按照圣经的亮光, 在更正教(Protestant)的制度中, 专业的圣职主义(ministerialism)已普遍被祭司权术(priestcraft)取代了, 圣品人与平信徒的制度(clergy/laity system)已在基督教世界中如从前那样的根深蒂固, 这是何等的可悲! 我们应该谨慎, 在属神的事上, 要逃避一切形式的职业化(professionalism)和官职主义(officialism), 像逃避瘟疫一般. 它们看来都是我们容易掉入的陷阱.
我们当然要指出, 马丁路德认为信徒有权利单靠主耶稣亲近神, 不靠任何属人的中保如罗马天主教的祭司. 他正确赏识了 提前2:5的真理: “因为只有一位神, 在神和人中间, 只有一位中保, 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 我们感谢神, 他晓得这个真理, 但他看来不太可能明白新约的圣洁祭司职分(所有信徒皆祭司)不单是为着自己, 也是为着他人而来到神面前亲近祂. 无论他的理解如何, 我们应该了解新约圣洁祭司职分的真正意义.
(B) 新约祭司职分的定义
旧约时代有祭司家族, 但在新约中, 所有信徒都是组成圣洁祭司团(holy priesthood)的一部分, 是祭司的国度(启1:6; 5:10; 20:6). 无论如何, 我们仍然可从亚伦和他众子学习到新约祭司职分. 按神的意思, 以色列人本该成为“祭司的国度、圣洁的国民”(出19:4-6). 彼得前书2章论到我们作为“圣洁祭司团”, 正是取自出埃及记19章. 但以色列国民的祭司职分是有条件的(出19:5); 以色列过后失败了, 因为他们没听从神的话, 遵守祂的约, 结果神拣选利未支派, 并从中挑选一个家族执行祭司职分(出28:1).
希伯来书5:1对大祭司的描述, 能帮助我们明白祭司职分.
- 他是一个男人,
- 从人间挑选出来,
- 是奉派替人办事,
- 办理属神的事,
- 为要献上礼物和赎罪祭.
来5:1 (在小字)说“要为罪献上礼物和祭物”(另一种译法), 指为自己和众百姓的罪献上礼物和祭物. 希伯来书的重要主题, 就是把旧约为罪献的许多祭物与我们尊荣大祭司的救赎大工作一对比. 感谢神, 我们的主耶稣不需要为祂自己的罪献祭(来7:27), 因祂没有任何的罪. 祂为罪献上一次永远的祭(来10:12), 因此以色列祭司不断献上的祭不过是个影儿, 预表祂一次献祭, 便叫那得以成圣的人永远完全(来10:14). 这些对比十分鲜明, 但我们仍然可从亚伦和他众子的祭司职分中领悟到祭司的功用.
首先, 我们是借着“生有权”(生来就有的权利, birthright)的特权而成为圣洁和君尊的祭司团, 与尊荣的大祭司 (主耶稣)有重要关联. 这位尊荣的大祭司在神宝座前的圣洁完美中事奉. 祭司职分的“生有权”是所有在这恩典时代被神所生的人, 包括弟兄和姐妹, 年长和年幼的信徒. 既是圣洁和君尊的祭司, 我们具有圣洁的特权进到幔内(来10:19-22). 这是我们祭司事奉的圣所(指天上属灵的“幔内”).
在至圣所里,
被祂宝血所洁净,
就在祢的宝座前,
祢众儿女俯伏下拜,
并敬拜祢, 我们的神.
~ 詹姆士·德克 (James G. Deck)
(C) 祭司职分的集体性质
我们感谢神, 正如马丁路德所领悟的, 我们时刻都有特权进到幔内亲近神, 就是以父神的儿女身份进到神面前, 在祂同在的奥秘中俯伏敬拜祂. 尽管如此, 祭司职分所享有的不仅于此. 根据 来5:1对祭司职分的定义, 它是“替人(不单替自己)办理属神的事”. 这职分的功用主要是向神“借着耶稣基督奉献神所悦纳的灵祭”(彼前2:5). 关于祭司职分在这方面的功用, 新约圣经总是以集体的意义来描述它. 新约圣经从不以单数来称信徒为一个祭司(a priest), 而是集体性的(collectively), “我们”是一个祭司团(priesthood).
我们并非否认靠着基督的宝血, 每一个信徒都可个别地进到神面前, 我们乃是强调祭司职分的集体性功用, 与个人(个别信徒)享有祭司特权是有差别的. 当我们作为一个地方召会聚集时,[1] 那位开声参与的信徒, 不管是作为祈求者带领祷告, 或是作为敬拜者带领献上赞美的祭, 都是作为这聚集群体的声音向神祷告或赞美. 这些弟兄们是执行他们的祭司职分, 他们被圣灵明智地带领, “替人办理属神的事”. 他们实践了一个伟大的真理, 即所有信徒是新约圣洁的祭司团中的一员.
这就是为什么任何限制男人祷告或赞美(指弟兄们在聚会中带领祷告和赞美), 便是干扰了圣灵在这祭司团功用方面的控制权. 若只由一个特定的牧师或圣职人员来带领祷告和赞美(指在掰饼或敬拜的聚会上), 按照字面意义就不可能执行新约的祭司职分(即所有信徒皆祭司). 圣灵若在敬拜时感动众信徒的心, 但只有一人被指定执行祭司的职分与功能, 重大问题便产生了. 在这种情况下, 根本没有给祭司团机会执行祭司职任. 难怪主耶稣要严厉责备尼哥拉党的教义, 尼哥拉党(Nicolaitanes)简单的意思就是统治百姓(rules over the laity). 主说这些人的行为“是我所恨恶的”(启2:6; 也参 启2:15). 一个有所操练的信徒绝不可与主所恨恶的事有所关联.[2]
正如我们所知的, “神不是叫人混乱”(林前14:30), 祂所引导的祭司职分一定符合祂自己的话, 即是说, 祂不会感动引导一个姐妹站起来开声敬拜(参 林前14:34-38). 哥林多的召会有许多混乱, 不按秩序行事(disorder), 保罗写了 林前14:23-33, 来纠正一些不按秩序所行的事, 他在第26节陈述了召会聚会应该如何运作, “各人或有诗歌, 或有教训, 或有启示, 或有方言, 或有翻出来的话, 凡事都当造就人.” 这节清楚指明一个人的声音肯定不是召会该有的声音(因这节强调神的心意是“各人”, 但在另一方面, 为了避免我们认为这开声说话的“各人”也包括姐妹, 神特别在紧随着这段经文[第23-33节]之后, 就在第34节命令道: “妇女在会中(召会中)要闭口不言,[3] 像在圣徒的众召会一样, 因为不准他们说话. 他们总要顺服, 正如律法所说的”).
(D) 祭司职分与恩赐的区别
值得留意的是, 执事(deacon)的工作可以是实际方面(属物质性的)或属灵方面的, 但新约圣经描述的大部分执事工作是属灵方面的. 执事在这方面的事奉包括操练主赐下的恩赐 — 可能是执行传福音者(evangelist)或教师(teacher)的工作, 也包括牧者(shepherd)对群羊(召会信徒)的细心照顾.[4] 执事的工作与旧约利未人的事奉相符, 需要神的呼召和装备, 来胜任某种特别工作. 简言之, 执事的工作是操练神所赐下的恩赐.
有些原因使一些人把执事的工作与祭司职分混淆了. 新约的祭司职分与恩赐完全无关, 因为它是一切重生得救者与生俱来的特权(birthright privilege, 指一重生就有的特权). 祭司职分的功能不会因信徒缺乏恩赐而受到限制. 事实上, 使它受到限制的, 往往是缺乏对基督的热诚爱慕之心. 有些弟兄惯于在公开场合事奉, 比其他人更容易在召会聚会上表达自己. 某个信徒可能深觉自己的不足, 并相信在参与祷告或颂赞方面, 别人做的比他更好, 然而, 他可能在自己的灵里享受与神真正的交通. 比起别人那冗长和模仿的感谢语词, 他那能被神听见的感谢词句可能对神来说更为甘甜, 对圣徒来说更有鼓励. 若要敬拜神, 人的心就要赏识基督, 人的灵就要被圣灵感动和引领, 为着基督而产生对神的真敬拜(腓3:3). 简之, 这一切祭司职分与恩赐完全无关.
(E) 祭司职事与利未职事的关联
即使是随便阅读民数记第3和第4章, 我们也会发现祭司的事奉比利未人的事奉更优先和重要. 事实上, 利未人的事奉从不独自运作.[5] 这里给我们一个清楚的教训. 那些负责传福音的弟兄们是展现召会福音见证的一部分, 他们是执行利未人的事奉.[6] 但他们有没有操练他们祭司职分的功能? 若某个弟兄有传福音或进行教导, 却没发挥他们祭司的功能, 这就令人怀疑, 不符合自己的祭司身份. 有些弟兄很愿意, 并准备好传道, 却在掰饼聚会上从未向神开口, 从不“以颂赞为祭献给神”(来13:15). 我们相信这样的情况不合圣经.
在福音聚会开始前的祷告聚会, 我们常看到不少弟兄为着未得救之人, 明智恳切地祷告. 这是值得赞许的, 可悲的是, 我们在掰饼聚会上, 很少听到这些弟兄们的声音(指他们没有开声赞美和敬拜, 编译者按). 这显明我们属灵的贫乏, 缺乏敬拜的灵在我们当中. 另一方面, 当我们听到某弟兄开声献上既简单又真诚的感谢时, 我们的心往往受到鼓舞, 因那位弟兄可能才信主得救不久, 却预备好按照自己对基督的赏识, 向神献上感谢颂赞的祭.
(F) 新约祭司职分的献祭
我们要再次引用旧约圣经来讲解祭司团. 神对祂的百姓以色列人说: “谁也不可空手朝见我”(出23:15), 又说: “不可空手朝见”(申16:16). 这些都是神所吩咐的命令, 对我们而言具有清楚的应用.
首先, 作为圣洁的祭司团, 我们向神所献的祭必须先包括献上我们自己(person), “将身体献上, 当作活祭, 是圣洁的, 是神所喜悦的; 你们如此事奉, 乃是理所当然的”(罗12:1). 这节经文具有集体性(collective)与个人性(individual)的应用, 包含了新约祭司职分的主要措辞, 如“献上”、“祭”、“圣洁的”、“神所喜悦的”. 其他一切的祭都以这祭 — 献上自己 — 为基础. 我们唱到以撒·瓦茨(Isaac Watts)的诗歌时, 就常受到感动:
若得万物献主为报,
难偿主恩, 仍嫌微少;
主爱如此圣善奇妙,
合献身心, 全力图效.[7]
当我们已经献上自己, 接下来就是要献上我们的颂赞(praise, 来13:15). 这样的祭应该“常常”献上, “这就是那承认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来13:15). 它不是我们嘴唇的种子, 而是果子, 表明经过培育、发育成长、精挑细选、选择最好的过后, 才将之献上给神; 就是精选有关主耶稣的宝贵意念, 将之献上给神. 在整个星期里, 若我们给圣灵该有的地位, 祂就会在我们心中作耕种培养的工作, 直到这些宝贵意念全面发育成长, 成为“完全成熟的果子”, 以颂赞为祭献上给神. 若要等到我们聚在一起的时候才来思想主耶稣, 也许从刚唱的诗歌取材, 或从别人祷告的言词中得启发, 这种情况就很可悲. 这种临时匆忙取材的做法, 就如玛拉基写给以色列人的, 主耶和华说: “人岂可夺取神之物呢? 你们竟夺取我的供物”(玛3:8).
虽说我们应该赏识最简单的感谢语句, 但神期望那些有更大能力去赏识基督的信徒, 能更深地领悟基督位格与工作的荣耀和优越, 能在敬拜中提升到更高境界, 而非只是感谢神赦免罪孽, 并赐永生保障. 若单单注重我们所领受的福气, 那还不是高层次的敬拜. 要进到真敬拜的更高层次, 就必须注重基督位格身份的价值, 以及祂所成就的工作如何讨神喜悦, 蒙神悦纳. 这符合圣灵在这恩典时代的工作, 如主所说: “祂要荣耀我, 因为祂要将受于我的告诉你们”(约16:14). 当我们已经献上自己(person)和颂赞(praise)为祭之后, 就会有喜乐的心献上财物(possessions)为祭(来13:16).
除了以上三样祭物, 献上我们集体的祷告也是祭司职分的功用. 我们再次需要分辨以儿女身份私下进到我们父神面前, 和集体在召会祷告聚会上来到祂面前. 两者都是极大的特权, 可是仍有差别. 两种特权都含有时间因素, 不过持相反意义. 与神独处时, 没有时间限制, 而我们所有人都应该谦卑承认, 我们花在祂面前的时间实在太少了. 无论如何, 当我们来到召会的祷告聚会时, 我们的祷告应该简短, 开门见山, 直接强调重点就好. 我们的祷告应该具有明显不同事项的负担, 不要长时间东拉西扯各种各样的事. 超过5分钟的祷告必须真实在灵里的祷告, 否则会令圣徒感到疲乏, 使他们充耳不闻.
如果召会的祷告聚会上只有数位弟兄, 那就宁可同一个弟兄起来祷告超过一次, 而不是同一个弟兄作冗长和不着边际的祷告. 此外, 如果这数位弟兄不作冗长祷告, 或一次祷告就提到每一种需要, 那么很可能会有更多弟兄参与祷告, 因为别人会觉得需要为还未提及的事祷告. 圣经中最长的祷告比一些弟兄平均在召会聚会上的祷告更短. 主耶稣不赞赏冗长的公开祷告(太23:14; 可12:40; 路20:47). 我们有时忘了智者的话, “你在神面前不可冒失开口, 也不可心急发言; 因为神在天上, 你在地下, 所以你的言语要寡少”(传5:2).
若要谈论祷告的真意义, 那是此篇文章所无法涵盖的大题目. 威斯科特(B. F. Westcott)曾写道: “真正的祷告, 即肯定蒙神应允的祷告, 是人亲自承认和接受神的旨意”(约14:7; 约壹5:14). 愿神借着这几方面的思考, 感动和操练我们的心, 更全面地进入新约祭司职分的伟大特权, 以此将荣耀全归给神.[8]
(文接下期)
***************************************
附录一: 尼哥拉党的行为和教训
早期传统认为尼哥拉党(KJV: Nicolaitans)与安提阿人尼哥拉(Nicolaus, 徒6:5)有关. “无论如何,” 莫昂斯(Robert H. Mounce)评论道, “我们没有特别的好理由作出这样的联系”(Robert H. Mounce, New International Commentary on the NT: Revelation, 第89页). 一些学者认为尼哥拉过后叛道, 提倡自由放纵主义, 鼓吹与异教联合, 行淫乱和不道德的事. 然而, 著名学者如Henry Alford、Henry B. Swete皆指这看法实无可靠根据, 诚如约翰逊(Alan F. Johnson)所说: “有关尼哥拉党的资料是有限和含糊的.”(Alan F. Johnson, Expositor‘s Bible Commentary, vol.12, 第435页)
尼哥拉党应作何解? 事实上, 神在启示录中常用不同表征(symbols, 象征性的人、事、物)来传达重要的信息或真理. 因此, 一些闻名的圣经教师(如William Hoste、Jim Allen、Arno C. Gaebelein、C. I. Scofield等)都认为应该从“尼哥拉党”一词的字义, 来明白它所指的是什么. “尼哥拉党”(Nicolaitans)的意思是“征服百姓的人”(conquerors of the people) [源自希腊文: nikê + laos = victory (over) people 或 nikô (to conquer) + laos (people) ], 即象征那统治神百姓的“圣品阶级”(clerical hierarchy).[9] 使徒保罗和约翰都曾提醒信徒, 要谨防这样的人在召会中的兴起(徒20:28-30; 约叁9).
多年在公理会牧会的司可福(C. I. Scofield)认为尼哥拉一党人的教训与圣职制度的兴起有关: “这教训指出, 神已设立了‘圣品人’或神职人员(圣职人员)这一阶层, 是有别于‘平信徒’(laity)的. 在原文中, 尼哥拉一词由两个字组成, 即nikô (征服者或胜利者)和 laos (人民百姓). 新约圣经中并没有‘圣品人’, 更没有提到神职人员(圣职人员), 只提到在这个时代里, 所有神的儿子都是‘有君尊的祭司’. 使徒时代的教会, 的确有不同的职分: 长老(或监督)和执事; 也有不同的恩赐: 使徒、先知、传福音的、牧师和教师(弗4:11). 他们可以是长老或执事, 也可以不是. 然而, 在使徒时代后期却出现了一种趋势, 就是将主理仪式的权利单归于众长老. 他们大抵为自己安插了一个介乎神与人之间的阶级; 他们就是尼哥拉一党的人.”[10]
若某种错误行为不受对付, 久而久之就习以为常, 先是被容忍, 然后被接纳, 最后成为一种教义或教训(doctrine). 司可福贴切指出: “我们可以看见, 这些在以弗所教会或后使徒时代的‘行为’(deeds), 在二百年后, 即到了别迦摩教会或(别迦摩所代表的)君士坦丁时代, 已变成了‘教条’(或译: 教义、教训, doctrines).”
曾是卫理公会牧师的盖柏林(Arno C. Gaebelein)也赞同上述看法, 他评论道: “尼哥 ( Nikaô )[11]意谓占据高位或擅权; 拉 ( laos )意谓平民(英文laity). 尼哥拉( Nicholaitanes )意指‘平民’的专权者(the domineerers of the people). 教会里组成了一群祭司级人士(priestly class), 辖管其余的百姓, 即所谓的‘平信徒’. 这群专权的人自称在基督的身体(教会)有更高的地位. 以弗所教会拒绝了这恶, 但别迦摩教会却批准、容忍了. 那时自称为祭司等级的制度(圣品阶级的制度)延至今日, 一直败坏基督信仰. 这是我们的主所厌恶的; 祂所厌恶的, 我们也该厌恶.”[12]
***************************************
附录二: 利未人的三大职事
神拣选了利未支派, 在办理会幕的事上服事祂(民3:5-13). 利未有三个儿子, 即革顺、哥辖、米拉利(民3:17). 这三个儿子的家室就组成利未支派的三大宗族. 这办理会幕事务的三大宗族, 预表新约地方召会的三大职事, 即传道的、牧养的, 以及教导的职事(弗4:11).
首先, 米拉利族先安放银座, 立好会幕的根基, 并安装会幕的柱子、板、闩等等, 建好会幕的架构(民4:29-33). 接下来, 革顺族安放幔子、罩棚帘子等, 遮盖和美化米拉利族的工作(民4:21-28). 最后, 哥辖族把圣洁的器具抬入, 有次序地安放在会幕院子和圣所中所指定的位置(民4:2-20), 预备作献祭和敬拜之用. 三者有如主大使命的三大支柱(太28:19,20), 虽有先后之分, 却无轻重之别, 三者缺一不可.
同样的, 传福音者把“救赎的银座”放在“世界的沙土”上, 即把基督和他的福音传给世上的人; 基督是救恩的根基(徒4:13), 亦是召会的根基(林前3:11). 接下来, 牧养者(也称“监督”或“长老”)接续传福音者的工作, 牧养群羊 — 喂养饥饿的, 寻找失散的, 医治受伤的(彼前5:2; 徒20:28; 路15:3-7). 最后, 教导者(教师)以智慧稳健的脚步, 带进神的真理, 有次序地按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后2:15), 使圣徒知道在神的家中当怎样行(提前3:15).[13]
[1] 希腊文 ekklêsia (召会)一词最广泛的用法是指基督所应许建造的召会 — 保罗称之为“基督的身体” — 包含这恩典时代的每一个信徒, 从五旬节直到召会被提这段时期的所有信徒(参 弗3:1-12; 5:23-32; 西1:18; 来12:23). 这些经文皆指上述所谓的“基督的身体”, 另称“宇宙性召会”或“普世性召会” [注: 上下四方叫做“宇”, 意即所有的空间; 古往今来(过去、现在、将来)叫做“宙”, 意即所有的时间; 故“宇宙性召会”代表一个比“地方性召会”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广的召会, 即从五旬节直到主再来(召会被提)这段时间, 在世界各地凡信主而重生得救的信徒所组成的召会]. 地方性的召会则指在某个时间里, 在某个地方聚集的一群基督徒所组成的群体, 例如在哥林多的召会、加拉太省的各召会等等.
[2] 请参本文附录一: 尼哥拉党的行为和教训.
[3] 值得注意的是: “要闭口不言”在希腊原文的文法上是属“命令式”(imperative); 换言之, 这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 而是一项必须顺从的命令, 正如保罗对“女人要闭口不言”方面在 林前14:37总结道: “若有人以为自己是先知, 或是属灵的, 就该知道我所写给你们的是主的命令(commandments).”
[4] 请参附录二: 利未人的三大职事.
[5] 例如搬运会幕的材料和圣器, 目的为要让百姓可以亲近神, 祭司可以执行他的祭司职任.
[6] 神拣选利未支派在办理会幕方面事奉祂(民3:5-13). 利未有三个儿子, 即革顺、哥辖、米拉利(民3:17). 这三个儿子的家室就组成利未支派的三大宗族. 这办理会幕事务的三大宗族, 预表新约地方召会的三大职事, 即保罗在 弗4:11中所说的“传福音的”(或作“传道的”, evangelists / preachers)、“牧养的/牧师”(shephards / pastors)、“教导的/教师”(teachers)的职事.
[7] 取自《万民颂扬》第129首, “当我思量奇妙十架”.
[8] 上文编译自“Spiritual Dependence of an Assembly (3) — The Holy Spirit’s Guidance in Service” (Chapter 10), 载 Norman W. Crawford, Gathering Unto His Name (Glasgow: Gospel Tract Publications, 1986), 第98-105页.
[9] Jim Allen, “Revelation”, in What the Bible Teaches, edited by Tom Wilson & Keith Stapley (Kilmarnock: John Ritchie Ltd., 1998), 第67-68页.
[10] 马唐纳著, 《活石新约圣经注释》(香港尖沙咀: 活石福音书室, 2007年), 第1379-1380页.
[11] 在解释“尼哥拉党”的字义时, 学者们采纳稍微不同的希腊字, 如nikê、nikô 和 nikaô, 其实它们都属于同一个词源, 意即征服或战胜(conquer、victory), 只是词形不同而已(例如英文字do有不同词形, 如did、done、doing等等). 在希腊文法上, nikaô = 动词: 直说语气-现在时态-主动语态-第三人称-单数(Indicative-Present-Active-3rd Person-Singular of nikê ), 意即“我征服、我战胜、我压倒”(I conquer, I overcome); nikô = 动词: 命令语气-现在时态-被动语态-第二人称-单数(Imperative-Present-Passive-2nd Person-Singular of nikaô ); nikê = 名词: 主格-阴性-单数(Nominative-Feminine-Singular).
[12] 盖柏林著, 岑德华译,《启示录注解》(香港九龙: 基督徒阅览室, 1989), 第38页.
[13] http://malaccagospelhall.org.my/2014/04/利未人的三大职事/ .
Related
作者: 克劳福德(N. Crawford)
刊登于2017年10-12月份,第115期《家信》
Leave a Reply